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04 於凌波居士著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04  於凌波居士著

 

 

 

第八章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一、五乘佛法的組織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只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葯而醫治之。這就使佛法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綜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五乘佛法┼聲聞乘:乘四諦而證聲聞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

 

        └菩薩乘:乘六度而證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間法;聲聞、辟支佛、菩薩三乘是出世間法。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本文第七章中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聲聞和緣覺為出世二乘,此外,釋迦世尊為因機說教,廣攝眾生,尚說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但為憐憫眾生,使不墮惡道去受劇苦,才說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權巧法門。

 

 

 

二、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眾生,生死輪迴。六道者,天、人、修羅、畜、鬼、地獄。畜、鬼、地獄為三惡道。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嗔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所以六道中適於修行者,惟有人道。然佛經中常說:『人身難得』,意思是,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的善惡業力以為決定。學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縱今生修道無有成就,來生仍可繼績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塗,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此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門。

 

 

 

欲來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就是佛門五戒。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並戒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魚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那是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侵入,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慾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攫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三、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寮*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行,亦有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嘆。四、妻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藉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抑且自欺。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凈,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服。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凈。六、言無誤失。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九、智慧殊勝,無能制服。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凈財沽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為害了。

 

 

 

佛門五戒,與我國五常之義相近。五常者,仁義禮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亂殺近於仁,不偷盜近於義,不邪淫近於禮,不妄語近於信,而不飲酒理智清醒,則近於智。儒家以五常為做人的標準,佛門以五戒為未來獲得人身的條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為善。

 

 

 

三、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眾生之中,人道雖優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惟人生濁世,八苦交煎。比較上天道樂多苦少,所以釋迦世尊說此乘十善以升天道的法門。

 

 

 

天的梵名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凈、妙高之義。佛經中言天的名數有二十八層,分為欲界、色界、無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

 

 

 

欲界諸天,有男女飲食之欲,宮殿苑囿之好,故稱欲界。色界諸天為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宮殿,故曰色界。無色界諸天無色無物,無身體宮殿國土,惟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

 

 

 

天上光明清凈,樂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升天——其他外道也多主張升天,惟升天有升天之條件,那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痴。不殺、不盜、不淫是身業清凈;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口業清凈,不貪、不嗔、不痴是意業清凈。身、口、意,三業清凈,謂之十善業道。

 

 

 

關於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四業,已於五戒中述及,不再贅述。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不惡口即不盛氣辱罵,不綺語即不穢雜戲謔,這三者是由不妄語一戒開展而成的。

 

 

 

至於貪、嗔、痴三者,佛法上稱為三毒,這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蓋內心若無貪、嗔、痴之意念,語言上不至有惡口妄語,行為上亦不至有殺盜淫之惡行也!

 

 

 

貪嗔痴,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是十惡,不行此十惡,是為十善。但進一步說,身業不殺不盜不淫,進一步更作放生、布施、凈行。語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一步更作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意業不貪不嗔不痴,進一步更作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這十善才稱圓滿。

 

 

 

五戒是行為上消極的制止為惡,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積極的自發為善,是內心的。守五戒,行十善,這只是世間法,雖不墮入三惡道,但並沒有了生死,脫輪迴,所以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義,是要眾生了生脫死,超出三界。所以世間法只是權假,出世間法才是究竟。

 

 

 

出世間法,是修四諦的聲聞乘,修十二因緣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薩乘。

 

 

 

惟聲聞乘和辟支佛乘,雖然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但其目的只在自度,所謂『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棄世間苦海中的眾生於不顧,所以佛嘗斥之曰『焦芽敗種』,曰『自了漢』。因此,佛法的究竟意義,是在修六度萬行,捨己為人的大乘菩薩道。

 

 

 

四、發菩提心與四弘誓願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似覓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也所以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義,是在發菩提心,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

 

 

 

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說,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講慈悲不說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而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既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別。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但不倡導愛,且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而菩薩道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普度眾生的根本,但慈悲並不是以我為中心而出發的,乃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的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分,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所以為自度,利人也所以為利我,這是慈悲的真義。

 

 

 

娑婆眾生,迷妄執著,背覺合塵,因而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眾生的迷妄執著,非大慈大悲無以救度,所以世親菩薩說:『菩薩見諸眾生,無名造業,長夜受苦,舍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對於發菩提心解釋的更為明白,經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發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古德有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的。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重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弘願。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弘願。四者緣滅諦,因清凈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

 

 

 

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祗算是發心,尚未實行。必須實際履踐,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願的次一步就是要行六度與四攝。

 

 

 

五、六度與四攝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修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蜜。

 

 

 

波羅蜜是梵語,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蜜就是舟筏,行六波羅蜜,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六波羅蜜的內容如下表:

 

 

 

    ┌——檀波羅密—┐    ┌——布施┐    ┌——慳貪

 

    ├——屍羅波羅密┤    ├——持戒┤    ├——毀犯

 

    ├——羼提波羅密┤    ├——忍辱┤    ├——嗔恨

 

六度┤              ├譯為┤        ├可度┤

 

    ├——毗梨波羅密┤    ├——精進┤    ├——懈怠

 

