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心理學 幸福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人際交往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自有人類以來就有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可以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國古代文獻中有這樣的記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意思是說,連鳥都要尋找朋友和知音,何況人呢?而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離不開人際交往。人,既是自然實體,.又是社會實體,但更重要的是社會實體。所以,人的存在既是作為個體而存在,更是作為社會成員之一而存在。這樣一來,人際間就構成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和群體與群體、群體與個體等錯綜複雜的交往關係,.猶如千姿百態的萬花筒一樣。同時,人際交往既可以給人帶來無窮的幸福號陝樂,也可能給人造成無盡的悲傷與煩惱。因此,探索人際交往的奧秘顯得越來越迫切,心理學的發展也為這種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條件。於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研究就蓬勃地開展起來,形成了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

  當代科學發展的重要特徵就是從單學科研究發展為多學科綜合性研究:很多新學科多處於各門學科之間的邊緣地帶,往往需要兩門或多門學科的知識來回答和解決有關問題。近年來,在自然科學之間、社會科學之間、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出現了許多交叉學科,甚至還出觀了一些多學科的交叉科學,如創造學、管理學、公共關係學等。

  人際交往心理學也是這樣一門多重交叉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的學科主要有:社會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社會學、公共關係學、行為科學等。人際交往心理學就是運用以上多種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研究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的心理和行為活動規律的學科。它屬於將心理學應用於社會實踐的分支學科。所以,人際交往心理學涉及很多具體的內容,比如,人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個性心理差異和A際交往、人際交往的動機、人際知覺、人際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礙與調適、人際交往技巧、人際交往的心理衛生等。

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一)人際交往的個性心理

  「個性」一詞,英文為Personality,來自於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舞台上演員戴的面具,後來演變為一個人與他人不同的特徵,它是通過個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是一個人的總的精神面貌。

  個性的心理結構包含著極其複雜的成分:個性心理特徵、個性傾向性和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某些穩固而經常出覡的心理特性,它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重要內容。

  人際交往的個性心理特徵包括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氣質和人際交往性格。

  人際交往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等。有的人善於侃侃而談,有的人與他人交談時就結巴;有的人能察言觀色,有的人卻不能——這就是人際交往能力的差別。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人比較溫柔,有的人比較粗暴;有的人穩重,有的人急躁——這是人際交往氣質的差別。

  有的人謙虛謹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畏畏縮縮,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懦弱,有的人堅毅——這是人際交往性格的差異。

  人際交往的個性傾向性是推動人際交往的動力系統,是人際交往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主要包括人際交往需要、動機、價值觀等。人際交往動機的基礎是人際需要,人際交往價值觀的基礎也是人際需要。如果說人際需要是人際交往的個性傾向性的基礎,那麼價值觀則處於個性傾向性的最高層次,它制約和調節著人際需要、交往動機等人際交往的個性傾向性成分。

  人際交往自我意識是個人對自己的人際交往自覺因素,它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系統。從心理形式上看,自我意識表現為具有認識的(自我觀念、自我概念、自我認定、自我評價等)、情緒的(自我感受、自愛、自尊、自卑、責任感、義務感、優越感等)、意志的(自立、自主、自製、自強、自衛、自信、自律等)三種形式。

  (二)人際知覺

  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並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反映,是人對感覺信息進行組織和解釋的過程。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知覺進行分類:

  根據知覺對象,可以把知覺區分為社會知覺和物體知覺;

  根據事物具有的空間、時問和運動的特性,可以把知覺區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根據知覺中佔主導地位感受器的活動,可以把知覺區分為視知覺、聽知覺、嗅知覺以及視昕知覺、觸摸知覺等。

  人際知覺就是對人與人之間所表現出來的人際關係的知覺,它包括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是否融洽、自己在某個群體中是否受歡迎等。比如,由張三的外貌、舉止而認知「他是個熱情好客的人」;由某人怒髮衝冠、摔東西、大喊大叫等而做出「他生氣了」的判斷;從李四和王五兩人整天都形影不離,談到對方都.是眉飛色舞的樣子而認知「他們倆是一對好朋友」;等等。這些都屬於人際知覺,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重要內容。

  (三)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與調適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對愛、關心、尊重等交往性活動的需要,在重要性上並不亞於食物、性等生理性需要。如果這類需要得不到滿足,人就會像因吃不飽飯而營養失調一樣,導致心理上的失調,即產生心理障礙。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人自高自大,不可一世;有的人卻+自卑、羞怯,缺乏自信;有的人疑神疑鬼,猜疑心重;有的人忌妒他人……諸如此類,都屬於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

  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引起人際排斥的各種心理因素。它是可以調適的,比如,及時地加強人際溝通,求同存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體諒,這樣就可以使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消除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

  消除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是增強人際魅力、改善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主要內容之一。

  (四)人際交往技巧

  前面我們談到,人際交往很重要。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學生,還是老師;無論你是商人,還是學者;無論你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要與周圍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換言之,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如同我們不能沒有空氣和水一樣。人際交往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人際交往有很多技巧。比如,微笑是一種很文明的經營哲學,也是一種很高明的人際交往藝術。正如李白在一首詩里所言:「眉語兩目笑,忽然隨風飄」,可見,微笑對於人際交往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又如,聞名於世的希爾頓飯店從20世紀20年代創業到70年代擴展到七八十家,現在已遍佈於世界各國。集團的總裁經常不斷地到各地視察,他向高級人員詢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正是:「你今天對客人微笑了嗎?」

  (五)人際吸引

  人際吸引,即人際魅力,是指人與人之間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歡和親近的心理關係,是心理距離縮短的表現。它是人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形成人際吸引主要有外在條件和內在因素,例如空問距離、外貌吸引、相似吸引、互補吸引等。

 

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特點

  1.客觀性

  客觀性是指不因人而變或隨意而變的科學特徵,它既不能憑研究者個人主觀意見而改變既定準則,也不能按研究者個人好惡而隨意曲解事實。人際交往心理學客觀地研究人際交往_過程中人的心理和行為是完全可能的,因為任何一種心理、行為的產生都是由客觀刺激所引起的。

  在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研究中,由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各種心理活動的經驗,所以很容易把自己的主觀體驗和客觀觀察的事實混淆起來。

  為了更好地體現人際交往心理學的客觀性特點,我們研究人際交往心理學的時候應注意記錄客觀、分析客觀和結論客觀。即在收集資料時,必須如實地、詳盡地記錄作用於個體的外部刺激和他的行為反應,包括口語報告,切不可用研究者自己的主觀體驗、主觀感受來代替客觀觀察到的事實,或附加在客觀觀察到的事實上面;在進行資料的處理、結果的分析整理時,應儘可能用某種客觀的尺度來評定,切忌主觀偏見的影響;在做結論時,要根據客觀的事實下判斷,不要做過分的推論。例如,所研究的對象是大學生,就不能把結論推廣到中學生或小學生身上;研究的是女學生的交往心理,就不能把結論推廣到男學生身上。

  2.綜合性

  人際交往心理學是研究人際交往過程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科學,是一門多重交叉的綜合性學科,它綜合運用了多種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但絕不是多種學科知識與方法的簡單堆積,而是根據本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性質等,進行有機的結合,有選擇地吸取有關對人際交往心理有指導作用的知識,從而去構建一個新的體系。這體現的正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綜合性特點。

