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雜說41-42-43-44-45

太極雜說412009-04-06 10:09

l         所謂氣沉丹田,虛領頂勁,千萬不可於字面理解。打拳要松的好,只要有「法度」(不是往那一站就行的事,要靜心--意要不雜,勻氣--呼吸不促,調神---意氣順遂而自生),才能做到這些。一本一末要深研。

l         太極的練習過程就是體練和心悟的交換。不練如蓋樓無基,不悟如無腳欲跑。多多於練悟上默識揣摩,自得體會。

l         《太乙金華》里有幾句話:「宗旨只要純心行去。。,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過「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卻數十年參訪矣。」

l         無極不是在嬰兒時,應該是胎兒時,嬰兒己是太極狀態了.因為此時先天之氣和後走之氣己混合,假如先天氣稱陰,後天氣稱陽的話,此是已有陰陽,便成太極.後天諸多練氣法,並非是把後天的東西丟掉,相反要多吸收精華,其目的是為由後天返回先天聚集能量,比如胎息法練氣,首先須吸足氣,然後再回下丹田補先天之氣,可見是聚集的過程.

l         意氣神的分合實際是和各自的架子和體系相關聯的。不盡相同。尤其道家的更是這樣。

l         在民間太極的定義里,「氣」分呼吸之時的「氣」、內里有了功夫之時的「氣」。這在道家太極也不例外。但道家形成了幾千年,她的精深就在於她的體系完整。一步一步的都有階及。「氣」也從醫家的呼吸、營、衛、元等大致的分別中而於實踐處給其升華。也就是說,初時太極不能不在「呼吸」上找返歸徑途,當能兩肩松得開時(一是活,二是空),那「呼吸」這個「氣」也達到了這一步應該做的。再也不要在順遂上找她了。猶如治病。病症已得確知,如果仍要反覆求證,那是會耽誤治病和引發「心病」的。所以,有老師是很重要的。這個時候老師能給你以不疑不滯。拳無樁不行。此時站樁與彼時站樁就有區別了。因為,肩鬆了,那裡邊的氣血的運行也發生了變化。倒不是倒流,而是能在意的領導下漸漸的作到虛心實腹。無一絲勉強,無一毫謬差。我的認識是此一步不要重意,也不要「借象」,凡此都是後天有為法,丹經說,同類方可取。第一步功夫就要正,否則,步步不正。所謂學拳容易改拳難!而此非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到了時候、境界就能達到的。功夫入手的對不對,中途的變化對不對都是最後能否達到那一層的重要理法。是謂,最上一乘功夫,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兢兢業業!!!

l         「意」不可以須臾離那形體的盤架。而架子的結構可是很重要的。那不是拼湊幾個就行的。太極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有內涵的,否則,踢得高高的多好看啊!?重里不重外,從相對而言,這是很高級的認識了武技得根本。所以,架子得盤旋都要有「意」得參與。「意」要在每一式得前面,但不能過早,過早就是「火寒」,過晚就是「火燥」。不離可矣!「意」還要始終的控制慢,松,軟;纏、繞、裹;捻,擰,定等等。只要意識一動,肩就要盤旋,但是腰始終都不能發力,留勁。就是一個扔勁(堅決的不要,太極是反常道的)。所謂的「扔」就是松得透,能多透就多透。手上也不要有勁,要軟的,但是不是象麵條那樣。曾有前輩說要象麵條,那是指得比喻。我的老師告訴我要「含著勁打」,我最近才體會出「含著勁」得意思。就是一個意。當年陳鑫得「纏絲精」得「精」當指得這個。即使不是,如果要是把「精」理解得形而上,而非勁。那麼也就能理會陳鑫的理論了。

