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酒僧的誕生
我出生在山東省會,作為山東人,我們家大人們的酒量怎麼形容呢,大概就是家人間勸酒說「開一瓶啤酒咱們一醉方休」的水平;就是用二錢的杯子裝啤酒,敬酒說「我深著點,你隨意」的水平。我第一次喝酒14歲,和初中班上一個體育生同學一起吃午飯,兩個人分喝一瓶啤酒,我喝了五分之一他喝了四分之一瓶,然後他說他特愛喝酒,每次喝完都覺得自己特仗義特像梁山好漢。回到班裡生怕女生們不知道我中午出去喝酒了,趕快問身邊的女生:「我說話聞不出酒味兒吧?」她說:「啊,你中午出去喝酒了啊,別讓老師發現了呀。」我心裡頭美得是冷格里格登,幻覺中女孩的眼睛都變成了心形。但這之後一直到大學畢業,我都只是一瓶啤酒的量。絲毫沒有發覺喝酒的樂趣。
【工業啤酒】
後來讀研究生,宿舍裡面有個溫州同學,讀動物行為學,主要研究的內容是從熊貓大便裡面提取激素。還有個四川同學,主要研究濕地的鳥。還有個在新疆讀本科的山東同學,研究河流生態,平時主要實驗是篩沙。這些研究方向簡直令人著迷。我於是經常和這三個加起來可以喝40瓶啤酒的室友一起喝酒。喝酒的標配是燕京加泡椒鳳爪,話題標配是溫州同學說操實驗做不出來老闆變態,四川同學說操頭髮又少了,山東同學說操腰肌勞損。後來溫州同學換了專業,也去研究師弟的鳥;四川同學的頭髮全沒了,所以不再感慨頭髮;山東同學終於去了盲人按摩,盲人師父摸著他的根骨,自信的說,小兄弟,你是民工吧?於是他果斷quit生物,進了著名流氓軟體公司當了銷售,現在做的風生水起。而我去了英國以醉鬼和足球流氓聞名的城市利茲讀博士,每次回國路過北京,還會找他們一起喝酒。
【精釀啤酒】
利茲的姑娘小伙們有且只有一個嗜好就是去酒吧。夜幕一降,他們啃完兩片冰冷的三明治,就穿上張牙舞爪的弱智衣服湧向各個酒吧。十點左右的時候,他們喝完第一輪,開始搖搖晃晃的唱著不成調的歌沖向第二家酒吧。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末日狂歡般的表情。我在倫敦夜晚的泰晤士河邊遇見過一群半醉的小太妹,有一個要和我擊掌,我隨手和她hi five了一下,所有姑娘就激動的歡呼著衝上來對我又親又抱。
在英國喝啤酒幾乎是我們實驗室必備實驗技能,我實驗室倆組會,一個周一早上會議室開,一個周五下午下班後酒吧里開。老闆是曼城人,帥大叔,長得有點像the walking dead裡面的反派人物總督。愛好有三個,看文獻跑步喝啤酒。每次在酒吧,跟我討論完實驗數據(兩杯啤酒的時間),就開始科普我啤酒知識。他問我喜歡喝什麼啤酒,我說Carling, Foster什麼的吧,畢竟比較像國內的啤酒。他的表情如同看到沒跑內參的western結果,滿是驚訝與不屑。他說你可以拿利物浦隊侮辱英國,但你不能拿工業啤酒侮辱艾爾。於是他向我強行安利了利茲本土啤酒Tetleys, 英式艾爾的各種特點的集中體現。四年多的博士生涯下來,我基本已達成成就「西方哪個國家的啤酒我沒喝過」。唯一可惜的是已經習慣了Tetley』s麥芽的香氣,酒花的苦感,綿密的泡沫,回國後卻發現哪兒都買不到。
維基百科上有一個詞條,叫Outley Ru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tley_Run),講的就是利茲的一個著名的喝酒傳統,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每當有人畢業,他和朋友們就會沿著利茲主幹道outley road,從郊區一家酒吧接一家酒吧喝到市中心,每家酒吧不能超過半小時,每家喝一品脫,一共15家酒吧,從下午喝到半夜。2013年,兩位中國學長提交了博士論文之後組織了一次,上下兩級的中國(男)博士研酒僧基本都參加了,我是喝到第十一家倒下的。