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變革時代尋找慈禧
張鳴:嚴格來說,皇帝對誰都不放心。你說的不放心也有可能,但是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肅順是咸豐帝非常信任的大臣,而且越在危難中越信任他。肅順在咸豐之前只是名籍籍無名的大臣,位置也不高,是咸豐一路把他提攜上來的。肅順和兩宮太后的確有一種「競爭」的關係在裡面,也是很契合的。
雖然骨子裡皇帝對誰都不一定完全信任,但是那個時候還談不上。再加上清朝沒有太后臨朝這樣的慣例,所以說基本上咸豐是不可能同意太后臨朝的。他的確給了兩宮太后一個印,因為在皇帝的眼中:即使是顧命大臣,也不過是幫皇帝辦公,只不過現在皇帝太小,兩宮又是女人,所以從形式上你還得走一道程序。 清朝的體制和別的朝代不一樣,沒有宰相一職,實際是皇帝親自來當宰相,來辦公,皇帝辦不了公怎麼辦呢?就是委託顧命大臣來辦公,就是替自己當皇帝。但畢竟是「替」當皇帝,最後的手續還要走一道,要在皇帝那兒蓋個印。所以,咸豐帝給兩宮太后這個印是讓她牽制肅順,還是僅僅是走一道手續呢,很難辨別。當然,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的確有牽制的作用——在咸豐死後,他們還沒有迴鑾之前的確有牽制的作用。但後來,他們兩個鬧翻了,其實不鬧翻就沒了牽制,一鬧翻反而就有牽制了。她不蓋印,八大臣就罷工,就不幹了,朝廷就停擺了。 這裡關鍵是西太后是很重要的人物,咸豐當時沒想到這個妃子會做出這麼大事來,他可能也想不到。西太后的確有個人野心,她也有這個才能。在清朝的后妃當中她屬於很突出,很了不起的,但是她為什麼能成功,其實很大程度上在於恭親王奕?。 恭親王奕?原來是咸豐的政敵,八國聯軍進京的時候咸豐把他留在京城實際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咸豐也不知道洋鬼子會怎麼樣,把恭親王留在險地,實際上就是根本不管他死活。但是沒想到。英法聯軍根本沒想過要把中國的皇帝怎麼樣,他的意思就是我們想要跟你談,我們要把你拉到我們的世界體系里來,主要目的就是這個,打你也不是為了把你毀了,也就是為了跟你談,只要你願意談就沒事了。實際上,在北京的駐軍沒有受到什麼損傷,而北京城的駐軍基本都是屬於恭親王奕?掌握的,所以議和一成,奕?就成了最大的功臣。但實際上,議和其實也沒奕?多少功勞,但是奕?恰好在恰當的時間出現在恰當的位置——就是我在這兒等了,我冒死在這兒等了,就是功臣,又加上他手握重兵,成為了這場政變里舉足輕重的人物。 而反觀八大臣這邊,名義上是顧命大臣,實際上沒有什麼實力。肅順也是百密一疏,沒把鬼子六奕?放在眼裡,也沒把小蘭兒(慈禧乳名)放在眼裡,居然讓他們倆見面了。我曾經寫過,肅順是一個失敗的能臣,常常說滿人怎麼怎麼不行,因此得罪了大多數的滿族親貴。並且還說過很多很狂傲的話,大家都煩他,正好有人想搞他,因此兩人一拍即合。 辛酉政變發生時,當時的體制還不算是什麼太后臨朝體制,實際是掌握政權的是議政王大臣。清朝曾經有過親貴議政的體制,以前有八王議政,因此恭親王也覺得這事是我說了算,但沒想到後來反倒是西太后把他給收拾了,那時候才進入太后臨朝體制,所以有這麼一個過渡。清朝是很講規矩、很講祖制的朝代,不能說朝廷原來沒有的慣例你突然間弄出來,這個現象從慈禧後期的執政中也能看到,每一招她都在祖宗的慣例中找,就跟我們剛開始改革開放似的,要看馬列全集,看看有沒有根據,都是這樣的。 區別於男性皇帝,慈禧有感恩思想 問:您最近在《鳳凰周刊》上也寫了一篇關於肅順的文章,認為此人心高氣傲,是個「失敗的能臣」。肅順是很推崇漢族官員的,慈禧即便跟肅順不合,但在處理肅順後,也沒有棄用漢族官員。