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七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七
楚衡雲峰沙門 智祥 集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品節雲。此品連下十品。通為悟佛知見。且前判開佛知見。經文九品。示佛知見。獨一品。而悟佛知見。則十一品。其廣略不一何也。須知開佛知見。但約三周開顯。三翻授記。歷九品即周。若示佛知見。則直示目前心境之妙。令當下情妄。法身既顯。凈土宛然。了則直下知歸。何須多說。至於悟佛知見者。以聲聞人。雖了悟自心。猶有歷劫無明習氣未盡。狹劣知見未忘。故須多方調治。方得法身淳凈。抑恐涉俗利生。不善方便。故預示種種守護之方。使其不墮凡情。不生驚怖。此正如來廣大慈悲。所謂預留醫方之喻也。然判悟之初。便以達多名品者。顯悟有難易也。由諸聲聞久懷佛道長遠之怖。故不生好樂。今既蒙授記。且必又歷多劫。方得證果。恐復引起宿習。不肯勤求之念。故世尊自引本事。不惜身命。勤求妙法。已至今日。始得究竟。此悟之難也。又恐下劣之輩。懼難不進。故復引文殊龍宮所化八歲龍女。獻珠之頃。即成正覺。況海為生死沉溺之地。龍乃多嗔極毒之因。女為陰柔垢濁之器。可謂最難化者。而當下轉凡成聖。即證菩提。何其易易耶。良由親近大智。為所依故。意令當機於佛滅後。當親最勝知識。可保妙悟之極致。永不墮二乘地。故列此以為悟首。天台雲。提婆達多。此雲天授。謂從天乞得故。是斛飯王子。阿難親兄。入大乘論問。彼達多世世為佛怨。云何言是大菩薩。答。若是怨者。云何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東西各去。步步轉遠。豈得為伴。大雲經雲。提婆達多不可思議。所修行業。同於如來。若夫自造三逆。及教王害父害母。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設化。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為懼惡人。令不起惡耳。直指雲。前品現塔見身。三變凈土。雖為三根人示圓行證。其實如來果境。於此全彰。夫有果必原其因。故於此自敘因中求法忘身之事。與上多寶如來為法而來之本願。正相符合。所以品居見塔之後。即以傳經之師而立品也。
△三發明弘經得果。舉古勸今以示流通。分二。一昔達多通經。釋迦成道。分三。一往昔師資。又二。一長行。分四。一求法時節。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前品力勸會眾發願弘經。恐人勇力難生。故此便將自己。與一切人。作求經法式也。諸菩薩。即前在會及八萬新發心人。天人四眾。乃變土中。未移置者。下明時節言無量劫。應是大通之前。無懈倦句。是總標。向後皆表不倦之實。以至常不輕等。皆不倦事也。大都懈倦兩字。是諸苦的根本。一有懈倦。不唯佛不能成。法不能求。即世綱亦不能脫矣。
△二正明求法。
於多劫中常作國王(至)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此明往昔捐身求法。乃不倦之實也。直指雲。舉常為國王發願求道。非僅王子之位也。為滿足六度。是大乘志。勤行布施等。是外施。頭目等。是內施。舉此能行。乃?受持者之不宜懈倦也。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至)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人壽無量時實增劫。人世之榮。甚長且久。國王之樂。亦足樂矣。乃捐位委政而不顧者。總為法故。非世榮比也。宣令而必擊鼓者。鳴求法之心也。求法而及四方者。遍求不已也。誰能為我說大乘者。見所求非權乘小果也。終身供給。正應無有懈倦句事。捐(音員)。
△三求得法師。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至)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感既誠。而應必驗。仙人之來。理固然也。但仙人。而曰我有大乘。亦是隨類顯應。非泛常所謂仙人也。經名妙法華。仙人當必得名於過去之師。愈知此經沿流無始矣。國王願在得師終身供給。仙人願不違我當為宣說。二願相堅。妙法自現。須知不違一句。仙人不啻與王謹立符券。從上百劫千生如來分身。於種種類中。含冤忍苦。畢竟無違。是不爽仙人之願也。
△四受法奉行。
王聞仙言歡喜踴躍(至)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捐寶位。如棄涕等。尊貴若奴僕。屈己如此。使天下知有最貴存焉。足見世尊為法為人之苦心。又不止於今日矣。供給所須。須者樂欲也。仙人所樂欲者。不在果蓏。而在磨鍊。世尊以為法為人。故登山躡澗。無朝不設。身床體座。無夕不施。如是晝夜靡間。可謂極勞苦矣。又必經千歲。可謂極含忍矣。噫無懈倦之心。如此堅也。
△二偈頌。分五。一頌求法時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
此頌明求大法於久遠。以志精進堅固也。我念者。即如來以宿命智。通觀過去久遠。如今日所見。此是說己事不虛。令新記於未來成佛時。念因中求法。亦猶今日也。
△二頌正明求法。
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至)身當為奴僕。
世人以妄為真。則五欲為極樂也。至人知諸妄。而不貪世樂。求法師而不惜捐軀。可謂貴所當貴也。前曰擊鼓。此曰椎鍾。只是要將殷勤求法之心。聲聞於四方也。
△三頌得說法師。
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至)吾當為汝說。
阿私。此雲無比。然達多果號天王。人號天授。因號無比。三處名義。皆合法華。故為法華之師。意明有如是因得如是果。令新記人知因果昭彰也。長行曰不違我。頌中曰能修行。正見其不違始能修。能修方不違也。
△四頌受法奉行。
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至)勤求於大法。
即便隨三字。見得毫無顧戀。毫無濡滯。正應捐國委正句。情存兩字。乃專一懇摯之謂。世人作一事。便有倦心。只是情不存此耳。情存妙法。身心那得有倦。然此忍苦忍勞。豈僅為身心已哉。亦以諸眾生各有佛性。但勤求的師範自我始耳。其意只要新記人毋耽小果。當須勇銳求進成己以成物也。樹實曰果。草實曰蓏。又雲。果即桃李之屬。蓏即瓜瓞之屬。蓏(音裸)。
△五頌結證勸信。
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至)今故為汝說。
此六句總束前文。教會眾當信當學也。前言為眾生求法。公心溥矣。此言不為己身欲樂。私情絕矣。然如是勤求。使法容有不獲。佛容有不成。亦何必反覆絮絮述哉。惟一求即獲。一獲即成。所以不惜口舌為汝說也。亦只是要新記人無有懈倦。必得成佛之實。
△二結會古今。分二。一正結會。
佛告諸比丘(至)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此明古今不異法無二說也。直指雲。我身即是王身。形異而心一如也。仙人即是達多。名異而法一如也。我由法而成佛。則法不可思議。法由師而傳我。則師不可思議。
[△@△]此下明不思議之師。意謂淘成我者。即今之達多也。磨鍊汝者。即今之釋迦也今既如是。來亦當然。豈不信哉。
△二明功報。分二。一明弟子因報圓滿。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至)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此雖明自己因報。而實歸功於師。意在教會眾莫辜今日師訓也。他經多述求索頭目等。是為佛滿足檀度。並前五度。惟此經以傳法言。是兼滿智慧法也。故寶積經雲。若無提婆達多善知識者。終不得知如來具有無量功德。故此亦言令我具足等也。四攝法者。天台雲。一布施攝。若欲財者。以財攝取。若欲法者。以法攝取也。二愛語攝。以善軟之言。隨順眾生。安慰開示也。三利行攝。菩薩隨起身口意行。能令眾生各沾利益也。四同事攝。菩薩以法眼。明見眾生根緣。即分形散影。和光同塵。共其事業也。四通稱攝者。以眾生情所愛者。同情接引。漸入大乘。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余皆如方便品釋。謂成正覺。度眾生。二利功德。總由師之磨鍊所至。又見不違師訓之驗也。
△二明法師妙果當成。分三。一證果。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至)世界名天道。
此處如來本舉遠因為法。欲引新記。堅固不怠。而授記之言。不覺隨至矣。觀經前後。達多未預其會。他經雲。因害佛故。感生身入阿鼻獄。佛遣阿難。致問苦樂。達雲。我在此如三禪天樂。阿難雲。何時方出。達雲。待釋迦入地獄。戒即出。阿難雲。世尊豈有入地獄分。達雲。我又豈有出地獄分耶。由此而知。如來與記處。正在達多決定不受處異哉。此處好生著眼。果號天王者。大[窾-士+上]雲。有大威力。成就如來大因大果也。世界名天道者。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要知提婆今日之憎心。即昔時之妙法。釋迦今日之冤家。乃昔時之知識。安可以兩人異視之乎。
△二化度。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依正莊嚴。雖不顯記。觀其說法受益者。概可知也。佛既說法二十中劫。而亦廣開三乘。以至得果者。多多無盡也。
△三滅後。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至)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正法與住世同劫。是彼佛利生之志。深且篤也。全身不散。亦是令法久住之心不忘。塔高六十。廣四十正表此理於四聖六凡。無不全體顯現。人民以十種供養。表十度圓成也。向下明供塔得果。不出三乘權實。
△三勸凈心信。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至)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此處極贊信敬此品者。又是如來為一切人。堅其無有懈倦而不違我之符倦也。世人皆知調達為極惡人。而不知本是大賓伽羅菩薩。為遮眾生起逆罪故。示現作惡。與華嚴之無厭足王等也。今如來已明示其因。而復記其果。恐據跡眾生。不生實信。故復勸敬信勿疑。若果能諦信。不惟惡道不生。而勝處常生。要使一切人自心中之調達滅。而伽羅現也。達多通經竟。
△二今文殊通經龍女成佛。分二。一文殊通經。分五。一明智積請退。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至)白多寶佛當還本土。
直指雲。從上涌塔變土。引過去大因。證提婆妙果。皆為會眾。極顯真實。雖曰顯實。猶屬跡門。而本門真實。尚未動著。其來助化者。自藥王大樂說。以及智積。皆權智也。多寶之現。本欲為一切人完美法華三昧。而智積但見跡門實顯。便催本佛還歸。殊不知途路未竟。以致本師不對。由本門大事未彰。因此一舉。便引起世尊發軔顯本之源。故留智積。以見文殊。令會眾更知有本門一大事因緣也。
[△@△]然智積於如來勸信之下。便請本師還國。試觀智積之意。果欲還國耶。是別有為耶。看經人。須將問答者與出證者。作一人看。庶不辜靈山一場局面。
△二世尊暫止。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至)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此明佛留智積以待文殊。將彰本門大事也。天台雲。如來雖留智積。其意在留多寶。以證本門。開顯佛之密意。非菩薩所知。
[△@△]世尊教智積待須臾者。是立地得睹。此有者。即不離當處可與相見。乃劃然開發之時也。論說妙法兩句。便是深談實相。究竟還歸也。
△三文殊尋來。
爾時文殊師利(至)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直指雲。佛謂此有文殊。今應念而至。已刺破一切人眼睛了也。序品文殊在座。與彌勒問答。今雲從大海來。所以教人著眼這裡錯過。縱有多說。只益勤勞。於己何益。欲知根本大智。不離當處湛然。欲知本門實主。不離生死大海。生死海中。撈捷佛性眾生。非文殊之大智莫辯。佛性眾生在生死海中。非釋迦之婆心弗救。本智不住於實理。故住在性空。本主不涉於今時。故安然靈鷲。大用現前。入生死海。大用歸體。仍入是山。當此之時。正是如如智。契如如理之境相也。但為新記未解其義。故以實就權。往智積所。而智積遂得問其本門之大事耳。
[△@△]文殊坐華。顯往來不出此蓮華藏也。俱來者皆如是坐。顯人人皆有此蓮華藏也。妙樂問。三變土中。無三惡道及諸大海。今何仍言龍從海出。答。今以三義通之。一者。既移天人變大海。若從所移處來。應無遠弊。二者。海眾縱移。而龍宮不動。龍雖不動。而所居已變。從變而不變處來。有何不可。三者。無緣被移。有緣今來。此不思議山海宛然。
△四智積請問。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至)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此為據跡之問也。智積者。表理智未融。而得是名也。意謂龍宮卑濕。非說法之場。龍性憍慢。非受化之機。但不知仁之所化幾何數也。
△五文殊酬答。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至)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此為彰本之酬也。文殊以實智得名。實智之量。本為無量。意謂善說法者。不擇地而施。善度生者。不問機而教。地愈卑而化愈廣。機愈憍而意愈勤。此所以非心口可能宣測也。即此便見文殊家風迥別。且待須臾兩句。更見斬釘截鐵。使徒有其言。不見其實。安見如來留智積之驗耶。如來教待須臾。文殊即現。文殊教待須臾。隨眾即現。此中響應。多少明白。
