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上感應篇共修網115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句,【受辱不怨】。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六十二頁,這是經題,【受辱不怨】,我們看三百六十三頁經文:

  【恥辱之來。惟當自問。屈在己耶。所應辱矣。屈在彼耶。則辱所不應。辱己。仍無辱矣。非不當怨。實無可怨也。自古大智大勇。必能忍小恥小忿。乃能任大事。成大功。豈局量褊(biǎn)淺者所知耶。】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這個『屈』就是理虧的意思,沒有理由。

  『乃能任大事』,這個「任」就是承當、擔當。

  『局量褊淺』,「局量」是器量、氣度,人的品格度量。「褊淺」就是心地狹窄,見識淺薄。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恥辱之所以會到來,為什麼會有恥辱呢?『惟當自問』,就應該要捫心自問。「屈在己耶」,如果這個不對的地方是在自己,那你自取其辱,所以你受到恥辱是應該的,因為你自己立場有虧,這是「屈在己耶」。那麼『屈在彼耶』,如果是因為別人不對而造成的,別人理虧不是在你,這叫「屈在彼耶」。『則辱所不應』,對方如果給你侮辱的話,他是無理取鬧,他自己本身生無明,這樣的話,你不要去給他回應。他雖然給你侮辱,你不要再去跟他理論,因為對方生無明了。所以如果對方不對,「屈在彼耶」就是對方不對,那麼這個侮辱是不應該有的,不應該來侮辱你。

  如果有人這樣來侮辱自己,『仍無辱矣』。所以它這個地方經文叫「受辱不怨」。如果是你不對,那你遭受這個恥辱是應該的,你自作自受。你自己不對,所以你是自作自受,你造了這個因果,苦因,受了這個苦果。如果不對是對方,那你應該修放下,你要修原諒、寬恕,你要修包容。是對方不對,不是你不對。如果對方來侮辱你的話,你要原諒對方,要寬恕,要包容,要放下,要修忍辱波羅蜜,這樣符合我們這個經題叫「受辱不怨」。這樣各位明白嗎?就是說「則辱所不應,辱己,仍無辱矣,非不當怨」,不但不應該怨恨,「非不當怨」就是不但不應該怨恨,實在也沒有什麼好怨恨的理由,『實無可怨也』,因為你自己沒有錯,是對方生無明。

  『自古大智大勇』,自古以來,有大智慧、有大勇猛的人,對於這些小恥辱,『小恥小忿』,為了一些小事情而生氣的,為了一點小事情,受到一點點的言詞上的侮辱,這些大智大勇的人他都能夠忍受。為什麼?因為他定功夠,有這樣的氣度,我們常說宰相肚裡好撐船。有這樣的氣度的人他才能夠擔當大事,才能做大事、立大功,這『成大功』。那豈是一般心量狹窄的、見識淺薄的人所能知道的境界?這一段我們就解釋到這裡。

  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說,「自古大智大勇,必能忍小恥小忿」,其實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不只是忍小恥小忿,他真的可以做到什麼?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我們就是引用老法師的開示,還有《金剛經》裡面的開示,來印證自古以來,就世間法來說,能夠做大事的人他真的能夠忍受這個小恥小忿,能夠成就佛道的聖賢。你不要說是小恥小忿了,大恥大忿他都能夠甘之如飴,連命債都可以還了,何況是恥辱呢?安世高大師兩次還命債,他命債都可以還了,怎麼還會計較恥辱呢?他已經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哪裡還有一個侮辱你的人、侮辱、還有被侮辱的你?沒有。他沒有四相,哪來的恥辱呢?

  老法師對這個忍怎麼解釋?忍在我們六度裡面,布施、持戒、忍辱,這個忍實在講,我們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這個忍真的是不好修。你如果不透過佛法修行,很不好修。像我以前,我自己早期,血氣方剛的時候,脾氣也不好。都是透過學佛修行,在忍字上才稍微有一點點小小功夫,能夠忍下來。所以忍,雖然是性德,我們講說無生法忍,證得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性德。但是我們無始劫以來這個習氣毛病很多,所以還是要透過六度萬行的修行,才有辦法把這個忍能夠修好。

