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必考的戲曲常識你知道的有多少?
戲曲是編導考試中出現率很高的題,那麼戲曲中有哪些常識是需要編導考生需要知道的呢?
漢代百戲和「角抵戲」
漢代,在民間出現了類似雜技演出的「百戲」,包括走索、吞火、幻術等,其中最具表演成分的是「角抵戲」。「角抵」本是摔跤的意思,「角抵戲」附帶著故事情節,成為了一種娛樂演出。
南北朝時期的歌舞戲
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歌舞與表演相結合的「歌舞戲」,如《拔頭》(缽頭):講述一胡人為虎所傷,其子翻山越嶺尋虎報仇。演出時的面具多為痛苦哭泣狀。
唐代的「參軍戲」和說唱藝術
唐代出現了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歌舞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藝術。參軍戲的形式是一方戲弄一方,其中扮演官吏的是被戲弄的對象,叫做「參軍」(一種官職的名稱),另一個執行戲弄任務的演員,叫做蒼鶻。
金代出現了董解元的說唱諸宮調《西廂記》。「董西廂」是說唱藝術完全成熟的典型代表。
宋代的「雜劇」和南戲
宋代,城市商品長足發展,出現了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和勾欄,「參軍戲」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宋雜劇。因無劇本傳世,無法詳知其具體面貌。一般分為四段,有歌舞的作為引子的「艷段」;富於戲劇性的「正雜劇」兩段;結尾是帶有耍戲形式的「散段」。一般有四至五個角色,並已經有了比較自覺地扮演成分,有專家認為這時才真正成為了「戲曲」。
金在宋雜劇的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即元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成熟。
宋元南戲
宋元南戲,是12世紀30年代至14世紀60年代(即北宋末葉到元末明初),在中國南方流行的戲曲藝術。南戲,形成於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溫州(古稱永嘉)一帶的民間,因此也稱「永嘉雜劇」。以體制龐大、曲詞通俗質樸為特點,已初具戲曲的基本藝術特徵。到元末明初,南戲形成了與雜劇不同的特點。比如,南戲不分「折」而分「出」,而「出」以人物上場下場為界限,它沒有「楔子」,但有副末介紹劇情或說明創作意圖。南戲打破了元雜劇一人主唱的局限,每個角色都可以唱。南戲多表現民間故事,如《張協狀元》《小孫屠》《琵琶記》 四大南戲(《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元雜劇
元雜劇是在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戲曲樣式。從此中國戲曲從簡單到複雜,由零亂到嚴整,開始形成「四折一楔子」的完整的藝術形式,標誌著中國戲曲的成熟。被清代的戲曲學者王國維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之文學」。元雜劇的四大悲劇是藝術,戲劇,指的是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更多藝考資訊請關注北京星幹線藝考:http://www.bjxgx.net
推薦閱讀:
※藝考有哪些經典台詞?
※山東省藝考文學編導類專業詳解
※編導生必看,如何利用三分鐘讓你的影評多十分!
※藝考培訓水太深、小心坑!如何選擇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