我們知道,在滿清皇帝中,「滿漢之別」一直是他們心中的刺,那麼,慈禧在對待漢族官員的時候,慈禧的態度是什麼呢?她真心依賴漢族官員嗎? 張鳴:她是沒有辦法,實際上曾、左、李他們是自己冒出來的。太平天國起來之後,清朝自己不行了,滿人靠不住,沒辦法,不得不用。肅順還在的時候,已經在重用曾國藩了,曾當時已經是兩江總督,這個是很重要的。朝廷原來是不讓曾當地方官,後來讓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湘軍就立不起來。漢族官員冒出來的背景是滿人你們自己不行了,八旗和綠營都不行,大清是靠漢人士大夫練的民團才把得救了的,民團怎麼能夠維持呢?就是靠厘金,湘軍、淮軍和厘金都是體制外的東西,根本不是這個體制內的東西,但是體制外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就可以把大清給救了。你認為西太后特別信任他們嗎?不是,她沒辦法。雖然從骨子裡談不上喜歡,但是依然得用他們。因此即便是肅順用了這些人,她也只能接著用,而且她還放權。因為那個時候,滿族八旗、綠營都不行,打一仗敗一仗,預備隊的蒙古騎兵也被英法聯軍打沒了,能靠誰呢?只能靠他們了。當太平天國被打滅後,清朝第一個動作就是想把湘淮軍給解散了,後來曾國藩還真解散了,他太在乎名聲了。但是淮軍解散不了,因為還有很多事不平呢,當時八旗連個小偷都拿不住了,還有什麼用?慈禧只能依靠他們。所以她並不是真的相信漢臣,的確是滿人不行了,不中用了,經過兩百多年的養尊處優,滿人的政治能力已經滑落得太厲害了,她實在沒有牌可打了。
但是有一點,西太后和皇帝不太一樣。皇帝都是受正統教育出身的,除了同治以外,清朝皇帝教育都不錯。西太后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她的教育都是小傳統教育,也就是「戲劇教育」,她很愛看戲,也經常把外面的戲子招進來演戲,她的教育就是這個教育。但這種教育賦予了她有感恩的思想,一般皇帝是不會感恩的,無論臣子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是應該的,做得再好都是應該的。但是西太后不一樣,她有感恩思想,因此,一般來說她對功臣是不打壓的,也儘可能不懲罰,她對功臣都是非常客氣的,這體現了她有感恩思想。你說她特別信任他們?談不上。你看,為什麼到後來慶親王奕劻這麼出風頭,奕劻的確是有點本事,但是本事也不大,關鍵是他是滿人親貴,再怎麼貪腐,也是自己的人,而且只有他可用,可見骨子裡,慈禧信任的其實還是他們自己人。 任人唯親,這點慈禧是繞不過去的 問:在慈禧執政的四十多年裡,有三位大臣不得不提,一個是咸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一個是漢族重臣李鴻章,一個是滿族重臣榮祿,這三人都得到慈禧器重,那麼慈禧對待他們三人,是否有所不同?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張鳴:其實她跟奕譞,就是老七最好。西太后這個人任人唯親,這是繞不過去的,她一直都是這樣的,所以跟奕譞最好,他最信任奕譞,但是奕譞沒本事,只是個厚道人,有本事的就是老六,但她跟老六總是有點「隔」,但是她又不得不用他,因為滿洲親貴里沒有人可用。但她必須要用一個滿洲親貴,因為她知道臨朝不合法,所以必須用一個滿洲親貴來平衡朝廷非議。在早期,奕?、奕譞她攙和著用,奕?、奕譞都不行了就是奕劻了,一定要有一個。 榮祿是個例外,榮祿是屬於滿人中間相對好一點的,但是他並不是被當作親貴來用的,雖然榮祿跟她也有點親戚關係。榮祿這個人不太生事,比較低調,西太后是比較喜歡他的。