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我們離集成管理還有多遠
來自專欄 供應鏈管理專欄
摘自供應鏈管理銷量第一的《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2版),劉寶紅著。
供應鏈管理是對從供應商到客戶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成管理。諮詢公司、IT解決方案提供者等還不時加上「無縫」兩個字,就是對三流的無縫集成管理,就好像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只要按一下電鈕,從設計到採購到生產到銷售,就會一氣呵成,一蹴而就。但現實是,我們離集成還很遠,不管是那些財富五百強還是街頭的小賣部,供應鏈大都是千瘡百孔,「無縫」二字更多的是諮詢公司招攬生意的噱頭。
舉個生產商的例子。辦事處的客戶服務人員在支持客戶,要知道總部的貨什麼時候才能到本地,否則交貨遲到,挨批小事,如果導致客戶流水線停產,連殺三次頭都不為過。總部在向供應商催貨,供應商的交期取決於下一級供應商的交期,而且也受別的零部件影響,因為他們不只給這生產商生產一種零件。既使是按期交貨,產品也可能被別的更大、更重要的客戶搶走。結果呢,整個公司,上至總部,下至當地客戶服務中心,沒法給客戶確切的交貨時間。貨好不容易上了路,用的是加急發送,24小時送達,結果運輸環節出了差錯,在路上忽悠了三天才到。這期間,分部與總部、運輸公司的電子郵件發了幾十個,電話一通接一通,上下亂成一團糟。
這例子看上去面熟,是嗎?因為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上演,無非時間、地點、行業等不同罷了。問題不是理論有多難:不管是庫存、生產還是運輸,單個問題都好解決。問題是這麼多環節摻雜在一起,就很難準確地知道外購件什麼時候到、產品什麼時候出、出多少、合格還是次品、發給哪個分銷中心、發多少、什麼時候發。反映到供應鏈上,就是產品流、信息流缺乏透明度,需要系統、流程來幫助做出決策、溝通信息。
這還沒完。整個供應鏈上,從下級供應商到供應商、再到生產商,從總部到辦事處再到客戶,以及同一個公司的不同部門,大家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利益訴求會驅動局部優化的行為,而局部優化往往是以犧牲全局優化為代價的,最後又影響到局部優化。比如作為客戶,你自然希望供應商備貨越多越好(客戶的局部優化);但備貨太多,增加了供應商的成本,從而增加整條供應鏈的成本(犧牲全局優化);供應商成本過高,要麼在降低質量、服務,要麼轉嫁給客戶,最後還是客戶受影響(影響客戶的局部優化)。
所謂供應鏈集成,就是從供應鏈的角度著眼這些問題,優化供應鏈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讓供應鏈的總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服務水平更高,從而提高供應鏈的競爭水平,在鏈與鏈的競爭中勝出。
那麼,究竟如何集成供應鏈?這裡要解決兩個問題:關係和連接。關係是理順供應鏈上公司與公司、部門與部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他們願意協作,用全局優化代替局部優化;連接是通過流程建設與信息系統,對接公司與公司、部門與部門的流程與系統,讓公司與公司、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協作更容易,提高供應鏈的效率。關係是解決願不願意做的問題,連接是解決能不能有效地做的問題。
關係問題就如上圖中修鐵路的例子。兩組人員都修好了各自的鐵軌,但兩段鐵軌沒法對接到一起。從每組的立場出發,這項目是成功的;但從全局角度看,這項目是失敗的。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手術很成功,病人卻死了」。問題的根源不是難,而是不願意,即兩組人員不願意溝通,做好鐵軌的對接。那解決方案呢,就得在績效考核上做文章:你不但要修好自己的鐵軌,而且要保證與對方的對接;只有對接了,你才能夠領走你的工程款。當把這些寫到兩組人的績效合同里後,相信兩組人每修一段,都會互相通氣,確保大家都在按正確的方向修。
關係的核心是解決願不願意協作的問題。與供應鏈的關鍵夥伴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給不同部門設立統一的指標、給員工具體的績效考核目標等,都是在解決願不願意的問題。組織調整,例如打建集成供應鏈,讓採購、運營、物流、計劃、客服等職能統一彙報到同一個總監,也是在解決關係問題,打通這些職能之間的壁壘。這種組織調整放到公司層面,就是公司的兼并、整合或剝離。例如當通過市場機制建立長期協作關係的成本很高時,公司就會採取豎向集成,通過兼并來解決問題;而公司過於龐大,山頭林立,通過內部機制協調分公司、子公司的成本太高時,公司就會採取剝離機制,把一些分公司、子公司分割出來,藉助市場機制來管理。比如通用汽車剝離零部件生產,成立獨立公司德爾福,除了資產運作的原因外(剝離重資產運作,提高母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以提高股價),也有績效管理上的考量——相比外來供應商,內部供應商的按時交貨率、質量、成本、服務等往往乏善可陳。
願不願意協作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解決能不能有效協作的問題。這主要是個技術問題。從流程角度講,就是有沒有基本的流程、基本流程是不是通暢;從系統角度講,就是有沒有基本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是否對接。本土企業高速發展了二三十年後,業務年年增,天天忙於打仗、救火,沒有時間搞建設,比如理順基本流程、實施信息系統等。流程有,但滿是補丁,效率低下;系統也有,而且很多——總公司、分公司、各部門都有自己的系統,但互不搭接,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流不通暢。這都影響了部門跟部門、員工與員工的有效連接,讓他們想協作,也很難協作;想集成,也沒法集成。
