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對比詩詞鑒賞就頭痛的請舉手!
近年來,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出現了一種新題型——比較鑒賞古詩詞。要解答好這類題目, 必須具備相應的基本知識, 在讀懂詩歌主旨的基礎上, 仔細地分析其異同, 準確地「 同中求異」 或「 異中求同」 。這種分析涉及到意象、意境、字詞、句子、手法、修辭等方面。有時還要從作家作品、時代背景著眼, 做到「 知人論世」。比較鑒賞古詩詞的命題角度總體上大致有如下幾種:
1比較意象、意境【答題思路】
通過粗略翻譯讀懂詩歌后,比較詩歌的意象、意境要從其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方面去考察。1、自然屬性不外乎從三個角度去鑒賞,
(1)意象間的遠近關係,品味哪些是作為背景的遠景,哪些是作為主體的近景;
(2)意象間的動靜關係,品味哪些是動景,哪些是靜景,是以動襯靜,還是以靜襯動;
(3)意象間的色彩情況。
2、景物形象的社會屬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徵等。這四個角度便構成了意象的「四品」。
答題時,
第一步,在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準確找出運用了表達技巧的詩句,指出運用了什麼表達技巧。
第二步,結合詩句,分析這種手法所表現的內容。
第三步,分析這些手法的運用,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最後,緊扣題目要求,整理出簡練的答案。
【真題練習】
(2008廣東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木芙蓉
呂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問題]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
[答題思路]
首先要讀懂詩歌。呂本中的《木芙蓉》詩中,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徵了。詩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詩中後句,詩人將「無言」和「一生開落任春風」來比喻桃李層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而自己無言,來襯托木芙蓉霜後「著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詩人早期作品,寫秋天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沒有一般花那樣纖弱,動不動就是「愁紅怨綠」的可憐樣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現了自己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昂揚不凡的氣度。第二步,根據要求組織簡明的答案。
[參考答案]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而不改自我的形象;范詩寫的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的代表。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2比較情感【答題思路】
詩中的情感與主旨應為一大類。比較涉及不同詩之間表達情感的比較,同一首詩不同時代的評論者對其表達情感理解的比較。古詩最難把握的是詩中表達的情感,也就是詩歌的主旨。
化難為易的方法有四:
一是將古詩歌補足翻譯成白話散文;
二是有注釋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釋,初步達到知人論世;
三是抓住題目,尋找、敏感詩中直白的「情語」(詩眼);
四是如果沒有「情語」,全是「景語」等,要把握景語的傾向,即是哀景還是樂景,如果全是哀景,那必然抒發哀情,反之,亦然;
解答情感比較賞析題,要細心捕捉詩詞字裡行間的情感信息,找出能傳達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調,從而達到與作者的情感共振。分別把握不同詩歌所發達的不同情感,這是比較情感的前提。
【真題練習】
(2009高考湖南卷)閱讀下面兩首詞,然後回答問題: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點絳唇 元好問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
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裡尋春去。[問題]詞多富情趣,而宋詞多理趣。請從作品中作者對春逝態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詞之情趣是如何表現的。
[解題思路]秦觀的《三月晦日偶題》,「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後一天,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於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節物相催」,是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為。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運行的鐵的規律!但那些「痴心兒女」卻想「挽留春」,不欲讓春歸去。這樣寫足了人們對春將逝去時的悵惘之感。為詩的後兩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鋪墊。後兩句,反振一筆,如異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華似錦(「芳菲」)的春天歸去,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那「陰陰」的「夏木」同樣「可人」呢!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躍然紙上!
元好問的《點絳唇》詞則表現濃濃的惜春戀春之情。首句說「醉里春歸」,次句「綠窗猶唱留春住」,連綠窗也留春,何況我呢?「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留不住春,不知春歸何春,竟無來由地責問落花和黃鶯;結句「夢裡尋春去」,語淡情深。現實之春確已逝去,而詞人不作絕望頹唐之想,還要到夢境中去追尋。這種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也正反映了詞人年輕健康的心理情緒。[參考答案]秦詩之理趣:作者闡述了季節更替,風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 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意緒。3比較鍊字【答題思路】
