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猜想:張姓人口這麼龐大 但祖先卻不是「中國人」

歷史大猜想:張姓人口這麼龐大 但祖先卻不是「中國人」

這個標題有些過分了,很找打。其實我的結論——就是張姓來源自長狄。

但是,有些所謂專家一直聲稱「戎狄蠻夷」不是中國人,那按照他們的標準,春秋時期的長狄自然不是中國人。

而我本人一直認為,戎狄蠻夷不僅僅都是廣義的中國人,甚至多數也屬於狹義的中國人——炎黃華夏民族,甚至血統起源上比「雞粥」(姬周)更「中國」。所謂戎狄蠻夷,只不過是「不服周」導致的一種歧視而已,甚至根本不是民族歧視,而是階級歧視或地域歧視。

所以,長狄絕對是真正的中國人,只不過不是某些專家腦袋裡概念歪曲後的「中國人」。因此,我的標題《張姓人口這麼龐大 但祖先卻不是「中國人」》,這個「中國人」是帶引號的。

話歸正題,為什麼說張姓來源於長狄呢?首先要理清幾個論點和論據。

第一個論點——長狄的「長」字,代表的是姓氏。

長狄的「長」,不是念長短的chang,而是念長高、長個的zhang。這個長,實際是姓氏,而不是形容詞。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戰國以前對所有戎狄蠻夷,稱呼都是有特定規律的。那就是,「戎、狄、蠻、夷」的前綴全部都是氏族名或地名(往往這兩者是一回事),絕對沒有「形容詞」做前綴。

例如荊蠻、萊夷、淮夷、徐夷、黃夷、酈戎、畎戎、燕京戎、無餘之戎、翳徒之戎、太原之戎、義渠戎、申戎、芮戎、條戎、伊洛之戎、虎方、林方、巴方等等。

其中如黃夷,就是黃國的前身,今天黃姓的始祖。同理,赤狄、白狄、長狄也是如此,不可能夏商周三個朝代只有這三家例外。

所以,今天有一些文章大肆宣稱:白狄、赤狄、長狄是春秋時代中國土地上的白種人、紅種人和巨人!然後再扯什麼華夏史上的人種鬥爭。我只能公然地予以嘲笑。

在某些史學家口中,長狄(或者說張姓祖先)是這樣子的。(《進擊的巨人》劇照)

第二個論點——春秋以來對長狄的解釋都在胡說。

春秋以來的史書,對長狄的解釋基本都是望文生義,胡說八道。今天的一些歷史學者,也只會引經據典,錯上加錯,搞出一些明顯違背常識的笑話,例如——《長狄:先秦時期的巨人國》、《身高巨大的游牧民族——長狄》。

這個謬論,好像就是《左傳》開頭的。

《左傳》曰:鄋瞞侵齊。遂伐我。公卜使叔孫得臣追之,吉。侯叔夏御庄叔,綿房甥為右,富父終甥駟乘。冬十月甲午,敗狄於咸,獲長狄僑如。僑如,鄋瞞國之君,蓋長三丈。獲僑如,不書,賤夷狄也。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殺之,埋其首於子駒之門,以命宣伯。初,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司徒皇父帥師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為右,司寇牛父駟乘,以敗狄於長丘,獲長狄緣斯,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於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謂之耏門。晉之滅潞也,獲僑如之弟焚如。齊襄公之二年,鄋瞞伐齊,齊王子成父獲其弟榮如,埋其首於周首之北門。衛人獲其季簡如,鄋瞞由是遂亡。

《左傳》的記載,是長狄的最初史料。出現了長狄的僑如、簡如、榮如、焚如、緣斯共五名首領,征戰時間幾乎接近百年。

但是《左傳》出現了「僑如,鄋瞞國之君,蓋長三丈」的字眼,不知道是否轉抄出錯,於是後世開始把長狄和巨人划上了等號。

後續史書的解釋,就更不堪入目了。

《穀梁傳》曰:「叔孫得臣,最善射也,射其目,身橫九畝,斷其首而載之,眉見於軾。」夠長夠大!意思是,被射者身子倒下壓著九畝地,腦袋裝滿一輛車,眼眉如果在車廂前面軾的部位,頭頂肯定會探出車廂外一大截。

