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舊制度與大革命》中的托克維爾悖論?

《舊制度與大革命》中:人們投身於革命並非總是因為其處境越來越糟糕。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民族曾經毫無怨言地忍受最殘酷的法律,並不覺得痛苦。而當法律的壓力減輕時他們卻猛然將它們拋棄。革命摧毀的制度幾乎總是比它之前的那個制度好,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一個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


挖個墳。

所謂的「托克維爾悖論」指托克維爾在書中表達的兩個觀點,一是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見書第16章),二是革命沒有發生在還保留中世紀苛政的其他歐洲國家,而是發生在已經減輕了苛政的法國(見書第17章)。然而,托克維爾本人是並沒有提出過這個悖論的。有文獻認為[1],托克維爾寫這本書並無意構建「托克維爾悖論」,這個觀點只是希望引導讀者去探尋大革命發生的真正原因:舊制度政府取消政治自由的行政集權政策。

我以「Tocqueville」和「Paradox」作為關鍵詞在谷歌學術、ISI Web of Knowledge和JSTOR等多個學術文章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卻發現只有一篇外文文獻中提到了Tocqueville Paradox[2],可惜沒有找到任何下載的途徑,不能看作者所指具體是什麼。若用谷歌搜索這兩個關鍵詞,所得結果也非常有限,並且出現了多種解讀,例如有的指的是「我們越自由就越尋求安全」[3];有的指的是「極權主義潛伏在民主的陰影之中」[4]。

在中文網路這邊,有以下幾個線索:

  • 最早能搜索到的是2004年6月在安徽發展研究網上刊登的一篇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寫的《論美國的民主》「序言」導讀,其中說道:「所以,民主革命的發展是必然的,不同的國家會選擇不同的道路。有些國家沒有進行暴烈的革命,卻成功地實現了民主;有些國家進行了暴烈的革命,民主的果實卻遲遲沒有成熟。這一民主革命的悖論,我們不妨稱之為『托克維爾悖論』[5]」,在這裡,毛壽龍所描述的托克維爾悖論也不是網民所理解的意思。
  • 趙磊在2012年發表的《政治與經濟:中國改革的可能走向》[6]中寫到:「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他提出了『何以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到來』這個著名的疑問——筆者把這個疑問稱為『托克維爾悖論』」。趙磊在此處似乎要表達這個辭彙是他原創的。
  • 亦忱在博客[7]中引用裴敏欣觀點時提到托克維爾悖論。我去找來了Minxin Pei的這本書,《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而他本人在書中並沒有提出這一觀點的來源。他只是說:「歷史提供了大量由改革引發的革命的案例。法國政治社會學家阿列克謝·托克維爾是第一個發現這個悖論的人之一」(「History has offered numerous cases of revolutions triggered by reforms. The French political sociologist Alexis de Tocqueville was among the first to identify this paradox.」)[8],隨後便以「托克維爾悖論」(Tocqueville Paradox)簡稱之。

  • 財新網刊登的普拉納布·巴丹的一篇文章《透過政治經濟的稜鏡展望中印的未來》[9]中提到托克維爾悖論,「卡維拉吉(Kaviraj,1995)將他描述為一個奇怪的托克維爾悖論:『民主政府在1947年以後的早期階段運轉順暢,是因為它並不處在一個民主社會中;然而,隨著民主社會逐步孕育出來,對政治平等的訴求逐漸高漲,反而使民主政府的運轉更加困難。』」我也找來了這篇文章所在的書[10],查到Kaviraj 1995年的文章《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India》[11],在Springer上有全文下載,可惜我校沒有買到版權,只得作罷。只是,這一段話要表達的意思,也和國內流行的「托克維爾悖論」有一定的區別。

根據以上情況,依然無法判斷所謂「托克維爾悖論」的最早來源,但是這卻成為了網民甚至學界許多人的共識。個人認為,在未指出其來源時,以此作為某種規律來進行應用和分析是不恰當的。

若有哪位有《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懇請借閱。若有哪位知道這個說法的最初來源,亦求告知。先行謝過。

注釋:

[1] 高毅:「托克維爾悖論」評析,《世界歷史》,2013年第5期。

[2] PITHOD, A: Social-Mobility and Dissatisfaction - Empirical-Study on the Tocqueville Parado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Page 325, JUN-AUG 1992.

[3] Roskam, John: Alexis de Tocqueville identified a paradox. The greater freedom we have, the more security we seek,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 Review; Sep2008, Vol. 60 Issue 4, p3, September 2008.

[4] 『The Paradox of Democracy』, http://www.cipe.org/blog/2009/06/01/the-paradox-of-democracy/#.Vzkxndr7Grc, 2009.06.01.

