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礎詞典集錦(一)

法句經法句經。法句,即DHAMMAPADA的義譯。DHAMMAPADA可以譯為佛法語段、佛法語句、佛法之道等。法句經在南傳的大藏經里是收在經藏(SUTTAPITAKA)的小部里的第五部經(KHUDDAKANIKAYA)中。法句經傳入中國是在公元二二四至二二五年,由維祇難等所譯的法句經二卷,共分三十九品七百五十八偈,除了多加的十三品二百七十五偈外,它的排法與內容大致與巴...閱1  轉自行為準德...  公眾公開  11-09-17 20:31依正莊嚴 悉令顯現『三世諸佛所有神變。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表現一種傲慢的態度,「我教學這麼多年,聽我講經說法的這麼多人,值得驕傲」,沒有,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這個念頭。我們在這部經上讀過,佛的智慧、佛的願力,不但能持自他正報,也能持自他依報,這就是我們世俗人常講的「得佛菩薩保佑」。這是世俗人的心態,佛菩薩不如此,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加持一...閱59  轉0  評0  公眾公開  11-08-30 15:15以佛法研究佛法目次佛法並不等於佛說,佛法而被誤解作佛說,真是佛法的大不幸!但從大眾系的本宗同義看來,像佛身無漏,佛壽無量,佛威力無邊,一音說一切法,一念知一切法,關於佛菩薩聖德的讚揚,也就是大乘思想的法性身論,可說是他們唯一著力的地方。二、行佛性;『楞伽經』中,關於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解說,還有說得更清楚的,如「去除如來藏中藏識名」,這...閱2  轉自行為準德...  公眾公開  11-08-26 15:29禮佛敬佛——入門須知5禮佛敬佛——入門須知5禮佛敬佛——入門須知5 2008年09月01日 星期一 13:27.1、佛相——凡佛弟子見佛相必須恭敬、禮拜、供養、護持、雖然在是木雕、紙印、泥 塑,應觀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論佛相在任何地方都應如是,不可分別相之好壞、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觀,福不唐捐。此外,有見到每一佛者,皆應恭敬,如《地藏經》中有"稱佛名號...閱10  轉自Velma  公眾公開  11-07-16 21:02大乘、小乘、生活禪 (讀後整理)大乘佛教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小乘佛教適應不同時空環境,在特定時空環境、特定文化環境、歷史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嚴格說小乘佛教應該稱為南傳佛教,或者稱為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這樣稱呼才不會傷害他們的感情。我們的大乘佛教則應稱為漢語系佛教或者是漢傳佛教、北傳佛教。小乘佛教在歷史概念上來講,應該是包括原始佛教...閱6  轉自姜亦琳  公眾公開  11-07-16 20:40三皈五戒外在的三寶主要就是指住持三寶,也就是說佛、法、僧三寶在人間的體現。這裡主要是講住持三寶,其他如一體三寶、實相三寶,是內外不分,內外不二的,那是理上的事情,只有住持三寶是事相上的事情。住持三寶是有形有相的,因為只有這三件事存在,那麼佛陀的教化才能夠具體體現,才說明佛教作為一種教化系統、作為一種宗教實體的具體存在。通過懺...閱4  轉自姜亦琳  公眾公開  11-07-16 20:40神佛像開光術知識與操作詳解閱4  轉自高原驕子  公眾公開  11-06-21 12:10離心意識就脫離十法界離心意識就脫離十法界離心意識就脫離十法界。真實的存在是能變的法性,法性也叫真如。但是十法界的眾生,他們的思想知見不離心意識,離心意識就脫離十法界。脫離十法界,佛經里有個名詞叫「一真法界」,就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這就是諸佛如來,《華嚴經》上稱為法身大士,這是到究竟解脫,真正得大圓滿。所以「常樂我凈」這四個字,不但六...閱3  轉自登泰山  公眾公開  11-06-18 22:51佛法義理佛法義理。網際網路無遠弗屆,佛法大海亦無邊無涯,也許你我未曾相識,透過網路卻是天涯若比鄰,歡迎你我展開心靈對談,開啟自性中的清凈智慧。化身佛?報身佛?關於《佛說無常經》的疑惑五利使是否和《金剛經》中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相呼應?學佛是否要讓自己對任何事都處身局外?其他宗教引用佛教的經典,有違當...閱2  轉自蓮台  公眾公開  11-06-14 14:23慈悲施食手冊《施諸餓鬼經》云:""夫欲施一切餓鬼飲食者,先鬚髮廣大心,普請餓鬼。《甘露味經》云:""又復一法,若人遇大重病,及諸鬼病等,當作面粥三器,咒之七遍,於曠野中,施諸餓鬼。想了出觀,面對東方,召請十方一切餓鬼,誦此召請咒滿十四遍已,復想諸鬼遍滿閻浮。五、佛告阿難:""若當來世,常以此法及諸真言,七如來名...閱1  轉自紫俠  公眾公開  11-06-14 00:11佛教用語:「無間道」 >>天南海北>>讀書中心>>教師俱樂部由黃秋生諸明星演出的電影《無間道》頗為賣座,續集在一部部地拍。觀眾對"無間道"作何解頗為疑惑。無間道是佛教用語,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四種可通至涅槃之道。