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卷二 妙法蓮華經語譯譬喻品第三
妙法蓮華經卷二 妙法蓮華經語譯譬喻品第三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語譯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dài)說所因成就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極為歡喜,激動地站起身來,雙手合掌無比恭敬地凝望著佛陀說道:今天我們有幸聽到世尊如此美妙的法音,得獲前所未有的妙法,心中充滿喜悅激動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以前在佛陀處也聽聞過稀有之法,當時我見到菩薩們被授記成佛,而我們聲聞弟子不能蒙受此事,有失於如來的無量智慧,因此感到十分悲傷。世尊!我獨自一人在山林樹下打坐或漫步時,常常這樣想:我與諸菩薩們同樣得入如來無漏的智慧法性,為什麼如來只以小乘法度化我們?原來這都我的過錯,並非是世尊吝嗇,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我們期待如來宣說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正因,佛陀必然會以大乘法度化我們,但是因為我們智慧狹劣,不能了解因機施教的方便,初次遇到佛法即便信受,並思惟修習求取阿羅漢的果位。世尊!我從聞法以來常常因此而自責,而今從佛這裡聽聞到前所從未有的妙法,斷除了心中的疑惑,身心愉悅,自在安穩,今天才知道我也是從佛口所生、從佛法化生、得佛智慧知見的真正佛子。舍利弗為了再次宣明此義便以偈頌說道:
我聞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 不失於大乘 佛音甚稀有 能除眾生惱
我已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 我處于山谷 或在林樹下
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 云何而自欺
聽到如此美妙的法音,得獲前所未有的妙法,心中充滿大歡喜,疑惑之網皆已斷除,多年來蒙佛教悔,總算不失於無上的大乘妙法。佛的聲音清凈深遠、稀有難得,能除去眾生所有的煩惱,我已證得無漏的阿羅漢果,聽聞無上妙法後,一切的憂愁苦惱得以消除凈盡。我在山林樹下打坐或漫步時,常常深深的自責,為什麼以小乘的涅槃自欺呢?
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 不能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 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 見佛在大眾 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眾生
自惟失此利 我為自欺誑 我常於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 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 稱讚諸菩薩
以是於日夜 籌量如是事 今聞佛音聲 隨宜而說法 (籌chóu)
無漏難思議 令眾至道場
我也是佛的弟子,與諸菩薩同入如來無漏的智慧法性,但卻不能象諸菩薩一樣,在未將世中以三十二種圓滿身相、十種無礙的智力及諸禪定解脫三昧等演說無上的佛道,我們同處如來清凈法性之中,卻不能蒙佛授記,有失於八十種隨形妙好、十八種不共法等諸佛所具有的功德。佛陀獨尊於大眾之中,名聲普聞於十方世界,為眾生帶來極大的利益,我獨自慢步之時,發現自己以涅槃解脫為究竟,有失於這些威德利益,簡直是自我欺誑,多少個日日夜夜,我都在思維這件事情,想要問請世尊,對於這些威德利益,我究竟是失掉了還是沒有失掉呢?我常見世尊稱讚諸大菩薩,因此我日夜都在思考這件事情,今天我得聞無上妙法,知道諸佛隨機施教的方便智慧,這種清凈無漏、不可思議的妙法,能令一切眾生悉坐菩提道場,皆得成就無上佛道。
我本著邪見 為諸梵志師 世尊知我心 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 於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 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 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 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 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 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我以前執著於外道邪見,曾是外道之師,世尊了解我的心性,為拔除我的邪見而說涅槃解脫之法,從而使我除盡邪知邪見,證得真空之理,那時我自以為證得究竟的滅度,今天才發覺並非是真正的涅槃滅度。得成佛道之時,應該具足三十二種圓滿身相,諸天、人、夜叉、龍、神等皆來恭敬供養,這時才是諸漏永盡的無餘涅槃。如今佛已在大眾前授記我將來成佛,聽了如是的法音,我所有的疑惑消失殆盡。
初聞佛所說 心中大驚疑 將非魔作佛 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 譬喻巧言說 其心安如海 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 無量滅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 其數無有量 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從生及出家 得道轉法輪 亦以方便說.
最初聽到佛所說的無上妙法時,我心中驚疑莫非是天魔變作佛的形象,來擾亂我的定心?佛以種種因緣、譬喻以及巧妙的言辭解釋演說,他的心猶如大海一樣安穩,聽聞佛的演說斷除了我心中的疑惑。佛說過去世中,無量無數的滅度諸佛,都是安住於方便智慧為眾生說無上的妙法,現在及未來無量無數的諸佛,也同樣以種種方便智慧演說無上的妙法,如今的釋迦牟尼佛,從降生到出家得成佛道,轉動教化眾生的法輪,也是以種種的方便智慧因機施教。
世尊說實道 波旬無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墮疑網故 謂是魔所為 聞佛柔軟音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凈法 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 為天人所敬 轉無上法輪 教化諸菩薩。