    ├——禪那波羅密┤    ├——禪定┤    ├——散亂

 

    └——般若波羅密┘    └——智慧┘    └——愚痴

 

 

 

六度名稱如上表所示,茲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錢鈔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喂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力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祗求慈悲發揚光大,不特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屍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但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凈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嗔恨。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較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鄙卑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遂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悔辱戕害順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人心頭伺機蠢動,我人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我人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所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痴,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祗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嗔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動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修菩薩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者,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一、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二、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便於我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之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祗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裡合一。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與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

 

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以苦之心,普緣無量眾生。

 

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舍無量心:怨親平等,舍怨舍親;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系其本具之佛性顯露,我何能存彼系我所度化之心?後者的意思是,眾生既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的智愚高下了。

 

 

 

六、菩薩與佛

 

 

 

上求大覺,下化有情,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稱為菩薩。然而,自初發心行菩薩道,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補佛位之妙覺菩薩,其間果位,共有五十一階之多。這五十一階,各有名稱,此處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盡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住,十信,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是妙覺菩薩。

 

 

 

十住者,乃安住某處之義,謂以六度萬行為所住之處也。其中由發心住,至灌頂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發心住位中修此十種心也!其中由信心至迴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謂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歡喜行至真實行共有十位。十迴向者。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之謂也。其中由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至法界無量迴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為萬法所依,又能生長萬物,義謂有為無為與一切功德與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長也!其中由極喜地至法雲地共十果位。最後果位是妙覺菩薩。

 

 

 

妙覺者,其義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者。換言之,亦即佛果之無上正覺。妙覺菩薩,即補處之佛也。

 

 

 

學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祗不過是世間法,獲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輪迴之內。修四諦,十二因緣,斷見思惑,破我執,斷煩惱障,可證阿羅漢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祗知自覺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極果。若由此更進一步,內懷修道成佛之願,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攝,最後破我法二執,斷見思塵沙二惑,及煩惱所知二障,即達到自覺覺他的菩薩地位,當菩薩位滿,再破盡根本無明,此時大覺已圓,即證佛位。

 

 

 

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對於根基淺鈍者及二乘行人,多說苦、空、無常、無我。關於這些,在本文第七章已予介紹。但佛法是使人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法門,既然使人離苦得樂,可知學佛的終點,一定有個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這個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樂我凈四德。

 

 

 

大般涅槃,為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譯為大入滅息,或大滅度,大圓寂等。大乘義章云:『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證果聖者,入於涅槃,即具常樂我凈四德。常者涅槃之體,恆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樂者,涅槃之體,涅滅永安,名之為樂,又運用自在,所為適心,名之為樂。我者,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易,性不變易是名為我。凈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塵垢,名之為凈,又隨化處緣而不污,名之為凈。這就是佛門修行者,自苦、空、無常、無我的凡夫境界,所證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聖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佛有十號,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世尊、佛,合為十號。

 

 

 

這樣看來,由凡夫以至證佛果,階位如是之多,佛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期。但反過來說,心佛不二,佛與眾生,原為一體,因有迷悟染凈之分,才有眾生與佛之別。古德雲,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諸佛。而迷與悟,惑與覺,祗在吾人方寸之間。語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從,祗在吾人自己的抉擇了。

 

 

 

第九章   學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一、學佛的目的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就是我輩眾生了生死脫輪迴的問題。因此,釋迦牟尼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他的目的,就是在使眾生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使眾生同成佛道。而我輩眾生,研究經教,誦經念佛,守五戒十善,實踐六度萬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最後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話是兩條,而仍是一事。轉迷成悟在於求真理,是屬於解;離苦得樂在於修聖道,是屬於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離苦;如果因修道而離苦,自然也可以開悟。所以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仍是一體兩面,一個目的。

 

 

 

什麼叫做迷呢?昧於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而我們習慣於主觀上的妄想執著,誤認幻生幻滅的萬法為常住,五蘊和合的身心為真我。這一切,都叫做迷。

 

 

 

迷有迷於理及迷於事的分別,迷於理的,則執身、邊、邪、戒取、見取等諸見;迷於事的,則起貪、嗔、痴、慢、疑諸惑,這二者,前者謂之見惑,後者謂之思惑,見思二惑,合稱利鈍十使。

 

 

 

身見,是執著五蘊為自身,執身外事物為我所有。邊見,謂我死後,或執斷滅,或執常恆不變,皆為偏見,而非中道。邪見是謗無因果。戒取見是執取非理之戒禁,執為生天受樂之法,作無益勤苦。見取見,是取餘四見一種或多種,執為究竟之理。

 

 

 

貪、嗔、痴三者,本文中屢有述及,不再贅述。慢者,恃己凌他,謂人皆劣於己,己獨勝於人之意。疑者,是於實理實事,猶豫不決之謂。

 

 

 

以上身、邊、邪、戒取、見取諸見,和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學佛者欲轉迷成悟,先要斷惑。斷惑才能證真,才能去掉我們心識上的妄想執著,才能顯露出我們的真如本性。

 

 

 

我們的心識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業。有了業,就要因業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關於苦,有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以及內苦、外苦等,難以盡述,總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說是苦。

