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人生 禮儀先行【講稿】

  

主講人:職教中心高級教師 劉明麗

 

       有文明禮儀的城市,才是高貴有品質的城市;有文明禮儀的國家,才是有實力的國家,我們應該以文明禮儀培育城市品格,以文明禮儀營造和諧環境,以文明禮儀深化道德實踐,以文明禮儀抒寫優雅人生。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形成的行為規範與準則。「禮」,可以理解為禮節、禮貌,禮節就是人們通常表達敬意、問候、祝願等慣用形式;禮貌是表達敬重、友好的態度。「儀」可以理解為儀錶、儀態,儀錶,如容貌、服飾、個人衛生等;儀態是通過動作、表情等表達禮貌的行為舉止。

一、禮儀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敬」即尊敬。只有做到自敬,才能做到敬人,敬世間萬物。自敬既要敬重自己的身體,又要敬重自己的體形,我們的身體受之父母,體形涉及操守,因此自己對自己不敬的話,小則傷及體膚,大則傷及節操,聯繫到日常生活,任何自殘或者是自殺的行為都是不孝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同時我們工作的時候要有敬業之心,愛崗敬業,就是守禮,否則就是非禮。只有做到敬字當頭、表裡如一、身體力行,才能真正做到和諧安康。

「凈」即講究衛生。越是文明的民族,對住所、食品、衣服等的衛生程度要求越高。我們中國自古就講究衛生,在傳統禮儀中,往往通過「凈」來體現對別人的尊敬之意,比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掃庭院,撣除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按照民間的說法,塵土的塵與陳舊的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就是把我們的窮運、晦氣通通掃出門,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企求,也是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的一種體現。

「靜」即神定氣閑,沉靜從容。一個修養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靜氣」。人只有安定下來平心靜氣,才能認真思考問題,有所收穫,如果頭腦發熱,情緒激動,在非常失控的情況下很難把事情做好。平時我們講「食不語,寢不言」指的也是「靜」。

「雅」即文雅。生活文明而又有教養的人,言談舉止必然都很文雅。據統計,40%的人對服飾搭配不當不滿意;62%的人對嚼口香糖的行為不滿意;65%的人對皮鞋擦不幹凈不滿意;85%的人對衣服有皺褶不滿意;100%的人對沒有禮儀不滿意!

二、不同禮儀的具體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關於介紹的禮節

逢年過節,家裡會來客人,有時候來的客人是互不相識的,那麼作為主人,我們如何介紹他們認識呢?作為介紹者來說,先介紹誰,後介紹誰要特別注意介紹的順序,這裡的原則是:尊者有優先知情權,意思就是我在為他人作介紹之前,先要確定雙方地位的尊卑,然後先介紹位卑者,後介紹位尊者,這樣做可以使位尊者優先了解位卑者的情況以便見機行事,在交際應酬中掌握主動權。比如:應該先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晚輩介紹給長輩;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把下級介紹給上級。介紹同事、朋友與我們的家人認識時,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同事、朋友。介紹來賓與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後介紹來賓。介紹社交場合的先到者與後來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後來者,後介紹先到者。

介紹時還要注意介紹的姿勢:自然站立,面帶微笑,親切地目視被介紹者,伸出自己的右手,掌心向上,四指併攏,拇指張開指向對方的腰部。介紹時既要話到,又要眼到、手到。切忌東張西望,或用手指隨意指點,更不要拍打被介紹者的肩和背部。作為被介紹者此時應該馬上起立;目視對方,面帶微笑,與對方握手寒暄,可以這樣說,「您好,王經理,很高興認識您」,或者說:「久仰大名,認識您非常榮幸」「興會興會」等等。必要時可作進一步的介紹,交談後走時要互相道別。

自我介紹時要注意三點:第一,時間要簡短,通常在半分鐘左右;第二,態度一定要自然友善,親切隨和;第三要力求真實,沒有必要過分的謙虛,貶低自己討好別人,也沒有必要自吹自擂,弄虛作假。初次見面作自我介紹的時候,指望交往對象僅憑一面之緣就對自己了解的非常透徹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只需要介紹本人的姓名、供職單位及部門,具體從事的工作既可。

(二)關於握手的禮節

握手是世界上最為普遍的一種禮節。兩個熟人見面總是先打招呼然後握手;素不相識者見面,一經介紹往往要通過握手來表達高興和榮幸,然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分手告別的時候,常常要相互再次握手,再說再見。握手有表示感謝的意思,比如我們在接受禮物、獲得獎品或出席完宴會之後,往往要通過握手表達感謝。握手也有表示祝賀之意,比如祝賀某人晉陞、獲獎、喬遷之喜、喜得貴子等等,往往用握手表達恭賀之意。