所言未竟無數菩薩(至)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此正須臾得證也。直指雲。承上自當證知。以釋非心所測之境。前化主與眾。俱坐寶蓮。足見實相自具。校夫三周新記。畢竟行滿功圓。方坐蓮華成佛。則權實霄壤矣。
[△@△]出海詣空等。已如前釋。皆是文殊化度者。答其所問數也。共論說者。是互為賓主說六度法。本聲聞者。先稟權教。在海修習二乘道法。今聞實法。則皆住大乘第一真空也。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此質彼所問也。言汝謂我所化之數。今既親見親知。則汝已心領神會。其實如是。何復待吾與言哉。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贊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至)令速成菩提。
前四句是贊。謂文殊有大智勇故。入生死而不怯。大德健故。化眾生而無量。如此皆大會及我。所親見者也。次四句是問。謂但不知仁者所說之法。還是唯闡一乘實相。廣度眾生。速證菩提耶。抑仍說三乘權漸法門乎。故下文殊有唯常宣說之對。
△二明所利益。分九。一文殊自敘。
文殊師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文殊因智積意有權實之問。故此答以唯說妙法。是盡洗權執之見。
△二智積發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至)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前偈若通為贊意。至此不應作如是問。故知後四句。另有意焉。
△三文殊致答。
文殊師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此即修行此經速得佛果之證也。要解雲。龍宮無數菩薩。皆是文殊化度。而獨舉八歲龍女成佛者。正顯佛性不間男女。不拘老少。不擇異類。但根智利。必所造深。剎那回光。而菩提可至。亦是破三乘遠系。而進其鈍滯也。大[窾-士+上]雲。智慧利根四字。是總贊。善知下。方是別贊。言諸根者。即信進念定慧五根也。行業。即善惡業行也。此是知機。得陀羅尼等下。即是知法。以智慧具足。故知機知法也。於剎那下。別贊利根。初發心時。即得不退也。辯才無礙。即得四無礙智也。慈念眾生者。以慈修身也。功德具足者。萬行圓滿也。心念口演。即自利利他。微妙廣大者。致廣大而盡精微也。仁者不自有其德。讓者不自張其功。和者無卒暴。故能就物。雅者無圭角。故能成物。由此女眾德具足。故能速至菩提也。
[△@△]以八歲女。而居異類。為文殊儘力稱揚。則往世修因。又不啻與如來同參阿私矣。須知文殊假此。以破會眾權執。二乘之年。可謂曰長。二乘之類。可謂曰尊。但此速證菩提一事。偏獨歸之龍女。豈不大較著哉。
△四智積生疑。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上所敘。是舉本而開跡。今所疑。是執跡而暗本。故返引釋迦久遠之因。以破龍女當下之果。殊不知大心之士。悟在剎那。中下之機。萬劫莫究也。要知原是智積故作不信。引起龍女忽現。以決八萬新記之疑。直指雲。文有三段。一舉釋迦於無量劫以苦行求道。應前達多而來。二舉苦行布施。即此大千大地。無芥子許非如來捨身命處。由是累劫修行。然後得成。三則不信此女成道之速。若果如此說。則釋迦不及龍女矣。蓋為二乘人不知本有之佛。一往外求至此。雖開三顯一。又坐在權智有修證處。所以佛留智積。與文殊相見。特為論說。此自性本有之佛。不假修證。故托龍女頓證。以遣權跡之執也。直將龍女與新記。會歸一本。始完此一大事因緣耳。
[△@△]須知智積雲。我見如來於無量劫。又雲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此見量。豈據跡者之所證耶。此又見智積之大智與文殊無間也。
△五龍女明圓。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至)卻住一面以偈贊曰。
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至)無不宗奉者。
○龍女不與師俱來。必待智積生疑。便乘機出現。使智積與新記。疑滯頓消。始見文殊鉗錘妙密。方契佛留智積之方便。令不虛設也。龍女以偈贊釋迦。足見非尋常也。第一句。以實智深。明罪福皆空。即此一句。是將無價珠。獻如來矣。以下皆為此句註腳。
[△@△]忽現於前四字最微。蓋龍女雖以偈贊如來。其實為會眾發明實智平等也。以世情論。龍乃罪相。菩提福相。不達者。罪福歷然。今曰深達。即是實智圓明慧光普照也。此約能證。是般若德。微妙等。約所證。是法身德。法身無相。故曰微。不妨具相莊嚴。故曰妙。天人所仰者。是報化身。乃解脫德也。由微故天人所戴。由妙故龍神咸敬。以此三德具足。故為一切之所宗奉。
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此四句。是龍女將世尊文殊和而為一極。為新記全身顯露也。言我成佛果。唯佛與文殊。自當證知。此外皆不能知也。此是圓成三覺之義。成菩提是佛。闡大乘是法。度眾生是僧。三覺既圓。萬德自具。此豈滯跡者所能知耶。
△六身子權難。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至)具修諸度然後乃成。
莫道身子真箇有疑。蓋以女身垢穢。佛道懸曠。三周新記胸中必有身。子故借他疑團。作自己問難。引起龍女獻珠成佛。更速以決新記必有之疑也。文殊顯實。令智積生疑。便謂我見釋迦等。是因他疑他也。龍女明圓致身子生疑。便謂經劫勤苦。是以自疑他也。二皆有因。故致疑念頓生。言汝謂不久得道。我言佛道懸曠。汝言微妙法身。我謂汝身垢穢。以垢穢非器之身。成大寶最極之位。此實不可信。以懸遠積行之功。為須臾一念即證。是猶不可信也。此文兩節。一疑非器不成。一疑非時不證。
又女人身猶有五障(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女身五障不得成佛正新記人胸中所疑之實。身子知得。故代他歷歷辨駁。以俟龍女發明也。梵王者。以凈修四等四禪為因。女人淫恣無節。不得為也。帝釋以勇猛少欲為因。女人雜惡多障。不得為也。魔王以十善具足。尊敬三寶為因。女人毀失正教。不得為也。輪王以慈愍群萌。供養三尊為因。女人慝態不凈。不得為也。佛以修無量德。斷五住惑為因。女人性多色慾。不得為也。次總結二疑。故曰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噫智積為八萬新發意人。決權疑生實信。身子為三周新記。決跡疑生本信。意同語別。而與世尊文殊。可謂唱拍相隨者矣。
△七龍女呈珠。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至)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龍女者。即懷大寶之人也。今見身子作如是疑。亦不與之較論長短。但將無上一珠。持以奉上。是以水投水。佛即受之。正如空合空也。雖曰價直三千。試說大千世界價直多少。則知此珠畢竟是無上也。龍女於呈珠之後。始問二尊。言是事疾不。此欲二尊親口說出。方使會眾破男女相。破同異相。破久近相。破生滅相。故向下會眾。皆見有忽然轉變成等正覺之境。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至)演說妙法。
言顯不如相彰。當時龍女。若向靈山會理。論權說實。則轉見遲鈍。焉得今日使人人皆見實相真境也。忽然者。不待作念。變成男子者。變是轉義。男是陽性。況純陰無成。若不經轉變。終不能致繁興大用。言具菩薩行者。即一念頓超。無行不具。此已卻二尊無量劫熏修之疑。則因行滿矣。往南方等。表大智圓明纖塵不立之境。況坐蓮華具相好。而果德圓矣。此證讚頌中又聞成菩提之實。末三句。證讚頌中我闡大乘教之實。由是會眾明見其境。復有何疑。而不釋哉。
△八時會得益。
爾時娑婆世界(至)心大歡喜悉遙敬禮。
此是會眾親見親聞。非比量知也。證讚頌中度苦惱眾生之實。始見一切眾生無不宗奉者。益明矣。
無量眾生聞法解悟(至)發菩提心而得受記。
此述明彼此二土所得利益也。無量眾生等。彼土蒙益也。六反震動者。彼土瑞應也。娑婆世界等。此土蒙益也。得受記者。即龍女普為時會緣熟眾生。作受記也。此即普現色身三昧力耳。
△九當機默信。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默然者。是會眾自證自得之境。非辯折屈伏也。然眾會信受固已。要知智積舍利非至此始信。若然者。則前番之疑。亦真矣。須善會之。知音問。龍女成佛。何不通名。答。准起信論。信極真如者。離三種相。智積以歷劫久近為難。文殊不辯。有龍女忽現。示此經離言說相。身子以男女垢凈為難。龍女不辯。以寶珠奉佛。示此經離心緣相。成佛不言名字。但曰為眾說法。示此經離名字相。以三相俱離。堪持此經。故繼之以持品也。弘經得果已竟。
持品第十三
品節雲。此品來意。由前敘昔因求法之難。引龍女成佛之易。以發會眾欣慕之心。而次以持品者。蓋此經為諸佛之慧命。乃眾生之正因。如來滅後。人多弊惡。最難奉持。苟失其持。則佛種斷絕。此世尊之隱憂也。故諸菩薩默領佛意。安慰於佛。曰願不有慮。各願奉持廣說此經。不惜身命。而五百弟子。與學無學人。亦各發願於余國說經。以娑婆人多上慢。自量其力。不堪化也。然佛姨母。及諸尼眾。向來自視女身多障。不敢希望。今見龍女成佛。自信有分。故特請授記。願於他國廣宣此經。亦見不退之心有在也。世尊復視八十億菩薩而不言者。意謂聲聞雖願持經。而未習涉俗之行。不知遠害之方。志力不充。恐被留難。使緣不廣。欲諸菩薩以調護之耳。諸菩薩默領佛意。齊發誓願。於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唯以忍行。能令眾生受持此經也。品以持名者。持謂守其所有而不失。故此品單說持經之事。以明悟守之難耳。
[△@△]持是總名。別有六種。即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禮拜供養也。又有能持所持二種。能持。即菩薩羅漢及八十萬億大士等。所持。即妙法華經。有三種能持之人。亦有三種所持之處。謂二萬菩薩於此方持。一切聲聞於他方持。八十億大士。則周旋十方世界持。故總曰持品。
△四勸發久修新證。奉旨受持。以領流通。分二。一明受持。分三。一菩薩持經。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至)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此先舉能持之人。藥王是七地菩薩。乃法師品中之所因者。樂說乃九地菩薩。是寶塔品中之請主也。因前聞世尊殷殷之意。勉勵會眾雲。我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又雲。此為難事。宜發大願。而會中竟不見一人領受此經而發願者。故二大士領諸菩薩發願雲。惟願世尊不以為慮。此便是與世尊一肩擔取也。當奉持等。是舉所持之法。於後惡世。又是明持說之處。此下即明五濁。天台雲。眾生善少即眾生濁。多增上慢是見濁。貪利供養是煩惱濁。增不善根是命濁。遠離解脫是劫濁。若非深位菩薩忍力成就。安能於此濁世。弘通是經也。
△二聲聞發誓。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至)瞋濁諂曲心不實故。
此是有學無學二種人。發願於異國通經。是即聲聞得記。學菩薩行。習法師事之初心也。大[窾-士+上]雲。弊惡者。言娑婆世界人實難化。懷增上慢是弊多。功德淺少則惡多。瞋者。謂剛暴無柔和之色。濁者。謂污穢無清白之行。諂者。工媚悅而無丈夫之氣。曲者。習逢迎而無質直之心。其人如此。故不可以真實法授之。所以不願此國也。天台問。此諸聲聞。既得授記。已登初住。破無明惑。得無生忍。成大菩薩。何故不能於此惡世苦行通經。答。為引初心始行菩薩。未能惡世苦行通經。復起如來說安樂行也。
△三尼眾請記。分四。一波提請記。
爾時佛姨母(至)瞻仰尊顏目不暫舍。
女眾披緇。乃波提最為首唱。故先舉也。意欲發願持經。但未得授記。故不敢呈言。惟瞻視尊顏。希佛宣明而已。波闍波提。此雲大愛道。
於時世尊告憍曇彌(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稱母名。而稱道號。是以法為親也。以何故憂色為問。乃所以起授記之端也。憍曇彌。此雲尼眾主。我先總記者。授五百弟子後。其餘聲聞眾。亦當復如是等。已悉言之矣。次記於多劫中為大法師者。欲其廣宣大法。漸具福智也。及六千尼眾。俱為法師者。由尼眾福易植而慧難成故也。號一切眾生喜見者。以因植果。由因名愛道故。果得喜見之稱。而其間正像劫國等不言。文略故也。轉次授記。亦與五百弟子同例。
△二耶輸請記。
爾時羅睺羅母(至)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此如來俗中婦也。佛為太子時。有三妃。以表三惑。悲華經謂。佛姨母元為水神。愛佛願大。故誓生生為佛保母。耶輸為須彌山神。名善樂華。愛佛願重。故願生生為佛婦。今蒙佛教。俱得道果。故此請記。
佛告耶輸陀羅(至)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果號具足光相者。因中作大法師。闡明如來大法光明故。然既供無量佛。行無量行。說無量法。故壽至無量阿僧祇劫。亦是依因感果也。
△三尼眾領解。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至)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此領記贊謝也。長文是經家敘其領記。偈中方是尼眾贊謝。前二句贊。後二句謝。言心安具足者。一向自謂女道陰柔。於無上大果種種相好。必不能得。今聞當得成佛。則二利圓。福智具。而此心安矣。
△四眾尼發願。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至)於他方國廣宣此經。
聲聞不願於娑婆弘經之意。前已問明。但約內秘外現。則在此娑婆。行道教化。累經多劫。如來滅後。輔化事訖。亦宜當入佛所安矣。明受持已竟。