l         練什麼都講下丹田。下丹田實在是重要的很。道家任何正宗功夫的孕育,生髮,成熟都離不得這裡。太極也是的。其收放拿發都在由腳及腿及腰(丹田)及指。而重要的就是丹田裡邊。丹田裡邊既不是旋轉,也不是翻滾。而是兩腿的虛實轉換,丹田也要跟著意,要將上身松得開,要在丹田處靜得來。動時,手不要留勁,眼要合得到。拿腳自然的拿,放的時候要依次輕輕的放(由腳跟到腳趾,或是由腳趾到腳跟),在腳的前腳趾、後腳跟或是後腳跟、前腳趾的過渡中,兩腳有了虛實的分別,那麼,「意」就要返照內里丹田這一塊的虛實跟隨。哪個腳是實的,丹田就與那邊整個的腿成為一體。後者都是虛的。變式的時候,「意」暫不管丹田(她自己會變動),還是如前拿腳變化。腳一踏實,「意」仍如前一般。再者,手眼之配合要有「意」的參與。無「意」,眼手無主,無用。「意」要處於三前七星處,那才是全體大用訣。「意」在道家內修中是不可少的,但也是最耽誤清修的,因為她是識神的做用,屬後天之陰,妨礙先天的顯現。所以,到了一定的階段還是要「扔」。這還得有老師看著,因為你無法在書上或自身的體會中肯定你該不該到了換的時候。老師是過來人,明白才能當老師的。我的老師說:「當你遇到危險之時,雖有防護之心,判斷可謂萬千,可是應付之手卻難以趕及。」這就象你要抓那蒼蠅一般,算計好了,可手一伸,卻被它跑了。此有三點。一是蒼蠅之靈敏,二是意識之停留(物物原非物,見物非原物。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個好對啊。所以物體都不是見之所見),三就是手之緊張(在判斷那目標的時候,未嘗沒有不在判斷目標的地方用力的。這就是斷勁。為太極手之大忌。所以,太極始終都是松的。沒有發力才是真功積久,效應自顯。還有,人在頃刻斃命前夕,他都有瞬間的一系列跳躍的判斷變化,這就是「意」。可是「意」難作用!因為她是後天,不能象先天那樣,自然的相應變化。等要變化時晚矣。故又提到了「神」。

l         「神」在文始派就是先天之靈。文始一脈,沒有分別對待。就象老子說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她生萬物,附萬物,可萬物變化,她不變化。宇宙中就她永生。惟有她可稱「絕對」。但老子還是用了一個「強(三聲)」字。因為她用後天的一切都難以形容,捕獲。「神」在道家那是元神顯化,元神不神。人為後天道斷而神!!!易曰:「不測謂之神。」還有就是陽神,那境界就更高了!民間太極里的「神」指的就是元神。再高也高不了哪去了。因為她在目標上沒有道家的高,而體系也不完整(修鍊上)。

l         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l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銀」。這絕對是南派的口訣。是說先命後性。指的是腎,而後是心。

l         心能靜,口始能靜。如果能不追求字藻華麗,定能更上層樓!

l         修行有三重師傅,外在師傅,內在師傅,經典師傅,需要相互參照。

l         道家的三清,其實各有深意。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其實是三條修行之路。道德天尊以修性入手,99%修道人是這個路上的(無為之路,慢而煩,《道德經》為主經)。靈寶天尊以修命入手,1%是從此路上走的,所謂金丹術(「始於有作人難見」,開始是有為,快而易,《周易參同契》為代表經典)。元始天尊是說人的本心直接契合,有點象慧能的例子(心心相印,從容中道,無章可尋)。這是所謂「老子一氣化三清」的化法。只修心性成不了正果。慧能也說過,「汝若反照,密在汝邊」,是講修行有密有竅。

太極雜說422009-04-06 10:10

l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自知顛倒由坎離誰識沉浮定主賓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銀晨昏運火非終旦深潭現出日一輪

l         道經:將欲噏之,必將張之;將使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太極推手精要也.

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太極之理也.

l         :「下不來樁」,是指站樁過程中產生的十面分爭力,導致前後左右上下不能大動,開時有擠壓力,按時有膨脹力。說十面,實際上各個方向都有,這時如果硬下,則可能傷及經絡氣血。一般有別人在時,請別人幫忙拍下。沒有別人,則有兩種方法:一是猛然深呼吸;二是慢慢靠向硬東西。前者吸不好,容易岔氣,我喜歡後者。「倒河車」,就是大小周天。

l         能和其他門派的武術愛好者進行友誼切磋,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許多習武者都缺乏這種機會,自己練的自認為很好,但接受實際的檢驗,很多的不足和缺點都暴露出來了……

l         「若是空坐能證悟,廟裡和尚遍地佛。」老師是學道的筏芨,是指路的明燈。學道如履薄冰,兢兢業業!越是最上一乘,雖是不繁,但越是不得絲毫差謬!是以最上乘講究非有夙慧和最上根者難學難成。

每一步工夫沒有老師,你是不知道什麼是對的。猶若看書,一家一個道理說法,那都有內里得體系啊!修行不過就是幾個關竅,到了火候,老師一點你你就通了,否則不是不知就是錯過。猶若窗紙,不點不破。試問誰能無師自通呢?道學之浩渺窮窮不已矣!不可人為臆測。

