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建「市行政副中心」 官方首次披露規劃情況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曾鼐)北京宣布在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設,14日官方首次透露規劃情況。市規劃委主任黃艷稱,要結合中心城功能疏解,有序推動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
位於北京東南部的通州,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等地相連,南和天津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等地交界。從上世紀90年代提出建設通州衛星城起,北京對通州的功能定位已進行了20多年的探索。2012年,首次提出在通州「打造功能完備的城市副中心」。今年7月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通過了《關於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提出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設。
從「城市副中心」到「市行政副中心」。14日,北京市規劃委首次對此進行了官方回應。
為何選擇通州?
飽受「污染」「擁堵」等困擾的北京,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嚴峻。截至201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已達2151.6萬,城六區人口超1200萬。「疏解」已成京城發展的必由之路。
「大城市病,主要是中心城功能過度聚集造成的」,北京市規劃委新聞發言人王飛說。他稱,北京四環內,不僅承擔了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等核心功能,也聚集了大量一般性的製造業、區域性的物流基地和批發市場、大量行政、事業、服務單位等非首都功能。
王飛稱,破解北京長期積累下的深層次矛盾,中心城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時,通州以及順義、大興等新城、部分小城鎮、區域中心城市,要有序承接非首都功能。
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強調,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中心城存量功能疏解的重要舉措,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通州已具備承擔市行政副中心的基礎條件。
她介紹,地鐵1號線、6號線,六環路、京哈、京津塘等高速公路,方便了通州與中心城區的出行;10餘家中小學和醫院已在通州開辦分校、分院。她稱,通州全區目前可利用土地資源約55平方公里,也為功能疏解預留了充足的空間。
市行政副中心如何建?
「要有序推動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說。她稱,要轉變職住分離的狀況,結合中心城功能疏解促進通州的產城融合和職住均衡,隨著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轉移,將帶動商務、文化等功能聚集,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
黃艷說,通過產城融合,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將逐步提高通州的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吸引力。「讓就業、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她說。
「要處理好城市與農村的關係,防止出現新的『城中村』」,黃艷說。她介紹,通州區下轄9個鄉鎮,約300個行政村,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防止出現新的城鄉結合部等。
生態綠地也將是通州的名片。黃艷表示,要大力建設郊野公園環、以北京周邊地區為重點的環首都公園環,實現城市組團之間的有效生態隔離,防止通州與朝陽、燕郊「攤大餅」式連綿成片發展。通州應充分發揮水資源特色,加強河道綜合整治,提升河流水質,形成綠廊穿插、水綠結合的優美生態環境。(完)
推薦閱讀:
※知乎機構賬號收集
※不明白為什麼非得用第三方
※除了「漢城」改名「首爾」之外,歷史上還有哪些官方譯名改變的事例(不限於地名)?
※Spring Boot 2.0官方教程翻譯-Building an Application with Spring 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