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披著情懷外衣的「矯情」

民謠,披著情懷外衣的「矯情」

《成都》火了後帶動一股民謠熱,而且熱的莫名其妙,可見大部分人聽音樂都是跟風,幾乎沒有多少欣賞水平,要不然《成都》這種庸俗的民謠也會刷爆朋友圈。

大部分民謠都是低俗的、庸俗的音樂,為什麼這麼說呢?要從民謠的共性說起,極簡平白的旋律,配上登徒浪子們「打一炮就換一地」戀愛觀抒發出來的歌詞,最後的成品也就比黑人的說唱高那麼一個層級。這時候人要跳出來罵了:民謠的旋律本來就簡單,歌詞也是簡單敘述,但是我就是覺得好聽,就是喜歡這種小清新的感覺。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樣種認知是合理的,因為認知沒有對錯之分,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就不同,但是,認知絕對分層次,就像古代的農民認為皇帝的饕餮大餐就是多吃幾斤豬肉一樣。同樣,對於那麼熱衷聽民謠的人來說如同「古代農民」一樣,審美力及其膚淺。

music.baidu.com/song/53

音樂是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一部優質音樂作品主要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作曲者有沒有一個波瀾壯闊的內心世界;作曲者有沒有能力表達出波瀾壯闊的內心世界。就以《成都》這首民謠為例,旋律很平淡,毫無特色,雖然能表達淡淡悲情,但這種悲情如同一個青年人在憐惜一夜情後不辭而別的炮友。為什麼你就那麼喜歡這首歌呢?沒錯,因為你對感情、對生活的態度就是這麼膚淺。你沒有經歷刻骨銘心的愛情,你不相信海枯石爛、天荒地老,你認為這些都是幼稚的、可笑的,你沒有為他人付出過全部;對待生活你得過且過,昏昏沉沉、逃避者眼前的苟且,憧憬著是詩和遠方,所以你喜歡聽民謠,以為民謠才是你心靈的凈土。同樣是表達追憶感情的歌曲《記中人》,也同樣是吉他作為歌曲的開頭旋律,無論詞曲、還是演唱都具有相當的水平,聽完全曲讓人懷念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整青春歲月,只有義無反顧愛過、恨過的人才能體驗到這種悲情與無奈。

play.baidu.com/?

再對比下兩首歌同樣是描寫兩個人分離原因的歌詞,《成都》:你攥著我的手讓我感到為難的是掙扎的自由。《憶中人》:曾經年輕時無憂無慮透明的快樂,像風一樣散了。一個是追尋自由;另一個是迫於無奈。一個追求自由的登陸浪子能寫出感人至深的音樂作品?同樣是歌曲結尾,《成都》:我從未忘記你。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憶中人》:緊緊握住的那指縫的一點和一滴,終於還是,流盡。《憶中人》全曲共7分28秒,從5分20秒過後就是主旋律改編的鋼琴獨奏,我想編曲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聽眾跟著旋律回憶自己的「憶中人」。

如果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那麼「膚淺的人肯定愛聽民謠」。網上還流傳一句話,不要試圖去叫醒沉睡中的人。那些愛聽民謠、喜歡跟風的人,就像坐在電視機前喜歡看《喜洋洋》的小孩,他們是看不懂、也體會不到《千與千尋》、《起風了》這樣的佳作做表達的內涵。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於讓一部分提高自己審美能力,而是讓這部分人感受下自己的無知。

推薦閱讀:

「我願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這是哪首歌?
吉他和貝斯有什麼區別嗎?
寸鐵演腰,下不為例
陳粒打動你的地方是?

TAG:音樂 | 民謠 | 小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