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家庭「父親」缺位家庭教育,嚴父慈母角色應回歸

出席家長會的,清一色是媽媽,爸爸要是去了,很容易成為「稀缺動物展出」;每逢節假日,在網上吆喝著組團旅遊、制訂線路的,也總是媽媽,如果爸爸參加,那純屬友情出場;在外面,板著臉給孩子做規矩的是媽媽,一臉「老好人」表情打圓場的是爸爸;送孩子補課充電,更是媽媽打頭陣……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認知中的慈母嚴父變成了慈父嚴母。但是,這樣的改變對於孩子的成長,究竟意味著什麼?

三成家庭父親缺位家庭教育

中國家庭一直存在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長期以來,便形成了爸爸高高在上的威嚴形象,以及媽媽溫婉親切的慈母形象。然而近年來,由於社會競爭激烈,「主外」的爸爸忙於在外打拚,將更多的家庭責任交予媽媽,很多時候家庭教育都是媽媽說了算。於是新情況出現了:媽媽一派嚴格,而爸爸則會寵愛孩子。其實,這並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久前,一份對上海部分中小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有近三成家庭,父親基本不參與孩子的教育,而在父母共同參與教育的家庭中,又有七成家庭以母親教育為主,父親只是輔助角色。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小巫說,父愛與母愛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有著同等的重要性,而且父愛和母愛是有「分工」的。父親的愛和接納賦予孩子價值感,使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一個人。父愛與母愛相結合,給予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孩子成年之後能夠順利地得到他人的愛與接納。在父愛母愛平衡的家庭里,母親更多承擔了哺育、照料、安撫的任務,父親則承擔了供給、保護、教養的任務。

但是,現在很多時候,母親除了承擔哺育和照料、安撫的任務外,還承擔了教養的工作。但是,母親由於長時間事無巨細地養育孩子,對孩子的要求也會更高,所謂「付出更多,期望也更多」,荷花池幼兒園的園長宋青說:「父親因為工作原因較少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所以會對孩子有一種補償性質的寵愛。只要有機會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愛。尤其是女孩子的家庭,父親對女兒的溺愛甚至會比母親更加極端。」

當然,這或許也是父母刻意的「角色扮演」。宋青認為「這就好像是唱戲裡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而且由於父母的個性特點差異,導致母親更嚴格,父親更放縱。因為女性較為細心,且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照顧的更多,也正因此對孩子的要求會更高,這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無意識所顯現出來的。母親通常會關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對於孩子的培養要求自然就上升,因而成為一名嚴格的母親。而男性不一定會有如此精細的觀察和要求,這也就是所謂的「父親對孩子要求不高」的原因。父親會對孩子的調皮不以為然,顯得比較縱容,從而演變為慈父形象。

「嚴母慈父」未必是好的教育模式

「父親勇敢、堅韌、宏觀、大氣等品質,會給予孩子強大的心理支持。如果缺乏這些經驗,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不少心理學專家認為:「嚴母慈父」現象對孩子成長負面影響較大。

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父母做對了孩子才肯學》的作者鄭委說,相對於父親的理性來說,母親更感性。而且母親對於孩子照顧的過程中,往往會事無巨細,樣樣要管。「很多媽媽常常抱怨自己太累了,但是越累的媽媽越不是好媽媽。問題是很多媽媽不願意做『懶媽媽』,總是無意識地要對孩子全面包辦,把孩子該承擔的責任都承擔了。這就是父愛和母愛的差別帶來的管教孩子的差異。」

更糟糕的是,「現在幼兒園、小學低年級教師以女性為主,男性比例極低。」華師大心理諮詢師王慧老師認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父親往往會因為工作原因,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位置後移,而這種現象對於幼兒的成長不利。它會造成孩子的性別認同有所偏差,尤其對男孩子的影響特別大。它會導致男孩子的性格過於女性化,做事不夠果斷、懦弱、不敢突破創新且缺乏英雄氣質,影響孩子個性的形成。」