無間道則是指開始斷除所應斷除的煩惱,並由此進入解脫道;記得在1999年,金庸先生在回答王朔的信中用了"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是...閱1  轉自家常話  公眾公開  11-06-12 17:18佛教中的「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對此,意根則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無色根。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則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閱1  轉自sysr  公眾公開  11-06-06 00:13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 佛弟子文庫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 佛弟子文庫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學好了,家人歡喜得很!3、問:愛人因為我學佛,要跟我離婚怎麼辦?學佛連自己都放不下,還學什麼?20、問:學佛如何改因果?師答:改的不是因果本身,而是改的面對因果的心。22、問:為什麼我越學佛越痛苦?23、問:怎麼讓學其他宗教的...閱2  轉自清水淡菊  公眾公開  11-04-14 22:38佛教生死觀舊苦未去,新苦又來。佛法可分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對於世間各種資生產業,和世間各種差別相狀的描述,而出世間法才是佛法最根本的義趣,包括解脫道和菩薩道。解脫道主要在於對生死之苦的解脫,而菩薩道的重心,則在於幫助他人解脫生死之苦。儘管在整個佛法中的解脫生死之方,有著各種流派和法門,修行的方法次第和論理模式各有特色...閱2  轉自居山看海  公眾公開  11-04-09 17:29以紅塵為道場,以世味為菩提以紅塵為道場,以世味為菩提。一直以來都認為,紅塵與佛界,只隔著一道門檻,檻內是禪心雲水,檻外是滔滔濁浪。佛家信緣,所以這道門檻,離人很遠,前世和今生的距離;又是菊開的季節,一個蕭索的季節,卻又是令人眷念的季節。許多人對於秋天都是情難自禁,這個季節的紅葉,會醞釀出一種難以言說的惆悵和美麗。這個季節的霜菊,會帶給人一種至...閱14  轉自求道之路  公眾公開  11-04-05 11:26佛教如何看待聚散佛教如何看待聚散佛教如何看待聚散。至於友情,雖然和生命的延續並沒有那麽直接的關係,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養分,除了飲食的養分之外,還必須從精神上獲得滋養,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養,所以友情和生命還是有關係的。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實,那就沒有什麽好痛苦的了。所以,聚散的過程其實是讓我們成長的一種力量,因為層次和層面的...閱8  轉自sanfang123  公眾公開  11-03-22 14:59佛教佛教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凈的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閱2  轉自郝媛敏  公眾公開  11-03-22 12:14請經,誦經必讀——否則有大因果!一曰正道。五曰福德。(佛經眾多,但可以概括為六類:正道、善權、至教、誘導、福德和禁戒。)何謂正道。是謂正道。(何謂正道?何謂福德。(首先要了解佛經的分類,才可以修道,譬如提網要先抓其綱,綱舉則目張,若不把握好總綱,先理清條目,則容易顛倒錯亂,糾纏不清,學道也是這樣,若不首先了達其綱要,不能了解、分別經中的了義說法和各...閱6  轉自靈靈椅  公眾公開  11-01-16 22:36蓮花在佛教表示什麼?蓮花在佛教表示什麼?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於污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托生,凈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凈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所以,我們...閱1  轉自 優雅  公眾公開  10-12-29 16:24不二法門個體的生命來自生命之海也是一樣的,由大圓覺海流注出來的生命支流,有動的生命、准動的生命、不動的生命。安祥是法的正受、法的現量,除了安祥以外,任你見個什麼,統名邪見,不管你有任何覺受,都是惡覺受。既然體是安祥,用是安祥,秒秒安祥而不執不離現實人生,就是體用不二的證量。(四)心法不二.謬執心外有法,就像連自己的父親都背棄了...閱1  轉自流浪2009  公眾公開  10-12-22 21:27一華一葉一世界※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即心即佛,若離於心,更別無佛。※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過去有恆河沙數諸佛,一尊佛度一位眾...