[5] 毛壽龍:名著導讀之一 《論美國的民主》「序言」導讀,安徽發展研究網,http://www.dss.gov.cn/News_wenzhang.asp?ArticleID=99083,2004年6月7日。

[6] 趙磊:政治與經濟:中國改革的可能走向,共識網,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2091067255.html,2012年9月10日。

[7] 「漫議中國危機的化解之道——從劉亞洲的干政言論說起」,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040881.html,2013年2月11日。

[8] Minxin Pei: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printing, 1998, page 45.

[9] 「透過政治經濟的稜鏡展望中印的未來」,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0-17/100448175_all.html,2012年10月17日。

[10] 普拉納布·巴丹:覺醒的泥足巨人:中印經濟崛起評估,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11] Kaviraj, S. 1995."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India." In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ed. A. K. Bagchi.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這是沒搞清楚為什麼政府要變革。

路易十六是大發善心要召開三級會議嗎?

不是。路易十六也想像太陽王那樣統治,但是開銷越來越多,收上來的就那麼多稅,更不要說統治體系越來越腐敗無能,本因繳納到國庫里的錢,很多落入了腐敗分子之手。

這樣的體系想增加稅收,但是完全做不到。

路易十六之死_資訊頻道_鳳凰網

1783年任命的財政大臣卡洛納試圖以投資刺激經濟,大搞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錢就發債券,鑄錢幣,出賣土地,反而醞釀了更大的財政危機。卡洛納不得不設計一種土地所有者都必須繳納的土地特徵稅,但遭到了從來不納稅的貴族階級的抵制。貴族們提出必須召開三級會議才能決定收稅的事。法國已經170多年沒有召開三級會議了,路易十六不同意召開,想強行通過稅收法令,但遭到激烈反抗,許多地方出現騷動。路易十六被迫決定召開三級會議。

法國人民對會議寄予厚望,在選出代表的同時還寫了陳情書,一共有6萬多份。三級會議於1789年5月5日開幕,路易十六在開幕式上除了強調國家困難、要求增加賦稅外,對政治體制改革閉口不談。掌璽大臣巴郎登則明確說,「有人利用流言蜚語夢想改變君主政體不可移易的原則」。

第三等級代表清楚了:指望國王改革無望。於是,他們自行宣布三級會議為國民議會,擁有國家主權,未經國民議會批准不得徵稅等。路易十六不承認國民議會及其做出的決議,並準備動用武力。但巴黎人民站在國民議會一邊,在巴黎的近衛軍也傾向人民,有傳言巴黎民眾要向凡爾賽進軍,路易十六才沒敢輕舉妄動。三級會議變成國民議會並擁有國家最高權力成為既成事實。

路易十六不甘心改旗易幟,一方面暗自調動軍隊,一方面撤了傾向改革的大臣內克爾的職。這兩個舉動令巴黎民眾恐懼和憤怒,於是走上了街頭。一個名叫德姆蘭的年輕人站在椅子上向人們提起了100多年前國王查理九世對新教徒的血腥鎮壓,他號召大家拿起武器。大革命的風暴被一個站在椅子上演說的年輕人捲起來了。人們到處尋找和搶奪武器彈藥,巴黎市政府也被民眾奪權。

所以根本不是什麼統治者想要變革,而是舊的統治方式不能維持下去,不得不進行變革。

比較厲害的聰明的變革者,能通過變革為統治者續命。比如說王安石、張居正這種類人

水平比較差的變革者,變革不成,比如說脫脫帖木兒、清末的皇族內閣。

這個就好比人生重病,變革就是做手術,有的人因為手術治好了病,有的人因為手術沒了命,也有的人不手術也能活下去,也有的人不手術死掉了。

這人之所以死,關鍵在於病情,而不是說只要不手術就絕對不死。

如果假設路易十六被路易十四或者是查理一世魂穿,逃跑成功,然後召集軍隊與巴黎開戰。也許會打贏,但是無非是法國大革命來的晚點,要知道從長期來看,資產階級的力量是增長的。就算在法國不增長,在其他國家也會增長。除非全球的科技一直保持不變。


我的看法是他把原因和結果搞反了~~是到了人民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會修改法律,不過往往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舊制度與大革命》這書我看了已經很久了,不能完全勾勒出當初讀它時的印象和直觀感受,只是把該書當做啟蒙讀物來看的我相信那個時候也不會有什麼特別有價值的洞見。在看過樓頂的大串相關引用文獻以後覺得沒有哪一條是完全對該問題的正面回答,在此我試著給出我的個人理解。

即,任何革命的爆發需要涉及到三個不同的要素:利益群體(階級等)的利益不相容性,利益群體的間的互相仇視程度,以及利益群體之間的力量對比。

革命爆發必須要三個條件全部滿足在:利益群體互相之間利益幾乎絕對不相容且不再有相容的趨勢,利益群體之間互相仇視成為主流,利益群體之間的力量對比必須在某處達到均衡或者易位,這樣便會打破由既定妥協形成的制度體系。