l         兩次參加推手會,兩次都有幸與陌生"武者"試手.第一次是一個清遠縣城來的年輕人,他先與我的"老師"王老試手,被王老壓得喘不過氣來.等他休息後,我與他試了一下,覺得他功力稍差,估計是王老所用的無限放大的推手法已將他的功力耗得差不多了.第二個陌生"武者"只與我試手,先問我:"怎麼推法?"我說:"來,隨便試試."已將手向他胸前緩緩按去,他用前臂一擋,又突然避過我的掌向下滑,同時下蹲,他雙手已觸到我小腿,欲抱我小腿.我的按掌在他避開時已下按至他頭頂處,但沒觸及其頭頂,因他已觸我左小腿,我整條左腿全鬆開給他,任他取,同時重心全倒換到右腿上,我正準備手腳並起送他的時候,他卻突然不玩了,我請他再玩,他卻謝絕走開了.非常短的時間,已讓王老和我的一位師兄看清.師兄說:"他蹲得那麼低你罩著他,他已經無處可走."而王老幾乎不太贊同師兄的看法,搖搖頭,沒說什麼,自我檢討時發現我丟了,另外就是功底不夠.如果王老與他交手就能壓出他的功夫他走都走不了,我差得太遠.這與三個月前(沒找回王老之前)與一個練少林拳五,六年的青年人試手的過程一模一樣.當時我大叫一聲:"停!"如果當時對方不停手,我很可能把他整個人打飛.我說:"太危險了,你要我的腳,不要你的頭了!"他說:"沒有啊,我已經把你的手撇開了?"就在他以為得手之時,危險已經降臨他頭上,而他全然不知!後來再玩,他體會到被牽動雙腳離地,重心失衡,心驚肉跳的一瞬間.考慮到面子問題,沒打他出去.這樣才令他心服.之後我說:"推手你推不過我,但打架我打不過你,因為我還沒學過怎麼打人呢."現順將王老所定的三條推手規則寫出來共大家玩味,當然希望有人能提出更好的規則來參考.1.要絕對保護對方.2.不爭勝負輸贏(重在練).3.放得下面子.

王老認為不傷害對方,又能將對方完全制住才是好的.

l         無為二字,靜時做到難,行拳時要想做到則更難,難在有一念便算不上無為了。道家太極的門派眾多,根基卻是一致無二。

l         太極高深之處都在<道德經>里.可惜,文始一脈隱跡久遠矣!再者,太極之特別在乎一"損"字,可嘆如今知者已不多.而楊公露纏亦沒有達到"南天門"的境界,尚差四至五層.況且,神明非是以武入道之最終.其後還有修習工夫.只是不曾離得須臾的道體.道家"上三禁"的第三禁就可以說明部分端倪.道家太極門實是還有更高之法隱行於山林清流.只是已不好尋矣!但歷代祖師皆不敢廢棄,而傳繼代有人也.大道誠不孤哉!

l         最上一乘妙訣 重陽祖師心傳 清虛子錄

夫最上者,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凈為妙用,無為為丹基,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以自然造化為真種子,以勿忘勿助為火侯,洗心滌慮為沐浴,存神定息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先天之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無混合為聖胎,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至道原來不易傳,空微究理了塵緣,山頭水降黃芽長,地下當升白雪填,慧月涓涓澄碧沼,玄風細細卷青煙,木性金情相交合,便是虛無太極圈。

l         書法與練太極拳有許多道理是相通的。

初學書法從練楷書開始,一筆一划認真臨摹,正如初學太極拳盤架子,一招一式認真演練。初學書法要知「永字八法」;初學太級應知「棚、捋、擠、按」。一篇書法作品講究的是氣韻,筆斷而意連;盤架子講究的是行雲流水,勁斷意連。運筆講究的是力達筆端,筆力透紙;行拳要求是松沉渾圓;運筆和行拳用的都是整體之勁,而形於手指,可都是又要求用意而不用力。楷書有基礎後練行書,拳架有工夫後練推手,書法的最佳意境在草書,練拳的目的是散手。學書法離不開老師的言傳身教,和同好切磋技藝,學練拳講的是「自當從良師,又亦結高朋」。書法要有書卷氣,怕的是有江湖氣,練拳要有平和氣,怕的是有霸道氣。印刷體書法不可和創作書法比,太極體操不可與太極功夫比。學書法要有逐日功夫,練拳最忌一暴十寒。

l         近觀胡樸安《病廢閉門記》中記載:「我在病廢以前,每日清晨六時,必練太極拳一遍,已有十七八年之久……認識樂奐之,奐之河南固始人。……其太極拳極精,能手不拈身,即將對方打出。……奐之能用空勁,相隔一丈,對方即立腳不穩。……我往時與楊澄甫、孫祿堂、吳鑒泉推過手,雖一拈手即被打出,但是於有知覺之中,無法與之抵抗,不如奐之之如行雲流水,若然無所事也。……(奐之)出其手,在電燈下,撐開五指,如煙霧之氣,蓬蓬勃勃。如煙霧之氣者,即所謂空勁也。」

