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研究會

明代中期以後的中國火炮為何會和西方差距越拉越大?

2016-08-21 冷兵器吧研究會814評

文:冷兵器吧馬爾伯勒伯爵

俗話說的好,身癮易戒,心癮難除。一直以來自詡天朝上國的天朝居然會比外夷落後,在盲目追捧明代火器的人那實為不可忍,時至今日這「天朝上國」的體面仍遺毒至今。實際上天朝上國無所不有無所不強的觀念從明開始就遭到了嚴重的挑戰。明人在接觸到歐洲火器、天文、數學知識後曾進行了積極地學習和引進,只是這時候的西方正在猛烈噴薄甚至越發展越快,拖著沉緩步伐的中國縱然學習,差距卻令人惋惜的變更大了,而更令人惋惜的是,作為21世紀的一部分今人卻已無法擺脫「古已有之」四個字了。

佛朗機到來——開啟洋神器時代

(佛朗機示意圖,左上角為子銃)

明代中後期,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的來華,接觸到西洋先進火器的一些有識之士逐步認識到了大明「自產神器」與西洋火炮的差距。佛郎機炮於明朝正德年間傳入我國,明人第一次見到這種火炮的時間據《籌海圖編》記載大概是在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在葡萄牙人的艦船上接觸到了佛郎機炮。1505年葡萄牙人的船隊東來時曾攜帶了多達468門佛郎機炮,葡萄牙人使用這種火炮主要用於在海戰時近距離殺傷對方的人員和艦船,這種新式火炮很快就引起了明人的注意。

(14世紀末期的歐洲後裝炮,除了身管較短外和佛朗機完全一致)

佛郎機採用的是母銃與子銃相配用的後裝火炮,大號佛郎機的母銃長達1.7至2米,而明朝自產的火炮往往就1米左右,母銃較長使彈丸在射出炮膛後具有較高的初速度,威力和射程較大。一般每門佛郎機炮配備4到9個子銃,每個子銃事先裝好彈丸與火藥,戰時將子銃逐個放入發射,射畢取出重新裝填,採用這種輪流換裝子銃方式無疑提高了火炮的射速。

同時,佛郎機附帶的照門、準星以及炮耳之類小裝置也一併傳入了明朝。這些都是明代自產火炮從來沒見過的新鮮玩意,無疑對提高火炮的射擊精度是極大提升。明人甚至給原有的自產火炮也裝上了準星和照門。值得一提的是佛郎機炮母銃後部還安有炮耳,通過轉動炮耳就能調節火炮的射擊俯仰角,比明代以往用墊木頭調節俯仰角的方式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佛朗機實物)

當然明朝人對這款西洋炮很是滿意,讚不絕口。明末反清學者屈大均就在他的《廣東新語》中大吹佛郎機「發時勢如霹靂,可斃人馬數百計」!大概連歐洲人知道都得嚇一大跳。這佛朗機實在太好,以至於蒙古人都心癢難耐,在嘉靖二十三年,「密令叛人潛入京師,習佛朗機大炮」(《續文獻通考》)。

最終,神器排名,「兵技,第一大佛朗機,其次鳥嘴銃,又其次弓矢,至於刀斧,則其下矣(《武備志》)。」

萬人敵——新神器之王紅夷炮

然而到明末,佛朗機的第一神器位置不保,終結者紅夷炮閃亮登場了。薩爾滸之戰慘敗後,時任明廷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啟意圖從澳門引進西洋火炮以御外侮,於是派人從澳門購買了4門紅夷炮(這四門紅夷炮可能是葡萄牙人這二道販子從荷蘭沉船中打撈出來倒賣給大明的),經過一年的波折終於在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十二月運抵北京,這四門火炮經過試射,明廷官員們發現其威力遠大於大明原有的「自產神器」,於是大明想方設法又搞到數十門紅夷炮,後續獲得的這批紅夷炮中,有2門葡萄牙人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獨角獸號上打撈上來的紅夷炮留存至今,火炮管長3米,口徑為125毫米,盾形框徽上還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徽標。

(明天啟二年購買的紅夷炮及炮身徽標)

這種火炮甫一傳入,就讓明人驚為天人。徐光啟在其《西洋神器既見其益宜盡其用疏》中稱讚紅夷炮「物料真、製作巧、藥性猛、法度精」。此外,從明人對自產的大將軍炮和紅夷炮的描述對比中也可見一斑,對大將軍炮明人描述最牛逼也不過是「勢如霹靂,遠能至四五里,可傷數百人,此為最利之器也」而已,而《明史·和蘭傳》中則稱紅夷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沈國元的《兩朝從信錄》說「紅夷大炮一發十里,當之無不立碎,我雖有利刃,勿可與敵,雖有銳兵,勿可與戰。」簡直嚇破的心膽。