閱2  轉自流浪2009  公眾公開  10-12-22 21:27菩提子菩提子閱3  轉自牛人的尾巴  公眾公開  10-12-22 21:19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區別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區別在西遊原著中觀音去找唐曾西天取經里曾說:你剛才念的只是小乘教法,而不是大乘教法,所以現在我就為大家講一下他們的區別:在教義學說上,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的重要區別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張"我空法有",即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主題,但對客觀世界的否定卻不徹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別則通過"分析"的...閱13  轉自唯一珍愛  公眾公開  10-12-22 21:17西藏佛教的起源西藏佛教的起源。傳說龍樹是大乘佛教的祖師,他不僅創立了大乘空宗,而且還把佛教某些教義和婆羅門教的某些教義、儀式相結合,創立了"密宗",(或稱"密教")。南傳教以小乘佛教為主,北傳教以大乘佛教為主,以後佛教便一步步地發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傳入西藏後,曾經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進行了長期的鬥爭,後來...閱1  轉自海星塵  公眾公開  10-12-22 21:17佛教為何出現在印度為了理解佛教之所以出現在印度,不妨把佛陀出生以前的印度,介紹一下:印度的民族印度這個民族,自古以來,便相當神秘且複雜,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複雜而繁多,但在公元第八世紀之初的穆斯林進入印度之前,印度尚未發生過宗教的戰爭,當穆斯林以武力征服之後,和平與慈悲的佛教,即首遭滅亡之禍。所謂婆羅門,是雅利安人之中世襲的祭師階級,...閱1  轉自海星塵  公眾公開  10-12-22 21:17見性與著相之別要自肯承當,我就是佛,一切眾生都是佛,沒有眾生不是佛。反過來不著相,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我們佛性的妙用,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成就一切事物的妙用,都是我們佛性的妙用。佛性要起妙用,不是坐著守住不動,那是黑山背後,坐在鬼窟裡面,不能成佛,坐幾千萬年也不能成佛。現在你們第一須開悟見性,就是明白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是佛性,不是念頭起...閱2  轉自流浪2009  公眾公開  10-12-22 21:16福慧雙修福慧雙修福慧雙修。所以,我們要創造人間幸福的樂園,固然要福慧雙修,欲想福慧具足,圓成佛道,更加要福慧雙修。福德的內容,雖然包括世出世間各種不同的福,但其中最殊勝的,該是佛道無上的福,可惜世人不懂得追求佛道之福;因為我們受持五戒,不殺生而仁慈愛物,固然是修福,不偷盜而義利群眾亦是修福,不邪淫而禮節是修福,不妄語而守信用...閱3  轉自流浪2009  公眾公開  10-12-22 21:12什麼是水陸法會水陸法會的全稱是"啟建十方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也稱水陸道場、水陸齋、悲濟會等,這種佛事是以供齋食為主,為超度水、陸、空一切的孤魂而設的,是中國佛教最隆重的一種經懺法事,有供養諸佛、懺除罪業、祈福消災、超薦祖先、普度鬼神、長養慈悲、增長福慧等等功德。在水陸法會中,第一天到第四天晚上都有放焰口,水陸期...閱12  轉自mihu16  公眾公開  10-12-20 13:51物質由精神(性空)產生物質由精神(性空)產生 物質由精神(性空)產生。曉得一切法是平等相,一切法俱不可得,你的心清凈。我在華嚴會上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了,對於凈土才產生真正的信心,這才把所有經論舍掉,專門講凈土法門。而覺悟的人,他沒有著這個假相,他只看到磚頭瓦塊,堆起來是磚頭瓦塊,拆掉之後還是磚頭瓦塊;三方面觀察到了,才真正覺悟——萬法皆空、萬法無...閱1  轉自登泰山  公眾公開  10-12-20 11:5596位現代高僧大德及居士的舍利、舍利花,美妙絕倫,嘆為觀止(轉)明暘老和尚台灣的第一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南嶽隱蓮法師肉身三年不腐妙智老和尚全身舍利仁義師太陳兆荷老居士的舍利和舍利花周地維女居士舍利白瑪才旺仁波切五彩舍利及明顯天成的大時輪金剛雙身像泰國高僧90歲圓寂,火化肉身完好無損香河老人肉身不腐魏元辰居士舍利東日法師現罕見蓮花舍利 福建老尼黃真興圓寂 火化後出現60顆舍利劉月瑛居士...閱70  轉自阿彌陀狒  公眾公開  10-12-20 11:40供 佛 須 知供 佛 須 知供 佛 須 知。她把燈放在佛前的眾燈之中,並發願:"我今貧窮,除了這盞小燈,我沒有什麼可供養佛的,但我希望以此供養的功德,將來能夠得到智慧之燈,滅除眾生的無明黑暗,引導他們覺悟。以燈供佛有很大的功德。其實,燃燈的真正意義在於,它是點一盞油燈獻給諸佛菩薩,藉著點燈的形式,讓自己內在的願望,藉由供養佛前的燈,...閱8  轉自dashan939...  