  3.系統性

  所謂系統,是指由若干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的具有一定的結構與機構的整體。人際交往心理學具有系統性,因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

  人的心理是具有各種機能的有機整體,而且是活動的,它總是處於一種相對的靜態即絕對的動態中。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系統性要求我們要把人的交往j心理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整體的系統來加以認識。

  4.實用性

  人際交往心理學是研究人與人交往的心理。行為規律的科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它的許多原理、方法,都可以直接應用於我們的人際交往實踐,使我們有一含更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達到生活的美滿、事業的成功。

  例如,運用人際交往心理學中個性心理的理論,我們可以優化自.己的性格,增強人際交往能力;運用人際知覺的知識可以靈活利用第一印象、暈輪效應等,遊刃有餘於人際交往中;運用人際交往技巧,.可以讓我們在言談、舉止等方面吸引正在交往的對象,拉近相互的心理距離,使人際交往的環境更加寬鬆。

人際交往心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1.人際交往心理學與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曾有人進行過這樣的1比喻:在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哲學是父親,生理學是母親,而生物學是媒人。以生物學為媒介;哲學與生理學結合,其生育的「新生兒」就是以後脫離傳統哲學範疇而獨立門戶的心理學。

  心理學的正式誕生,一般公認始自德國人馮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的實驗工作。他於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實驗室,正式從事系統的心理物理學的實驗工作。因此j馮特被譽為「心理學之父」。

  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探索心理現象的本質、機制。規律和事實,並應用這些規律為人類的實踐服務。它最起碼的一項工作是在質上和量上確定心理生活的具體事實;它還揭示心理的規律、心理的機制、心理的本質。心理學既研究人的一般心理過程及規律,例如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注意等認知過程,情緒、情感等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同時還研究個性心理規律,如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理想、世界觀等個性傾向,性格二氣質、能力等個性特徵。因此,心理學的一般理論、原則和方法對入際交往心理學都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離不開人情感的好惡.、性格是否相投等因素。

  2.人際交往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形成於19世紀末,經歷了哲學分析、經驗描述、實驗分析三大階段。它是系統地研究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科學,研究的是社會心理的基本過程及其變化發展的條件和規律。具體說來,它既研究大團體中的社會心理現象,如社會情緒、階級和民族心理、宗教心理、社會交往與人際關係;又研究小團體中的社會心理現象,如心理相容、心理排斥、團體氣氛、領導與被領導等;還研究社會認知、社會動機、社會態度以及時尚、風俗、輿論、流言等。,可見,人際交往心理學的研究必須運用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但是它卻比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更微觀、更深刻。

  3.人際交往心理學與公共關係學

  「公共關係」一詞譯自英語Public Relations,是公共關係、公眾聯繫等意思。公共關係學於1903年在美國產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方蓬勃發展。它是研究如何使企業和社會之間建立並保持良好的社會關係狀態,以促進事業成功的一門科學。它運用大眾傳播媒介為主要工具。由於公共關係學一般要涉及與公眾建立良好關係的問題;所以人際交往心理學要吸取其有關知識。

  4.人際交往心理學與組織行為學

  組織行為學主要研究的是個體行為、群體行為、領導行為以及組織發展等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和人際交往心理學是密切相關的,因此,人際交往一曲里學的許多理論和實踐也來源於組織行為學。

  5.人際交往心理學與教育學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以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而人際交往心理學研究人和人之間如何交往,它總是離不開一定的交往原則、經驗、技巧等,而這些東西可以通過教育來獲得。所以;人際交往心理學還要吸取教育學中有關的知識和理論。

人際心理學:做一個有「度」的人

人有時候痛苦不是因為外界和別人的侵擾,而是自己內心的不可認知和把持。一個不懂得尺度的人,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會有一種自尋煩惱的節奏,即便你覺得你在做對的事情,你在合理的表達,但後果卻是一樣讓自己難受的。因為,有時候,有些事,有些人,你所表現出來的不能過度,所謂過猶而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芳芳是名職業女性,在公司里和同事的關係雖然不錯,可煩惱的事卻是天天有。因為芳芳的共情心理很嚴重,她總是把別人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認為自己對別人好是份內的事,而把別人對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時,朋友不開心或碰到什麼煩心事她會儘力幫忙,若幫不了,就會一個人悶悶不樂,心情差到極點。

芳芳也曾在心裡一遍遍勸誡自己:別人有困難別人會解決的,自己沒必要也跟著痛苦不堪。然而,一遇到別人有什麼事,芳芳比人家本人還著急,弄不好還讓對方反感,她自己也覺得挺累。

這種過度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響的心理情緒,在心理學上稱為「心理捲入程度過高」。心理捲入程度過高是指個人在心理上與環境信息的關聯程度過高。例如,在人際交往中,有人會過分地關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難了,他比朋友還憂心忡忡;朋友辦事出現失誤,他比朋友還內疚和自責。

心理捲入程度過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總是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聯繫在一起,導致情緒波動大,行為控制不當,進而出現心理問題或人際關係障礙。

造成心理捲入程度過高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當事人不自信。比如特別在乎別人的議論,擔心遭到別人的否定和排斥。此外,由於個體心理獨立性發展不完善,個人的狀況和心理狀態易受環境和他人的影響。再者,是因為缺乏必需的社會知覺和人際交往技巧,不會恰當地判斷事件與自己的關聯程度以及自己的行為可能給對方造成的影響。

解決心理捲入程度過高的問題,一是要信任別人,相信別人能為自己的事負責、能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不要越俎代庖,負自己不該負的責任。二是加強自信和獨立性,有自我價值觀與生活支撐點,只有消除在心理上對他人的依賴,才能駕馭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記住,你可能取悅你身邊所有人,但是你可以做一個讓大部分人喜歡的人!在對待人際關係的時候,做一個有「度」的人。

親密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它有如下幾個特點:

    持久的行為相互依存

    經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戀

    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感

親密關係在人類的生活經歷方面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類與生俱來地具有一種歸屬感和去愛別人的需要,而當這些需要被滿足時,親密關係就形成了。親密關係包括幾類人群,例如:吸引我們的人,我們喜歡或愛的人,同我們存在浪漫友情或性關係的人,我們獲得感情支持、與之相伴一生的人。

親密關係在社會交往中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感情聯繫,滿足了人們希望被關懷的天性。

幾十年來,親密關係的系統性研究在社會心理學上暫時還是一個相對新穎的領域。雖然在親密關係上系統性地研究才剛剛起步,但是親密關係的社會思想和分析可以追溯到早期希臘哲學家。早期的學術研究同樣對親密關係很感興趣,不過這隻限於在兩個人或小團體範圍內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競爭與合作、協商與談判、服從與反抗行為的研究。

親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聯繫和歸屬感。它是通過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認知形成的一種互相熟悉和喜歡的關係。真正的人類親密關係需要對話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在人際交往中,親密的級別和意義通常會隨著關係的不同而改變。人類學研究表明,親密是魅力的產物,它是他人對自身的成功吸引,一個融洽的建設進程。它可以使各方放心地披露以前隱藏起來的想法和感受。要發展一個親密關係,通常要耗去可觀的時間(可能是幾個月、幾年而不是幾天、幾小時)。

