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 醫 五 行 學 說|養生與保健

 火、土、金、水木;

  

  心(腦)、脾、肺、腎、肝;

  

  小腸(三焦)胃、大腸、膀胱、膽;

  

  舌、口、鼻、耳、目;

  

  脈、肉、皮、骨、筋;

  

  面、唇、毛、發、爪;

  

  汗、涎、涕、尿、淚;

  

  喜、思、悲(憂)、恐(驚)、怒;

  

  恨、怨、惱、煩、憤;

  

  赤(紅)、黃、白、黑、綠(青);

  

  苦、甜、辛、咸、酸;

  

  《黃帝內經》告訴咱們,人的身體的五臟與五行有著緊密聯繫: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五行之火:器官―心。心藏神,為五臟六腑之主;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

  

  心藏神,為五臟六腑之主。「神」在中醫學裡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心有病,則可表現「神不安」,即大腦皮層功能的紊亂。如:

  

  心陽不足(即心陽虛,相當於大腦皮層功能衰弱)出現神經衰弱的癥狀,如心悸、驚恐、健忘、自覺虛乏。

  

  心陰不足(心陰虛,則兼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以交感神經興奮為主的神經衰弱癥狀,如盜汗、失眠等)。

  

  痰迷心竅:主要表現精神神經系統方面的癥狀,臨床表現為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以及精神上的異常如癲狂等癥狀,常見病有:癲癇、精神分裂症,治療應以清心除痰開竅為原則。

  

  心包絡是心的外圍,具有保護心的作用。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開竅於舌。心和血脈相聯,血有營養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但必須依賴心的活動,才能在脈管里運行,達到營養全身的作用。心、血、脈的情況,可從面色和舌質反映。心功能正常,面部應該是紅潤滑而有光澤的(所以說其華在面),舌質淡紅,病理情況常見有:

  

  心血不足(心血虛),相當於貧血等。

  

  心火過盛:是血內有熱(相當於人體處於神經興奮狀態,原因可能與代謝有關)。

  

  心氣衰竭:相當於心臟功能不全。

  

  心與小腸相表裡。心和小腸通過經絡的聯繫,構成表裡的關係。心屬於里,小腸屬表。小腸接收從胃傳送下來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分別清濁;把清的水谷精微部分(營養萬分)吸收到五臟去貯存和利用,把濁的糟粕部分分送大腸、膀胱去排泄。心和小腸相互影響。小腸有熱,亦表現有舌尖紅痛、口腔糜爛、瘡瘍等癥狀,與心火過盛的癥候相同;並常伴有小便短赤,甚至血尿;都是由「心移熱於小腸」所致治療原則和用用藥與心火過盛同。

  

  養心理由:因為心屬火,而高溫時辰容易上火,心緒不寧,心跳加速,給心臟增長承擔,以是夏日最重要的是養心,養心最佳吃些血色食物或者苦味食物

  

  養心之道:養心主要做到心靜,心靜天然涼。長於補養心的人,靜則生陰,只有陰陽協調,才氣保養心臟,炎天宜多吃心神安定之品:茯苓、蓮子、百合、小棗等同時,還要多吃養陰生津之品,如:蓮菜粉、銀耳、大西瓜、等除此,多吃點"苦"瓜,因為苦入心,可養陰清熱除煩,如苦瓜、綠夾豆等。

  

  若有驚悸、胸悶、失眠、忘記、焦躁,若有痛苦悲傷等癥狀時,就需要養心了。心最強時間:11:00~13:00。心最弱時間:21:00~1:00。強心要害詞:養。若有需要淘神思慮的事情,可在上午時間舉行,此時心思最強;心臟天賦較弱者宜早睡,睡前宜喝杯胡萊菔汁或者番茄汁來養心。

  

  攝生法:踏豆推拿:取綠夾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後倒入盆中,待溫度相宜時,將雙腳洗凈擦乾踐踏綠夾豆,可於每一晚睡前1鐘頭踐踏30分鐘,具備強心、心神安定的功能。壓按肚臍:肚臍即神闕穴,每一晚睡前用食指壓按5~7分鐘,可斂心靜氣、平安寢著。食療法:取枸杞子30克,炒棘棗仁40克,北五味子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具備養心、心神安定的功能。

  

  五行之土:器官―脾。脾主四肢,肌肉,開竅於口唇;脾統血,化血;脾與胃相表裡。

  