從文章中看,樂奐之的工夫似乎比孫、楊、吳諸人尚高,胡樸安想試驗一下樂奐之的空勁,但是樂告訴他,他的拳尚不到家,如果試的話可能會很危險。但是胡與樂推手,四次皆在不知不覺中跌出,手法甚是高明。

l         想一下推大樹時,大樹並沒有意識反抗,但卻被動的第一時間返回無過不及的力。推手時傻一點,就是不動心,心一傻和對方便會容。

l         解決對手先要解放自己.知彼先要有知己.內外先要求內.欲動先要求靜.鬆柔先要"朋""開".整體先要挺拔.認識矛盾對立統一的規律為太極學中開啟之訣。

l         中醫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作診斷,太極拳以開合、虛實、浮沉、分陰陽,太極動靜互根,以致中和為理想,拳稱十三勢,以中定為砥柱,中定得太極之真諦,陰陽相濟,為我輩追求之境界,不中定乃未得其道,簡而言之不中定是病,有病不治必然礙道;就太極拳來說,陰陽兩者是對立、矛盾的屬性,經過不斷的默識揣摩,而漸至從心所欲。中不中定兩者源在一條路上,能分層次、分高低、分先後,不能分陰陽。

太極雜說432009-04-06 10:11

l         初學必先尋「中」後能「定」。能「中定」派生上下、前後、左右。成混園之體,入門之法。「中定」靈感成,必去體驗無「中定」。把自身中的「中定」進行擴大、縮小、外移,直至擴散。出手點點是「中定」,腳進處處是「中定」。意想就有一「中」,發放瞬間有一「定」。太極一立體球,內虛空。有形的「中定」,執著的「中定」,那是筏,不是目的。

上乘功夫無「中定」,存「中定」不是上乘功夫。一家之言,方家批評。

l         不是物質沒有了--物質仍存在,只是極小; 不是太極圈沒有了--圈依然存在--只是極小.同理. 不是中定沒有了---只是中定層次高之,讓人看不出了.

l         意想就有一 "中",發放瞬間有一"定",原來中定在意想與發放中了.由此可見上層中定存在無疑!

l         書法要整勁,虛靈勁,入木三分,力造紙背,是太極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書法與拳內在聯繫頗多.

l         黃庭堅當年曾在河邊縴夫稜角分明且透著古樸醇厚的肌肉形體中領悟了一種書法。

l         白雲深處透劍鋒,幾樹野棗繞飛鴻。耍拳自在逍遙走,檐前湖影轉大鐘。

l         趙堡太極拳當屬武當嫡傳,較之現傳世諸拳種皆早,……

l         「否定之否定,武功螺旋上升」的道理。講的是先求中定、守住中定,有了中定,忘掉(守)中定,不守而守,不求而求,再返先天自然。此時「去掉」中定,並不是練功或應用時失去了中定。

l         中定包括陰陽,更包括開合。

l         中定也著,時時守中,定無常定是也,好比內景一路是黃庭,就推手方面來講,腳底有感,反彈力生,即是發勁之時,何時有感?何時力生?機會到就來,無常也,練習方面是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深栽勁跟,時時守中,時時能定,俗語說的得好"理有千條,一法難求"知行合一,個中自有體會,

l         練太極是練先天的東西。人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到一定程度,自然界就會返回來報復人類,大自然是沒有意識的,純自然的就返回去了,是先天自然的反應,符合太極之理。

l         上乘功夫是中定功夫上乘了,去了中定就等於陰陽中去了陰或陽;開合中去了開或合; 處處太極,一不留神,在理論上就違背太極,在實際上就更難.

l         上乘功夫是中定功夫上乘了,去了中定就等於陰陽中去了陰或陽;開合中去了開或合; 處處太極,一不留神,在理論上就違背太極,在實際上就更難.

l         不要以為定步推手中的腳不動就違反了太極中的"一動無有不動"原則.這就進入誤區.動是絕對的.不動是相對的.要理解明動與暗動的關係.太極中的有形與無形,內動與外動皆同一道理.至此答案己明矣.

l         真真假假,真假須辯,內不離外,外不離內.,內外必分.陰陽無定,何有中定."中"在哪"定"哪.招法有數,心法無形.

l         無論動靜,不離中定;唯有中定,方有開合

l         練到一定階段,心存無打意。

l         如果兩人交手,是不能死守中定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化的,因此要圓轉,光靠中定是不夠的,至少不全面.看問題要用二分法,既強調對一,又強調統一,這樣符合哲學原理,也符合拳理!!! 推手中就要求手法,身法,步法的協調一致是多妙的拳理啊.