人類學家和動物學家都注意到,時間的改變會帶來潛意識上的身體語言改變。親密關係如果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需要長時間人與人之間的各個方面的了解。親密需要一個既可以懂得獨處又可以懂得相處的能力。這叫做自主分化。以自我認識和自我分化為中心的親密行為通常存在於家庭、朋友和戀人之間。通過透露自己的信息、坦率地與別人相處,親密得以實現演變。如果發展親密關係的方式不當,可能導致親密關係過於緊密和/或過快。有些人可能儘可能地尋求發展以維持和穩定這種關係,卻不顧對方是否願意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情況,抑或對方根本就拒絕友誼。

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尤其是基於性關係的,通常在身體的結合後繼續發展。換句話說,就是「墜入愛河」。 另外,區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及有目的性的交換關係是有價值的。交換關係比較脆弱,可能因為意見不一致及利益衝突而導致交換關係破裂。而人的親密關係一般比較經受得住考驗。

一對情侶身體及情感上的親密

不論是身體及情感上的親密關係,愛都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雖然這個詞非常難以定義,不過愛和喜歡之間有本質上的差異,而不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且其中的差異不只是有或沒有性吸引力而已。 在親密關係中有二種不同的愛:激情的愛(passionate love)及友誼的愛(companionate love)。

若存在友誼的愛,那麼存在這種愛的雙方或多方對彼此強烈的感受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溫暖和體貼的擁護。其表現主要在:

    真誠和持久的關係、相互的深刻認識

    互相關心

    對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為能夠協作實現目標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悅。

相反,激情的愛著重於一時的熱戀和痴迷。其表現為:

    對同伴的強烈關注

    強烈的性渴望

    樂於參與到狂喜的氣氛中

    和同伴團聚時十分興奮

通常,夫妻之間存在親密關係,特別是之中的一員或兩者意識到兩人的關係是持久的時候。這樣的夫妻通常對完成任務(尤其是勞動、工作中)感到有安全感。

親密關係研究歷史

古代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古代的哲學家深刻地思考過對於忠誠度、美麗、嫉妒以及婚姻的滿意程度,儘管他們的觀點通常是不準確或具有誤導性[1]。

約2300年之前,亞里士多德就開始從事對人際關係的研究。他寫道:「如果一個人能夠對另一個人友好,並且對方也反過來對他友好,那麼對對方而言,他就是自己的朋友」(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30年)。亞里士多德相信,人類是具有社會性的[1]。亞里士多德也同樣暗示,人類之間存在3種不同的關係。

    基於實用性的關係。人們被他人吸引,因為他人給自己提供了援助和歸屬感。

    基於愉快的關係。人們被快樂的情緒所吸引,並且對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感到愉快。

    基於高尚品德上的關係。人們通常被其他人的高尚品德所吸引。

然而,基於實用性或愉快的關係通常被稱為生命期極短的關係,假如只有一方能夠一直從同伴那裡獲得好處而不懂得回報,這種關係就很容易破裂。

亞里士多德也暗示,建立在高尚品德上的關係將是存在最久的、唯一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使得自己被他人所欣賞。雖然亞里士多德像其他古代哲學家一樣提出了很多關於人際關係方面的考慮,但沒有使用系統的方法,因此不能得到結論以證明他的想法和觀點是正確的[1]。古代哲學家受亞里士多德對親密關係的分析的影響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80年代[3]

十九世紀80年代到二十世紀初期

現在的心理學及社會學出現在十九世紀後期。當時的研究者常會將人際關係列入他們的研究領域中,而且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論,是後續親密關係研究上的基礎[3]。佛洛依德研究親子之間的關係及對人格養成的影響[2],他認為童年時的經驗會藉由感受或期望,轉移到成人時的人際關係[3],佛洛依德也發現人在選擇婚姻伴侶時,男性會尋找和母親較類似的類型,而女生則尋找和父親較類似的類型[3]。

1891年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由他和別人的人際關係所定義[2]。1897年時,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有對於社會隔離(social isolation)及社會疏離(social alienation)之研究[2],這個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研究,塗爾干指出人被社會隔離是導致他自殺的關鍵原因[2],這個研究關注的是人際關係中的陰暗面及社會隔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塗爾幹將此稱為「失范」[3]。在1950年左右格奧爾格·齊美爾研究「二人群體」(Dyad,也就是二個人之間的關係),及其中的特點[1]。齊美爾認為二人群體關係維持需要雙方的同意及參與,若只有其中一方參與,就可能會導致關係的結束[3]。雖然這些人的理論有相關的資料可作為支持,不過他們的主要貢獻仍然是在概念上的,而不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系統。

經驗主義的興起

1898年時社會學的研究開始使用實證調查(empirical investigation)的方式進行,是這個領域的一大突破[3]。 Monroe 的論文[4]探討兒童在選擇朋友時,會注意的特點及習慣,其中一些特點包括仁慈、快樂及誠實[1]。Monroe針對2336個七到十六歲的兒童(或青少年)詢問以下的問題「你最喜歡怎樣的朋友?」,研究結果顯示兒童較喜歡選擇的朋友有以下的特點:和自己相同年齡、性別及體型,膚色及眼睛的顏色較淡,不會製造衝突,對動物和人都很仁慈,以及誠實。而兒童認為最不重要的特點包括有財富及宗教[4]。

Monroe的研究是標誌著關於親密關係方面的研究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從哲學上的分析轉為經驗效度的研究。他的研究最終成為了人際關係科學的先河。不過,在Monroe有影響性的研究之後的很多年以來,很少有人做類似Monroe的研究。在20世紀30年代,只有有限的幾個方面:關於兒童友誼,戀愛和婚姻以及家庭的研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戰時,都很少有人做出人際關係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之前,親密關係沒有成為一個廣泛的研究。不過在此之後,針對親密關係的探索便蓬勃展開。

二十世紀的50年代及60年代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發生了一個受研究親密關係影響重要轉變。直到19世紀50年代後期,大多數研究都是不是實驗性的。60年代,大於一般的發表過的文章都涉及到一些實驗運用。60年代也是心理學科本身研究方法的一個轉變。參與者大多數是大學生,實驗性方法和研究成為了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親密關係領域的實驗性的研究表明,人際關係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科學。這種轉變使人際關係科學吸引了其他領域學者的注意,使親密關係的研究成為國際化的多科目的研究。

二十世紀8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

在80年代初期,開始了第一次國際人際關係網路(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PR)的研討會,參加的研究者約有三百位,來自世界各地[3]。在1984年3月出版了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期刊[3],90年代初期INPR分裂成二個組織,不過在2004年4月這二個組織又合併成國際關係研究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hip Research, IARR)。

2010年

如今,親密關係利用來自不同樣本的參與者和探討廣泛、多樣的主題(其中包括長時間的家庭、友情和浪漫友情)進行研究。目前親密關係的研究包括兩方面:雙方關係的積極的方面和消極(令人不愉快)的方面。

當前由約翰·高特曼和他的同事通過邀請已婚夫婦參與到一個舒適的環境中,並讓他們重新考慮最後一次使他們吵架時的分歧。儘管參與者知道他們將會被錄下來,但是他們仍很快地全神貫注於互動之中。隨著秒級別對受訪者的情緒反應的分析,高特曼已經可以準確地(準確率約為93%)預測受訪夫婦的未來關係走向。 另一項關於親密關係的研究由特里·奧爾布希和約瑟夫·維爾福進行。他們的方法是監測新婚夫婦的長期自我報告。參與者被要求提供有關他們和配偶關係的基本特徵和當前狀態。儘管其中很多的婚姻在研究初期就結束了,但是這種關係研究使研究者可以從開始到結束,環環相扣地親身參與並發現哪些和婚姻聯繫起來並延續下去的因素和無影響因素。

雖然在人際關係科學的研究仍尚未成熟,但許多研究者都在繼續擴大關於親密關係研究的範圍。

如何衝破被操縱的關係?

