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想要研究愛情,我再也不相信心理學家了

為什麼心理學家們對「愛情」的研究會喚起公眾的負性情緒?

1975 年,伯奇德和哈特菲爾德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得到一筆 8.4 萬美金的研究基金,用以研究浪漫愛情。該基金引起了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的抗議,他在公告中聲明「我反對它不僅因為沒有人能證明墜入愛河是一門科學,也不僅因為我確信即是劃傷 8.4 萬美金或是 840 億美金也無法得到一個所有人的認可的結論,我反對它還因為我根本就不想知道答案……我相信其他 2 億美國人都想為生命中有些事情留下一點神秘的色彩,而恰恰我們最不想知道的就是為什麼一對男女會墜入愛河……」

而在隨後的《芝加哥論壇報》上,這一言論獲得了 88% 的讀者的支持,大家對於這項研究都持有較為反感的態度,為什麼一個研究會喚起大家如此強烈的負面情緒?

匿名用戶

其實答案基本上都在題目描述里了,公眾可能會覺得「花這麼多錢做這樣的學術研究用啥用」?更多地可能會覺得要是這樣愛情就會變得無趣了,也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距離太遠了

題目里提的問題是來自補充的案例的,所以無法繞開案例,而看這個案例,則無法繞開當時的歷史背景。1970-1980 那段時期,對於愛情的學術研究多集中在哲學和文學、藝術領域,輔以社會學的稍微涉足,心理學(這個非常想向自然科學靠攏的學科)方面的研究幾乎為 0。案例中的兩個人可以說是開創了心理學領域裡對於愛情的研究的先河(比較慘的是後來名聲都給斯滕伯格搶了)。但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總會惹來非議,那個議員的評價就是其中之一。其實議員心底里想的可能是花這麼多錢研究愛情值不值得,是不是會浪費納稅人的錢;但是和公眾講的時候不能只提這個(雖然這個理由也能博得公眾的認同),還要加上更容易讓人接受的理由,就有了題中的描述

如果從更一般的角度來說,為什麼公眾不待見對於愛情的學術研究,是因為學術研究里的愛情太無趣了。下面是一個從神經科學角度切入的和愛情有關的研究里的截圖:

公眾第一反應可能是:看不懂;這沒什麼,學術文章也不是寫給公眾看的。第二反應可能是:愛情就被你用腦子裡那裡亮了一下,然後一堆數據就解釋了啊,你 TM 在逗我?我看見 ta 吃不下睡不著,就因為腦子某個地方亮了一下?

而對於終極問題的態度,其實還是要看這個問題落在「日常生活」和「學術(科學)研究」兩個極端中間連續體的哪裡

像宇宙怎麼來的這種問題,公眾一般都不怎麼管,信上帝的信上帝,信科學的信科學;雖然可能會覺得浪費自己的稅來研究也沒什麼用,但是不會有特彆強的正面或負面態度。因為和自己的生活離太遠了

但是像愛情這種問題,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原本科學沒怎麼插足的,但因為科學和技術不斷發展而開始向日常生活領域進軍。這類型「終極」問題公眾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來理解,而科學現在想要來取代這套自洽的體系,很容易讓人不舒服。雖然我不覺得愛情能算什麼終極問題

參考資料

Aron, A., Fisher, H., Mashek, D. J., Strong, G., Li, H., & Brown, L. L. (2005). Reward, motivation, and emo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94(1), 327-337.

Reis, H. T., Aron, A., Clark, M. S., & Finkel, E. J. (2013). Ellen Berscheid, Elaine Hatfield, and the Emergence of Relationship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5), 558-572.

※神站導航→ ⌒精品資源永久網址⌒ | 《你所看不見的神站大爆光》 | ♂邀請碼自取♀

查看知乎原文(22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做夢的時候知是在做夢嗎?
我們都是一群無路可退的人嗎?
瑞典人快樂的秘密?
積極心理學入門看哪些書?聽知乎的大神說
2、父母的愛(原創)

TAG:愛情 | 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學家 | 相信 | 信心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