野史上傳說他們有緋聞,那都做不得數的。但是榮祿這個人也屬於沒有什麼大才能的人,整體上滿人的政治能力在養尊處優的環境里確實削弱得很厲害,所以西太后必須得用些厲害的漢人。 問:在傳統視角里,慈禧總被描述成貪戀權力的野心家,但近年來似乎對慈禧的評價有些改觀,前些年熱播的《走向共和》就是第一部比較正面刻畫慈禧形象的電視劇。在劇里,雖然也不否認慈禧的「野心」,但會從女性的角度去刻畫她。也有學者認為慈禧的野心並非男性的野心,她不是想做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的領導人,她只是想成為子孝媳賢、雍容華貴、無憂無慮一生的女主,對此您怎麼評價?是否有具體事例可以說明?這樣的性格特點是否又影響了她對晚清政事的處理? 張鳴:我覺得這個也不準確。把她說成一個農家老太婆這個簡直是瞎扯。 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是換了男皇帝可能也就這樣了,可能做得也不一定比她更好,至少她比較聰明,比較明智,看人看得比較准,一般情況下她知道利害所在,不大會胡來。 你說她的志向和男性不太一樣,我覺得並沒有。實際上她就是按男性的思路在管理這個國家,她並沒有顯出多少女性特徵出來,唯一有一點的就是她跟別的不一樣,她喜歡熱鬧,比如她過生日的時候一定要大慶,一定要大熱鬧,年紀越大越是愛熱鬧,所以她六十大壽的時候甚至挪用海軍軍費大操大辦以至於禍國,在這點上,她就是女性,越歲暮越有女性的這個特點。但是她對治理國家還是一個男性的思維、男性的思路,基本上沒有什麼女性色彩,就跟武則天一樣,是個女皇帝,雖然性別是女的,但實際上是個男權社會的皇帝,沒有什麼女性色彩。[page]慈禧最大的樂趣就是操縱人事和政治
問:您剛才提到她的六十大壽,現在一些清史學家說慈禧在六十大壽的時候確實像她自己所說的,她辦完這個大壽以後就想養老,想把政權交給光緒,有這麼一回事嗎? 張鳴:我不知道誰這麼說的,她的交權實際上也是「依循祖制」。光緒大婚之後,按規矩慈禧就應該交權。按照祖制,皇帝十六歲親政,結婚之後就是正式成年了,就得給人家交權,按規矩就是這樣,她不交是不行的,可是實際上她沒有交,最後決定權還是她的。 一個人掌權掌了三十多年,你讓她突然一下子不掌權,這個事是很難受的,男女都一樣。西太后不到三十歲守寡了,等於是嫁給了政治。其實之前她是很正常的一個女人,但是嫁給政治之後,這種情愫跟別的人依戀權力還不一樣,她沒有什麼事可干,她不願意回去綉繡花,畫畫花草,養養老,聽聽戲,她不願意干這個,她最大的樂趣就是操縱人事和政治,她不情願下來的。 如果沒有發生中日甲午戰爭,光緒這個擺設可能就一直這麼下來了,光緒也對她比較服。要知道,光緒四歲就進宮,面對這麼一個強悍的母后,他早就被壓服了。但是甲午戰爭的敗仗太慘痛了,也讓光緒覺得我不能這樣,亡國之君他不能做,他多多少少會覺得甲午戰敗的原因是她的母后沒幹好。當時,朝野也都認為是西太后的責任,畢竟西太后是一個女流之輩,你掌權,要是不出事就沒事,一出了事就是你的責任。這裡不僅是西太后把事情干砸了的問題,還有一種近乎巫術的迷信,認為這是家門不幸,讓女性掌權,給國家帶來了晦氣。這種東西說不清道不白,但中國古代一直有這種情緒。 這種情緒在甲午戰後大爆發,朝野對西太后的不滿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甲午戰後的形勢和任何一次戰爭都不一樣,以前無所謂,打了之後就開放、賠錢就拉倒了。這次不僅僅是割地賠款,日本擺的這個架勢是要吞併你的架勢,並且也讓西方覺得這個事情很麻煩,讓日本把中國吞併還了得?他們就要阻止日本把中國瓜分了,於是劃分了勢力範圍。這時候有些中國人就覺得這是「亡國徵兆」了,而這個責任都是慈禧的,雖然大臣們口中不敢說但是心中都是這麼想的。