此類也包括不同詩歌間鍊字比較,同一首詩歌不同版本不同字的比較,不同評論家對鍊字的評判比較等。因為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其形象性、凝練性要靠語言來達成,所以,品味詩人的遣詞造句妙處,就是鍊字。 怎樣鍊字呢?首先要善於識別值得煉的詞語,一般說,詩句中首選煉動詞,其次是副詞,再次是疊詞,最後才是名詞。 其次要知道鍊字的思維。詩歌中值得煉的詞語的妙處,妙就妙在其形象和凝練上,豐富的內涵凝成一個詞語,故而,對鑒賞者來說,我們鍊字的過程就是凝練展開,如同將茶葉泡開一樣。 最後,還有養成固定的答題習慣(模式)。所謂的比較,就是分別說出詩中各自詞語的妙處即可。首先是指出該煉的詞語(題干已明確的,此步驟應省略),第二步是解釋該詞語詩中含義;第三步是指出該詞語無有活用、修辭情況;第四步,將該詞語放入句中,翻譯該句,最後一步(關鍵),結合全詩的意境和情感來分析該詞語的表達效果。【題目練習】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按要求回答問題。從軍行
李 白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問題]這兩首詩最後一句中的「獨」字都有表現力,但內涵不同,試作分析。
[解題思路]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與詩歌內容無必然聯繫。這首詩描寫了一位英勇無比的將軍形象。首句寫他過去的戎馬生涯,「碎鐵衣」,可見征戰時間之長,戰鬥之酷烈;次句寫眼前的境遇,「數重圍」,可見危險之極;最後兩句寫其突破重圍、奇路而歸。一個「獨」字,便是本詩的詩眼,這一個「獨」字似有千鈞之力,壓倒了敵人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對這位老將軍的英雄氣概,竭盡了讚頌之能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這兩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
柳詩寫雪景而前三句不見「雪」字,純用空中烘托之筆、一片空靈。待結句出「雪」而回視前三句,便知「千山」、「萬徑」、漁翁,已全覆蓋於深雪之中,而那雪還在紛紛揚揚,飛灑不休。「千山」「萬徑」「寒江」「孤舟」「鳥飛絕」「人蹤滅」皆為了襯托蓑笠翁寒江「獨釣」,一個「獨」字,突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寫此形象是為了自寓,表現詩人在長期流放過程中特立獨行,不甘屈服的精神。[參考答案]兩首詩最後一句中的「獨」是「獨自一人」的意思,李詩是說此將領獨自一人率領殘部突破重圍、奇路而歸。一個「獨」字凸顯了此將領的出眾,它似有千鈞之力,壓倒了敵人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對這位老將軍的英雄氣概,竭盡了讚頌之能事。 柳詩是說在空靈雪飄的世界,萬物皆退縮隱匿,只有此老漁翁獨自一人寒江垂釣。一個「獨」字一個「獨」字,突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寫此形象是為了自寓,表現詩人在長期流放過程中特立獨行,不甘屈服的精神。4比較技巧【答題思路】
鑒賞古詩詞,總的說來說是兩大塊:一是該詩表達了什麼情感(寫了什麼),一是該詩用什麼技巧表達情感的(怎麼寫的)。鑒賞古詩詞表達技巧很重要。所有表達技巧都是為表情達意服務的,都是為了達成詩歌語言形象、凝練這一本質的。表達技巧屬於文藝理論知識,可惜教科書少有介紹,術語較亂,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問題。 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篇章構思(結構)。 具體地說,表達方式有五種: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古詩詞中表達方式通常用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議論、抒情(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這三種表達方式,少用記敘和說明這兩種表達方式。要特別要注意描寫中的白描。 古詩詞用得較多的修辭手法是比喻、擬人、對比、雙關、設問、反問、誇張、對偶、借代等,因篇幅原因,少用排比、頂針等修辭手法。這些常用的修辭手法你得識別出來,且知道其表達效果。表現手法範圍較為廣泛,常用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徵),反寫,虛實結合(想像和聯想),用典故,渲染,襯托,抑揚等。這些手法的意思要知道,識記可用順口溜--「景象反常,點燃襯衣」。順口溜記住常見的表現手法很有實效,拿到一首詩,當感悟不出其表現手法時,可調出順口溜,一一快速對照,這樣,你可以馬上識別出表現手法的。
屬於結構方面的有句式的倒裝結構,篇章中的鋪墊、伏筆、照應、懸念、篇末點題、卒章顯志、借古諷今等。 識別不同詩歌所用的不同藝術技巧,且能分別指出各自的表達效果,這就是比較技巧。解答此類題應按照「指明技巧+表達作用」的格式進行表述。【真題練習】
(2007年高考湖北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按要求回答問題。華清宮
吳融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過華清宮李約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問題]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
[解題思路]吳融的《華清宮》以小顯大,通過學習華清宮中的細枝末節來揭露荒淫無道的唐玄宗和楊玉環的奢侈生活所加於人民的苦難。這首詩意境新穎,諷意含蓄,以宮內宮外冷暖的迥異形成鮮明對比,造成結構的錯落、詩情的跌宕。
李約《過華清宮》抒寫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將國計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輕。結果,兵變作亂,帝後升天,唯有千年長生樹仍直直地長在那裡,感嘆王朝的興廢。[參考答案](1)兩首詩都不得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
(2)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雲,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二首詩今昔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
備考很迷茫?聽這90分鐘有方向!語文高分不是夢!
高考語文如何逆襲?這個視頻一定要看!wifi下點開即看(土豪隨意)——高考作文,你不會的在這兒都能找到解決方案!!!謝明波老師全新升級的暑假作文專項網課,幫你練就高分作文!
今年暑假,搞定作文!已有267位同學加入我們的隊伍,你還在等什麼?前300報名贈書《2017高考語文高分學案》一本!贈書八月統一寄出!
推薦閱讀:
※【高級四柱資料】命理詩詞歌賦之 原理賦
※故鄉集
※如何評價杜甫的詩詞創作風格?
※《詩潮》(2015年第8期)留取殘荷 推薦、點評當代七絕十三首
※詩句「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描繪了怎樣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