又兩人交手,你能守中定,對手就不能守中定了,這就用不著再往開中打了,守中定過程實質就客觀上打對手了,不要主觀刻意想打對手,刻意想打反而打不著,甚至被人打,這就是"隨屈就伸示天真"中的深刻太極含義.

l         推手中的中定,以不用動步化解對手任何勁法為上乘;用動步圓轉是定步不能化解前提下才使用的,其功夫略遜一些;所以能中定可以說能爭走了.

l         頂天立地,身體虛空;

    神意清淡,正氣熔融;

    放下心來,鬆通中空;

中定無極,何去何從。

l         一般不能氣血上頭,除非老師指導。不找好退路之前,不能練氣血上頭。

站樁時什麼都不想,把大腦放空最好,一般很難,不能刻意追求,自然就行。不能用意引導氣血運行,這點很重要。

l         太極不分家,分家非太極。我們凡夫俗子能部分的理解與應用老祖宗的法寶,就很幸運了,絕對沒有本領去創造與變革。用現代科學與技術理解太極,那是進步是智慧,不是創造。太極是道,是自然宇宙規律。是無數先人在特定的環境下創造的。太極至尊又至簡,釋是教育,道儒是修學。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印證了她存在至高至尊的地位。否定釋、道、儒,太極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用其他解釋太極,那是單戀,一廂情願。

太極是「吹」出來的,用「心」去「吹」。七分理法三分煉,不懂理法純瞎煉。單傳密傳不變,也使太極由盛變衰,很悲哀。太極真是很難,必須具備很多素質才能有所獲。通過交流切蹉才有所得。不在輸贏,只在體會。太極必須遠離夜郎自大、井底之蛙、傲慢粗野、虛偽狡詐,使之心靜氣和、浩浩蕩蕩、心虛若谷、回歸自然。

l         太極其實沒有真假內外之分的,只有水平高低之別,有一些說法是正誤相對而言,是為了能說明白道理才冠以真假,內外的字樣,不能在這角度上一層不變地看問題,。簡言之: 行拳符合太極拳理謂之真,不合理謂之假.。

l         不要太刻意去感覺,一定要注意來者不留,去者不追。無極樁是養氣練氣樁,當頂頭懸去懸百會穴或者兩隻眼睛感覺內視時,氣來得快,而且有些人本身通得比較好,也容易得氣。這是氣感。往下甚至可能開天目,一定要直養而不用。可以考慮感覺一下湧泉穴。如果繼續練習,可能騎自行車或者風稍大時,迎風會感覺額頭刺痛,不要怕。如果你站樁守竅守穴的話,應該注意漸漸去掉「守」的意念,糊塗一點好!

太極雜說442009-04-06 10:12

l         站樁不能把所有重量瀉到腳底,也不可能到腳底,只有產生整體勁後才能到腳底,……

l         太極的 "牽動四兩撥千斤"是不怕力大體壯的,對方力越大越可利用,這就是借力打力,只是要運用自如非一日之功.所以練太極者不要在心理上有力大力小的壓力.如果對手"勁"大則要留心,勁大是靠練出來的,勁一般是指內勁.

l         練架必須有站樁的基本功後進行。站樁可把人體的重量「瀉」置在腳掌下,膝部就不會撐力了。不站樁又很苦練拳架,肯定會出毛病。拳架又不時越低越好的。順著功夫的進步自然能高能低。受傷後暫時停止練拳架,以站樁或坐椅上活動上肢身軀為主。

l         站樁不為『松』而為『整』為『通』。整後分上下、左右、前後,通後才會松......

l         太極到了深一步,就需要把持心性了。太極的功夫不僅僅是拳術的體用。

l         金一明先生是甘鳳馳第四代嫡傳,是神手唐殿卿的入室弟子,在中央國術館任教期間,他又拜孫祿堂先生為師學習孫氏太極拳。生前著有多種武術著作,曾任中央國術館編審處副處長。解放後處於隱居狀態,其內家技擊功夫甚深。金一明先生在文革中受到很大的迫害,於1966年去世。

l         掛與沉都在整體勁做好前提下產生的--也就是何處做開何處何合,何處做升何處做降,何處做松何處何緊,但必須遵循陰陽互為根原則.

l         陳老師自幼痴迷武術,12歲時,有幸師從武林泰斗萬籟聲老師,習練武術。六年後,萬老師建議轉習內家拳,又先後師從上海田兆麟及北京陳發科兩位老前輩的弟子,習楊式與陳式太極拳。

    三十餘年來,陳老師苦練不綴,自恃頗有成就。可是,遇身高力大者,仍不能敵。是自己功力不濟?難道幾十年就練不出好身手,問題何在?為了得到武術精華,陳老師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人。老天有眼,終遇曠世奇人,得究太極拳門徑。數年後,陳老師拜別恩師返轉家鄉,日夜苦練,愈覺是技高深莫測。練一日功,深一日技,始知中華武術之神奇。它不在力大手快,充分體現功力深淺,完全不同於現代體育訓練方法。體育是增強人體體能,訓練力量、速度、技巧,挑戰極限,透支體能,違反自然規律。而太極拳是練精、氣、神,是中華古文化的精粹。

