張愛玲20周年祭|這些傾城文字寫就一本書叫「張愛玲」
張愛玲
1920.9—1995.9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1920年(一說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傾城之戀·張愛玲張愛玲曾有過兩段婚姻,但均以失敗收尾。第一段是與曾在汪精衛偽政府任過職的胡蘭成,還有一段是與比她年長29歲的美國作家賴雅。小編從胡蘭成所寫的《今生今世》這本書中精選了一些文字,看看他筆下的張愛玲與那段情究竟是什麼樣子。
張愛玲與胡蘭成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市一座庭院的草坪上,躺在藤椅上翻讀《天地》第11期的胡蘭成還未讀完張愛玲的小說《封鎖》,就已經被作者幹練細膩的筆調所震驚。一回到上海,胡蘭成立即去拜訪張愛玲,然而,他碰了壁,從門縫中塞進了一張紙條,留下自己的電話,悻悻而歸。第二天,張愛玲給胡蘭成打電話,告訴他要上門拜訪。就這樣,張愛玲與胡蘭成,一個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與一個汪偽政府的要員,在亂世之中,他們相識、相知、相戀,當然,不久後就分道揚鑣。正是這短短的一段愛情生活,給張愛玲以後的人生染上了灰暗的色彩。 張愛玲記(節選)文 | 胡蘭成(一)
前時我在南京無事,書報雜誌亦不大看,卻有個馮和儀寄了天地月刊來,我覺和儀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過一把藤椅,躺著曬太陽看書。先看發刊辭,原來馮和儀又叫蘇青,女娘筆下這樣大方利落,倒是難為她。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的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見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贊好,我仍於心不足。
我去信問蘇青,這張愛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覺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於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張愛玲的一篇文章,這就是真的了。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見了好人或好事,會將信將疑,似乎要一回又一回證明其果然是這樣的,所以我一回又一回傻裡傻氣的高興,卻不問問與我何干。這樣糊塗可笑,怪不得我要坐監牢。我是政治的事亦像桃花運的糊塗。但是我偏偏又有理性,見於我對文章的敬及在獄中的靜。
及我獲釋後去上海,一下火車即去尋蘇青。蘇青很高興,從她的辦公室陪我上街吃蛋炒飯,隨後到她的寓所。我問起張愛玲,她說張愛玲不見人的。問她要張愛玲的地址,她亦遲疑了一回才寫給我,是靜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
翌日去看張愛玲,果然不見,只從門洞里遞進去一張字條,因我不帶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飯後張愛玲卻來了電話,說來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麗園,離她那裡不遠,她果然隨即來到了。
我一見張愛玲的人,只覺與我所想的全不對。她進來客廳里,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裡,又幼稚可憐相,待說她是個女學生,又連女學生的成熟亦沒有。我甚至怕她生活貧寒,心裡想戰時文化人原來苦,但她又不能使我當她是個作家。
張愛玲的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是我的客廳今天變得不合適了。她原極講究衣裳,但她是個新來到世上的人,世人各種身份有各種價錢的衣料,而對於她則世上的東西都還未有品級。她又像十七八歲正在成長中,身體與衣裳彼此叛逆。她的神情,是小女孩放學回家,路上一人獨行,肚裡在想什麼心事,遇見小同學叫她,她亦不理,她臉上的那種正經樣子。
她的亦不是生命力強,亦不是魅惑力,但我覺得面前都是她的人。我連不以為她是美的,竟是並不喜歡她,還只怕傷害她。美是個觀念,必定如何如何,連對於美的喜歡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張愛玲卻把我的這些全打翻了。我常時以為很懂得了什麼叫做驚艷,遇到真事,卻艷亦不是那艷法,驚亦不是那驚法。
我竟是要和愛玲斗,向她批評今時流行作品,又說她的文章好在那裡,還講我在南京的事情,因為在她面前,我才如此分明的有了我自己。我而且問她每月寫稿的收入,聽她很老實的回答。初次見面,人家又是小姐,問到這些是失禮的,但是對著好人,珍惜之意亦只能是關心她的身體與生活。
張愛玲亦會孜孜的只管聽我說,在客廳里一坐五小時,她也一般的糊塗可笑。我的驚艷是還在懂得她之前,所以她喜歡,因為我這真是無條件。而她的喜歡,亦是還在曉得她自己的感情之前。這樣奇怪,不曉得不懂得亦可以是知音。
後來我送她到衖堂口,兩人並肩走,我說:「你的身裁這樣高,這怎麼可以?」只這一聲就把兩人說得這樣近,張愛玲很詫異,幾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二)
第二天我去看張愛玲。她房裡竟是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與傢具原簡單,亦不見得很值錢,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幾乎是帶刺激性。陽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際雲影日色里,底下電車噹噹的來去。張愛玲今天穿寶藍綢襖褲,帶了嫩黃邊框的眼鏡,越顯得臉兒像月亮。三國時東吳最繁華,劉備到孫夫人房裡竟然膽怯,張愛玲房裡亦像這樣的有兵氣。