  脾的運化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即經過消化的作用,把食物變成人體可以利用的水谷精微和津液,這些物質在肺和心的參與作用下,通過經脈輸送到全身,營養各臟腑、組織。(二)體內組織的水分吸收、運輸和排泄,也就是脾能運化水濕,對人體水液平衡的調節,也起著重要作用。脾性惡濕而喜燥。

  

  四肢、肌肉的營養,主要由脾運化供給。口和唇的表現可反映脾胃的功能。脾統血,脾化血。人體內血液的來源是食物中營養成分必須經過脾的運化作用。脾有統攝和控制血液循經脈的作用。脾與胃通過經絡的聯繫構成表時的關係。脾屬里,胃屬表。胃的功能是受納和消化食物,惡燥,胃氣宜降;脾的功能是運化和轉輸,惡濕,脾氣宜升。脾和胃是矛盾的統一體,兩者相輔相成,維持動的平衡,共同維持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送營養成分和津液的作用。

  

  養脾理由:長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濕的期間,濕氣過多會危險憎惡愛好,憎惡愛好負傷,影響進食要求,所以最熱的時候咱們老是沒有胃口而貪涼的下場,更是讓憎惡愛好、浮現拉稀、胃痛等疑難題目。脾與胃是相內外的聯繫,脾不康健則胃腸欠好,所以夏日在飲食方面宜選擇清淡、容易消化、補而不膩的食物,如蓮藕、胡萊菔、蘋果、豆乳、薯蕷、小米等,以利健脾養胃,補氣生津。按五行來說,屬火的心滋養屬土的脾,多刻苦味強心的成果也是健脾。

  

  暴食傷脾,若有腹脹、拉稀、疲乏睏倦、氣短、韌帶和肌肉敗壞、身板浮腫、腳氣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脾了。脾最強時間:9:00~11:00。脾最弱時間:19:00~23:00。強脾要害詞:補。脾弱者可把午餐的時間提早到11時,此時性情最旺,消化食物、接收營養最為上力;晚餐1鐘頭後吃一個甜性生果可健脾。

  

  攝生法: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幫忙慢慢爬動亢進的腸胃恢復沒事了,讓臟腑陰陽獲患上均衡。

  

  隔姜艾灸:用薑片將艾炷和穴道離隔施灸,可以調順憎惡愛好、溫胃止嘔、理氣止痛

  

  食療法:赤小豆兒花湯具備健脾去濕、促進排尿消腫的功能,為當前較適合的湯品,同時亦合用於濕發熱綜合癥狀、克化不良、小便不順暢等症。

  

  赤小豆約90克,洗凈、泡浸半鐘頭擺布,亦可放置鍋里加花生油稍煎半晌之後一路放入瓦煲里加凈水煲煎。銀耳、銀杏、等可加醬油佐膳用。

  

  五行之金:器官―肺。肺主氣,主皮毛,開竅與鼻;肺司肅降,通調水道;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主氣是指:

  

  (一)、人體通過肺部吸進新鮮空氣,呼出濁氣,進行氣體交換,以維持人體生命;

  

  (二)、把吸進的新鮮空氣,在肺部進一步變為對身體有用的成分,運送至身體各部利用。

  

  皮膚的汗孔(汗腺)有調節體溫和發散汗液的作用,亦是衛氣敷布的地方,起保護作用,主要受肺支配,故皮膚與肺關係密切。皮膚得肺氣的營養,才能潤澤;反之,則皮膚乾燥起皺紋,毛髮容易脫落。

  

  肺開竅於鼻。肺有病,往往出現鼻塞、流涕、嗅覺減弱等癥狀。當肺部的病症治癒後,鼻的癥狀變隨之而消失。反之,鼻部疾患可以通過治肺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如耳針,根據臟腑與體表感覺器官相關的理論,選用「肺穴」治療慢性鼻炎有效,就是這個道理。

  

  肺出現病變時可以有以下證候:

  

  (一)、肺氣虛:即肺功能不全,多見於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二)、肺陰虛:表現有潮熱、盜汗、面頰潮紅、消瘦、脈象細數等全身癥狀,以及咳嗽、咯血、聲音嘶啞等呼吸系統癥狀;多見於慢性消耗性肺部疾患,如肺結核。

  

  (三)肺熱:(即肺部以及支氣管炎症):由細菌、病毒等引起,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等。癥狀有發熱、咳嗽、痰黃色、小便深黃、大便燥結、舌尖紅,苔黃。