生活中有一些就是很容易被人操控,用你所想要獲得的情感、集體、圈子、金錢和友誼,而一次欺騙和操控你。那麼,為什麼有人這麼容易被操縱,操縱者會利用你的哪些弱點來控制你呢?

被操控的人通常身上都存在這些性格弱點:

弱點之一:你想討人歡心——拚命討人歡心的習慣和心態

如果你不幸有「討人歡心」的心態,那麼,你和他人的關係就不會那麼簡簡單單了。你不是偶爾答應別人的請求,也不是偶爾為別人做好事,而是將自己的情緒始終和他人對你的期望保持高度一致,這終究會讓你感到身心疲憊。

弱點之二:沒有別人的認可和讚許,你便活不下去

如果你過度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對此感到不可或缺,那麼,這時的你就很容易被他人操縱了。當你想得到別人肯定的時候,你就會像吸毒者那樣,行為受控於人。操縱者只需做兩步就可以了:第一步,給你想要的東西:第二步,威脅你要將這東西收回。

弱點之三:害怕負面情緒

有些人會有「情緒恐怖症」,它是指對負面情緒過度的或非理智的害怕情緒。具體來說,這些害怕情緒包括憤怒、侵略性,或敵對、衝突和對峙。如果你有這樣的弱點,那麼,為了避免憤怒、衝突和對立,你可以做出最大限度的讓步。

弱點之四:優柔寡斷,缺乏說「不」的能力

你感到對人說「不」會讓自己有負罪感,覺得自己很自私,因為你把說"不"等同於令人失望。多年來,你習慣了說「是」,別人也因此習慣了你的妥協。現在,你恐怕會覺得,說「是」已經成為你惟一的選擇了。

弱點之五:消失的自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不知道除了為別人服務之外自己究竟該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那麼,你正是"自我消失"人群中的一員。生活以他人為中心,缺少個性,因而無法被人深刻記住。

弱點之六:不夠自立

如果希望自己免受他人操縱,就必須明確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如果缺少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或習慣依賴於別人的判斷和幫助,你就會逐漸加深對他人的依賴程度,逐漸陷入為別人而活的地步--做他們希望做的事,以他人的利益為中心。這一點幾乎是肯定的。

弱點之七:外控型個性

外控型的人通常認為,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往往是在別人的控制下,和他們自己無關,自己是無力控制的。相反,內控型的人則相信,他們能夠把握住自己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

 反控制的七大步驟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學習反擊寶典,準備投入到反控制的鬥爭中去了。

第一步:控制節奏

在操縱者對你施壓後,給自己一分鐘的考慮時間(可能更短),別小看這一分鐘,你能在這一分鐘內迅速冷靜下來,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將大大提高你對局勢的控制權。一旦操縱者開始適應你的節奏,主動權就會回到你的手裡。

第二步:打破常規

在你開始試圖避開操縱者時,他們會百般阻撓、打擊你,逼你屈服。這時,你就必須有實在的回應。這種回應的技巧叫"打破常規",這一技巧有兩個要點:

告訴對方你明白他(她)的處境和急切的心情。調整節奏,出奇制勝。

採用「打破常規」法的最佳方法就是快速瀏覽早已準備好的「台詞」。事先預測操縱方可能出的招數(你已與他(她)打過多次交道,很容易猜到他(她)的套路。)

第三步:淡化焦慮感、恐懼感和罪惡感

要抵制敵人的操縱,就必須改變自己對消極情緒的反應。及時消除焦慮感、恐懼感和罪惡感不會令你產生自虐的傾向,但可能會令你坐立不安。然而,這種不安是可以忍受的。你要明白,一旦迫於內心的這些感覺而屈從於操縱者的擺布,你就上當中招了。

第四步:指出對方的操縱行為

該戰術用直自的語言說明操縱者的意圖,直面對方的伎倆,訓練自己的耐力和抵抗力,並最終粉碎操縱者的陰謀。操縱者會萬分驚訝於你的不屈不撓,他(她)苦心經營的緊張氣氛如同被刺破的氣球,頓時沒了氣。

第五步:粉碎陰謀

該步驟是你解脫、重獲自由的關鍵。在該步驟中,你將以自己的韌性和毅力告訴對方,他(她)的計謀根本無法實現,終究會落空。下面具體舉例說明如何施展該步驟:

「我知道你希望我為你做這件事,但這種施壓的手段對我不起作用」;

「我知道你希望我明天能跟你一道去,但這種沉默和忽視我的方法對我而言沒有效果」;

「我知道你希望我什麼事都聽你的,但你沖我發火、詛咒、威脅,這根本就是徒勞」。

第六步:獨立宣言

該步驟包括以下五步:

1、告訴對方你將自己做主。

2、告訴對方你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

3、明確雙方的行為界線。告知對方其伎倆(如冷漠、罪惡感、威脅、憤怒或責備等)是行不通的。

4、讓對方認識到你也有自己的需求、價值觀、獨立的見解和偏好。

5、表明你重新界定雙方行為、建立個人空間的決心。

第七步:和解與協商

可採用以下七個基本步驟:

1、用簡潔清晰的語言描述對方的立場:「我知道你希望/喜歡/期望……」

2、確認你對其立場的理解是否正確,必要時請對方予以證實。

3、用簡潔清晰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立場:「我希望/喜歡」。

4、直接回答有關雙方立場的問題,比如你希望時方採取何種行為、你對此的感受及這種行為的迫切性。

5、與操縱者協商:「除了你我各自的立場。有沒有一條適合大家的中庸之道呢?大家都退一步想一想吧」。

6、向操縱者建議一種隨機方案,如「既然雙方都沒法退讓妥協,那就抓鬮吧,誰贏就聽誰的」。

7、亦可向操縱者提出一種交換協議:「如果你……,我就……」或者「這次聽我的,下次聽你的吧(反之亦可)」。

該步驟是徹底擺脫操縱,與之討價還價的一步。最終的解決方案需兼顧雙方的利益,這樣才能杜絕操縱現象的死灰復燃。

定下衝破操縱關係的目標,找回你的勇氣,運用所學的技巧,耐心地堅持到底。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你有決心,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最後,請花一些時間,想想這個問題:如果我不為自己而活,又該為誰而活?如果我只為自己而活,我又成了什麼?如果不是現在,又該何時?

顛倒錯亂的人生是不被愛而產生的

你是否想過,如果你身邊的人都不愛你,欺騙你,侮辱你,詆毀你,嘲笑你,你該如何面對?如何去生活?是頂著壓力如蝸牛一般前行?還是選擇解釋、乞求、甚至是黑暗的自殺?想這個問題,的確會讓人頭痛,但實際生活中真的存在這些人,他們要不選擇崩潰,要不選擇顛倒錯亂的人生!起因皆是不被愛!