茅瑞徵《皇明象胥錄·卷5·和蘭》言「荷蘭大銃長二丈余,中虛如四尺車輪雲,發此可洞石城,震數十里。」按明代量地尺一尺約為32.7厘米,那麼一里約為576米,十里就是5760多米了,數十里就更不用說是多麼天頂星的距離了。

除了購買,明廷也積極仿造紅夷炮,最終在外國傳教士們幫助下,大明終於獲得了製造和使用紅夷炮的技術,還訓練出了一隻能夠熟練使用火器的部隊,只可惜這隻火器精銳在登州之亂後被孔有德裹挾而去,伴隨著20餘門紅夷炮盡歸滿人所有。

紅夷炮不僅得到了明人喜愛,滿人也是讚不絕口。《天聰朝臣工奏議》中清參將祝世昌就對紅衣炮的威力有很高的評價, 「若攻打城池,必須用紅衣炮」,「若說紅衣炮沉重,少拿一、二十位,別拿二將軍、三將軍、三眼槍,是有火器之名耳,氣微力少,不得實用。」「然人多不知紅衣炮好處,苦於難拿,只揀輕便省力者,但不知一紅衣炮乃萬人之敵。」

(比紅夷炮威力更大的歐洲神器們當時的明朝人無從得見)

在明清戰爭中,獲得了紅衣炮的清軍攻城略地直如摧枯拉朽。1641年清軍使用紅衣炮進攻塔山城,經過一天的猛烈炮擊,塔山城牆被轟開,城外的清軍歩騎兵蜂擁而入,城內的7000守軍全軍覆沒。塔山陷落後明軍又接著攻擊杏山城,很快就轟塌了杏山的城牆,守城的明軍見狀立刻投降了。

清軍入關後不久開始大舉南征,雖然江南地區的反清志士進行了激烈抵抗,但在兵強馬壯裝備紅衣炮的清軍面前,大多不堪一擊,逐一被清軍血腥鎮壓,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基本掃平了江南。為了確立清廷在江南的統治,清廷啟用了許多從未出仕的貢生或舉人到江南各地任職,接管地方政權,清廷派駐江陰的知縣方亨嚴申剃髮令引發了江陰人的激烈反抗。

順治二年閏六月二十一日,清軍大舉圍攻江陰城,為了抵擋清軍的攻勢,守城軍搜集了火炮百門(大多為紅夷炮),鳥銃千桿以拒敵。清軍也不甘示弱,從松江運來百門火炮,又從南京、鎮江又運來了一百多門火炮,這200餘門火炮中恐怕很大一部分也是紅衣炮,但因守軍火力猛烈,又及時修補城牆,一直未能打開突破口。清軍主將博洛調整了戰術,8月21日,清軍將200門火炮集中起來猛轟江陰城的東北角,雙方以火炮互相轟擊,「百里內外惟聞炮聲,如萬雷俱發,兩邊人馬死傷無數」(《海角遺編》)。當天午刻,終於轟塌了祥符寺的一段城牆,早已整裝待發的清軍人馬趁勢從突破口殺入,江陰因而淪陷。

(寧遠紅夷炮口徑12.5cm=4.9英寸,炮長3米=9.8英尺,只相當於英國標準炮製里的中上型號,但並不是標準炮式)

然而,細說起來,當時最為威猛的寧遠紅衣炮,遠不是同時代歐洲最大型的火炮,也不是同時代歐洲的新銳火炮。16世紀後期,歐洲各國都制定自己的統一火炮標準,英國的炮製則是按照用途進行了分類,並在伊麗莎白時期形成了制式火炮標準,具體分類可從上表一覽。現存的寧遠紅衣炮,就起規格來說,口徑12.5厘米,炮長3米,倍徑22到24,雖然很多人認為該炮是18磅炮,但英制12磅炮的炮彈直徑就有12厘米,一個法國15磅炮的炮彈直徑已達到12.4厘米,不是口徑12.5cm的炮所能發射,因此寧遠紅夷炮的炮彈應該為12磅彈,再加上該炮的倍徑在23左右,接近舊款英制12磅長炮和德制12磅短炮(quarter cannon),而遠非當時較新的英國標準火炮。

