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千秋,動作百年——動作電影百年回顧【2】
動作片大導演會成為觀眾選擇觀看影片的一個主因,當大導演們的魅力減退,那麼就是巨星時代的來臨。20世紀70年代初的香港影壇,仍然是邵氏一家獨大,雖然也有不少電影公司同時存在,可都不成大氣候,無力撼動邵氏江湖地位。當其時,在美國發展多年的李小龍意圖回港發展,畢竟當時華人在好萊塢很難大展拳腳。本來李小龍屬意邵氏,可惜邵逸夫並沒有給予李小龍足夠的重視,他要求李小龍回港面談。李小龍原指望著邵氏能派個把代表來美國登門造訪,最後也是化為泡影,他一氣之下就回絕了邵氏的邀請。
當時鄒文懷剛剛離開邵氏自立門戶,鄒文懷正愁嘉禾沒有大牌明星撐起門面,邵氏與李小龍失之交臂,正好給了嘉禾公司可乘之機。鄒文懷立刻致電在美國的劉亮華女士(嘉禾的高層人士),要求她到李小龍家中拜訪,希望能遊說李小龍加盟嘉禾公司,一切條件都好商量。嘉禾的高規格禮遇讓李小龍受寵若驚,他很快與嘉禾達成了合作協議,劉亮華的美國此行算是大功告成。其實,劉亮華去美國,是為了幫助嘉禾爭取已經息影的「武俠皇后」鄭佩佩,不成想,「武俠皇后」沒有請到,但是請來了未來的「功夫天王」。
李小龍正式回港之後,就帶著嘉禾一大隊人馬殺向了泰國,在那裡拍攝了他為嘉禾演出的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李小龍汲取了美國電影技術的先進經驗,所以在拍攝節奏的要求上,遠遠高於當時香港電影的要求。再加上李小龍本身的武藝超群,就連攝影師還要常常抱怨捕捉不好他的踢腿鏡頭,所以第一次與李小龍的合作,大家都是怨聲載道。當《唐山大兄》於1971年公映之後,立即橫掃東南亞的票房紀錄,李小龍的旋風迅速刮遍了全亞洲,進而是全世界,包括了好萊塢,英語中也多了「Kung Fu」這樣一個單詞,李小龍是香港影壇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巨星。
李小龍的從天而降,讓邵氏措手不及,邵氏任何一個動作片導演或是武術指導,都沒有辦法超越李小龍的成就,他們的電影無法拍得比李小龍還要精彩,邵氏的動作類型片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敵手。世事難料,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李小龍躊躇滿志之時,他突然於1973年與世長辭,這是香港影壇一個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也使得步步後退的邵氏公司得到了收復失地的機會。
李小龍之後,各個電影都希望能夠有人取代他的位置,尋找了很多外型與動作和李小龍相似的年輕人來主演電影,雖然有一定的票房回報,可是與李小龍的舉世矚目相比較起來,這麼一點兒成績實在不值一提。
成龍早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風格,直到受大師兄洪金寶的啟發,開始自覺地把功夫和喜劇結合起來,創造出別具一格的功夫喜劇類型電影,才算奠定了他本人的動作表演風格。成龍從1978年的《醉拳》和《蛇形刁手》開始,一路走紅到得今天,已經貴為香港動作電影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是繼李小龍之後的第二位發跡於香港的國際動作巨星。
來自內地的李連杰是全國武術冠軍,和出身自戲班的成龍不同,李連杰擁有紮實的武術功底,李連杰是「武者」,而成龍是「表演者」,李小龍是二者兼有之。1982年在內地公映的《少林寺》是李連杰的電影處女作兼成名作,為他在整個華語影壇打響了知名度。在此之後,李連杰的事業發展幾經起伏,中間還出現過短暫的停頓,直到遇見怪才導演徐克之後,李連杰新派武俠的動作風格才算正式確立起來。