 

 

 

苦是與生俱來,無以避免。要想離苦,先要消業——使身口意三業戒惡向善——要想消業,先要斷惑。斷惑是轉迷成悟,開悟後就可以離苦得樂。所以,我們學佛的目的,歸根結底說起來,也只是求得『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最後達成佛的目標。

 

 

 

但要學佛,有學佛的方法和途徑,依此方法途徑來修習的,才能達到學佛的願望,現在,先自學佛的歷程途徑說起。

 

 

 

二、學佛的歷程

 

 

 

學佛要經過四個階段,是『信、解、行、證。』信是信受,我們對於一件事物,若先存下懷疑不信的念頭,根本就不會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識上有著先入為主的懷疑之見,在研究的過程中就難免斷章取義,批評指摘。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絕難融會其義,獲得利益。所以學佛歷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後,就要了解它的內容——佛法何以能使眾生轉迷成悟,又何以能使眾生了生脫死。只有在正確的了解了佛法的內容後,我們所起的信心才會堅定不移。佛經中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我們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不是人,神,或偶像。我們是絕對理智的抉擇,不是盲目感情的衝動。只有在這種態度下去探求真理,開發智慧,在學佛的過程中才不致動搖信心,發生障礙。

 

 

 

在起信求解之後,再進一步就是『行』。行是實踐,社會上,有些人,他們也承認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認只是承認,他並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經研教,但他們只是當作學術來研究鑒賞,可以說是解而不行。這些人,只算是說食數寶,說了數了之後,與自己仍毫無相干。

 

 

 

學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後,必須躬行實踐,依法修持,端正行為,澄清妄念,這樣才能明心見性,轉迷成悟,獲得學佛的利益。

 

 

 

學佛最後的一個階段是『證』,在世間法上,我們對於一件事情,具備信心,充分了解,且腳踏實地去實踐,最後必可獲得成效。而學佛亦是如此,學佛的人,如果信心堅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後在心境上必有所得,這就是『證』。至於所證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親自證得者始可領會。

 

 

 

本文由開始到現在,已寫完了八章,這八章中的第一二兩章,緣起及釋疑,是在勸人釋去疑團,以啟信心。由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使對佛法已起信的人,進一步對佛法的內容有個概略的了解,所以把佛教的源起,在華弘傳的概要,以及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大小乘佛法的意義,都作了個概略的介紹。現在再要介紹的,是學佛的第三個階段,『行』的問題。

 

 

 

行是實踐,也是修持。我們在家人學佛如何修持呢?這應先自入道皈依說起。

 

 

 

三、學佛的途徑

 

 

 

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別。出家者,是出離家庭的生活,專修沙門凈行。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眷屬,及世事營謀勞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實在是煩惱的因緣。有了家,就有親屬以累其想,就有名利以動其意,就有世事以紛其心,就有禍患以擾其志。法苑珠林中說:『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實難,如陸地行船。船雖是同,由處有異,故遲速不同,修犯難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難成;早求自度,勵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貴乎出家。

 

 

 

然而,舍親割愛,專修梵行,實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說:『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將相所易為。』由此可見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輕易的貿然從事。尤其是在今日社會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職責,果然能擺脫一切,剃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環境不許,不脫本身工作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嘗不是宿世福德因緣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說:『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亦有君子,高慕釋教,遵奉修行,貞仁退讓,廉謹信順,皆是宿種,稟性自然,與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說的。

 

 

 

在家修道,先要經過入道的手續,才能稱為佛門弟子。所謂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

 

 

 

三皈五戒,是釋迦世尊親口所訂的。演道俗業輕云:『給孤獨氏問言,初學道,始以何志?佛言先習五戒,自歸於三。何謂五戒?一日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曰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篤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自明,不亂。何謂三自歸?一曰歸佛,無上正覺。二曰歸法,以御自心,三曰歸眾,聚眾之中,所受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說,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信仰修學的佛教,是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們娑婆世間來說,立此教法的,是釋迦牟尼佛。佛所說的教,稱為法——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法的範圍。傳持佛的教法者,稱為僧——僧者『和合眾』之義,眾比丘同居一處,和合無間,同修聖道者,謂之曰僧。此佛、法、僧三者,合稱為三寶。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伏,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們的身形壽命,交付給佛,交付給法,交付給僧。就是皈依三寶。

 

 

 

在家修道的人,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呢?佛在涅槃經中說:『皈依於佛者,是真優婆塞,終不更皈依其餘諸天神;皈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終不更皈依外道諸典籍;皈依於僧者,不求諸外道。』

 

 

 

其實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內容,這三者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礎。至於五戒,本文中屢有提及,不再贅述。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儀式,那就是在皈依師或授戒師——受過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導下,在佛前項禮宣誓。受過三皈五戒後,才成為正式的佛門弟子——優婆塞或優婆夷。

 

 

 

四、修持的基礎

 

 

 

戒定慧三學,是學佛的基礎,修此三學,可以斷除煩惑,超凡入聖。

 

 

 

何以說此三學是學佛的基礎呢?因為釋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滅道四聖諦——所謂『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則攝於戒定慧三學之內,如下表所示:

 

 

