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灰姑娘到王妃殿下:黛安娜的仙履奇緣
傳奇人物黛安娜王妃
毋庸置疑,黛安娜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最佳童話女主人公的不二人選。她的一生可謂轟轟烈烈、熱鬧非凡;她的一生充滿了驚世駭俗和與眾不同,也充滿了悲傷欲絕和孤獨寂寞。她從倫敦聖保羅教堂走入人們的視線,又從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離開人們的視野。36年的風雨歷程,一切就像是故事一般,最終卻只換來曾經令人艷羨的「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曲終人散和天上人間,空留給世人無限的緬懷和悼念。究竟是造化弄人,還是天妒紅顏?這一切似乎已不需要也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這讓人心碎的事實任誰都已無法改變。
人物簡歷
1977年11月,與查爾斯?菲利普?阿瑟?喬治王子初識。
1981年2月24日,宣布與查爾斯王子訂婚。
1981年7月29日,與查爾斯王子在倫敦聖保羅教堂舉行隆重的「世紀婚禮」。
1996年8月,與查爾斯王子正式離婚,結束他們長達15年的婚姻。
1997年1月,以紅十字會特使身份前往安哥拉,倡導禁止人們使用地雷;6月,為募集艾滋病基金,拿出近80件名家設計的禮服在紐約拍賣,所得上千萬美金全部捐出。
1997年8月31日,在巴黎遭遇車禍,香消玉殞;9月6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盛大的葬禮。
傳奇語錄
「在愛情上,富貴的王子和貧賤的布衣都是平等的。嫁給王子不一定能幸福,嫁給平民不一定就是痛苦。」
「只要你捨得將自己的愛灑向人間,讓人們感受到你的溫暖與慈愛,那麼,在眾人的眼裡,你一定會是完美無缺的。」
人民的王妃
2001年6月,距離黛安娜去世已將近四年,但她又一次出現在了《人物》雜誌的封面上。這足以證明媒體對她的關注和熱衷:即使是在她去世之後,她一生所追求的隱私權仍被媒體「無情」的剝奪。她已然成為了一個神話似的人物,她的影響力並不僅僅局限於她所擁有的皇室成員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她對慈善事業和民眾疾苦的深切關懷,使得人們尊稱她為「和平王妃」,英國首相布萊爾更是盛讚她「是人民的王妃,她將永遠埋在我們的心底,留在我們的記憶中。」正如薩利?比德爾?史密斯在《追憶黛安娜》(Diana in Search of Herself)中所描述的那樣,「從走進公眾視野的那一刻開始,黛安娜的眼神、舉止、言談和行為無不流露出她的脆弱。正是這種脆弱,連同她的美貌,使她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當她在感情上的痛苦掙扎逐漸被公眾所了解之後,她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鳴:對於每一個不平靜的平凡女性來說,她宛如童話故事中的美麗王妃。」
「令人失望的孩子」:灰姑娘被冷落的童年
1961年7月1日,黛安娜?斯賓塞出生了,她是奧索普子爵夫婦的第三個女兒,而她的父母,尤其是父親,特別希望是個男孩,能為斯賓塞家族傳宗接代。所以,她的出生並沒有給子爵夫婦帶去歡喜,他們連女孩子的名字都沒有準備,「黛安娜?弗朗西斯」這個名字是在她出生一星期之後才取的。雖然斯賓塞家族早在15世紀就已經是歐洲最富有的羊毛商人之一,擁有伯爵的封號和刻著「上帝庇佑權力」箴言的家族徽章。但到20世紀之時,卻只剩下祖祖輩輩相傳的那幢奧索普大屋祖宅。這使得雖是出生貴族家庭的黛安娜從未體會過金枝玉葉的公主待遇,但家族曾經的顯赫使她擁有日後「攀上高枝」的必要基礎。1964年,三歲的黛安娜迎來了斯賓塞家族繼承人——她的弟弟的誕生。這個全家期盼的兒子的降生使得本來就不受父母歡迎的黛安娜更添了幾分冷落。她心中的自卑感和無足輕重感日益增強,並一度使她產生自己是個「令人失望的孩子」的感覺。六歲那年,父母婚姻的破裂更是在幼小的黛安娜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創傷,所以,當九歲的黛安娜被父親送往一所寄宿學校時,充滿了恐懼的她憤怒的認定父親也不要她了。由於身是女孩而被父母冷落的回憶使得她的自卑感持續了整個少女時代和進入皇室的早期,直到她投身公益活動,直到她因此而受到人們的愛戴,她才真正找到被認同的存在感。
「威爾士王妃殿下」:鄰家女孩實現仙履奇緣