    以下是陳老師對太極拳老論的理解:

    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點明太極生於無極。何為無極?無極者,將人體後天人為所產生的力量松凈,本能習慣卸掉,回歸至人生初始,象嬰兒那樣,方稱無極。但無極又要靠陰陽才能求得。陰陽,這裡是指先天陰陽,即神與意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即神守於腦,注於祖竅,貫於骨骼,清靜至虛,即虛靈頂勁。動指行功;分是意念由大腦與神分離,再沉于丹田,行於身體至四肢,為靜合,即氣沉丹田。神意互戀,至明至活。能練就這些理論的要求,然後再求懂勁。

練功者還得了解何為太極,太極在人體的功能與組成。太極是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相互對立,四個方面組成。二者四個方面還要各歸其位組成一個整體,它們分別是元神(後天只能稱「神」);元氣(後天只能稱「意念」);無極的身體(後天是僵硬笨拙的身體);內勁(後天無,只有「力」)。這四個方面各歸其位:元神歸骨,稱收斂入骨;元氣沉于丹田,行於身體至四肢;內勁由元氣推運,再運行無極身體運動,太極始動。無極身體為陽,內勁為陰,元神為陽中陰,元氣為陰中陽。如此,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方能陰陽相濟。

l         「太極」本身不是一個固定態,只是一個過程,……

l         八卦 太極 形意同出一爐,皆是著名內家拳.

l         談太極 「掛衣架」

初練太極,要 「虛領頂勁」-----拳書中的 「懸頂」或 「提頂」.然後是含胸撥背,沉肩垂肘,松腰落胯,開襠闊膝……一般練太極的人,沒有好的老師指點,練一輩子都做不對,更談下上做好.比如說 「沉肩垂肘」這一個要領,我認真觀察很多教拳的師傅和練拳者,幾乎都做錯了,即使沉肩垂肘做對了(局部動作做對),那這時他就不能松腰落胯了------因為太極必須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沉肩垂肘與松腰落胯要動態匹配,與虛領頂勁也是在運動中同時匹配的.與其它要領也要匹配.那麼虛領頂勁即是用意識與動作做好大榷部位的開合勁,這僅僅是太極中的基本要求,大框框說,人身九大關節都要有「虛領頂勁」的要求,太極才有內涵----也就是真太極了.但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很少,有些人自我感覺達到了,其實沒有達到也.簡言之,掛衣架即人身完整一氣,形成整勁,整個人按虛領頂勁要求行拳-----這是高級太極.

l         拳與道是合一的,有緣有德者得之。

l         行功心解中的"氣"是分階段的,第一階段以心行氣...是強調意識對氣的指揮,令氣遍布四肢百骸,是在意的前提下形成的.第二階段是無氣階段,有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這階段不是真的沒氣了,氣仍然存在,只是把心令之氣練成了自發之氣,這時不用心令自然而然有氣產生.第三階段是升華階段,也是神明階段,自然之氣遍布全身如滾滾車輪,無始不息...神是靈氣,靈氣由氣通過千百次錘練而成的精華.氣是產生神的基礎.太極拳的核心是神,神又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是采曰月天地之氣,聚水谷自然之精而成,所以宜收聚不宜散放.太極拳就是遵循這個道理.

l         胸要開即是一語雙關,一是對人對事心胸要開闊,還有是做太極要領時胸要開.開胸的途徑要求--即胸內松空--從外形上做儘可能擴大身體的外延,從內部做是儘可能縮小內髒的內涵.

l         練太極拳的全過程。把整套拳練成一招,最後把這一招也練沒了。行走坐卧都是它。這就是太極拳。後天返先天。

l         其實膝痛是身架和重心有偏差造成的,讓懂得老師稍微調整一下就可避免,陳拳楊拳都是好拳,關鍵是學之得法。

l         都說練太極拳練到某個階段會突然覺得看世事看得透徹了許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l         君子心虛有節,處幽存芳,蘭竹之稱不足為過;丈夫忍逆藏心,礪骨砥志,松梅之譽猶有不及。真正練好拳的可以有竹心梅骨,一如堅松香蘭,豈有心與凡花俗草爭奇鬥豔者耶?

太極雜說452009-04-06 10:12

我初打太極也膝痛。師傅語:膝部支撐全身重量,自然膝痛。應體如坐(座)般,膝可不受重。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所有相皆是虛象,若見諸相空相則見如來。

太極練肘與開肩比較容易,因為肩肘手在上部,負荷小,感覺好找一點; 練膝與開胯,相對較難,因為人體大部分自重都落存胯膝上,負荷大動作難到位,最關健的是每個動作都要通過腰再在膝胯上體現,更加難做,以此推斷,要做踝關節太極要領,難上加難,因此,越到低部功夫越好.