世尊宣說的這種真實的道法,魔王波旬是不會說出這種真理的,由此我知道,肯定不是魔王變化為佛,只是由於我自己墮入疑網之中,才誤以為是魔王所為,聽到佛陀柔和善軟、深遠微妙(八十種好之一)的法音所演暢的清凈妙法,我心生大歡喜,疑惑永遠斷絕,安住於諸佛真實的智慧之中,我將來必定成佛,為諸天、人、龍、神所恭敬,轉動教化諸大菩薩的無上法輪。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求佛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這時佛對舍利弗說:今天,在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前我明確地告訴你,我過去曾於二萬億佛處,為求取無上的佛道而經常教化於你,你也在漫長的歲月中跟隨我修學,我用種種的方便引導於你,使你生於佛法之中。舍利弗,過去我教化你發心志成佛道,可你如今竟然全部忘記,反而自認為已經得到究竟滅度(滅生老病死苦,度六道輪迴海,達涅槃解脫岸),我今天想讓你記起當初所發的本願及所行之道,所以為諸位聲聞弟子說大乘《妙法蓮華經》,這種教化菩薩、常為諸佛所守護與愛念的大法。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凈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
舍利弗,你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將供養千萬億諸佛,信受奉行諸佛正法,具足菩薩所行諸道,當得成佛,名號為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土名為離垢,大地平整清凈莊嚴,人民安穩快樂,天人興旺,琉璃為大地,東西各有八條相交的道路,道路的兩側以黃金之繩為界,界外七寶之樹排列成行,花果四季不衰,華光如來也以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法教化眾生。
舍利弗!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其劫名大寶莊嚴,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無能知者。若欲行時寶華承足,此諸菩薩非初發意,皆久植德本,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凈修梵行,恆為諸佛之所稱嘆,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諸法之門,質直無偽,志念堅固,如是菩薩充滿其國。
舍利弗,華光如來出世時,雖非濁惡之世,但以其本願之力宣說三乘教法,劫名叫大寶莊嚴,為什麼叫大寶莊嚴呢?因為國土中以菩薩作為大寶,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菩薩,種種的算數與譬喻都難以表述其數量之多,除了佛的智力外沒有人能知道數量的多少。諸菩薩行動時,有寶蓮花承接足下,他們都不是初發心的菩薩,而是久遠劫來在無量百千萬億佛處深植眾德之本,廣修清凈梵行,志取諸佛的真實智慧,常常受到諸佛的稱揚讚歎,具有自在無礙的大神通,通達一切諸法的要義,心地平直無有虛偽,志念成佛堅定不退,這樣的大菩薩充滿其國。
舍利弗,華光佛壽十二小劫,除為王子未作佛時,其國人民壽八小劫。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滿菩薩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告諸比丘,是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其佛國土亦復如是。舍利弗!是華光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除了他成佛前作王子的時間,華光佛住世十二小劫,佛國人民壽命長八小劫,華光佛教化眾生十二劫後,為堅滿菩薩授無上正等正覺之記,對所有比丘說道,堅滿菩薩將繼我之後成佛,名號為華足安行如來-應供-正遍知,其國土與華光佛的國土一樣莊嚴。舍利弗!華光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也為三十二小劫。世尊為了再次宣明此義便以偈頌說道:
舍利弗來世 成佛普智尊 號名曰華光 當度無量眾
供養無數佛 具足菩薩行 十力等功德 證於無上道
過無量劫已 劫名大寶嚴 世界名離垢 清凈無瑕穢
以琉璃為地 金繩界其道 七寶雜色樹 常有華果實
舍利弗,你將於未來世成佛,作一切智之尊者,名號為華光如來,度脫無量的眾生。由於你曾供養千萬億諸佛,具足菩薩六度萬行及十力、八解脫等功德,修證無上佛道,過無量劫後得成佛果,劫名大寶莊嚴,世界名離垢,清凈無瑕,以琉璃為大地,道路兩側以黃金之繩為界,界外七寶雜色之樹排列成行,花果四季不衰。
彼國諸菩薩 志念常堅固 神通波羅蜜 皆已悉具足
於無數佛所 善學菩薩道 如是等大士 華光佛所化
佛為王子時 棄國舍世榮 於最末後身 出家成佛道
華光佛住世 壽十二小劫 其國人民眾 壽命八小劫
佛滅度之後 正法住於世 三十二小劫 廣度諸眾生
正法滅盡已 像法三十二 舍利廣流布 天人普供養
華光佛所為 其事皆如是 其兩足聖尊 最勝無倫匹
彼即是汝身 宜應自欣慶
離垢國中的菩薩志念成佛堅定不退,神通廣大自在無礙,六度萬行皆得具足,曾於無量諸佛處修學菩薩道,這些大菩薩都是華光如來教化。華光如來於最未後身作王子時,棄王位舍世榮出家修道,最終得成佛果,住世十二小劫教化眾生,其國之人民壽命長八小劫。佛滅度後,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廣度無量眾生,正法滅盡後,像法住世三十二小劫,舍利廣布世間,諸天及人恭敬供養。華光佛度化眾生之事就是如此,世尊福得智慧圓滿具足,最為殊勝無與倫比,華光如來就是你的未來身,因此值得慶幸欣喜!
爾時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hóu)羅伽等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供養佛。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與無數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羅華、摩訶(hē)曼陀羅華等供養於佛,所散天衣住虛空中而自迴轉,諸天伎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而作是言:佛昔于波羅柰(nài)初轉法輪,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輪。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這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法會大眾,見舍利弗在佛前得受無上正等正覺之記,歡欣鼓舞,激動不已,各自脫去身上所披的華麗衣服供養於佛。欲界諸天的帝釋、色界諸天的梵王等,各與其無數天子,也以其微妙的天衣及曼陀羅華、摩訶曼陀華等供養於佛,天衣在空中迴旋飄蕩,百千萬種天樂空中齊鳴,天華紛紛飄落,諸天人一起說道:釋迦牟尼佛曾于波羅奈國初轉法輪,今天則再轉無上最大法輪。這時,諸天子為了再次宣明此義便以偈頌說道:
昔于波羅奈 轉四諦法輪 分別說諸法 五眾之生滅
今復轉最妙 無上大法輪 是法甚深奧 少有能信者
我等從昔來 數聞世尊說 未曾聞如是 深妙之上法
世尊說是法 我等皆隨喜 大智舍利弗 今得受尊記
我等亦如是 必當得作佛 於一切世間 最尊無有上
佛道叵思議 方便隨宜說 我所有福業 今世若過世
及見佛功德 盡迴向佛道