《國語.魯語》云:「吳伐越,隳會稽,獲骨節專車……仲尼曰:『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防風氏何守?』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氏,今曰大人。』客曰:『人長之極幾何?』仲尼曰:『僬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

於是在國語里,長狄變成了防風氏之後,杜撰孔子的話,造出了一個巨人族。其實,孔子作品裡並沒有出現過類似東西。

後續歷史學家們也不管基本常識和邏輯,硬生生在考證「中國古代是否有巨人族」,無絲毫質疑的想法!包括今天的一些中國歷史學家。

春秋時期狄人和諸侯的戰鬥,和諸侯間的戰鬥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第三個論點——「長」姓就是「張」姓

「長」姓就是「張」姓,這個論點其實很早就有研究證實了。在先秦時期,「長」和「張」是通假字,最開始都是姓長為主,後來才逐漸改為姓張。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兵器篇(戈、戟、矛、殳、劍等)收藏了其中的鐵證:

1971年,河南省新鄭的鄭韓故城出土了一批韓國銅兵器,其中兩件銅戈銘文分別為:

「四年鄭命:韓囗,司寇長朱,武庫工師:囗囗,冶尹皮攴造」;

「五年鄭命韓囗,司寇張朱,右庫工師:春高,冶尹:濡造」

同一司寇之名,其人名一作「長朱」,一作「張朱「!

直到秦漢之際,長姓仍偶有出現,但進入漢朝後逐漸消失,與此同時張姓越來越多。而在春秋中期以前,青銅器和簡牘里沒有發現一個姓張的,對於現代人數最多的姓氏之一,這根本不合理。

孔子稱:「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是真的嗎?

重要論據——「長」姓是很早就出現的

事實上,長姓(張姓)甚至說長國很早就出現了。

重要證據就是1997年震驚國內考古界的「長子口」墓,該墓被發現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

長子口墓出士的器物中有銘文者皆出自青銅禮器,共54件。在有銘器中,共有39器銘文為「長子口」,另有「子」、「子口」等銘文,墓主顯系長子口。銘文「子」,「子口」和「長子口」顯系對一人的不同稱法,均應指長子口,這麼多器物均為長子口自銘,一墓中出現如此數量的自銘器,在大型商周墓葬中應是最多的。長,應是氏族或國名,子是身份,口為私名。

長子口簋形觥和長子口銘文「長子口」

另在甲骨文三期卡辭中,出現有「其又長子唯龜至王受又」的記載,說明「長」是一個商代方國,這個長國要定期向商王貢龜。

此外,在湖北黃陂魯台山M30曾出土一件圓鼎,銘文「長子狗乍父乙尊彝」,該墓年代為康王晚期或昭王。

諸多考古實物證明,商周之際確實存在一個長國,並且這個長氏家族在商周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地名也可以做一個旁證,三晉地區有長子、長社、長治等地,都可能與長國或長姓有關。春秋史書里還出現過長丘,考慮到史書上「軒轅之丘」、「夏丘」、「楚丘」,都是被認定為軒轅氏、夏朝、楚國曾經的領地,長丘理所當然應該是「長氏之丘」。何況記載「長丘」的史料,正是《左傳》所記「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以敗狄於長丘,獲長狄緣斯」,長狄和長丘竟然同時出現,中國歷史學者卻很少有人將兩者聯繫起來,真是可嘆。

只要將這些線索統統聯繫起來,自然明了——長狄就是「長姓之狄」,或者乾脆就是「張姓之狄」。《左傳》所說的長狄僑如、簡如、榮如、焚如、緣斯五名首領,就是張僑如、張簡如、張榮如、張焚如、張緣斯也!

