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異地戀魔咒:如何提升親密度和信任感? | 趨勢

「異地戀怎麼談」是不少人的疑問,繆斯夫人也同樣在後台收到過這樣的問題。在新媒體時代,異地戀情侶之間的溝通、聯絡都比以往更方便了。那麼,這個時代的異地戀情侶如何能提升感情的親密度、穩定度和信任感呢?

撰文 | 吳舫

責編 | 錢岳

異地戀是現代性的產物。隨著通訊技術的發達,越來越多的情侶嘗試經營一段中介化關係,通過電話、微信、視頻里的溝通取代面對面的互動,以維持親密和信任。戀愛和愛慕不同。 愛慕是一種與他人無關的情緒,好比偶像崇拜,粉絲對偶像的愛慕可以不需要任何回應。而戀愛是一種社會行為,需要兩個人通過互動來維持。

 

從社會建構主義角度來講,一段親密關係是由一系列持續的互動不斷激發、確認和重構的。互動是親密關係的基礎,如果沒有媒介,遠距離生活的兩人就沒有互動的可能,親密關係也就不會存在。所以說,是書信、電話、手機和互聯網成就了異地戀。那麼,在各種新型媒介的幫助下,愛情到底能不能超越距離?異地戀情侶能不能像經常見面的情侶一樣建立信任和親密感呢?

1異地戀者會更難建立信任和親密感嗎?

由於溝通方式太受局限,異地戀的情侶只能被迫降低自己對對方的依賴,並且承受更多關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經常見面的情侶相比,異地的戀人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那麼,異地戀情侶會不會更難建立信任和親密感呢?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助理教授蔣莉與康奈爾大學傳播學教授 Jeffrey T. Hancock 通過分析76對學生情侶在一周時間內的互動日誌發現,異地戀不但不會更難建立信任和親密感,還很可能會使感情更加深厚。

 

和經常見面的情侶相比,異地戀情侶會有更好的溝通計劃。而經常見面的情侶由於有太多其他互動方式來打發時間,交談往往會被忽略。蔣莉教授與 Hancock 教授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經常見面的情侶能夠更加頻繁地溝通,可是異地戀情侶使用簡訊、視頻、電話等媒介進行溝通的次數更多,而且異地戀情侶的溝通時長也顯著超過經常見面的情侶。由於不能經常見面,異地戀人們往往會更加重視、也更願意花時間與伴侶微信或者視頻聊天,這就保證了兩人經常會有一些高質量的交談。這些交談能夠促進雙方更加了解彼此對感情和生活的理解,也會增進彼此的親密感和信任。

 

然而,即便是溝通意願相近的情侶,異地戀人的奇妙心理也會對交談的效果產生影響。分隔兩地的戀人會對感情未來感到不確定,為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感,異地戀情侶會採取一些適應性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比如進行更多的自我表露。異地戀的情侶會更願意跟對方分享自己的心情,描述生活里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通過這些在經常見面的情侶看來「不必要」的自我表露來減輕自己的焦慮。

 

除此之外,異地戀的情侶傾向於對自己的伴侶產生更理想化的認知,他們更願意看到對方的優點,甚至會一定程度上誇大對方好的一面。異地戀情侶在溝通過程中,對方做出五分的自我表露,自己都可以看出八分的誠意。所以,即便是同樣模式的溝通,在異地戀情侶看來,都會更加溫情。

 

自我表露以及感受到對方自我表露的誠意不但可以直接促進感情的親密性,還可以通過提高對伴侶情感回饋的認知來間接增強親密感。所以,雖然會面對很多現實的困難,但是良好溝通的異地戀情侶可能會比經常見面的情侶建立更深厚的信任和親密感。

2哪種溝通方式能讓異地戀更親密?