王慧稱,心理學很早就得出結論,在孩子的早期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影響比母親更為顯著。因此家庭中父性缺失的現象也應當及時予以改變。「養不教,父之過」,這是中國千年來認同的觀念,因此「家庭教育模式還是嚴父慈母較好,嚴母僅可在適當時候作為補償,男性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應當更為凸顯。」

父親應當是每個男孩的第一榜樣和偶像

其實孩子孕育、出生和成長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成年男性作為丈夫與父親的親身參與,這個家庭的三角形(如果是一個孩子。多個孩子則形成多邊形)才是完整、平衡和穩固的。幼兒在一定時期和母親形成更加緊密的關係,但是這並非意味著父親可以不參與,只有父親從幼兒出生後就參與教育,才有可能使孩子到了學齡期順利地從母親走向父親,在精神上「斷奶」。

小巫說,男孩子在學齡期,都需要逐步和母親分離開,解脫那種緊緊糾結在一起的情感紐帶,走到父親那裡,從成年男性身上獲得生命的價值感與使命感,獲得生活的智慧與自律的技巧,以父親為榜樣,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歸屬感、有道德感、尊重女性、熱愛家庭的成熟男性。而女孩子也一樣,在學齡期,需要解脫與母親的情感紐帶,走到父親那裡,從成年男性身上獲得愛與接納,獲得與異性相處和溝通的技巧,以父親為偶像,成長為一個自尊自愛、自信自立、情感成熟的女性。在青春期後期,女孩子在情感上需要與父親分離,再次回到母親這裡,與母親建立更加深厚、互補的感情紐帶,為自己今後成為合格的母親打下良好的基礎。

尤其是男孩子,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比女孩子需要更多的榜樣和偶像。父親當然是每一個男孩子的第一榜樣和偶像。而當一個孩子看上你做他的偶像時,他給你的是真愛,因為這是他自由意志的選擇。所以對任何成年人來說,這都是莫大的殊榮,也是重大的責任。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中父親是缺位的,那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當然,宋青稱,如果家庭教育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慈愛、一個嚴格的形象,那麼也可以不打破這種平衡,但是即便父親是慈父,也不能是從不參與到孩子家庭教育的「慈父」,也就是說不能因為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參與少而充當慈父。

「這是一種平衡,而還有一種更重要的平衡:孩子的學習方面和成長方面。很多家庭會把這種嚴格僅僅體現在對孩子的課業學習上,這是不可原諒的。」宋青舉了許多家長對孩子學習要求非常嚴格,但對孩子生活習慣等太過放鬆的例子,認為這樣顯然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不論『慈父嚴母』還是『慈母嚴父』,家長的這種做法都不可取。」家庭中的嚴格和慈愛,一定要都存在,這是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幫助。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全面嚴格和全面慈愛也要保持並重,這是孩子身心智力各方面共同健康成長的保證。

轉載請註明: 轉自醫學百科, 本文鏈接地址: http://blog.a-hospital.com/p/683

相關文章:

  1. 外陰瘙癢的危害以及預防
  2. 孕媽媽「回南天」防潮防病攻略
  3. 「美瞳」彩色隱形眼鏡可能會毀了你的眼睛
  4. 男性女性最佳懷孕生育年齡
  5. 林書豪一夜成名後心理壓力山大
  6. 滑輪暴走鞋頗受小學生歡迎,穿久易患肌肉勞損
  7. 減小肚子的六種有效方法
  8. 白領養生的9個最佳時間段
  9. 「雨水」節氣至,預防「倒春寒」感冒
  10. 女性護理液越用越不健康?

推薦閱讀:

亞洲三國(中日印)與美國
家裡窮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0,利爾一家
以愛情之名 行掠奪之事
軌,在男人眼裡就是個P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父親 | 角色 | 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