 

正語————┐

 

正業————┤

 

            ├戒學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定學

 

正定————┘

 

 

 

正見————┐

 

            ├慧學

 

正思惟———┘

 

 

 

戒定慧三學,又稱三無漏學。戒是止惡修善,依戒資定;定是息緣靜慮,依定發慧;慧是破惑證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學,實為學佛修道的基礎。茲將此三學再分述如下:

 

 

 

一、戒學: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軌範。我人起心動意,日常活動,不外身口意三業,此三業,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惡修善。

 

 

 

釋迦世尊曾說十六字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是止惡,眾善奉行是修善,自凈其意是斷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煩惱,是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為主,發之於身者為殺生、偷盜、邪淫,發之於口者為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故佛門基本大戒,首戒殺盜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極的外在的戒惡,進一步更要積極的內發的為善。為善,就是把貪、嗔、痴、殺、盜、邪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十惡,化為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放生、布施、凈行、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十善。

 

 

 

五戒是消極的戒惡,十善是積極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們在家學佛人所應遵守的。至於出家眾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條文細密,成為專門學問。以在家人不閱出家律,我們初學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學:定又名禪定,在於治心,修之可免去情慮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紛亂。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業和煩惑聚集而來的。因此要解脫苦果,先要斷除苦因,苦因的由來,無非是由我們這一顆妄心上發生,試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滅,後念已生,剎那不停,相續無已。妄念是惑,發之於身口意的意念行為是業。因惑造業,因業受苦,這就是生死流轉的根本,所以修道在於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惡業,定是治內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資定,由定而生慧。

 

 

 

禪定的種類頗多,於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紹。

 

 

 

三、慧學:慧又名智慧,但這種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辯聰,而是由定力所證得的大智慧,無漏智慧。智慧梵語般若,譯為智慧者,相近之辭也。智慧並不能包括般若之含義。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為妄念遮蔽,如金在礦中,如明鏡蒙塵。礦中之金,本質未損,蒙塵之鏡,光明仍俱,若汰去沙土,拭去塵垢,純金的本質和鏡體的光明,仍然可以顯露出來。正如我們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掃除妄惑,歸於一個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脫落,真心顯露,這就是證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學,是修道的基礎,不但八正道攝於此三學,即大乘六度亦攝於此三學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學,亦即廣行六度也。

 

 

 

    ┌布施————┐

 

    ├持戒————┤

 

    │            ├戒學

 

    ├忍辱————┤

 

六度┤            │

 

    ├精進————┘

 

    ├禪定————定學

 

    └智慧————慧學

 

 

 

五、修持的方法

 

 

 

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我佛有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以眾生根器習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說。事實上,『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門門皆歸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們初學佛者對各種法門,本法法平等的觀點,不生門戶勝劣的執見,這樣才會見理圓融,會入不二。

 

 

 

學佛修道,不在法門之多,而在專一深入,在眾多法門中,我們可選一種與自己根性興趣相近的法門,作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會有所證得。茲簡單介紹幾種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參禪:釋迦世尊住世之時,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默契於心,世尊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是禪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時,達摩祖師來華,傳衣缽於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禪風鼎盛。那時所傳的是直指本心,當下開悟。例如二祖慧可問達摩祖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半響云:『覓心了不可得。』祖師曰:『我與汝安心竟』。慧可當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願師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曰:『誰縛汝?』道信曰:『無人縛』,三祖曰:『無人縛何求解脫?』道信乃言下大悟。

 

 

 

後世眾生,根機日鈍,心識上妄想紛紜,不能直下見到,後世祖師才教人以參話頭的方法。

 

 

 

所謂參話頭,是把一向妄想紛紜的心念,迴轉過來反照參看一句足以使人發生疑情的話頭,極力參究,力求透脫,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見心性,而立地悟證。正如雍正御選語錄序云:『學者將個無意味語,放在八識田中,奮起根本無明,發大疑情,猛利無間,縱喪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識盡,並此無意味語,一併亡卻,當下百雜紛碎,覿體真純。』

 

 

 

參禪,須有明師指導,個人盲目修鍊,不特恐難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處所介者,不過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結印契,意作妙觀的三密相應法門。此持咒法門,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則,每持一咒,用手指結印是為身密;口誦咒文,句句分明,毫無錯誤,是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薩的對象,心中觀彼佛菩薩的種子字(以佛菩薩名字的一個字母,代表佛菩薩的本體,曰種子字。)是為意密。如此三密相應,修持者心識上的妄念自可不起。惟密宗修持,例須經阿闍梨(軌範師)親口傳授,方有效力,否則一切徒托空談,難獲行證。

 

 

 

三、觀心:觀心與參禪,都是定學,我人心識之間,妄念相續,剎那不停,俗話說『心猿意馬』,即此之謂。所以我們若用自性來照自心,直下觀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斷根的根本辦法。觀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識上的一切妄想雜念,善惡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靜觀自己的心念,對於幻生幻滅的心念,不去執著,不去遣除,亦不隨其流轉,只靜心觀察,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至自然化於無形。大乘心地觀經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觀心法門,亦須隨明師修習。各宗之止觀法門各有不同,故修習此法者,亦須在明師指導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凈土宗的法門,此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易行門中的易行法。這是晉代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社開立此宗,中經道綽、善導、永明延壽、袾宏、智旭諸大祖師的倡導,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簡單,容易普及,因而學佛者多修此法門。