公眾公開  10-12-20 11:39緣起性空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閱3  轉自緣起性空  公眾公開  10-12-13 17:22什麼叫修行談到修行,難免會有人把它和參禪打坐,念經念佛,行善積德等事聯想在一起,其實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裡面的意思。修行,應該是一種心性的鍛練,一種透過觀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惡,開發一切善法,達成圓融的、究竟的精神世界的方式。不論你如何稱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論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結果相同就可以了。閱3  轉自緣起性空  公眾公開  10-12-13 17:18學佛的目的學佛的目的。學 佛 的 目 的。學佛的目的何在?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禮敬諸佛是永遠感恩一切人、事、物,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總在遇緣之不同。歷事練心,修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心。念阿彌陀佛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加持護念。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當境界不明時,應...閱6  轉自緣起性空  公眾公開  10-12-13 17:18佛光能力修習術爾時世尊,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所謂: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紅毫相光、大紅毫相光、綠毫相光、大綠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慶雲毫相光、大慶雲毫相光、千輪毫光、大千輪毫光、寶輪毫光、大寶輪毫光、日輪毫光...閱5  轉自紅景天  公眾公開  10-12-13 17:17地藏菩薩十齋日 功德表地藏菩薩十齋日 功德表地藏菩薩十齋日 功德表。一日 善惡童子下界 念南無定光如來(1000遍) 不塗刀槍地獄 持齋除罪四十劫 八日。太子下界 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1000遍) 不塗糞屎地獄 持齋除罪三十劫 十四日。察命伺錄下界 念南無賢劫千佛(1000遍) 不塗鑊湯地獄 持齋除罪一千劫 十五日。五道大將軍下界 念南無阿彌陀佛(1000遍) 不墮寒冰地獄 ...閱4  轉自怡然山水  公眾公開  10-12-12 15:04繫念是念佛的秘訣要把"南無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口裡有沒有無所謂,口裡念佛是自度度他,念給別人聽的,真正的工夫是心上真有阿彌陀佛。把愛與恨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不但永脫輪迴,而且永脫十法界。一位老太太,樣樣都放下了,就是兒子放不下,我告訴她:"你要把兒子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她並沒有一天到晚...閱5  轉自葯樹  公眾公開  10-12-12 15:02根除煩惱的秘訣---周老師談心人的病是由心生的,命也是由心生的。父母的心情也平衡孩子:有些父母太心疼孩子,孩子就身體弱,如果你再管孩子叫寶寶,那就更弱了(過去給孩子起賤名為了好養,其中有深刻的道理)。過去古人有個詛咒法,魔道妖道的人,常用詛咒法害人,實際上父母常常詛咒自己的孩子:"哎呀完了,這孩子要不好好學習今後就掃大街","孩子總感...閱47  轉自了凡.  公眾公開  10-12-12 15:00學佛就要斷習氣學佛就要斷習氣(世間覺)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斷習氣,把不好的行為修好。又如過去喜歡罵人,現在學佛就不罵人..慢慢地,生活就改變了,你也會發現,別人對你的態度也改變了,所以學佛修行並沒有離開生活啊!師父上人苦口婆心,就是要宣揚學佛的正確觀念,教大家在生活中常常保持覺照,反觀自省,將佛法落實在為人處世及自心的修持中,如此才能...閱3  轉自海星塵  公眾公開  10-12-12 15:00中國尼姑的真實生活(有圖)尼姑寺內經常舉行的閉齋活動,頭天中午那頓齋飯由寺內法台負責供給,替人閉齋則由施主供給。尼姑生活雖然單調又清貧,物質享受也匱乏,但經過佛典的學習,自己的苦行修鍊,她們對自己選定的人生歸宿不懊悔,寧願過這種淡泊如水的生活,也不願涉足那甜酸苦辣、大起大落的俗人世界。她們看重的是來世的幸福,個人的超脫。這也算是普度眾生,大慈...閱5  轉自海星塵  公眾公開  10-12-12 14:59佛養心,道養性:啟迪人生佛養心,道養性:啟迪人生佛養心,道養性:啟迪人生。二、諸惡莫作,無噁心安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雖能一時得志,但罪惡會陪伴他的一生,還要受到自己良心的責罰和別人的責罰,這便是惡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了虧心事,自然心難安穩,佛說,不必非要把惡事做出來才是惡,只要起心起惡也是惡,無愧於心...