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治和公正到底在何處

法治和公正到底在何處2014年11月01日  來源:齊魯晚報 新浪微博 QQ空間 騰訊微博 人人網 更多

【PDF版】   □明東(國企職工) 

  當「依法治國」和「建設法治社會」的大幕終於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徐徐拉開,我懷著久違的激情,重新在書架上翻出了歐文·斯通的《丹諾辯護實錄》。這部厚厚的傳記在歲月積澱之後依然嶄新,拂去書本上的浮塵,書頁之間依然散發著隱隱的墨香。

  克勞倫斯·丹諾身上貼滿了後人賦予的各種標籤: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辯護律師,充滿傳奇的一生,律師界永不褪色的偶像,20世紀社會正義的代言人、啟蒙者、傳道者……在中國當下,各種喧囂、浮躁和體制壁壘註定很難產生這種平民出身的偉大人物,但他在人類進步歷史上的影響力將永不磨滅。

  拉回中國當前社會,在法治建設正式而莊嚴提出的時代,或許很多人、很多事的命運糾葛與發展走向將被徹底改變。但是,這並非代表著庶民的公正將立即變得唾手可得,而是仍將有一個更加艱巨、複雜和長期的過程,需要執政者、司法者、執法者、普通民眾共同的意志堅守與實際努力。丹諾傳奇而曲折的一生說明,對法律公正的追尋不可能是理想化的和一勞永逸的。

  法治和公正社會的真正建立,在中國當前離不開執政者的強力推動,離不開對公權力干預的制約和對執法者的監督,更離不開普通民眾的意識覺醒、素質提高和意志堅守。這三者缺其一點,都將無限拉長法治社會的進程。

  比如司法和執法領域。當前相關法律制度基本健全,但人為操作空間依然很大,執法彈性很大,儘管各類司法解釋在不斷彌補和填充這些缺陷,但仍然留有階段性、連續性的空白。真正落實法律的主體是人,有空白就有空間。司法腐敗大多源自這種空間,權力干預司法,最終也落到這些空間中去。更何況,這些年權力變現幾乎變為常態,任何一丁點的權力,都可能被人為地與利益掛鉤。當利益足夠誘人之時,必然有人甘冒風險。在這種大環境下推進法治建設,從司法和執法角度來看,單靠嚴厲的制度約束又何其艱難、何其蒼白!

  再比如律師行業。律師也是作為社會人而存在,也具有明顯的趨利性,不可能理想化地要求執業律師無欲無求、唯公平正義為職業操守。律師界同樣良莠不齊,對利益的追逐,必然導致一些律師不可能是正義的代言人和化身,他們在權力壓制、利益誘惑等等之下,會低頭,會妥協,也會違背法律原則。單靠這些專業人士推進法治社會進程,更是痴人說夢。

  那麼,法治和公正到底在何處?

  對普通大眾來說,尋求公正永遠在自己,在於自我法律意識的覺醒、素質的提升、恆久的意志力、較真不妥協的原則、敢於監督的勇氣。這些國民的基本素質,不僅僅是自我追求公正的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一旦群眾的敢於監督、善於監督無處不在,司法不公現象將無處遁形,這才是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最強大力量。

  我們曾經發現周圍的人,有抱怨遭遇不公正待遇,有各種各樣的冤屈,在同情之餘,也應當有這樣的反問:你自己爭取過嗎?你據理力爭而不妥協過嗎?你在有充分依據的前提下敢於較真過嗎?你對遭遇的不公有後續的監督和揭露嗎?如果你不曾主動做過這些,沒有這些爭取與堅守,那麼你的抱怨就如卑微的自怨自艾,永遠盤踞在陰沉的內心,止步於被遺落的牆角。

  丹諾作為一個為正義代言的律師,他有自己堅定的操守與原則,他已經超出了個人對自由和權利的爭取,而是為他人爭取更多的公正。他已經不再糾纏於個案的理論與得失,而是更多地著眼於未來,關注著全局的公正。他一直在激情四射地為生命和公正而呼喚,為人類的命運而吶喊。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做不到這些,難道連自我的公正都不敢大膽主張卻期待法治社會的建立?

  對每個普通人來說,首先不要被動期待別人的給予,而是要主動、認真、堅定不懈地爭取。

推薦閱讀:

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識別真假貧困生?
如何看待【2015年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汽車大賽】中裁判取消效率分數的做法?
怎樣才能做到公正?
如果目標是好的,那麼達成這個目標就真的可以不擇手段了?

TAG:法治 | 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