  

  肺司肅降,所謂肅降,即肺氣宜清泄下降,不宜壅滿或上逆;如肺氣肅降的功能失常,就會上逆而發生咳嗽、氣喘。

  

  肺又有通調水道的作用(中醫從臨床治療體會到用宣肺解表發汗方法能減輕水腫,因此認為肺的功能與體內水液排泄有關),病理情況下引起小便短少、面目浮腫,多見於急性腎炎。治療宜解表發汗、宜通肺氣。

  

  肺和大腸通過經絡的聯繫構成表裡的關係。大腸的病症有:

  

  (一)、氣虛便秘:

  

  (二)、肺熱便秘:

  

  (三)、大腸熱結:

  

  (四)、大腸濕熱:

  

  肺與呼吸道疾病相干,若有呼吸短促、胸悶、咳嗽、喘氣、語音卑微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肺了,肺最強時間:7:00~9:00,肺最弱時間:21:00~23:00,強肺要害詞:潤

  

  養肺理由:雖說養肺的時節應該在秋季,但是肺與結腸是相內外的瓜葛,肺陰虛易導致糞便乾燥,肺外合外相,肉皮兒也與之互相干注以是夏日時節對肺部的保養也是必不成少的。

  

  養肺之道:夏日的很多新穎生果,富含人的身體所需的多種營養事物,具備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能,這個之外再適當多吃些核桃、百合、銀耳、萊菔、秋梨、噴鼻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熱與助火之品。

  

  白的色彩食物可以讓肺健旺起來如百合,可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保養成效最佳這個之外,白萊菔、銀耳、白芝麻也有生滋潤肺的功能。

  

  呼吸吐納:柏樹可清肺心神安定,每天8~10時或者下午3~5時,在柏樹下用鼻子吸氣、嘴呼氣,共做12次,持久堅持具備增補肺氣不足的效用。

  

  食療法:阿羅漢草茶:阿羅漢草一個,將其切碎,用滾水沖泡10分鐘,不拘泥時頻飲;秋梨膏:秋鴨梨500克,紅棗200克,新姜50克,蜂蜜250克,將鴨梨去皮,切成小丁,加數量適宜水燒開,用文火煮30分鐘;新姜切成片與紅棗用同樣的要領煮成湯,過淋去渣之後把鴨梨湯,棗、薑湯,蜂蜜一升引語火煮5分鐘便可。因為阿羅漢草、秋梨的金氣最重,且有極強的藥性,可以使肺功能快速強壯。

  

  五行之水:器官―腎。腎藏精;腎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腎主水,開竅於二陰;腎與膀胱相表裡。

  

  中醫學裡的精有兩種涵義,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所謂先天之精,主要是指人體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質(如精子等),以及體內支配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活的力量。所謂後天之精,是指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物質;它來源於食物,經胃的受納、消化、脾的運化,在臟腑里貯藏,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所以「腎藏精」所指的「精」除了關係到生殖能力外,最主要的是關係到人的生活活動能力。

  

  腎氣即腎的功能,腎氣支配人體生長、發育(包括性功能的成熟)。人體由發育至衰老、死亡是腎氣由盛而衰的結果。

  

  腎對骨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腎氣足,則骨骼和牙齒堅固;腎氣虛,則牙齒枯槁,容易脫落,脛骨疲軟乏力。

  

  腎氣的充足與否又可反映在聽力和毛髮的潤澤情況上,腎氣足,則聽力良好,毛髮潤澤;腎氣虛,則耳鳴,聽力不佳,頭髮脫落、失去光澤。所以說,腎開竅於耳,其華在發。

  

  由於腎主骨,骨中有髓。所以腎又有促進骨髓生長的作用,與造血功能有關。

  

  水液的代謝和排泄與腎的功能有密切聯繫。腎開竅於二陰(前陰指外生殖器及尿道,後陰指肛門),即是說腎和大小二便的排泄有一定的關係。

  

  出現腎虛,其證候類型較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一)、由於腎陽虛不能利水,因而小便短少,水分聚積於體內而成水腫證候,從現代醫學觀點看,與腎小球濾過率減少有關,常見於慢情腎炎。

  

  (二)、由於腎陽虛不能制水,因為而便清長、多尿,從現代醫學觀點看,與腎功能不全和腎小管重吸收障礙有關,多見於年老體弱或慢性腎炎後期。

  

