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淺答回友人

                  冰雪芹 

   前言:這是一篇特殊的博文,為喜歡詩詞的初學者而寫,也為友人在紙條中問到的問題而寫,因發紙條太麻煩,多數根本發不出,限字限格式。故而作一博文答之。你們向我請教問題,我亦告之朋友,二十年前,我也是從不知什麼是平是仄而走到了今天。我則認為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毅力、耐心、細心、信念沒有做不成功做不好的事。只要想學,那麼就一定會學到自己想要滿足的程度。人無完人,在寫這篇博文時,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但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以下的內容均是縱觀藏經閣中,諸多詩詞格律綜合編集,用最為簡明易懂的文字,加以分門別類地產述!不足之處,還望海涵!

 

一:要想寫古典詩詞。先在弄清什麼是古典詩詞。古典詩亦稱之為舊體詩。舊體詩分為:古體詩同近體詩兩種。  

 

 1.古體詩:分古詩亦叫古絕句(分七言古絕,五言古絕,亦稱之為七古、五古)和古風(分七言古風和五言古風);平仄粘對、對仗一律沒有要求!只對韻腳有一定的要求押同一韻部:古風可以換韻,古絕不可換韻(一般是一,二,四). 可稱為古典自由體.李白是非常善寫古風的杜甫也有。

2.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相對於唐代那個時候而說) 唐代的律詩稱為近體詩。有律體(五律和七律,八句),絕句(五絕和七絕,四句)和排律(八句以上).對韻腳平仄粘對對仗都有嚴格的規定。所謂五言五絕五律,是指每句五個字。七言七絕七律,每句七個字!

   

二:要寫古典詩詞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是平仄?而要弄清平仄,首先要弄清四聲。

 

這裡所說的四聲,是古漢語中的四聲,即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

1。平聲:古漢語和現在的漢語變化不大,但有上下平之分。在現在漢語中的第一聲為上平聲,又叫做陰平聲。第二聲為下平聲,也叫陽平。

但在平水韻中,也全不是這樣,因有入聲字。須查韻書才分得清上下平聲。

如東,江,支,魚等。

若是依中華新韻,一二聲,陰平,陽平,統歸為平聲!

 

2。上聲,一般為現代漢語的第三聲,有上揚的音,如懂,講,址,雨等。

去聲,即下沉的聲音,一般為現代漢語的第四聲,如凍,降,志,遇等。

若是依中華新韻,三四聲,上聲,去聲,統歸為仄聲!

 

入聲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所以在用平水韻時,要注意入聲字。其實熟悉了,也沒有什麽。但入聲字有特別的韻味,尤其在填詞時,入聲顯得重要。

 

在用今韻,即以拼音的韻母為基礎時,入聲就沒有了,併入了其他的聲部。

說明四聲是為了分清平仄。平聲就是上下平聲。仄聲則包括上,去,入三個聲部。即上聲,去聲和入聲都是仄,

格律是按平仄來形成的,所以分清平仄是基礎。

3。入聲:

由於入聲字,在區分平仄時容易弄錯,入聲在「詞」中的特殊性。在寫詩或填詞時,入聲字讀做上聲或去聲,問題不大,因為都是仄。而有些入聲字讀似平聲,容易錯用為平聲,這些字應特別記住是入聲字,如屋,福,覺,學,佛,石,白,國等。不熟悉的字要查一下韻書。

此外,在一些詞牌中,要求押入聲韻,不知入聲是不行的。押入聲韻,有特別的韻味,常給人一種激烈或壯悲的感覺。 

 

 三:韻

 

   古人寫近體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常常查閱的是《詩韻集成》、詩韻合壁 、平水韻《佩文韻府》等韻書,詩韻共有 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韻17韻。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  在韻書里,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於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  上平聲15韻: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  二蕭  三餚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東冬等字都只是韻的代表字,它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於東冬這兩部韻(以及其他相似的韻)韻有寬有窄:字數多的叫寬韻,字數少的叫窄韻。寬韻如支韻、真韻、先韻、陽韻、庚韻、尤韻等,窄韻如江韻、佳韻、餚韻、覃韻、鹽韻、咸韻等。窄韻的律詩是比較少見的。有些韻,如微韻、刪韻、侵韻,字數雖不多,但是比較合用,詩人們也很喜歡用它們。

在唐朝時寫詩用韻較嚴格,後來一般鄰韻是可通用的。

我們現在寫格律詩,可用拼音,這就是今韻。所謂今韻,就是按照漢語拼音的韻母來押韻。這就比平水韻寬多了。當然,喜歡用平水韻也可以!

