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斷」依戀物?
來自專欄 幼兒園老師說
《幼兒園工作筆記》是來自一線教師的經驗分享。
故事都源於真實的幼兒園生活,就是為了讓身處其它行業的爸爸媽媽了解幼兒園,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將要面對的各種情形。我試圖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為孩子的行為作出解釋,並結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給家長們一些教育建議。
如果你想了解幼兒園,想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那麼,這個故事非常適合你。
迎接來園孩子時,韓樂樂特意關注那幾個帶依戀物的孩子:用安撫奶嘴的季寒靖,帶海馬睡覺的小玉米,整天抓著章魚的齊宇澤。
最先來的是季寒靖,她高興的跟韓樂樂說:「老師,今天我沒帶奶嘴。」
韓樂樂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寒靖長大了,可以自己獨立睡覺。真是個懂事的大姐姐。老師給你一個小星星貼畫。」
季寒靖樂的眉開眼笑,高興的走了進去。韓樂樂很欣慰,季寒靖這麼積極配合,家長肯定也在積極引導。雖然午睡可能要花費更多精力哄她睡覺,但是能夠幫孩子戒掉一個不被社會普遍接受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利大於弊。
韓樂樂一直重視孩子們心理健康的培養,也看到一些言論說使用安撫奶嘴無害。兒科醫生崔玉濤在《寶貝健康公開課》中提到:如果安撫奶嘴能夠幫助孩子順利入睡,使他形成有規律的睡眠,那就是件非常好的事。韓樂樂也並不反對,因為孩子使用安撫奶嘴,對自己、對他人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但是孩子終將成為社會人,而社會普遍認為安撫奶嘴是小寶寶的專利,如果使用安撫奶嘴,必將被別人視為另類而遭到嘲笑,這對於孩子的自尊心是嚴重的打擊。
3歲的孩子,安撫奶嘴帶來的好處已經非常小,而此時的孩子正是急需友情、亟待被群體接納的時候,使用安撫奶嘴弊大於利,所以韓樂樂決心幫孩子戒斷。
因為崔玉濤也說,如果孩子兩歲還不能改掉使用安撫奶嘴的習慣,可以採用「強制」的手法,例如外出旅遊、換居住地等,讓安撫奶嘴「突然」消失。雖然頭幾天孩子會不適應,但這個過渡不會太難。
季寒靖剛上幼兒園,也是換了陌生環境,剛好適合用崔玉濤的方法。
季寒靖開了個好頭,韓樂樂期待後面兩個小朋友也積極配合。
不一會兒,小玉米來了。她眼睛紅紅的,一手抱著小海馬,一手緊緊的拽住媽媽的手。
「韓老師,能不能讓小玉米繼續帶小海馬?這個小海馬她從小帶到大,睡覺時必須抱著。」
「您打算讓她帶幾天?」
「這......」
「您打算怎麼幫孩子戒斷依戀物?」
「不能不戒嗎?又不影響別人。」
「我知道您心疼孩子,捨不得孩子難受。但是從長遠看,孩子能不能一直帶著小海馬睡覺?」
「這個......好像不能。等孩子再大一點懂事了,會被別人嘲笑。」
「不用小海馬孩子會怎麼樣?」
「有幾次外出忘了帶小海馬,小玉米也沒有哭著鬧著要,但那是因為媽媽在身邊。」
「孩子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不帶依戀物,孩子的注意力會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剛才您也說了,孩子使用依戀物會被小夥伴嘲笑。不帶依戀物孩子也不會刻意要。您放心,我們會細心照顧孩子,如果她睡不著,我會陪著她,拍她、哄她。」
「那好吧!咱們今天先試試。」小玉米媽媽猶豫著同意了,眼裡滿是擔憂。
韓樂樂蹲下來:「小玉米,海馬寶寶的媽媽來看她了, 讓她回家跟媽媽團聚,好嗎?」
「真的嗎?小海馬有媽媽?」
「對呀,小海馬陪了你好幾年,現在她想媽媽了,媽媽就來接她回家。小玉米最有愛心了,讓小海馬回家吧!」
「好吧!」小玉米半信半疑。原本她是要把海馬放到柜子里,等睡覺時再拿出來。她還沒有意識到小海馬回家再也不回來了。所以並沒有強烈反對。
小玉米媽媽驚的目瞪口呆,想不到勸一路哭一哭的女兒,這麼容易就繳械投降了?不過韓樂樂看起來很溫柔,她也答應中午好好照顧孩子,應該不會讓孩子太難過吧!
