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技藝的祭品

精湛技藝的祭品

來自專欄 GeekArtT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講,對計算機技術的精鍊程度總是比不上數學。

為什麼呢?思來想去,還是投入與激情的問題。對數學的投入,可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單純的技術、技法上,而是對它的歷史、發展、偉大人物、社區都了如指掌。各種細節奇聞異事簡直如數家珍,還經常同朋友以這些梗作為玩笑的素材。

而programming,根本沒能達到這樣的投入水準。腦海里總是有這樣一種印象:知道「技法」也就夠了。不過是一堆實用性的工程知識學,沒有太多走心的必要性,也不用分心去理解融入裡面的各種文化、哲學。

可是一旦將關注點轉移到數學上,我的看法就兩樣了。自己太清楚那些掌握數學發展歷程、行事哲學、以探索數學作為人類心智榮耀的那群人,同那些僅僅學習了數學「技法」之人的實力差距了。

如果能夠認同理解相關文化、歷史、哲學在數學當中的重要性,又怎敢期望能夠繞過「了解、理解這些計算機文化」這一過程,而達到programming的精練?!

自己閱讀數學證明的時候,大多有一個潛意識的初衷:這堆奇形怪狀的符號一般人都看不懂的,而我可以(或者而我要把它看懂),要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卓爾不群。

之後便可以長時間地全情投入、剖析數學證明,有滋有味地去細啃每一個精妙的技巧和文字背後所蘊藏的深意。時間無疑會因此耗費相當之多,但最終,能夠將所有技藝存乎一心再上一個境界,理解這堆符號背後的「詩意」。

但是在看代碼的時候,感覺耐心明顯就比不上數學了。急匆匆地想要快速實現、定位一個功能。如果無法快速得到答案,便直接輾轉Google。得到相應的示例代碼後,便快速用上。然後對整個問題不加消化和回味,快速扔掉,再開始下一個議程。

從宏觀上來看,這一匆匆而過的行為無異於急功近利的焦迫。對編程問題的探索本身,並沒有成為自己快樂的源頭,成為滿足好奇心的珍貴養料。而是把它當作負擔想要快速扔掉。沒有以理解代碼為榮、也沒有以理解代碼為傲,或者根本的說,就是沒能融入到programming的文化中,成為計算機的精神奴隸,來作為奉獻的祭品。

如何這般,如何能夠理解(如同數學一般的)代碼背後的「詩意」?如何去理解潛藏在單調乏味背後的真實之美?那麼自然而然,我計算機的精湛程度,也就遠遠比不上數學。

我的結論便是,如果要在programming(或者任何技術領域)上有相同的造詣,對不起,沒有捷徑。

你必須讓自己投入到計算機的精神領域,心甘情願地成為它的奴隸,必須以理解代碼背後的詩意作為自己「心智的榮耀」。進而,才能在具體的鍛造練習中,富有耐心、精湛技藝。

沒有捷徑,我已認命。

Alain Connes在《解碼者》中說道:

我們不是通過「學習」來成為數學家,而是通過「做數學」來成為數學家。對任何問題的探究,不是急於去翻閱哪本圖書、哪個權威曾經做過相關研究或者論斷,這隻會延遲「獨立性的覺醒」,而是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做這個問題。

那麼,在programming領域,或者說更具文化特色的hacking領域,這份獨立性和對重大問題攻克的強烈興趣是一致的。你無法通過閱讀簡介、又或是不斷地以面向Google、面向Stack Overflow的方式去做編程。這一方式無異於Connes提到的翻看書本尋找答案,那隻會延遲自己的獨立性的覺醒。

重要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識,這是技藝的關鍵。在數學或hacking文化中,解決問題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強烈的好奇心。而如果只是把得到答案作為最高優先順序,則會完全將「能力的鍛造」放到次等位置,並將攻克問題的有趣過程,變成了急不可耐、乏味異常的拼湊答案的自以為是。由此而至的,當然是低劣的技術、淺薄的根基以及自己都覺得乏味的programming這個行為本身。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就是一次次地去阻止自己的墮落和低劣標準,通過構建imaginary story的方式,賦予自己和所在團體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不妥協、不墮落、高要求。文化的形成與接收極其重要,因為在此之下你的所有本能反應和大小決策標準,都會嚴格基於你所接收文化的素養和質量。如同一個小孩的成長環境,在技術領域所接收、認同的文化本身,決定了你的技術深度和未來潛力。

如果你認同的文化,追求的是解謎之樂、挑戰好問題的研究之樂,那麼在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不僅會擁有高出常人的耐心,更會因為問題本身的複雜而甘願做更多的細密功夫,來讓這趟探索之旅更加完美。

或許對於實用主義者來說,這些附加的「心智的榮耀」,顯得單薄可笑。在生存的壓力面前,在各種勾心鬥角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甚至可以下這樣一個結論:這些智慧上思考樂趣的追求,不過是一堆奢求,如同小孩子在過家家玩遊戲。這樣的方式,無法讓你在成人世界的黑暗森林中生存下來。

引用歐幾里得的名言:「幾何里無王者之道」。

無論外界的生存壓力如何,無論你的人際關係有多複雜,也無論你曾被多少人坑過當作工具、當作槍使,但是,在技術的領域裡,掌握它的唯一途徑就是「赤子之心」,沒有捷徑。

你或許可以爭辯,沒有赤子之心做保證,仍然可以學習、可以查閱,可以以別人的模板做修改、做使用和實用,足以讓我填飽肚子。

當作飯碗填飽肚子或許是可以的。可如果想要讓這份技藝得到精鍊,那估計是遠遠不夠的。

如同在匠人的世界裡,要使技藝登峰造極,就一定要以相應代價作為祭品奉上。在programming里是同樣的,這份祭品就是你全情投入的赤子之心。沒有純粹的好奇心做支撐,在那漫長得讓人害怕的道路上,你幾乎會喪失所有的勇氣繼續走下去。

(你當然可以爭辯,如果我「能走下去」,但偏偏不要這份洗腦的文化、不要赤子之心,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歷史上多的是對某個領域毫無熱情,卻擁有極端天分和貢獻的人。

但這裡,我想討論的是普通人,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夠運用的追求達人境界的方式。那將毫無疑問,需要以「赤子之心」做祭品,奉獻給技藝之神。)

也即是,即便以實用主義的角度考慮問題,就算你深諳人情世故、明白社會黑暗森林的真相,但這同樣沒有辦法作為「技藝之神」的祭品,它只是單純地不接受這樣的東西做獻祭而已。

沒有捷徑,你必須奉上純粹的好奇心,接受這份文化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imaginary story,如此,你才能進入達人境界,才能領會、欣賞那一堆奇怪符號背後所蘊藏的詩意。

近期回顧

《向南的高速公路》

《讀《中國近代史》》

《2018年04月寫字總結》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分享,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謝謝!

更多信息交流和觀點分享,可加入知識星球:

t.zsxq.com/FimyJq3 (二維碼自動識別)

VIP讚賞專區


推薦閱讀:

稀缺的時間與守恆的煩惱
霍克斯灣旅行筆記、拾遺及隨想(下)
食鹽抗結,為啥一定要用 「氰化物」?
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
「拉黑男友五天了,他還是沒發現。」

TAG:手工藝 | 傳統工藝 | 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