△二明勸持。分二。一長行。分四。一佛唯默視。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此明佛意有待於諸菩薩也。天台雲。眼視默勸。而不告言者。上來雖不別命諸菩薩。而如來已舉持經功德深厚。引證分明。又多寶分身。遠來勸發。此之殷勤。事義已足。有欲應命。宜即發誓。無煩復言。又將護聲聞他方弘經之願。故不稱揚此土弘經之事也。
△二菩薩請告。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至)不見告敕我當云何。
此皆經家敘置。前四句明德。皆是二字。總標智德。皆無二也。阿惟越。即位不退。轉不退輪。即行不退。則所證所得。二俱不退矣。今見顧視。各從座起。事具師資之禮。而默識如來之心。師不言而言。資無聽而聽。然意中所有迴環付量。雖經家敘語。而後雲。我當周旋往返等。便見諸菩薩有斯意矣。
△三默然知意。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並欲自滿本願。
此兩句。便寫盡師資之隱意無餘矣。據佛意見。二萬菩薩。專於此土。一切聲聞。專於他土。是各有所拘。則不能盡十方際。使法有所偏也。據菩薩意。既曰轉不退輪。則不拒此而愛彼。一有偏拘。致本願不滿。故曰敬順佛意。自滿本願也。
△四發誓通經。
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至)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此足見諸菩薩知意之言也。知音雲。便於下三句。敬順佛意也。我等下。自滿本願也。周旋者。無處不到。往返者。去而復來。如是則土不論凈穢。人不辯善惡。皆可教也。皆是佛力者。謂我等願雖如此。更須仗佛力加庇可也。在於他方遙見守護者。正要佛踐法師品中之約耳。
[△@△]於佛前作師子吼者。自揣其力。於凈穢善惡中。皆可弘經。而無所畏。故云爾也。在於他方者。謂我等雖在他方弘經。惟願如來威神遙見而為守護。是則地雖遙。而佛不遠也。
△二偈頌。分四。一披衣弘經。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惟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此去是諸菩薩一篇。發願文也。此四句是總。知音謂。佛待機四十年。而說此經。可謂慮之熟矣。三周後自知涅槃時到。慮滅後人畏惡世不肯廣說。故自法師品已來。每每勸人發願弘經。可謂慮之遠矣。今菩薩對佛發願。土不問凈穢。人不問利鈍。皆願教化。則佛慮可釋。故曰願不為慮等。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此下總申惡義。然末世中人。所作惡行。不出乎三業。無智則意惡。罵詈口惡。加刀杖身惡。如此等惡。皆當忍受者。唯忍能化乎瞋。此是得弘經正軌。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至)好出我等過。
此申明有諸無智人一句。而形容意業之惡。知音雲。惡世中比丘下四句。明動中意惡。言比丘者。正顯壞法不是白衣。乃獅子身中蟲也。上言無智。此言邪智。謂無正智。而頗有邪智。其心不正。故曰諂曲。未得言得。即生大我慢。故曰充滿。阿練若下八句。明靜中意惡。阿練若。此雲無喧爭。即山間林下。由其邪智惡增。或時居山林。著衲衣。形服俱似空閑。而心實喧爭。自謂已是真修。而返輕賤持經之者。
[△@△]如此惡人。本為貪著利養。與白衣說法。假裝形相。誑惑無知。彼無知者。聞其言。見其相。則敬之如得通羅漢也。是人下四句。結明靜中所以為惡。殊不知此等惡人。心常懷惡。口常念俗。由其名假形偽故。常於人前。返毀持經者有過。而被己過。下出其所說之過。意雖毀人。而言言皆陳己肝膈。其實仍毀己也。
而作如是言此諸比丘等(至)說外道論義。
此申明惡口罵詈等一句。是形容口惡。知音雲。而作如是言下。惡人反謗弘經比丘。為貪利之人。又謗法華為非佛說。謂是弘經者。自作以誑世求名。而為人分別者也。常在大眾下。出所謗之方。在大眾中。即弘經說法之場。國王大臣。乃有權勢。能生殺之所。婆羅門居士。能美惡人之處。余比丘。能隨世炎涼之士。於此諸處。皆生誹謗。言我為邪人。謂我所說。俱非佛法。乃外道論義也。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至)皆當忍受之。
敬佛忍惡。與常不輕意同。言彼輕慢之人是佛。則見菩薩三業俱凈。與彼之心言俱異矣。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至)皆當忍是事。
此釋前總頌中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二句。形容其身業之惡。知音謂。後惡世中。有諸恐怖者。以見惡人之類廣。皆惡鬼入其心腑。不然。何辱我之極也。辱字含刀杖義。我等敬信。謂彼雖持毀罵利兵。亦無能破我堅甲。而我亦能忍此難事也。我不愛下。轉釋為說是經等二句。我等於來世下。轉釋我等敬信佛二句。世尊下。謂凡我所言。佛自當知。濁世惡僧。所以惱我者。由不知佛說。三乘原是方便。聞我直說一乘。犯彼所忌。故口則惡罵。眉則顰蹙。以至數數擯我離於塔寺。雖有如是眾惡。我等為敬順於佛。滿己所願。一一能忍也。通篇重在一忍字。致使法脈源源不絕。
△二入室弘經。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
聚落句。猶俗雲惡藪也。此是最難忍處。苟有求法兆。足行矣。此所以皆到其所而說所囑法也。要知有求法三字。是得機施教。非販鮮魚輩滿街叫賣者比。
△三坐座弘經。
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
處惡眾如何無畏。仗世尊威力也。於惡眾如何亦善說。欲滿佛願也。蓋我是世尊使一句。正應法師品如來所遣使等文。我當善說法。即還復長行作師子吼及轉不退法輪之意。願佛安隱住。即酬復如來顧視之心。所謂願不有慮也。
△四總結佛知。
我於世尊前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此明所願不虛。如來既顧視。我等敢不受承慈命也。況所願於十方國。周旋往返。忍諸難事。不唯獨對如來。況有分身諸佛與多寶佛。如此多佛證知。豈於世尊滅後。而不如願奉持耶。但此願語。佛知我心。故不在再四敷呈也。然世尊為欲流通此經。殷殷之心而顧視之。菩薩本欲流通此經。懇懇之誠而領受之。是知佛與菩薩。各為此經。不啻肝腸血滴滴地。凡我等今得見聞。宜當深體此意。不則辜負多矣。勸發久修新證已竟。
安樂行品第十四
品節雲。此品來意。由前諸菩薩等各願持經。以末法中多冤患難。須以忍行為先。文殊意謂。雖能忍難。不若使無難為安。故請世尊。說四安樂行。以為示悟之多方也。四行者。一行處。二親近處。三深心。四大悲心。即此四行。為末世弘經最妙法門。況行處近處。專精性戒。遠離譏嫌。則不犯眾難也。深心。則不觸眾。永離怨恨。而自無過患也。大慈悲心。則不舍眾生。常願教化。永無疲厭也。四行具足。乃得悟守之力。以盡持經方軌。故說髻珠。以顯第一之功。惟此四行。乃世尊垂訓守護家業之軌範。則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備在於此。末法比丘能持此行。可謂不負深恩矣。
[△@△]安樂對恐怖而言。前品雖是諸菩薩以敬順佛故。忍諸難事。則實覺有難忍之境。夫以難忍者。而勉力忍之。豈能久遠弘通哉。故文殊知其勢不可為。只得請佛。示行方法也。如來因之。示以四法。使有刀杖而不加。有恐怖而不畏。身安心樂。行之無難。而能使行人內明三德。外卻諸擾。如出塵之珠。秋毫不染。似懸空之日。無暗不輝。即是住大解脫安樂道場矣。天台釋此品有三。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門。依事釋者。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心安樂則能進行也。附文釋者。著如來衣。則妙法身安。入如來室。則解脫心樂。坐如來座。則般若行進。此約法師品文而釋也。若附當品。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也。法門釋者。安名不動。謂住持中道。不為六道生死之有。二乘涅槃之空二邊所動故樂。名無受。以不受一切諸受故行。名無行。謂不行凡夫行。不行聖人行。以一切無所行故。約此三釋。名安樂行。
△五初心欣斯勝福。說安樂行。以便流通。分二。一問。又二。一嘆深行菩薩。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此嘆前品深行菩薩。於濁惡世。能奉命弘經也。文殊謂諸菩薩為難有者。深知其為末世津梁故。不待請求方法。而自能弘通也。但新得記者。見諸菩薩。如是不惜身命。恐欲效行其事。畢竟遭其阻退。故不得不請其說安樂行門耳。
△二代初心請問。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此菩薩即理智未圓。真俗未會。僅得事忍。而未達理忍。但不知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此經。始不為人所辱。而兩全其化耶。
△二答。分三。一標四行章門。
佛告文殊師利(至)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此標身口意誓願四安樂也。安住者。寧靜不動之象。即依下文。四法攝心不動。觀法無我。稱性說法也。要解雲。繼三業以大悲者。三業既正。則真智現前。必起利物之心。智悲相濟。弘經無難。
△二釋修行方法。分四。一身安樂行。又二。一釋方法。復二。一長行。又二。一標近行。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此下初身安樂行也。天台雲。行名進趣。近名修習。又行處是忍辱衣。近處是法空座。知音雲。安住者。謂持經人先要安住己心於行止二處。行處。照方。便品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親近。亦照佛曾親近百千諸佛。原說近諸佛。故不許近國王等。原說行道法。故不在徒忍辱等。若能如佛所說。則可以為人演說是經也。
△二釋近行。分二。一釋行處。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至)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此明菩薩當如是行自應無難。要解雲。行處者。有事理。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事理兼通。真俗不礙。然後利生弘法。觸處安樂矣。先明事行。且行處必住忍辱者。六度適時為用。而涉難莫尚乎忍。蓋趨事而動。則悔吝生焉。故須忍以御之。惟能忍。故於剛能柔和。而物不能挫。於逆能善順。而物不能害。於事能審。而不卒暴。於微能察。而所遇不驚。由是克成安樂行也。
又復於法無所行(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此明理行。法指一切所行法也。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住。蓋有所則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敵。則患難生。而安樂喪矣。
[△@△]法。即菩薩所行自利利他世出世法。無所行者。即不著相。謂我能作如是行也。此即菩薩得如如智。乃為破惑之本。觀諸法如實相者。實相無相。要觀一切所行之法。皆如實相。而無有相。亦不行者。不見有能觀之智。即觀諸法。而實相之心亦不行也。不分別者。亦不見有所觀之理。即亦不行之心亦無所分別矣。此同圓覺雲。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弘經人如是觀者。是名菩薩行處。
△二釋近處。分三。一即遠論近。復分十。一遠豪勢。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至)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此下釋近處。明遠十惱亂。乃即遠論近。其第一遠豪勢。以免輕賤之辱也。勢位之尊。莫若當路。我苟以利養為心。彼即以富貴驕我。勢所必然也。於斯不遠。必招輕賤之辱。此謗之所以來也。故世尊首戒焉。天台雲。亦是附戒門。助觀行。前行處即正行。直緣理境。住忍辱地。今近處即助行。是戒門。廣出眾辱之緣。應修遠離。不同凡夫刀杖自妨。亦非二乘棄捨不觀。但以正慧而遠離之。即遠論近。故云親近處。
△二遠邪人。
不親近諸外道(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此第二遠邪人。以絕誹議之辱也。從邪者正必滅。逞文者行必薄。一則守難破之詭僻。一則肆無名之毀譽。心不可問矣。於斯不遠。必招誹議之辱。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天台雲。人染邪法。迷於正理。名外道。梵志。即婆羅門。此雲凈裔。其人種類。自謂從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梵志。出家外道。名尼犍。等者。等於六師。又尼犍此雲離系。文筆者。文即歌詩文。筆即銘辭賦。顯德為贊。寄情為詠。外書。如四韋陀五明論等。路伽耶。此雲惡論。逆路者。逆君父之論也。又路伽耶名善論。師破弟子也。逆路名惡論。弟子破師也。慈恩基法師雲。路伽耶名惡對答。逆路即惡征問。
△三遠??戲。
亦不親近諸有??戲(至)種種變現之戲。
此第三遠[離-禸+幾]戲。以免誑惑之累也。戲且無益。??何可言。乃逞一己之技能。遍亂人間之耳目。良可嘆也。於斯不遠。必受誑惑之累。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天台雲。相叉相撲。皆??戲也。那羅延。此雲力士。即是角力之戲。疏雲。那羅延上技戲。乃彩畫其身。作變異之相。又雲。緣幢倒擲之類。
△四遠旃陀。