 

 

 

此念佛法門將於下章中專門介紹,故其修持方法此處從略。六、學佛的過程

 

 

 

學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實踐,因實踐而獲證,其實所謂實踐,所謂修持,也就是降伏煩惑,斷除習氣。我們的煩惑習氣,有多生多劫與生俱來者,有此生生後環境薰習者,這些煩惑習氣,大要言之,不外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及貪、嗔、痴、慢、疑等煩惱。由上述的煩惑習氣,而導致這顆妄心,貪染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造諸惡業。因此,學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斷除煩惑,降伏妄心。但要斷除這多生多劫俱來的習氣,談何容易?聲聞四果,修到阿羅漢的地位,才能斷盡見思二惑,而尚有塵沙惑和根本無明存在,所以『斷惑』實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過,『理可頓悟,事須漸修。』經過長久的修習磨練,終能使真心漸顯,習氣漸消。但修習磨練,在我們在家學佛立場來說,並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與社會隔絕,就可使五欲六塵之念泯滅的。因為煩惑習氣往往是隨人事接觸而發,因此,藉一切順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礪磨練,也是降伏煩惑的方法之一。

 

 

 

並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並不以解脫一己之苦而滿足,所以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不但是度人,也所以度己。

 

 

 

在修持磨練的過程中,約有下述情形:

 

 

 

我們在未學佛之前,終日間煩惱妄想,以妄為真,實因貪嗔痴三毒遮蔽真心,以致墮入主觀而不自覺。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識開導,皈依佛門,但在初學的時候,往往是信疑參半,精懈不定,同時,我們的煩惑習氣,不對治還罷,對治之下,愈覺得妄念起伏,難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於念佛、止觀、或禪定、持密之際,愈想使一心不亂,愈覺得妄想雜念接踵而來。這並不是我們在修持時妄想雜念特別多,而是在平時,妄心對境攀緣起伏,不為我們覺察罷了。但在這種過程之時,我們只要精進不懈,時時覺知一切事相的順逆,好惡、是非、愛憎,皆是妄心的虛幻分別,日久之後,定力漸強,慧力日增,煩惑習氣也就日漸銷落,不如往昔的堅固執著了。

 

 

 

第十章    專介凈土

 

 

 

一、凈土意義

 

 

 

本文上一章,介紹了幾個修持的方法,如參禪、修密、觀心、念佛。但在這些法門中,若求其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適合末法時期眾生根性的,則惟有持名念佛的凈土法門,故特將此一法門,在此作一較詳細的介紹。

 

 

 

念佛法門,何以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呢?因為其他修持法門,最初須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斷惑證真,方能有所成就;倘若教理不明,盲修瞎煉,若非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縱然深明教理,精進不懈,然倘煩惑絲毫未盡,依舊不脫生死輪迴。所以這些法門,稱之為仗持自力修持的法門。

 

 

 

而念佛法門,不論上智下愚,利根鈍根,但能持名念佛,求生凈土,縱然不明教理,未斷惑業,只要信深願切,臨命終時,決定蒙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所以凈土法門,是仗持佛力又兼自力的法門。仗持自力的法門,好比出門旅行,不乘舟車,惟*兩足之力,故其行也慢;仰仗佛力又兼自力的法門,好比駕車遠行,以自力駕駛,加機器的動力前進,故其行也速。故被尊為蓮宗十三代祖師的印光大師,在凈土問答並序一書中稱揚凈土曰:『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當遜其奇特。十念一念,即登不退;歷劫修證者,當仰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葉,得預補處,即此一生,證大菩提。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離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是以華嚴海眾,盡尊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如斯大力用,諸佛共宣揚,若此極發揮,諸祖皆如是。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譚,一乘無上之大教也!』

 

 

 

所謂凈土,是指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稱為穢土者比較而言的。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稱為『婆娑國土,五濁惡世。』按娑婆義為堪忍,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雖受眾苦逼迫,仍安忍不求出離,故稱堪忍;西方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稱極樂。

 

 

 

西方凈土的由來,載在佛說無量壽經。經中說:世自在王如來住世時,有國王因聞佛法,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出家修道,號曰法藏。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發下了四十八條度生大願,普度有情。這四十八願的十八、十九、二十願,說的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其後法藏比丘,請世自在王佛,為其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情狀作為藍本,經五劫之久,以大願力創造了這個極樂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後號阿彌陀佛,就是這極樂世界的教主。

 

 

 

西方極樂世界,國土清凈平坦,氧候溫和適中,萬物光麗,宮殿莊嚴,六時雨花,寶連充滿,寶樹發音,化鳥演法,是一個微妙莊嚴的清凈國土。而極樂世界的眾生,身相端嚴,壽命無限,具六神通,常住正定,且具智慧辯才,得無生忍,道心不退,不墮惡道,這就是此西方世界所以稱為極樂,也所以稱為凈土的原因了。

 

 

 

二、凈土宗史

 