西太后自己也清楚,所以她不得不交,最後還留了一手,什麼意思呢?就是不管光緒你做什麼,你最後還是要向我請示。所以說她怎麼可能樂意交權? 我覺得很多人研究歷史不研究人,這個人處在什麼情境,她的心理是怎麼樣的,不研究這個完全拋開了講,慈禧哪有這麼高風亮節?有幾個人操縱權柄這麼長時間了還會放手?如果她像東太后那樣淡泊權力,她根本不會臨朝的。讓肅順干,能幹得很差嗎?我想也不至於。實際上,她根本就不必要臨朝,既然她臨朝了,干這麼長時間,而且中間經過同治死去,她頂著大臣的非議,又立了一個同治的平輩光緒,你想想看她的權欲多強?在立光緒為同治接班人這件事上,實際上是引起了軒然大波的。然而,慈禧連這個事都能壓住,可見她對掌權看的多麼重要,你說她最後突然之間改邪歸正了,這象話嗎?人的性格要有一致的邏輯。 問:慈禧喜歡人叫她「老佛爺」,還特別喜歡聽京劇,尤其喜歡楊家將里的蕭太后,並且把「蕭太后再世」這個形象加在自己身上,這兩個形象反映出慈禧什麼樣的性格特點,或者說,潛意識裡她對自己是什麼樣的期待? 張鳴:在慈禧眼中,凡是「太后」,她都覺得是在說她自己。說太后不好就是在說她不好,所以不能說太后不好。一般給宮裡唱戲的戲摺子里的太后都是好人。太后必須是好人——這是她自己的小見識。 但她畢竟是個女人,慢慢變老的女人,她其實最喜歡扮的是觀音,後來喜歡照相,經常扮觀音照相,現在可以看到慈禧很多張這種照片。她信佛,但是她又不是一個懂的人,就像民間老太太信佛一樣,她並不懂這個,也不像其他皇帝多少看點佛學的書,但是就喜歡。慈禧內心非常認可自己的太后身份,知道自己是太后,只要提到「太后」那都是我,因此不能有人說太后不好。再一個是喜歡被人稱為老佛爺,以觀音自況,一是圖個吉利嘛,再說這也是一種恭維,到那個歲數,老太太都喜歡被恭維,就像賈太君一樣,喜歡大家哄著她。
光緒的確是中毒而死 問:慈禧的一生經歷了四代皇帝,咸豐、同治、光緒、臨終前還指定了溥儀,在這四個皇帝里,跟她時間最長的就是光緒了,但是光緒並非慈禧親生,慈禧對這個皇帝是怎麼樣的態度,是真的願意讓他親政嗎?坊間一直流傳說,慈禧臨終前為了不讓光緒翻案,毒死了光緒帝,是否屬實?歷史上慈禧與光緒關係究竟如何? 張鳴:光緒是她妹妹的孩子,從她那裡來講,光緒是她的外甥,從她夫君那兒來說,又是她的侄兒,是雙重親戚,關係非常親近。 同治不到二十歲就死了,同治去世之後,她想再找一個同治。光緒的確比同治乖,同治很頑劣,不好好看書,這點光緒比同治乖巧。但是光緒四歲就離開自己的親娘,跑到一個很強勢的女人身邊,想來日子不會太好過,至少慈禧不像他親娘那樣貼心,光緒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沒辦法。 要說兩個互相不真心相待,這個也難說。我覺得光緒在親政之前應該是很佩服他這個養母的,在生活上,慈禧也真心對他好,她也真心想對他好,但是碰到權力之爭的時候,這個事就不行了。說實在的,如果光緒帝換成同治帝,估計情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同治去世太早,我們不知道同治長大以後,跟他母親的關係會怎樣。但按常理來說,如果一個母后太強勢,就算跟自己的親兒子也會發生權力之爭,古代父子相殘就是明證。因此,即便是親兒子都會有這個問題,再加上光緒是養子,這個問題就更複雜一點了,尤其是戊戌政變之後。 西太后其實知道兵圍頤和園這個事光緒是不知道的,她身邊眼線那麼多,那麼多人監視著光緒,這個事光緒知不知道她心裡應該是清楚的。而且在兵圍頤和園之前,光緒實際上已經不能處理朝政了,因為他們兩個基本快鬧翻了,即便沒有譚嗣同去搞這個事,沒有袁世凱告密,光緒被廢這個事早晚也會發生。