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行握手禮的時候,最為重要的禮儀問題就是握手的次序。男女之間、賓客之間、長幼之間、上下級之間,一個人與多人握手,誰先伸手呢?倘若對此一無所知,在與他人握手的時候,搶先去伸手,而對方卻沒有回應,那這種場景一定非常尷尬。伸手的原則是:尊者有優先決定權。就是說,在兩人握手的時候,各自應首先確定自己身份的尊卑,然後以此決定伸手的先後,通常由位尊者先伸出手來,位卑者即以響應。這樣做,既體現了對位尊者的尊重,又維護了位尊者的自尊。因為握手往往意味著進一步交往的開始,如果位尊者不想與之深交,是大可不必與他伸手相握的,這樣看來,長輩與晚輩的握手,應該由長輩首先伸出手來。女士與男士的握手,應該女士首先伸出手來。已婚者與未婚者握手,應該由已婚者先伸手。社交場合,先到者與後到者握手,應該由先到者伸手。上級與下級握手,應該由上級先伸手。接待來訪這種情況,比較特殊,當客人抵達的時候,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義務,以表達歡迎;而在客人告辭的時候,則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表示的是再見之意。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握手的次序僅用於律己,但不必苛求於人。如果我們自己處於位尊者的位置,而位卑者搶先伸出手來,不能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這樣的話,必先失禮於對方,自己形象也不光彩,會給人留下傲慢失禮的印象。

握手時神態應該熱情、友好、自然。握手的力度要適度,往往伸出右手,手掌垂直與地面,指尖指向對方,用兩個掌心相握,傳達彼此的溫暖和真誠,手上下搖動,表現出堅定有力和熱情洋溢。

握手的時間通常是在握緊後,打過招呼即鬆開,時間不宜過長。但是,如果親密的朋友意外相遇、至愛親朋依依惜別、忠心感謝難以表達時握手時間就長一點,甚至緊握不放、話語不休。

女士握手,異性之間握手,一般握手的四指。男士之間握手,一般握手的掌心,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握手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與他人相握,尤其是在與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候要牢記此點,因為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潔的。

2、與基督教信徒交往的時候,要避免兩人握手與另外兩人握手,形成十字交叉的形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也是非常不吉利的。

3、不要戴著手套握手,握手之前一定要把手套除掉,在社交場合女士的晚禮服手套除外。

4、不要在握手時戴著墨鏡,除非有眼疾或者眼睛有缺陷。

5、不要在握手的時候將另外一隻手插在衣袋裡,給人以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

6、不要在握手的時候面無表情,不置一詞,好似對方根本不存在,而我和他握手純粹是為了應付似的。

7、不要在握手時長篇大論,過分客套,耽誤對方的時間。

8、不要在握手時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是上下抖動搖晃個沒完。

9、不要在與人握手之後,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好像與對方握一下手就會使自己受到感染似的。

10、不要坐著或者躺著與人握手,除非有病起不了床。

11、不能一隻腳站在門裡,一隻腳跨在門外與之握手。

12、不能一邊打電話一邊與人握手。

13、不能嘴裡吃著東西與人握手。

握手的禁忌很多,但是我們不去觸犯禁忌的方法卻很簡單,那就是換位思考,尊重別人,時刻考慮對方的感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對待別人,這樣做永遠不會出錯。

(三)名片使用的禮節

雖然現在電話聯繫已非常普遍,但是我們在許多場合仍然會用到名片。它是當代社會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中,一種最經濟、最實用的介紹性文件,它可以用來證明我們的身份,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廣結良緣。

使用名片有「三不準」,第一,不準隨意塗改,名片製作好以後不能隨意的塗改。第二,不準提供兩個以上的頭銜,一般一到兩個為宜。第三,一般不提供私人的聯絡方式,尤其是在商務交往、公務交往中,強調公私分明,工作場合留辦公電話,私人交往提供私人電話。

遞送名片時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觀察意願,看對方是否願意與我們交往;二是把握時機,例如人家正在洗手,或者是正在用餐,此時就不太適合遞送名片;三是講究順序,「先客後主,先低後高」。客人先遞送名片,主人後遞送名片;職位低者先遞送名片,職位高者後遞送名片;如果與多人交換名片,可以由近及遠去遞送。四是先打招呼,不能搞突然襲擊。可以說,我們來認識一下吧,或是先做自我介紹。五是表現謙恭。可以說,這是我的名片請多多指教,這是我的名片請多多關照,或者這是我的名片以後咱們常聯繫,都可以。

接受名片時候需要注意幾點:一是態度謙和,當他人表示要遞名片給自己,或者交換名片的時候,應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面帶微笑,目視對方,用雙手或是右手接過名片;二是認真閱讀,表示感謝,接過名片以後應從頭至尾默讀一遍,如果有疑問即可當場向對方請教,此舉意在表示尊重對方,還應該口頭表示感謝,不能默默無聞,一言不發;三是精心存放,不要在名片上面做任何標記也不要寫字,不可來回擺弄,不要將名片遺忘在座位上,不要落在地上,也不要在名片上壓放任何東西,因為名片是人家個人形象的縮寫,接過名片之後應該放到公文包里,或者是西服內側兜里,或者是特定的文件夾里;四是有來有往,接受了名片,有來無往非禮也,如果我們沒有準備名片,應該表示歉意並加以說明。