上世紀90年代後期,華為導入IBM的集成供應鏈,以及圍繞集成供應鏈流程實施、改進ERP,就是解決連接層面的問題,把公司的各個職能更好地整合到一起。這為華為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幫助公司從百億級跨入千億級。但十幾年以後,公司的業務更加多元化,由原來的電信設備(小批量、長周期、項目驅動)跨入手機終端行業(大批量、生命周期短、價格競爭激烈),而且進入晶元設計行業,原有的流程、系統圍繞電信設備行業打建,為適應不同的業務,需要進一步梳理。而且當營收跨過2000億元大關後,公司的規模更大、複雜度更高,部門協作、供應鏈協同的挑戰更大,華為開始重新審視端對端的流程,算是對十幾年前的集成供應鏈的延續,從根本上講,都是在解決連接的問題。
再回到上面的催貨例子來談連接問題。從子供應商到供應商到生產商,從生產商總部到辦事處到客戶,很多公司的溝通都是Email。往往一個料催下來,幾十個Email,抄送幾十個人,大多在ERP外操作,而且Email里的信息與ERP里的八成對不上。公司內部如此,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系統就更難對接。比如在北美,一般的貨運公司大都會有在線查詢系統,以跟蹤貨物,但這樣的系統與生產商、零售商等的系統,往往不能對接。雙方的溝通還得依賴Email或電話。除了信息系統問題外,職責劃分更是混亂。辦事處著急催貨,往往是同一個料,向不同的部門、不同級別的人催,結果是很多人都在跟進同一個料,重複操作。有的情況下,辦事處越過總部,直接跟供應商催料。我知道一個公司,都十幾億美金的規模了,各分部在總部設有常駐人員,就是為保證自己的催料。流程之混亂,可想而知。
總括上述的關係和連接問題,關係是解決原不願意協作的問題,著眼合作夥伴層面(公司與公司、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連接是解決能不能有效協作的問題,著眼訂單層面,即圍繞訂單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是否通暢。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需要有能力的人來解決;訂單層面的問題,需要信息化和流程優化來解決。對於一些本土企業來說,這兩塊都不具備,所以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就很低。例如我的一些客戶中,很多規模都是幾十億、成百億,每年向供應商的採購額都在幾十億人民幣,有些戰略供應商也是成百億的規模,而管理這些供應商的是些採購員,平均大學畢業就兩三年。這麼年輕的採購員,根本就不是大供應商的對手,沒法跟供應商的高層有效對話,建立、改善供應商關係;也沒能力有效制衡設計、計劃、銷售等內部客戶,形成公司層面的合力與供應商協作。內部關係、外部關係都不順暢,供應鏈的協作、集成就談不上。在訂單層面,有些公司連基本的ERP都沒有,幾億、幾十億的採購額,幾千、幾萬個料號,都在Excel上做,動輒得幾十個、成百個採購員,人均採購額大致只有矽谷同類企業的10%左右,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關係層面的問題解決不了,對內擺不平內部客戶關係,沒法系統管理需求;對外擺不平供應商關係,沒法系統管理供應,很多關係層面的問題,最後都轉化到訂單層面,整個採購部門,大半人在路上,催料,採購做地跟銷售一樣苦。而訂單層面的連接問題沒有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採購就不得不做很多系統能做的事,比如生成訂單、發送訂單、確認價格、交期、數量等,消耗了大部分精力,導致分配給關係層面的時間更少,關係層面的事就做地更差,形成惡性循環。這可以說是很多本土企業的現狀。
另外,不管是理順關係還是優化連接,從根本上講,都是促進公司與公司、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協作、協同與集成,必須得從公司內部做起。如果一個公司沒法解決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集成,就很難談起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集成,即理順公司之間的關係、對接公司之間的系統和流程。供應鏈的集成看上去是很大、很空的概念,但操作起來,一定要自下而上,從員工與員工、部門與部門的協作開始,而不是相反。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說的是公司層面的宏偉戰略,高談闊論,其實都是假大空。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http://www.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需求預測、庫存計劃和供應鏈執行》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
更多文章閱讀
供應鏈管理系列——劉寶紅培訓簡介
推薦閱讀:
※【Incoterms 深度分析】Ex Works vs. DDP
※TMS經驗總結
※有關供應鏈金融的梳理~供應鏈平台系統的設計與營銷
TAG:供應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