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蛻皮的知識看這裡!(新手老手都應該了解)

1、蛇為什麼要脫皮?

蛇體表面所披的鱗片都是表皮的衍生物,通稱角質鱗,這與魚類的骨質鱗片是不同的。蛇的鱗片雖然是覆瓦狀排列的,但所有鱗片均與表皮連成一體,包圍在身體外面,以保護體內器官,防止體內水分過多蒸發。大型腹鱗兼有爬行的功能。蛇的皮膚缺乏腺體,無皮脂腺或汗腺等,這是蛇的特徵之一,因此皮膚經常是乾燥的,而且表皮容易角質化,變成一層死的細胞。因此,當蛇體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就要把已角質化的皮膚蛻掉,重新長出皮膚來,同時鱗片經過一定時間的磨損已殘缺不整,也需要換上新的完好鱗片。可見,蛻皮是蛇的生長規律。

蛇蛻皮有周期性,大約每年可以蛻3~4次。蛻皮的過程頗為有趣,一般是先從上下嘴唇脫起,隨後頭部皮膚鬆脫開,這時便和人們脫長筒襪子一樣,把頭部已脫落的皮翻轉向外,藉助粗糙的地面或岩石縫,或樹枝的杈口,從頭部往軀幹部慢慢脫下來,最後從尾部末端把整箇舊皮蛻掉。

2、蛇何時會脫皮?

幼蛇一般經1~3年就可達到性成熟長大為成蛇。蛇類性成熟的規律是:雄蛇比雌蛇早,小型蛇比大型蛇早,熱帶蛇比寒帶蛇早.無毒蛇比有毒蛇早。毒蛇比無毒蛇至少要晚1~2年,久彩數需3~4年性器官才基本發育成熟。伴隨著蛇的生長,蛇會出現蛻皮現象。蛇每蛻一次皮,就意味著長大一次,這是因為原來的皮冉也包裹不了正存成長的蛇體。蛇蛻皮與生長成正比。一旦蛻不下皮就會導致死亡,由於蛇在蛻皮期問,要消耗大量的養料,從而促使蛇處於半僵狀態,這時的蛇性情溫順,體瘦無力,很少撲咬人,極易捕捉。

蛇在蛻皮前,很容易判別:蛇皮的顏色灰暗變淺。在蛻皮前I~2天,蛇的眼睛由烏黑色慢慢變成藍白色,直至乳濁色。

3、蛇類蛻皮需要多長時間?

據筆者觀察,健康蛇類蛻皮時間是很短暫的,關鍵是磨開唇部的那層表皮。若唇部表皮磨破順利的話,後面的蛻皮動作只需幾分鐘即可,個別的還不足1分鐘,只需經過一處障礙物便會完全蛻下來。不健康的蛇類或正好延至孕期蛻皮就慢多了,有時需要耗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會蛻脫下來,且蛻皮也不是很完整,並且是間斷性地往下蛻,多呈碎片狀。從蛻皮的完整與破損程度來看,也是檢驗蛇類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養殖狀態下蛇類在出蟄後和入蟄前都有一次集中蛻皮,其餘時間依據身體狀況行間斷性蛻皮。

4、蛇類一年中要蛻皮多少次皮?

成年蛇類一般每年蛻皮3次左右,少數達到4次;幼年的蛇類生長速度快,蛻皮的次數較多,一般仔蛇和幼蛇每年可蛻皮4~5次或更多,平均32~45天蛻皮一次;冬季蛇類既不進食也不蛻皮。影響蛇類蛻皮次數的因素很多,食物豐富時,其生長速度較快,蛻皮次數也多。另外,蛇類棲息處的濕度及環境與蛇類蛻皮也有密切關係。總之,蛇類蛻皮與生長是成正比的。

5、蛇類蛻不下皮來會導致死亡嗎?

蛇類蛻皮與生長是完全一致的,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若長時間蛻不下皮來,大多會引發死亡。在每年的春季,特別是北方諸省(區),由於天氣乾旱的緣故,要格外的引起注意才行。其次是處在孕期的孕蛇,因其身體後部明顯的變粗膨大,正常的蛻皮至此部位便會嚴重受阻,繼而出現蛻皮難現象。此季應經常進入蛇場,及時觀察孕蛇的蛻皮情況,一旦發現蛻皮受阻,應人工幫助蛻之,盡量減少由蛻皮不暢引發的蛇類死亡損失。

6、剛蛻過皮的蛇類該怎樣處理?

大多數蛇類在蛻皮前期身體呈半僵狀態,沒有捕食行為(水棲或半水棲蛇類除外)。但蛻皮後身體狀況隨即便恢復如初了,此時應多多投喂,特別是營養豐富的適口食物。此外,蛇類蛻皮時,體內的水分流失較多,蛻皮後應及時地給予補充,盡量滿足蛇類的正常飲水,否則因脫水緣故,也會造成蛇類急驟掉膘現象,在短時間內很難趕上去,希望養殖戶引起重視。

7、蛇類的壽命有多長?