考慮到打撈出這些火炮的沉船屬於英國東印度公司,船型也並非戰艦,而是武裝商船,那麼很顯然,這些炮相當於歐洲而言,只是較為便宜的舊式火炮而已。即使如此,它們在那時候的中國也已經是無敵的存在了。

如果說明代和歐洲在造炮技術上的差距,通過引進紅夷炮後,還不算太大,那麼在許多關鍵性的輔助技術上,差距就不那麼讓人安心了。

老牛拉破車——明代火炮拙劣的機動性

炮架的演進很少被國內學者以及大眾所注意到,然而大炮能否及時到達戰場,能否精確的調整射程往往並不依賴火炮自身,需靠炮架來解決問題。在火炮發展之初,除了其本身的性能原始之外,使用的炮架也相當簡陋,炮身直接安放於木質炮架上,通過大車運到陣地並卸下,在下面墊枕木調節上下角度,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方法。早期的炮架有著各種古怪的造型,如長桌型、還有滑橇型、板台型等等,甚至還有把炮管釘進地面發射的。

(早期歐洲火炮簡陋的炮架)

(明代兵書《兵錄》中百子銃和碗口銃均需放在木架上發射)

明朝火炮也類似,比如百子佛朗機炮,行軍時炮搭在車上,到了釋放地點,就需把炮從車上卸下,放在地上打放。這樣調整火炮方向以及戰場機動都極為不便,自然人們就想到與其費勁的把大炮從車上搬上搬下,不如就讓炮裝在車上可以發射。 但這要實現並不那麼容易,困難來自大型火炮自身強大的后座力會推著車子亂跑,而一旦車亂晃,射擊就很難做到精準,對周圍的炮手也會形成威脅。

輕型火器上車就容易的多了。較低的后座力甚至人力都能頂得住,炮車上還能加入護盾、刀矛等近距離防禦設施。這種輕型炮車可以在野戰中輕易的布置起來,也能夠跟隨步兵前進,因而成為百年戰爭時代的主流火器。只是炮輕,威力就低,射程也不如大型火炮,與其說是炮,更接近大口徑的槍而已,終究無法成為炮車炮架的前進方向。

(現代人復原的歐洲15世紀炮車)

(出自1512年《The Zeugbuecher, the Books of Arms》插圖中的輕型炮車)

但只要想一想,上千斤重的大炮,開火時天崩地裂一般,誰敢放在車上開炮呢?去野戰隨時得轉換戰場,哪裡能用這等累贅的東西?是以我們幾乎看不到明末明軍將重型火炮用於野戰的案例。不過,喜歡重火力的歐洲人卻不這麼想……

輕型炮車發展的同時,歐洲重型火炮的炮架同期一樣來到了炮車時代,有了大體固定的樣式——行軍時由兩輪車搭載火炮,以車架尾撐與套上牲畜的前車相連接,轉向和長途牽引都很方便,火炮發射時則以兩側的輪子和架後的尾撐形成穩固的三角支撐,這種炮架是設計地相當成功的。

如上圖這門1348年的射石炮(Bombard),由鍛鐵箍成,口徑118mm。這門炮的炮架和炮車已經一體化,雖然較為原始,但是用於運輸和調整射擊方向的兩輪,炮車尾部用於調節發射角度的木鍥,同時木鍥抵地以轉移後坐力到地面,這三點已經具備了後世所有炮車都必須具備的要素。

當然,這個炮車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實心車輪重量極大,自身就影響了機動性,后座力的傳遞也不可靠,如果使用的火炮威力更大,木鍥就有可能被折斷,同時調整火炮俯仰角需要抬起整個炮車,效率也顯得低下。不過很快,這些缺陷就被新的設計一一彌補。

(1467年的勃艮第火炮是第一種真正的野戰炮,大型輻條車輪和牽引前車都已經具備)

實心輪很快被帶輻條的大型木車輪代替,有效減輕了重量,車輪也由小變大,增強了野戰環境中的通過性能。俯仰機構被前置並單獨出來,使得炮身變化不需要連炮車一起跟著俯仰,這一切讓中型火炮在15世紀真正成為了野戰炮。甚至有了專門的牽引機構,通過簡單的組合就能和炮車一起變成四輪模式,大大便利於機動。

