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很好懂之中醫生理學(三)

第五節 天 人 相 應

中醫學認為,人即是天地中之一分子,人氣與天地之氣相通。所以,天地之氣的任何變動,都會影響到人體,使人體產生相應的變化,這就叫做「天人相應」。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人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我們來看一下,中醫學中有哪些內容表達了天人相應的思想。

當時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組成。不僅具體的東西是由這五種物質組成,就是抽象的東西如顏色、味道,甚至天氣的變化、一年的四季等都根據表現的特徵歸結到這五種物質身上。人體是天地中的一分子,當然也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組成。所以人體五臟根據臟象特徵亦歸於這五種物質。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五臟如何根據臟象特徵歸於這五種物質,並且通過這五種物質和天地萬物聯繫起來的。

一,心:

心與火氣相通:心者,君主之君。君主形象光明,普照大眾,這像火的功能,所以就把心與火聯繫起來。

熱屬心:火是熱的,所以把熱歸於心。

紅色屬心:火是紅色的,所以把紅色歸於心。

心與夏天的天氣相通: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所以心氣通於夏氣。暑為夏天之氣,所以暑氣通於心。

苦味入心:凡食物燒焦了皆有苦味,所以苦味入心。

二,肺:

肺與金氣相通:肺主治節,而五金所鑄的兵器是治理國家的工具,所以肺與金氣相通。

肺氣通於秋天之氣:金氣主殺戮,而秋天時草木雕零,天地一片肅殺之象,所以肺氣通於秋氣。

燥氣屬於肺:秋天時天氣乾燥,所以燥氣屬於肺。

白色屬肺:五金磨亮了都現白色,所以白色屬於肺。

辛味屬肺:五金皆有點辛辣味道,所以辛味屬於肺。

三,肝:

肝與木氣相通:肝為將軍之官,性喜條達,有自由發展的空間。這和自然界中的樹木性格有點相像,所以肝氣通於木氣。

肝氣通於春天之氣:春天樹木生長茂盛,所以春氣通於肝。

風氣屬於肝:春天多風,所以風氣屬於肝。

青色屬肝:樹木都是青色的,所以青色屬肝。

酸味屬肝:樹木的果實都有點酸味,特別是在青色的時侯,所以酸味屬肝。

四,脾:

脾與土氣相通:脾胃為倉廩之官,容納各種飲食物,滋養全身五臟六腑。而大地能承載萬物,繁育萬物,與脾胃之性相似,所以說脾通於土氣。

濕氣屬於脾:土地中一般都有水份,泥土大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都是潮濕的,所以說濕氣屬於脾。

脾氣通於長夏之氣:長夏濕氣最重,且萬物生長最茂盛,所含營養最豐富,所以說脾氣通於長夏之氣。(一年只有四季,而臟有五,不能相配。於是在夏季開頭分出十八天叫做長夏的與脾相配。這段時間天氣不是大熱,但是濕氣很重,環境悶熱。)

黃色屬脾:泥土以黃色為主,所以黃色屬脾。

甘味屬脾:大地出產的五穀都有點甜味,所以把甘味屬於脾。

五,腎:

腎氣通於水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而泉水能深藏地下,所以說腎氣通於水氣。

腎氣通於冬天之氣:冬天萬物潛藏,正合腎氣的封藏之性,所以說腎氣通於冬天之氣。

寒氣屬於腎:冬天寒冷,地下的泉水也寒冷,所以說寒氣屬於腎。

黑色屬於腎:收藏東西的地方都少光線,所以黑色就是腎色。

鹹味屬於腎:腎處下焦,鹹味重濁向下,所以鹹味入腎。

除了以上所說的,還有:宮、商、角、徵、羽五聲配五臟;東、南、西、北、中五方配五臟;生、長、化、收、藏五化配五臟等等。

上一節將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功能歸結於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統中。本節中又把自然界千變萬化的事物,歸結於木、火、土、金、水五行系統之中。又通過五臟與五行的聯繫,就把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功能與自然界各種事物的運動變化、全部歸結於五行系統中,這為以後討論人體的病理變化確立了理論的基礎。

第六節 六 腑

靈蘭十二官中,上面一共敘述了六個,即五臟附加心胞。(上面曾提及:膻中作為心的外衛的功能,後世都給心胞來擔當了。心胞被扶正成為一個臟,膻中則只留下一個位置的概念,而沒有具體的功能。所以我們以後只談心胞,膻中就不提了。)

接下來說一說剩下來的那六個官: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心、肝、脾、肺、腎,被稱為五臟,是因為與外界不相通,藏於內的關係。而剩下來的這六個器官都是與外界相通的,如人家的府第,有出入的道路,所以稱為六腑。腑者,府也。既是府,就得有個主人管著,所以就把六腑配給六臟,算是有個名義上的主人。

