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秒調整,今年全球多一秒?
閏秒調整,今年全球多一秒?
微分流形 2012-03-20 18:00:31
近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宣布,我國將於7月1日7點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進行閏秒調整,屆時將會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全球今年整整多出一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現行公曆中,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如何用「整除法」判斷閏年,這事連小學生都清楚;農曆中有閏月,「十九年七閏」的傳言也頗為流行。但「閏秒」,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
繼2008年年初後,本年度我們將再次見識到「閏秒」。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近日宣布,今年7月1日07:59:59之後要加上一個「07:59:60」,它就是閏秒。
天文時,最自然的計時系統
要搞清楚閏秒,先得從曆法的歷史說起。曆法是在天文觀測中產生的。寒來暑往,日升日落,經過對自然節律漫長的觀察,古人逐漸認識到年、月、日等時間概念。
1年,即1個寒暑周期,也就是約等於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更準確地說,真正的寒暑周期是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周的時間,即為1個「回歸年」。月的概念則來自月亮的運行,月亮的圓缺周期就是「月」,或者叫「朔望月」。現行公曆中也借用了這個概念,雖然它不再反映月相變化。「日」的概念最為自然,因為日夜的周期性最明顯。我們取太陽兩次到達某個點的時間差為一日,定義為「太陽日」。至於比年月日更小的時間單位,則是在「日」的基礎上平分得到的。
有了年、月、日的概念,就可以構建曆法系統。根據細節的區別,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種曆法系統,但它們都是在天體運行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這樣的曆法系統統稱為「天文歷」。
天文歷的優越性不言而喻,但它所確定的天文時標有一個巨大缺陷,那就是時間長度的不均勻性。比如,如果地球自轉速度發生了變化,那麼由此得出的時間長度也會發生變化。
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時間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在很多精密科學中,失之「毫秒」,謬以千里。天文時的精度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於是,原子時便誕生了。
傳統的沙漏計時器,以及依靠太陽位置來測定時間的日晷,都是古老的計時裝置。圖/Wiki commons
原子時,精確而刻板的時標
科學家發現,原子內部的某些運動是非常穩定的,而且不受外界條件的影響,這給時間標準的再現和統一提供了方便。20世紀60年代,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用「原子秒」取代原來的「天文秒」。
一般情況下,制訂曆法時先根據自然周期確定回歸年、朔望月、太陽日等計時單位的長度,然後再劃分秒長。比如,先測定1日的長度,再規定1日的86400分之1為1秒。但原子時與宏觀自然周期沒有本質的對應關係,它們的設置帶有隨意性和人為性。在制訂時是先定秒長,再按照「60秒1分鐘,60分鐘……」的原則推得年月日的長度。
如何確定「原子秒」的長度呢?大自然中的固有周期當然是最重要的參照。比如,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利用原子時所得到的1天要盡量接近用太陽時得到的1天。否則就會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考慮到這一點,在1967年召開的第13屆國際度量大會上,人們確定了原子秒的長度:以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為1秒。這個時間單位已經成為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之一。
既然秒長確定下來了,1天的時間也就確定了。無論地球自轉如何變化,每天都是86400秒。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原子時是以秒長為出發點的。
但無論如何,原子時已經失去了時間的原始意義,儘管它可以調整到比天文時更接近日月運行的真實周期,但這其實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接近而已。不過,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雖然原子時不是原始意義上的時間,但既然它異常精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又何妨呢?
「子夜太陽」奇觀?
主張在生活中使用原子時的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均勻,從長遠來看,這種不均勻並非時快時慢,而是越來越慢,所以誤差只會逐漸積累。
而原子時絲毫不顧及天地得變化,它精確而刻板,按照自己的固有速度一往無前。如果簡單地採用原子時,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太陽升到了上中天,時鐘卻敲響了子夜12點。當然,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科學家估計,要經過數千年,兩者相差才能達到12小時,才會出現「子夜太陽」的奇觀。這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一個無法忽略的誤差。
因此,天文時形象,原子時精確;天文時分日為秒,原子時積秒成日;天文時是詩人筆下的春雲秋月、北雁南飛,而原子時則是加速器中轉瞬即逝的幽靈;天文時宏大,以日月為載體,統攝世間萬物;原子時精深,隱身於玄奧幽邃的原子之中,使萬物諧調一致;柏拉圖會對天文時的誤差疑惑不解,柏格森則慨嘆,原子時使人類離真實的時間又遠了一步!
要現在人們使用的計時系統,其實就是天文時和原子時相調和的產物。圖/deviantart.com
閏秒,協調世界!
天文時和原子時各有特色,卻又都難以單獨承擔起為現代社會計時的重任。也許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會有一種更好的計時方式。我們現在採用的,正是這樣一種計時系統——「協調世界時」。嚴格來講,協調世界時不是一種單獨的時標,而是原子時和天文時(世界時)相調和的產物。這個充當中介的「調解人」就是閏秒。
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對世界時做了調整,方法是: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差將要超過0.9秒時,就在世界時的時序上加上1秒,這1秒稱為「(正)閏秒」。因此,閏秒就是讓原子停下腳步,等候太陽1秒鐘。也可以說是原子向太陽「看齊」——精確的時間向不精確的時間「看齊」!
具體什麼時候出現閏秒,由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座標系統決定。一般規則是,如果本年度有閏秒出現,那麼它會出現於6月或12月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這裡說的是中時區的時刻)。正常的時序是「……23:59:59,00:00:00……」,有正閏秒時,要在兩者之間加一個「23:59:60」,而有負閏秒時,只需在正常時序中去掉23:59:59即可。
協調世界時,在宏觀上是天文時,在微觀上是原子時。我們鐘錶里的秒針以原子時的頻率跳動,卻必須時刻不離天文時左右。這樣協調的意義在於,兩種時標的差距始終不會超過1秒,避免了時刻與自然節律的明顯不一致。
曆法改進,閏秒存廢?
雖然閏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並非所有人都支持它的存在。
地球自轉越來越慢,所以閏秒的出現越來越頻繁。自1972年以來,已經出現過24個閏秒,而且都是正閏秒。也就是說,在40年的時間裡,原子時比世界時快了24秒。閏秒的出現頻率顯然太高。
更為棘手的因素是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可預測性。假如地球自轉均勻變慢,那麼我們就可以像公曆的閏年那樣解決閏秒問題。但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均勻,使得閏秒的出現沒有規律。
對於普通人來說,閏秒無足輕重。但對於某些對時間要求較高的系統,如全球定位系統、金融交易系統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等來說,這1秒可能意味著誤差、損失甚至災難,成為新時代的「千年蟲」。
為了應對這種現象,除了提高系統的智能程度,科學家還提出一些針對時標的建議。比如不用閏秒而采「閏時」,這樣就能大大減小調整的頻率,只需幾百年或上千年調整一次。
但也有人堅持走精確路線,主張取消閏秒,同時連天文時也取消,而單純用原子時計時。目前國際上這種呼聲最高,包括計量、電信、無線電方面的國際組織,均支持這種做法。可以想像,幾年之後,輝煌過近半個世紀的閏秒可能會退出歷史的舞台。和它一起離開的,則是承載著人類童年之夢的天文時標。
推薦閱讀:
TAG: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