這還不夠,中型炮還不夠!野戰中中型火炮轟擊敵人步兵或許夠用,可隊伍來到敵人城下,又怎能沒有重炮來搞定局面?歐洲人突然發現,只要讓大炮射擊時的晃動保持在射擊方向軸線上,對精度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也就是說,不需要發射時大炮保持原地不動,適當的後退可以有效的分散一部分后座力,還不會導致打不準。

說干就干,幾乎同時重炮們也開始上車了,當然,那些最大號的終結者級別的重型大炮還是沒辦法上車作戰。

這門重型射石炮本身製造於1420年,炮管長2.35m,口徑340mm,炮重1.3噸,彈重53kg。但後來為了增加機動性,1510年為其重製了炮車,使得這樣一門巨無霸級重炮也可以直接在炮車上發射。也就是說明16世紀初,歐洲人已經徹底掌握了重炮上車的技術,2000斤大炮也照樣可以跟著野戰軍一路作戰了,這個分量,恰好是許多明朝自製的紅夷炮的重量,只是中國並沒有學習到這些技術。

之後,歐洲炮車技術進一步發展,直線型的炮架構造被淘汰,承炮部分和抵地部分出現了角度,以便更多的后座力傳導到地面。俯仰機構用上了螺紋技術,使得炮手可以更加精確的調整大炮的俯仰角度。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的炮隊中有不少採用新式炮車的重炮)

而這時候我們再回頭看看明朝人,在上面《滿洲實錄》圖中,滿洲四王騎兵攻破杜松部將龔念遂布置的炮車環陣,可以看出明軍的炮都是輕型護盾炮車,而沒有中重型火力。也就是說,在和滿人的戰爭中,即使到了17世紀,明朝人只能拿著小炮進行野戰,大型的大將軍炮或紅夷炮只能擺放在城頭上轟擊圍城敵軍。

一個炮車的差距,就決定了明軍相比歐洲人在戰場上火力的劣勢。

更多致命技術上的落後

不僅沒有炮車和炮架出現了極大的落後,在16世紀的歐洲,軍事學與數學已開始密切結合,學者們為了提高火炮射擊的精度努力鑽研彈道學和炮術,並製作出了炮規等射擊測量儀器,雖然還比較原始,但為17、18世紀彈道學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時期許多歐洲一流的科學家投身於彈道學研究,產生了諸如伽利略製作的多用途比例規等成果。

明朝同時代的炮規,包括矩度與銃規兩種東西。矩度是用來測量目標到火炮的直線距離 ,銃規是測量仰角的儀器。炮手用矩度測定距離後,根據式子計算出大炮所需要的俯仰角,而後藉助銃規來確定是否達到所需仰角,之後進行發射,這個時代的歐洲炮手們逐漸從依賴經驗走向了根據計算射擊。

(左矩度,右為銃規)

而明代呢?對於這些知識近乎一無所知,只有《西法神機》等兵書有所記載,然而這些兵書中有的雖則記錄了詳細的數據,卻僅僅是複製歐洲數據,連起碼的單位都未曾換算,顯然作者們也只是略知有矩度與銃規這些東西而已,究竟如何使用,如何計算則全然不知,當然,更不可能在現實中的明軍大炮上應用這些技術了。

小炮VS大炮——亂拳打的死老師傅嗎?

技術不如人,大炮上不了場,有些人就習慣性的想以數量去壓到歐洲了。如果看同期明代和歐洲,乍看之下,明朝動輒數百門炮,而歐洲人在野戰時使用的火炮數目確實不多,比如三十年戰爭(1618-1648)呂岑會戰,瑞典軍隊只有60門火炮,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才24門,1697年神聖羅馬帝國名將歐根親王率領五萬之眾大敗奧斯曼八萬大軍於贊塔,也不過只帶了60門火炮。這就人某些人精精樂道於明代的野戰火力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但這樣比較真的大丈夫嗎?

事實上歐洲人之所以野戰時攜帶的火炮數顯得少,是因為隨著火炮技術的發展及炮製的統一,威力和射程有限的小炮逐步被淘汰出戰場,而早期大口徑火炮機動性不佳,難以攜帶太多罷了。在15世紀,歐洲同樣也是海量小炮流的天下,1476年瑞士人在格蘭德森會戰中戰勝大膽查理公爵,繳獲了勃艮第軍400餘門火炮;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的最後一戰——卡斯蒂永會戰,法軍攜帶了多達300餘門火炮和射石炮。

(亨利八世的軍隊中除了傳統的大量騎兵和步兵外,火炮數量也極為可觀,成為畫作中難以迴避的一點)

