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頻和步幅的科學(2)
找到合適的步頻和步幅,提高跑步效率
3.跳著跑不好的理由
也許有人會覺得理想的跑法是像羚羊那樣跳著跑。但是不僅是長跑,即便短跑,跳著跑也不是好的跑法,為什麼呢?
長跑的時候,標準步頻是3步/秒(180步/分)。步頻和目標配速定了,步幅自然也就定了。步行時的步幅大概在1米左右,以1米的步幅來跑也不會太辛苦。步幅越大越接近身高,如果不跳的話根本跑不起來,還要保持速度的話,就要好好鍛煉肌肉。所謂速度訓練容易受傷,就是因為對肌肉的負擔大。
順便說一下,悉尼奧運會的馬拉松冠軍:高橋尚子的最大步頻接近4步/秒(240步/分),一般的人是達不到這麼高的頻率的。
研究結果表明:對於短跑,跑得快的人,他的接地時間短,空中停留時間長,自然空中移動距離長,那麼步幅就大。
對於5公里超過15分的人,教練都是指導他們怎麼來縮短接地時間,讓他們稍觸地面就跑起來來增加步幅。建議在重心附近接地,腰不容易塌,踩地有力,身體容易上升。但是這樣一來,身體要上下移動,導致能量的浪費。為了避免能量浪費,就需要在重心前面接地,這樣一來接地時間又長了。
所以關於步頻和步幅,不是個簡單的問題。對馬拉松運動來說,有個跑步的經濟性問題,那麼還是控制不要讓身體上下移動的好。
4.縮短接地時間,增加空中移動距離,提高速度
在第2節已經討論過,在速度達到秒速8米(1公里2分5秒)為止,都可以按照180步頻,通過增大步幅來提高速度。
步幅(1步的距離) = 離地距離 + 空中距離 + 接地距離
離地距離:在右腳離地的瞬間,右腳到重心的水平距離。
空中距離:從右腳離開地面到左腳著地為止(雙腳騰空),重心的水平移動距離。
接地距離:在左腳著地的瞬間,左腳到重心的水平距離。(以上名次解釋中,左右可以互換)
研究表明,不同速度的選手按照3步/秒(180步/分)的步頻來跑,他們的接地距離和離地距離幾乎一樣,而空中距離是隨速度越快而越大。速度越快接地時間越短,速度越慢接地時間越長。
如果不適應180步/分的節奏,會覺得這個步頻太快了。那麼首先要讓自己的步調合上這個節奏。可以使用節拍器/手機節拍應用,或者跟著比自己快的跑友跑來慢慢適應高頻率。也可以參考短跑選手經常用的「標誌法」,按照一定的間隔放置標誌,讓腳步踏在標誌位置。如果是土路的話可以在地面上畫線來代替標誌等等。按照固定的速度來跑,而標誌設的比平時的步幅要小一些,然後按照標誌來跑,自然步頻就上去了。
5.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頻和步幅
跑友們都明白,同樣是長跑,10公里比賽時的步頻和步幅,與全馬比賽時的步頻和步幅,當然不一樣。
減少上下移動可以提高能量效率,而上下移動和步頻成正比。上下移動是對抗重力的單震動,步頻一樣的話上下移動也大致相同。
如圖所示:雖然看起來速度快的跑友上下移動小,慢的上下移動的波動大,但是幅度是一樣的。只是速度快的人在相同的距離上的平均上下移動少,效率好。
下圖列出了每種配速的步頻/步幅。如果想以每公里5分鐘的配速來跑,步頻按照3步/秒(180步/分),那麼步幅就是1m11cm;步頻按照3.3步/秒(198步/分),那麼步幅就是1m1cm。
掌握了步頻,就可以通過調整步幅來控制速度。如果步幅不能再擴大的話,就通過提高步頻來提高速度。跑友是否找到了自己最合適的步頻和步幅,會直接大大影響到比賽的成績PB。在開頭也寫道,大多數跑友的步幅都偏大。為了控制偏大的步幅,加快步頻就是1個好方法。
請嘗試各種各樣的步頻和步幅,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步頻和步幅。
6.延伸閱讀
6.1 步頻和步幅的單位
國際上學術界的通用單位基本上都是:步頻用秒,步幅用米,所以一般論文里也都是用米來做步幅單位,步頻也是用1秒的步數來表示。步幅這個概念很容易理解,對於步頻,就像音樂節拍或心率一樣,用1分鐘的回數BPM(Beets Per Minute)來表示的話,跑友們理解起來容易一些。
6.2 對於步幅,不要在意身高
如果是走路的話,當然是身高越高(腿越長),步幅也就越大。但是走路步幅越大,步頻也就越難提高。跑步雖然一定程度上也受這個影響,但是跑步的步幅主要是由空中移動距離決定的。和空中移動距離比起來,身高的影響太小了。所以請不要在意自己的身高。
6.3 對於短跑來說,空中的時間是浪費
對於比賽終極速度的短跑,增大步幅帶來的速度提高是有限的。步幅增大也就意味著上下移動增加;上下動所消耗的時間也就是什麼也不做的時間。要頻繁地持續蹬地也只有提高步頻。所以短跑選手都是通過努力減少空中時間來提高速度的。
6.4 史上最快的男子1秒鐘可以跑12米
博爾特(全名Usain St. Leo Bolt,牙買加運動員,1986年8月21日生)的步幅約2.7m,步頻大約4.4步/秒。雖然他的步幅已經很厲害了,但他的步頻換算一下,更嚇人,居然1分鐘有264步。當然了實際上這樣的步頻他也維持不了1分鐘,但我們可以切實感覺到他的利害。速度=步幅X步頻,那麼我們可以算出博爾特1秒可以前進大約12米!!!
作者:榎本靖士
翻譯:@跑者阿飛
作者簡介:榎本靖士, 1973年生,生於大阪府,日本筑波大學體育科學博士,現任筑波大學體育系副教授,日本田徑競技聯盟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耐力選手的體力/技術的發達特性,動作與體力/運動能力的發達特性等.
推薦閱讀:
※《植物大戰殭屍 2》的遊戲體驗如何?
※12星座性格特點
※魅族 MX3 發布會有什麼精彩看點?
※《植物大戰殭屍2》能比上一代更成功嗎?
※2005年的乾門造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