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 揖禮簡介

揖禮

拼音:yī lǐ

目錄

揖禮 -概述
揖禮 -揖禮的優點
揖禮 -周揖禮
揖禮 -叉手揖禮
揖禮 -抱拳揖禮

揖禮 -概述

  

作揖 揖禮據《周禮》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有時則又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酈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示出狂徒酈生對劉邦這位無賴皇帝心裡不是很服氣。

揖禮 -揖禮的優點

  一是衛生握手可傳播某些細菌病毒。握手時雙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帶水,也會給另一方帶來不舒

服。而中國的作揖,施受雙方完全沒有身體接觸,即便到傳染病醫院去慰問一大群病人,回家後地無須急匆匆先去衛生間洗手。

  二是省時,當代人的交際繁多,假如一個人會見十多位客人,與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個人同時會見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陣工夫。既然說時間就是金錢,為何不用作揖這種方式來惜金?一拱手,頃刻之間,以一當十乃至當百,即使有成千上萬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親切。

  三是優美。人在握手時含胸曲背,低頭引頸,姿態實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際雙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見窘態。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懸吊之險,難免把某種莊重的外交或某種歡樂的重聚,搞得有點滑稽。作揖則無須有這種擔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氣宇軒昂,雄姿英發,高出手高懸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體形和美的氣度,讓周圍的人眼睛一亮--壯士也。

  四是自主,人們多有這樣的體驗:握手時,有一方已伸出手來了,另一方沒有看見或故意裝作沒看見,使對方的手停在空中縮也不是,不縮也不是,時間一秒秒過去,尷尬透頂。有時也有另一種情況:剛才沒看見的一方突然看見了,趕忙補救,雖然已把對方的手挽救了並已緊緊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經造成,心中難免留下歉意。這種多發性事故,暴露了握手這一方式的最惱人的缺點--它必須由雙方協調配合,同時動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訓練有素的交際家,已經經過了長期實踐摸索,臨場仍需要聚精會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時候。這種事干多了,沒有不累的道理。作揖當然比握手簡單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麼時候出手就什麼時候出手,完全不受對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約,絕不可能被對方冷落得進退兩難,遭其他人暗笑。

  握手和作為禮儀的擁抱原本都是西方的東西,近代史上隨著鴉片輸入中國。在中國人紛紛脫下黃袍馬褂,穿上西裝革履的時候,握手也漸漸為國人所接受。西裝代替了長袍,握手代替了作揖,然而並非完全的代替,而只是部分的代替。

  作揖沒有消亡,它仍然活在民間,活在台灣,活在全世界的華人族群中,而且還活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如過年過節,典禮慶賀,我們時不時拱手作揖。

揖禮 -周揖禮

  盛行於周期至漢朝期間。

  周揖禮行禮手態: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尾指四指併攏,左掌撫托右掌背交叉或平疊,掌心朝內,左右

影視劇中的揖禮拇指相扣,兩手合抱,拱手為禮。此禮節文官武將或君臣均可使用,多用於文官。

  「揖」是拱手禮,以站立姿態不需跪拜,禮節較拜禮要輕一些。《史記·高祖本記》:「酈生不拜,長揖。」《漢書·周勃傳》:天子「至中營,將軍亞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所以,揖禮用在較輕的場合,或者作為軍禮相見。

  周揖禮可分為天揖、 時揖、 土揖三種,所謂高揖、長揖是作禮時的高度和時間,而 特揖、旅揖、旁三揖是周禮中,王見諸侯的揖禮,周禮註疏·卷三十一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揖門右。特揖,一一揖之。旅,眾也。大夫爵同者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門右,皆北面東上,王揖之乃就位。群士及故士、大仆之屬,發在其位。群士位東面,王西南鄉而揖之。三揖者,士有上中下。王揖之,皆逡遁,既,複位。

  1、天揖(上揖:揖禮手位於高者,標準揖禮):正式禮儀場合,如祭禮、冠禮等行此禮,對尊長及同族中人行此禮。

  身體肅立,雙手抱圓,左手在上,手心向內,俯身推手時,微向上舉高齊額,俯身約60度,起身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2、 時揖(中揖:揖禮手位於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漢服或便裝均可。

