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邵逸夫:締造東方好萊塢

邵逸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被尊為娛樂圈教父、富豪榜常客,與慈善大家。可以說他是最接近比爾·蓋茨的中國企業家。TVB經久不敗的秘訣是緊跟潮流。他將自己的經營之道比作女士選擇高跟鞋,一會兒粗跟,一會兒細跟,美與丑的取捨只在於是否合時宜。

從大學裡的「逸夫樓」,到TVB里的肥皂劇,再到經典、懷舊的邵氏電影,他總是不經意地與我們相聯。大陸認識他主要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香港記憶他源自於他的影視王國。世界為之矚目,則是因為一個獎項——「邵逸夫獎」。無論是設獎宗旨還是巨額獎金,都無愧於「東方諾貝爾獎」之美譽。

邵逸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被尊為娛樂圈教父、富豪榜常客,與慈善大家。當然,他首先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捱得苦、做事勤勉、精通業務、市場敏銳度極強、對成本錙銖必較,老一輩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邵逸夫19歲跟隨三哥赴新加坡開拓南洋電影市場,打拚三十餘載,在知天命之年赴香港創業,創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後因市場競爭激烈,「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遂在古稀之年將精力轉向新興的電視行業。所以,即便忽略掉業績,「六叔」的毅力也值得今日受困於轉型的香港後生景仰。

美國《時代》周刊也刊出了一篇《邵逸夫訪問記》的文章,稱「他永遠用兩雙眼來看一部大片。一雙是藝術家的眼,一雙是商人的眼」。

邵逸夫效仿西方管理制度,採取流水線生產作業,投資、製作、發行、影院一條龍,所有業務環節均由他統一管理,強調專業水準。他在清水灣建立了一個堪稱亞洲最大的電影「夢工廠」,大部分演職員都住在這裡,工作在片場,休息在宿舍,對此邵氏公司稱為「理性管理」。他成功打造了大量巨星,不過凡是簽約的明星,都要接受低工資和長期合約。

早年的邵逸夫其實相當獨裁,不過,他對電影製作倒是真正的懂行。從劇本、攝影到導演、演員的選聘以及化妝、剪輯,他樣樣在行,而影片推廣、發行、劇院管理更是行家裡手。他對剪輯的原則是:該怎麼剪就怎麼剪,不夠長度寧可補戲。出現劣片,往往親手燒掉,毫不手軟。他說:「在早期,我成日燒片,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無論補拍還是燒毀,目的只有一個: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

邵逸夫遵循「頭等人才,三等職務,特等權力」的用人原則。儘管他三顧茅廬請來鄒文懷,可惜職務始終僅限於宣傳主任和製片經理,期間「總經理」幾度換人,鄒文懷也頂多不過區區「副總經理」。正所謂位卑權輕,實權只能由老闆來給。豈料百密一疏,鄒文懷最終抬腿走人。

他的勤勉又使得TVB員工從不敢掉以輕心。曾在邵氏工作過的著名導演張徹回憶說:「邵逸夫古稀之後仍堅持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他的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見,他坐的勞斯萊斯車裡有酒吧,被改裝成小型辦公桌,連途中的時間都不浪費。」

邵逸夫集權勤奮的管理方式使TVB得以迅速發展。TVB從1971年起創辦藝員訓練班,專門為本台培養電視藝員。這些藝員中不乏巨星,包括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

邵逸夫還將「香港小姐評選」看成一個重要的商機:不僅可以贏得高收視率,還能為無線提供藝員後備力量。他說,「無線要把選美賽事搞得轟轟烈烈,使其成為香港每年一度的盛事。」李嘉欣、張曼玉、袁詠儀……這些港姐佳麗日後都先後成為無線的當家花旦。

反觀今日香港電影,明星片酬居高不下,沒了藝員訓練班,新人只能從歌手裡找,每年的戲是越拍越少,形勢愈來愈糟。邵逸夫這一套,若是財雄勢強的各大公司聯合來搞,或許不失為一個救市高招……

推薦閱讀:

邵逸夫為什麼會被評為港媒「娛樂圈最具影響力人物」?
為什麼邵逸夫捐款的樓要叫逸夫樓?
如何評價邵逸夫先生的家族信託結構?

TAG:人物 | 邵逸夫 | 好萊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