閱3  轉自爽小丫  公眾公開  10-12-12 14:49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_學佛必知_佛法無邊_佛門網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_學佛必知_佛法無邊_佛門網。寺院是佛 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第四、表示點燃了佛 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把香...閱25  轉自國風  公眾公開  10-12-12 14:43很少人見過的菩提樹和菩提花 【附圖】很少人見過的菩提樹和菩提花 【附圖】很少人見過的菩提樹和菩提花。佛陀對阿難說:"世間有三種器物應受禮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樹。禮拜菩提樹吧,這和禮拜如來功德一樣大,因為它幫助我圓正佛果。因為,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見菩提樹如見佛。有一種挺神奇的現象,夏天在菩提樹的樹蔭下會感覺涼爽,而冬天在菩提樹的樹蔭下會感覺...閱5  轉自無愧我  公眾公開  10-12-07 20:15小劫、中劫、大劫的含義是什麼?"壞劫"是地球進入毀滅時期, 有各種各樣的大的災難,有49次大火災,能從無間地獄燒到初禪天, 有7次大水災,能從無間地獄淹到二禪天,有1次大風災,能從無間 地獄吹到三禪天,最後一次大風災後,地球就滅亡了。如是七火一水,直至八八第六十四劫,乃易水災為風水災為風災,壞至三禪。所以在六十四大劫中,壞世界者,計為火災五十六次...閱9  轉自dashan939...  公眾公開  10-12-07 20:11四 諦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有三苦、八苦的不同。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1)苦諦︰苦即三界輪迴生死逼惱之義,凡是有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經中說有無量眾苦,但就身心順逆緣境,總有三苦、八苦。四諦的組織又以苦諦為根本,""集""是苦集,""滅""是...閱88  轉11  評0  公眾公開  10-11-13 11:50三 法 印三 法 印三 法 印【三法印】 可作為佛教特徵之三種法門。若無此三法印印之。故名三法印。無色界也。)【三法印】法印(dharma-mudra^,dharma-udda^na)即""法之印章"",亦即""佛法之特徵""之謂。在中國如果某些經典和法印的思想一致,則被認為是佛的真說,如果與法印的思想相違背,則被判定為不是正確的佛說。...閱124  轉12  評0  公眾公開  10-11-13 11:50八 正 道這八項與三學的關係,雖有異說,但大體如下表所列︰ ┌正 見┬慧─────┐ ├正思惟┘ │ ├正 語┐ │八正道┼正 業┼戒─────┼三學 ├正 命┘ │ ├正精進──三學共通 │ ├正 念┬定─────┘ └正 定┘ 一般而言,八正道的八支是同時存在的。解脫...閱379  轉16  評0  公眾公開  10-11-13 11:49八 難(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障於見佛聞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後難。即︰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佛前佛後者,謂不得遇佛,不知出離之道,無求聖之心,故稱之為難。此中,佛世難遇、正法難聞相當於佛前佛後及長壽天難,善心難生相當於世智辯聰,難生中國相當於邊地,...閱43  轉2  評0  公眾公開  10-11-13 11:48八 苦八 苦八 苦【八苦】 (一)乃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蓋五蘊生自煩惱,也常生煩惱,故五盛陰苦又稱五陰苦。""此外,《瑜伽師地論》別出寒苦、熱苦、飢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惱苦、他逼惱苦、一類威儀多時住苦,及諸在家者妻子等事損減生苦、諸出家者貪等煩惱增益生苦、飢儉逼惱所生苦、怨敵逼惱所生苦、...閱34  轉9  評0  公眾公開  10-11-13 11:48三皈五戒開示 凈慧法師講於第三屆生活禪夏令營三皈五戒開示 凈慧法師講於第三屆生活禪夏令營三皈五戒開示 凈慧法師講於第三屆生活禪夏令營  今天舉行一次結緣皈依。外在三寶就是佛教講的住持三寶,也可以說是一種形象的東西,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每人在聽和自己說這三皈依的時候,要從內心發起一種觀想,想到十方三寶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三寶的功德又能夠引發我們自身具足的無量功德。這...閱45  轉1  評0  公眾公開  10-11-13 11:47
推薦閱讀:

誰能一口吃個「胖子」
易海蓮華——八字基礎(十干)
大六壬入門基礎九宗門第四遙克法
八字預測基礎<7>
真武基礎功

TAG:佛教 | 詞典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