釋迦牟尼佛往昔于波羅奈國初轉四諦法輪,分別講說五蘊身的生滅諸法,今天世尊又轉最妙之無上大法輪,這種常人很難信受的深奧妙法,從往昔以來我們雖然多次聽佛說法,可是從沒有聽過這樣深奧無比的一乘無上妙法。世尊講說此法,我們都很樂意聽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如今已蒙佛授記作佛,我等諸天子也同舍利弗一樣,未來世中必將成佛,於一切世間中最尊無上。諸佛智慧不可思議,能以種種方便隨順眾生根性應機說法,我們今生及過去世中的所有福業,及所有恭敬供養諸佛的功德,都將迴向於成佛之道。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舍利弗又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如今已不再有任何疑惑,今天我在佛前親自蒙受成佛之記,可是在座的一千二百位聲聞弟子,內心均已脫離了眾苦的逼迫而自在無礙,在有學(四果阿羅漢斷盡諸惑、不受後有故乘無學,初二三果余惑未盡,故稱有學)之時佛常教化他們說,佛法能使眾生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得到究竟的涅槃大樂。這些有學、無學的弟子,便各自以為消除了我見,及常見、斷見的執著,就是得到涅槃,而今在世尊面前聽到這聞所未聞的無上妙法,都陷入重重疑惑之中。慈悲的世尊!請您為在座四眾弟子講講其中的緣由,使他們不再疑惑。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否,表疑問)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佛對舍利弗說:我先前不是已經說過,諸佛世尊以種種的因緣、種種的譬喻言辭方便說法,都是為了使眾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嗎?這種說法都是為了教化菩薩的緣故(使聲聞、緣覺之人發菩提心,回小向大,入菩薩聖位)。既然你們還有疑問,舍利弗,我今天就再以譬喻的形式顯明這個道理,有智慧的弟子就可以從譬喻中得到領悟。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tuí)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Xū突然)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舍利弗,譬如在某國某個城鎮中有一位長者,年邁壽高,財富無量,擁有眾多的田地、宅院及童僕,有一處家宅十分龐大,但只開了一道院門,常有一二百人,有時甚至五百多人居住其中,可是由於年久失修,堂閣破敗,牆壁頹落,柱根腐朽,梁棟傾斜。有一天,房舍四周忽然同時起火,整個宅院陷入火海之中,長者的孩子約二、三十人當時正在宅院中玩耍。長者發現大火從四面燃起,頓時大驚失色,心想我雖然能從大火焚燒的院門中安全逃出,但是孩子們依然在火宅之中嬉戲玩耍,不覺不知火起之事,也毫不驚懼大火逼身的痛苦,不知大難臨頭,根本沒有逃出去的想法。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gé衣袋、衣箱),若以几案,從捨出之。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憫善言誘諭,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舍利弗!長者當時這麼想,他自己身手有力,可以用衣箱、桌案掩護,從房中逃出,可他又想到,宅院只有一道狹窄的門戶,諸子又年幼無知,貪戀玩耍,有可能墮於火海遭受焚燒,我應當為他們講清形勢的可怕,房子已經起火,應該迅速離開,不要讓火將你們燒死。這樣想過之後,長者便如實向孩子們喊道,房子起火了馬上離開,然而孩子們依然高高興興地嬉戲玩耍,根本不相信父親的話,不驚不畏,沒有一點想出去的意思,也不知什麼是火?什麼是房子?以及會失去什麼?看了看父親後,仍然東奔西跑,打鬧嬉戲。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
這時長者心想:宅院已被大火所燒,我與孩子們如果不及時逃出,必定會為火所焚,我現在應該以方便權宜之計,使孩子們得免這場災難。父親知道孩子們各自的喜好,對各種珍奇玩物非常感興趣,便對孩子們喊道,我有非常好玩的東西,稀有難得,你們若不來取,以後必定會後悔,現在大門外有各種羊車、鹿車、牛車,可供遊戲玩耍,你們趕快從這火宅中出來,想要什麼我都會給你。孩子們聽到父親說有珍奇的玩物,正合心愿,於是個個精神高漲,互相擁擠著爭先恐後地跑出火宅。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shǔn),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xiǎn車上的帷幔)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綩筵(wǎnyán坐墊),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不?
長者見孩子們從火宅中安全逃出,露地而坐在門前通往四方的大道上,已經沒有了危險而泰然心安,歡喜激動。這時孩子們對父親說:父親先前曾答應給我們羊車、鹿車、牛車等好玩的東西,請您趕快給我們吧!舍利弗,這時長者便給孩子們每人一輛高大氣派、眾寶嚴飾的大車,車的四周裝有華麗的欄杆,四面懸掛著寶玲,頂上覆蓋裝飾有奇珍異寶的寶蓋及幃幔,寶繩縱橫交錯,繩頭垂下華麗的纓子,車內鋪著層層的褥墊,放置著色彩絢麗的枕頭,車轅內駕著膚色純正、形體強健的大白牛,筋力強大,行走平穩,疾速如風,車旁還有許多僕從侍衛,為什麼會有這樣富麗堂皇的牛車呢?因為這位長者擁有無盡的財富,各種寶藏應有盡有,於是他想,我的財物無量無邊,不應給孩子們劣等的小車,這些孩子都是我的子女,對於他們的喜愛我毫無偏私,我既然有無數無量的七寶大車,就應該平等地分給他們,不應該與我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呢?以我的財富來說,周遍布施一國之人也不會匱乏,何況這麼幾個孩子。這時,長者的孩子們各自乘上華麗的大車,莫不嘆為觀止,這種前所未有的大車,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當初的願望。舍利弗!你是怎麼想的呢?長者平等賜予孩子們珍寶大車,難道是虛妄之言嗎?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況復方便,於彼火宅而拔濟之。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緣無虛妄也,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
舍利弗回答說:不是虛妄之言!世尊,長者只是為了使孩子們免於火焚之難,保全其性命,這不能叫虛妄之言,為什麼呢?保全他們的性命,便是得到了很好的玩具,何況是用善巧的方便,將他們從火宅中救出呢?世尊,即使不給他們最小的小車,長者也不算是虛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長者先前的意圖,就是以善巧的方便使孩子們出離火宅,所以說這不是虛妄之言,更何況是長者自知財富無量,要使孩子們得到好處,從而平等賜予他們妙好大車。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暗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痴暗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