(四)關於致意的禮節

致意就是表示問候之意。致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舉手致意。有時候看見熟悉的朋友而我們自己正在忙碌,無暇分身,可以舉手致意。或者在公共場所,遠距離的遇到相識的人,常會用到舉手致意。準確的做法是:全身直立,面帶微笑,目視對方,略略的點一下頭,然後伸開手掌,掌心向外對著對方,手臂可全部伸直,也可以稍微彎曲輕輕晃動。

2、點頭、欠身致意。通常用在餐飲、茶飲活動中,或者不適宜交談的場所,輕輕的點一下頭,或者是微微欠一下身即可。

3、抱拳致意。我們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見面的禮節。

4、鞠躬致意。往往表達鄭重地問候之意,即使用於莊重嚴肅、喜慶歡樂的儀式,也適用於一般的社交場合。行鞠躬禮必須脫帽,立正,面帶微笑,目視受禮者,男士應該雙手自然下垂,置於褲縫處;女士的雙手應該下垂,相交貼於腹部,然後以腰為軸,身體前傾,前傾的幅度可以根據受禮對象和場合決定。九十度的鞠躬禮通常用於非常特殊的場合,所以很少用。行鞠躬禮的時候有三項禮儀準則需要注意:一、受鞠躬禮必須還鞠躬禮;二,地位低的人應先行鞠躬禮;三,地位低的人鞠躬的幅度要相對深一點。

5、擁抱貼面致意。這種致意方式是歐美各國、中東及南美國家常見的見面禮節。

6、吻禮致意。西方國家、東歐及阿拉伯國家流行的一種見面和告別的禮節,往往以一定程度的擁抱相結合。

7、合十禮。原是印度古國的文化禮儀之一,後來被佛教徒沿用為日常普通的禮節。

(五)關於稱呼的禮節

稱呼指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中彼此之間的稱謂,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恰當的稱呼,反映了自身的修養,也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甚至還體現著交往雙方關係發展的程度,因此,我們不能疏忽大意,隨便亂用。選擇正確恰當的稱呼有三點應該注意:第一,合乎常規;第二,照顧稱呼地區的習慣;第三,入鄉隨俗。

1、生活中的稱呼

對本人的親屬,要使用謙稱。如果輩分年齡高於自己可採用「家」字,比如稱自己的父親為家父,母親為家母;稱輩分年齡低於自己的,可以用舍字,比如舍弟,舍侄,舍妹;稱自己的子女可以加小字,如小兒。

對別人的親屬,要使用敬稱。稱別人的長輩可以用「尊」字,例如尊母;稱別人的平輩或晚輩,可以用「賢」字,例如賢妹,賢侄;如果不分輩分或者長幼,稱別人的親屬,可以用「令」字,如令堂,令尊,令郎,令愛;另外朋友熟人之間的稱呼,我們也可以使用敬稱,例如對長輩或是平輩,我們可以使用「您」,對晚輩要用「你」,對有身份者,年紀長者,資深者,德高望重者,可以稱為「先生」,不論男女,也可以在先生前冠于姓氏;對文藝界,教育界人士,或者是資深者、德高望重者也可以稱為「老師」,「老師」之前也可以加姓氏;對德高望重的年長者,資深者,還可以稱為「某公」或是「某老」,這都是敬稱。同時,我們平時還可以採用姓名的稱呼,平輩熟人可直呼其名,表示親切的時候,可以在姓之前加上老、大、小表示親切,比如「老李」「老王」「老周」這樣稱呼,還可以直呼名字,不加姓,還有一些親切的稱呼,比如大媽、大爺等等。對普通人的稱呼,我們中國普遍的稱呼是「同志」,現在和國際接軌也有一些稱呼,如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還可以稱呼其職務職稱。

2、工作中的稱呼

第一,職務性稱呼,可以僅稱職務,如部長、經理、主任,也可以職務加姓氏,如毛主席、周總理,也可以姓名加上職務,如胡錦濤主席,稱呼越複雜就越正式;

第二,職稱性稱呼,可以僅稱職稱,如教授、律師、工程師,也可以在職稱前加上姓氏,如李編審、孫研究員,也可以在職稱前加上姓名,如李浩教授、王存主任醫師。

第三,學銜性稱呼。可以僅稱學銜,如博士,也可以姓氏加學銜,如楊博士,還可以姓名加學銜,如楊朝博士,還可以把學銜具體話再加上姓名,「史學博士楊朝」越複雜的稱呼越正式。