又不親近旃陀羅(至)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此第四遠屠殺。以固善根也。維善與惡。從不兩立苟取利。不辭殺業。豈居心尚有仁慈。是不待辨也。於斯不遠。善根漸為所移。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天台雲。旃陀羅。此雲屠者。又雲嚴熾。謂以熾然惡業。而自嚴飾也。若親近者。令人無慈。畜豬羊等。皆有殺害之心。名惡律儀。如是人來。當為善巧說法。回其殺心。不可有希望意。知音雲。此兩科。一以戲取利。一以殺取利。戒勿近者。以遠加刀杖之患也。白虎通雲。四時之畋。總名為獵。又取獸曰畋。取魚曰漁。
△五遠二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至)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此第五遠二乘。恐生懈怠也。道岸宜登。取法必上。其人安於小乘。其心必無大志。良非法侶也。於斯不遠。志氣漸流懈怠。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天台雲。二乘之人。沉滯空寂。不能發菩提心。故須遠離也。妙樂雲。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域三乘人不雜處。故云或來。既未受大化。不妨順其小志而說。故云隨宜說法。而亦不可有心希求也。
△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至)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此第六遠欲想。以防入邪也。易惑者女容。難鎖者情根。念慮稍不自貞。法體便成瓦裂。良可悲也。於斯不遠。誠恐入邪不覺。此謗之所以來也。故如來重喚文殊。以加戒焉。天台雲。欲能殺害菩提心。故取能生欲想者。或有染其形容姿態。語笑威儀。折旋俯仰。皆能生於欲想。處女。未嫁者也。寡女。無夫者也。
[△@△]不生欲想則心凈。不樂見則眼凈。不共語則口凈。三業既凈。而弘經有準。故知此為淺行菩薩之最要門也。
△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此第七遠不男。以全正氣也。形分男女。氣稟陰陽。彼漏因積於有生。而形態變於倏忽。皆淫氛所感也。於斯不遠。恐正氣漸為所耗。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妙樂雲。五不男者。生劇妒變半也。生。謂從生以來。便無男根。劇。謂以刀去勢者。妒。謂因見他淫。而起妒意。淫心速起者。變。謂遇男變女。遇女變男者。半。謂半月能男。半月能女者。亦有五種不女。謂螺筋鼓角脈。
△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此第八遠危害。以謹誤失也。俗不宜入。入豈容獨。倘彼因獨而縱情甚便。此亦因獨而忌憚不生。惡因成矣。於斯不慎。難免偶誤之失。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要解雲。不獨入。欲潔身也。但念佛。欲正心也。
[△@△]佛教比丘入俗。當以上座及闍黎共往。阿難由獨行故。至招登伽幻術所加。今謂。有事緣必欲獨入。宜以念佛自持可也。然念佛非雲口念。要念念在佛。庶正念常存也。
△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至)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此第九遠譏嫌。以正威儀也。口誦法言。身即法體。況為女人說法。持己猶宜莊嚴。何容輕肆也。於斯不慎。威儀殊覺多忒。此謗之所以來也。故次戒焉。天台雲。露齒現臆。增他不善之心。為女說法。當避譏嫌。為法尚不得以親厚之。況餘事乎。
△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此第十遠畜養。恐防正業也。道業精勤。多資師友。彼少年之閱歷既淺。而耳目之謙隙易生。誠何益也。於斯不遠。正業多為所累。此謗之所以來也。故終戒焉。沙彌。此雲息慈。謂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蓋畜養小兒。妨修正業。故須遠之。知音雲。年既少小。多不省事。嚴訓之為乏慈。寬待之為失教。是皆妨吾修也。不樂同師者。處之和。致師所疑。防之切。為師所惱。是皆擾於念。猶應戒也。凡此皆末世持經者。杜譏免惡。成安樂行也。天台雲。此十種惱亂。分為二邊。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遠離。得成安樂。然以諸教論。但不近二乘有異耳。須知此是圓教行者。弘大乘獨妙之經。故亦遠小乘之人也。
△二即近論近。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至)是名初親近處。
天台雲。此是附定門以助觀也。前十種是戒。後觀一切空是慧。今修空中三意。定心定處定門也。心。即能期之心。期於破障顯理。即修攝其心也。處。謂閑居靜處。即今在於閑處也。門。謂修定要門。即今常好坐禪也。知音雲。前惡比丘假名阿練若輕賤我等。由我在人間說法教化。今既常好坐禪。在於閑處。則彼雖假名無喧諍。亦不能毀謗說我惡矣。
△三非遠非近。分三。一總標。
複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
此即非遠非近而論近也。天台雲。此附慧門助觀也。初觀字即標智。乃中道觀智也。一切法三字標境。即十法界境也。空字即結成智境。則能觀所觀皆不可得。而智俱空也。
△二別釋。
如實相不顛倒(至)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如實相三字。別釋境也。天台雲。空假二邊。對乎中道。非一異名。如非七方便之權名實。以實為相。故云如實相。不顛倒等。別釋觀也。不顛倒者。凡夫依正之法。本無常而執為常。本是苦而執為樂。本無我而執為我。本不凈而執為凈。此凡夫顛倒也。二乘於此四德。又執為苦無常無我不凈。此二乘顛倒也。菩薩無此八倒。故云不顛倒也。不動者。不為分段變易二死所動。不退者。契寂滅理。心心不退。必至薩婆若海。不轉者。不如凡夫為生死轉。不如二乘為涅槃轉。如虛空者。但有名字。求不可得。觀智亦然。求不可得也。無所有性者。了一切法。無自他共離之性。此出性空之相也。一切語言道斷者。即絕言思。為空相之相也。不生者。所破之智。悉皆稱理。故曰不生。不出者。如來所治。全體即是。故無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方便理教一切皆寂也。然此實相之理。名不能名。故性空。相不能相。故相空故曰無名無相。此重牒前無所有等也。下又雲無所有者。乃重嘆中道觀智之體無二邊之有也。無量者。非陰界入之有數量也。無邊者。非如偏小有分限法故。無礙者。遍入諸法故。無障者。無能遮止故。此中雖有多句。其實只是觀境相融一切法空也。
△三結成。
但以因緣有(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此總結上諸句。莫非因緣也。天台雲。上直明中道觀慧。非解非惑。絕二邊之相。今明雙照二邊。從惑因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以因緣一句。義開兩境。又因緣有即有涅槃。顛倒生即生生死。此則雙照義顯。知音雲。前謂一切法空。即陰處界一切諸法境智皆空。今復言有者。但以因緣有。非本來有也。既皆不無。今又言無者。從顛倒生。故以言無。非本來無也。不有不無。乃真實法身之相。持經者。常樂如是觀。而親近之也。
△二偈頌。分三。一頌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
頌上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無怖畏者。由住忍地。雖則心不驚怖。更當要入行處與近處。然後乃可。
△二頌修行。
應入行處及親近處(至)及旃陀羅外道梵志。
入者。證入也。處者謂外遠塵囂。內近於理。非謂一概不近。此頌一離國王。二離??戲。三遠屠兒。四遠邪智。義如前釋。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至)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三藏學者。佛在波羅柰國。為陳如等。說修多羅藏。在羅閱祇。為須那提。說毗尼藏。在毗舍離獼猴池側。為?耆子。說阿毗曇藏。即小乘三藏。名字羅漢者。謂假其名者。非實證得也。求現滅度者。非大乘器故。弘法華者。不得與之近也。
若是人等以好心來(至)皆勿親近以為親厚。
好心者。謂小乘欲聞佛道也。無畏者。由不懷希望也。如左溪尊者。未嘗為利說一句法。未嘗因法受一毫財。如是存心。始可謂之無希望也。諸不男者。意攝黃門形神不凈之流。
亦莫親近屠兒魁膾(至)如是之人皆勿親近。
分割其肉曰屠。細截其肉曰膾。又殺人者。亦曰魁膾。買賤賣貴曰販。自媒其事曰炫。以殺自活。舉體皆業也。以淫自炫。舉體皆染也。近之豈但無益哉。膾(音僧)。
[離-禸+幾]險相撲種種嬉戲(至)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二處者。即行近二處也。法師能如是行。能如是不近。則眾難不幹。說即安樂矣。
△三頌行成。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天台雲。此頌前理行。上中下。即三乘法。今約廢權說。故云不行。有為是世間法。故不實。無為是出世法。故實。
[△@△]世出世間。皆是假名。既觀一切法皆如實相。則唯一真空。豈又有生死可斷。涅槃可證。所謂涅槃生死等空華。故實不實之法。皆不行矣。內既不分實相。外豈分其男女。既內外一如。染凈性空。終日行而無所行。故曰不得諸法。不知不見者。非無知見。乃一理平等。無不知見也。如此者。可為菩薩行般若處。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至)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此別頌近處理行也。知音雲。一切下。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及如虛空無所有性。無有常住一句。長行無文。亦無起滅。頌前不起。長行無則頌出之乃前後互現耳。
[△@△]無常住。即不住有無。起滅。即不住空。既得空有不住。方為智者所行處也。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至)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此再頌行處理行也。知音雲。頌謂無顛倒者。固不分別。而有顛倒者。則分別諸法有無是非虛實生滅也。在於下。謂持經者。既知此顛倒分別。則其心不定。宜當於閑處修攝。使心安然。如須彌之不動。始得成安樂行矣。
觀一切法皆無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前頌雲。安心如山明智。此觀一切法等明境。如虛空者。是萬法本無。不堅固者。是諸法如幻。不生不出等。總結一相常住。謂菩薩能如是觀者。始得安樂親近也。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至)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此標行成。事成則外儀無失。理成則內心無滯。故說經時。無怯弱也。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至)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此釋安樂之因也。天台雲。因入靜室修禪定故。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損。因正憶念修智慧故。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內無顛倒。是則心不怯弱。即名安樂行也。
[△@△]問。前教不親近國王等。此又教為國王等開化演說。意復何如。答。前所謂毋親近者。由行人自利未充。恐為勢利所動。且彼無誠求。而我欲親近。必致為人所惡。今既從禪定起。則以利濟為心。況其心安穩。自不見有勢利可尊。如此說法。始是菩薩弘經大體。
△二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此召文殊。結其所問。初法者。即身安樂。標雖獨身。文兼語意。其實三業互陳。汝問於後惡世云何能說。菩薩若安住初法。能於後世。可說是經也。
△二口安樂行。分二。一長行。又二。一標章。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至)應住安樂行。
此即口凈。末世弘經。若語有不正。為禍亦甚。
△二釋行。分二。一止行。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宣說。是對眾之語。讀經。是自課之言。若說若讀時。皆不可說人與經典過也。法華已前。七方便之權法。乃佛隨機說不了義。人若聽受。容有樂偏小之過。法本隨機。何過之有。若言法有過。則人懷惱亂。非口安樂也。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此教弘經人。不可恃圓教而輕小乘法師也。天台雲。不說人長短者。凡世人皆惡聞其失。故不談短。好譽者必善毀。故不稱長。此是不說一切人。次別舉聲聞。況聲聞根性不定。贊之必退大取小。毀之則大小俱失。所以毀贊俱不應也。不生怨嫌者。若謂所承之人及所稟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謂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說過之源。故不生怨嫌也。
△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至)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上既觀諸法空。心已住於畢竟空理。無所取著。即善修安樂心也。既不執大輕小。則所說法不逆聽意。有難問而答以大乘者。是漸令入佛智。故曰令得種智也。