  淨空老法師說,這個忍字是修學成功的必要條件。你看這種天氣這麼冷,出家人、修行人,有些精進用功的學佛人,有些甚至兩點就起床,有些是三點就起床,有些是四點就起床,做早課。像懺公每天都拜幾百拜,有些甚至拜一千拜的。我在澳洲淨宗學院戒學班,就碰到一個中國大陸去戒學班的,他以前是從事電影演員的工作,他後來聽老法師講經以後,一心投入,就把電影工作放下來。長得也非常地莊嚴,個子也很高,很精進用功。他報名參加澳洲淨宗學院的戒學班。他因為聽過我講的因果,所以他認識我。我們在那邊談一些佛法的時候,他就跟我講,他一天拜一千拜,一天拜一千拜,你想想看,不得了,一個月就三萬拜了,一年三十六萬拜,這就是什麼?這也是忍辱啊,這也是精進啊,這也是布施啊,這也是持戒啊,這也是修禪定啊。

  所以老法師說,這個忍是修學成功的必要條件。你修行要成就,這個忍字真的是必須要下功夫。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中國古代人講,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尤其是國家大事,或者是做國家的領導人,那真的要有很深的忍辱功夫。如果你想要出風頭,你要在媒體上放言高論,那就很容易出亂子。所以世間法來講,「小不忍則亂大謀」。佛法來講,「一切法得成於忍」。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完全看你忍耐的功夫。你忍耐的功夫大,你的成就就大,忍耐的功夫小,你成就也小,不能忍耐的什麼成就都沒有。

  有些人,我就看很多,也有在學佛的,他喜歡看電視,我就會勸他了,我說你不要再看那個連續劇了,不要再看那個電視了,那個都是汙染。他跟我講說什麼呢?他說,看電視不要用腦筋。換句話說,念佛要用腦筋嗎?讀經要用腦筋嗎?我跟你講,你看電視才是要用腦筋,為什麼?用妄心哪,你跟著那個連續劇劇情起伏。念佛是讓你一心,讓你修放下、看破,怎麼會用腦筋呢?這就不明白如來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

  所以這些事實擺在我們眼前,老法師說,各位要冷靜的觀察我們周邊這些人物,看看哪些人成就?哪些人不能夠成就?你說像淨空老法師,我們的師父上人,年紀那麼大了,八十八高齡,天氣這麼冷也是要講經,天氣這麼熱也是要講經。早上講兩個小時《無量壽經科註》,下午講兩個小時,這些也都是在修忍辱,一切法得成於忍。他也可以休息,一天講兩個小時就好,不要講四個小時,他還是不疲不厭。

  所以老法師說,哪些人成就?哪些人不能成就?都在眼前。佛菩薩的教訓我們讀了、聽了,細細思惟,再仔細觀察周邊這些成功、失敗的人物,看看歷史上記載那些成敗的人物,我們就證實了佛菩薩的教誨,古聖先賢的教誨是真實的,對我們有大利益。尤其是這個地方教得好,「受辱不怨」,我們這個題,「受辱不怨」,我們會好好發揮,因為這跟我們修學有關,往生西方能不能成就?跟這句話也有關。一個人如果修到受辱不怨,他就跟四相相應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果他沒有能所對待,沒有四相,他就沒有所怨跟能怨。所以老法師說,受辱不怨是真實的德行,一點都沒有錯,這是真的有功夫。

  第二點,老法師說,我們今天講真善美慧,只有在佛陀一生生活行誼當中,在他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中,我們能夠體會真善美慧。現在人講高度智慧,我們實在體會不到,也看不到,但是在佛陀的經典裡面,確確實實見到高度的智慧,這是我們要學習的。能夠隨順大自然,這是最健康的。自己加一點點意思,這是病根。為什麼?因為你著相了,你攀緣了,你起心動念了,就是你加一點點自己的意思在裡面,那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一定是病根,就會怎麼樣?你的貪瞋癡慢疑習氣就跑出來了。所以老法師說,自己加一點意思,這是病根。

  所以佛說貪瞋癡三毒,三毒是什麼?現在的話講叫病毒,你心裡還有嚴重的病毒,外面風寒感染你就很容易得病。內心裡面沒有貪瞋癡,你內心裡面沒有病毒,外面這些東西是沒辦法侵入的,沒有辦法感染的。侮辱是外面的境界,內裡面是指內心,內裡面如果有瞋恚,外面受一點點侮辱,你馬上就發作,這個發作就是病。這個病不能輕看,不能小看,為什麼?因為有意無意當中給人結下深仇大恨,這個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無意當中得罪了人,到以後人家有力量報復的時候,你招架不住,甚至惹下殺身之禍。在古時候遭滅族之禍,都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害死很多人。無意當中得罪人,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註解裡面舉的例子很多。