到了16世紀,重炮已經開始取代小炮,當幾十門小炮不如一門重炮的時候,紙面上的數量自然大大縮減。要想在歐洲戰場上多看到火炮的蹤影,大家應該把視線轉移到攻城戰和海戰上來。1585年西班牙軍隊圍攻荷蘭安特衛普港時曾攜帶了200餘門加農炮;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上,共有大炮2431門,其中加農炮、長炮級別的1100門;1572年西班牙人在西蘭島的軍火庫被荷蘭人佔領,荷蘭人繳獲了多達2000餘門海軍火炮和彈藥;1688年,根據《英國海軍史》記載,英國海軍共擁有火炮6930門;1673年,參與奇吉頓海戰的75艘荷蘭戰艦共有4233門火炮,其中搭載40門火炮以上的戰列艦都有60艘;同時期的法國海軍也有多達4700門火炮,由此可見,歐洲人的火炮數量真的少嗎?

至於小炮和大炮的差距,可以讓明朝人小炮炮海戰績來作證。除了在前篇提到的蔚山之戰以外,還可以讓被明朝小炮轟過無數次的滿人來解答。薩爾滸之戰滿人殲滅明軍車營的戰鬥里,「其時明軍萬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雖布列槍炮千百,僅擊亡我後方役兵兩人。數人僅中皮肉,並未致傷,猶有一人彈丸透其煖帽,未見受傷。皆乃天神助我避之也(《滿文老檔》)。」即使面對早期缺乏火器的後金軍,足有1000門小炮都沒能救得了我大明,甚至連好看點的損傷都沒造成!

再看後金軍在攻打瀋陽時,明軍準備了一千輛炮車,配置據《熊廷弼集》所載「每車置滅虜炮兩位、位各重一百二三十斤,放之安穩不動。如五六十斤者,每車安定三位」,這樣一算總數足有兩、三千門之多,然而在後金軍的盾車+步兵衝鋒的戰術下,滿人輕蔑的說「我兵在辰刻到達,在辰刻就立刻攻取了,所有的七萬敵兵全殺了……(《重譯滿文老檔》)」幾千門炮的炮海,居然連一個時辰都沒撐住就全軍覆沒了,可見這小炮的威力呀,實在是太沒法入眼看了……

最後讓看大凌河之戰中明軍車營的覆滅,《清太宗實錄》記載清軍「行營兵推戰車近敵,縱騎兵發矢沖陣,敵陣堅,施火炮鳥槍力戰,我兵復以矢攻之,敵不能當,遂潰走。」也就是說清軍採用以步兵推盾車前進,騎兵近前射箭的方式就攻破了明軍至少擁有數百門大小炮的車營……這些火炮的威力究竟發揮了幾何相信無須我贅言了。

(根據《皇明經世文編》製作的郭登車營圖示)

說白了,大明之所以盛行小炮流,一是由於工藝、技術水平所限,導致大型火炮的質量和性能參差不齊,往往難以合格,而製造小炮需要的水平則要低的多;二是因為缺乏重炮野戰的炮車以及精確射擊用的設備與技術小炮,因此與其不顧現實的強求歐洲人一樣的中、重型火炮上戰場,還不如弄一堆起碼能用的小炮來彌補火力的不足。

明歐火炮對比的尾聲

如果沒有西方對比,或許我們還能夠沿著故老的路線,邁著四平八穩的步伐繼續幾千年,然而西方人的到來,徹底擊潰了中國穩步前行的自信,作為發明火藥和最早的火藥武器的前輩,明末中國人已經發現西方人的火器技術是如此高不可攀,雖然已經努力的引進和學習,卻彷彿出現了越是努力學習,差距就越發拉大的結果。

為什麼呢?13世紀到15世紀,中西方彷彿還保持著旗鼓相當的狀態,但歐洲從文藝復興開始積累了許許多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術細節,可能是冶煉方法上的一點改進,可能是打磨螺紋的一點精度提高,也可能是某種新的車輪加工工藝……在有了求真求知的學術精神,和對技術、工作精益求精的商人精神引領下,不同的知識不斷碰撞在一起,摩擦出新的火花,火花和火花又醞釀出新的成就,最終堆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文明大廈。

而這個大廈,直到今日,仍然在越來越快的向上增長著。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八字研究????[十九]
入戶盜竊但未竊得財物應如何定性問題的研究
徐偉剛八字研究3
研究婚姻不順的八字
徐偉剛八字研究2

TAG:冷兵器 | 研究 | 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