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清潔化生產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領銜的專家組在《茶葉中蒽醌來源的研究》中,認為茶葉中蒽醌等污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燃料問題。由於武夷岩茶粗製過程萎凋做青等環節中,機制炭燃燒過程中產生蒽醌等污染物直接吸進做青桶,進而造成蒽醌等污染物超標,這是武夷岩茶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開發出適合武夷岩茶生產對「炭火盆」加熱進行改電的清潔化供熱綜合做青系統,才能有效解決武夷岩茶生產燃料污染問題。
這個問題是武夷岩茶行業性共性技術瓶頸,幾十年來無數企業、科技人員為之奮鬥,但終以失敗告終,究其深刻的技術內因,武夷岩茶綜合做青機加熱供熱一台綜合做青機就要15-20千瓦。一般茶企業都有10台綜合做青機以上。在需要大功率供熱狀況下,經常出現配電不能負荷的情況:或是幹線電網不能負荷、或是用戶自己的配電容量不夠,而配電擴容改造又投資大,加上兩部制電價中315千瓦以上大工業用電要加收全年的基本電費,而武夷岩茶加工生產做青只有二十幾天,造成企業配電改造和電費費用負擔很大,茶企業進行大功率配電改造可能性為零,導致無法在生產中採用清潔的能源——電能。而停留在「炭火盆」供熱的原始生產階段。
特別是在武夷山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國家公園內,茶葉粗製過程中燒柴燒炭,不能推廣使用清潔能源——電能,造成三個方面的不良影響:第一、不利於節能減排。燒炭、燒柴熱效率很低,要消耗大量的林木,對森林的破壞是不可以輕視的;燒炭、燒柴供熱增加了碳排放。第二、燒炭燒柴供熱煙氣、炭灰污染對茶葉品質造成不利影響,而且涉及茶葉食品安全問題。第三、燒柴燒炭供熱不可能實現生產過程的溫度精確自動控制,限制了茶葉生產技術的改造和升級,不利於茶葉生產的標準化。
推薦閱讀:
※怎么做日本拉面里的溏心蛋?
※龍井蝦仁的做法是什麼?
※一盤東北地三鮮 下得三碗大米飯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食神
※愛不釋口的折耳根,不知你是否能接受此等「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