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越「補」越虛,四季養生基本常識,你養對了么?

現代人大都有養生的意識,但是卻沒有正確的養生常識,所以經常徒勞無功。甚至很多人認為養生就是多吃一些補品,保健品,導致越「補」越虛。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人有九種體質,其實養生不僅要分體質,還要分季節。一年季節,各有不同,每個季節的環境差異巨大,所以養生方法是有區別的。

  • 人體的陰陽氣血受四時之氣的影響產生變化。

  •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一年四季養脾胃。

  • 注釋:表裡是內外的意思,中醫講臟在內,腑在外,相當於一種從屬關係。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臟腑分工合作,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春季養肝:在五臟中肝屬木性,春天在五行中也是屬木。春天陽氣生髮,是旺肝的季節。

肝對應的腑是膽,它和干是一種表裡關係,所以有「肝膽相照」這個詞。膽氣生髮起來,肝氣才能為之生髮。膽汁之所以能正常發揮作用,要依靠肝的疏泄功能;反之,膽汁排泄不暢也會影響到肝。

在疾病防治上,要肝膽病同防。第一要保持心情舒暢,肝氣通達,膽汁輸送才能通暢,利於脂肪的轉化和全身代謝的調整;其次,平時多注意飲食,限制煙酒,減少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也不僅是在預防脂肪肝,同時也能預防膽結石。

養生要點:春季養生要注重精神調理,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達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夏季養心:在五臟中心屬木性,夏天在五行中也是屬火,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夏天炎熱而生機旺盛,是人體新陳代謝處於最旺盛的時候,宜清火凝心神,減輕燥熱感。

心對應的腑是小腸,它和心相表裡。二者經脈相聯,氣血相通。如心火過旺時,除了表現為口舌生瘡外,還有小便短赤,灼熱疼痛等小腸熱證,叫做「心移熱於小腸」。若是小腸有實熱,也會順經上通於心,出現心煩,舌尖糜爛等癥狀,小腸虛寒,則會出現心血不足。

在疾病防治上,既要清瀉心火,又要清利小腸之熱,相互兼顧。而小腸經當令時,如果人出現臉紅、心慌、胸悶這些象,實際上是心臟出問題的前兆。

養生要點:夏季養生注重清熱消暑,健脾祛濕,冬病夏治,其中祛除邪濕可以增強小腸正氣,避濕熱停留,而冬病夏治可以治本。

秋季養肺:在五臟中心屬金性,秋天在五行中也是屬金,我們常說「金秋」,是收穫的季節,秋季天干氣躁,會導致肺氣不足,所以金秋最適合養肺。

肺對應的腑是大腸,它和肺相表裡。人要大便時,一定是靠肺氣把大便排出來的,便秘其實是肺的問題,肺氣不足皮膚問題也會找上你。有時中醫針灸泄大腸經的火也解決肺的問題。

在疾病的防治上,秋天燥邪易傷肺。呼吸系統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複發,一旦外邪進入了大腸經,就會出現感冒發燒和"上火"等癥狀,有的人會喉嚨、牙齒疼痛,有的人會出現痤瘡、雀斑、酒糟鼻,有的人會腹脹、腹瀉、便秘、上肢不遂。如果這時候沒採取措施阻止外邪的進攻,外邪就會長驅直入進入人體的內部--手太陰肺經。這時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肺部疾病,這就是為什麼感冒發燒不及時治療就會轉成肺炎的原因。

養生要點: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同時也要注意祛除體內濕氣,這是基礎,所謂濕氣不除大補不進。

冬季養腎:在五臟中腎屬水性,冬天在五行中也是屬水。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所以腎氣充盈,則精力充沛,筋骨強健,神思敏捷,腎氣虧損則陽氣虛弱,腰膝酸軟,易感風寒,生疾病等。冬季腎臟機能正常,可調節肌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引發疾病。所以,冬季注意對腎臟的保養是十分重要的。

腎對應的腑是膀胱,它和腎是一種表裡關係。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足,才能促進膀胱司開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儲存與排泄。

在疾病的防治上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里,皮膚緻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而經腎、膀胱的氣化,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易導致腎炎、遺尿、水中等疾病。

養生要點:祛濕排寒,溫食忌硬,早睡晚起,補氣血。冬季祛濕散寒尤為重要,濕氣在體內排不出,下行變為濁氣,會導致生殖器官炎症。

一年四季養脾胃:在五臟中脾屬土性,乃後天之本。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然而生活中的暴飲暴食、過分油膩、憂思過度、饑飽不均等都可能傷及脾胃。所以在四季,尤其是長夏,都應該養好脾胃。

脾對應的腑是胃,它和胃是一種表裡的關係。脾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脾也不好。

在疾病的防治上,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脾喜歡燥,不喜歡濕;胃喜歡規律,討厭刺激,但壓力大、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喝酒、暴飲暴食、愛吃冰冷、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動、焦慮緊張,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負。中醫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而現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濕」問題。

養生要點: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另外,必須健脾除濕。

  • 四季養生對飲食的建議是什麼?

  • 春天:肝色是青色,表現為綠,所以青色食品多補肝。尤其在春天應適當多吃青筍、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 夏天:心色是紅色,應適當多吃山楂(紅果)、蕃茄、紅蘋果、紅桃子、心裡美蘿蔔、紅辣椒等紅色食品。

  • 秋天:肺色是白色,屬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補肺作用。因此,秋天應適當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品。

  • 冬天:腎色是黑色,屬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腎抗衰老作用。尤其在冬天,更應該養腎。因此,冬天應適當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烏、熟地等黑色食品。

  • 一年四季:脾色是黃色,四時皆養,所以黃色的食品多補脾。尤其在長夏和每個季節的最後18天,應適當多吃山藥、馬鈴薯、黃小米、玉米等黃色食品。

推薦閱讀:

有哪些容易被誤解的文學常識?
什麼樣的扁桃體需要手術摘除
裝修知識零基礎不要緊,我來幫您解答疑惑和問題
常識大普及:十二星座大全

TAG:養生 | 常識 | 基本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