既然溝通能夠使異地戀人變得更親密,那麼怎樣的溝通模式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親密感呢?巴黎高科電信學院社會學教授 Christian Licoppe 總結了兩種遠距離關係中常見的溝通模式,而這兩種溝通模式對應著不同的媒介特徵。

 

一種是雙方約好時間,進行一次長時間連續的交談。這種互動通常會使用即時的、低移動性的、細節豐富的媒介,比如視頻聊天。

 

另一種是簡短而頻繁的溝通,這類互動一般是隨性而起,一天可能發生很多次。這種互動通常會使用半即時或非即時的、高移動性的、細節不那麼豐富的媒介,比如簡訊和微信。

 

我身邊異地戀的朋友偏好兩種方式的都有,我曾經的室友每天晚上都會和在英國留學的男友視頻通話一個小時,我的另一個朋友每天會給在其他城市工作的男友發很多微信,吃了什麼東西或者看到什麼風景都要立刻和男友分享,不管對方會不會及時回復。那麼,這兩種溝通模式哪種更能促進感情呢?

 

蔣莉教授和 Hancock 教授的研究發現,第二種溝通模式,也就是使用非即時的、可移動性強的、表現細節不那麼多的媒介進行簡短而頻繁的溝通,更能讓異地戀之中人們有自我表露的意願。雖然視頻通話這類媒介更加適合複雜的人際溝通情境,讓溝通變得更加流暢和舒適,畢竟大家都願意舒舒服服靠在沙發上跟自己的伴侶聊聊知心話,而不是在走路或者排隊的時候,給TA發一條不知道TA什麼時候能看到的簡訊。而簡訊和微信這類媒介正是通過這種「不流暢」和「不舒適」,恰當地激發了異地戀情侶的「良性焦慮」,使雙方更有自我表露的意願,並且更多看到對方交流的誠意。

 

也就是說,和長時間的視頻溝通相比,在一天日常活動的間隙偶爾發幾條簡短的微信給對方,會讓雙方更願意表達內心的感受。除此之外,使用簡訊、微信之類非即時性的媒介也比長時間視頻通話更讓對方覺得你足夠用心。

 

除此之外,Licoppe 也提到,長時間的通話一旦成為習慣,就很容易變成遠距離親密關係中的儀式。比如說,如果你每天都給自己的伴侶打電話,那麼即使有一天你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也還是會覺得不打一通電話不太合適。這種情況下,即使雙方都沒有交流意願,也要迫不得已沒話找話,這也會給異地戀的雙方帶來壓力。

 

然而,視頻通話這種即時的、低移動性的、細節豐富的媒介並不是一無是處,何時使用何種媒介也需要視情況而定。比方說,當異地戀的情侶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溝通情境,需要有語氣、語調、表情甚至手勢等語言之外的細節來輔助溝通時,視頻通話就具有絕對的優越性。比方說,當你的伴侶在工作上遇到重大挫折,你想好好安慰TA,或者你想遠程教你的伴侶設置一台新電腦,那麼視頻通話會比簡訊和微信效果好得多。

 

記得我剛到香港念書的時候,大家常常開玩笑說,有異地的男/女朋友等於沒有,因為很可能撐不了多久。連我的導師都曾勸異地戀的同學:「不行就不要硬撐啦,long distance won』t work(異地戀不會有結果)。」 可是,幾年過去了,身邊大部分異地戀的朋友感情依然平穩順遂,異地戀魔咒的玩笑再也沒有人提起,大家也慢慢開始承認距離並不是愛情的死刑。前幾天見到我的導師,又聊起異地戀這個話題,她說:「現在新媒體這麼發達,距離已經不是問題啦。你看我和我先生,現在住在兩個城市,也很好啊。你們年輕人啊,更要有信心!」

 

對啊,年輕人嘛,更要有信心。

參考文獻

Cui, D. (2016). Beyond 「connected presence」: Multimedia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4(1), 19-36.

 

Jiang, L., & Hancock, J. T. (2013). Absence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grow fonder: Geographic separation, interpersonal media, and intimacy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3), 556-577.

 

Licoppe, C. (2004). 『Connected』presence: the emergence of a new repertoire for manag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a chan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scap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2(1), 135-156.

吳舫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候選人

權威、嚴謹、客觀我們帶你體驗不一樣的情感婚姻生活
推薦閱讀:

如果人類的密度到達極限地球會怎樣?
為什麼大洋與大洋間都是連通的,但液體的密度不同?
密度有關的科學實驗:杯中彩虹

TAG:異地戀 | 趨勢 | 信任 | 提升 | 信任感 | 親密度 | 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