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果初現!中國移動流失242萬4G用戶,它是如何「自掘墳墓」的
來自專欄 十四說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條新聞。中國移動流失242萬4G用戶,員工表示:滅掉大王卡可以止血。
5G還沒普及,4G就開始崩塌?作為一個普通移動用戶,我沒有專業的數據,更不能從行業視角分析,寫這篇文章只是從個人體驗來說說,移動流失這麼多的用戶是事出有因的。
移動自己的員工表示,滅掉大王卡可以止血。我想,這句話雖然有些戲謔,但是真實的成分也占不少。可以說,這句話是對的。那麼,原因僅僅是因為大王卡嗎?當然不是。
1
事事慢半步。
我就從我自己用過的號碼經歷說起。在2010年左右,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本來用的是移動的號,但是當時移動和蘋果公司沒有合作,而聯通是最早和蘋果合作的服務商,所以買了合約機,就換了聯通的號碼。而在蘋果、聯通合作很久以後,移動才姍姍來遲。
但是7年後,移動的步子還是慢的不行。蘋果推出Apple Watch 3之後,聯通緊接著就跟隨步伐開啟eSIM一號雙終端服務,雖然曾一度關閉,但3月7日正式啟動Apple Watch 3 eSIM一號雙終端服務。雖然,目前來說能辦理這項業務的也還是中國幾個省會一線城市,但是比起移動來說,強多了。
沒錯,移動依然紋絲不動,毫無消息。可能,這其中有相關的技術問題,需要各種對接。但是,既然聯通能夠實現快速實現,那麼說明技術應該不是問題。作為移動用戶,眼睜睜看著別人在體驗Apple Watch 3的新功能,真的是很窩火。難怪有網友評論,如果能夠攜號轉網的話,估計絕不止這242萬用戶。這話,我信了。
我想,作為通信領域的行業,應該以開放的姿態去不斷嘗試更多的新技術才對。
2
欺負老用戶。
在常人理解來看,任何行業應該是尊重、維護老用戶。比如媒體廣告行業,一個老用戶那就是最尊貴的客戶,一定要服務最貼心,回饋最豐厚。但是,到了移動這裡,卧槽,全反了。比如,新用戶辦理號碼,優惠度就要大於老用戶。同樣的套餐贈送寬頻,老用戶就得多花錢。這樣的邏輯,完全就是為了利益吧。真的很搞不懂,移動這樣設計產品,真心考慮過用戶的感受嗎?他們可能忘了,在以體驗吸引用戶的年代,他們一直鑽在錢眼裡,無法自拔。
3
套餐好尷尬。
去年,大姨為了能用微信,特地買了一個大屏手機。我特地去移動辦了張移動卡,但是在選套餐的時候,我陷入了無奈境地,最低28元起。大姨只是一個老年人,在家有無線區域網,選個原來8元能用的套餐就可以,但是現在已經取消了。
中國有這麼多老年人,他們基本上不需要流量包等這種套餐,但是你非要每個套餐都送流量,還沒有其他選擇,這樣真的好嗎?
4
優惠不同等。
就在前幾天,我手機收到一條簡訊。20元開通全國流量不限量(當然,說的是不限量,到了一定量時候會限速)。因為,我感覺對我一個媒體從業者來說,這樣的套餐還比較合適,於是就通過手機簡訊辦理了。可是,沒過兩天,移動來電話了。
電話里,是一個女聲,說是河北移動專員,為我推薦一款30元全國流量不限量的套餐。然後,就在這時候打臉了。她一邊給我介紹著,又自言自語道,你已經辦了。我說對,我辦理是20元,你給我推薦30元的。你是當我傻的天真還是你是猴子派來的逗比。
5
網速是蓋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各大運營商開始推出選擇某一種套餐送寬頻的服務。這樣看來,最起碼比起單辦一條寬頻更合適一些。雖然,我很清楚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中國移動的寬頻,和其他兩個運營商相比,確實需要提速了。
以上,是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觀點。我想,這些都不足以致命,讓移動用戶驟降242萬,但是一點點積累,就會讓用戶失去對你的信任。正如那個網友的評論,要不是因為用了10年的號捨不得,早就攜號轉網了。
確實如此。在一個注重用戶體驗的時代,如果你還以一家獨大的姿態「榨取」用戶最後的利用價值,而不是把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話,那流失242萬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這裡提一個設想。馬雲曾經說,銀行既然不去做有些事,那就讓支付寶來做吧。現在,我覺得在通信行業也需要一個敢於吃螃蟹的「支付寶」了。雖然我也知道,這種壟斷行業目前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我始終相信,一個行業的發展,絕不會停留在我們想像力之內。
推薦閱讀:
※移動的3G/4G標準是自己的么,還是只是參與建立?為了什麼?
※4G LTE 和 3G 是何關係,4G LTE 是 3G 的演進還是有本質不同?
※中企信辦信用建設工作委員會黃習彬解讀「守信聯合激勵」
※3G、4G 各種標準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不用 3G、4G 技術和頻道做家庭小基站完全取代 Wi-Fi 和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