佛對舍利弗說:「好!好!就像你說的那樣!舍利弗,諸佛如來也是如此,是世間一切眾生之慈父,所有的怖畏、衰惱、憂患、愚痴暗蔽已滅盡無餘,無量的知見皆悉成就,智慧通達無所畏懼,有大神通、大智慧,方便智慧圓滿具足到於彼岸,大慈大悲永無懈怠疲倦,恆求教化菩薩之善事,利益一切眾生而生於三界之朽敗火宅,為度脫眾生的生老病死、優悲苦惱、愚痴暗蔽及貪瞋痴三毒之火,方便教化使他們得證無上正等正覺。見眾生為生老病死及憂悲苦惱所煎熬,因五欲財利而遭受種種的苦難,又因貪著追求五欲的享樂,現世受眾苦逼迫,後世遭地獄、畜生、餓鬼等苦報,即使轉生於天上或人間,也會遭受貧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等種種苦難。眾生淹沒在苦海中歡喜遊戲,不知不覺,不驚不怖,毫無厭倦,不求解脫,在三界火宅中東奔西跑,雖遭大苦而不以為患。
舍利弗!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舍利弗!如來複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於方便,為諸眾生贊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為三界火宅所燒,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
舍利弗,佛看到這種情況後便想:我為眾生之慈父,應該拔除其苦難,給與他們無量無邊的諸佛智慧,使其在佛智中歡樂遊戲。舍利弗,如來又這樣想:如果我捨棄善巧的方便,僅以佛的神通力及智慧力,直接為眾生讚歎如來的無邊知見及無所畏懼的神通智慧,眾生必定不能因此得到度脫,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眾生尚未免除生老病死及憂悲苦惱,為三界火宅所燒害,怎能能理解佛的深妙智慧?舍利弗,就像那位長者身手有力但卻不用,只是以善巧的方便,勤勉諸子免於火宅焚燒之難,然後再賜予每個人珍寶大車一樣,如來也是如此,雖然有無所畏懼的神通智慧但卻不用,只是以善巧的方便智慧,在三界火宅中救度眾生,為他們分別演說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等三乘教法,對眾生說道:你們切莫樂住於三界火宅之中,切莫貪著於粗俗破敝的色音香味觸等五欲的享樂,如果愛念貪著就會被三界慾火焚燒,你們速速出離三界火宅,就會得到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三種大車,我今天為你們保證,此事決不虛妄,你們只管精進修行。
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自在無系,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憫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如來以這種善巧的方便誘導眾生脫離三界火宅後,又對他們說道:你們應當知道,這三乘教法都是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之所讚歎,依法修證則自在無礙,不再為生死所系縛,不再有三界之依求。乘上這三種大車,以無漏的根力(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與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五力)、正覺的禪定、解脫的三昧歡喜娛樂,便能得到無量的安穩與快樂。舍利弗,如果眾生具有慧根,從佛處聞法後信奉受行,殷勤精進地修持,想迅速出離三界苦海,求得自我的涅槃解脫,這就是聲聞乘,如同為求羊車而出離火宅的孩子。如果有眾生,從佛處聞法後信奉受行,殷勤精進地修持,追求自然的無為智慧,常樂獨處身心寂滅,深知諸法生滅因緣,這就是辟支佛乘,如同為求鹿車而出離火宅的孩子。如果有的眾生,從佛處聞法後信奉受行,殷勤精進地修持,追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及如來的無邊知見、無所畏懼的神通智慧,憐憫安樂無量眾生,利益人天,度脫一切有情眾生,這就是大乘,菩薩追求大乘所以稱為摩訶薩(大士、大菩薩),如同為求牛車而出離火宅的孩子。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嘆,能生凈妙第一之樂。
舍利弗,長者見孩子們安全出離火宅,到達沒有危險的地方後,心想自己財富無量,便平等地賜予每個孩子大白牛車,如來也是這樣,為一切眾生之慈父,如果見到無量千萬億的眾生從佛法之門,出離三界苦海、生死險道,得到涅槃大樂,如來便這樣想,我擁有無量無邊的智慧,無所畏懼的自在神力等諸佛法藏,一切眾生皆是我的子女,都應該平等地賜予究竟大乘,不使個別人獨自得到滅度,而應使所有人都得到如來滅度一樣的解脫,所有出離三界的眾生,都將賜予諸佛的禪定智慧、解脫知見等娛樂之具,皆與諸佛同一形象(無染雜相)、同一種類(無漏種類),備受諸佛讚揚讚歎,能夠生起清凈、微妙的無上第一大樂。
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長者最初以三種車引誘諸子出離火宅,然後只給他們嚴飾眾寶、安穩舒適的一等大車,長者並無虛妄之言,如來也是這樣,沒有虛妄之言,最初說三乘教法引導眾生,然後只以大乘妙法度脫眾生,為什麼呢?如來有無量無邊的智慧知見、無所畏懼的自在神力等諸佛法藏,能施與一切眾生大乘妙法,但是眾生不能完全領受,舍利弗,你應該明白,由於這種緣故,所以諸佛以其方便智慧之力,將唯一的佛乘分別說為三乘的教法。釋迦牟尼佛為了再次宣明此義便以偈頌說道:
譬如長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復頓弊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棟傾斜 基陛頹毀
牆壁圮坼 泥塗阤落 覆苫亂墜 椽梠差脫 (圮pǐ倒塌)(坼chè裂開)(阤zhì崩潰)
周障屈曲 雜穢充遍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苫shān)(椽chuán)(梠lǚ屋檐)
鴟梟雕鷲 烏鵲鳩鴿 蚖蛇蝮蠍 蜈蚣蚰蜒 (鴟chī鷂鷹)(梟xiāo)(蚖wán花蛇)
守宮百足 鼬狸鼷鼠 諸惡蟲輩 交橫馳走 (鼬yòu)(鼷xī)
屎尿臭處 不凈流溢 蜣螂諸蟲 而集其上 (蜣螂qiānglàng屎殼螂)
狐狼野干 咀嚼踐踏 嚌嚙死屍 骨肉狼籍 (嚌嚙jì niè用牙咬嘗)
由是群狗 競來搏撮 飢羸慞惶 處處求食 (撮cuō)(羸lèi)
斗諍揸掣 啀喍嗥吠 其舍恐怖 變狀如是 (揸掣zhāchè啀喍àichài嗥吠hào fèi)
譬如長者有一座很大的宅院,宅子年久失修,又突遭震動,忽然破弊,房屋高度危險,柱根已經腐朽,梁棟已經傾斜,房基開始塌陷,牆壁四處裂縫,牆皮片片剝落,覆蓋的草苫處處亂墜,椽檐錯位脫落,四周的圍牆裡疵外斜,遍地是都雜穢之物,有五百人住在其中,還有鷂鷹、雕鷲、烏鴉、鳥鵲、斑鳩、鴿子等飛禽,及蚖蛇、蝮蛇、蠍子、蜈蚣、蚰蜓、壁虎、百足、鼬、狸、鼷鼠等毒蟲鼠輩交橫馳走,屎尿臭穢等不凈之物遍地流溢,蜣螂等蟲集聚其上,狐狸、豺狼、野乾等咀嚼、踐踏穢物,啃噬死屍,骨肉狼藉,飢餓瘦弱的群狗跑來爭食骨肉,慞惶四顧處處覓食,相互嘶咬狂吠亂叫,宅院已變成如此恐怖的模樣。
處處皆有 魑魅魍魎 夜叉惡鬼 食啖人肉 (魑chī魅mèi魍wǎng魎liǎng啖hǎn)
毒蟲之屬 諸惡禽獸 孚乳產生 各自藏護 (孚fū乳:孵化生育)
夜叉競來 爭取食之 食之即飽 噁心轉熾
斗諍之聲 甚可怖畏 鳩盤荼鬼 蹲踞土埵 (荼tú)(埵duǒ)
或時離地 一尺二尺 往反遊行 縱逸嬉戲
捉狗兩足 撲令失聲 以腳加頸 怖狗自樂.