在用今韻時,就不必考慮入聲字了。

在古典詩中,除律詩外,還有古詩,古風,寫古風用韻就寬了,一般是鄰韻可以通押。古詩等有押仄韻的。

詞韻就相古風的用韻,是較寬的。詞韻,有 詞林正韻 一書,在該書中將詩韻加以合併為十九部。平上去聲共十四部,入聲五部。詞牌對押韻有規定,有押平韻的,押仄韻的,還有平仄混押的。

 

四:近體詩平仄簡表:   平仄簡表

初學者不是很懂變格拗句之類,先按平仄簡表作詩便行了。

詩的格律平仄簡表我只拿七絕來說明。便於多排些文字。

 

 

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其實,將這裡面的規律弄清,是很好記憶的。  

七 言 絕 句 :是在五言基礎上的擴展,即在五言句前面加相對應的兩個字。五言為平的,前以加兩仄字。為仄的加兩平字。反之去掉七言中前面的兩平字或兩仄字,便是五言絕句。七律便是由兩首絕詩組成。

 

 五:律詩:

  1.  律詩的句子一般兩個字,或三個字的平仄相同,單獨一個字的只在句尾才有。
  2. 句 子 和 句 子 間 , 有 相對,及相粘的觀系。 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
  3.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後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即前二個字在第一句里是平聲,在第二句就是仄聲,這就是相對。即平聲和仄聲對立。即 1, 2句間 的關係是對立。而第二句和第三句里就要改為相粘的關係,即第三句和第二句的前兩字相同,就是相粘。第四句和第三句的關係,就要改為相對。四個句子間的關係應是:對立,相粘,對立。

  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後兩聯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則來安排平仄。

  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做失粘⑤;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

 

 古人把律詩的第一二兩句叫做首聯,第三四兩句叫做頷聯,第五六兩句叫做頸聯,第七八兩句叫做尾聯。

  對仗一般用在頷聯和頸聯,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頷聯略寬一些,頸聯較為嚴格。

對仗分為四種:工對,寬對,借對,流水對。

A。工對:凡是同類的詞相對,叫做工對。名詞既然分為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的詞相對,更是工對。有些名詞雖不同小類,但是在語言中經常平列,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反義詞也算工對。

一般講:出句和對句之間,相對應的詞做到平仄相對,詞性相同,即為對仗。但詩人們往往不滿足於此,還追求把對仗寫得更工整些,即所謂的「工對」不僅要求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而且又把各種詞(特別是名詞)分出許多小類來。在這些小類里選詞相對。才算工對。

詞大約可以分為下列的九類:

    1、名詞 2、形容詞 3、數詞(數目字) 4、顏色詞 5、方位詞 6、動詞 7、副詞 8、虛詞 9、代詞

    同類的詞相為對仗。應特別注意四點:(a)數目自成一類,「孤」「半」等字也算是數目。(b)顏色自成一類。(c)方位自成一類,主要是「東」「西」「南」「北」等字。這三類詞很少跟別的詞相對。(d)不及物動詞常常跟形容詞相對。

    連綿字只能跟連綿字相對。當中又再分為名詞連綿字(鴛鴦、鸚鵡等)。不同詞性的連綿字一般還是不能相對。

    專名只能與專名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

    名詞還可以細分為以下的一些小類:

    1、天文 2、時令 3、地理 4、宮室 5、服飾 6、器用 7、植物 8、動物 9、人倫 10、人事 11、形體。

 

這裡我主要說了工對,以下寬對,借對,流水對。我會在後面貼些資料,可慢查閱。

 

4。押 韻 。

  1. 絕句,在第一,二,四句押韻,第一句 也 可不押。

押韻限平聲韻。

寫詩押韻要按韻書的規定,常用的韻書有「詩韻合壁」 「佩文韻府」  也可從其他以下書里查到 。我喜歡用詞韻: 詞林正韻 一書。詩詞用韻一通看!

