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嚴書翰先生討論一下治國理政中的法治與德治(原創首發)

 燕中偉

 

讀了嚴書翰先生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若干前沿問題研 》,我很感動!因為寫這篇文稿的基本功很紮實,在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增加對很多基本常識的理解,如,以法治為主導的西方和以德治為主導的中國,同時,即使沒有用心研讀每一次中央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但在該文中卻概括系統地闡明中央一次次深入改革的鮮明思路,就是法治與德治的相結合來實現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理政思想。所以讀過之後授溢匪淺。

-

只是,從題目中所提到的「前沿」問題,在我看來還不夠前沿,還是比較保守,更多的還只是對時政的解讀。與真實還差那麼一點點的距離。下面,恕在下班門弄斧——但是抱著一心為學術發展的執著——談談我的一些見解和看法,願嚴先生如能看到此文後,給予批評和斧證!

-

首先,我把問題從一個更大一點的範圍說起:社會其實由兩個人組成,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過去的歷史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是:我管我的,你聽你的,你不服甚至反抗我就掙壓你,這就是歷上所謂的階級社會時期。發展到今天,管理者以民意施政,儘可能讓被管理者感到我的公平公證而滿意。這自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以本質上體現出「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但問題是:我的執政你真的很滿意嗎?確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體制來體現人民自由有效的反饋問題。也就是說:權力對於廣大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那座威嚴的五旨山。

-

在我看來,以民意施政這是肯定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能不能建立起一條高速有效的人民向更高層反應問題的渠道。在這裡的所謂有效?就是反應的一切問題都是要得到回復,有問題要得到解決和解釋。而不是打開網頁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才回復。如果我們只是在「以民意施政」的這個大方針下,還是我行我素的去施政,不和人民之間形成高速有效的互通,那麼改革,不得不說有一部分純屬勞命傷財。

-

如嚴先生在文稿第三章節中談到的五個問題,都是排除人民參與的前提下去如何施政。可以想想,天下沒有人民參與的施政,歷史以來,有哪一個好的政法、變法是能維持長久的。美國的多黨能替、三權分立、和普選,相對歷史封建社會和封建社會以前來說,這已經是脫胎換骨地實現的變化,但是百年之後的今天,社會經濟的衰退,社會犯罪的高築和恐怖分子的本土化發展。就可以看到,中國的施政改革如果依然無視人民存在,我們的改革又能走多遠?一句話決對走不到美國那麼遠。更是說,如果真能走到美國體制那麼遠了又如何?因為美體制都已經走過黃金百年了,我們再撿起別人批甩的蓑衣來批起,歷史還再會給我們百年的黃金髮展期么?當然不可能。因此,改革,在我看來並不是動些小兒科手術,就自認為大功造成。而是在參考東西方體制的基礎上,去發現實質性的問題。而這個實質性的問題,就是:歷史以來直到今天,在行政參政的這一問題上,人民都只是門外漢。因此,我們能不能,用什麼樣的方法把人民請進屋來,一起創造我們共同的幸福的國家和家園。這才是時代改革需要動的手術。一句話,沒有人民參與的一切政法和變化,都是一些短命鬼!!因此,嚴先生在這一節中談到的五個改革問題,可以說只是在一根很老的樹樁上長出來的幾根小芽。

-

其次,在過去我擬過這樣一個題目:法治向德治的轉變這是社會不斷向文明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

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今天中國提出的法治德治的相結合。德治其只是對法治的輔助。當然了說到這裡,我們問:「法治」真是一個寶貝么?決對不是,因為正是這樣,所以我們才有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執政思想。其次再來看看以法治為主導的美國。到了今天,它的經濟不僅在衰退,社會人文生活也在慢慢走向一個極端。這從他們居高的社會犯罪率和恐怖分子在慢慢本土化完全表現了出來。當然了,這些不良現像還沒有從點到線再到面,最終造成社會不可彌補的傷害之前,我們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些現像是社會中自然得正常會有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既然這樣的社會管理體制已經醞良出這樣的不良社會現像,那說明這個體制還是缺失人性化管理的必備條件。因此,我們提出法治德治的相結合,無論怎樣這是英明之舉。是清醒地洞察世界得出的科學的結論。

-

只是,又怎樣來進行德治施政呢?在今天,在我們的頭腦中,怎樣進行德治,表現的只是一個口號,依託的還是憑書本教育。也就是說,要進行德治管理,根本就無方法可言!是這樣的么?當然不是,決對不是。所謂仁政,不是仁人治政就是仁政。至少這樣理解是不全面。因為「仁」不是孤立地產生了。「仁」是在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產生的。因此,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建立起一個什麼樣的相互關係,體現出仁政呢?如找到這樣的可行的方法,德治的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