我在她房裡亦一坐坐得很久,只管講理論,一時又講我的生平,而張愛玲亦只管會聽。男歡女悅,一種似舞,一種似斗,而中國舊式欄上雕刻的男女偶舞,那蠻橫潑辣,亦有如薛仁貴與代戰公主在兩軍陣前相遇,舞亦似斗。民歌里又有男女相難,說書又愛聽蘇小妹三難新郎,王安石與蘇東坡是政敵,民間卻把來說成王安石相公就黃州菊花及峽中茶水這兩件博識上折服了蘇學士,兩人的交情倒是非常活潑,比政敵好得多了。我向來與人也不比,也不鬥,如今卻見了張愛玲要比鬥起來。
但我使盡武器,還不及她的只是素手。張愛玲的祖父張佩綸與李鴻章的小姐配婚姻,是有名的佳話,因我說起,她就把她祖母的那首詩抄給我看,卻說她祖母並不怎樣會做詩,這一首亦是她祖父改作的。她這樣破壞佳話,所以寫得好小說。
張愛玲因說,她聽聞我在南京下獄,竟也動了憐才之念。我聽了只覺得她幼稚可笑,一種詫異卻還比感激更好。我連沒有去比擬張佩綸當年,因為現前一刻值千金,草草的連感動與比擬都沒有工夫。
回家我寫了第一封信給張愛玲,竟寫成了像五四時代的新詩,一般幼稚可笑,張愛玲也詫異,我還自己以為好。都是張愛玲之故,使我後來想起就要覺得難為情。但我信里說她謙遜,卻道著了她,她回信說我「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從此我每隔一天必去看她。才去看了她三四回,張愛玲忽然很煩惱,而且凄涼。女子一愛了人,是會有這種委屈的。她送來一張字條,叫我不要再去看她,但我不覺得世上會有什麼事沖犯,當日仍又去看她,而她見了我亦仍又歡喜。以後索性變得天天都去看她了。
因我說起登在《天地》上的那張相片,翌日她便取出給我,背後還寫有字: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她這送照相,好像吳季扎贈劍,依我自己的例來推測,那徐君亦不過是愛悅,卻未必有要的意思。張愛玲是知道我喜愛,你既喜愛,我就給了你,我把照相給你,我亦是歡喜的。而我亦只端然的接受,沒有神魂顛倒。各種感情與思想可以只是一個好,這「好」字的境界是還在感情與思念之先,但有意義,而不是什麼的意義,且連喜怒哀樂都還沒有名字。
內容摘自《今生今世》
張愛玲與賴雅
1955年,35歲的張愛玲隻身由香港移居美國。在那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里認識了六十五歲的賴雅。張愛玲與賴雅是閃婚。從相識到結婚,不過三個多月時間。張愛玲在小事上猶豫不決,對於婚姻大事,她又堅決得近乎果斷。
中國講夫唱婦隨,愛玲即是如此。賴雅說,他不喜歡孩子,希望打掉,過後又遲疑。愛玲沒有反駁。他甚至把孩子稱作「stuff」(東西)。他希望她去醫院仔細檢查,然後他會陪伴她一起做「人流」。愛玲照做了。多年之後,愛玲寫《小團圓》,回溯三十六歲打胎那一幕,陰冷而恐怖。四個月大了才打掉,已經到了危險邊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肯上門做流產服務的醫生,是個男的,三十來歲,用藥線刮子宮。張愛玲想起以前看小說《歇浦潮》里,也有「老娘的藥線」。賴雅從外面回來了,從對街烤雞店買了一隻烤雞做晚餐,她肚子疼得翻江倒海,他還讓她吃,自己吃得津津有味……終於打下來了,夜晚時分,抽水馬桶里躺著個男胎,肌肉上一抹淡淡的血水,一雙歡眼大得不成比例,那一刻恐怖到極點,張愛玲扭動了馬桶機鈕,嘩啦一下,波濤洶湧,衝下去了……總共花了四百美元。多年之後,張愛玲還是說,孩子是她不想要的,「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又有錢,又有可靠的人帶」。
賴雅病故時,張愛玲才四十七歲,但人變得更為孤獨,身體也愈來愈壞,不想為豐富自己的生命去作任何努力了。
01 |《傾城之戀》
「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成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02 |《半生緣》「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半生緣》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我們回不去了。
03 |《小團圓》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下雨不來。
——《小團圓》
在那硝煙彌散的故往背景中,那個高挑的女子從歷史深處慢慢近前,由幕後而台前。在她的時代,在她之前和之後的世界,那樣多的身影都來了又去了,走近又走遠,也曾踔厲掙扎,也曾極盡能事,但所留下的不過是淡淡的三兩個印痕。唯有她,死命地躲著這外邊的喧囂塵世,而塵世的種種仍然倔強地、不管不顧地來索尋著她,讓她無處可逃,讓她身後還是那樣的寥落與熱鬧俱在,悲涼與喜氣同生,情愛與余恨並存。
04 |《第一爐香》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沉香屑·第一爐香》
上海女學生葛薇龍求學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被梁太太利用,當做誘餌來吸引男人,葛薇龍漸漸沉迷在紙醉金迷中。後來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吸引,為了繼續過聲色犬馬的上流社會生活,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費盡心機嫁給了喬琪喬,最終淪為姑母梁太太和喬琪喬斂財的工具。
05 |《十八春》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 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十八春》
《十八春》所著力表現的還是張愛玲最為得心應手的都市男女情感糾葛。小說從男主角沈世鈞的立場回憶往事,以沈世鈞與顧曼楨的悲歡離合為軸心,描寫幾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在亂世睽隔中陰差陽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