而兵圍頤和園這件事正好給她提供了一個借口,對她來說,她清楚地知道,從祖宗家法來講,她掌權本來就不太合理,立光緒也是有爭議的,而廢掉光緒更會引起朝廷軒然大波,她自己非常清楚這個不對,但是她想做,怎麼辦呢,所以她一定要把這個屎盆子扣在光緒頭上,就是不斷強化這個事就是你乾的,你就是個不孝之子,就是個忤逆之子。所以政變之後她一味強調光緒的忤逆不孝,比如唱《天雷報》等等,潛台詞就是說光緒就是不孝之子,我就是要廢了你。 但是廢光緒這個事,列強不幹,她也廢不了,所以她跟列強的關係有點緊張了,當然從中也有頑固派作梗的因素。兵圍頤和園之後,慈禧和光緒的關係從此以後就不正常了,母子之情不再是主要的了,慈禧不僅有廢他的心思,甚至把他殺的心都有。再後來,八國聯軍打進來了,西太后也終於明白了義和團是蒙我的,說能救中國,保大清,都是胡扯。通過這事,慈禧也認識到自己錯了,光緒是對的。但由於她大權在握,八國聯軍很快就放棄了對她的責任追究,她也很快恢復了對國家的控制。經過此事,光緒這也再也沒有這個心氣與她爭了,而且他覺得就這麼折騰中國也沒有亡,乾脆也無所謂了。 儘管如此,他們倆之間的關係還是不正常,就算是西太后錯了,她也不可能去向光緒賠不是,若是光緒錯了,可能這事還好說。西太后有錯在先,而自己又不肯認錯,因此這兩人的關係到了後期就一直彆扭著。臨終的時候,西太后也特別害怕自己死在光緒前面。這兩個人的死亡差不到二十個小時,確實很蹊蹺,怎麼會是先生病的西太后死在後面,原本身體還不錯的光緒反而死在前面了呢?於是民間就傳說他是被毒死的。從現在的檔案來看,光緒還真是被毒死的,因為從光緒的遺骸中查出了過量的砷,而最可能對他下毒的就是西太后。她想的是:我自己快不行的時候乾脆把你毒死算了,要不然的話你會給我算帳。其實她不擔心別的,就擔心光緒會跟她算賬,不說別的,就是把她的陵寢降點格她都受不了,她辛苦經營那麼多年,才不肯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過去的人跟現在不一樣,我爺爺奶奶、外婆他們到老年以後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棺材,自己的棺材到底是什麼樣的,最在乎的是這個,那個時代的人都是這樣的。慈禧臨終前最在乎的就是她修了幾十年的陵寢,如果要是她死在前面,光緒複位,給她降格是很容易的,並且完全有理由可以把她的陵寢給廢了。因為慈禧原來的身份也就是一個貴妃,並不是皇后,光緒這麼做是有正當理由的。因此,她特別害怕這個,這裡面很微妙,因此他倆最後就變得很彆扭,導致清朝最後就落到一個黃口孺稚手裡了。如果說當時光緒還在的話,或者說他還能再多活十年,也許變法就成功了。歷史往往有非常偶然的因素。慈禧的三重焦慮
問:在慈禧統治的後半期,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慈禧真心相信義和團拳民的迷信「妖術」嗎? 張鳴:如果正常情況下,她是肯定不會相信的,但是那個時候她糊塗了,已經被逼到那兒了。變法本來就是學習西方,救大清,現在不學習西方,不變法了,怎麼辦呢?大清還是危亡,怎麼救?這是她的一層焦慮。再一個是她廢光緒也廢不掉,這是第二層焦慮。第三層焦慮是,西方對她也不好了,要變法的時候西方對她還算不錯,你不變法了,西方對你很不好,態度很惡劣,這是第三層焦慮。怎麼應付? 她沒辦法,她也不肯退讓,不可能向光緒認輸,她原來特別想再度臨朝,真的再度臨朝的時候發現這個麻煩大了,比她躲在頤和園的時候麻煩大多了,她怎麼辦?都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就是聽人家說義和團厲害,他們刀槍不入,可以滅洋鬼子,還可以保大清。這一下,把慈禧的三重焦慮都給解決了,慈禧就把它們當作最後一根稻草。 況且,這時候又出了一個所謂的「洋人照會」,給她的信息就是洋人是步步緊逼的。