復有諸鬼 其身長大 裸形黑瘦 常住其中
發大惡聲 叫呼求食 復有諸鬼 其咽如針
復有諸鬼 首如牛頭 或食人肉 或復啖狗 (啖dàn)
頭髮蓬亂 殘害兇險 饑渴所逼 叫喚馳走.
夜叉餓鬼 諸惡鳥獸 飢急四向 窺看窗牖 (牖yǒu木窗)
如是諸難 恐畏無量
院子中處處都有魑魅、魍魎、夜叉、惡鬼等食啖人肉的鬼怪,毒蟲之類及惡禽猛獸孵化生育後,各自掩護躲藏,夜叉、惡鬼跑來爭搶,飽食之後邪惡之心大增,爭鬥之聲極其可怕。鳩槃荼鬼蹲在土堆上面,有時則離地一二尺高往返游轉,縱情嬉戲,有時捉住狗的兩足使勁摔打,使狗失聲亂叫,有時把狗的兩腳加在狗的脖子上,以狗的驚恐為樂趣。還有許多身形高大、裸體黑瘦的惡鬼也住在宅院之中,發出極大的音聲嚎叫著尋覓食物。還有的餓鬼咽喉如針,還有惡鬼首似牛頭,或噬人肉或啖狗肉,蓬頭垢面殘爆兇惡,由於饑渴的逼迫,嚎叫著到處奔走,夜叉、餓鬼及惡禽猛獸飢腸轆轆,有的四下張望,有的趴在窗子上窺看,如此多的災難,使人生起無量的恐怖。
是朽故宅 屬於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間
於後宅舍 忽然火起 四面一時 其焰俱熾
棟樑椽柱 爆聲震裂 摧折墮落 牆壁崩倒
諸鬼神等 揚聲大叫 雕鷲諸鳥 鳩盤荼等
周慞惶怖 不能自出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毗舍闍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為火所逼 (毗pí)(闍shé)
共相殘害 飲血啖肉 野干之屬 並已前死 (啖dàn)
諸大惡獸 競來食啖 臭煙烽勃 四面充塞 (原文:熢[火*孛]féng bó煙氣繚繞)
蜈蚣蚰蜒 毒蛇之類 為火所燒 爭走出穴
鳩盤荼鬼 隨取而食. 又諸餓鬼 頭上火然
饑渴熱惱 周慞悶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災 眾難非一.
這座破舊的宅院屬於一人所有,可是此人近日外出不在家中,未過多久後院中忽然起火,一時之間四面俱焚,火光衝天,棟樑椽柱的爆裂之聲震耳,紛紛燒毀墜落,牆壁也隨之塌崩。宅院內的惡鬼揚聲大叫,雕鷲等鳥及鳩槃荼等周回慞狂驚惶怖畏,無力出離,惡獸毒蟲到處亂竄,各自尋找藏身的孔穴,火宅院中福德淺薄的毗舍闍鬼也為火所逼,而相互殘害、飲血食肉。較大的惡獸都來爭吃那些被火燒死的野干、狐狸之類,皮毛燒焦的臭味充塞四方。蜈蚣、蚰蜓、毒蛇之類為煙火所燒,爭搶著爬出洞穴,隨之被鳩槃荼鬼吃掉。餓鬼們頭上燃起火苗,被饑渴熱惱所逼,四處奔跑。宅院已變得如此險惡可怖,其中的毒害及火災之難非止一端。
是時宅主 在門外立. 聞有人言 汝諸子等
先因遊戲 來入此宅 稚小無知 歡娛樂著。
長者聞已 驚入火宅 方宜救濟 令無燒害.
告喻諸子 說眾患難 惡鬼毒蟲 災火蔓延
眾苦次第 相續不絕. 毒蛇蚖蝮 及諸夜叉
鳩盤茶鬼 野干狐狗 雕鷲鴟梟 百足之屬. (鴟chī鷂鷹)(梟xiāo)
饑渴惱急 甚可怖畏 此苦難處 況復大火.
諸子無知 雖聞父誨 猶故樂著 嬉戲不已。
宅院的主人回到門外,聽說自己孩子們誤入宅中遊戲,由於幼小無知,仍在火宅中玩耍不知出逃。長者一聽立即沖入火宅之中,想方設法救濟孩子們,以免除火災之害,他將宅中惡鬼毒蟲及災火蔓廷等事告訴孩子們,並說這些苦難一個接著一個,相緒不斷,那些有毒有蚖蛇、蝮蛇,及夜叉、鳩盤茶鬼、野干、狐狸、凶狗、雕鷲、鷂鷹、百足之類饑渴難耐,非常恐怖,有如此眾多的苦難,況還有熊熊的大火!可是孩子們年幼無知,雖然聽到父的教誨,仍逗留其間嬉戲作樂。
是時長者 而作是念 諸子如此 益我愁惱.