人總是需要別人認可和包容的,需要支持和尊重的,需要關愛和呵護的。但是如果這些不被給予,而又奈於生本能的渴望。人就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類似一種走投無路之下選擇一種與眾相反的方式或背離主導的態勢去活下去。記得《聖經》里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先知的兩個兒子,亞伯和該隱。該隱親手殺了弟弟亞伯,因為亞伯被上帝所寵愛,而自己卻得不到。因為嫉妒,他殺了弟弟,但他卻明白,即使這麼做也得不到上帝的愛,而且上帝會更加遠離他,既然自己不被愛,那就保持著不被愛的一種狀態。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了一部經典的網路小說《誅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對待萬物都是平等的,於是人選擇一種順從天地的方式活下去。但是主人翁張小凡卻要逆天改命,從一個正派墮入魔道化身鬼厲,對抗眾人,為什麼?因為他與魔教妖女碧瑤的愛情不被世人認可,被眾人詆毀,最重要的是心愛的人為愛而死。於是,他放棄了世俗,選擇了自我,以一種不被認可的方式生存下去。

張小凡入魔之後,殺伐四方,甚是可怖。但是他的惡是他自己願意的嗎?不是的,顛倒錯亂的人生並不是他所期望的,這也不是眾人所期望的。惡的由來在於不被愛以及自己的愛被拒絕。所謂的惡,只能在不被愛的自己勉強維持自己不被愛的狀態的情形下才能形成。與此同時,來自外界的傷痛也不可避免。不被愛的人想要一種不被愛的姿態繼續生存下去,正是因為自己身上沒有被愛的價值,所以才企圖追求與愛相反的東西,通過努力做別人眼中厭惡的自己,謀求起死回生的逆轉。陸雪琪深愛的張小凡,但張小凡卻覺得自己不值得她這樣愛,於是他總是躲著她。青雲門上下對張小凡墮入魔道耿耿於懷,但大竹峰上的恩師田不易夫婦卻力勸張小凡,袒護他。可是張小凡在內心已經覺得自己不該再得到別人的愛了,尤其是自己親近之人的關愛,所以努力做別人眼中厭惡的樣子,於是變得更加的肆意的邪惡。可悲,可嘆,因不被愛而生「惡」!

所以,我想到了一句話,如果世界遺棄了你,要想繼續活著,必然會選擇一種極致的方法:同樣遺棄世界,從內心對抗它以繼續維持不被愛的狀態而勇敢地活下去,直到有一天醒悟、領悟。就像張小凡一樣,一個人,一個「掏火棍」,一隻猴子,矗立在天地間,對抗天地。這種精神和勇氣前所未有,但是最終人還是要順應規則,還是要開悟。張小凡也是如此歷經千辛萬苦,飽受生死別離,遭遇輪迴轉世的戀情,終於放下了一切恩恩怨怨回到一個寧靜的村莊隱居了。說明他已經接納自我,正視了一切,從自我否定的價值觀中走出來了,即使他還愛著碧瑤!

這是藝術,也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得不到父母或社會的認可時,如果你總是為此而嘆息,你就會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的價值觀中,並不斷給自己的造成傷害。因此,在這個時候,比起終日嘆息不被認可,不如下決心做好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不被認可的事實。遵從自己喜歡的方式,也沒有必要終日嘆息,把自我否定轉變為一種自我肯定。這是一種比較正面積極的做法,顯然比張小凡那種先墮落而後醒悟來的好。

大家都知道變性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妖,或許大多數只看到人妖妖媚的外表,卻很少關注人妖的內心。每個人妖華麗的脫變都曾經歷了內心最深痛的掙扎。在沒有變成「女人」之前,她們飽受了世俗的眼光和言論,不被接納,不被愛。最後,她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變性讓自己生活下去。中國有一個人妖明星叫劉詩涵,她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寫道:「這件事(指自己是男人身)被匿名者曝光後,與其讓別人一再中傷我,不如自己坦誠面對一切,很多年前我的確做過變性手術。如你們所願,我乾脆公開,赤裸裸呈現在大家面前了,我好累,六年的壓力,一瞬間釋放了。」劉詩涵起初是得不到社會甚至家人的認可,外面的人都抵觸她,與其這樣一直扛著,累著,倒不如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被認可的事實,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小說中的張小凡還是生活中劉詩涵,他們都在不被愛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我,選擇以一種不被認可的方式生存下去,這樣的的生存方式被稱為「對抗同一性」。慶幸的是,他們最後都接受了自己,從對抗同一性到走向同一性。然而社會上總存在一些人,以反社會、反權威的生存方式生活著,這是內心具備否定價值觀的人在實現自身價值逆轉後的結果。

不過,我要善意地提醒廣大的讀者們朋友們,人生在世,我們不是一個孤立,總有一些人愛我們,關心我們。我們不可能取悅自己身邊乃至生活中所有的人,人總要被質疑、被討論、被遺棄。但至少我們可以讓某些人成為願意相信自己的人,愛自己的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讓人人愛的人,那隻可能是神。坦然地接受,勇敢去面對,即使是選擇一種對抗同一性的方式,也不要放棄你的生活!

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不知道你的周圍是否有那種懷才不遇的人。相信一定會有,對於他們自己沒有取得他們想要的成功,或者他們認為自己應得到的成功,他們有很多借口。也許是,「沒有好的機遇」,或者「時間不對」或者「我不夠幸運」,或者「我沒有遇見對的人」。

當然,以上這些有的不是借口,屬於事實。但是許多人是以這樣的借口來錯失了一些難以置信的機會,而他們是完全可能利用這些機會的可能性。

當你發現一個好機會,而這個機會可能會把你帶到成功的完全另一個高度,你一定會想抓住它。而你最不想的一件事就是走著走著,這個機會沒了,或者更糟的是,你發現通往成功的路上有一個不能撼動的阻礙。

美國的暢銷書作家和創業者Kevin Daum從自身的經歷中分享了走出自己成功之路的5個技巧:

1.訓練有素

如果你真的想贏得一場大賽,你不是懶惰。你是和那些有過訓練,有學習和實踐的人進行競爭。你需要控制你的自己的命運,這個意思就是控制你每天的活動。想出你優先考慮的事情,如果你不知道他們,你會容易分心。如果他們錯了,你會脫軌。能集中正好的思考、精力和活動,在那些會讓你接近你目標的行動上。當到了工作的時候,學習專註,並減少分心。

而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休息。一個人不可能不被耗盡而長期工作。如果你想表現有最佳表現,你需要時間充電。筋疲力儘是失敗的一個糟糕借口。

2.自信

Kevin曾經和自己的不安全感做過鬥爭。當你正在開拓新領域,你很難有百分百自信,但是你可以控制。Kevin年輕的時候曾向一個朋友抱怨,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信。那個朋友對Kevin說,「你為什麼不自己下決心要有自信呢?」Kevin就這麼做了,從此他的狀態有了改觀。自信來自準備,和一個決定性的心態。當Kevin演講時,當他做了研究,並在人前至少練習了12次演講時,他會感覺更有信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東西,無論是練習,準備時間、吃飯、睡覺,還是現金拿走了有關材料的借口,你都能沒有問題向前沖。