 

 

釋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時,於耆闍山說無量壽經,於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於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說明西方凈土的情狀,及阿彌陀佛以大願力創造此極樂世界的因果,開闡此眾生念佛往生的方便法門。

 

 

 

世尊滅度後,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勸生凈土;世親菩薩造凈土往生論,並為弘揚。此外諸大乘經中,多有讚揚。故佛法傳入中國後,此凈土法門即有流布,然大弘此宗,實地修持者,首推東晉慧遠大師。

 

 

 

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與大德居士劉遺民周續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共結蓮社,六時念佛,專倡凈土法門。遠公居廬山三十年,足不出山,倡勵聖教,後世尊為蓮宗初祖。

 

 

 

其後北魏有曇鸞法師,受菩提流支之凈土論,儘力弘化念佛法門,法澤遠被四方。著有凈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等。曇鸞之後,唐有道綽大師,上繼曇鸞之教,專修凈土,日誦阿彌陀佛名號七萬聲,為化有緣道俗,講觀無量壽經將二百遍。從之者甚眾。

 

 

 

道綽之後,則有善導大師,清涼大師,永明大師,自行化他,大弘此宗。宋代以後,禪宗諸大宗匠,如長蘆、天衣、圓照、大通、中峰、天如、楚石諸祖師,雖弘禪宗,亦弘凈土。此後明代的蓮池、蕅益、截流、省庵、夢東諸大師,亦弘揚凈土,不遺餘力。尤以近代的印光大師,一生專弘凈土,從化者無算,一部印光法師文鈔,風行天下,發行至數十萬部之多,可見影響之大,弘化之廣了。

 

 

 

東晉慧遠大師結社念佛的時候,並未標明開宗立派之意,但期同願,無取傳承,故千餘年來,本宗雖弘布日廣,並無師資授受的系統。至宋代四明曉法師,以異代同修凈業,而功德高盛的幾位大師,立為七祖。這七祖是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等七位大師。

 

 

 

後人又列入蓮池、蕅益、截流、省庵、徹悟,合稱蓮宗十二祖,近人更公推已故之印光大師為蓮宗第十三祖。然此亦不過景仰先德,後世推定者,與他宗之師資相承者有所不同。

 

 

 

三、起信發願

 

 

 

念佛法門,是個易行難信的法門,尤其是對智識分子來說,說是西方有個極樂凈土,念佛可以轉生西方,脫離輪迴,驟聽之下,頗難使人接受。然這種不能接受,是我們拘於成見,妄測聖境,並不是沒有這個極樂世界,或釋迦世尊以此方便說法的。

 

 

 

佛經里告訴我們,我們要證實一件事情的真實性,可以依照三個標準來衡量,這三個標準是現量,比量,聖教量。

 

 

 

量是量度,如秤之於輕重,尺之於長短,我們親眼看見的事實,對於它的存在毫不懷疑的,叫做現量。現量具有現在、現有、現露三義,不須推測判斷,能直覺親證到這種境界的。例如我面前有一張桌子,我手中有一冊書等。但有些事,我們雖沒有親眼看見,然根據常識的推測判斷,也可相信它的真實性的,叫做比量。例如望見炊煙之處知其下必有火,在室內聞馬達聲知有汽車經過,這些都是用比量判斷的。

 

 

 

但在現量比量之外,尚有很多事情,我們既不能目擊其存在,又不能以常識經驗來判斷的,那麼我們就應該相信聖教量。

 

 

 

聖是聖人,教是教法,因聖人文教而知的事物,叫聖教量。史書所載古時有文武周公孔孟,對這些人物我們雖未目睹,但卻應信其存在。科學家說地球是圓的,月球較地球為小,對這兩個星球的大小我們雖未能親自比較一下,但因相信科學家不會謊言欺眾,所以也就相信這種結論。釋迦牟尼世尊,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佛說妄語是基本五戒之一,豈有佛戒人妄語,而自己先以妄語造出一個極樂世界來?

 

 

 

西方極樂世界,是釋迦牟尼佛親眼所見,親口所說,在凈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中,反覆宣示出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凈土的因果,以及念佛求生西方的方法。佛的一切經,皆是真理,我們若對佛的經教深信不疑,自然就相信西方凈土的真實性了。

 

 

 

或者說,為什麼我們不能親證西方凈土的存在?莊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蟻的目中無全象,我們的眼光怎能洞悉宇宙?但這並不說我們永遠不能證得,這是修持上的程度問題,學加滅乘除時不能了解微積分,但到能了解的程度時自能了解也。因此,對此凈土法門,我們不當懷疑,也無須懷疑。

 

 

 

凈土法門,是以信願行為三個往生的條件,由起信而發願,由發願而實行,三者具備必定往生。

 

 

 

信者,一信釋迦世尊的聖教量,世尊說凈土三經,決非虛假;二信我人所居娑婆國土之外,確定西方極樂世界;三信阿彌陀佛弘願無量,我今發願求生西方,臨終必得蒙佛接引。

 

 

 