對於第一條,可得對外戰爭總是能夠轉移矛盾。因為對外戰爭總是可以製造國內利益群體達成一致的空間,從而在任何國內利益衝突沒有相容可能之下營造出一個相容的趨勢,從而延緩革命爆發。(適用於法國)

對於第一條,可得國內的妥協、談判可以以溫和手段規避革命的降臨,只要各個利益團體自身不是鐵板一塊,能夠在談判桌上達成利益一致,那麼革命也不會到來。(適用於英國)

對於第二條,可得境外勢力的干涉和意識形態輸出可能成為革命的一個極不穩定因素,因為這些干涉根本上都是在製造該國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彼此敵視。這適用於所有外國干涉內政和革命輸出的情況。

對於第二條,結合《烏合之眾》等對大眾心理的研究結果來看,革命的爆發不能忽視該國內革命團體的宣傳、示範、引領活動,一切革命團體煽動革命的本質手段仍然是大肆宣揚內部不同利益團體的相互敵對。大眾很有可能在不知其具體情況下受到操縱。

對於第三條,可知革命不會爆發在原主導階層力量最強大的時候。因為它力量最強大的時候,也常常是和它利益不一致團體力量最虛弱的時候。我們假定貴族和平民是大革命中利益不能完全一致的兩個階層,當兩個階層力量都強大的時候,革命不會爆發,因為這個社會幾乎必然處在繁榮時期。當貴族力量遠遠大於平民階層的時候,革命依然不會爆發,因為貴族實行鎮壓、清算、輿論控制、欺騙對革命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大於革命團體活動宣傳帶來的正面影響,革命最多只是火星而不能發展起來。當貴族力量在不斷的鎮壓之中,在更多的因素之下越來越和平民力量接近的時候,在同時滿足前兩個因素的條件下,革命爆發。平民力量大於貴族,在貴族支配製度下的社會裡,不可能發生。平民力量強於貴族,只可能在制度變革以後。

由第三條可以得知,革命首先爆發在貴族力量最虛弱的某一個具體環節上,因為這裡最有可能達成貴族和平民利益團體的利益近似。這符合歷史上大部分革命事實。

題主口中托克維爾悖論可簡單歸納列舉為二,即摧毀的舊制度總是比之前的制度好,革命總是爆發在政府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

對於第一條,制度是社會不同利益團體為形成利益一致(穩定)所進行彼此妥協的產物。決定妥協會傾向於哪一方利益的因素,是不同利益團體對社會的實際力量。力量包括但不限於權力、信息(舊時代的諮詢是重要因素)、暴力、經濟、聲望、知識和欺騙。根據革命爆發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可知任何革命在爆發前,必然要經歷一個【醞釀期】。在這個階段里,社會不同利益團體從利益一致轉向利益不一致,從相互妥協轉向相互敵視,從力量極大不均衡轉向力量相對差距越來越小。在這個轉變的「醞釀期」里,幾乎可以肯定必然有矛盾衝突的激化-緩和再到激化-緩和的波動過程,那麼不同利益團體之間就有大概率、大空間和大機會來形成彼此妥協,制度就會向「好」的方向發生變化。革命的爆發只是在於,其他因素干預了這個制度變化的過程,造成制度改良無法及時消納矛盾積累。

對於第二條,革命總是爆發在政府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是一個表象。真正的原因可能在於,政府試圖開始主動改邪歸正的時候,總是在他力量最虛弱的時候。在他有足夠力量維持既得利益的時候,他總是不願意去主動改邪歸正。而政府力量的虛弱已經在上面論證,是革命爆發的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而且強烈影響到另外兩個因素,形成垮塌式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加速革命的爆發。革命的爆發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原本就是這個政府虛弱到最後死掉、徹底失去對局勢的掌控力。

綜上來看,還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革命不一定是以制度改良為真正目的的激進改良運動。革命本身甚至不一定可以帶來一個它所承諾的改良的社會制度。

二(接一),革命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矛盾衍化運動所產生的一個特殊現象。革命的爆發沒有任何人可以真正意義上去「控制」。革命是失控的產物。

三,革命果實幾乎「總是」要被篡奪。因為革命必然要建立新的政府,新政府只是代表新的某一部分的利益團體,而不能代表全體社會。

四,革命只是一個歷史事件。它被過譽了。

ps:文章純原創,如果需要引用轉載請私信評論說明引向何處。


變革正是因為快要掛掉了,變革的不合適就很容易直接掛掉。正如兇險的手術正是要對付兇險的疾病。


這為什麼會被認為是悖論?政權不能適應社會變化所以被摧毀有什麼難以理解的么。難道今天還有認為人民只有吃不飽飯才會造反?


推薦閱讀:

歷史再一次證明了:青·春不是叫出來的,是真刀真槍干出來的
孫尚香是誰啊?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17
王立群讀宋史怎麼解讀的杯酒釋兵權?
《忍者神龜》在這個時代中是否會被遺棄?

TAG:歷史 | 文學 | 制度 | 舊制度與大革命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