其三,在嚴先生的文稿中,當然這也並不是嚴先生主張的,而是時事就是這樣,法治為主。因而嚴先生自然推崇法治。而什麼是法治呢?就是為杜絕違背仁義道德、違規犯科的行為,而立下懲罰條款的這個條目,並在法律上一旦公認後,就叫法律法規。於是所謂法律,就如同在六月天的晚上坐在園地上納涼的人,嗡嗡…… 前後左右飛著尖嘴蚊。啪啪……不時傳來響亮的拍打自己肌膚的聲音,這就是我們對尖嘴蚊懲罰。當然了,由於習慣了也就自然了,所以即使是「9.11」,也還不能讓美當局意識到,把人民納入到社會管理體制中來重要性。至此對人類幾年來的發展歷史,不得不感概地說,我們既在歷史的經驗上實現發展,同時也在傳統的習慣中迎來覆滅!

-

「法治文化是一種深層次文化,它對社會和諧和公民行為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今天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亂像;有些領導遇到法律法規對自己或本單位本部門不利時,首先想到的是「怎麼變通」;還有不少依法依規就可辦妥的事,卻熱衷於去找關係找門路去辦,等等。這些都是法治文化不成熟、不完善的表現。而要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這是要以法治文化成熟為前提的。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任重道遠。」

-

看到嚴先生這段話,嚴先生把這種「變通」看著是法律文化淡薄的原因,因此怎樣來提高人們的法律文化意識呢?嚴先生說:

-

「法治教育是法治文化建設的基礎。應該說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幾次「五年普法教育」,我國法治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果。我們講法治教育要分類指導,不是說普法教育對於不同群體的要求不一樣。而是指在不同領域、不同群體中開展法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應該是不一樣的。正如《決定》指出:要「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就以學生這個群體為例,目前在校大學生的法治公共課教材是《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本書是集中全國這方面專家集體編寫的。此書幾年磨一劍,應該說質量是高的,在近幾年大學公共課教學中發揮了很好作用。但是此書就不一定適合中學生。法治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而在小學、中學和大學進行法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應該是有不同的。」

-

這就是嚴先生為提高法律文化意識給出的見解。正好這個問題我在很多年前就研過了,並在我的一部系統理論中有過闡述。下面我就概括地談談人們在遇事實為什麼總習慣地採取「變通」的行為。

-

根本上的問題是領導與民眾之間喪失信任。其次是繁鎖複雜的法律程序,即使是一個小問題要通過法律程序進行解決,不要三月都要兩月,長的一年半載,甚至十年八年,更是在這期間要花去多少經力和多少金錢?反正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這都是不敢惹,也是惹不起的。因此從情感上、時間上、精力上和金錢上,無不都在迫使人們在遇到麻煩事情時走捷徑。因此,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從娃娃開始教育他們要學會忍受,而是應當著手建立起人民信任的政府,和能快捷有效解決人民內部糾分的領導。如果這一點能實現,那麼嚴先生想看到的那種法律文化也就形成了。如果這一點做不到,那即使從胎教開始,即使再來一百年,一千年教育,嚴先生想看到的法律文化也實現不了。

-

 

其四、法治和德治區別是什麼?如果用一個形像的比方來說:我們天天都能看到的公路上的交通線。法治,這個線是畫在路上的,我們一出門看到了就要遵守。而德治,這個線我們是畫在每一個人的頭腦中的,還沒有出門,我們就要遵守。只是怎樣才能把線畫在人們的頭腦中,而且能讓人們自覺自愿的去遵守。這就是德治必須要攻克的學術課題。如果在德治這一點上我們始終提不出科學有效的方法,那麼德治永遠就只能是一句口號。

-

好了,就說到這裡吧,也不知道嚴先生能不能看到此文稿,當然了看到了志同道不合,也未必有心情來討論。但是在這裡我只是這樣說:中國能提出德治,這本身是英明的,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不僅如此,德治不僅不是一句口號,而且是已經有理論支持。當然了,《一般管理學原理》雖然我已經完成,但是推銷了幾年還沒有推銷出去。給我的感受是,人們還衝不出傳統思維的束縛!!

-

2015.1.9


推薦閱讀:

馮志強先生談拳
轉盧昭源先生擇日名課
獵頭行業都有哪些坑---中國獵頭第一人告訴你
如何在知乎上裝得像個「先生」?
楊絳,能稱先生的女人,只有她一個

TAG:原創 | 法治 | 討論 | 先生 | 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