第四,行業性稱呼。可以直呼職業,如老師、教練、醫生、大夫,還可以稱呼小姐、女士、先生,這種稱呼通常用於商界、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一般按約定俗成的性別來進行不同的稱謂,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小姐和女士的區別,未婚者一般稱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確婚否的,稱為女士。在我們中國,一些公司、銀行、外企、賓館、商店、酒吧、歌廳以及一些交通行業,這些稱呼及其通行。

第五,姓名性稱呼。可以直呼其姓名;可以直呼姓,不稱名,但是要加老、大、小;可以稱名不呼姓,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工作場合只稱名不呼姓的話,它通常現於同性之間,尤其是上司稱呼下級,長輩稱呼晚輩,異性之間最好是加上姓和名,親友,同學,鄰里之間也可以使用這種稱呼。

3、外交中的稱呼。第一,對於任何成年人,國際上都可以稱男子為先生,女子為小姐、夫人或女士。夫人一般是指已婚者,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對方的婚姻狀況,不可貿然稱之。如果不明確對方的婚姻狀況,可以稱對方為女士。另外,可以觀察她所戴結婚戒指的狀況來判斷是否結婚。第二,在商務交往中,一般是以先生、小姐、女士稱呼交往對象,「夫人」這個詞,在商務交往中不出現。在政務交往中除了稱呼先生、小姐、女士之外還有兩種方法,一是稱其職務,比如主席,總理這都是行政職務,二是對地位較高的可以稱其為閣下,但是在有些國家,比如美國、墨西哥等國家,並不稱呼閣下。在國際上,教授、法官、律師、醫生、博士等職業受到人們的景仰和尊重,所以可以直接作為稱呼。

稱呼中有許多禁忌:

1、錯誤的稱呼。比如誤讀。像有些姓氏非常容易讀錯,如果我們不認識一定要請教別人,或者查字典。還有容易出現誤會,比如,本來沒有結婚,誤稱對方為夫人,也會令對方非常難堪。

2、過時的稱呼。有一些稱呼現不能再使用了,比如老爺、大人等一些對古代官員的稱呼,如果我們搬到現實生活中來就顯得不倫不類。

3、不通行的稱呼。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愛稱人為師傅,山東人愛稱人為夥計,我們中國人把自己的配偶、孩子,經常稱為愛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聽來,師傅等於出家人,夥計肯定是打工仔,而在外國人將愛人理解為搞婚外戀的第三者,將小鬼理解為精靈鬼怪,所以一些地域性的稱呼在不同的地方容易造成南轅北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4、不恰當的行業稱呼。學生之間可以互稱同學,軍人之間可以互稱戰友,工人之間可以互稱師傅,道士和尚可以稱出家人,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以此去稱呼界外人士,這樣就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5、庸俗低級的稱呼。在人際交往當中,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切勿使用,比如兄弟、朋友、哥們、死黨,這些顯得庸俗低級,檔次不高,而且帶有明顯的黑社會人員的風格。所以,在正式場合,是禁用的。

6、綽號。關係一般,切勿擅自給對方起綽號,甚而至於一些帶有侮辱性的綽號,像肥佬、拐子、禿子、羅鍋、四眼、馬竿、老黑等。這些就更要免開尊口了。

(六)電話禮儀

撥打電話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對方的姓名,電話號碼、通話要點等等這些必不可少的內容列出一張清單,通話時便可以照單辦理,就不會出現現說現想、缺少條理、丟三落四的情況了。此種方法簡單易行。只要我們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自覺的行為,容易給人留下訓練有素,有板有眼,辦事利落的印象。

接通電話之後,應首先問候「您好」,並確認撥打無誤,「這裡是某某單位嗎?這是某某某的電話嗎?」在得到明確答覆以後自報家門,「我是某某單位的某某人」,或者「我是某某某」。隨後報出自己要找的人。在電話交流過程中,要言簡意賅,在通話時最忌諱東拉西扯,一廂情願的逼著對方和自己共熬電話粥,或者是故弄玄虛,在電話中玩捉迷藏遊戲,讓對方猜猜我是誰,這樣做會非常的令人討厭。通話結束以後,要說再見。

接聽電話,要堅持接聽電話鈴響不過三的原則,也就是電話鈴響三聲之內要將電話接起,然後問候:您好,接著可以報單位和部門,必要的時候可以報上自己的姓名。接著就要詢問來電需要什麼服務,表示願意為對方效勞,「請問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或「請問您找誰呀」,認真的傾聽電話內容,必要的時候要做好記錄,如果是代接的電話,一定要及時的轉達,通話結束以後要說再見。

有關注意事項:1、要注意通話的時機,不能在對方睡覺、用餐的時間打電話。2、要注意舉止表現,不要一邊打電話,一邊吃東西,或干別的事情。3、注意三分鐘原則,也就是公務電話通話時間通常不要超過三分鐘,以短為佳,寧短勿長,如果需要長時間講,應先詢問對方。4、應該由主叫方先掛斷電話,或者由位尊者先掛斷電話。