3.大膽

許多人只是在場邊盯著,等著一個機會把他們帶入成功。當你追逐你的夢想時,膽怯沒有任何價值。你需要採取行動,兩腳踏進去。大膽。但是,這不意味著你認真。你必須做的家庭作業和分析。當每個人太早沖向一個機會時,最成功的人會以等待來顯示他們的勇氣。研究、準備和評估,但是要知道什麼時候停止分析、推理和練習。然後決定縱身一躍,或者發布企業,並只是做它,且做大。

4.有恩典

恩典不只是友善,也是謙卑,也是一起分享榮耀和成就的朋友和團隊成員之間的真正成功和最佳服務。當你失敗、落後,或者力不能勝時,承認,開始走出自己的路。承認最大的成就來自許多人組合的工作和想法。邀請聰明的,有活力的人加入你的旅程,並在這條路上分享財富和榮譽。在他們的成長的幸福和成功里陶醉,他們也會慶祝你的成長和成功。

5.感恩

每天,Kevin都感覺自己被祝福。Kevin認為在自己一生中,自己的挑戰和困難會比一些人多,也會比一些人少。但是那些忐忑不安的時刻也伴隨著成長和機會。而且Kevin總好像從這些時間發現自己沿著成功的路走的更遠了。即便在完全的失敗和再造之後,Kevin仍能找到不讓自己在床上哀嘆,並微笑的機會。

而這些失敗也讓Kevin對於自己生命中的祝福更敏感和感恩,就是那些愛自己的人,好的健康,積極的現金流或者只是每天大笑的機會。Kevin從不忘記和那些在這條路上支持他的人分享他的感謝。

成功並沒有一種一成不變的模式,每個人因為不同而有自己獨特的路徑。但是有一些性情則是很多成功的人所共有的。

 關心是一種互動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家庭、每個人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總會需要他人和社會的關心和幫助。熱心幫助他人,尤其在他人最困難和最需要人幫助時,伸出熱情的雙手,會使人終生難忘。幫助別人,為別人做好事,使人由於你而愉快,因為你的存在而欣喜,因為你的出現而受到鼓舞:反過來,你也會得到別人的關心與幫助,因為,好心總會有好報,幫人就是幫己。

    在人際交往中,關心他人是保持雙方正常交往的基礎。這裡的關心,不只是指人們之間的互相幫助,它還指人們之間的互相了解,對朋友的生活和工作多一些了解,哪怕不用我們付諸實際的幫助行為。人際交往並不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空洞的精神交往,而是需要有雙方之間的相互理解或者共同愛好來維繫、來支撐。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共同愛好建立在相互關心的基礎上。對我們的交往對象,我們多關心一下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愛好,就能找到雙方之間的一些共同點,從而使雙方之間的交往有實際內容。這樣的交往才不至於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被人關心是人的情感需要。人生在世,經常會有一種孤獨感。在人們走向社會時,有著種種與個人生活不同的環境和規則,人們產生了一種不適應的感覺。這種情境往往使人產生一種孤獨的感覺,產生一種想走上社會又害怕的感覺,這時,特別需要他人的關心與幫助。可以說,只要有社會存在,人們之間就需要溝通和幫助,就需要有人們之間的相互關心。關心他人是有效拉近交往雙方距離的方法。人際交往需要有一定的實際內容來支撐。

    助人者,人恆助之。將心比心是人們在生活中確立起的基本的為人處世的原則。推廣到整個社會的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就有我們常說的「你對我不仁,我也對你不義」;也有我們常說的「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這種人際交往之中的將心比心意識可以說深入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傳統之中。只有關心他人,才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從將心比心來談關心他人,雖帶有一定的功利主義色彩,但從心理學上來分析,未必沒有道理。以德報德和以怨報怨是我們認可的基本準則,而以德報怨則是我們予以較高道德評價的行為,以怨報德則是我們予以譴責的行為。

 親近而不呢,關心而有度

    關心他人要掌握一個度。這個度的把握與交往對象聯繫在一起,一方面是我們與交往對象的親密程度,另一方面是交往對象的心理習慣和文化背景。

    交往雙方的親密程度對交往的方式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什麼人說什麼話。有的情況下可以這麼關心一個人,但以同樣的方式去關心另一個人則不可。同是朋友,在我們的交往中還是有差等的。美國社會學家愛德華·科爾就曾把人際交往分為四個差等區:

    一是親密區。在這個區域里,人際交往可以十分親密,包括身體部位的親昵接觸及動情的愛撫等,愛人、父母、子女等十分親密的人之間才適合這類區域,對他們的關心可以十分深入。

    二是個人區。指在宴會等場合,既要有親切友好的氣氛,又要有適度的禮節距離。對他人的關心可以選擇一些安全話題。

    三是社交區。指陌生人之間那種既不熟悉又無往來,只是來去匆匆,或頂多禮節性地問候一下。

    四是公共區。指在演講、開會等公共場合,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尚無較深入的關係,交往只是為以後的進一步交往服務的。

    有的人掌握不好這種交往中的差等關係,沒把握好關心的「度」,結果令人難以接受。親人間的關心可以十分深入,但這種關心很顯然不能用於其他層次的交往對象之間。比如與親人的談心可以深入到一些屬於個人隱私的問題,但絕不可貿然用於其他交往對象。現代社會人們特別重視隱私權,把它視作基本人權之一。隱私權有一定的相對性,即對一個自己認可的小範圍的人來說不屬於隱私,但不應為超過了這個範圍的人知道。如人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就屬於隱私問題,如果雙方之間沒有親密到一定程度,就不要去關心或過問。哪怕自己已知道,也不能冒昧地去談這樣的問題及自己的想法,否則只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對他人的關心要以不干涉他人隱私為宜。

    對他人的關心還要注意交往對象的心理習慣和文化背景。有的人個性較強,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不希望有人來過問,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應少關心為妙。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一直主張朋友之間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且提倡「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國外,人們普遍主張個性至上,反對以任何形式干涉個性獨立,侵犯個人尊嚴。對他人過分關心,或是干預過多,則會令對方反感。所以與外國友人打交道時,既要熱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對方的個人尊嚴與個性獨立為限。外國人普遍認為,要尊重交往對象的個性獨立,維護其個人尊嚴,就要尊重其個人隱私。即使是家人、親戚、朋友之間,也必須相互尊重個人隱私。所以與外國友人相處時,應當自覺迴避對對方個人隱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動打聽外國朋友的年齡、收入、婚戀、家庭、健康、經歷、住址、籍貫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見解等等。

    在現代社會中,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交往也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國際交往中的文化差異要引起我們的特別注意。比如給人以適當的幫助,在中國是關心他人的表現,被關心者往往都十分感激。但在西方,在一些情況下要特別注意。比如,英國人習慣喝中午茶,為此在一個單位每天都有一個人為大家服務,把茶送到每個人的手中。在人比較多的大單位中,做一次這樣的服務會特別累。在國內我們可以主動幫助別人,但在英國,在別人沒有主動要求的情況下,千萬別去「主動幫助」,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自己的本職工作,要是去幫他就是覺得他連本職工作都干不好,幫助他反而會適得其反。在國際交往中,這種文化差異還有很多,都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感受幸福是一種心理能力