姍姍來遲的,是整天抓著章魚不鬆手的齊宇澤。媽媽抱著他,一邊走一邊給他擦眼淚。
「早上好,齊宇澤!早上好,小章魚!」韓樂樂跟齊宇澤打招呼。
齊宇澤聽見韓樂樂的聲音,知道媽媽又要走了,把頭埋進媽媽懷裡,緊緊抱住媽媽不鬆手。
「韓老師,齊宇澤的小章魚,能不能繼續帶著?」
「您能跟我說說為什麼要帶著嗎?」
「孩子不帶小章魚就哭鬧。」
「然後呢?」
「然後,我們就給他了。只要我不在家,他必須拿著小章魚,我在家好一點,不會一直拿著。」
「您覺得這樣好嗎?」
「這樣有問題嗎?」
「我說的也許不全對,您可以當參考意見。宇澤從來不跟小朋友一起遊戲,不說話,也不交流,甚至連玩玩具都不能專心。這樣下去,宇澤不僅不能享受集體生活的快樂,反而連自我發展也受影響。」
「那怎麼辦呢?」
「孩子在家需要依戀物,不代表在幼兒園就需要。孩子需要依戀物,一方面是缺乏安全感,一方面是無聊。幼兒園環境單純,夥伴又多,只要適應了,就不存在這兩個問題。」
「可現在.....」
「古語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短暫的痛苦能換來孩子長遠的發展,我認為是值得的。」
「可是孩子會哭啊!」
「孩子很聰明,不會讓自己哭壞的。哭累了,孩子就會想辦法去調整自己,去適應新環境,尋找有意思的事物。當然,您才是孩子的終身負責人,如果您捨不得孩子哭,願意讓孩子一直拿著依戀物,把自己排除在集體之外,那我尊重您的決定。」
在齊宇澤媽媽猶豫不決的時候,齊宇澤哭的更凶了。孩子很聰明,能夠聽明白老師和家長的談話。他害怕家長會拿走依戀物,這樣自己就沒有「護身符」,只能去艱難的適應新環境。
韓樂樂轉而迎接其他來園孩子,跟家長溝通孩子的在園情況,留齊宇澤媽媽自己思考。齊宇澤是對依戀物最為痴迷的孩子,已經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發展。韓樂樂最想幫他戒掉,但韓樂樂也知道,沒有家長的配合,自己是無法完成的。
現在的家長,看起來都非常的愛孩子:穿名牌、吃高檔食品、玩高級玩具、用高檔電子設備......只要孩子想要的,父母都全力滿足。
但這就是愛的真相嗎?對孩子只說yes,不說no?
好的教育,是愛但不放任,是滿足孩子但也拒絕孩子,是為孩子現在的快樂也要顧及長遠發展。
等了良久,沒有等到韓樂樂想要的結果,齊宇澤媽媽把章魚給了孩子,沖韓樂樂尷尬的笑笑,韓樂樂報以微笑,但心裡,做了個無情的決定。
作者簡介:丁老師,一個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學前教育學士,一線教師,現供職於北京某市級示範園。致力於研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特點,傳播科學教育觀,守護孩子的快樂童年。 個人微信公眾號:幼兒園老師說。
推薦閱讀:
※兒童發展心理學の濃縮筆記(下)
※應該如何選擇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呢?
※國內早教機構排名:早教機構如何持續發展?
※民辦幼兒園的春天在哪裡?
※25.是否讓孩子「必須吃完」,老師也很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