行動電話的使用禮儀。

第一,要注意手機使用的安全問題。不要在駕車時使用手機,以防發生車禍;不要在醫院、油庫等處使用手機,免得手機發出的信號有礙治療,或者是引發火災和爆炸;不要在飛機飛行期間開啟手機,否則會使飛機迷失航向。

第二、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在需要保持安靜的場合,應將行動電話放到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或者是衣服口袋裡,保持震動狀態。在公共場所,如公交車上、電梯里、樓道里、辦公室里不允許旁若無人的,高聲使用手機,以免妨礙他人,破壞公共秩序。

(七)行路禮儀

要注意行進的位次。與尊長或者是異性一起同行時,尤其應該注意位次上的尊卑:前後時前為尊,後為卑;並排時右為尊。如果我們在狹窄之處行走,如果沒有急事,一定要將左側讓出以便有急事者快速通過。男女同行上下樓梯時,宜行於女士之後,如果女士穿裙裝,尤其如此。主要目的是體現對女士的尊重。出入無人值守的電梯時,陪同者應該先進後出,客人應該後進先出,陪同者先進,是為了控制電梯,後出,也是為了控制電梯。出入燈光昏暗的房間時,陪同者應該先進先出,客人應該後進後出,那麼陪同者先進去是為了打開燈,陪同者先出來是為了為客人開門引路。行路時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仍然要注意,要看三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另外要注意三讓,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使出行更加安全暢通,文明有序。

(八)乘車禮儀

如果下屬陪同上司或者客人同行,那麼下屬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外出辦事的時候,下屬應該為上司或客人打開右側的後門,並以手護頂,同時提醒上司或客人小心。如果同坐一輛車,座位由上司決定,待上司和客人坐好後,下屬再任意選個空座坐下,但是一般不去坐右側的後席。抵達目的地之後,下屬要繞過去,為客人或上司開門,並以手護頂,協助客人下車。尤其要注意姿勢的優雅,上車時,宜採用背入式,也就是身體背向車廂入座,待坐定以後,將雙腳同時坐進車內。如穿的是長裙,應該將關上車門之前將服裝整理好,下車的姿勢,應將身體盡量的移近車門,如果穿的短裙,應該將雙腳同時踏出車外,再將身體移出,雙腳不能一前一後,

轎車上哪個座位是首座,哪個座位是末座呢?在比較正規的場合,尤其乘坐轎車時,一定要分清坐次,而在非正式的場合,我們就不必拘泥於此了,從安全係數來說,當然副駕座為末座,司機後面的座為上座。但是,如果從駕駛者和車型的角度來考慮,專職司機駕車的話,右側后座為上座,副駕座為末座,如果是主人親自駕車,那麼副駕座為上座,左側后座為末座,這裡有與主人同甘共苦風雨共舟之意,體現對主人的尊重。如果是吉普車,無論誰駕車,副駕座都是首座,左后座都是末座。九人小巴士,無論誰駕車,那麼中間右側為首座,副駕座為末座。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要考慮主隨客便,最尊貴的客人坐到哪,哪就是上座,然後我們依據客人的位置在確定位次。

(九)用餐禮儀

用餐前要先選擇桌次和座次。如何選擇桌次呢,以面朝門定位置,距離門越遠。位置越高,稱為遠高近低。面朝門,右為上。如果是多桌,仍然右為上,遠高近低。同時,居中為上。選擇好桌次以後就要選擇自己的座位了。同樣,面朝門,面門的是主人位。如果主位只有一個,那麼主位的右側為一號嘉賓,也就是主賓位。以此,距離主人越近位置越高,距離主人越遠位置越低。如果是兩個主位,那麼副主人背對門而坐,主人面朝門而坐。有兩種排座方式,一種是先排主位兩側,再排副主位兩側,以此排定。第二種方式,先右後左,先主位右側,後副主位右側,然後再主位的左側,在副主位的左側,以此排定。

用餐須注意:

1、讓菜不夾菜。上菜之後,可以請客人品嘗新上的菜。如果客人需要可以用公筷為客人夾菜,但是一般情況下,不為客人夾菜。

2、敬酒不勸酒。

3、吃東西不發出聲音,不能吧嗒嘴。

4、不亂吐。如果有骨渣,可以吐到餐巾紙里,或者骨碟里。

5、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飾,不要在酒足飯飽以後,松腰解帶衣冠不整。

筷子使用十忌:

1、臟筷。就是用筷子在盤裡扒拉夾菜;

2、指筷。不能拿筷子指向別人;

3、吸筷。即使菜上有湯汁也不能嘬筷子;

4、淚筷。夾菜時不幹凈,菜上的湯汁淋了一桌子;