起信之後,繼以發願。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假如一個學佛的人,相信有個西方凈土,及阿彌陀佛發下四十八條弘願接引眾生。信雖是信,但他信佛的本意只希求人天福報,或希求生其他佛土,這與阿彌陀佛的願力不相應,所以信雖是信,因無願力故不能往生。必須起信發願。以此願力為往生的資糧,彌陀願接,行人願往,兩願具全,自力與佛力兼備,就具備了往生的條件。

 

 

 

發願前有發願的儀式,通常是在佛前拈香禮拜後,跪在佛前發願,並恭讀發願文。經過佛前發願,這一願力佛菩薩悉知悉見,就等於在阿彌陀佛前備了案。

 

 

 

關於發願文,有讀古德遺留的,也有自己撰寫的,內容不外說明行者願於此生報盡命終,祈佛接引,往生西方之意。

 

 

 

有一篇慈雲懺主的發願文,內容頗為詳善,今抄錄如下,以做參考:

 

 

 

慈雲懺主發願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凈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凈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起信發願之後,再接著下一個步驟,就是行的問題了。

 

 

 

行是實行,也是行持。行持有二,稱正助二行。正是持念六字洪名的正因,助是廣行眾善福德的助緣,此二行,有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釋迦世尊在觀無量壽經中曾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這三福是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修此三福,再加上深信切願,持名念佛,是必定有所成就的。

 

 

 

四、持名念佛

 

 

 

凈土法門,是以信、願、行三者為修持的條件。信、願已如前述,行持方法卻有種種的不同,如持名、觀想、觀像、實相等,一一行成,都能往生凈土,而其中收機最廣,下手最易的,首推持名一法。

 

 

 

持名者,即是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心口合一,念念不忘的念下去。

 

 

 

『南無』二字是梵音,義為敬禮或皈依。阿彌陀義為無量光及無量壽。阿彌陀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發過大願說:十方國土的眾生,若願往生他的國土,只要持念他的名號,此人臨命終時,他即與諸菩薩眾前來接引。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據。

 

 

 

世間眾生,皆具有與佛相等的佛性,只因背覺合塵,迷昧真性,因而妄起識心,迷惑五欲六塵,無以遏止。持名念佛,是將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系在心頭,行起坐卧,念念不忘,以肅清心中的妄念,而顯露出佛性的德能。此外再廣行六度,利世濟人,如此便與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宿願兩相呼應,這樣臨命終時,決定可以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

 

 

 

持名念佛,在行持上,有定課念與散念;在方法上,有高聲念、默念、金剛念、記十念等多種,分別介紹如下:

 

 

 

一、定課念:定課念者,是將念佛一事,定為每日的功課,定的時間,多在早晚二時。亦有定出日誦佛號若干聲(自數千聲至數萬聲),不足不止者,我們初學佛的人,各有公務或工作纏身,日課佛號數萬聲,事實上無法做到。但如果把日課定為朝暮二時,每次念佛千聲,五百聲,或至於十念(十念法見後詳述),只要持之以恆,始終不懈,也必有成就。

 

 

 

二、散念:定課之外,時時刻刻,行住坐卧,只要不是集中精神做其他工作的時候,皆可將阿彌陀佛四字系在心頭,默默的念下去,念佛的功用,在於薰習我們的心識,我們果能時時念佛,久而久之,自可妄念不起,正念分明了。

 

 

 

其次,在念佛的方法上,分為:

 

 

 

一、高聲念:聲音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聲音洪大,字字分明,這種方法好處在全神貫注,可對治昏沉懈怠,然稍有耗氣喑啞之弊,故不能持久。

 

 

 

二、默念:默念時只有唇動,並不出聲。雖然不出聲,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在念佛人的心中仍然字字分明。這樣念念不停,正念相續,便於日常工作中,及隨時隨地默念。

 

 

 

三、金剛念:金剛念者,念時聲音不大,但須出聲,一面念,一面聽,念得綿綿密密,聽得字字分明。使雜念沒有萌起的空隙。這種方法,便於定課時行之。

 

 

 

四、十口氣念:初學佛的人,若把功課訂的過多,往往會日久懈生,以致定的課程做不完。反不若初行之時,訂的簡短,以期持之有恆。所以十口氣念,是初念佛者一種較為簡便且能攝心的方法,所謂十念,並不是只念十聲,而是以一口氣為準,氣念盡時,換一口氣再念,這樣念夠十次,叫做十念,這種念法,一口氣大約可念六字洪名七八聲至十聲,不宜念的過多,多時傷氣,有礙身體。

 

 

 

我們初學佛的人,日常功課不妨定為朝暮二次,每次『十念』,或念若干聲亦可。念的時候,家中若有佛像,可對佛像行禮,然後合掌恭念。沒有佛像,面向西方合掌恭念即可,佛號念畢,最好再念一段迴向文,重申自己的願望。迴向文形式也有多種,較簡便的有下列八句: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一個人的日常行為,最難得的是三業清凈,而我們念佛的時候,心中念佛,是意業清凈,口誦佛號,是口業清凈,雙手合十禮佛,是身業清凈,這身、口、意三業清凈,就是成佛的正因。

 

 

 

五、輔以觀想

 

 

 