  身體肅立,雙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從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約30度,起身,同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3、 土揖(下揖:揖禮手位於下者,又叫:下手):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

  身、 時揖體肅立,雙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內,俯身約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4、古代軍禮,右手握拳,左手四指併攏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此禮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多為將士、江湖人士所用。

  「九拜」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範,共有「九拜」。

  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二、頓首,就是叩頭(註:不是點頭),「頓」是稍停的意思。古人席地而座,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禮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於地,然後引頭至地,就立即舉起,是拜禮中次重者。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頓首」兩字,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三、空首,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著地,是拜禮中較輕者。這三拜是正拜。「《周禮》謂『頭不至於地為空手。』空手者,對於稽首、頓首之頭著地而言也。拜本專為空手之稱,拜之禮,即空手之禮。周之九拜,之曰空手,唯其他經曰拜手。曰拜,無曰空首者,故知空首即拜手也。」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

  四、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

  五、吉拜,是先拜而後稽顙,即將額頭觸地。 「三年之喪,以其喪拜;非三年之喪,以吉拜。」禮有「吉凶之分,吉事為吉拜,凶事為凶拜,至於奇拜、褒拜,奇者獨而無偶,即一拜也。褒字之義,鄭大夫云:『褒讀為報,報拜再拜是也。』段玉裁亦云:『褒者,大也,有所多大之辭也。』大同小異,皆系多拜之意。」

  六、凶拜,是先稽顙而後再拜,頭觸地時表情嚴肅。

  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

  八、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報拜」。

  九、肅拜,是拱手禮,並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禮。推手為揖,引手為肅。其實也就是揖。這是軍禮,軍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肅拜。其他幾種拜禮都是正拜的變通。是九拜中最輕者。〈朱子語類〉云:「兩膝跪地,手至地而頭不下。」《周禮·春官·大祝》疏:「肅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為正。」理由在於軍士身披貴胄重甲,不便於拜。還記得〈史記〉中記載的周亞夫對文王說的嗎?「貴胄之士不拜,請已軍禮見」就是不行「空首」禮,而行軍禮--就是肅拜了。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肅拜專行於婦女,雅拜,獨行於夷狄,兩者為禮,各具特性,解者多誤。例如鄭玄注《周禮》云:『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鄭注《少儀》曰:『肅拜,拜不低頭也。』《說文》撎下曰:『舉首下手也。』「《左傳·成公十六年》正義所引亦同,潘安仁《西征賦》李善注引拜:『舉手下也。』(蕭統編《文選》卷十)統謂婦女拜,見舉首下手,而不跪拜。至其原因,《朱熹》注云:『古者,婦女首飾盛多,如副笄六珈之類伏於地上。』其實不然,肅拜與肅不同,肅如揖,立而行禮,不跪拜,肅拜如稽首頓首,跪坐而行禮。前注蓋誤,以肅為肅拜也。段玉裁釋拜云:『肅與肅拜,當為二,《左傳》之肅,不言拜,則肅而不拜,未嘗跪也。』《禮記·曲禮》曰:『為其夔拜。」陸德明《經典釋文》曰:「夔,子卧反又例嫁反,詐也,挫也……盧本作蹲。』按渭甲胄在身,不能折腰,欲拜則如則如蹲踞然,故不拜。段玉裁按《公羊傳》註:作為其如蹲,此皆言不便於跪,故肅以為禮,肅,蓋如後世長揖……肅拜者,跪而舉首下手也。揖者,立而舉頭推手也,肅者,立而低頭下手,如今人之揖也。跪而舉頭下手為肅拜,下手如拱,並未分散。