  剛才老和尚有提到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甚至招來殺身之禍或者滅族。我舉一個例子給各位聽,也許各位都聽過。明朝的時候,有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人叫方孝孺,他這個是有因果故事的,也講三世因果、三世輪迴。他保護明太祖朱洪武開創天下,功勞很大。明太祖死後,又協助了明惠帝的一位忠臣。在方孝孺還沒有出生以前,他的父親選擇一塊地,四面八方風水很好,也準備建造一個墳墓,這在中國來講重視風水祖墳。方孝孺的父親想把他的祖先骨骸埋葬,當天晚上就作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紅衣老人來跟他禮拜哀求,祂說,你所選的風水地裡面住了我很多的眷屬,我們住了很久了。我哀求你再寬延三天,意思是什麼?給牠們搬家。

  所以古代的人,有修行的人,比如說,你不能放火燒山,會害死很多動物。他們怎麼樣?他們會先灑淨,求觀世音菩薩加被,先灑淨以後,會隔好幾天,甚至會稟告天地,稟告佛菩薩。所以你看印光大師還沒有成就以前,他房間有很多螞蟻,小動物,侍者也是很苦惱,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印光大師說,不要理牠,我有德行牠自然會搬家。真的後來印光大師成就了,成為一代祖師,裡面螞蟻都搬空空地,什麼都沒有,牠自然搬家,讓位,把位子讓出來給聖賢。

  所以當時這位紅衣老人就哀求方孝孺的爸爸,祂說,你等我子孫搬到別的地方去以後,你再造墳墓,我一定報答你的恩情。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看得出來,老法師常講的,我們這個念頭是盡虛空遍法界,所謂一念三千,你動個念波,三千大千都感應到了,這就是感應。他想動墳墓都還沒有去動土,紅衣老人那個蛇王已經知道了,祂來跟他入夢,表示這個蛇王也是有修行功夫,祂不是沒有,祂知道你們要動祂的家了,所以祂當天晚上就來入夢。祂恭恭敬敬地說了三次,還跟他說三次,而且千叮嚀萬交待,三天以後再挖土,再動工。是那個蛇王紅衣老人講完以後,再跟他頂禮禮拜,再離開。

  方孝孺的父親夢醒以後,自己想想說,哪有這種事啊?夢中的事情大概都是虛無飄渺,我明天已經看好良辰吉日,要動土了,哪裡可以再延三天呢?這叫做什麼?這叫做小不忍則亂大謀。他算是有善根,照理講是可以不用招來這個滅族之禍。可是不管是上天的好意,或者是這個蛇王的祂的這種靈通也好,先給你入夢,告知你,你應該有預感,這夢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話,那怎麼辦呢?如果你稍微再這樣思考,就逃過一劫了。他不是,他說,良辰吉日,吉時要動土了。這就是什麼?這是我們眾生與生俱來的我執,就是貪瞋癡,為什麼?貪那個吉時,貪那個風水寶地。其實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往後我們還會討論到,老和尚有開示這個道理。

  所以佛家講,心不隨境轉,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這句話就可以改變命運,心不隨境轉,心淨則國土淨,心靜自然涼。問題在心,不在環境。所以心不隨境轉,心淨則國土淨,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這告訴你什麼?你要從因地下手,不是從環境下手。所以蕅益大師說,迷人除境不除心,悟人除心不除境。

  這個方孝孺的爸爸就堅持一定要動工,他說,怎麼可以再延三天呢?就命令工人開工掘地,結果挖到地下一個穴,穴中有一缸的蛇,數百條,他就用火把把牠紅蛇全部燒死。當天晚上又夢見那位紅衣老人滿面怨恨,啼啼哭哭地向他說,我至心哀求你,你竟把我的子孫八百全部燒死在火中,你既然滅我族,我也要滅你族。後來這個燒蛇的人,墳墓做好以後,就生出了方孝孺。誰來投胎的?你們猜,蛇王來投胎的。真的很可怕,蛇王已經修了好幾世了,可以轉生為人了。所以佛陀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你看這個蛇王來投胎,到你家去報仇,祂當你的兒子方孝孺。所以方孝孺一出生以後,他的舌頭是尖的。我們一般舌頭不是尖的,他的舌頭是尖的,很尖,跟那個蛇一樣。

  你要知道,動物裡面最不好得罪的是誰,你知道嗎?蛇!你千萬不要打蛇。大陸東北有一個蛇人,後來很多念佛人去幫他誦經超度,誦《地藏經》超度,那個影片各位都看過,都長那個鱗片像蛇一樣,好可怕。那是真實的殺蛇人,殺蛇的人,每天去抓那個蛇,殺那個蛇,你看他後來變蛇人,因果報應。