△二偈頌。分三。一頌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至)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此處頌意。與長文各不相涉。乃如來無礙慧。隨便為說。前謂口凈。此又教身心並潔也。菩薩欲得安隱說法。必須內外俱凈。清凈地者。謂外離十惱。內智如如。即入如來室。施床座。即觀一切法空。以油塗身。得身安樂。澡浴塵垢。除其患惱。著新凈衣。具其忍力。即著如來衣。安處法座。即登如來座。三者俱備。乃能說法。故曰隨問為說也。
△二頌行法。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至)以微妙義和顏為說。
前未達法相。故須依遠離行。庶使二俱無過。今既達法相。乃以微妙義。和顏為說也。法華全俗即真。令人樂聞。故曰微妙。和顏者。歡喜說法也。
若有難問隨義而答(至)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難問有二。一是智者設問。反覆辯論。互相激揚。發所未發也。二是愚者疑決未判故。法師或引因緣。或立譬喻。為彼開敷心地。分別名相。皆使發心。從權近實。而入佛道也。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慈心說法。頌無怨嫌。謂慈心。則不嫌不怨。故離諸憂惱也。說法。則唯精唯進。故除諸怠惰也。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至)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此頌觀門。長行但云以大乘法答。今言說無上道。上言令得一切種智。此言願成佛道。知音雲。此由慈心說法故。獲大利益也。其安樂有五。一晝夜無間說。二緣喻無量說。三咸令歡喜說。四不望四事說。五齊成佛道說。慈心說法一句最重。故曰是則大利等。
△三頌行成。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至)亦無擯出安住忍故。
末世說法者。能如上說。不唯不招危害。亦且得功德不盡也。知音雲。無危害亦有五。一無憂愁。二無罵詈。三無怖畏。四無刀杖。五無擯出。凡此者皆由說法無嫉恚故。諸惱不生也。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至)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此明具諸功德也。謂千萬億劫說不能盡。其效在善修其心一句。如不善修其心。尚不能免患。況其德耶。
[△@△]問。文標口安樂。而所言者。全歸乎意。如雲除惰懶意慈心說法。但一心念。心無嫉恚。以至善修其心。何嘗言口安樂。答。文雖標三。意則無二。身非意不行。口非意不動。意為身口之本。故常言也。
△三意安樂行。分二。一長行。分三。一標章。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此標章處。便言法欲滅時者。正在後五百歲斗諍堅固之時。若菩薩法師。欲讀誦是經。須先正其意意正則法法皆如也。
△二釋行。又二。一止行。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此釋明行相。所以得意安樂也。天台雲。夫二乘欲出生死。故先除貪慾。菩薩欲化眾生。故先除嗔見。嫉是嗔垢。諂是見垢。嫉妒違慈悲之心。非化他之法。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破障。將何以上求佛果。若慈悲有妨。將何以下化眾生。故菩薩欲正其意。最須棄之。亦勿輕罵等者。此戒不應倚圓呵別求權之短。若有輕惡罵詈。則退彼善根矣。
若比丘比丘尼(至)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此明七眾人等大小乘兼雜。當以正眼等視。設各有所執。宜因事而治。隨機轉化。毋令惱之。使彼窺見大乘平等法門。無所不攝。故令永斷疑悔。安心於道也。語其人言下。出所惱之詞。謂法師不應以圓理呵責小乘。況權人望大。本懼迂迴。故曰去道甚遠。小乘既無志願。終不能得佛道。既厭生死。終不能化眾生。故曰放逸懈怠也。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戲論者。不決定說。諸法。即世出世間染凈等法。菩薩於末世弘經。須說生死染法。決定不凈。涅槃聖法。決定不凡。幸勿混亂。而亦不宜主大說小。而成諍競。如是說法。則意安樂矣。
△二觀行。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此正對前無懷嫉妒諂誑之心。謂說法者。當於三界十二類生。宜以大悲拔諸苦惱。是其本意。而嫉妒之心。不宜懷也。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此對前勿輕罵等。諸如來。意該三世。謂凡學佛道者。即是當來成佛之眾。如弘經者。既以如來為父。又豈於諸來者。而反生輕罵。求其長短耶。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至)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此對前求三乘人勿得惱之。諸菩薩。即此土並十方一切菩薩。當深心恭敬如大師想。豈得於三乘而反生惱亂說其過耶。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至)亦不為多說。
此對前不應戲論等。謂平等。則無諍競。順法。則不戲論。不多少者。隨機器之利鈍也。
△三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至)恭敬尊重讚歎。
此結證第三安樂行也。由我能平等說法。不唯人不惱我。而且自有聲應氣。求為我好同學。展轉受持。展轉恭敬。以至流通不盡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行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舍嫉恚慢(至)雲汝不得佛。
此頌止行。止諸惡法不行。唯常修質直一句。是所當行也。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至)說法無障礙。
此頌觀行。言菩薩愍眾行道。則不為自求。如是大師。我當恭敬也。余則對長行可知。
△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頌謂有智之人。當守一心。心既歸一。無行不成也。直指雲。此章大約以正智為體。正智現前。故意業清凈。能慈一切。能敬一切。能遠諸惡。能生諸善。上契佛心。下契凡心。自然為人天所敬仰也。
△四誓願安樂。分二。一長行。又二。一明行法。又三。一標章。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有持是法華經者。
此標示第四誓願安樂行。以身口意。與慈悲俱。則一理平等。以一理之智說法。無法不圓。無生不度。其安樂可勝言哉。
△二行法。
於在家出家人中(至)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此明當以慈悲遍濟眾生也。直指雲。前三章廣舉七眾。今言在家。即已發心之優婆塞等。出家。即已發心之比丘等。雖皆發心。但信解而已。其未證得自覺聖智。故應於彼起大慈心。與之平等法樂也。非菩薩人者。即前所戒十種勿近之人。為彼未知如來平等大慧。雖具有佛性。而三界煩惱深重。故應於彼起大悲心。與之拔苦。使同證菩提也。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至)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此教菩薩法師。於所度之境。作念起誓。為度生之由也。直指謂。三界內外凡小之人。有失如來平等大慧。此依正因佛性作念也。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此依緣因佛性作念也。不問不信不解。此依了因佛性作念。作是三念。愍彼出家在家之眾。故當對十方佛前。起大慈悲。而自誓願度彼同住是法中。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發誓也。直指雲。因彼凡小不問此經是何義理。設得請問。而又不信。由不信則不解。故應發願雲。我得菩提時。, 隨在何地。當以神通智慧之力引之。令住實相之中。此承上大慈大悲二心所及也。何地者。即得道後。或此方他方。乃未定之稱。神通智慧。即般若解脫德也。住是法中。即法身德也。此四行正與四弘誓等。善哉願力不可無也。有志者宜深悉之。
△三結成。分二。一總結無過。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至)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此結誓願安樂行也。天台雲。今總結無過失者。以其立大誓願。即入如來室。則無瞋過。知四眾有失。即坐如來座。則無懈怠過。以誓制其心。即著如來衣。則無諂曲過。無此諸過。則為行成。
△二別結慈悲。
常為比丘比丘尼(至)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以慈行成故。攝得四眾人天供養聽法。誓願成故。感佛神力諸天衛護。如來座成。不著於法故聽者。皆歡喜也。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至)諸佛神力所護故。
此釋誓願行成。三世諸佛尚皆守護。況諸天耶。知音雲。照法師品。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等意。又應知。行處住忍辱地等。是著如來衣。近處觀一切法空等。是坐如來座。此節慈悲心。是入如來室。三法成就。是真安樂行也。
△二正嘆經。分二。一法說。又二。一顯昔不得。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至)乃至名字不可得聞。
此正申明諸佛所護之故。為下立喻章本。謂此妙法本來尊重。故持經者。亦因之而尊重矣。十方無量國土。欲聞其名。尚不可得者。由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恆常守護。豈妄授於人者耶。
△二明今始得。
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因無量國中不聞名字。則今日得見聞受持者。皆是如來四無量心之所致也。若菩薩法師不具諸忍。不發誓願。豈能為如來護持。守成其化哉。
△二譬說。分二。一不與珠譬。又二。一開譬。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至)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此喻近從上章諸佛護念而無量國中不聞而來。蓋舉此一喻。以結一十四品開權顯實之總案也。起世經雲。增劫時有四輪王。次第出世。一須彌四天下。人壽五萬歲時。有鐵輪王出世。王一天下。奮戈始定。人壽六萬歲時。有銅輪王出世。王二天下。震威乃服。人壽七萬歲時。有銀輪王出世。王三天下。遣使即降。人壽八萬歲時。有金輪王出世。王四天下。望風而化。皆以正法旋轉應運。故曰輪王。直指雲。約事。輪王喻佛。強力喻佛雄猛。威勢喻華嚴權實二智。諸國喻二十五有及界外權土。降伏喻以智破惑。小王不順。喻凡小妄執偏邪難化。王兵討伐。喻用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及五十五位差別觀行。討伐生死魔軍。以清一真法界。約理。王喻本覺之理。威勢喻根本智。諸國喻陰處界三及七大等法。小王喻諸心王心所。兵伐喻依權智。從三漸次至五十五位。終至等妙二覺。徹始徹終。一念圓明。十方坐斷。則根身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至)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兵眾喻權智。有功喻破我法二執。歡喜喻眾生證初住三平等理。隨功賞賜。喻依理起行。從因感果不爽。賞賜有七種。喻七聖法財。一田宅。喻大乘止觀。二聚落城邑。喻五十五位如如理。三衣具。喻如如智。四珍寶。喻差別理行。五車乘。喻權實二智。六人民。喻差別智行。已上總明四十年間權智與羊鹿牛車相等。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至)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天台雲。此喻法華非時不說。非機不演。髻喻權。珠喻實。實為權隱。如珠在髻也。頂上喻極果。出分段生死為小功。出變易生死為大功。未有大功。而賜髻珠。諸臣皆疑怪也。喻眾生大機未動。為說法華。二乘則疑。菩薩必怪也。
△二合譬。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至)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此以法合喻。明經功殊勝也。直指雲。佛合輪王。禪智合威勢。得法性土王於三界合降伏。諸國諸魔不伏合小王不順。自三乘以上為賢。三賢已上為聖。總以四教及五十五位。則如來賢聖悉皆攝盡矣。與之共戰者。即以五十五位觀智。敵破我法二執及五十種陰魔也。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至)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天台雲。根力。即五根五力也。修此根力。即不漏落六道生死。故名無漏。涅槃。即小乘真空。能防見思之非。御生死之敵。故名城。直指雲。有功者。指四教證果而言。四眾者。對因地言。諸經。指四十年小乘諸教。以因感果。各適其意。故眾心悅也。此合聖王賞賜一節。禪定合田宅。解脫無漏合聚落。根力合衣具珍寶。涅槃城合城邑。引導令喜。結上令其心悅。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此合聖王不與髻珠一句。蓋欲待其時也。