臟與腑的這種關係,我們稱之為表裡關係。臟藏於內為里,腑通於外為表。其中:心與小腸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腎與膀胱相表裡;心胞與三焦相表裡。互為表裡的臟腑關係比較密切,平時功能互相配合,生病時亦能互相影響。所以臟腑表裡關係在臨床上是很受重視的。

胃算是六腑中最忙的了,因為胃主管飲食物的攝入,與脾同稱倉廩之官,一天三餐,還有飲水,夠忙的了。但脾與胃兩者主次不同,胃只管受納,就是只管吃東西。而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轉運營養至全身臟腑,則統統由脾來主管。所以脾屬於藏於內之臟,而胃只是外腑。但是在飲食物的受納吸收的整個過程中,脾胃是互相配合的,缺一不可。另外,在中焦氣機升降上,胃氣主下降,脾氣主上升,兩者配合,一升一降,使整個消化道的氣機運行正常,保證了消化道工作的正常運行。

小腸為心臟之外腑。《黃帝內經》稱小腸為受盛之官,出化物。則胃所受納的水谷,是經過小腸的分清必濁,精微營養由脾轉輸,糟粕進入大腸。但是後世臨床上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全部歸於脾胃的健運功能,沒有單獨列出小腸的作用。臨床上,小腸作為心之外腑倒還是有一些作為的。比如說:臨床上碰到心熱證,就用清小腸熱的方法,使心熱從其外腑小腸泄出。

大腸是肺臟的外腑。大腸為傳道之官,將糟粕送往體外。但是,和小腸一樣,臨床上大腸的傳導作用亦大多歸於胃家。臨床上,大腸因與肺臟的關係而被提到的還比較多。比如說:有時候臨床上碰到肺氣不降,就用瀉大腸的方法治療;反之,有時大便不通,亦可以用開肺氣的方法治療。這就是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的關係。

膀胱是腎的外腑。膀胱的工作相當單調,即如《黃帝內經》所說的:「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就是在腎的領導下管理小便的工作。但在五臟中,腎主水,當然是膀胱的領導。但脾主濕,濕亦是水,所以脾亦應算是膀胱的領導。另外,水液的通調,還必須有肺氣的肅降。所以,膀胱名義上雖為腎的外腑,實際上卻是受肺、脾、腎三臟節制的。所以臨床上有溫腎以利水,亦有健脾以利水,還有宣肺以利水,就是因為該三臟都能節制膀胱的工作。

膽是肝的外腑。《黃帝內經》稱膽為「中精之腑,決斷出焉」。照字面的理解,膽應該是幫肝出主意、作決斷的。但是,肝作為將軍之官,太強勢了,膽的作用有時就很模糊,往往隨肝而動。臨床上往往肝熱,膽也熱,稱為肝膽熱盛;肝虛,膽亦怯,而成肝膽氣虛。

三焦是個比較特殊的腑,論工作,是決瀆之官,是管理水液的調節、轉輸的。但與水液的調節、轉輸有關的三個臟:肺、脾、腎都已有了外腑,於是三焦就沒有了上級領導。所以把三焦稱為孤之腑。不過,心胞正好缺個搭檔,就把三焦拉上了,配成一對。兩者雖然沒有生理上的從屬關係,但在經脈的配置上,兩者是成表理關係的。

第七節 奇 恆 之 腑

人體中的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被稱為奇恆之腑。因為這六個器官,有點象腑,如中空,有口開於外;又有點象臟,如藏精氣而不泄。所以另外給個名稱,叫做奇恆之腑。

其中,腦、髓、骨三者皆屬於腎,因腎的精氣而生,其功能即是腎精的功能。脈者血之府,為血液流通的管道,本身沒有獨立的功能。膽者,為肝之外腑,附屬於肝。女子胞(子宮)雖為一獨立的器宮,但其功能則被沖脈、任脈、督脈、帶脈四條奇經全部承包了,實際上是個沒有功能的空腑。

所以,奇恆之腑雖有其名,但在臨床上很少有發揮作用的機會。打個比方說:奇恆之腑就象從前有錢人家的第三房姨太太,名份是有的,但沒有實權。

推薦閱讀:

《我為什麼反對中醫?》——小兒外科副主任裴洪剛
缺乏西藥的年代帕金森病如何治?--中醫治療實例(一)
水果小述
方玄昌:衛計委和張伯禮打架,中醫贏
野生麻黃去節後直接使用效果顯著

TAG:生理學 | 醫生 | 中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