1977年,16歲的黛安娜初次邂逅了查爾斯王子。當時的黛安娜只是個連補考都不及格的高中輟學生,生性好動,迷戀芭蕾,喜歡流行音樂,熱愛打網球,願意與人交談、煲電話粥。但尚未褪去嬰兒肥、身形粗壯、不施粉黛、言談舉止笨笨的、稚嫩的黛安娜卻帶給了查爾斯從未有過的新鮮感,他覺得「這個16歲的小姑娘活潑有趣,怪招人愛的」。這年4月,黛安娜以伴娘的身份參加姐姐簡的婚禮,她的美麗、端莊引起了皇室的注意,就連王后陛下都稱讚伯爵對黛安娜的精心培養。不久之後,查爾斯王子派人送來了邀請黛安娜陪伴他看歌劇並出席午夜的宮廷晚宴的請柬,黛安娜匆忙接受,當晚很是盡興。隨後,邀請她參加各種聚會晚宴的請柬接踵而至……黛安娜和查爾斯王子開始約會了。1981年2月6日,從瑞士度假回來的查爾斯約黛安娜在溫莎堡見面,在表達了自己對黛安娜的想念之後,他直截了當向黛安娜求了婚。難以置信的黛安娜接受了王子熱切的求婚。但當時的黛安娜心中始終有著奇怪而固執的預感——她永遠不會成為往後。雖然在黛安娜和母親、繼父前往澳洲享受最後幾天寧靜而隱蔽的平民生活期間,查爾斯始終沒有給她打電話,1981年7月29日,黛安娜與年長自己12歲的查爾斯還是結婚了。這一天,倫敦城內所有教堂的鐘聲在上午9點準時一起敲響,身著鮮艷服飾的英國皇家騎兵儀仗隊護送著王室的婚禮車駛向教堂,沿途是上百萬歡呼不已的民眾。英國廣播電視公司用33種語言向全世界轉播了婚禮的盛況,全球7億多觀眾沉浸在這童話般的王子與公主的愛情中。黛安娜通過這場盛大的婚禮,實現了她夢幻般的仙履奇緣。
「威爾士王妃」:仙履奇緣的現實結局
婚後不久,黛安娜便發現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查爾斯結婚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履行王子職責,顧及王室的聲譽。所以,要想使這場婚姻琴瑟和弦,她必須在一切方面無條件地遷就查爾斯,「適應新角色」這回事只是她一個人的事情,查爾斯是不會費神為任何人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的。而對於出身平民的黛安娜來說,融入皇室生活的過程,充滿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她有數不清的繁文縟節要遵從,有無數的責任要承擔,有太多的知識需要學習,而皇室的家庭成員又是那麼的深沉、難以接近……她感受到了難以言表的迷茫和失落。再加上隨著一起生活的時間越長、年紀越大,黛安娜和查爾斯之間的鴻溝就越明顯,就連1982年和1984年威廉王子和亨利王子的出生也沒有使這對夫妻之間猶如陌生人的關係得到絲毫的改善。難耐寂寞的黛安娜飽嘗了孤寂之苦。更殘酷的是,查爾斯竟與他的舊情人卡米拉藕斷絲連。無助的黛安娜憤怒又絕望,她猶如一隻受傷的動物,躲在籠子里獨自舔著傷口——她的情緒變得不再穩定,交替出現食慾過剩、厭食的癥狀,因抑鬱而長期需要精神醫生治療,甚至3次企圖自殺。可能她與騎兵軍官詹姆斯?希威特的曖昧關係給了她暫時的安慰,但當1994年《戀愛中的儲妃》出籠,這個男人為了300萬英鎊而出賣兩人的風流韻事之後,本就脆弱的黛安娜再次嘗盡了背叛的苦澀。所以,當黛安娜和查爾斯的婚外情都被媒體曝光後,這一段歷經15年但已經無法修復的婚姻走到了盡頭。1996年8月,兩人正式宣布離婚。離婚之後的黛安娜仍以威爾士王妃的身份被視為王室成員,但失去了「殿下」的封號。年輕美貌的黛安娜,在與查爾斯成為人人羨慕的「神話」眷侶之後,卻因查爾斯的不負責任,而最終成為了英王室制度的犧牲品。
「和平王妃」:落入凡間的愛心天使
與查爾斯的結合,使得黛安娜遭受了不明其故的冷遇,她對愛情和婚姻感到了無望,年輕的她決定不再委屈自己,她把自己的愛全部給了兩個兒子以及這個世上更多的不幸的人們——她通過專註於慈善事業,有意識地擴大著自己的交際圈子。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了解民間疾苦,她經常帶著他們到普通人中間去,曾多次帶他們到無家可歸者聚集的旅館訪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學會關心人、愛護人,她帶著他們去醫院探訪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傷病員。黛安娜短暫的36載人生之中,她共參與了150多個慈善項目,還是超過20個機構的贊助人或主席。她是第一個站出來倡導「同情艾滋病人」的國際名人:1991年7月的一天,當時的美國總統夫人芭芭拉?布希與黛安娜一同探訪一家醫院的艾滋病病房,在與一位已經病入膏肓的病人交談之時,黛安娜竟然給了這個病人一個大大的擁抱,病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場的芭芭拉和其他人也都被這一舉動所打動。其實之前1987年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她一直在靜悄悄地與安吉拉一起照顧曾是英國芭蕾、歌劇等藝術領域的傑出人物的艾滋病患者艾瑞?