△二方與珠譬。分二。一開譬。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至)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解髻喻開權。與珠喻顯實。四十年秘而不說。故云。不妄與人。
△二合譬。
如來亦復如是(至)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此舉法合喻也。直指雲。如來王於三界。非止四天下也。佛為法王。非止輪王也。以法教化。令離苦得樂。非止強力成威勢也。妙樂雲。見賢聖等者。大集經雲。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修道壞天魔。今不言天魔者。以小乘多斷三魔。已有壞天魔義。由道成必降魔也。有大功者。如來見小乘除界內苦集。名與陰戰。至般若後。破無明。出變易。名大功。故今三毒等。且在小乘中說。三毒即貪嗔痴。在見惑中。名邪三毒。在思惑中。名正三毒。不出見思二惑。如來見諸賢聖已斷見思。出三界外。不為魔網籠罩。破無明出變易。故云大歡喜也。
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凡聞此經者。普皆成佛。故云至一切智。多怨難信者。謂此經不易說也。多怨。如五千退席。難信。如中下之機。故前謂如來現在猶多怨嫉也。先所未說者。以機未熟故。而今說者。時節成就也。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至)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此舉法喻雙結。惟此一實。更無餘事。故曰第一。惟佛與佛。乃能知之。故曰甚深。慧命既續。佛即示滅。故云末後賜與。末三句引喻雙結。以明顯實希有。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至)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此以法結盡前文也。謂此經乃十方三世如來所共愛樂者。長夜守護。是秘藏。不妄宣說。是密藏。正以此秘密之法。最上最切。非他法諸經可比。正如輪王髻珠最尊最秘最所護惜。非他田宅寶物可比。今日既以此最尊最秘之法。為汝等敷揚。則汝等得之。又安可以他法諸經尋常視之也。然此中經意。雖歸重於法。其實教受持者。自生尊重。凈身口意。而堅固誓願。以圓足末世弘經之安樂行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行法。又二。一超頌行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長行中總明行成。今頌中別顯也。常行忍辱。頌著忍辱衣行成。哀愍一切。頌入室行成。乃能演說。頌坐座行成。
△二正頌行成。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至)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於家出家二句。是所度之人。慈悲。為能度之心。斯等下三句。為起誓之由。我得佛道下四句。是正行誓願也。
△二頌嘆經。分二。一頌開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至)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此頌譬喻。前十二句頌喻權智。末四句頌喻實智。真俗雙超。曰勇健。擔荷大法。曰難事。
△二頌合譬。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至)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此頌法合。如來自舉忍辱。為修行大力。以釋成頌常行忍辱一句。是慰諸菩薩。安住忍行。自調而調彼也。蓋如來智慧寶藏。皆從忍辱而生也。以大慈悲如法化世。亦是釋成上章生二種心。而於諸法不戲論而來。見一切下。正示慈悲拔濟也。
既知眾生得其力已(至)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此頌法喻雙結。一章。以明顯實希有。
此經為尊眾經中上(至)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此頌獨舉大法單結。以明顯實希有也。解釋修行方法竟。
△三結行成之相。分三。一結勸四行。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至)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此總結行成。以明感征之相勸修行也。四法。即四種安樂行法。
△二三障清凈。分三。一報障轉得現報。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此下舉三報轉。以勸持經。天台雲。此報障轉也。無憂惱。即無苦受。是現世心安報。無病色鮮。是現世身安報。此所以轉現報也。
△二業障轉得生報。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此業障轉也。貧窮等。乃業感之果。今因持經。從前縱有如是業因。至將來必不生如是果。此所以轉生報也。
△三煩惱轉得後報。分二。一別明煩惱障轉。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此明貪障轉也。多貪者。為人忽慢。又障生梵世。今既為人樂見。則不忽慢。天童給侍。則得生梵世。此所以轉後報也。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至)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此明嗔障轉也。舍嗔則除內刀箭。逢害則外刀不傷。故云刀杖不加。嗔是害慈悲之毒藥。慈悲既隆。則毒不能害。嗔是惡口腑臟。內既無嗔。則罵者口自閉塞。由無諸恐畏事。所以遊行無畏。如師子王也。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痴障轉也。愚痴能障智慧。今痴障既除。使智慧朗徹。如日之照。
[△@△]前轉三障滅三毒者。由此秘密藏中攝法無盡也。然此經在處。諸佛歡喜。故持者無憂。此經能度一切生死。故持者無病。此經如優曇華。一塵不染。故持者顏色鮮白。此經具無量妙德。故持者不窮。此經為諸佛守護。使持者不生卑賤。此經萬善莊嚴。令持者不生醜陋。三障既轉。三毒潛消。所以如慕賢聖。如師子王。如日之照。以三如字。顯露此法。了無餘矣。
△二總明一切障轉。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至)諸比丘眾圍繞說法。
此下總結前四安樂行就之相。但長文秪有常夜守護一句。至頌中。則廣彰常夜所守護之妙事至奇至妙也。又前轉三障等。是現生後世晝分功德。若於夢中等。是現生後世夜分功德。然妙事以夢見言者。一則驗其行成寤寐恆一。二則明諸法空相實無所有。正顯持經者理事雙融。自他俱寂。不為凡情聖見之所迷。而圓證法華三昧矣。直指雲。約事。即承上一十四品。應念現前於夢寐中。約理。是行解功勛所至。但不作聖解為上。若於夢中兩句總標。次別出妙事。有七種。一夢中見佛處座四眾圍繞。
[△@△]問。至人無夢。何如來偏以夢言。答。夢與想。皆意識所發。況此識於遠行地後得純無漏。豈行四行菩薩得無夢耶。且弘經法師。念念以濟人事急。正興慈運悲之際。豈盡同寒灰枯木之了無生意耶。然如來說如此等夢。皆欲興起在會發願弘經之想。想成而夢必至矣。
又見龍神阿修羅等(至)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二夢中見無數八部恭敬圍繞於我。而我為彼說法。直指雲。此亦承法師品為八部懸記憶念。應現於夢中也。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至)以梵音聲演說諸法。
三夢見諸佛應身放光說法。
○此承寶塔品分身諸佛雲集。應念現於夢中也。
佛為四眾說無上法(至)得陀羅尼證不退智。
四夢見佛為四眾說法。見身處彼大會之中。聞法歡喜。證入等覺。
○此承三周說法開權悟實。應念現於夢中也。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至)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五夢佛知己根熟。即為授記。成最正覺。
○此承三周普記知子心意泰然等賜大白牛車。並記劫國莊嚴等事。應念現於夢中也。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至)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六夢見入山修習為因。證實相是果。因果圓成。見十方佛。
○此承序品所見諸聖冥修之境。應念現於夢中也。天台判此。為十行十向十地行相。
諸佛身金色百福莊嚴相(至)如煙盡燈滅。
七夢見佛八相成道。天台雲。此或是初住位之佛。仍前次位寄談極果耳。夢作國王。即是降兜率托胎降生三相。舍宮殿五欲詣道場。即是出家之相。成道必降魔。即是成道降魔二相。轉法輪入涅槃二相如文。煙盡燈滅。即機盡應亡也。直指雲。此段大意有三。一謂法師能依四行弘經。則已貫徹五十五位階級。但因中密行。未及至果。是將成未成之相。故隨心現起於夜夢中。令法師歡喜安隱。自銳其志。取足道果。此是如來冥加之力也。二者。法師既具四行之因。定有一真之果。故先夢權行。漸次取證。至後智滿。乃夢八相成道。以終道行首尾一如也。三者。法師雖則依因取果至如來地。然亦跡門幻事。如水月空華。心佛眾生。皆是夢事。更有本門大旨。眾生心佛。皆悉不到。故重重舉夢。以起下文開跡顯本之大案也。
△三總結行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此四句總結一品大案。後惡世者。畢竟難化之時也。第一者。即最上妙法畢竟難信之旨也。若能於難化之時。說難信之法。此人必能成就四安樂行。教化眾生。如上晝夜所具大利功德。自應得矣。直指雲。古以跡本兩門分今時那畔。其跡門從序品至此品止。謂之開權顯實。廣明轉識成智依因取果。是有修有證之相。亦有序正流通。序品挈全經大綱。為序分。自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三周說法。三乘人預獲道果之記。為正宗分。從法師品至安樂行品迄。為流通分。此從古所訓也。按法師品召藥王統舉一十八眾。凡聞一句一偈。皆為授記。則九界攝盡無遺。此為跡門十信位因行。然但證十八界全真之理。未與七大融會。故於現塔品。會歸四智一如。三身一體。始本不二。依正雙融。以證真俗如如之實相。至達多品。以顯大法有師久受方克。復舉龍女當下成佛不在多時。於此則難易見消。冤親一致。以完跡門顯實大案。正宗之旨。於此已終。故言下召眾流通時。新記各誓弘經。佛不許可。而顧視八十萬億大菩薩眾。而自誓忍苦弘經。以住持佛法。故名持品。此是跡門十住位因行。文殊知是事忍。不及法忍。乃代請弘經之式。佛為妙闡四安樂行門。令諸菩薩安心忍地。直造真際。故名安樂行品。此是跡門十行位因行。上既雲跡。則知有本。故繼之以湧出品耳。跡門開三顯一一大科已竟。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品節雲。此品顯自心發悟恆沙性德現前。乃盡持經之妙。由前得記聲聞。雖願持經。自力不充。難入生死。要假他力。所以佛令調護其心。亦有所未安也。今則有八恆河沙菩薩。從他方來。各願守護持經。而如來不許者。以從外來故。所謂從門入者。不是家珍。故云我自有六萬恆河沙眾。此顯體用雙彰。故眷屬同等也。以此性德持經。方能妙契法身。所以詣虛空向二世尊者。正顯生滅見謝延促同時。故五十小劫謂如食頃。由稱性行成。故四上首皆以行名。意顯以此持經方稱如來本懷也。然性德之境。殊非心識可知。故彌勒與八千恆沙。皆生疑念。乃雲不識一人。故與諸佛侍者。同時請問也。此非小緣。所以先勉以被精進鎧發堅固意。始能信受。而如來自言。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自在神通力。師子奮迅力。威猛大勢力。盡在於此。豈細事哉。是如來之意甚深。非口耳知見可能及也。然如來謂此諸大眾皆是我成道已來所教化者。致令會眾皆起疑念。謂我等目擊世尊成道四十年中所教化者。無不知之。而此地涌之眾。昔所未見也。況此之大眾。皆久植德本福慧雙修之人。我等久蒙佛教。而行解尚劣弱如此。何以少時便能成此勝化。故說父少子老之喻。以述疑情。殊不知此是如來顯本之妙。以袪二乘生滅之見。而明法身常住不滅也。故次繼以明壽量。直指雲。此下一十四品。古科為開跡顯本。蓋前十三品約主伴。皆屬跡門。主即化身釋迦。機則轉凡成聖。乃至助化之眾。皆從他方來。終非法身真主法性真機。若夫法性眷屬。敵破本跡。直顯威音那畔無壞無成無修無證體用如如之妙境。故曰開跡顯本。今此品為本門之序。由安樂行品獲益殊勝。故感他方聖眾。自誓於此土弘經。而佛不許可者。正為湧出品開端。其聲未息。而無量菩薩從地湧出。正為顯本之相也。地表當人本覺性地。即前謂忍辱地也。湧出者。正顯最後生相無明頓破。湧出自性恆沙妙德也。依事得名。故曰從地湧出。又跡門為三乘人開示佛之知見。屬今世門頭。本門為地上菩薩悟入佛之知見。屬實際理地。非跡無以詣本。非本無以立跡。本跡互融。體用一致。任運隨心。逢源自在。故曰從地湧出。
△二本門開跡顯本。分三。一本門序分。從此下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分為兩科。一明地涌之相。分三。一他方菩薩弘經。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至)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天台雲。他方菩薩既聞跡門流通弘經福大。咸欲發願住此弘宣。是故請也。