今此舍宅 無一可樂 而諸子等 耽湎嬉戲 (耽湎dān miǎn沉迷)
不受我教 將為火害. 即便思惟 設諸方便.
告諸子等 我有種種 珍玩之具 妙寶好車
羊車鹿車 大牛之車 今在門外 汝等出來
吾為汝等 造作此車 隨意所樂 可以遊戲。
諸子聞說 如此諸車 即時奔競 馳走而出
到於空地 離諸苦難
長者心想:孩子們如此無知,平添我許多憂愁煩惱,如今的舍宅已無任何可愛之處,可孩子們卻仍然沉溺於嬉戲,不聽我的教導,必將被大火燒死。長者又想了想,以善巧的方便對孩子們說:我有羊車、鹿車、大牛車等種種妙寶裝飾的珍玩之具,都在門外放著,你們趕快出來,我將為你們製造這些寶車,可以隨你們的喜好自由玩耍。孩子們聽說有如此的寶車,立即爭先恐後地跑出火宅,來到宅外的空地上,從而脫離了火宅之難。
長者見子 得出火宅 住於四衢 坐師子座
而自慶言 我今快樂 此諸子等 生育甚難
愚小無知 而入險宅 多諸毒蟲 魑魅可畏. (魑chī魅mèi)
大火猛焰 四面俱起 而此諸子 貪樂嬉戲
我已救之 令得脫難. 是故諸人 我今快樂。
長者見孩子們已出離火宅,到於門外通往四方的大道上,便坐在獅子座上慶幸地說:現在我非常快樂,生育這些孩子很不容易,他們幼小無知而誤入險宅,遭受毒蟲、鬼怪等危險,大猛火從四面燒起,可孩子們卻在其中只顧玩樂遊戲,我已從諸多險難中救出了他們,因此你們應該知道,我現在很快樂。
爾時諸子 知父安坐 皆詣父所 而白父言
願賜我等 三種寶車 如前所許 諸子出來
當以三車 隨汝所欲 今正是時 惟垂給與
長者大富 庫藏眾多 金銀琉璃 硨磲瑪瑙 (硨磲chēqú)
以眾寶物 造諸大車 庄校嚴飾 周匝欄楯 (楯shǔn)
四面懸鈴 金繩交絡 真珠羅網 張施其上.
金華諸瓔 處處垂下 眾彩雜飾 周匝圍繞.
柔軟繒纊 以為茵褥 上妙細氎 價直千億 (繒纊zēng kuàng氎dié)
鮮白凈潔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壯多力
形體姝好 以駕寶車 多諸儐從 而侍衛之 (儐bīn從:侍從)
以是妙車 等賜諸子 諸子是時 歡喜踴躍.
乘是寶車 游於四方 嬉戲快樂 自在無礙。
孩子們聽說父親正安坐於獅子座上,便來到父親面前說道:請賞賜我們三種寶車吧!你先前許諾說,只要我們從為火宅中出來,就給我們三種寶車隨意玩耍,現在正是時候,請賜予我們吧!這位長者十分富有,庫藏中寶物眾多,於是,他讓人製造大車,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各種寶物極盡裝飾,四周安置欄杆,四面懸掛寶玲,車上蓋著金繩交錯、真珠編綴的羅網,處處垂下黃金作成纓子,各色的綢緞周邊圍繞,柔軟的絲棉鋪作墊褥,墊褥上蓋著價值千億、鮮白潔凈的上等絲綢,肥壯多力、形體健美的大白牛駕著寶車,眾多的侍從隨時護衛。長者將如此妙好的寶車平等賜予每個孩子,孩子們個個歡欣鼓舞,乘上寶車遊戲四方,歡樂嬉戲,逍遙自在心無罣礙。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一切眾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樂 無有慧心.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然不息.
如來已離 三界火宅 寂然閑居 安處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 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 能為救護.
雖復教詔 而不信受 於諸欲染 貪著深故.
以是方便 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 知三界苦
開示演說 出世間道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 不退菩薩。
舍利弗,我也是如此,是一切聖賢中的尊者,世間眾生的慈父,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子女。眾生沒有智慧,深深地執著於世俗的享樂,可是三界無有安定,如同火宅一樣充滿了眾多的苦難,極其恐怖可怕,生老病死等諸多的憂患就像熊熊大火一樣燃燒不息。如來業已然出離三界火宅,寂然閑居於菩提正覺山林、涅盤寂滅曠野,三界諸有都是我的法身,其中的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子女,如今三界之中災難重重,只有我一人能夠救護他們,儘管我以大乘教化,他們卻總是不肯信受,深心貪戀欲愛的染著,我便以方便智慧,為他們宣說三乘教法,使他們覺悟三界之苦,開示演說出離三界的聖道,這些佛子們若能信心堅定,即可具足三明六通,有的得成緣覺果位,有的成為不退轉的菩薩。
(三明: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六通:一天眼通,能見障內外事;二天耳通,能聞遠近眾音聲;三他心通,能知他人心下事;四宿命通,能知已往世中事;五神境通,亦名如意通,能現起種種神變入地履水皆如其意,於一切境無有障礙;六漏盡通、三界漏業一時已盡,於真空理通達無礙。具此三明六通者即是聲聞乘。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卷十五頁云:問;何故六通中,三立為明,三不立為明耶?答:神境智證通,如工巧處轉;天耳智證通,唯能取聲;他心智證通,唯取自相,無勝用故,不立為明。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立為明。勝用者,謂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問:云何後三通皆有此勝用?答:第四宿住隨念智證通,見前際事深生厭離,第五死生智證通,見後際事深生厭離,第六漏盡智證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能隨順厭捨生死,乃至皆能趣向畢竟涅槃;複次第四通見前際自衰損事,深生厭離,第五通見後際他衰損事,深生厭離,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有前三勝用;複次第四通見前際種種相續諸蘊界處,深生厭離,第五通見後際種種散壞諸蘊界處,深生厭離,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由此皆有前三勝用;複次第四通能除常見,第五通能除斷見,第六通既離二邊,安住中道,由此皆有前三勝用;複次第四通能引空解脫門,第五通能引無願解脫門,第六通能引無相解脫門,由此皆有前三勝用,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六通內偏立為明)
汝舍利弗 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 說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語 一切皆當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凈第一 於諸世間 為無有上.