  後來方孝孺長大成人,官當到翰林學士,學問非常地好,又忠又孝,你看這個因果是不是很特別?蛇王來投胎的,學問又好,又忠又孝。其中隱藏因果在裡面,你怎麼想都想不透,「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逢時,果報還自受」。因果的玄妙就在這個地方,難思難議,所以錯綜複雜,所以有現報、生報、後報,有顯報、有隱報、有直報、有巧報。

  等到明太祖死後,北方的燕王想要奪取他的姪兒明惠帝的帝位,就引兵南下,攻打南京。一切文武百官都投降了,唯有方孝孺不肯投降,他忠吧?但是只有這樣的話,才會造成整個他家族被滅啊。燕王就命令方孝孺寫榜文詔告天下說,燕王為保護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結果呢?方孝孺知道事情並不是這樣,就寫出報告說,燕賊篡位。他還不照他的意思寫,他寫燕賊篡位,他燕王嘛,所以燕賊篡位。立即觸怒了燕王,燕王大發脾氣的說,汝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就答說了,這又是「小不忍則亂大謀」,滅十族又怎麼樣?你看逞口舌之快,就害死了十族。可是哪裡有十族呢?燕王一想,好,我滅你十族。後來他講完說,十族?只聽過滅九族沒有滅十族,燕王想想,只有九族啊。

  臺灣有個九族文化村,不是這個族,那是我們臺灣的原住民裡面,剛好是有九個部落族,九族。他說只有九族哪裡有十族呢?想來想去,他增加什麼呢?想到了,你老師加一族,就連他老師都算上去一族。就因此方孝孺他們的整個家族連他的老師,統統被他這一句話全部被消滅,滅族。算一算他的十族裡面的,總共被殺的人數剛好八百多人。因果不空,剛好還了前一次他父親把那個穴裡面的紅蛇全部燒死,八百多條,數目是一樣的,果報不虛。很可怕的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這是發生在明朝,真實的故事,真的有這個人叫方孝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因果教育,所以因果通三世。

  老法師說,受辱決定沒有怨恨的心,這個境界非常地高。除了佛跟法身大士以外,受辱,哪一個人沒有怨恨呢?凡夫哪一個沒有怨恨?我以前也講過,我在當組長被督察長拔下來,受那個侮辱放在心中十六年。要不是佛菩薩慈悲,地藏菩薩安排,在二〇一〇年這個督察長太太往生,我去幫她助念說法。病苦拖了三年多,後來捨報往生以後,化解了心中的這個怨。

  所以老法師說,受辱決定沒有怨恨的心,這一句話意思很深,就是境界很高,對我們修學關係重大,我們要非常重視,否則的話,不但對道業有重大障礙,就是算對讀經,深解義趣,也產生了妨礙,你讀經不會開悟,為什麼不會開悟?有這些煩惱存在,它在這裡作祟,所謂火燒功德林。你受辱以後會起瞋恨,瞋恨的話,瞋心就出來了,那就火燒功德林,它在這裡面作祟,作障礙。所以這些一定要講清楚講明白,所以為什麼說一開始我會講說受辱不怨這一集要好好講,為什麼?一切法得成於忍,往生不能成就,修學不能成就,世間法不能成就,統統卡在這個受辱有怨。所以這一集裡面,或者這一個題,經文裡面,我們要好好地探討,對我們修學才有幫助。

  為什麼要講明白呢?《金剛經》裡面講:「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裡面總共提了三次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金剛經》裡面這個經文一開始就跟你提,「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忍辱波羅蜜的時候,「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這是講空有不二,你講說有一個忍辱波羅蜜,但是佛告訴你要離一切相。當你證得忍辱波羅蜜的時候,忍辱波羅蜜就變性德,它也覓之了不可得,性德的體用恢復了,對不對?你還沒有悟的時候,跟你講一個覺法,因為你在迷,跟你講一個覺法。那你悟了以後呢?那你就過著覺的生活了,就像印光大師說,人已經到長安了,就不需要說我人在長安。所以「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你連那個空相都不能夠執著,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所以「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這一段經文裡面事實上在講佛陀的因地故事。佛陀在還沒有成道以前,修得五百世的忍辱,學習如何對治瞋恨,這個故事我們講了很多遍。但是各位,如果每遍都聽,每遍都自我勉勵,你學學佛陀的精神,要成就佛果,要修行有成就,還是真的必須要修忍辱,對治瞋恨。佛陀學佛有一世是在歌利王的時代,「歌利王」是印度的梵語,翻到中文是暴虐的意思。這個國王脾氣不好,很暴虐。有一天歌利王帶了一些宮女出城到山上賞花,玩樂了一段時間以後,歌利王覺得很累,躺在大樹下呼呼大睡。宮女於是輕步走開,繼續在森林中漫遊。