5、貢筷。忌諱筷子插在飯菜上;

6、拉筷。嚼著的東西不能拿筷子當牙籤往外撕;

7、粘筷。筷子上粘著東西的時候不能夾別的菜;

8、連筷。一道菜不能連夾3次以上;

9、斜筷。不要伸著筷子夾較遠地方的菜;

10分筷。擺筷子的時候不能擺到餐具的兩側,只有在吃絕交飯的時候才這麼做。

(十)接待言談禮儀

接待言談禮儀的原則是:文明、禮貌、準確。

最常用的「十字」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

聲音要講究:1、發音必須準確、清晰易懂;2、速度不宜過快,也不宜太慢;3、要注意語調、停頓、輕重。總而言之,理直氣和最感心,聲音稍低最動聽。同時,我們還要在交談中學會聆聽,要做到認真、耐心、專註、有禮、呼應、理解。怎樣讓我們的交談更有收效,有什麼技巧呢?簡單說,就是處理好你和我的關係,我們通常說話時習慣於「你怎麼怎麼樣」,語氣生硬,如果轉換為「我想、我能不能、我願意等等」商量或懇求的語氣,效果就會發生變化。

(十一)服飾禮儀

我們要注意三個要點,一是揚長避短。二是區分場合。三是遵守成規。

1、揚長避短

我們以冬季女士大衣的選擇為例,看一看著裝對個人的體型是否能夠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

對於又高又瘦的體型,我們應該選擇有助於調整身體比例的款式來穿。比如,一位女士選擇了一件高腰款式的大衣,平衡了瘦高平直的線條,強調了修長的感覺,而且泡泡下擺讓她看起來更加有曲線美。

對於矮小豐滿的女士來說,選擇大衣時,首先要注意胸部尺寸是否合適。其次要看整體的效果。這件款休閑款大衣把腰線抬高,這樣讓人看起來有拉長、苗條的感覺。

對於偏胖的圓形身材,很多這種體型的女士會在冬季選擇筒狀的大衣來穿。其實,這樣做並不是最佳的搭配方案,因為大衣雖然可以遮擋住腰部和背部的肥胖部位。但是,它對體型不具有任何的修正作用,她可以選擇一件豎線條的大衣,用大衣的剪裁形狀幫助強調體型輪廓的線條感,效果要好一些。

由此看來呀,服裝的揚長避短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首先要避短,其次才是揚長。

2、區分場合

第一種場合是辦公場合。其著裝的基本要求就是四個字「莊重保守」,我們可以穿套裝,可以穿套裙,也可以穿制服,如果是沒有的話,可以穿長袖的襯衫,長褲、長裙。辦公的時候穿時裝、休閑裝是不太合適的。

第二種場合社交場合,指的是工作之餘的應酬時間,比如,參加宴會、舞會、音樂會、走親訪友等等。這時的著裝要求是時尚、個性,可以穿時裝,可以穿禮服,可以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社交場合最不該穿的就是制服。例如在舞會上,有人穿一身警服進去,我們一般情況下不會想到他是來跳舞的。

第三種場合是休閑場合,也就是工作之餘個人活動的時間,比如在家休息、出去健身、觀光遊覽、逛街購物等等。這時的著裝要求是舒適自然,只要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倫理道德可以隨便穿。

3、遵守成規。

所謂成規就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穿制服的成規,就是統一、成套,包括飾物、包括鞋子、帽子都要統一。

穿西裝,也要遵守成規。所謂西裝,是西方國家較為流行的兩件套或三件套,統一面料,統一色彩的規範化的男裝。通常用於正式場合穿。西裝,又分為單排扣和雙排扣兩類,在扣子的系法上,雙排扣要求全部扣上,單排扣要求扣上不扣下。具體說來,單排扣如果是一粒扣子,要麼扣上,要麼不扣。兩粒扣子,只扣最上面一顆,或者不扣。三粒扣子,可以扣中間一顆,或最上面兩顆,或者都不扣。在出席正式的場合時,扣比不扣要好,但是坐下之後一定要解開。如果穿的是三件套西裝,那麼一定要把馬甲上的扣子都扣好,外套要解開。

西裝配色的原則是「兩個單色,一個圖案」,如果領帶是花色的,那麼襯衣和西裝、外套應該是單色的。也就是說,應該有一種顏色跳出來,其他的顏色作陪襯、呼應,如果是多種花色交織在一起,就會顯得太花哨。

西裝的鞋應該是皮鞋,而不應該是休閑鞋,非皮鞋款式或者淺色的皮鞋都屬於休閑鞋,黑色的皮鞋最正式,正式的場合應該穿系帶的黑色皮鞋,襪子應該穿深色的襪子,最好是黑色的,襪子的質地可以是棉的、毛的、真絲的,但是不應是呢絨的。白色的棉襪一般被認為是運動襪,不能配西裝。襪子的長度最好是長及小腿肚,穿中長襪,以免我們坐下時露出腿部。