佛所悅可 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 供養禮拜.
無量億千 諸力解脫 禪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場.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舍利弗,我以這個譬喻為眾生開示唯一的佛乘,你們若能相信我的話語,那麼一切眾生都可以成就佛道。這種大乘妙法是最為微妙、最為清凈的第一妙法,於一切世間至尊無上,常為諸佛稱嘆印可,一切眾生也都應該稱揚讚歎這種大乘妙法,並恭敬地禮拜供養。此法具足諸佛無量千萬億的功德,無礙的神通、解脫的三昧、禪定的智慧及諸佛其他所有的妙法,能得如是佛乘妙法,佛子們就可以在微塵數劫中,日日夜夜遊戲於神通智慧,與所有的菩薩以及聲聞大眾一起,乘此妙法寶乘直達成佛道的道場,當知這種無上妙因殊勝法緣,即使你在十方界苦苦尋覓,除了諸佛的方便之說,不會再有其他的上妙之法。
告舍利弗 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則是父.
汝等累劫 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 令出三界.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舍利弗,你們都是我的孩子,我就是你們的父親,你們累劫以來被眾苦煎熬,我皆濟度救拔,使你們出離三界苦海,雖然當初我說過你們已得滅度,其實只是斷盡生死,並非是究竟的滅度,現在你們應該做的就是證入諸佛的智慧知見。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 雖以方便 所化眾生 皆是菩薩.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為此等故 說於苦諦
眾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說苦諦 真實無異.
若有眾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暫舍.
為是等故 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 貪慾為本.
若滅貪慾 無所依止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大眾中的諸位菩薩,你們要專心聽受諸佛實相之法,諸佛世尊雖以善巧的方便宣說種種教法,但所教化的眾生皆是菩薩。如果有眾生智慧狹小、深著愛欲,佛便為這些人宣說苦諦,使他們生起未曾有過的歡喜,信解佛說的苦諦真實不虛。如果有眾生不知苦的根源,深心愛著苦因集業,不能生起一刻的厭離心,佛便為這部分眾生說方便法,告知他們一切苦難的根源,皆以貪慾為根本(即集諦),如果滅掉種種貪慾,則諸苦果無所依止,從而得以滅盡諸苦,這就是第三諦(滅諦)。修行人慾成就滅諦,就必須修行三無漏學及八正道(道諦),遠離諸苦的系縛,就能得到解脫。修行人從何處得到解脫呢?離開了虛妄之心就叫做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佛說是人 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 無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滅度.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其實這並沒有得到究竟的解脫,我也說這些人沒有真正的得到滅度,因為他們沒有得證無上的佛道,所以我也不願讓他們在這種境界下得到滅度。我是萬法之王,通達一切諸法自在無礙,為了使眾生得到安定與快樂而出現於世間,舍利弗,我此一乘實相法印,就是為了利益所有眾生才宣說,但在你所遊歷之處,不要不隨眾生根性而隨意宣說。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惟越致.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並諸菩薩.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 驕慢懈怠 計我見者 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 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 亦勿為說.
如果有人聽聞此一乘妙法後,能隨順經義生歡喜心,頂戴受持,當知此人為不退轉菩薩。如果有人信奉、受持此大乘經法,當知此人在過去世中已曾恭敬供養過去諸佛,並從諸佛處聽聞過這種妙法。如果有人能信受你所宣說的大乘妙法,當知此人就是見到過我釋迦牟尼佛,也見到了你及法會中的比丘僧及諸大菩薩。《妙法蓮華經》是為那些智慧深廣的人說的,見識短淺的人聽了會迷惑不解,一切的聲聞及辟支佛智力衰微,難以領悟此經妙理,即使是你舍利弗智慧第一,也是憑著對佛的信心而得以悟入,何況是其他的聲聞弟子,如果其他的聲聞弟子也能信受佛的話語,隨順經義生歡喜心,當知這並非是出於他們本有的智慧。舍利弗,對那些傲慢、懈怠、執著於我見的人,不要說此經典,那些見識短淺的凡夫,深心貪著五欲享樂,聽聞此經後一定不能理解,所以不要為他們宣說此經。
若人不信 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 世間佛種.
或復顰蹙 而懷疑惑 汝當聽說 此人罪報. (顰蹙pín cù皺眉頭)
若佛在世 若滅度後 其有誹謗 如斯經典.
見有讀誦 書持經者 輕賤憎嫉 而懷結恨 (嫉jí)
此人罪報 汝今復聽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
具足一劫 劫盡更生 如是展轉 至無數劫.
如果有人不能相信甚至毀謗此經,那麼他就斷絕世間一切的成佛種子。如果有人聽了此經後,皺起雙眉,懷疑不信,你應當聽說過這些人的罪報,無論是佛在世時,還是佛滅度後,誹謗這部經典的人,他們看見讀誦、書寫、受持此經的人,便表示輕賤、憎惡或嫉妒,甚至懷有嗔恨心,你現在再聽一下這些人的罪報:此人命終之後,將墮入阿鼻地獄,受苦滿一劫之後,再轉生於其他地獄之中,如此輾轉至無數劫,常受地獄之苦。
從地獄出 當墮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形枯瘦.