  不久在一座山洞裡面,看到一位非常莊嚴的修行人,心生敬意之餘,便獻上花朵,圍坐在眼前,請教一些人生的問題。這位修行人就是佛陀,在因地菩薩的時候。修行人發現宮女非常有善根,就很仔細的開示人生的道理,跟她們講因緣果報。佛陀說,世間的萬事萬物,因緣和合則生起,因緣離散則滅去。沒有智慧的人,天天都在煩惱煎熬逼迫中打滾。有智慧的人,絕不會迷失在榮華富貴之中,而去造就無邊的罪業,牽引未來無量無邊的苦報,佛陀就跟她們講這個道理。

  宮女們聽得入神,竟然忘了時間已經悄悄流逝了。這時候,歌利王一覺醒來,發現所有人都不見了,到處去找,看到一群宮女圍在一位年輕的修行人旁邊,很恭敬專注的聆聽,心中非常不高興。這個我執就跑出來了,這我所就跑出來,這是我的宮女!他心中就非常地不高興,當下呵斥著說,你是何人?竟敢勾引我歌利王的宮女,你心中有何企圖?難不成你起了貪慾嗎?你心懷不軌嗎?修行人平靜的告訴歌利王,我在這裡修行忍辱,忍人所不能忍,早已不再貪戀人世間的一切。

  歌利王一聽就抽出寶劍,他說,你修忍辱,好,那來試試看,看你能忍還是不能忍?歌利王就把劍抽起來以後,割修行人的耳朵,割下來。修行人沉默以對。你看,他沒有起瞋恨,為什麼?因為他無我相,他也沒有說我忍、我忍,佛陀也沒有,他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各位知道為什麼呢?因為佛陀已經在定中了,「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佛陀當時的心,跟你現在的心不一樣。你的心有我執,佛陀的心無我執。你的心有我執,你就我痛、我痛、我很痛,你就會痛,對不對?佛陀當時那個時候因地,他已經無我執了。所以你說他把它割下去,佛陀知不知道?佛陀了了知,了了見,他知道,但是他有痛沒有苦。我們問題是會痛還會苦,那個我執出來就會苦了,所以會有苦樂憂喜捨,三界裡面的眾生都會有苦樂憂喜捨。

  那修行人沉默以對,保持面不改色,就是他在定中。而宮女們卻嚇壞了,紛紛勸請歌利王,不要再傷害修行人。這時歌利王已經失去理智了,繼續暴怒的罵說,我可看不出他是什麼修行人,我倒要試試他,不但要割他的鼻子,還要支解他的肢體。剛才佛陀的經文講「節節支解」,我們看前面那個經文裡面,佛陀不是在經文裡面講,「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嗎?那個「節節支解」是什麼?就是支解他的肢體,像砍掉還要把他的肉跟骨割開,這叫「節節支解」,到這種地步。

  說完,歌利王真的動手。這個時候,修行人起了慈悲智觀,放下一切執著,當然他是沒有我執了,所以就當下契入三輪體空,沒有受害的我,也沒有加害於我的人,也沒有加害的這個事情。不但沒有起一念瞋恨心,證明佛陀在因地的時候已經不起心、不動念,已經證到法身大士的境界,已經破根本無明了。沒有起一念瞋恨心,反而憐憫歌利王不瞭解因緣果報的道理,才會出此惡心。

  修行人堅定無比的忍辱精神感動了天神前來擁護,一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霸氣的歌利王雖然為時勢所逼,不得不放下寶劍,但心中還是非常不甘,咄咄逼問,你說你修習忍辱如何證明呢?修行人回答,如果我是真誠修忍辱的人,所流的血將化為塗抹、滋潤我身體的乳液,殘缺的身體立即恢復完整。話才說完,血化成乳,歌利王大為讚歎。佛陀當時身體立即恢復相好莊嚴,如實見證修行人的忍辱功力。