李連杰是武者出身,在《少林寺》中就可見他矯健的身手,那時他的武術表演風格以寫實為主,到了後來徐克執導的《黃飛鴻》系列中,李連杰的風格也隨著導演轉變為寫意為主。徐克的《黃飛鴻》經典不遑多讓,他大膽地擯棄了過去傳統的拍攝手法,運用吊威亞來展現劇中人物靈巧的身手,這很符合當代年輕觀眾的審美要求,所以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在香港一經面世,就火得一發不可收拾。
李小龍和成龍都很能堅持個人的風格,他們自己能夠主導影片的創作方向,他們甚至直接參与到影片的劇本創作中來。李連杰雖然後來也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但是他更專註於影片本身的製作質量,影片的創作風格他倒是不太重視。所以李連杰與徐克、元奎、王晶等眾多導演合作之後,他的影片展現的風格是各有不同,因為李連杰隨著導演的風格在轉變,所以這些作品中非常缺少李連杰個人的思想。這樣的狀況一直到2006年的《霍元甲》才算是有所改觀,不過此時的李連杰已經不在巔峰時期了,所以我們也不能期望他可以走得更遠。
李小龍和成龍電影中的武打動作,大多是他們自己設計,和李小龍對打的多數都是黑帶或棍王一類高手,只有李小龍才可以駕馭這些人。成龍在香港拍攝的動作電影,都有他自己動作班底「成家班」的參與,只有《雙龍會》參與設計的武術指導較多,所以風格也與成龍其它的動作電影不太一樣。李連杰主要與袁和平、元奎兩位武術指導合作,如今這二位爺都已經揚名好萊塢了,他們是國際級的武術指導,《黑客帝國》、《殺死比爾》、《玩命速遞》《生死格鬥》都是他們二位的傑作。
進入了21世紀,香港影壇的動作電影出現了疲軟之勢,成龍和李連杰都奔赴好萊塢舞刀弄槍,新生代的青年演員又很少可以獨挑大樑的。鑒於這種形勢,影壇必須有一位年紀適中的動作演員肩負振興動作電影的大任,甄子丹就在此時出現了。
甄子丹在1984年憑藉《笑太極》正式出道,23年來水平發揮起伏不定。甄子丹在8、90年代還出演了不少電視劇,如《洪熙官》、《精武門》等,這些劇集今天看來仍不失為高水準之作。但是甄子丹在電影事業上的發展就不盡如人意,這或許也是當年甄子丹不懂得把握機會所致。在整個90年代,甄子丹所有電影作品中能稱得上是出類拔萃的,僅有《少年黃飛鴻之鐵猴子》、《亞洲警察之高壓線》、《戰狼傳說》等少數幾部電影,其它的經典作品,像《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新龍門客棧》都並非是他領銜主演的電影,他的表演很搶眼,但他不是主角。
進入新世紀以後,甄子丹似乎是勵精圖治,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他先是在張藝謀的《英雄》中小試牛刀,接著在徐克導演的《七劍》中大顯神威,甄子丹已經成為香港影壇當下最耀眼的一顆動作巨星。
甄子丹畢竟存在年齡偏大的問題,香港動作片還是會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在香港青年一代的演員中,謝霆鋒在經歷過《龍虎門》、《男兒本色》的淬鍊之後,大有成為香港新一代功夫巨星的勢頭。從內地來香港的吳京,和李連杰一樣具有敏捷的身手,吳京也是真正的武者出身,吳京在動作表演上,明顯佔有很大優勢,他今後的動作電影之路必定還會走得更遠。
結語
經歷了幾代中國電影人的不懈努力,動作片已經成為華語電影中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好萊塢都要甘拜下風,香港作為華語動作電影的中樞,培養了大量的動作片人才,他們在全世界為中國功夫揚名,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華語功夫電影將會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推薦閱讀:
※汪先生的大寶劍 第二章 大俠
※這都不懂,你配當金庸迷嗎?
※第三十九章 凌青苹漁翁得利
※金庸、古龍、梁羽生、瓊瑤,你更喜歡誰的作品?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句詩為何如此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