[△@△]持品中。如來力勸發願持經。猶恨其無人。新記見募覓之切。只得發願於他方。實畏難忍苦於娑婆也。今幸如是多眾舍彼就此。可謂如其所願。向下返止而不許者。良有故也。此諸菩薩曰。若聽我等。此一聽字。便是密得如來顯本之心。冥知佛不許可。故姑請耳。如來亦藉此眾。是從他方來。而非本有。況此妙法。從來不借他人力。若此處允許弘通。何以能召下方本有之眾。故知向下說壽量現神力種種妙用。皆從此不許中發。此即便為廢跡顯本之原委矣。
△二如來止答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至)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此正以顯本。而欲召下方菩薩之引也。天台雲。如來止意有三。一則他方菩薩。各有己任。恐住此而廢彼也。二則於此土。結緣事淺。恐無巨益。三則若許此。則不得召下方眾。眾若不來。近跡何開。遠本何顯。由此三意。故止耳。召下亦有三意。一是我弟子應弘我法。二以緣深廣。能益遍此土。三又得開近顯遠。故召下也。
[△@△]更須知。顯本之意。原為新記人識見狹小。未能深窮妙法淵底。染凈之見未忘。苦樂之相不泯。故假下方菩薩。以明之也。新記人但知離此外。別覓凈處樂處。故不願居此。殊不知。此最苦處是最樂之境。極染處是極凈之場。地即一真心地。六萬者。即六根之數。恆沙菩薩。即自性本具之稱性功德也。各有六萬恆沙眷屬者。即顯根根塵塵周遍法界。是展轉無盡之意。然必謂下方者。乃甚深無量處。故跡門三止身子。便得三根授記。今本門一止諸菩薩。便要使三根人同臻一真妙境。有此深意。故云我自有六萬等也。然未召之先。而不出者。由我未滅故。須待我滅之後。自能於此廣說是經。意更微妙。看者當須細省。
△三下方湧出之相。分二。一經家敘相。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至)此界虛空中住。
此明佛止諸菩薩時隨念即成地震眾涌之相也。天台雲。地裂者。開跡顯本也。其中者。常寂光也。下方者。法性之淵底也。下不屬此。空不屬彼。即中道也。直指雲。世界振裂者。表發本門後得智。一念入十種金剛道定。頓破生相無明也。所謂迷時為火宅。悟後即真常。眾從地出者。正示自性心地開顯之相。所謂從天降下不為貴。從地湧出始為奇也。身金色者。表性具神用。皆從中道智體所生。下方虛空者。表住忍辱謙卑之地。
[△@△]三千國土地皆振裂無量菩薩同時湧出。好光境也。學者幸勿作文字看過。於此明得。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所說音聲者。即聞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語。乃聞聲即至也。要解雲。此以真說。彼以真聞。文殊所謂心聞洞十方之意。從下發來四字。大有關要。實由聞字而生。則聞為能發之因。從下四字為所現之境。從者。有所原本也。下者。由內及外也。發者。即一念相應。不覺而有也。來者。即感而遂通。一時現前也。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至)所不能知。
天台雲。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望。謂領六萬五萬者為多。三二一者為少。單己者為只獨也。若依文往尋。有況復字。則六五萬者少。單己者多。故偈雲。單己無眷屬。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一一皆是導師。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己非獨。六萬非多。直指雲。數有六層。初以六萬。減至一萬。為一層。次以一恆河。減至半恆河四分之一。為二層。又次以千萬那由他分之一。為三層。又次以千萬那由他。減至億萬。為四層。又次以千萬百萬。減至一萬。為五層。又次以一千一百。減至五四三二一弟子。為六層。以對六根。主伴重重無盡。通屬十地。已至等覺之境。至單己無眷屬。是妙覺果海。不墮眾數。故曰樂遠離行。以妙覺遠離能所。真常獨露之謂也。
△二菩薩來儀。分五。一三業供養。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至)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此經家所敘聖眾來儀也。直指雲。詣空禮二如來足者。表妙行一一迴向真如。以契本始二覺也。禮分身者。表後行之契前行也。行智冥交。故以贊覺者。而讚歎之也。
[△@△]欣樂瞻仰四字。便是諸菩薩之深心本願。欲冀如來一發明之。是所以顯如來久遠教化之本也。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至)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此明因契於果無久近相也。要解雲。聖人神智方便法門。能延一日。以為一劫。能促一劫。以為一日。蓋道無遷變。情有頃久。猶如夢人不移一時。而夢歷多歲。則頃久之情。初無定也。故聖人對機。示現延促。而本無延促。所言菩薩贊佛經劫。則於促示延耳。又令大眾謂半日。則於延現促耳所以然者。將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促之情而深證實相也。華嚴雲。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夫能一念普觀無去來住。則了斯延促皆方便耳。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至)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四眾肉眼。礙而非通。而能見無量國土者。假佛通力故也。要解雲。夫於眾一多互陳。於時延促互現。於境通礙互用者。以明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而警發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無礙智。圓融妙達。由是契進壽量秘說。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也。是故此品事法。雖為顯跡勸持。而實為壽量引發也。
△二陳問訊詞。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至)最為上首唱導之師。
此明諸菩薩贊畢問安也。天台雲。於恆河沙眾。而但舉四人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但舉法慧功德林金剛幢金剛藏。說四十位也。唱導者。啟發法門名唱。引接物機名導。知音雲。四導師。應四安樂行為名。住慈悲室。名上行。據法空座。名無邊行。無希望。名凈行。住忍辱地。名安立行。上標六萬等。表師資或具六度。此為四攝法乃六度之網領。故曰於其眾中最為上首。
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至)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至)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天台雲。世尊已離世間有漏五陰。豈有病惱。蓋欲示同人法。順土常儀。故此問耳。此但問訊釋迦。而不及多寶等者。是彼自敘師資之儀也。少病惱者。佛念六道眾生苦果無窮故病。此約身言。三乘煩惱不斷故惱。此約心言。若凡小順化。則如來安樂。此是問佛自處。下所應度者。是問化他。應以滅度者而令滅度。不生疑難。可謂易度。九界眾生。能順佛語意。佛則不致有疲勞想耳。
△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至)如來安樂少病少惱。
此答初偈所問也。如來答以二如是者。則顯菩薩所問有深意存焉。明知世尊不許他方菩薩弘經。而召本弟子者。意在顯發本門大事。故問所應度者受化易不。則世尊因之可以顯本。故答雲。如汝所問恰當我心也。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至)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此答次偈所問也。天台雲。易度有二。一根利德厚者。世世已來。常受大化。始見我身。即稟華嚴。入如來慧。果熟易零。此一類眾生。則易度也。
除先修習學小乘者(至)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二根鈍德薄者。世世已來。不受大化。為此等人故。須開頓說漸。三藏法中。令調伏之。此聞法華。入於佛慧。大[窾-士+上]雲。所以者何下。釋易度之意。言利根者。我於過去為沙彌時。曾教化之。今一見我身聞我法。即入佛慧。若過去學小乘者。四十年中。徐徐引誘。今聞妙法。亦入佛慧矣。此如來密知菩薩發願持經。故密以度生之法授之也。
△四偈贊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此本門聖眾。因聞佛述新記。遠近因緣。二俱殊勝。故同聲稱讚也。稱善哉。贊大雄。是知如來將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等三種威力也。能問諸佛二句。是別贊彌勒智積大樂說等之詞。我等隨喜者。是同志者共慶。然此隨喜二字。非同泛論。故後如來獨嘆發隨喜心一句。
△五如來述嘆。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至)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菩薩前來以善哉贊佛。曰大雄世尊。今如來以善哉嘆弟子。曰發隨喜心。是各善其善也。如來善能於久遠劫化度眾生。則無生不度也。菩薩善能於如來發隨喜心。則無行不成也。然此獨贊能隨喜者。為欲密開壽量之遠本。唯此等菩薩。乃堪領受也。
△二彌勒陳疑。分二。一此土菩薩疑。又二。一長行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至)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天台雲。此下是第二疑問序也。直指雲。慈氏及八千恆沙大士。以跡疑本故。皆共作念。序品以權疑實。賴之以顯實。今復以跡疑本。亦復賴之以顯本也。蓋慈氏與諸菩薩。皆是從因至果。位居等覺。但為新記引發故問。從昔已來不見不聞。亦復不知稱性流出。故疑從地湧出也。則知開跡顯本。乃為破最後生相無明。以成一真法界。始明悟入佛之知見。
△二偈頌正問。分五。一問從何所來。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至)是從何所來。
彌勒為補處尊。已是承任之人。而妙法中。權實本跡。無不了了。然所以求教請決者。意為將來與諸菩薩作龍華三會授記之原本也。故本跡二門。皆彌勒陳疑。關係非小。此言彌勒知八千等心之所念。則已為彼露其頭鼻。但以並欲自決所疑一句為蓋覆耳。然偈中所舉大眾菩薩。而不及二乘人天等。顯此境是等覺位中生相未忘之見。非泛泛可得而疑。若權小人天能疑者。又不待彌勒問矣。須知通經前後。彌勒能幾問耶。今打頭便問個此從何來。要知此處大好一問。豈實不知來處者耶。
△二問何因緣集。
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至)為從何所來。
以何因緣集一句。是正問。下皆發其所疑。謂我觀此諸菩薩。身相廣大。神通無量。福似足矣。智慧三昧禪定解脫不可思議。慧似足矣。兼之志念堅固。忍力弘深。又為一切人天二乘權小眾生之所樂見。但不知為何所求而來也。前雲從何所來。是單問來處。此云為何所來。謂是何因緣而來至此也。益知從地湧出者。不為自求。又見彌勒所疑所請亦有關係。
△三敘其數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至)猶不能盡知。
此問地涌之眾。師資皆不可量。大菩薩者。即所謂神通智慧眾生樂見之大菩薩也。將六萬恆沙。是所領之眷屬。況恆河廣四十里。其長不知經幾千萬里也。其中沙細如面。今雖曰六萬恆河。亦不過隨佛自語。豈能知其數哉。今若師若資。皆來供佛。及護是經。頌中唯此兩句。是一結局也。且大菩薩本有六萬恆沙。而所領之資。或六萬五萬。以至半恆河沙。偈中。一雲其數過於上。二曰復過上。三曰轉過上。是知師者多。而弟子亦多。增數多而少數亦多。至於獨一無眷屬者。猶不可數。如是多多之眾。豈是一佛一師之所成就。且彌勒意中。疑佛雲不須汝等。我自有六萬恆沙菩薩。今見如是之多。豈我世尊一己所化哉。
△四問師為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至)修習何佛道。
若不因彌勒問個誰字。焉得知毗盧有主。法身有師。闡明無量壽佛。而致廣大神通耶。謂如是具大威德成大精進者。必領受不易。但不知與彼說法者為誰。而教化成就至於此也。教化成就者。乃最後師也。又不知最初發心。從誰引發。至於中間。稱揚者何等佛法。受持者何等經教。修習者何等佛道。接連用數番誰何字。問得最妙。疑得極好。致使如來答處。便不可思議也。
△五請決眾疑。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至)願說其因緣。
此總束前問意。再四伸明。始見欲悟之心切也。如是諸菩薩。如是妙神通。如是大智慧。此皆等覺位中親見親知之境。四方震裂者。據理乃生住異滅四相銷鎔。而本覺妙理於中道顯發。故曰昔所未見也。我常游諸國者。明唯識境中無處不周。竟未見此。今日一旦忽然湧出。誠不可思議。但不知此恆沙妙性。何因而有。何緣而具。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至)本末之因緣。
此舉眾會。皆欲知此一事者。以其見處同疑念亦同。總皆欲究明此從地湧出始本二覺之妙智。本為何因。末為何緣也。是諸菩薩等。即今會生疑者也。是諸菩薩眾。即地涌之不識者也。
