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財富趨勢,必有一個對你有影響!

未來的財富趨勢,必有一個對你有影響!

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尤其是比自己閱歷豐富的人,八條魚每周周一都會舉行短暫的分享晨會,大家暢所欲言,進行知識和經驗的交流,其中對一點尤其深刻,那就是對未來的把握,如果不想被社會所淘汰,就需要去根據現有的實時政策,揣測未來熱點話題和發展方向,下面介紹幾點關於未來財富的發展趨勢。

未來一個人的信用將越來越值錢

既然個人名下的資產將越來越少,那麼信用才是一個人最好的金融工具和槓桿。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我最近不斷收到各種銀行發來的簡訊,告訴我可以有多少貸款額度,顯然銀行已經開始掌握個人信用信息,結合一個人的信用給人賦能。再比如現在各種互聯網金融平台都是根據一個人的信用度來確定一個人貸款的額度,芝麻信用成了很多人重要的參考信息,隨著大數據的建立,金融機構將越來越看重用一個人的信用,而不是看一個人的固定資產。

尤其是區塊鏈的發展,將更加確立一個人的信用價值,未來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會被記錄存檔,任何機構都無法更改。這就倒逼著我們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真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終於發現:讓人找回信仰的不是道德,不是利益,而是真正公平的規則。

未來一個人的財富將越來越趨向於無形化

馬化騰/馬雲身價上千億,並不是說就有上千億現金放在他們家裡,如果馬雲要把自己的股票全部兌換成錢,那麼阿里公司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

所以坐擁上千億財富並不代表你就可以任意花這些錢,只是意味著你擁有千億資源的調動權,這無形中也是一個巨大的責任。歸根結底,每個人這一輩子花的錢都是差不多的,但人和人的不同,在於調配資源能力大小的不同。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和完善,越來越多人的財富將趨向於這種估值/市值。萬物皆不為我所有,但是萬物皆能為我所用,才是大道。

未來能納入個人名下的財產會越來越少

想想現在的共享經濟,以及國家不斷倡導的租賃住房/公租房等政策。未來越來多的基礎設施將公共化,資源將共享化。這詮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發展動向:未來的一切資產,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被私人佔有會越來越少。

在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是共有的,我們都只有使用權。此時人與人的關係是共同勞動系,屬於同一個集體,因為牽扯不到利益關係,所以此時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

而市場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出現了私有制和個人所有制,以「佔有」物品為最終目的,很多東西的「占有權」被明確到個人。於是,人與人的關係由共同勞動變成了直接競爭,於是出現了爭奪和貧富分化,也變得陌生和冷漠,資源開始變的不均衡,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等等,給社會划了一道道巨大鴻溝。

我相信不久之後,公寓/商鋪等等這些也會限購。未來一件物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我們只有使用權,不再有所有權。

未來,我們的交易,更多的是交易一件物品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的交易。比如雄安未來的規劃就沒有商品房,海南也在努力防止炒房。未來像滴滴這種共享經濟平台會越來越多,各種APP能通過時間、地點、技能的匹配將物品的使用權分配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將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將多餘資源轉化成為生產力。共享是為共產和公有打下基礎。

未來用錢買不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

經歷了上一輪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努力實現了市場化,即:所有的東西都能需要用錢才能買到。但大家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從大城市開始,越來越多的東西,花錢都買不到了。比如車牌(限牌),房子(限購),讀書名額等等……

我相信,假如當年沒有糧票,也會出現「炒糧團」,就像現在的「炒房團」一樣,投機倒把,無處不在。

如果所有東西都能用錢買到,那麼人們一定會拋開一切道德枷鎖,竭盡所能的去賺錢。正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能用錢買到,人的智慧一定都會放在造假/山寨/抄襲等各種野蠻手段上,社會會義無反顧的駛向深淵。用錢買不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這也說明社會正在價值回歸,人們將去接觸更大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與此相對應的是:未來越來越多的東西不再是用錢買,而是直接進行價值交換,各種積分制/貢獻值等政策也會越來越多。比如這一輪城市搶人大戰,很多城市只要你學歷到一定程度,就直接給你戶口。

未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

在以往,我們為了謀生,要去加入某個公司,然後被「集中指揮式」去勞動,這時工作只不過是謀生的手段。

而未來,社會上的自由職業者會越來越多。各種平台越來越多,它們在大數據、雲計算的配合下,努力實現了「多個服務個體」和「多種個性化需求」的對接,這就使那些在技能、人脈、服務上擁有一技之長的人,能通過各種平台尋找到與之相配的工作,人們可以根據自己所擅長的來自由支配自己要在什麼時間什麼場所做什麼樣的事情,根據自己的興趣所在,制定目標,決定自己要成就一番怎麼樣的事業。

這就可以溫柔、精確、高效的將每個人的潛能激發並對接起來,構建更加精細的供需系統。未來社會基本單位不再是公司,而是個體。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IP,即可以獨立完成某項任務,也可以依靠協作和組織去執行系統性工程,所以社會既不缺乏細枝末節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備執行浩瀚工程的組織和團隊。那些經典的管理理論統統都將失效,大家需要的是因勢利導,而不是被管理。


推薦閱讀:

大佛:信貸和車貸資產到底誰更好?
買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負債也是一種資產
【解讀】買到『妖股』資產翻倍?真相是……
為何在國內做金融理財卻越理越少了?(原創)

TAG:資產 | 金融 | 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