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機插高產栽培技術--科技信息網

水稻機插高產栽培技術

  我縣最近幾年水稻生產發展迅速,水稻種植面積近62.5萬畝。機械化插秧佔全縣水稻生產總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應用這項技術提高了水稻生產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秧苗栽插時均勻度與準確性,縮短了插秧時間,從而達到了省工省時的耕作目的,推動了我縣水稻產業的發展。據2004年秋季縣鄉聯合測產,在3鄉9村27戶27.8公頃機插田測得結果,平均單產7518.5公斤,較全縣前三年前機插平均單產6750公斤,增產768.5公斤,增產11%。公頃新增產值以每公斤稻穀1.5元計算為1152.75元。足以證明該項技術推廣應用仍有很大的增產增收效果,是擴大我縣水稻面積,解決勞力緊張的有效途徑。

  一、應用優質、高產、早熟品種

  目前我縣推廣前期分櫱力強多穗型品種,第二積溫帶以龍粳14號、墾稻10號、墾稻12號為主栽品種,搭配品種為綏粳3號、空育131、龍盾104號等優質高產品種;第三積溫帶以墾稻15號、墾稻16號、墾稻11號為主栽品種,搭配品種為空育131、龍粳12號、墾稻6號。

  二、插秧機具的選擇

  我縣各鄉鎮所購買的插秧機多為延吉產的2ZT935—6B型和依蘭產的獨輪驅動乘坐式插秧機。這些插秧機作業幅度寬1.8米,插6行,行距9寸,穴距3寸,4寸、5寸等,每穴插3-5株,作業效率每小時2-3畝。

  三、育苗技術

  (一)推廣大中棚旱育壯秧技術

  我縣水稻育苗一般在4月15日開始播種,採用大中型鋼架大棚育苗。培育3—3.5葉齡,苗高12—14厘米,中莖粗3毫米,5—10條壯根,百株乾重2.8—3克的中苗。

  (二)秧田面積,依據插秧規格及種植面積而定,並要考慮10%秧苗損失率(見表)

           秧田面積計算表(見附表)

  (三)秧盤的選擇 現在我縣大多數農民所用的機插盤育苗的軟盤長58厘米,寬27.5厘米,折立邊高25厘米,每平方米6盤。機插時每盤26行,每行抓18穴,合計468穴。如果插9×3寸,每平方米33.3穴可插14.2平方米,插9×4寸,每平方米25穴,可插18.7平方米,插9×5寸,每平方米20穴,可插23.4平方米,插9×6寸,每平方米16.6穴,可插28平方米。

  (四)播種量的計算。根據我省水稻專家多年的研究結果,認為水稻軟盤育苗,每盤播種90%以上芽率的芽種100克,80%芽率的芽種110克為宜。如果播種時播量過密,秧苗纖細,插後緩苗慢影響分櫱。如果播種過稀秧苗雖然健壯,但插秧時往往秧爪漏抓容易造成空穴,增加了補苗用工。所以大中棚育苗,每公頃本田秧田面積:9×3寸需132平方米,需種子40公斤,9×4寸100平方米,需種子50公斤,9×5寸80平方米,需種子40公斤,9×6寸66—70平方米,需種子35公斤。

  (五)種子處理

  1、認真做好發芽試驗工作

  2、進行晒種和風選 播前7—10天晒種2—3天,打破休眠狀態,提高酶的活性,風篩選去掉雜質。

  3、鹽水選種 即50公斤水加12-12.5公斤鹽選種。

  4、種子消毒 將洗凈鹽分的種子40公斤放入用德國產施保克10毫升,加水50公斤的容器里,沒過種子3—4厘米浸5-7天,撈出後即可催芽。

  5、催芽 將浸過的種子每袋裝20—25公斤,放在30—32℃條件下催芽經常翻動,當芽長到2毫米時,再放到15—20℃條件下煉芽6小時,便可播種。

  (六)配製營養土

  應用龍旗牌強力酵素壯秧劑1.5袋,拌過篩的就地取細土270公斤,混拌均勻後裝90盤(15平方米)苗床。每公頃本田育70—100平方米苗床,需壯秧劑10—15袋,過篩細土1690—1900公斤。

  (七)選地做床及播種

  苗床地要選在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方便的旱田,園田及本田高場地塊。如春做床,持翌春化凍10—15厘米時,用旋耕機旋耕,整平摟凈根茬,然後按規格做床。做床後最好用木磙或石磙壓平壓力實,澆透底水,待腳踏不留腳印時擺盤裝土,每盤裝配製好營養土3公斤,整個苗床裝土完畢後,澆水濕潤盤土,然後每平方米床面用移栽靈乳劑2毫升,加水3公斤用噴壺澆灑均勻,滲後無積水便可播種,播種量以每平方米播芽600—660克為準。播種量稀厚均勻一致。復土0.5—1.0厘米,蓋嚴不露籽。

  (八)封閉滅草和復膜

  苗床封閉滅草應用丁撲合劑(粉劑)一袋(50克)拌細土2.5公斤悶2小時,均勻地揚施在20平方米苗床上面,而後復地膜保溫保濕。

  (九)秧田管理

  出苗前要密封,保溫保濕,苗出齊後綠化期撤膜。棚內溫度一葉期保持28℃,二葉期25℃,三葉期20—22℃。1.5葉後通風煉苗以防徙長,出苗後2葉期前苗床不幹不澆水,出現乾裂要及時澆水澆透,但不能大水浸灌。