兩位組織者堅挺到最後,組織者之一楠哥,我從來沒有見到他醉過,畢業回了西北某高校,最近評的副教授;另一個是英籍香港人Faith,他每次堅持稱自己是中國人,每次喝完酒都要感慨萬千的說自己最困難的時候香港人都不幫他,幫他的都是大陸朋友。他讀博士期間發表了6,7篇Sci,博士論文答辯他的大牛老闆找了自己已經也是大牛的開門大弟子來給Faith當評審,結果不知道大弟子攢了多少年的積怨都發泄在小師弟身上,說他發表的文章所共用的一個統計方法有問題,全都不可信,愣是給了一個論文重寫,18個月後再次答辯的評審意見,誰說情都白搭。那天,我們本來已經約在學校里的酒吧(是的學校里就有酒吧)給他慶祝,後來他的答辯足足進行了8個小時,從早上十點開始到晚上6點才結束,他一進酒吧,一言不發,連續灌了兩杯Guinness。這件事情的後續是,他邊工作邊重寫論文,一年半後,再被同一個評審刁難了四個小時後,他終於拿到了學位。現在他在英國一個高校的中國分校當老師。這是我們相處了四年的老博士們最後一次大聚,幾個月後,我們開始慢慢地天各一方。
【雞尾酒】
對於雞尾酒,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認為這是娘炮的飲料。2012年夏天,和老婆搶到一個去多米尼加旅遊的全包Package,五星級度假村包往返機票包吃包住兩周,最令人髮指的是酒也全包,想喝多少喝多少,一個人總共8500人民幣。那兩周真的是泡在海里喝酒,上了岸喝酒;早上喝酒,晚上喝酒。把Menu上幾十種雞尾酒喝了幾遍。深深地沉迷於不同味道碰撞出來的層次與多變,還有色彩與裝飾協調的美感。回到英國,買齊了6大基酒,開始自己學調酒。在當時還很火的人人網上建過一個相冊,每調一杯連著配方拍照上傳,最火的一張10萬瀏覽。這個愛好我一直堅持到現在,當然現在調酒的畫風有點不一樣了。關於雞尾酒我回答過一個問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94744/answer/381778992 ),現在把那個答案搬過來。P.S在喝完那兩周之後的第二個月,老婆懷孕了。
我在人人網還很火的那幾年,有一個十幾萬瀏覽的調酒相冊,是我讀書的時候自己調的酒的照片,還有做法的簡單描述。純家庭調酒,很多杯子用的不對。有幾個很受歡迎的貼在這裡。
當然這兩年我的調酒風格變得有點詭異
【威士忌】
在英國的時候聚會經常有人帶威士忌,以什麼Bells啊,Famous Grouse啊,便宜的很。後來去蘇格蘭玩兒,被當地導遊焦作人,告訴我超市裡那些調和威士忌在威士忌鄙視鏈里排在最後幾名,只比美國人用玉米釀出來的狗尿威士忌好一點點,只有單一麥芽威士忌才是威士忌的皇冠,而艾雷島的威士忌才是皇冠上的明珠,歐,那迷人的泥煤芬芳。
然而在英國的時候我沉迷艾爾,並沒有發展對威士忌的愛好。回國以後,和我一個發小,研究食品味道化學的崔博士,以及高中同學,物理博士肄業進入金融界的王博士Candidate在擼串之餘開始鼓搗威士忌,喝多了才發現威士忌每個產區真的各有各的好。我們的據點是濟南一個隱沒在居民區里的小酒吧,逢年過節我回濟南,我們約在那裡。每一輪每個人都買不一樣的威士忌,一喝6,7輪。談酒談詩談歌談小時候。
今年過年我們照舊聚在那裡,散場已經是凌晨,我走在酒吧外面那個老住宅區,路上全是廢紙飛舞,我突然想起剛才喝酒的時候提到的蘇軾的一首詞: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然後我又想起20年前我第一次喝酒,想起研究生的燕京,想起英國的很多人很多事。
你問我資詞不資詞喝酒,我說資詞。
推薦閱讀:
※有沒有讀博士跨專業讀的?能不能說說什麼情況?
※我要去美國讀公共管理類(公共政策)博士,需要做什麼?
※A Survival Guide to a PhD by Andrej Karpathy
※申請國外 PhD,套瓷信應該避免哪些問題?
※作為低顏值的PhD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