觀想,是釋迦牟尼世尊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修持凈土方法的一種。修凈土的人,若不念佛名號,單憑觀想,亦可往生。不過觀想的境界微細高深,末法眾生,障重智劣,心識雜亂,思慮不能集中,致觀想不易有所成就。因此若專修觀想,恐失敗者多,成功者少,所以修凈土的,多事持名,罕有修觀的。但觀想亦是世尊親口所說的方法,它能薰染心識,促進凈業種子,所以我們若在念佛之外,輔以觀想,則亦為行持之助。

 

 

 

觀無量壽經中,有十六種觀想,這裡因篇幅關係,不能詳述,只能略介其意:

 

 

 

一、日想觀: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見日狀如懸鼓,紅圓光輝,開目閉目,皆令明了。

 

 

 

二、水想觀:由水作觀,見水澄清,作琉璃觀,作琉璃地上有光明台,樓閣千萬觀。

 

 

 

三、地想觀:水想成時,再作極樂世界國土之觀。

 

 

 

四、樹想觀:觀極樂世界,七重行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

 

 

 

五、八功德水想觀:極樂世界,有八池水,一一池水,皆七寶所成。

 

 

 

六、總想觀:觀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皆說念佛念法念僧之音。

 

 

 

七、花座想觀:於七寶地上,作蓮花想,令其蓮花,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脙,猶如天畫,脙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

 

 

 

八、像想觀:花座想觀成,觀彼佛寶像,坐花座上,如閻浮檀金色。

 

 

 

九、遍觀一切色身想觀:前觀成時,更觀想阿彌陀佛身相光明,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及種種莊嚴。

 

 

 

十、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見無量壽佛已,觀觀世音菩薩高八十億那由他由旬,相好光明。

 

 

 

十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觀:次觀大勢至菩薩莊嚴色身,相好光明。

 

 

 

十二、普觀想觀:觀自身於蓮花中趺坐,作花開花合想。

 

 

 

十三、雜觀想觀:觀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相在池水上,身真金色。

 

 

 

十四、上輩生想觀:觀臨終時佛及菩薩接引狀。

 

 

 

十五、中輩生想觀:觀臨終時佛菩薩接引及說法狀。

 

 

 

十六、下輩生想觀:觀臨終時化佛及化菩薩接往寶地生蓮花中狀。

 

 

 

因限於篇幅,以上所介紹的僅列舉名稱,略述其意,此觀想法載在觀無量壽經中,讀者可向佛學書店中請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誦讀,自可窺出凈土法門全貌。

 

 

 

六、精勤不懈

 

 

 

以一個在家學佛的人來說,身在世網,俗務多端,若求攝心參禪,靜室誦經,不但勢所不能,且亦力不暇及,即以作觀而論,善導大師曾云:『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由此看來,我們生處末法時代的人,若欲學佛,持名念佛一法,比較是千妥萬穩的法門。

 

 

 

持名念佛,是易行門中的易行法,以其下手易而成就高也!但我們決不能以其易行,而輕率從事,要知凈土法門,首貴專勤二字,專者精一不二,勤者精進不懈。所謂持名念佛,不但在日定正課時虔誠持念,即在正課之外,時時刻刻,也要把一句佛號記在心頭,念念相續,無間無雜,既不散亂,亦不昏沉,能這樣精勤不懈的念下去,持之以恆,功夫到家,自然有所成就。

 

 

 

修凈土,除了精勤念佛外,尚應進一步研究教理。關於介紹此宗的入門書籍,有初機凈業指南,凈法概述,和龍舒凈土文,岐路指歸等,倘要進一步,則直接研讀凈土宗的『三經一論』。三經者,無量壽經,此經說明阿彌陀佛因位的願行,及果上的功德;觀無量壽經,說往生凈土的行業;阿彌陀經,示凈土莊嚴,及執持名號,諸佛護念的利益。一論者,即往生論,總攝三經,而明往生凈土的義相。除此以外,明代智旭大師選定有凈土十要典,亦為修凈土者所應讀的要籍。

 

 

 

本文至此,已寫完了十章,把佛教的源起,在華的流傳,佛教對世界人生的看法,以及大小乘佛法的意義,修持實踐的方法,都做了個概略的介紹,寫到此章,似應做一結束。然在此文結束之際,筆者感到惶恐不已,實因我自己學佛未久,所知有限,對佛法一知半解,對修持更為淺薄,貿然撰寫此文,實屬不自量力。我在本文第一章緣起之末曾說:『筆者此文之作,旨在拋磚引玉,尚祈佛門大德,不吝賜教,普願一切有情,共登佛道。』

 

 

 

全文結束,謹以下偈迴向:

 

 

 

願以此文    莊嚴佛土    上報四恩    下濟三途

 

有見聞者    發菩提心    盡此報身    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宏圓法師:一句彌陀聖號就是圓融法界
我想出家,有出離心了 這樣好嗎 我信佛?
無畏光明精舍主人,老是發些某某經是偽經,老是自問自答,到底有沒有人管了?!
怎樣確定自己適合讀哪本經書?
泰國作為佛教國家,為何香火旺盛的反而是一幫印度教神祇——梵天(四面佛),帝釋天(因陀羅)?

TAG:佛教 | 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