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霸權的中衰和維持
看過《大秦帝國》的朋友應該會對裡面由李立群老師扮演的魏惠王這個角色記憶猶新,不過《大秦帝國》雖然大體上符合史實,但畢竟是一部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秦國作為這部作品的主教自帶光環,而作為陪襯的魏惠王似乎給我們一種昏庸之感,那麼真實的魏惠王是不是這樣一個人物呢?
公元前370年魏國第二大國君魏武侯死,其子魏罃繼位為魏惠王。魏惠王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在前期二十年中他任用白圭、公叔痤先後為相,龐涓為上將軍,多次攻伐諸侯。魏惠王繼位之時趙、韓兩國曾勾結其弟意圖顛覆魏罃的君位並瓜分魏國,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對趙、韓兩國發動報復性打擊:敗韓於馬陵(今山東范縣西),敗趙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這麼做其實從長遠的戰略規劃而言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
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東有齊、南有楚、韓、西有秦、北有趙,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遭受來自任意方向的進攻,這樣的地緣格局其實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魏國之前的兩代國君魏文侯和魏武侯深刻洞悉了魏國的地緣劣勢,所以他們一方面在魏國內部推行變法改革、打造精兵強將、強化地方治理,憑藉先發優勢壓服別國;與此同時在外交關係上魏文侯和魏武侯始終堅持和趙、韓組成三晉聯盟,這實際上意味著趙、韓兩國成為了魏國的地緣屏障和戰略縱深,而當魏國對別國採取軍事行動時趙、韓則扮演盟友的角色。在這一時期魏國用兵的重點是秦國,這是因為秦在七雄之中國力相對虛弱,容易戰勝,而且秦地處戰國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國得之,即使魏國原來的土地全部丟失,只要魏國封鎖函谷關則東方諸侯再難前進一步;如果魏國得了秦地,而原來的魏地又沒有丟失,那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魏惠王上台後為了報復趙、韓干涉魏國內政試圖暗殺自己的一箭之仇,改變了魏國兩代先君結盟趙、韓,集中全力滅秦的既定國策。這下魏國當真徹底成為四戰之地——四周全是敵國。與此同時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幾乎同時崛起,魏國霸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魏惠王不得不深思:自己究竟該如何維護已出現中衰跡象的魏國霸權呢?他思考之後主要採取了以下四項對策:
遷都:魏國的都城安邑在今天山西夏縣西北,距離魏秦前線太過靠近,此時的秦國在經歷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君主的奮發努力,尤其是經歷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一則避秦之鋒芒;二來大梁本得自楚地,遷都於此利於更好地同化此地並進一步擴大魏國在淮、泗流域的影響力,藉以抵消齊、楚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結盟:魏國重新恢復了以秦作為主要對手的既定國策,重新修復和趙、韓的關係,與此同時魏惠王還屢屢和齊威王會盟並相互承認對方的王號,希望以此穩定住東方的齊國,使自己得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應對西部秦國的威脅。
強農:為應對主要對手秦國的巨大威脅以及東部齊國可能的潛在威脅,魏惠王決定加強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採取的具體措施就是在遷都當年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他大力開鑿運河、修築黃河長堤,又開放以前由魏國王室獨佔的山林川澤——允許百姓進入昔日的王室山澤採藥、捕魚、打獵。
築邊: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公元前352年又進一步擴建。魏國大修長城之舉其實標誌著魏國雖然重新將秦國樹立為主要對手,但在面對這個主要對手時所採取的應對之策已由進攻轉為防守。
魏惠王為維持魏國霸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措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見到了效果:魏國與趙、韓的關係有所改善。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四國國君都到大梁來朝見魏惠王,魏國的霸權得以又持續了20多年。不過這已是一種迴光返照現象了:魏國不僅在面對新興的秦、齊、楚時沒半點優勢,甚至也已無法號令自己的昔日小弟趙國,而僅僅只能臣服韓國以及魯、宋、衛這樣的二流小國。
推薦閱讀:
※三國時為曹魏鎮守關中的大將,除了鍾繇,夏侯淵還有誰?
※司馬懿洛陽立廟的真實性?
※曹操是如何吸引荀彧,郭嘉等工於心計的聰明人為他效力的?為什麼蜀吳厲害的謀士沒有魏多?
※魏滅燕之戰
※請問曹操時期的汝潁集團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