套裙穿著四大禁忌:

第一,在正式場合不能穿黑色皮裙。

第二,裙、鞋、襪不搭配。鞋應該是高跟或者是半高跟的皮鞋,顏色應該以黑色最為正統,與套裙顏色一致的皮鞋也可以選擇,襪子可以選擇肉色的、黑色的、淺灰的、淺棕的長筒襪或者是連褲襪。

第三,忌諱光腳。穿套裙的時候,不能光腳穿皮鞋,或者是露著腳趾穿涼鞋,這是不配套的。

第四,忌諱三截腿,上面是一截裙,中間是一截光腿,下面是一截襪子。這樣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飾物佩戴的成規:

1、以少為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一件首飾都不戴。若有意同時佩戴多種首飾的話,上限為三。也就是總量上不能超過三種,除了耳環手鐲之外,最好不要使同時佩戴的同類的首飾超過一件。例如戴戒指一般講究的是帶在左手上,最好戴一枚,如果非常想多帶,至多只能帶兩枚。帶兩枚戒指的時候,可以在一隻手上帶在相連的兩個手指上,也可以帶在兩隻手相對應的手指上。戒指的佩戴往往暗示著婚姻狀況和擇偶狀況,戒指帶在中指上表示已經有意中人處於戀愛之中。如果帶在無名指上,表示已經訂婚或結婚。如果帶在小手指上就暗示著自己是獨身者。如果帶在食指上,表示無偶或求婚,

2、同質同色。也就是我們選擇了金、銀、玉、珍珠等材質的飾物時,無論是哪一類飾物要質地色彩上下統一。

3、符合習俗。比如,我們中國傳統有男帶觀音,女帶佛之說。為什麼這樣佩帶呢,有多種解釋,男人多帶觀音是讓男人少一些殘忍和暴力多一些像觀音一樣的慈悲和柔和,就會得到觀音的保佑平安如意。女士多帶彌勒佛,那是讓女人少一些忌妒和小心眼,少說點是非,多一些寬容,要像這個彌勒菩薩一樣,肚量廣大。自然會得到菩薩的保佑,快樂自在。總的來說,男帶觀音女帶佛也就是男女互補之意,男人可以吸收女人的優點,女人可以吸取男人的優點。

4、注意搭配。我們的飾物要與身材、臉型、服裝、脖子粗細等相搭配。身材高大的女士,可以帶大耳環,身材嬌小的女士則要帶小耳環,臉龐大的女士可以選擇葉形、長形耳環。臉龐小的可以帶圓形的耳環,脖子細長的女士可以帶紡絲的項鏈,那麼,馬鞭鏈這樣比較粗的項鏈適合年齡稍大的婦女選用。如果身著柔軟飄逸絲綢的裙衫,那麼裝飾物應該精緻小巧,顯得嫵媚動人。如果穿得比較素或單色的服裝,佩帶的飾物可以色澤鮮亮。

(十二)關於儀態

儀態主要包括站、坐、蹲、走、姿勢、表情、手勢等,要注意舉止文靜、沉穩,給人成熟大方,溫文爾雅的感覺。

1、站姿。它體現的是一種靜態的美,頭正目平面帶微笑,微收下頜雙肩放鬆,雙臂自然的下垂,挺胸收腹立腰,腳跟靠緊,腳尖分開成V字形。站得端莊穩重,自然親切,如青松般挺拔向上。

不良的站姿:第一種站姿佝肩俯胸。這種站姿腿膝無力,膝關節沒勁,肌肉放鬆容易導致大腿變粗。第二種站姿臀部下塌、任意,導致身體的重心下降,整個上半身的重量都壓在下半身,容易造成臀部下垂。

2、坐姿。坐姿包括就座的姿勢和坐定以後的姿勢,入座的時候要輕而緩,走到座位面前轉身,輕穩的坐下,不要發出嘈雜的聲音。女士在坐下之前應該把裙子稍微用雙手攏一下,坐下以後上身保持挺直,頭正目平,目視前方,或者是交談的對象,可以輕靠椅背。在正式的場合,如果有位尊著在座,一般只坐座位的三分之二,兩隻手掌掌心向下,可以疊放在雙腿上,兩腿自然彎曲,兩腿之間的距離男子的可以鬆開一拳或者是兩拳的距離,女子則膝蓋要靠緊。

操作電腦時的坐姿:一是頭要微低視線略向下;二要肘平,上臂下臂成九十度;三是背要有靠;第四腳要略抬。這樣做著長時間操作電腦,以利於頸椎和腰椎。

上學讀書時一定要告訴孩子們做到「三個一」坐姿,手離筆尖1寸遠,胸離書桌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只要做到三個一,孩子的近視眼可以從小預防。

