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美——中國古代織物賞析

穿越千年的美——中國古代織物賞析

蜀錦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山謙之《丹陽記》說∶「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則市於蜀,吳亦資西蜀,至是乃有之。」先秦時期的蜀錦圖案以幾何紋為主體,同時出現了在幾何骨架中相向對稱排列的人物動物圖案。秦漢時期的圖案則把簡單的、靜態的菱形幾何紋、回紋、雲雷紋和雲氣紋發展為在雲氣之間自由賓士的各種祥禽瑞獸等動物圖案,統稱為雲氣動物紋。雲氣紋在漢代流行的原因是社會和上層階級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漢代成都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

茱萸嫁接:漢代乘雲綉,出自:《中國古代圖案》,第104頁

舞人動物錦 戰國

唐代蜀錦的圖案有格子花、紋蓮花、龜甲花、聯珠、對禽、對獸等。在宋元時期,發展了紋樣圖案有慶豐年錦、燈花錦、盤球、翠池獅子、雲雀,以及瑞草雲鶴、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

日本奈良法隆寺藏唐代聯珠狩獵紋錦

現代蜀錦的品種有月華三閃錦、雨絲錦、方方錦、條花錦、鋪地錦、散花錦、浣花錦、民族緞八種,源自明清兩代形成的流霞錦。

雨絲錦呈現明亮對比的絲絲雨條狀

月華錦如雨後初晴的彩練

浣花錦靈感來自落花流水盪起的漣猗

以黃、紅、綠、藍等八色經線為地經,與白色土世緯交織成富貴三多錦。

緙絲又稱 「刻絲」。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採用 「通經斷緯」 的方法織成的平紋織物。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至清代緙絲業中心已移至蘇州一代。鳳凰紋緙絲鳳凰紋緙絲。

漳絨是在元代著名的「絲綿里」剪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起源於漳州而得名,為全桑蠶絲色織的絨類織物,表面為通幅絨毛。

宋錦蘇州織造的一種傳統織錦,明末漸失傳,清初又恢復。蘇州仿宋錦分大錦和小錦,大錦主要用於裝裱,小錦多製作錦盒。

橘黃地盤絛四季花卉紋宋式錦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製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至今已有近1600年歷史,因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妝花」是雲錦中織造工藝最為複雜的品種,用繞有各種不同顏色彩絨的緯管,對織料上的花紋作局部斷緯挖花盤織,顏色變換比較自由。

織金孔雀羽妝花紗龍袍料

庫錦是採用長跑彩緯通梭織制,色彩用分段換色的辦法配置,在每一段只能配四五種顏色的彩緯。彩緯中有一組作地緯用,專門將反面不起花的彩緯壓住,形成「扣背」,因此庫錦厚薄均勻,比較牢固。

織錦與妝花相同的是使用精練過的熟絲,即先染後織,都是彩緯提花織物。不同的是織錦通梭織彩,每一段上的花紋最多只能配四五種顏色;而妝花使用不同的彩絲緯管,根據花紋需要通經斷緯地挖花妝彩,配色自由,變化豐富。

元朝稱織金錦為納石矢或金搭子,通常由金線、紋緯、地緯三組緯線組成。織金分兩類,一類以金箔捻成金絲同絲線交織而成,稱為圓金法。這種錦光澤比較暗淡,牢固耐用。一類以片金法織成,即將切成長條的金泊夾在絲線中。金片較絲線闊粗,金光閃閃十分艷麗。

清 青地串菊織金緞

香雲紗本名「響雲紗」,因穿起來走路可聽到「沙沙」的響聲而得名。香雲紗製作工序繁複,先要利用薯莨的汁液對桑蠶絲織物塗層,再用河塘泥覆蓋織物表面,經日晒加工而成。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穿著次數的增加,這種奇妙的黑色織物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淺,紋理會變得越來越細,如同有生命一樣。

縐紗是古代紗織物,南朝人稱之為天衣。這種紗表面自然縐縮而顯得凹凸不平,雖然細薄,卻給人一種厚實感。漢代就利用加過強拈的紗線受潮濕後產生縐縐這一規律,有意識地用強拈的絲線來織成紗,然後浸水使之收縮而起縐。

羅因是一種漢族絲綢織造技藝,產於浙江杭州,故名杭羅。杭羅由純桑蠶絲以平紋和紗羅組織聯合構成,有橫羅和直羅兩種,具有等距規律的直條形或橫條形紗孔,孔眼清晰,穿著舒適涼快。在杭羅上刺繡的方法稱為戳紗或者挑羅。

軟煙羅又作「霞影紗」是一種薄似煙霧的羅,舊時人們用來作木窗格柵中間的「夾紗」,只有雨過天青,秋香,松綠和銀紅這四種顏色。《紅樓夢》里多次提到了軟煙羅這種織物,比如賈母讓鳳姐用銀紅的軟煙羅替黛玉糊窗子。可惜軟煙羅的製造工藝已失傳很久,或只能在孫溫的畫中一睹其風采了。

緞是指以緞紋組織織成的平滑光亮的織物。古香緞常採用古色古香的四季花卉、花鳥蟲魚、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和山水風景等圖案,或以人物故事為主題來表現藝術效果。

來源:復興手工藝


推薦閱讀:

常說的熱轉移印花是什麼
數碼和傳統,誰會是裁片印花的未來?
水漿印花

TAG:古代 | 文化 | 織物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