  《禮記·內則》凡女拜尚右手,疏:『右,陰。』漢時行肅拜,手不至地。然所謂及地拜,則無不至地

行周揖禮的夫子像矣。段氏釋拜又云:『婦人以肅拜,拜男子之空手,以手拜當男子之稽首。』鄭注《少儀》曰:『手拜至地,手至地如男子稽首,然則婦人敬之至,而手拜,正猶男子必敬之至,乃稽首也,其拜如舅姑,亦寸肅拜而已。』注云:『婦人以肅拜為正,凶拜乃手拜。』鄭意謂婦人為夫與長子稽顙,為他喪則雖不頭叩地,而亦手至地。非也。手至地為婦人之吉拜。猶稽首為男子之吉拜,皆不用於喪。」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

揖禮 -叉手揖禮

  叉手揖禮是唐、宋、金遼、金、元時期的一種行禮方式,也叫交手禮。

唐 叉手禮宋人《事林廣記》載「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

  即雙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這種叉手禮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使行。王虛中的《訓蒙法》中記載,「小兒六歲入學,先數叉手,以左手緊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水滸傳》寫梁中書吩咐楊志護送生辰綱,楊志聽後,急忙「叉手向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又《警世通吾》第八卷《崔持詔生死冤家》,寫三鎮節度使咸安郡王得到朝廷賞賜的一領團花綉戰袍,為了表示感恩,想雕刻一塊美玉孝敬皇帝,向手下人詢問雕什麼好,其中一個叫崔寧的,「當時叉手向前,對著郡王道:『應該雕個南海觀音』。叉手禮不像拱手、作揖那樣行完禮手部動作即結束,而是放在胸前繼續這一動作,手並不放下,類似後來捫心俯身以示敬的動作,所以又有「叉手不離方寸」之說,方寸即「心」,這裡指的是胸部。

  還以《水滸傳》為例,第二十八回寫施恩請武松幫助他奪回被蔣門神霸佔的酒店,武松詢問此事的來由,「那施恩叉手不離方寸,才說出這件事來。」又如《醒世恆言》第三十五回,寫徐家的老僕人阿寄為主家出去做生意,主婦顏氏見他回來連忙打聽賠賺情況,「那阿寄叉手不離方寸,不慌不忙的說道:「一來感激天地保佑,二來托賴三娘(您)的洪福…賺得五六倍利息。行其他禮節,有時也加上叉手的動作。如《水滸傳》中的高俅,在端府看踢球時以--一個搖亮的動作接回了打在他身邊的球,令端王驚喜異常。詢問他是何人。該書寫高俅是「叉手跪拜道:「小的叫做高俅,胡踢得幾腳」』。

  這是叉手與跪拜禮一起施行。女子行「萬福禮」也有加上叉手動作的。《水滸傳》第二十回,寫潘金蓮拿叉竿挑門帘子,不想叉竿失手,正好打在過路的西門慶的頭上,那潘金蓮情知不指叉手深深地道個萬福,說道:『奴家一時失手,官幾體怪。」』

  又:1983年江蘇江寧縣張家山西晉墓出土。高19.6 厘米。青瓷,灰白色胎,黃綠色釉,釉大部已剝落,僅剩少量痕迹,模製,再以貼塑、刻紋作裝飾。現藏南京博物院。俑分頭、模製,再粘接成形,然後貼塑、刻劃眼、耳、口、鼻和髮飾服飾。頭髮向後梳理,挽成扁形彎曲的十字花式髻。髻的上部中空,可能是簪笄的地方。扁平的臉龐,廣的額頭,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眼珠鼓起,幾乎突出在眼瞼之外,流露出驚 恐的神態。在癟嘴小口上刻劃 出長而深的人中,耳垂上綴兩枚 圓形珠飾。身穿對襟寬袖衣衫, 衣長曳地。頸下兩道刻紋,是在 寬大衣衫之內,還穿著齊頸的中 衣。雙手交置胸前,似作恭敬的「叉手禮」。

  叉手示敬,是古代漢 族拱手揖禮中的一種姿勢。唐 柳宗元詩曰:「入郡腰恆折,逢人 手盡叉。」所以一般認為在唐代 始流行這種見面禮。這件青瓷 俑的叉手姿態,讓我們看到西晉 時,行叉手禮的形象。說明在早於唐朝三百多年前的西晉元康年間,已有叉手示敬的禮節。