其實這個照會很假,正常情況下慈禧是不會相信的,但是她真相信了,人在焦慮之中會錯判的,智商會大大下降,慈禧當時就處在這種狀態。她認為洋人這邊也在步步緊逼,快逼死我了,沒辦法,只能姑且一試吧,她並不是真的無條件相信義和團了,她只是姑且一試,但是像端親王載漪這種人又是瘋狂地相信義和團的,瘋狂地縱容他們,到後來,弄的慈禧已經是騎虎難下了。打西什庫和東交民巷的時候,打了半天也沒打下來,這時她也意識到了,義和團並不是傳說中的刀槍不入。為了能和洋人調停,她派人去送西瓜,可是為時已晚。這個時候,她已經左右不了載漪了,北京城大亂,她完全控制不了局面,只能選擇倉皇出逃,她逃跑的時候連個車都沒有。 問:有人認為義和團運動的爆發,使得慈禧能夠利用大眾的狂熱徹底確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對此,您如何評價? 張鳴:一幫暴民,幾十萬暴民湧入北京的時候你以為她能控制?暴民是沒有組織的,你怎麼控制?怎麼利用? 她沒有辦法,用義和團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就是姑且試一試的意思,最後發現根本不靈,發現不靈的時候就什麼招也沒有了,這裡有很多誤會,包括跟西方的誤會。 她認為西方一定要光緒掌權,因為她骨子裡對自己的掌權還是有一些猶疑的,認為是不合法的,當時就連劉坤一這樣的大臣,也不同意廢光緒。慈禧不是一個傻子,她要是一個傻子會覺得既然我已經當政,我就不會有任何猶疑,可是她不是這樣的,她其實內心知道自己的掌權有點不太合法,但是她還一定要做,因此就弄得心緒大亂。 我們對北洋的評價太有問題了問:在慈禧統治後期,還發生了「丁未政潮」,這次風波對滿清王朝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對捲入此次政潮中的三派:清流派、北洋派、滿清貴胄派,慈禧又是如何看待?反映了她什麼樣的統治思維?
張鳴:這個潮是一個逆潮,其實當時談不上什麼清流派,這個時候清流已經變質了。不管是所謂清流派還是北洋派,實際上都同意要新政,只是清流派他們跟袁世凱他們政見不同,可能連政見不同都談不上,說白了就是權力之爭。就權力之爭來說的話,相對來說,我覺得袁世凱他們的北洋派更好一點,更理智一點,而且他的方案提出了要進行「行政改革」,我覺得這是很關鍵的。 既然要立憲了,立憲就要成立國會了,中央機構要變成一個責任內閣,就不能再有軍機處了,就得把軍機處六部的結構變掉,這個方案是對的。但是由於這個方案是袁世凱提出來的,清流派就不幹了,還有一些滿洲親貴,純粹出於搗亂的目的,也瞎嚷嚷,這些人確實是有頑固派的嫌疑,就是搗亂的。這時候,慈禧太后又犯了她的毛病,這是她最後一次重大錯誤,既然已經同意立憲了,怎麼可能不搞責任內閣呢?這是必須搞的。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她居然打了一個折中,把六部結構改了,但是頂上還是軍機處。軍機處當年在沒有立憲的情況下,也就是皇帝專權的時候,是皇帝的秘書班子,這樣一個班子怎麼可能作為一個中樞機構在立憲的體系中存在呢?這是不行的,根本不搭的,但她卻把軍機處保留了。後來資政院成立之後,跟軍機處的摩擦就很大,根本無法協調。資政院說你們要到這兒來給我們做報告,接受質詢,軍機處說我們是秘書班子,又不肯來,但是事又是資政院干,兩方弄得很彆扭。最後沒辦法了,攝政王說我們乾脆成立一個責任內閣,但是成立內閣他又不放心,要「自己人」幹才放心,於是責任內閣成了皇族內閣,人們就更不滿了。其實責任內閣的形式是對的,但是不能都是你自己人干,如果西太后當時就改成責任內閣,就不用把這個事留給後人了。