不同蛇類的壽命各不相同,主要與種類或生活條件有關。一般情況下,小型蛇類的壽命在2~5年左右,中型蛇類5~12年左右,大型蛇類10~20年,蟒蛇可活到30~40年,甚至更長。但蛇類在野生狀態下,由於棲居環境不太穩定,食物有時短缺,加之天敵和疾病的嚴重危害,其壽命不如人工養殖條件下的長,許多科學家試驗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8、毒蛇和無毒蛇的壽命都一樣嗎?

因毒蛇的生長發育均慢於無毒蛇,故毒蛇比無毒蛇的壽命長(蟒蛇除外)。如無毒蛇中的烏梢蛇,雖然體較肥大,但其壽命只有蝮蛇的一半。人工養殖條件下的蝮蛇壽命7~12年,最高記錄超過15年。再如體長、個大的滑鼠蛇和灰鼠蛇,其壽命卻比竹葉青要短得多。

9、蟒蛇是蛇族中的「壽星」嗎?

據有關文獻資料記載,美國費城動物園的一條大蟒蛇存活了40年之久。我國也有報道說:蟒蛇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以存活100多年,是名副其實的蛇族「壽星」。

10、哪種蛇的壽命最短?

穴居生活的蛇類壽命較短,如盲蛇、閃鱗蛇等,其壽命只有短短的1~3年左右。

蛇的鱗片雖然都是由表皮而演生的,但不同種類的蛇其嶙片大小、形狀、數目及排列組合形式各不相同,是分類上的重要依據之一。尤其是頭部的鱗片變化較大,大多數蛇的頭部都是大而對稱的,而且鱗片的邊緣彼此密接排列。以游蛇科的蛇類最為典型。如黑眉錦蛇的頭鱗自吻端至枕部在背面所能觀察到的鱗片,順序有吻鱗1片,鼻間鱗1對,前額鱗l對,額嶙l片,眼上鱗左右各1片,頂鱗1對,枕鱗單一或成對,但大多數蛇無枕鱗。自頭側觀察到的鱗片有鼻鱗單片或兩裂,頰鱗l~3片不等,眼前鱗1至數片,眼後鱗1至數片,還有顳鱗和上唇鱗。自腹面觀察到的有頦鱗1片,前後咽頭鱗,下頦鱗2、及多片下唇鱗。但有些毒蛇如蝰蛇、竹葉青及響尾蛇等,頭部無明顯的盾鱗,全為細小鱗片(見下圖)。軀幹部及尾部鱗不大。 

表皮下面有真皮。真皮內有許多色素細胞,能使各種蛇顯現出不同的顏色,它不因蛻皮而改變。各種蛇的特定顏色,是為其色素細胞所含的色素不同和色素的多寡不同形成的,有些蛇的色彩或斑紋非常鮮艷,有著警戒作用。有些樹棲蛇體為全綠色,有些陸生類蛇體如沙土色或枯枝顏色,與其生活環境的主色彩相近,具有保護色的功能。有些無毒蛇體色似某些毒蛇的色彩,則有擬態色的意思。

▲蛇的頭部背、側和腹面鱗片

1.吻鱗2.鼻間鱗3.前額鱗4.額鱗5.頂鱗6.枕鱗7.鼻鱗8.頰鱗9.眼前鱗10.眼上鱗11.眼後鱗12.眼下鱗13.頰窩14.顥鱗1 5.上唇鱗16.頦鱗17.頦片18.下唇鱗

蛇到冬季要冬眠,這是蛇採取的一種度過嚴寒的消極方法。在整個脊椎動物的演化上,蛇是比較低等的陸生動物,其組織結構和機能都是很原始的,代謝水平也較差。諸如心臟僅單一心室,血液仍是混合血,無保溫功能等,而且皮膚也缺乏保溫功能,沒有像更高等的鳥類及哺乳類那樣由表皮演生出的羽毛或毛髮、冬天能形成隔溫層,使外界的冷空氣不能侵入,從而保持體內的溫濕度。所以,蛇的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因而叫做變溫動物或冷血動物。

蛇類一般幼年生長快,以後長勢漸慢,性成熟後仍然繼續生長,但受以下因素制約:

1、溫度:溫度高生長快,反之則慢(指合適的溫度下)。因乃溫度直接影響到蛇的代謝率及覓食捕食頻率,同時直接影響~生長有關的內分泌系統。

2、食物鏈:有豐富的食物鏈,營養供應充足則生長快,反之則生長慢。

3、環境:適宜的環境,可以直接影Ⅱ向到一個蛇類種群的必衷和消亡。遭到破壞的棲息環境,可使食物鏈中斷。蛇類賴以生存的隱蔽之地消失,則危及種群。

4、水資源:蛇可以數月甚至數年不吃食物,但不町以沒有水,如缺乏水,可在很短時間內死亡。

rlyl


推薦閱讀:

Mac小白看過來,滿滿乾貨~
率土之濱,新手怎麼上路?
《狼人殺》怎麼玩才顯得不像新手?
新手準備一個月能順利完成半程馬拉松嗎?
關於黑暗之魂3(Dark Souls Ⅲ)這輩子第一次接觸,如何鍥而不捨!?

TAG:知識 | 新手 | 了解 | 這裡 | 看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