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是如何在民間傳開的?
05-26
文/晏建懷 中秋佳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源於周代「秋暮夕月」即祭拜月亮的一種習俗。天上明月,人間真情,圍繞著中秋碧月這一天文現象形成了國人特有的精神盛宴,祭月、拜月,賞月成為風尚,寄託了人們對自然之神的由衷敬仰和對幸福生活的無比嚮往。
中秋吃月餅是人們嚮往團圓美滿的又一民俗。圓圓的月餅,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出現了紀念聞仲的 「太師餅」,或許是我國最早的月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的芝麻、胡桃成了制餅的輔料,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謂「胡餅」。北宋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心靈手巧的制餅師,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藝術地再現在月餅上,使人們把親人團聚共賞月色的幸福咀嚼得津津有味。 又是中秋月圓時,各路商家早已擦拳磨掌,大街上電視上網路上也不乏各類中秋商品的廣告,傳統的節日氛圍雖然遠不如舊日盛況,但商家藉此能博取豐厚的利潤,也算是傳統枝葉上盛開的奇葩吧。
推薦閱讀:
關於月亮的傳說美好而紛紜,流傳最廣恐怕要算「嫦娥奔月」的故事:說嫦娥和丈夫后羿男耕女織,相親相愛。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后羿從王母娘娘手中得到一包服下就能瞬間成仙的不死葯。八月十五日,心懷鬼胎的蓬蒙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之機,手持寶劍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危急之時當機立斷,拿出不死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刻向天上飛去,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到家,悲痛欲絕,仰望著明月呼喚愛妻的名字。於是,年年今天,后羿都會擺上香案,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從此,中秋節拜月便成為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隋唐代以前,人們人們對月亮缺乏理性認識,月亮始終作為一種神秘力量的象徵被祭祀,被膜拜。隋唐以後,隨著天文知識的豐富,人們對月亮有了最初的科學認識,月亮作為神的色彩日漸消褪。唐人熱愛自然,心懷天下,常常用腳丈量山川,用詩縱橫天涯。唐代雖沒有中秋節日,但中秋賞月已漸成時尚,吟詠中秋明月的清詞麗句俯拾即是。「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戎昱《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妙詞佳句,把詩人的刻骨思念和嚮往團圓的悠悠情懷錶達得淋漓盡致。 宋代中秋節已成為民俗節日。京師的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貴賤,皆置台焚香,登樓拜月,街上行人更是密密匝匝,萬人空巷。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不少地方形成了燒斗香、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推薦閱讀:
※荒唐鬧婚何時止
※結婚習俗中需要注意的禁忌
※二月二為什麼叫做「龍抬頭」?為什麼人們認為這時候下雪是好兆頭?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