關於膝痛解決問題辦法是:(1) 膝部做好螺旋.(2) 做好膝部的開勁即對拉勁,開大於合即開中有合. (3) 做好膝部陰陽即膝眼穴做陽,委中穴做陰. (4) 膝部與肘部意念配合. (5) 膝與踝相照應.

練內功古代人以任脈,督脈,小周天角度講解,讓人理解時產生神秘感,現代人練功也希望是這樣,用解剖方式講功法,人們反而不理解.形象地講,把人內臟想成活塞,胸腔想成氣缸,活塞活動便產生內動力--即內勁--即走小周天.這樣把每個內臟都活動到,即練內功.

太極與中醫一回事,痛則不通,膝痛則氣血不暢不通所致,是膝部行拳時沒有立體意識,所以痛就是必然的結果.在太極行話來說叫膝部僵死.

推手只是練兵, 散打才近實戰, 推手和實戰還有相當距離, 贏上未必能贏下, 贏慢未必能贏快.擅推者不可不知.

三式太極拳對於慢性病的擬定;

    揚式太極拳架子擬定應用於 肝炎,肺結核,腸胃病。陳式太極拳架子擬定應用於 神經衰弱, 糖尿病。 武式太極拳架子擬定應用於 高血壓 關節炎。

    以上關於腰襠的三條內中上下兩條指的是蓄髮兩種姿勢的形成,暫且不談外,內中以第二條活腰松襠為氣功的中心要求, 這一條是練習氣功必具的腰襠。 腰為通往下半身關口,襠是通往兩腿的要隘。 需要全身上下氣的通行無阻, 必須打通中下的腰襠,並拳譜規定架子首段第一路為鍛鍊氣功主要階段,說明這第一路是活腰松襠的一路為鍛鍊氣功主要規定,上下暢行無滯,使氣沉丹田,並在丹田內轉一個圈在此第一路動作有特加松沉的規定,並證明這一路專為氣功作周天運行的。 用作醫療體育可謂適中其要不必另創新架了。

    太極拳有兩句俚語就是」入門引路憑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這就是說,無論什麼聰明人,第一步學習拳架子,必須由口授,可以各方說及,如照書上規定,比照圖樣學習僅及一面,學到是要走樣子的,不易得到正確精氣神方面亦差,不要以為醫療體育可以差點,其實要正確些。

    太極拳架子的編成,乃以首段第一路為修練氣功的行動,在體育動作上用功夫。在這一段用過的各個拳式,如:金剛搗碓,懶扎衣,六封四閉,初收(琵琶)和再收拳式以及聯繫一起的摟膝拗步,而不再用於以後其他各段,可以證明這一段是特殊段落,特殊要求應用在架子運動開始,經過陳式門中四代相傳(陳長興,陳耕雲,陳延熙,陳發科)以上各代不說一再傳授而無敢更改,亦足證明此段用於體育的,這是人生第一要求。我們對於帶病的人作醫病體育是不應該要他們統統的練習含有技擊性的全趟架子,不但費時難記,多了易忘,況在醫療時期技擊性的動作不是人們所急需,免強學習不但無益於體療,且有害於健康,對於學習目的相左以此技擊的不急之務,還是留待將來再練。 前膛拗步 是由於右掌前上,左掌後下作推碾,使脊背牽動作周行其氣,久而不止。

   (沈家楨於1931年(北京)即開始綜合陳,楊,武,三式太極拳各自特點結合運動生理學原理《行功心解》《行功要言》等太極拳理進行研究編造」行功太極拳「因在職工作(工程師)繁忙,直至退休(1957年66歲) 才著手編寫」行功太極拳「初稿,後因受人民體育出版社特約編寫「陳式太極拳 一書,延至1964年才正式完成。 請閱」杭州市武術協會楊式太極拳研究會會刊1990年第一緝,由 邵柏舟,李鐵民,林東初,樓 儀四位工程師和樓桂榮同志 合寫「行功太極拳簡介」一文。

太極技擊而言,一般不輕易出拳,首先破壞對手重心,然後在別人重心不穩時補拳擊打,整體勁必須力由腳起--過膝--過胯--過腰--過肩--過肘--到拳,貫串一氣.重心被破,節節散開,不存在合勁,更不具備開合勁,此時一盤散沙,乘機擊打,能透入三分,稱之內傷.