 

 

    人對痛苦的體驗比較深刻,對幸福這樣的心理體驗就有些膚淺。也許有人說她曾經幸福過,不過在幸福的時刻並沒有那麼多的幸福感,只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感覺那已經是相當的幸福了。當有人宣稱她很幸福的時候,常常也是感覺幸福正在溜走,或正在擔心下一時刻會發生什麼不好事情的時候。

    心理深層的幸福感常常體現在這樣的時刻:一個慾望得到實現,如性慾、成就欲、金錢欲、權力欲,而新的慾望還沒有生成。遺憾的是一個慾望的滿足常常是另一個更大慾望產生的根源。或者,人從一種不良情緒中脫離,如從壓力、焦慮、恐懼中舒緩,而新的緊張還沒開始。同樣遺憾的是情緒像一種流動的能量,當舊的緊張平復的時候,新的緊張已經開始。

    如果用花兒來象徵著幸福,你立即發現幸福的寓意是因人不同的,正如花有千樣紅,萬種態,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期待,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花的另一個寓意是幸福只是生命中燦爛的一瞬,更多的人生是平淡。

    當我們降低對生活、對工作、對他人的期待時,我們常常容易跟幸福邂逅。當我們假定自己是幸福的,並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時候,哪怕坐在黃連樹下,也會因為自己還在感覺,還有呼吸和心跳,還在觀察這個值得珍惜的世界,所以心身依然處在幸福中。那麼,如果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團隊,一個民族總是感覺不幸福,並不是什麼事,什麼工作,什麼人,什麼制度讓她們不幸福,而是她們缺少感覺幸福的心理能力。

    其實,對幸福的感覺是一種心理能力。真正的幸福感是誰也拿不走的,那是人對世界、對人類和對自己所持的一種態度。讓自己的內心充滿自信、滿足、博愛,我們就創造了幸福。幸福只能從內心去尋找,當你找到幸福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會變得陽光燦爛。

    如上所說,幸福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能力,真正的幸福感是誰也拿不走的,那是人對世界、對人類和對自己所持的一種態度。讓自己的內心充滿自信、滿足、博愛,我們就創造了幸福。幸福只能從內心去尋找,在舒俊琳老師開發設計的幸福心理學應用工作坊《幸福捷徑》中,第五個指示牌就是當下感知幸福的能力訓練。很多參加過幸福捷徑的學員發現他們感受幸福的能力提升了。在他們品嘗到「幸福的荔枝」的同時,幸福需要感受的觀點也進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如果你身在福中不直福,如果你無法享受生命的甜美,為什麼不試試來上幸福捷徑。也許,幸福就在那不經意的一個決定中。

 你本來可以更出色和幸福

    假若你是一個公眾評價和自我評價都不錯的人,那麼你可能認為自己沒有長大的必要了,自己的心理已經夠健康了。其實,你的這種滿足感只是一種錯覺而已,我和其他一些學者的調查研究證明,人的心靈是一個永恆的成長的要素,它將伴隨你的整個一生。因此,你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比現在更為美好和出色。喬舒亞·列勃曼、霍華·克萊貝爾、詹姆斯·O·盧格等學者調查發現,假如一個人的心智發展到「全人」的水平,那麼他會擁有這樣的生命和活動:

    *他的心靈會進入一種穩定的寧靜狀態,他不會產生自擾情緒,也不會受生活困擾的影響。

    *他的生活具有恆久不變的目標和方向,這種目標和方向協調著他的一切活動,使他的生活井井有條,絕不陷入混亂當中。

    *由於他的愛發展到極高的水平,所以他不僅能夠處處愛這個世界,而且能夠處處感受到這個世界對他的愛;他因此也脫離了偏見、仇恨和膚淺的情感。

    *他獲得了完整的意志能力,能夠應付生活中一切挫折。

    *他更容易在工作、事業和婚姻、家庭方面獲得成功。

    *他的情緒、情感和行為的表達方式始終是恰當的,他能夠避免和防止行為不當所造成的不良後果。

    *他擺脫了焦慮、死亡恐懼和生存危機感,而自覺的接受了永恆之臂(Everlasting Arms)的保佑。

    我和所有的學者都承認,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實現上述的人生髮展水平。但我個人認為,很多人在實現上述目標時走錯了路。假如你能夠自覺地尋求心理幫助,那麼你有可能成為獲得巨大心靈紅利的人。

 為什麼幸福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這是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悖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但似乎能真正知道幸福感源頭的人卻寥寥無幾。幸福感本身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定義:它可能包含各種各樣的成分,也可能是一件生活的作品,抑或連作品也算不上;但絕大多數的人們卻仍堅持不懈地追尋這個難以捉摸的目標。

  心理學家們研究幸福感的成果讓人喜憂參半。壞消息是,基本上50%的幸福感水平是我們不可控制的。像我們很多其他的特徵一樣,幸福感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儘管這些會和環境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但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上看,這50%是無法改變的。

  那另外50%去哪兒呢?這(幾乎)就是好消息的開始了。

  關於幸福環境

  首先,我們的「人口統計學」囊括了生活中的所有方面:我們的存款、受教育程度、年齡,生活在富裕還是貧窮的國家,是否結婚或是否有宗教信仰。

  這些因素都與幸福感有一定關係。例如,受教育程度較高、年齡較大、甚至是已婚,都與更高的幸福感有關。

  總的說來,這些因素是難以改變的。就算結婚要比變年輕容易一些,但這兩個因素仍然是相對長期穩定的環境因素。

  儘管環境因素起一定作用,但它們對幸福感的貢獻卻少得令人驚訝。Sheldon和Lyubomirsky(2007)估計其貢獻率只有10%,這與基因作用相較之下更是相形見絀了。

  那麼,如果我們既不能改變基因,大概又不能改變生活環境,那麼我們到底能改變什麼呢?

  關於意向活動

  現在唯一剩下的因素就是我們每天實際上做的事情了,也就是Sheldon和Lyubomirsky所說的「有意的活動」。他們認為這種活動可以調節我們那被基因和生活環境決定了範圍的幸福感的水平。

  但是應該選擇哪些活動,又如何實現這些活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知道人類對新異刺激的適應是多麼地快。

  當第一次嘗試讓我們產生愉悅體驗的新奇事物時,無論是第一次跳傘,第一次與伴侶接吻或是讀一本全新的引人入勝的書,我們的幸福水平都很可能有極大地提高。新鮮的體驗能挑逗我們的「愉悅中心」,讓我們感覺良好。

  但很可惜,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現同樣的刺激,我們會對它們習以為常。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享樂性適應」。我們從同一經歷中所獲得的愉快體驗會隨著重複的接觸而逐漸枯竭。第一塊巧克力嘗起來總是比最後那塊美味得多。

  基於以上研究結果,Lyubomirsky,Sheldon和Schkade(2005)提出了一些關於如何選擇活動的建議,這些活動應該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1. 與我們的需要和個性相符。例如,如果你不渴望獲得刺激,跳傘很可能並不符合你的需要。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跳傘對其他人也同樣不適用。

  2. 內容豐富多彩。你總是沿著同一環行道跑步嗎?還是總在同一高地放風箏?抑或是總在同一條穿越森林的小徑散步?使常規的活動多樣化更有利於減弱享樂性適應的影響。

  3. 時間安排多樣化。這也有利於避免享樂性適應。

  關於改變優先順序

  當考慮到基因、生活環境和意向活動對幸福感的作用大小時,我想到了在生活中我們的優先選擇權。對於基因部分基本上可不予考慮,因為我們改變其的可能性極小,除非有基因治療或其他等效措施能讓我們調整已有的幸福感水平。

  這意味著我們的幸福感可持續程度將依賴於生活環境和日常活動。而至關重要的是,對幸福感來說,我們的日常活動比生活環境重要四倍。

  說個老生常談的例子:細想一下,努力獲得工作上的提升從而改善生活環境,是不是比留在讓你感到幸福的家裡陪伴家人更稱心如意呢?