六: 五絕與七絕的區別

 

1. 五言絕句,每句五個字,每首四句, 限押平韻 。絕句只有四種平仄類型

2.   七言絕句,每句七個字,共四句 。

     格律也和五言相似 。

 

七:  格律

 

  以上平仄格律不是一成變的,還有一定的靈活性。有句簡單的話是: 「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此兩句並不全面,只是作個參考,也不完全是這樣,其中有變數拗句之類)。就是說,在律句中,第一三五字可以靈活,可平可仄,而二四六不可隨意改變。但有一個禁忌,就是不可在句尾處出現三平, 三仄。即連續的三個平聲,或三個仄聲。

此外,還必須避免犯孤平。什麽是孤平呢?

 在五言近體詩中,「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一個字必須用平生,如果用了仄聲,就是犯了孤平。因為平平仄仄平,變成仄平仄仄平,除了最後押韻的字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豈不是孤平。但可以這樣補救:在本方式用平的地方,用了仄,在緊跟平字後補一平字,即原來的「平平仄仄平」便變成了「仄平平仄平」即可!

 

在七言近體詩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個字,必用平聲。如果用仄聲,就是犯了孤平。理由同上。

犯了孤平,補救方法相同:由原來的「仄仄平平仄仄平」變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亦稱之本

                        句自救。

對句相救: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這是對句相救。亦稱之為一種罕見的拗句特定的一種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

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絕詩的第三句同律詩的第七句。

八。詞

詞按詞譜(詞牌)詞韻而作。有龍榆生 詞譜即:唐宋詞格律 欽定詞譜  白香詞譜 等......

詞韻:

關於詞韻,詞林正韻,把平上去三聲分為十四部,入聲分為五部,共十九部。其實這十九部不過是把詩韻大致合併。

 

  對於寫詩作詞: 我個人觀點盡量做到不要用典或生僻字之類,當然典不是不可用,要用就要用到恰到好處自然!

 真正那些流傳千古的好詩好詞:如杜甫《春望》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靜夜思》李紳的《憫農》李煜的《虞美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李清照的《一剪梅》《聲聲慢》都是一些明白如話的詩詞句,讀來朗朗上口,優美自然,竟境深遠。沒有用一典故,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但卻是千錘百鍊,大巧之朴,而產生的濃後淡。

楚辭詩經則另當別論,她們是中國詩歌史以至世界詩史上最為璀璨的文化藝術瑰寶 。

  要想寫好律詩。首先是要有意境,講求起承轉合。而且詩要有整體的意思,有鋪墊,有轉折,有最後的結句。結句落筆十分重要,結得不好,影響整個詩優劣。對於格律詩,若是意境很是優美深遠的,即便不合律,千萬不可以辭害意。先人們,詩仙詩聖、蘇軾、李清照他們都有不合格律的名作。主要是作者看當時寫作時之意境而定。

  關於這篇詩詞淺答回友人,大致告一段落於此吧!事實上,若要寫出好詩好詞,還是要歷經磨練而成,常言吧:「不經一夜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願朋友看完這篇幅博文時,但願能有一點收益,若有不妥之處,還望指正為謝!

我喜歡這樣一段文字:藝術源於生活還得高於生活,藝術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東西,而且詩還當有弦外之音讓人回味的東西!我曾深深地感動著這些文字......

最後補貼一下:

檢查格律之方法:

1。點作詩填詞

2.顯示藏書閣點最右手綠色字體「作詩填詞」打一個字可以查找同韻字,選擇你想押韻的字.左手邊同樣可以查看檢查絕詩律詩格律。所謂首句平起仄起主要是針對第一句第二字!

3.可查找詞牌,檢查格律正確與否,輸入詞牌第一字即可找到檢查。


推薦閱讀:

古代詩詞的平仄、押韻和格律
母親節,十首詩詞讀懂母愛
寫一句不同的場景下,最喜歡的一句古詩詞!
近作若干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