後來導致清朝覆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族內閣的設立,讓很多人覺得朝廷做的是「假立憲、假改革」,所以這是西太后最後一個錯誤,她在這事上打了一個折扣。 其實政治改革,政治上必須有妥協,但是政治改革不能這樣,改革採用一個折中方案往往是最糟的,容易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問:所以在「丁未政潮」裡面,明著看是所謂清流和北洋派的鬥爭,實際上最得利的是還是滿洲貴族派? 張鳴:其實也是虧了,最後你得利有什麼意義?實際上全砸了,導致崩盤了,如果不這樣還不至於崩盤,有什麼利可得呢? 當時所謂北洋派,就是袁世凱他們是最明白的,如果改革按照他們設計的走是最理想的結果,當時袁世凱的班底是全中國最有才能的班底,是整個中國的精華。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我們對北洋的評價太有問題了,當年清末的時候北洋就是一個旗幟,是一個最先進、各方改革都走在最前面的一把旗幟,如果當時按照北洋派設計的改革路線走的話,中國會好得多。 大變局之中的領導人必須了解世界大勢,不能固步自封 問:現在對慈禧的評價也日漸多元,雖有人認為她禍國殃民,也有人認為慈禧在她統治期間其實做的還不錯,並沒有比滿清的男性皇帝差到哪裡去,還有人認為,慈禧面對的那個時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是漢武帝、唐太宗,恐怕都沒有辦法。對此,您如何評價? 張鳴:其實辦法是有的,如果說像光緒那樣主動去看點東西,了解世界大勢,這個可能會好一點。光緒是很願意學習,很願意看東西的,甚至願意走出去。西太后最大的問題就在這兒,她始終沒有特別了解世界大勢,最後的時候有一點了解,但是還是懵懵懂懂,因為她畢竟沒有看書的習慣,讀書太少,而且也不可能走出去,可在那個時候中國是必須得有這樣的人物,必須得有這樣的見識,要不然的話就很麻煩。比如說剛開始搞改革的時候就有一個蘇報案,一個沈藎案,都涉及媒體,慈禧覺得我們和世界大勢有什麼關係,覺得這幫新聞人都在搗亂,要把書報人都要抓來,但租界的人不讓抓,很多人也罵她,她弄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皇太后說話一言九鼎,想抓誰就可以抓誰,本來是應該乾的事,怎麼到這兒就不能幹了呢?所謂改革,自然是不同的,尤其是要跟西方學,要對媒體要寬容,雖然她朦朦朧朧知道一點,但是為什麼這樣她也不明白。不明白就需要看書嘛,但她又沒有讀書的習慣,或者你讓人給你讀、給你講也可以啊,但她也不熱衷,唯一的一次就是在立憲之前找了曹汝霖給她講了一次立憲。領導人在變局之中,必須得了解世界大勢,不能固步自封,像李鴻章就比較了解,李鴻章、袁世凱都是看過不少書的,他們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如果慈禧當年了解了,可能變法就會變得好一點,但是這一點她很遺憾,她很聰明,很有權謀,也不是一個昏君(除了庚子那年比較昏),但是在認知世界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缺陷。而且即便到了晚年,對於自己的權勢問題還是看不開,所以最後她的朝廷也沒保住。
我們對人的研究,現在已經有一些轉變了,會通過各種信息來注意這個人的經歷、所受的教育和這個人的成長環境、心理結構,但我覺得是還是不夠,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特別荒唐的研究,挺隔膜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