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式創新背後的邏輯的問題

羅永浩式創新背後的邏輯的問題

//上圖轉自鎚子發布會後,一大波段子手來襲:老羅重新定義了「重新定義」

龍哥515非常的成功,成功戳到大家的(笑)尿點。

如果僅僅是R1,如果不考慮到實體機一貫口碑,如果光看面板,龍哥妥妥的可以苟一波;

但是如果真的苟住,就不是我龍哥了!

TNT工作站,神一樣的創意,瞬間在知乎上引起大!爆!炸!

//如何評價鎚子科技此次發布的堅果 TNT 工作站(顯示器)?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772

但是,光是抖機靈或者吐槽可不行,我們要深入挖掘龍哥這個思路,R1搭載TNT,實現比擬SS和蘋果的功能,這個想法最大的問題在哪裡?

首先TNT自己不具備運算能力,核心是R1,也就是說 3999+9999的工作站,他的能力上限在3999那檔已經封頂了,9999僅僅是個顯示器,是個屏幕放大器。那麼這個價錢我為什麼不再加點,直接買個觸屏一體機加一個手機,或者直接買個觸摸板外加一個投影機啊,投在牆上不是更大么。其次 觸屏+語音輸入代替鍵鼠,就不吐槽了。

一下是個人觀點:

我認為敗就敗在這個放大這個思路上,其實一開始看到手機搭載台式機,我並不反感,因為躺床上胡思亂想的時候,我也希望將來的高科技,可以讓手機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外出是手機那麼大,躺床上變成Pad,坐在電腦桌前面變成台機。但是這個的前提是,手機可以有手機的功能,台機有台機的性能,而不是台機只有手機的性能。

重點來了,龍哥為什麼會在這個邏輯上翻車,說白了,他不明白電腦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電腦,而手機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手機。

工業上的前進永遠再干兩件事,實現新的功能,更好的實現現有的功能,落到實踐里大致就是三種模式,發明創造,小型化,大型化。

除去發明創造不說,以發動機為例,小型化,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省空間,是後者;大型化,是為了搭載重型工業車輛,提升能量輸出的上限。

英特爾TICK-TOCK模式也可以理解為,不斷大型化和小型化,一點點提升單位晶元的上限,一邊一點點縮小可以實現單位性能的晶元體積。

現在的個人電腦,是在當初埃尼亞克的基礎上小型化得來的,但是這個過程伴隨著無數材料,結構,工藝的升級。

而手機,也是從當初戰地通信器小型化而來的。但是重點來了,為什麼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可以取代諾基亞摩托羅拉為代表的老一代手機。這是因為智能手機其實是個人電腦的小型化,而不是老一代手機的大型化。智能手機的邏輯是,一方面閹割個人電腦的功能(聊天,瀏覽,視頻,運算),另一方面依靠尺寸優勢整合這些功能和手機本有的功能,達到實用性的超越。而傳統手機如果大型化,傳統功能的瓶頸就卡在哪裡,新搭載什麼功能,怎麼整合,都是是未知數。

TNT,就是同樣的走了反路,把智能手機大型化,首先智能機功能上限還是卡在哪裡,閹割過的功能放大到原有尺度,還是達不到原有個人電腦的高度;其次,智能機因為其尺寸而可以靈活應用的功能,比如觸屏和語音,在放大之後,出現了原本意想不到的問題,具體什麼問題龍哥已經演示過了。(螞蟻可以在水上走 但是青蛙就不行)

再打個比方,無人機是飛機的小型化,運輸機轟炸機是飛機的大型化,無人機最大的優勢,其實是便宜,照著羅永浩的邏輯,他想把無人機大型化搞無人轟炸機,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前提就是載荷要上去,不能說轟炸機就只能像無人機一樣就幾發,那誰干;其次成本上去了,無人機敢搞蜂群戰術,轟炸機敢么,這就需要搭載各種更多的設備和技術,需要突破的難題是遠遠無法想像的。

我並不是說手機大型化不對,相反假如真的有個放大器可以在低成本狀態下以手機為內核達到台機80%的機能,那也稱得上是革命性。結果 羅永浩所謂的革命,重新定義下十年,其實是把十年前革命的路程倒著走一遍,也就是經常說的,在拖拉機時代造一把精緻的鋤頭。

所以,其實創新,並不僅僅隨意而為之,始終遵循,實現新功能(大多數剛開始被嘲笑後來逆天的發明 都是人們沒有意識到新功能的重要性 比如汽車 不僅僅是載人工具 而是化石能量的轉化成動能),和更好的實現現有功能這兩條(當然如果這兩條矛盾,就是賭魄力賭人品賭時運的時候了),而羅永浩之創新,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他不會去想自己的行為究竟要幹什麼(喬布斯就是個反面 每一步都走的無比紮實 可惜龍哥只學到了喬布斯的偏執)。希望各位科學家也要以此為戒,或許某個自負的瞬間,我們也會變成羅永浩。


推薦閱讀:

用個鎚子的便簽
羅永浩:鎚子將引入代言人 陳冠希與朴樹是首選
除了手機設計外,鎚子科技的情懷體現在哪裡?
老羅承認了:新旗艦機攝像頭一定「突」出 別等了
鎚子T1對比小米4有哪些優勢?

TAG:羅永浩 | 鎚子手機 | 鎚子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