黧黮疥癩 人所觸嬈 又復為人 之所惡賤 (黧黮lidan嬈rǎo)
常困饑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斷佛種故 受斯罪報 若作駱駝 或生驢中
身常負重 加諸杖捶 但念水草 余無所知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有作野干 來入聚落
身體疥癩 又無一目 為諸童子 之所打擲
受諸苦痛 或時致死 於此死已 更受蟒身
其形長大 五百由旬 聾騃無足 宛轉腹行(騃ái愚笨無知)
為諸小蟲 之所咂食 晝夜受苦 無有休息 (咂zā)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從地獄出來後墮於畜生道中,如果是作野狗、野干之類,則骨瘦如柴,又黑又丑,滿身疥癩,人人見而避之,又由於它為人們所輕賤、厭惡,所以常被饑渴所困厄,骨肉枯竭,活著遭受種種殘酷的對待,死了後磚瓦石塊加身,這都是因為斷絕佛種的緣故,所以才遭受這樣的罪報。從地獄出來後,如果是作駱駝,或轉生為驢,就會時常身負重物,被棍棒捶打,終日心念水草,除此之外一無所知,誹謗此經的緣故就獲得如此罪報。如果轉生為野干,則身上長滿疥癩,又少了一隻眼睛,到村落中覓食時,常常遭到小孩子們的追打,忍受種種的痛苦,甚至因此而致死亡,由此死後又轉受蟒蛇之身,身形長大足有五百由旬,耳聾而愚笨無知,無足而用肚皮宛轉地行走,各種小蟲附在鱗甲上食其血肉,晝夜受苦無有間歇,誹謗此經的緣故就獲得如此罪報。
若得為人 諸根暗鈍 矬陋攣躃 盲聾背傴 (躃bì瘸腿)(傴yǔ駝背)
有所言說 人不信受 口氣常臭 鬼魅所著
貧窮下賤 為人所使 多病痟瘦 無所依怙(痟xiāo)(怙hù依靠)
雖親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尋復忘失
若修醫道 順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復致死
若自有病 無人救療 設服良藥 而復增劇
若他反逆 抄劫竊盜 如是等罪 橫罹其殃(罹lí)
如果轉生為人,那也是六根愚鈍、身材矮小、相貌醜陋、雙足瘸跛、眼盲耳聾、彎背駝腰,有所言說人皆不信,口氣常臭鬼魅附身,貧窮下賤為人役使,多病消瘦無依無靠,雖則發心親附於人,而對方卻豪不在意,若有所學很快又會忘記,如果修習醫道,依照藥方治病,卻更增加其他的疾患,甚至導致死亡,如果自己有病,沒有人為其治療,假使吃下良藥,反而會使病情加重。若他人犯有逆亂、抄家、搶劫、盜竊等罪,也會意外地殃及其身。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處 狂聾心亂 永不聞法
於無數劫 如恆河沙 生輒聾瘂 諸根不具(輒zhé總是)
常處地獄 如遊園觀 在余惡道 如己舍宅
駝驢豬狗 是其行處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若得為人 聾盲瘖瘂 貧窮諸衰 以自莊嚴(瘖yīn同「喑」)
水腫干痟 疥癩癰疽 如是等病 以為衣服(癰疽yōng jū毒瘡)
身常臭處 垢穢不凈 深著我見 增益瞋恚
淫慾熾盛 不擇禽獸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瞋恚chēn huì)
告舍利弗 謗斯經者 若說其罪 窮劫不盡.
以是因緣 我故語汝 無智人中 莫說此經.
誹謗此經的罪人,永遠見不到諸佛如來,更聽不到眾聖之王(佛)的說法教化。誹謗此經的罪人,世世常生苦難之處,顛狂耳聾心神迷亂,永遠不能聞佛正法,在恆河沙數多的無量劫中,一出生便又聾又啞,六根不能完全具足,常入地獄之中如同遊園觀景一樣頻繁,餓鬼、畜生兩種惡道就是他的家宅,驢駝豬狗就是他所行之處,誹謗此經而獲得如此罪報。如果脫離惡道轉生為人,則聾盲喑啞、貧窮困苦等衰敗之相伴隨一生,水腫、干消、疥癩、毒瘡等疾病就是他的衣服,身體經常散發臭味,垢膩穢污不曾有絲毫的清凈,深心執著我見,嗔怒之心日趨暴躁,淫慾之心如火熾盛,甚至相交不擇禽獸,誹謗此經的緣故就獲得如此罪報。舍利弗!誹謗此經的人,若說他的罪過窮劫難盡,因為這個緣故,我才對你說,不要在沒有智慧的人中宣說此經。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聞強識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曾見 億百千佛
植諸善本 深心堅固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精進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為說.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 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舍惡知識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如果有人諸根通利、智慧清凈明了、博學多聞強記廣識、志求成佛之道,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人曾親近百千萬億諸佛,於諸佛所深植眾善之本,志念成佛信心堅定,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人志心佛道,常以慈悲修攝其心,輕生重法於身體性命無所吝惜,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人恭敬虔誠,志求佛道心無異念,遠離愚痴凡夫,獨居山川林澤,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舍利弗,如果見到有人舍離謬誤之師,親近善友(可為依信、有病無病愛敬供侍、翹問迎禮修和敬業、四事什物不闕應時、謹敬承事問聽無動名為親近。多聞、修證、哀愍、無畏、堪忍、無倦、言詞辨了名善友相;有力、善權、饒益不舍、大悲無儻名為善友;所作不虛、威儀圓滿、言行敦肅、無倦、無嫉、儉畜隨舍、諫舉、令憶、教授、教誡、能為說法是名善友),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
若見佛子 持戒清潔 如凈明珠 求大乘經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無瞋 質直柔軟 (瞋chēn)
常憫一切 恭敬諸佛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凈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頂受.
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 乃至不受 余經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經 得已頂受 其人不復 志求余經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如是等人 則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如果見到佛弟子持守禁戒謹潔無犯,猶如明珠清凈無瑕,志求大乘佛道經典,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人毫無嗔恚之心,心地平直無有虛偽,性情柔和,慈憫一切眾生,恭敬十方諸佛,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佛弟子在大眾中,以清凈無染之心,通過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言辭,廣宣正法無有滯礙,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比丘為得證一切種智(佛智)而四方求法,於大乘經典皆能恭敬合掌,頂禮信受,而不信受其他經典一句偈頌,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如果有人發至誠心如求舍利一般求此大乘經法,即得聽聞深心頂戴、歡喜受持,不再志求其餘經典,亦不愛念外道典籍,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演說一乘妙法。舍利弗,我若細說志求佛道之人,窮劫難盡,這些人都能夠信解無上妙法,你應當為他們宣說這部《妙法蓮華經》。
推薦閱讀: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