  儘管多數人不會承認,但與陪伴家人相比,從工作上獲得的愉悅感當然極有可能更多。

  關於此時此地

  這項關於什麼對幸福感有影響的研究結果還暗含著另一層有趣的意思。也許有人會說,經過對作用於幸福的10%生活環境和40%日常活動的輕重權衡,主張「此時此地」的生活態度而忽略長期的計劃和目標便理所當然了。畢竟,既然較好的工作不能增加你的幸福感,又何必為之奮鬥呢?當然是只做那些能讓我馬上感到快樂的事情更好啦!

  其實,長期的計劃還是有助於增加我們日常生活中幸福感的,只不過其作用是間接的。一份較好的工作、獲得更多的薪水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生活環境與日常活動顯然是相互影響的,在現實生活中把二者分開考慮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誠然,人們經常忽略日常生活中令人快樂的活動,而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改善生活環境上。然而心理學家的研究提醒我們,正是那些微不足道、形式多樣的愉悅點滴,擁有著讓我們幸福及保持幸福的魔力。

 獲得幸福10要素

    科學家能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快樂,經科學研究的證實有10種方法能獲得幸福。

    什麼使人幸福快樂?這個問題以前都是由哲學家解答的問題,而近幾年,心理學家與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很多使人幸福快樂的因素。許多研究人員,如埃德·迪納與羅勃特·比斯沃斯-迪納父子組成的課題組,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索尼亞·呂波密斯基 ,倫理學家斯蒂芬·波斯特等人在研究了全世界各國的人的基礎上,發現諸如金錢、態度、文化、記憶、健康,利他主義以及日常生活習慣都是影響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積極心理學在許多新興領域湧現出不少研究成果,這些研究表明,人的一言一行都能對他的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產生重大影響。下述10項獲得快樂的方法,已經得到科學研究的證實。

 

    1.盡情享受每天美好的瞬間

    時而停下來,聞聞玫瑰的花香、觀賞孩子們戲耍。對受試者的觀察研究表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美好的事物時,通常是匆匆觀賞一下了事,回顧親身經歷、令人快樂的時光時也是一閃而過。心理學家索尼亞·呂波密斯基說。「研究表明,盡情享受美好的事物,對增加幸福感與減少抑鬱心理有重要的作用」

 

    2.避免攀比

    呂波密斯基認為,儘管向鄰居看齊,不甘居人後是美國人的文化觀,然而拿自己與他人比較的心理對於人的幸福感與自尊心是有害的。不與他人攀比,而是要關注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這會產生更大的滿足感。

 

    3. 不要太愛錢財

    研究人員蒂姆 ·卡塞爾和理查德·瑞安認為,太看重錢的人更易出現抑鬱,焦慮,自尊心低的癥狀。上述的調查結論適合於全球各國家各民族,各種文化與意識。「越追求財富,越感財富太少,」瑞安說,「物慾的滿足感衰減得很快,轉眼之間就會消失貽盡,」,而金錢至上的人的生命力與自我實現的測試成績很低。

 

    4.制定更有意義的目標

    「追求做事有意義的人,不論是學習一門新技藝還是提高孩子的品行,他們得到的幸福感遠遠超過那些沒有理想與抱負的人,」埃德·迪納和羅勃特·比斯沃斯—迪納說,「對人來說,實際上他要尋求的只是一種能人的感覺,」哈佛大學專門研究「幸福常駐」課題的教授塔爾·本—沙哈爾也贊同這一觀點,「幸福感就在心情愉悅與有價值兩者之間的交匯處」,不論在家庭」還是在工作場所,對每個人來說,他所追求的就是參與的活動既要有快感又要有價值。」

 

    5.工作要更主動

    由工作獲得的幸福感主要取決於你工作中付出多大的主動性,研究人員艾米·瑞斯紐斯基說,當人們在工作中表現出有創造力、常常幫助他人、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在上班時常主動承擔做份外的工作,都會使他感到自己的付出更有價值,對他人更有影響力。

 

 

    6.熱愛家庭,善交朋友,

    迪納和比斯沃斯—迪納指出,幸福的人大多有合睦的家庭與親密的朋友,有雄厚的人脈關係。但是對人的一生來說,總是與一些淺薄庸俗之友為伴的話是不夠的,人需要的不只是親情與友情,真正需要是互相的理解與關懷。

 

    7.面帶微笑,即使你並沒有這種情緒

    這聽起來很容易,真能做到就會富有成效,「幸福的人看到的是可能性、機會和成功。當他們展望未來時,是樂觀主義者,回首往事的時候,總是回顧經歷中最美好的時光,」迪納和比斯沃斯—迪納指出。即使你並不是生爾就會,要常面帶微笑,積極人生觀漸漸就會變成你的習慣。

 

    8.說謝謝的時候要由衷而發

    根據作者羅伯特·埃蒙斯觀點,對人處事能保持感恩之心的人更健康的,更樂觀,進步更快。根據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顯示,真心感謝幫助自己成功的人,這種人獲得的幸福感更高,抑鬱心理更少—這種幸福感能持續數周。

 

    9.走出室外,投身體育鍛煉

    杜克大學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就象藥物一樣對治療抑鬱症很有效,沒有副作用,不需花錢。另有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除了對健康有益以外,還能獲得成就感,並能提供影響他人的機會,還能促使分沁更多令心情愉悅的荷爾蒙,提高自尊心。

 

    10.多做利他之善行

    作一個利他主義者,把自己部分所有饋贈他人是有益的。研究人員斯蒂芬·波斯特說,幫助鄰居,參加自願者服務或者捐贈錢物,都會使受助者改善現狀,而你在健康方面獲益,比參加體育鍛煉或者戒煙更大。聆聽朋友傾述,傳授你的技藝,由衷地讚美他人的成功,寬容他人都能增加幸福感。斯蒂芬·波斯特說。研究人員伊莉莎白·鄧恩發現,當人把錢財花在他人身上時獲得幸福感遠遠高於為自己花錢時的幸福感。


推薦閱讀:

有哪些大名人、英雄人物的結局或晚年很凄慘?
《烽火芳菲》電影中劉亦菲的表現怎麼樣?
蝸牛蝸牛,你還好么?
為什麼有些人不努力成績還那麼出眾?
如果人未成年之前都是沒有性別的,成年之後可以自己決定性別,那麼世界會有什麼不同?

TAG:人際交往 | 心理學 | 生活 | 心理 | 日常生活 | 幸福 | 幸福感 | 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