  如果秧苗發生立枯病,可用移栽靈抗逆誘導劑每平方米苗床用2毫升兌水3公斤澆灑。或用甲基立枯磷50毫升兌水50—100公斤,噴洒100—200平方米床面。在1.0—1.5葉時,用3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10克兌水16公斤噴秧田45—50平方米。

插秧前預防潛葉蠅,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

  四、本田整地

  1、本田耕翻時間分秋翻春翻,耕翻形式有五鏵梨耕翻和旋翻。一般耕翻深度15—20厘米,旋耕翻為12—15厘米。

  2、耕翻後要泡垡3—5天,水耙水層為3—5厘米,垡片高處不見水,垡片下溝中有水層。第一遍水耙達到碎土、滅茬 、起漿作用。第二遍水耙著重整平田面,耙後田塊要求泥土碎軟地平如鏡。

  水耙後要適當沉漿,水層一致,寸水不露泥,達到投土塊不濺泥,用二姆指划出一條溝不立即淤平為好,以免機插時擁泥。土質沙性大的田塊要隨耙整平後,隨之插秧。

  3、機插時水面水層2—3厘米,以防水多風大漂苗,或缺水沾秧,擁泥。

  五、插秧技術

  1、插秧苗時間 一般是在5月15日—25日為宜,最晚不超過5月31日,不插六月秧苗。

  2、每台插秧機每小時作業進度2—3畝,日插進度在2—3公頃之間。

  3、每盤秧苗插秧長度為9×3寸插46.6米,9×4寸插62.3米,9×5插78米,9×6寸93.3米。

  4、在地頭將秧箱裝上秧苗,攜帶幾盤備,使之夠一出或一個來回的用苗。

  5、插秧機運行前要試插和調整各部件。首先要試插10米遠,檢查插秧質量,確保在插秧過程中無故障出現。

  6、插秧機運行中要檢查穴距是否符合標準,栽插均勻度、插秧質量以及勾秧和傷秧程度,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以免影響插秧質量。

  六、施肥技術

  首先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依我縣三年優質米栽培施肥試驗結果,採用氮、磷、鉀比例為1:0.5:0.5,公頃施肥量400公斤,其中尿素200公斤,磷酸二銨115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85公斤。如果機插深施肥,插秧機安裝2ZF6型深施肥裝置,將全部肥料一次性地深施在5—6厘米處。這樣集中施肥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流失、後勁長。插後15天秧苗長勢雖不如常規秧多,表層施肥好,但發新根後根系下扎肥很快發生作用,秧苗長勢變旺,能提高早分櫱,中期發育平穩,促進早熟3—4天,並且出穗齊,穗頭大,結實千粒重出米率都有所提高,增強抗倒伏能力。

  倘若採用常規施肥法,則應在耙完第一遍時將磷酸二銨的全部,鉀肥的60%,氮肥的30%做基肥施入,插秧後8—10天追分櫱肥占氮肥的40%,穗肥在6月25日前後看水稻當時長勢而定,如果繁茂則後移到抽穗前10—15天,再追施氮素的20%即可。鉀肥在分櫱盛期施入40%。根據發展綠色食品需要,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與氮磷鉀肥合理搭配,可以降低化肥的成本,培肥地力提高米質。

  如果應用水稻專用肥,公頃施用250—300公斤做底肥,再追施尿素150—200公斤,或硫銨200—250公斤,產量非常可觀。

  七、水層管理

  插秧後,灌淺水3—5厘米,以防春風大漂苗,且有增溫促分櫱作用。有效分櫱期在計劃的莖櫱數達到後,可曬田直至田面有微裂現象,便可恢復水層。水稻孕穗7—10厘米水層,如遇17℃以下低溫,可加深水層15—20厘米保胎。寒流過後恢復原水層。抽穗揚花期3—5厘米,灌漿期2—3厘米,抽穗後35—40天斷水,以利收穫。

  八、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本田封閉滅草,在水耙後地勢平坦地塊,公頃用60%丁草胺2公斤甩施,地勢不平地塊用96%禾大壯1.5公斤加吡嘧黃隆15袋噴施,或在插秧後,稗草1.5葉期,用禾友1號600克,加苄嘧黃隆150克拌到化肥里結合,揚施分櫱肥施入。要保水層5—7厘米,5—7天缺水補水。

  插秧後發現潛葉蠅及時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霧。負泥蟲用18%殺蟲雙撒滴劑公頃3000毫升甩施。

  對於稻瘟病,要種植抗病品種,並以預防為主,如發現葉瘟及時用富士一號公頃1.5公斤加水450公斤噴霧,穗頸瘟用20%三環唑1.5公斤兌水450公斤噴霧進行防治。


推薦閱讀:

為什麼華北沒種水稻而緯度更加高的東北種水稻呢?
最後的守稻人
Plant Cell∣中科院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卜慶雲課題組發文揭示水稻角質層蠟的生物合成新途徑
原始人為什麼選擇小麥和稻米作為主食?

TAG:科技 | 技術 | 信息 | 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