關鍵論據——長狄的地盤,就是張姓公認的起源地

如果這些證據還不夠,那就搬出最後一個決定性證據!

可以百度一下「張姓」,他們自認的家族來源是哪裡?除了各種改姓外,只有一個主流說法——「天下張姓出清河」!清河縣在哪裡?

公元前661年,狄人破邢,次年,狄人滅衛。而今天的清河縣,正在邢台市(古邢國所在地)轄區內,位於邢國都城以東不過二百里,位於衛國都城東北不過四百里。

有趣的是,多年前的《歐陸風雲》春秋MOD遊戲里,遊戲地圖毫不客氣地把長狄畫在了清河縣一帶。

長狄的地盤,就是張家人的起源地啊!

遊戲——歐陸風雲春秋MOD的大地圖

張姓的最早源流,並不是從長狄開始。長姓(張姓)在商代甚至更早就已經問世,在西周時期開枝散葉,在山西、陝西、河南、河北都已經有一定勢力,甚至不止一個封國。根據考古發現,在山西、河南、河北都出現過長國。

根據我的猜想,西周晚期的大規模國野暴動,不僅嚴重動搖了周王室,也導致一些諸侯國動蕩甚至崩潰,例如位於河北清河縣長國的統治崩潰,或者是當地長姓(張姓)國人發展為一股強大的軍事武裝,以「長(張)」為名誕生了長狄,活躍於春秋時期。

舊連環畫《衛公好鶴》里的狄人,被打造成了蒙古人形象,居然還有駱駝……長狄居住地其實是典型的農耕區域,而且狄人以步兵為主,也是有歷史記載的。傳統的謬誤非常嚴重。

本來按照傳說,張姓就是以弓箭製造出身,擁有先天的武裝優勢,自己搞出一個叛亂勢力不值得大驚小怪。但為什麼被稱為「狄」呢?

其實所謂的蠻夷戎狄,只不過是對某些部族甚至正牌諸侯國「不服王化」的貶義而已。楚國不服王化,被稱為荊蠻。申國造了反,就成了申戎。徐國自己稱王,就成了徐夷。芮國還是姬姓,被秦國扣上芮戎的帽子,最終給滅了。

春秋初期,為何突然冒出那麼多個姬姓戎,姜姓戎?反常往往隱藏著玄機。芮國、申國都是皇親國戚了,難道還不屬於華夏的主體民族?

堂堂中華大地,河西走廊以東,燕山以南,長江以北、大海以西,從五千年前開始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廟底溝文化、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下七垣文化,到夏商周時期,華夏文化覆蓋一遍又一遍了,那裡還有一點「少數民族」的生存空間?那時候中原腹地的農耕區域,出現土生土長的、與華夏截然不同的少數民族,還是游牧的?實在是邏輯大笑話。

所謂的戎狄蠻夷,只不過是脫離了天子、諸侯統治的部族或國人。不服王化,就是夷狄!

至於為什麼史書沒有什麼記載?

《左傳》說了:「獲僑如,不書,賤夷狄也」。連抓獲夷狄首領,這麼大的戰果,孔子的《春秋》都不寫。國人暴動這種事,估計是被所有史官刻意忽略了。這就造成了,東周大小諸侯勢力分布在春秋歷史地圖上到處是天窗,而人造出來的所謂「夷狄」勢力卻在中原大地上四處開花。

歡迎關注公眾號:陶慕劍工作室

推薦閱讀:

【春秋篇】「晉國霸業」之第六代大宗——晉侯緡!
除了幹將莫邪,蘇州七大名劍另外的五把你認識嗎?
隱公三年(1)- 日有食之
【存檔】春秋列國圖
【春秋篇】「晉國霸業」之秦穆公的剋星——晉襄公!

TAG:春秋時期 | 少數民族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