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烹的功狗韓信

司馬遷評論說,「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這話可笑,就像說,如果大家幹活都不要錢的話,老闆肯定會喜歡你們。況且,張良得善終,也因為他不曾握過兵權。

在一個人和狗、狗和人經常轉化的時代里,這樣的故事能避免重演嗎?

被烹的功狗韓信

蒯通曾經對韓信說過:「仆嘗受相人之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貴而不可言。」這就是說,你很有可能只是一個卑微的侯,但如果你走另一條路,就可能是皇帝。

蒯通不幸言中了。

說這話的時候,韓信剛剛虜獲魏王,破趙、代,降燕,又定齊地,其實力早已足以與楚、漢相抗頡。他自立為齊假王,這時漢困於滎陽,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以安固之。

項羽聽聞齊國失利,非常恐慌。他派盱台人武涉前去遊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韓信拒絕了:「我奉事項王多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執戟之士。我的話沒人聽,我的計謀沒人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劉邦授我上將軍印,讓我率數萬之眾,脫衣給我穿,分飲食給我吃,而且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親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會有好結果的。我至死不叛漢,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

就歷史而言,一個武將太忠心,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越是忠心,越是能幹,就越是成為優先被烹掉的走狗。韓信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即使他不知道,謀士蒯通也已經非常清晰地告訴他了。蒯通對其循循善誘:現在漢王和楚王一直僵持,銳氣也沒了,糧食也耗得差不多了,老百姓也非常疲勞了;兩個天下之主的命,都懸在你的手上。你幫漢,漢就贏;你幫秦,秦就勝。聽我說,你還不如誰都不幫,一起瓜分天下,鼎足而立,誰都不敢動。齊國又是個好地方,老百姓可以少打些戰,大家都服你。最關鍵的是,你「挾不賞之功,戴震主之威,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你的名聲大大超過了一個臣子應該有的,誰敢放心你?

韓信把蒯通的話想了幾天,還是不忍心背漢。我的功勞這麼多,漢王還立我為齊王,怎麼會不信任我?他拒絕了。用兵時,韓信倒是詭計多端,不拘一格;然而,他的骨子裡相信義,漂母一飯尚且千金,何況當時對他的確不錯的劉邦?

很快,劉邦的真面目就顯現了。立國之後,韓信先被改封為楚王,收了他的兵權。其後,劉邦又聲稱他造反,把他戴上械具,後來赦免了他,貶為淮陰侯。這時,韓信才終於相信蒯通的說法,知道烹煮他的時候就要到了。

其實,這一幕並不陌生。劉邦在分功時,就赤裸裸地稱蕭何為功人,諸將為功狗。諸將皆不敢言。君王養狗,或者說,靠狗養著,靠狗打來的獵物養著,小狗狗必須要聽話;但是,哪天他發現這個狗狗長得太大了超過了他的操縱能力,哪怕你汪汪汪地說,你還是很聽話很聽話,很忠心很忠心,主人也會因為恐懼而先把你滅了。死了你一條,還有千萬條。

也許你會像韓信一樣反駁說,我給主人打了那麼多獵物,他不捨得殺我。其實不然。因為你還比不上一條狗——狗以後還能源源不斷打獵,而江山定了,就不需要你了。歸根到底,統治者不是人類,他們是另一物種:如果你把自己當人,那他們就是可以奴役你的神;如果你把他們當作人,那你就是被奴役的狗。

後來,韓信心懷怨恨,遂與陳豨謀反。其實,明眼人都已看出來了,所謂謀反的消息,也是莫須有的,起因是韓信的一個門客得罪了韓信被囚,門客的弟弟便向呂后上告韓信要謀反。呂后把韓信殺了,劉邦回來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且喜且哀之」。看,他連歡喜都無法掩飾了。

世人也慢慢從書里讀出了「韓信不曾反」之意,正如蒯通對劉邦所說的,「昔日楚漢之命皆懸於彼,彼卻毫無反心;今天下已集,且無權無兵,彼竟心生反意,而結陳豨,欲謀不軌,韓信真乃一愚人哉!」最後半句,只不過是為了保命才說的罷,其意思就是三個字:不!可!能!

司馬遷評論說,「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這話可笑,就像說,如果大家幹活都不要錢的話,老闆肯定會喜歡你們。況且,張良得善終,也因為他不曾握過兵權。

在蒯通極力遊說韓信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時候說過,「野禽殫,走犬亨;敵國破,謀臣亡」。武涉去勸韓信就罷了,無黨無派的蒯通為什麼也這麼熱心地湊這個熱鬧呢?無非是也看出了韓信之權重,也希望韓信自立,他便大大有功了。假設,假設韓信真的自立為帝了,這個曾助他攻下齊地、又力勸他獨立的蒯通,這個大功臣,會不會也被當狗一樣烹了?在一個人和狗、狗和人經常轉化的時代里,這樣的故事能避免重演嗎?

推薦閱讀:

韓信不殺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 真的是「以德報怨」嗎?
韓信的一生:生的偉大,死的窩囊
韓信:國士無雙,亢龍有悔
夯客韓信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 竟有驚天陰謀

TAG: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