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彌勒至此。可謂明修棧道。意謂要知從前無量菩薩。即是世尊無量妙德。是則前問從何所來。以何緣集。並及本末因緣。而彌勒自答已竟。此後如來對答之。下說壽量。現神力。但明無量德中之一二德耳。
△二他土菩薩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至)菩薩大眾從何所來。
此正揭示當人本具圓行。將來亦如釋迦分身雲集。正等無二也。直指雲。諸佛侍者。各質本師者。欲共知此本地風光也。蓋分身是果。地涌是因。以果證因。故如此問。不然。則徒成過文矣。
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分身諸侍者。皆大菩薩。與今會彌勒。等無有二。而同疑同問。理所應然。且各各本師不答。是各推其本。故以待釋迦酬答。使之因是得聞也。妙樂雲。彌勒所問不輕。世尊一向未曾顯說本門大事。因茲答問。廣顯長壽。故須如來自開。所以分身不應答也。
[△@△]問。前雲四眾承佛神力。見無量百千萬億國土。既能圓見。豈不圓聞。況彌勒與八千恆沙菩薩。出眾請問。可謂驚群動眾。何分身侍者。竟不此聞。又復各問本主耶。答。不見道。分身侍者。與彌勒無二。彌勒既如是疑問釋迦。則侍者亦當疑問本師也。二則因此唱。發彌勒後當作佛。益知分身侍者。皆未來分身諸佛。如是開彰。使彌勒與諸侍者。成未來靈山一會儼然。又在目前矣。本門序分竟。
△二本門正宗。從此去至分別功德十九行偈止。分二。一誡許。分二。一長行。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如來贊善。而當機實有可贊之功。若彌勒不問。則師資徒然問訊一翻。有甚奇特。由此一問。使本門大業開彰。故曰乃能問佛如是大事也。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即彌勒姓也。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直指雲。跡門是身子等被精進鎧。故得打破化城。而歸寶所。獲三周授記。開示佛之知見。以取如來極果。為報身佛也。今本門是等覺人被精進鎧。踏翻寶所。粉碎太虛。以成一真法界。是謂悟入佛之知見。乃為一生參學事畢也。由此如來以三業加持。當共一心。是口加持。被精進鎧。是身加持。發堅固意。即意加持。此是誡勉。向下許說。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至)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今欲顯發四字。是如來許說本門大事因緣。後乃一一宣明指示。其文不出壽量品諸佛智慧。即如來壽量。諸佛與如來。俱是通稱。智慧與壽量。元無異理。則知今欲宣示者。即壽量也。諸佛智慧。乃壽量總相。下自在神通等三力。皆壽量別相。言諸佛自在神力者。即後文雲。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告汝等。此正應宣示二字。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阿僧祇。如此長遠壽量。豈非自在力耶。又雲。自是已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阿僧祇國。導利眾生。豈非神通力耶。又雲。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入於涅槃。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髮歡喜心。豈非師子奮迅力耶。又雲。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便謂如來難可得見。眾生聞如是語。生難遭想。渴仰於佛。便種善根。豈非威猛大勢力耶。故知今欲顯發。皆此等力。如此則三種力。俱有歸屬。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至)汝等一心聽。
當精進一心。頌被精進鎧。是誡慎之詞。我欲說此事。頌諸佛智慧。言今欲宣示本門大事。若有疑悔。則不能悟入此境。佛智叵思議。頌自在神通。況諸佛所有自在神通。本不可思議。然汝今騰疑啟請。便知有本門大事可證。故出於二乘信力之上。住於菩薩忍善之中。堪當此法。故我今安慰於汝。慎勿懷疑生懼也。佛無不實語兩句。頌師子奮迅。謂我所說法。如師子奮迅。捉象捉兔。皆用全力。說大說小。皆實不妄也。所得第一法兩句。頌威猛大勢之力。謂如來威猛大勢。最為第一。豈是思議分別所能知者。我故教汝當精進一心。勿得有疑懼也。如是今當說兩句。是許說。如是二字。指上三種神力。今當說者。正說如來壽量。明諸佛智慧。故令一心聽受。
△二正說。分三。一正開近顯遠。又分二。一略開明動執生疑。又二。一略陳開顯。又二。一長行。又二。一雙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阿逸多是疑問之機。下舉地涌之眾。乃今會所不識者。向問是誰所化。今答是我。問從誰發心。答是我調伏。令發道意。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向問從何所來。今答雲此界虛空中住。此界者。是不離當處也。虛空者。即第一義空也。
△二雙釋。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此釋明所答之義。天台雲。師知弟子修智斷二德。於諸經分別。是修智。正憶念。是修斷。正答前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謂此眾大小乘諸經悉皆通達。以正憶念。修習佛道也。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至)勤行精進未曾休息。
此申明住下界之義。謂汝問常游諸國未見是眾者。由其不樂在眾。而樂靜處也。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至)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汝問不識一人者。由不依止人天而住也。知音雲。良以此眾精進。彌勒懈怠。此眾讀誦通利。彌勒棄捨習誦。此眾不依人天。彌勒常游族姓。一一背馳。安得而識之哉。此段總答以何因緣集一句。由此大眾常樂深智。以至一心求成佛道。是此因緣而來集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雙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至)其心無所畏。
前問處節節言誰。此答處歷歷言我。方見問答有據也。阿逸下。頌答所習之道。所事之師。舍大眾憒鬧。即是不親近國王大臣及沙彌等。不樂多所說。即不近外道婆羅門等。如是諸子。雖樂寂靜似乎小乘。而又精進修習佛道。晝夜不怠。為求下三句。頌所住之處。志念下四句。頌上求下化。一一與長行前後互知。憒(音膾)。鬧(鐃去聲)。
△二頌雙釋。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至)教化是等眾。
此即為下節張本。知音謂。長行雲我於娑婆成菩提。況娑婆一大千量。佛以遍法界身。化地涌眾。似無可礙。故頌以伽耶等言。據跡之人。但見伽耶一會。豈能化其多眾。今言是我教化發心。以至當來成佛。實所難信。此彌勒等有父少子老之疑也。我從久遠來兩句。為後說壽量伏案。既雲伽耶得道教化。而又言久遠教化。使人知此久眾即是新化。則彌勒等。益難信也。非談法身壽量。人惡乎能知。
△二因疑更請。分二。一長行。又二。一疑。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三藐三菩提。
此執跡而疑本。以為顯本之肇端也。少時間。舉世尊於現生成道未久。其所化如是之多。而且人人福慧具足。由此生疑不信。故作念請決也。
△二請。分三。一法說。又二。一執近生遠疑。
即白佛言世尊(至)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伽耶。此雲山城。去菩提場二十里。城甚險固。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巒危險。印度國俗稱靈山。四十年者。說法頌雲。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在般若後說。故云四十餘年。直指雲。此出疑情有三。一滯於化跡。而晦三世平等。二滯於一會化機。而晦於恆沙性具。三滯於有修有證。而晦無修證理。故疑詞。先舉為太子時。二居伽耶不遠。三明成道不久。此皆眾所共知。云何少時作此大事。次下返釋雲。莫非是佛勢力。是佛功德。乃能如是耶。此獨疑於佛。
△二執遠生近疑。
世尊此大菩薩眾(至)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彌勒既不知其人。而又言久植善根者。則亦見其所疑所請也。據本文。即因聞佛嘆住處德業甚深莫測。故此疑也。
△二譬說。分二。一開譬。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至)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此因事迹相反。故舉返喻征究。以便顯本也。直指雲。譬如有人。喻佛。色美髮黑。喻跡門應身。年二十五。喻太子出家得道。僅四十餘年。所謂於少時間。此以近跡疑遠。指百歲人為子。喻地涌菩薩。皆久修德業。終非今日新成之佛所化。百歲人指年少為父。喻諸菩薩詣空禮讚。是以遠本疑近也。況父子之義。本自相當。而父子之年。何獨相反。故曰是事難信。但此中執定跡門化身為主。而疑本門大用非伴。初則以跡疑本。不期因本破跡。此皆是善巧方便之問也。惟此主伴相返。以為正意。其餘不必謬配。
△二合譬。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至)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舉法合喻。標顯本之致也。直指雲。佛亦下三句。合色美至年二十五。而此大眾下。合百歲人是子。此中不出十度。無量劫為佛道即智度。勤行精進即進度。善入出住即禪度。無量三昧即慧度。得大神通即願度。久修梵行即戒度。修諸善法即施度。巧問答即方便度。人中寶即力度。甚為希有即忍度。以忍居後。合住柔和忍地。今日世尊下。合百歲人指年少為父。天台雲。九次第定是善入。師子奮迅三昧是善出。超越三昧是善住。此藏通意也。從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門。再修凡夫事。名善出。妙覺遍滿。名善住。別教意也。畢法性三昧名善入。首楞嚴三昧。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圓教意也。
△三請答。
世尊得佛未久(至)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世尊下兩句。是實所難信語。我等下三句。是意知如來發言有準。謂我故知如來欲彰遠本。是隨宜說。化地涌眾。皆不妄說。知無不達。是不謬說。此唯我彌勒輩。獨所知也。若末學初機。須要如來宣明乃可。
然諸新發意菩薩(至)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天台雲。今所請者。正為未來及今新發意者。由行淺信輕。喜生誹謗。謗則墮苦。不退者雖能信而不謗。不能增道。若為分別。令謗者則生信。信者則增道矣。
[△@△]我等雖複信。總為新發意者聞語生疑。彌勒自己明明說出。則知彌勒之疑。原與智積文殊無異。反覆辨難。無非欲後學決疑堅信。以成無上菩提也。知音問。喻中有少父指老子。老子指少父。法中但合少指老。不合老亦指少何也。答。究文應有。或譯人忽略。然義直重父少子老一邊。故不合老指少也。問。經文何處見老認少為父。答。前初湧出時。禮讚三世十方訖。然後獨問訊釋迦。是老認少處。
△二偈頌。分二。一頌法說。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此頌執近跡。謂見出家成道。人所共知。其實未久。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至)云何而可信。
此頌疑遠本。謂眾不可紀。復是久修。其神通三昧。超過一切。皆宿學也。以蓮華在水一句。上喻不染世法。下喻從地湧出。如此者。皆循循恭謹於如來前。則有似為如來所化。論其事實懸遠。觀其情又逼真。此實所難信者也。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此頌結請答。謂世尊成道若久。此不足疑。所化之眾淺少。亦不足疑。今以少近之時。化此難思之眾。不唯本來障深慧淺者為疑。即今現受化者。亦未免不疑也。如此之事。若非如來宣示顯發。則返增其累。
△二頌喻說。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至)舉世所不信。
喻意一如前釋。但長文於父言色美髮黑。頌中於子言發白面皺。乃前後互現也。皺(音縐)。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至)於下空中住。
彌勒既謂不識一人。又焉知彼志固無怯。遠劫行道。以至忍辱心決定。十方佛所贊耶。其所謂不識。正是識之極矣。但欲為新發意及未來實不識者。令其證到彌勒不識之境。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至)而住不退地。
如來垂教之心固切。而菩薩輔化之誠亦殷。彌勒之請詞。步步迫切者。非謂佛不微細垂慈。只要行人信根堅固。洗除心垢。漸入佳境。稍著疑情。便墮惡道。其悲愍深懷。慈濟苦心。真與佛等矣。略開明動執生疑已竟。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七
卍續藏 第32冊 No.0623 法華經授手
推薦閱讀:
※一宿讀完法華經,所得如下
※ 妙法蓮華經卷二 妙法蓮華經語譯譬喻品第三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