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十個黃金比例

太極拳能處理好這十個關係,拳的功力和神韻就可觀了。

[一]上下關係

主要體現在輕沉兼備的拳理。即逢上必下,逢下必上,升中有沉,沉中有升。從整體上把握,只要有上升的部位,必然有下沉的部位。打拳切忌有上無下的『飄勁』,和有下無上『失去領勁』的毛病,時刻注意做到上盤輕靈,下盤沉穩,四肢輕靈,腰下沉的要領。

[二]內外關係

首先要求內外一體的整體勁。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內動帶動外動,即內不動,外不動;腰不動,手不動;大小動作均要求丹田帶動。同時外形動作的熟練,又促使內部丹田運動。其次是要求呼吸與動作相協調。三是要求把握好意與形的關係,拳重意在先,要求意到氣到,使意氣力,精氣神內外高度統一。

因而從更高的境界要求,太極拳應該把肌體鍛練與性格、氣質修鍊統一起來,注重意念力的培養,使身心得到全面鍛練。

[三]左右關係

打拳過程中要使自己的身體象一台秤,保持好左右平衡。其方法就是『左發右塌,右發左塌』,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左手往前發勁,右手必然後撐,右手往前發勁,左手必然後撐,雙手同時向右發勁,左臀必須下沉。切記『逢左必右,逢右必左』保持中盤中正安舒,維護『大本營』穩定,象下棋一樣『老帥』不要離位。

[四]前後關係

『前去之中必要後撐』。前發後塌,逢前必後,同樣後退之中必有前進,如倒卷肱一式,做到退中有進,前後兼顧。一般後退之步要以腳頓地發勁使勁傳導至前手,又是一個前後一體前手發勁後踏的對稱統一,有前有後,八面支撐。打拳還講求『耳聽身後』也是為了打前防後,前後兼顧。

[五]往複關係

或稱先後關係,《拳論》有云:『往複有摺疊』,摺疊者,即從反面入手的一種來回勁。欲左先右、欲後先前、欲上先下、欲發先蓄、欲要先給、聲東擊西、先化後發、引進落空,化其實,探其虛,沾連沾隨,不丟不頂。

[六]虛實關係

不倒翁為何不倒?一是它只有一個重心,二是它重心偏下,三是它的底部是圓形,四是上虛下實。打拳要掌握的方法就是虛實互換,虛實互根,並且注重重心下移,在倒換重心時襠走下弧,以維護自身的動態平衡。為達到平衡要把握三種虛實關係:一是重心虛實關係,二是發勁時的虛實關係,三是手足虛實的搭配關係。

[七]開合關係

欲開先合,欲合先開,逢開必合,逢合必開;開合相寓,開中有合,合中有開,白鶴亮翅定勢是雙臂展開而雙足相合,足合而膝襠開,兩臂開而兩手相合;處處有開合,胸開背合,背開胸含;外形開合與丹田開合,動作開合與內呼吸相配合。

[八]剛柔關係

剛柔相濟、互補、互孕是太極拳的主要特徵之一。剛柔相濟的勁力是整體性的螺旋式的,輕沉兼備的一種彈性勁。不論勁大勁小,不論動作快慢,不論是蓄是發,其勁力都是剛柔相濟,即『五陰五陽稱妙手』。棚勁顯明體現剛柔勁,有向外支撐膨脹之意,象氣球,輪胎一樣『筋骨要松,皮毛要攻』。

[九]順逆關係

陳式拳以順逆纏絲為其精華,非順即逆,處處皆講螺旋式的纏絲勁,不論是開合、虛實、剛柔、快慢變化,都要走纏絲勁。順與逆的變化,是根劇著力點的變化而變換,因此雙手雙臂雙腿,都是一順一逆或雙順雙逆的摺疊變化。變化的依劇是根劇對手力點變化而變化的。注意不論梢節、根節、順逆變化都要走腰勁。

[十]快慢關係

事物都是波浪式前進的,為了體會太極拳的節奏感,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間,不僅一套拳有快慢有高潮,而且一個拳勢,甚至一個動作,也要有快有慢。例如走一個圈,下半圈慢蓄勢或引化,上半圈快即發勁,這樣打拳既不累也不平板,又易引起興趣,做到松活快慢而不氣喘。習拳時慢,發勁時快,練功時慢,表演是快,做到慢而不獃滯,快而不亂,快而不丟纏絲勁,快而不忘輕沉兼備。真正做到快而不失沉著,慢而不可間斷。


推薦閱讀:

太極梅花螳螂拳——攔截(下)
太極鞭桿之背----毛明春
馬保國站在擂台上對徐曉東喊話:你上來啊,你上來我打死你!
李天金:在太極禪苑還可以學什麼?
圖文:太極樁功的習煉

TAG:黃金 | 太極拳 | 比例 | 太極 | 黃金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