  (三)、由於腎陽虛不能溫暖脾胃,因而出現早晨泄瀉(又名五更瀉)等癥狀,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可能與腸道慢性炎症有關,多見於腸結核、局限性腸炎、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

  

  腎病主要變化表現在腎陰、腎陽的虛損。應該特別指出的是:腎只有虛證,而無實證及表證,故治療上只能補其不足,不能瀉其有餘。

  

  (一)、腎陽不足(腎陽虛)

  

  (二)、腎陰不足(腎陰虛)

  

  綜上所述,結合現代醫學有關的初步研究資料來分析,中醫的「腎」與現代醫學的腎上腺、性腺、腎臟和其他一些內分泌器官等的功能有關。而腎陰、腎陽的改變也是有其物質基礎的,例如某些疾病如功能性子宮出血、支氣管哮喘、妊娠毒血症、紅斑性狼瘡、冠狀動脈硬化、神經衰弱等,當發展到一定階段,而有腎陰虛及(或)腎陽虛的表現時,採取補腎的方法治療,可以提高療效。

  

  腎和膀胱通過經絡的聯繫構成表裡關係。腎屬里,膀胱屬表。膀胱是貯尿和排尿的器官,但尿液能否正常地排出,要看膀胱的功能是否正常,同時和腎的情況也有密切關係。膀胱的病證常見有:

  

  (一)、膀胱虛寒:

  

  (二)、膀胱實熱:

  

  人體中臟與臟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無論在生理功能或是在病理改變上都互相影響,它們之間的聯繫的情況是十分複雜的,中醫上把脾、腎作為五髒的重要環節,現就脾與腎同其他內髒的聯繫上的病理情況概述如下:

  

  (一)、心腎功能失調(心腎不交):中醫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心和腎的功能彼此聯繫,互相交通,維持功能上的相對平衡,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心和腎和正常關係受到破壞,例如腎陰不足可引起心火過盛,因此同時出現有心的功能過亢(心火過盛)和腎功能減退(腎陰不足),表現一系列神經衰弱的癥狀,如健忘、心煩失眠、精神不好、遺精、腰痛等,稱為「心腎不交」。

  

  (二)、腎虛不能養肝:腎和肝的關係是肝須得腎的涵養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如腎陰不足,不能養肝,則引起肝陰不足,出現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證候。

  

  (三)、脾腎陽虛:腎陽和脾陽有密切關係,脾陽須有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的作用。

  

  (四)、肺腎氣虛:中醫認為,在正常呼吸功能的維持上,腎與肺關係密切。

  

  若有腰膝發酸無力、浮腫、尿頻、影象力消退、易感風寒、無端大量斑禿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腎了。腎最強時間:5:00~7:00。腎最弱時間:23:00~1:00。強腎要害詞:藏。調治不良情緒,節制本身的精力勾當,只管即便做到含而不露,碰到拂逆心的事,盡量加快鋪開這個之外,在腎臟最弱的時間,不要熬夜,以修養精力。

  

  養腎之道:腎虛病症有陰虛、陽虛之分,對人的身體各個臟腑起滋補、潤澤效用的稱之為腎陰;對各個臟腑勾當起溫煦、鞭策效用的稱之為腎陽補腎該當針對腎陰、腎陽虛衰的差別,接納對症的響應要領舉行。腎陰虛者,常見有肺熱、咽燥、腰膝發酸無力、頭暈耳鳴、舌苔偏紅等癥狀,可選用枸杞、銀耳等舉行滋補。  

  攝生法:唾液滋養: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上下擺布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嘴,之後分3次咽下,天天早、晚各做1次。食療法:醋泡黑豆保濕療虛,是儒醫療治腎陰虛的"黃金方"。 

  五行之木:器官―肝。肝藏血,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肝主謀慮,主疏泄;肝與膽相表裡。

  

  肝藏血、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

  

  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人體活動時,血液運行至身份各部分,供給各組織器官的需要;睡眠時大量血液回以肝里。筋賴血養,因此,肝亦主筋(筋相當於韌帶、肌肉、肌腱和滑囊等);肝血正常時可以使筋得到營養,四肢和關節活動自如。指甲的情況可以反映肝是否健全,肝血足時,指甲堅韌而有光澤,所以說其華在爪;肝血不足時,則見指甲變軟,顏色淺白而無光澤。眼的功能受肝氣影響,肝病時在眼部有所反映,所以說肝開竅於目。病理情況常見有:

  

  肝血虛:由於肝失血營養,有睡眠不佳,筋骨痛、四肢關節活動不便、視力模糊等癥狀;

  

  肝、腎陰虛:可以引起肝風(內風)、除頭暈、耳鳴等癥狀外,並有肌肉跳動,肢體麻木感等,脈多弦動。

  

  肝主謀慮,主疏泄。肝與人的一部分精神活動和情緒有關,精神和情緒變化對肝有影響,肝病亦常影響和情緒的異常。從肝的性能來看,適宜於疏泄、舒暢。肝氣的過亢與郁滯,都能引起病證。

  

  肝陽上亢:為肝氣過亢的表現,常見的癥狀如性情急躁、易怒、頭痛等。

  

  肝氣鬱:即肝氣鬱滯(相當於肝、膽或胃腸的功能有障礙),常見的癥狀有抑鬱、易怒、上腹部及右季肋部脹痛等,如影響脾胃功能,則有嘔吐酸水、食慾不佳等癥狀。

  

  肝與膽相表裡。肝通過經絡的聯繫和肝構成表面里的關係。肝屬里,膽屬表。膽有協助肝的作用。

  

  養肝理由:要維護肝臟因為肝是身板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五行原來是按肝→心→脾→肺→腎這個標的目的相生的,肝過勞虛弱,心、脾、肺、腎都步入波及規模,並且過勞堆集的肝火也會傷肝膽誠相許,肝膽之間會互相影響,肝氣鬱積或者虛弱的人,要多吃綠色彩或者酸味食物。

  

  若有情緒易衝動、焦躁不寧、胸脅隱痛、目力急速降落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肝了。肝最強時間:1:00~3:00。肝最弱時間:13:00~17:00。強肝要害詞:舒。肝怕勞頓,肝氣最弱的最近時間絕對是要注重休息,要是必需事情,則至少每一隔1鐘頭讓休息5分鐘。

  

  養肝之道:夏日高溫,可增補組織液體,加強血液輪迴,增進新陳代謝,加速身板克化接收和解除廢料,削減代謝產品和毒素對肝臟的侵害,包括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合合物、脂肪、維他命和礦物質等連結響應的比例;同時連結五味不偏;只管即便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新穎菜蔬、生果;不暴飲暴食或者饑飽不均。

  

  食療法:取靈芝、女貞樹子、黃芪、甘草、刺五加各數量適宜,製成茶包,開水沖泡飲用,具備保肝、抗朽邁的功能。

  

  推拿"阿是穴":"阿是穴"即"哪兒痛苦悲傷哪兒就是穴道"。痛則不通,路程經過過程手指頭對痛苦悲傷部位快速而有節拍地輕輕點揉,可緩解肝部轉筋、痛苦悲傷和不舒服。

  

  五臟與五味:

  

  四時季候與五髒心理功能是相生的,要適應四時的更替而保養五臟,預防疾病另有,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臟之氣相合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腎喜咸;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

  

  如五味不均,偏嗜太甚,可導致臟腑氣血不和,帶來各類疾病,如過食鹹味會令血管硬,氣血風行滯澀不暢;過食苦味,會耗傷肺津乃至肉皮兒單調,毛髮枯槁;過食辛味會消耗肝血而導致筋肪拘急,爪甲枯槁;過食酸味會傷脾而使皮肉增厚,掉去彈性;過食甜味會傷腎而使骨節痛苦悲傷,頭髮脫落。這是《黃帝內經》的講法,食物要均衡不成偏食,造成體內失衡導致疾病。

  

  攝生具備重要引導意義如土生金,脾屬土,肺屬金,對慢性虛弱性肺部疾病,可以接納補益性情的要領到達養肺氣的目的;木克土,肝屬木,脾屬土,肝有病會延及脾,以是肝有病時要注重保養脾,以避免脾臟被累;水生木,腎屬水,肝屬木,肝血不足時可接納補陰的要領到達恢復肝血的目的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的身體中別離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均衡、五臟和諧,才氣維持人的身體的康健和氣血旺盛。


推薦閱讀:

看道 | 林炳輝,一位把喝茶和美食做到極致的人
正確洗腳對身體好處多
易筋洗髓經的四大假合篇第二在說什麼?
補腎3寶, 枸杞與它, 常吃讓你你如狼似虎!
春季養生常識

TAG:養生 | 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