  唐以後的五代、宋還盛行這種禮節。在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上繪有作叉手禮的人物形象。《事林廣記》中,有「叉手法」的記載。女俑在行叉手禮時,衣衫的寬袖滑至肘部,將整個小臂裸露在外。腰部束帶,挽成蝴蝶結。按人體比例來看,女俑似為跪姿,寬大的衣衫將其身軀籠罩住。寬袖長衫,是魏晉以來流行的服飾。據晉《東宮舊事》載:「太子納妃,有白縠、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晉《修復山林故事》稱:「梓宮有練單衫、復衫、白紗衫、白縠衫。」可見衫是當時上下通用的便服,而且多用白色薄質絲綢製作。這件女俑的服飾雖然簡單,但緻密的質地,柔的線條,表現出大袖衫的懸垂和飄逸。可見俑的衣衫應是用質薄的絲綢縫製的。

揖禮 -抱拳揖禮

起源

  抱拳揖禮源於古代軍禮,《漢書·周勃傳》: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

拱手抱拳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抱拳揖禮是因為在行軍禮時,右手(持兵)拿著武器,因而,左手抱蓋於握著武器的右手背上。

  《管子》:管子執枹而揖軍士曰:「誰能陷陳破眾者,賜之百金。」管仲拿著鼓槐向戰士拱手為禮說:「誰能陷陣攻破敵眾,賞黃金百斤。」可見管仲是拿著鼓槐向士兵行揖禮的。抱拳揖禮是古代軍中主要應用禮節,可拿著東西施禮,抱拳手態簡單,舒適自然。是一種常用而相對較輕易的禮儀,在古代軍隊廣為流行,隨軍隊作戰而轉移因而也傳到民間。

  抱拳揖禮在民間流行起於周初,盛於明朝。抱拳揖禮在民間流行,主要是春秋至兩晉期間,朝庭與官府等官場活動,強調周禮制,周禮儀施禮等級繁鎖,禮儀儀容要求複雜,相對難學難記,而唐宋期間,盛行叉手揖禮,抱拳揖禮相對式微,直到明朝,民間習武風氣盛行,因而抱拳揖禮也在民間得以推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章出於民間,長期軍旅,因而對抱拳揖禮應用起規範性作用。 姿勢和含義

  抱拳的標準姿勢是:左腳上前一步,右腳跟上;並步的同時,兩手環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外向左手,拳頂對著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或左手四指併攏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拇指彎曲,兩手手心朝胸,向外前平推出。

  此禮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

  道家以左手為敬手:楚人尚左,老子,楚人也,故以左邊為大邊。抱拳揖禮在道教禮儀中,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

  據道教典籍記載,信奉道教的人見面要行此禮,但要按「子午訣」抱拳,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其寓意為「抱元守一」,這屬於道家「門內」的禮節。

  按道家的說法,陰陽五行在手指上各有自己的位置,雙手於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無名指根結,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稍節,左手其餘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禮,行禮時手與鼻相平,不可高於鼻。然後左手掌心向內,掌背向外畫弧,內滑於胸口上,即左手捂心,右手畫弧線向下右環繞,同時躬身。後來這種行禮方式流傳到了民間。

  抱拳揖禮直到現代還被應用,特別是應用到武術方面,現代武術抱拳揖禮演譯出新的函義,學武術要講武德,施「抱拳禮」是武術界的禮節。左腳上前一步,右腳跟上;並步的同時,兩手環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向左手,拳頂對著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拇指彎曲,兩手手心向外前推。

  ①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徵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驕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習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

  ②左掌右拳攏屈,兩臂屈圓,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謙虛團結,以武會友。

  ③左掌為文,右拳為武,文武兼學,虛心、渴望求知,恭候師友、前輩指教。

  ④立掌如月,握拳如日,意為推讓。

相關詞條

  • 揖客
  • 揖讓
  • 揖揖
  • 揖盜開門
  • 揖遜
  • 揖別

推薦閱讀:

陳益峰:陰陽八局三合水法簡介
特警力量簡介是這樣的嗎?
童菲簡介?
關於粵語劇的簡介?
《青雲志2》簡介?

TAG:古代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