傑克遜,直至艾瑞去世。這段不凡的經歷使得安吉拉認為黛安娜,「美麗的遠遠超出美麗這個詞的簡單定義,雖然自身生活不幸福的陰影縈繞著她,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迸射出奪目的光輝」。黛安娜還是反地雷機構最有名的支持者,她參加了許多重大的、值得紀念的清理地雷現場的活動。1991年1月,她只帶了兩名保鏢,參加了紅十字會組織的非洲安哥拉之旅,親自踏進地雷區視察;8月,她又出訪波斯尼亞,身著防護服走在插有骷髏標記的地雷區旁,人們為之動容。從此,安哥拉及波斯尼亞等戰亂地區人民因誤觸地雷而致傷殘的新聞活躍於國際新聞媒體,世界大多數國家簽署了關於禁用地雷的國際協議。正如英國首相布萊爾所說的那樣,黛安娜的個人生活經常遭遇麻煩和苦惱,但她給社會中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帶來的卻是歡樂和安慰,她是「人民的王妃」;一直愛戴她的人們尊稱她為「和平王妃」;國際社會也十分認同她的善舉,「公益大使」、「愛心大使」、「國際和平大使」等頭銜紛紛戴在了她的頭上。她就像是一位落入了凡間的愛心天使,以她獨特的身份和影響力,致力於改善處於水深火熱處境中的人們的命運。
「特別的人的特別的葬禮」:平民王妃魂斷巴黎
掙脫出婚姻牢籠的戴娜娜,似乎已經走出了君主制窒息的空氣:20歲便已嫁給王子的她,雖然無可挽回地失去了青春,但在經歷了近10年的冷宮待遇之後,可憐的她獲得了兒子、封號、四千萬美元財產、一座王宮和情人。然而,黛安娜的身份太特殊了,她永遠是「前王妃」,這就註定了她的私情永遠也不可能屬於她自己。1997年8月30日,黛安娜與其男友、埃及億萬富翁之子多迪?法耶茲結束地中海之旅的夏季度假,回到巴黎。午夜過後,他們前往多迪在巴黎的私人住宅,忽然被一群傳媒「探子」瞄上了。他們無法憤怒,只有「逃亡」。為了擺脫七名騎摩托車的攝影記者的追逐,他們乘坐的豪華轎車的時速達到了150公里以上。就在一輛摩托車即將追上他們時,已經無處逃遁的他們,情急之中只有將車駛向塞納河畔的一條隧道隱匿。恰在此時,汽車突然失去了控制,撞向了隧道中央的分界水泥柱,多迪與司機當場死亡,黛安娜和保鏢身負重傷。在送至醫院後,醫生們對她施行了緊急外科手術,但因她的心臟冠狀動脈在遭撞擊後破裂,導致心臟長時間流血不止,終因傷勢過重於8月31日凌晨4時左右在醫院不幸逝世,時年36歲。當天晚上,她的遺體在查爾斯王子和她兩個姐妹的護送下由專機運送回英國。
黛安娜罹難,社會各界表示 沉痛的哀悼。法國總統希拉克發文說,「聽到黛安娜猝然實施的噩耗後,非常震驚」,並親自到醫院進行探望;美國總統柯林頓發表答問:「我和希拉里都認識黛安娜,我們很喜歡她。這起慘案令我們感到極為悲痛」;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發言人表示,黛安娜的去世是一個慘痛的損失,聯合國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使;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發表講話,讚揚黛安娜是位傑出和天才的人,這也是這位女王在位45年中第二次破例發表講話。
英國的老百姓更是因為失去了他們擁戴的「平民王妃」而深感悲痛,從8月31日黎明開始,英國的男女老幼就帶著鮮花來到了黛安娜居住過的白金漢宮和肯辛頓宮,很快,兩座供電門前都堆滿了鮮花。
9月6日上午,英國為「特別的人舉行了一個特別的葬禮」。一記悲傷的鐘聲之後,從倫敦西部肯辛頓宮出發的一輛樸素的靈車開始駛向葬禮的舉辦地——威斯敏斯特教堂,靈車每前進一分鐘,大教堂的鐘就鳴響一次。沿途擠滿了近600萬從全國各地趕來為黛安娜送行的人。英國廣播公司用44種語言向全世界轉播了葬禮的實況,全球25億人看到了本世紀最傷感的畫面。
斯人已逝,芳蹤已渺,但是,在英國人民的心中,甚至是在世界人民的心中,黛安娜已然成為了永遠的王妃。在英國廣播公司公布的「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名單中,黛安娜的名字赫然在列,並與英國文學巨匠威廉?莎士比亞、查爾斯?狄更斯一記二戰英雄溫斯頓?丘吉爾放在了一起,可見英國人民對她的愛戴之深、之切,對於「人民王妃」這個稱號,她是當之無愧的。
文章摘自《縱橫政壇的領袖人物》
作者:李艷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
關注微信訂閱號:lishijiangtan
請關注「歷史講壇」微信訂閱號:深度史料分析,歷史常識,歷史人物,歷史圖片,文物遺址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