先天是樁架,後天是丹田勁.由外形帶動內勁,久而內勁摧動外形

武功被廢之說只怕是武俠小說里杜撰的吧,武功既然已經練到了身上,又怎能被廢掉?我的看法是肯定的,而且我認為武功被廢只少有如下兩種情況:一是被他人廢: 一些無德無識之輩,涉世不深,不知江湖險惡,天外有天, 一味好勝逞強, 偶遇路見不平,拳頭說話的強人, 不是被打斷手腳,就是重傷內氣, 豈不是被廢?洛杉磯地區就有這樣一個例子, X姓師傅在公園教推手, 凡去請教的,他都要給你一個下馬威, 先摔你幾下再說, 一位詠春拳老前輩(李小龍師兄, 也是我朋友 ), 今年七十多歲, 慕名前去. 不想對方不給面子, 也被摔了一跤. 老前輩自己有武館, 弟子成群, 仕可殺不可辱, 找了一個黑人弟子前去報復, 結果把這位推手師傅腿踹斷了.二是自殘: 很多習拳者拚命三郎, 毅力有餘 智慧不足, 誤認為埋頭苦練就會出功夫. 不講科學練功,不講衛生保健, 或是膝傷或是腰傷, 反正總要練出點毛病. 可笑的是, 如此受傷不以為恥, 反以為榮. 還常常向別人炫耀。

我練過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我最喜歡楊式,因為行拳走架舒展大方,仙仙然的感覺。但我認爲有剛有柔的陳式拳才最合陰陽理論,光練陰柔不練發勁如何打人?練松練柔是爲了快打爲了剛發,但不可以代替快打和剛發。慢手絕對打不了快手。沒有快的訓練用時能快嗎?沒有發勁的實戰訓練,太極拳強調的整體勁有何意義?

快慢相對而言,要有參照物,即方向而言.相對相背而言.行拳慢但以整體運動為載體,雖慢而快,反之不然.有整體還需螺旋,這樣是球的運動壯態(靜止時意在動--即內動).這樣便產生中定--即有根--動靜--靜動--形斷意不斷.

我在學習孫氏太極拳之前練過許多種拳術,我15歲開始學太極拳,練的是陳式(洪派)太極拳,練了5年。以後又學過楊式(汪派〕太極拳,期間還曾得到過崔派名師吉良辰的指導,約有7年余。在上海進修期間又學了吳式太極拳近3年。以後又專修武式太極拳近8年。去年開始學習孫氏太極拳。從我的體會上講,各派太極各有所長和特點。但從內外合一、動靜合一的要求上,孫氏太極拳的結構和內意最為合理。我的體會是,陳式太極拳在技法上與摔跤和少林洪拳結合緊密,在勁法上與形意拳也有相通之處。但陳式太極拳把作為形意拳內意的里裹外翻放大了,顯於外,成為纏絲勁。這樣做的優點是突出了該勁是練拳的重點,便於初學者認識、體會、掌握該勁。但同時帶來的不足是,如何使人將纏絲勁由顯回到隱,由外而及內,則還需要有一個較長的練習、摸索和認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在陳式太極拳架中沒有體現,需要自己逐漸體認。纏絲勁的特點在於化打合一。化與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但初學者入手時總要有所側重。一開始很難做到化打合一的。陳式太極拳和形意拳是由打、由發力的效果入手,逐漸求於化、求於化打合一的。而楊式太極拳和吳式太極拳是由化的效果入手,逐漸求於發力整、打的冷。其中楊吳二式把作為化的基礎的松沉勁表向化,以利於誘導初學者體會松沉勁。但其不足是由能化到能打還要有一個較長的摸索過程,同樣由松沉到勁整,也需要習者自身反覆摸索,逐漸求得。在楊吳二式的拳架中對發與整體現的並不充分。而武式太極拳和孫氏太極拳則是嚴格按照化打合一的法度構成其拳架,可以說一開始就將纏絲勁和松沉勁完全隱於內,以完全不偏不倚的形式夠成其拳架。因此其拳架本身就是功夫已然成就的形式,尤其是孫氏太極拳更突出地體現了這一點。但是其不足是,由於其形式簡約,一般的初學者很難體悟其拳架中的深意。因此,我的體會是孫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是適合於少數在拳術上有特殊悟性的人練的拳,或適合於在拳術上已有較深的功夫或較高造詣的人為了進一步提高而練的拳。尤其是孫氏太極拳可以說其形式至簡、內意至深,其藝之精微尤在武式太極拳之上。但對於一般初學者來說,掌握起來確實是太難了。亞武聯技術委員會主任吳彬先生也持這個觀點。陳式太極拳較適合年輕人練,尤其陳式與摔跤結合緊密,一般有明師的正確指導,練習數年即可用。入手較易,產生效果也相對要快一些,年輕人容易產生興趣。而楊式吳式則更適合中老年人練習,通過健身逐漸產生技擊的意味而興趣。總之各派太極拳各有所長和側重點。若單就技擊而言,則孫氏太極拳更合乎內家拳的技擊原理。


推薦閱讀:

太極拳的本質 能量傳簇
和式太極棍
邁太極步的26點要求
老阿更的太極
太極雜說28-30-31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