在社交場合,無論何種坐姿,都要自然放鬆,面帶微笑,在正式場合入座離座,都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的氣氛。無論何種坐姿,上身多要保持端正,要目視前方,身體不可歪向一側。

3、蹲姿。蹲姿有兩個禁忌,第一禁忌是兩腿叉開,臀部向後撅起。第二禁忌是下蹲時內衣露透。

4、走路的姿勢。正確的走路姿勢要做到輕、靈、巧,男士要穩定矯健。女士要輕盈優雅。

5、表情。在人相見的時候,表情是生理和情緒狀況的體溫表。表情主要通過目光語和微笑語來傳遞信息。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而且是人類五感,即視、聽、嗅、味、觸覺中最為敏感的。目光主要通過視線接觸的時間、接觸的方向、瞳孔的變化三個方面來體現。我們先來看視線接觸的時間,人們在交談中視線相互接觸的時間通常占交往時間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之間,一般情況下視線接觸要連續注視對方在三秒以內。視線接觸的方向,分為三區,上三角區也就是雙眼,有公事公辦鄭重嚴肅的意思;中三角區也就是臉部,有親切平和坦誠平等的意思;下三角區也就是雙眼到前胸,表示的是關切和熱愛。瞳孔的變化就是瞳孔變大或縮小,瞳孔平時變化不大,如果突然之間變大了發出光芒,目光炯炯,這個時候,往往表示驚奇、喜悅、感興趣;如果瞳孔突然縮小,雙目黯淡無光,則表示哀傷、厭惡、毫無興趣可言。

微笑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是真正的世界禮他們能超越文化而傳播,你的微笑會讓別人體驗到幸福感,覺得自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訓練微笑的幾種方法:

(1)他人誘導法。我們跟別人相處的時候,都願意找性格比較活潑外向幽默的人。主要是因為他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在他的誘導下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愉快。

(2)情緒回憶法。當我們自己獨處時,不要想那些不高興的事情,要想一些積極快樂的事情。想高興的事也是過一天,想哀愁的事也是過一天,我們為什麼不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呢?所以要作情緒的主人。

(3)口形對照方法。我們在照相的時候攝影師通常會讓我們說「茄子」、「田七」,這些口形都可以讓人好像在微笑。

(4)習慣性培養法。平時就要對著鏡子練習笑,習慣就成自然了。

(5)牙齒暴露法。如果心情非常不好,你出席的場合又不許你把惡劣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或者是交往中來,那麼你只要稍微露出牙齒,別人在猛然之間也會以為你在微笑。

6、手勢。手勢語是一種形體語言,是通過手和手指的活動來傳遞信息的。一般認為,掌心向上的手勢有一種誠懇尊重的意義,向下則不夠坦誠缺乏誠意。禮儀性手勢,要求五指伸直併攏,腕關節伸直,掌心斜向上方,身體稍前傾,偏下壓,要目視來賓,要面帶微笑。一般情況下,距離對方一米左右的時候,可以採取低位手勢,也就是指尖指向腰下,請坐。如果距離對方兩到五米左右,那麼一般採取中位手勢指向對方的腰間或胸部。如果距離對方五米以外,那麼,我們可以採用高位手勢,指向對方的眼部。

引路性手勢。應該走在客人左前方兩三步遠,或者是兩米遠距離處,在引路的過程中要注意側身,注意客人,並於之步伐保持一致,速度保持一致。引路的時候要適當的給客人作一些介紹,在拐彎或者是有台階樓梯的地方,要採用中位手勢提醒客人請往這邊走,或者是注意樓梯注意安全等等。

我們還要注意手指的使用,大拇指向上通常表示誇讚別人真棒。但是,大拇指斜向一側它的含義就變了,就不禮貌了。食指要禁用,食指不指向他人,因為它含有指斥教訓之意,所以,我們指人的時候採用的是禮儀性的手勢,掌心向上手臂伸直指向對方。鼓掌的手勢通常用於表示歡迎、祝賀、支持等等。它的要求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右手輕輕打在左手上,必要的時候可以起立鼓掌。但是,切忌不可以拿鼓掌來表達厭惡毫不感興趣,這樣鼓倒掌,反而成了失禮之舉。

總之呢,在禮節、禮貌、儀錶、儀態四個方面是各有側重不可分割。敬、靜、凈、雅四字口訣也是要融會貫通,也不能片面的去理解。所以,禮儀不是表面問題而是細節問題,尊重不是忍讓而是雙贏。在禮儀方面,說得多不如做得好,從現在做起;看著做不如自己做,從我做起;要我做不如我要做,從內心做起。


推薦閱讀:

神奇針灸 更年期也優雅
如何優雅地使用 Stack Overflow?
禮儀問答 為什麼每次倒紅酒只倒三分之一?
在男人眼中,背這款包包的女人最優雅
為什麼法國女人只需要十件衣服

TAG:禮儀 | 人生 | 優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