  歌利王讚歎之餘,連呼忍辱仙人,請饒恕我的罪過。修行人開示說,大王,當你拿寶劍傷害我的時候,我專注思惟受苦的功德,令心安住不動,所以才能夠我不生任何怨害,而降伏了躍躍欲起的瞋恨心。佛陀他已經破我執了,所以他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他瞋恨心就不生起來,就不會生瞋恨心,我們會生瞋恨心啊。大王,忍辱的最高境界是怨親平等,對於親人跟仇敵一視同仁,而且我將來修行成就的時候,我一定先度你,我先度大王。

  所以這一個公案裡面,也表法什麼?歌利王代表什麼?眾生的瞋恚心,佛陀代表眾生本具的性德,慈悲,我們的性德。所以佛陀在因地示現這個故事表法,瞋恨要用什麼去化解?要用慈悲去化解,要用智慧去化解瞋恨,你沒有慈悲、沒有智慧,瞋恨的心火是沒有辦法降伏的。所以這個公案裡面有這樣的一個表法,但是它都是我們的性德,瞋恨是我們的習氣,慈悲跟智慧是我們的性德。等到你開悟的時候,當你做到怨親平等的時候,煩惱即菩提,瞋心跟智慧是不二的,它入不二法門了。

  所以後來忍辱仙人就要度這個國王,這個國王是後來佛陀這一世裡面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叫憍陳如尊者。所以這個地方,歌利王拿的那個寶劍,這個寶劍就視同我們說的智慧劍,要斬斷什麼?大王的貪瞋癡三毒。所以《金剛經》裡面講,佛在因地裡面修了忍辱波羅蜜,度歌利王的故事,在《金剛經》裡面所表法的也就是什麼?佛陀在因地的時候,已經離一切相了,沒有四相,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所以你要如何做到受辱不怨?就是要離一切相。你沒有四相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受辱不怨。你有我相的時候,一定會起瞋恨心。所以老法師說,這是要真實的功夫。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明顏茂猷。平湖人。戒子弟曰。凡人非從事於忍。斷不知忍字之難。非善惡兩念對勘(kàn)。斷不知忍字之妙。人若不忍辱耐苦。縱有善心。一激即決。一折即墮矣。天降大任於斯人。而必動心忍性。正欲人人透此關耳。大約施濟人。不妨受瞋怒。為人謀。不必辭恨責。任事須當任怨。勸化不避譏彈。有心寬厚。或遭笑侮。此是挾以偕來的。不辨此根。非能善者也。】

  我們來看這一段經文的字句解說:

  『顏茂猷』,他是明朝人,我們在經本裡面提過很多次。他在明朝崇禎七年會試落榜,皇帝念其兼通五經,所以特別賜給他進士。他寫有《迪吉錄》跟《六經纂要》。

  『平湖』就是今天的平湖市。

  『斷不知』,「斷」就是絕對。

  『非善惡兩念對勘』,「對勘」就是對照比較。

  『一激即決』,「決」就是斷裂。

  『一折即墮』,「折」就是挫敗。

  『斯人』,「天降大任於斯人」,「斯人」就是此人。

  『必動心忍性』,這個是《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個都是講忍辱的功夫。「所以動驚其心,堅忍其性,使不違仁」,這個叫「動心忍性」。

  我們稍微提一下這個忍,在《無量壽經·積功累德第八》裡面,有這一句經文叫「忍力成就」,所以到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忍力成就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說這一篇的忍辱,受辱不怨跟我們修行有非常大的關係?就在這個地方。你看《無量壽經》告訴你,「積功累德」裡面就有提到要「忍力成就」。《會疏》說明十忍,「明十忍」,《會疏》曰:「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它說,忍是我們的性德,這個忍是性德,它不是持戒、苦行所能比得上的。「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力大人」,「大人」就是菩薩。「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中說忍法」,菩薩哪十法呢?「菩薩有十法,能淨於忍。何等為十?」「內忍」,第一個叫內忍、第二個外忍、第三個法忍、第四個隨佛教忍、第五無方所忍、第六個修處處忍、第七個非所為忍、第八個不逼惱忍、第九悲心忍、第十誓願忍。

  因為這十忍太多了,我們簡單舉一下內忍跟外忍。「內忍」就是,什麼叫做「菩薩內忍」呢?菩薩對於這些「飢渴寒熱」,飢餓、非常地乾渴、非常地寒跟熱,「憂悲疼痛」,身心的痛苦,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像道證法師,我們常提到她的故事,郭惠珍醫師,她後來也得了癌症,她沒有做任何化療,她沒有吃任何藥,她完全靠這一句阿伽陀藥,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她度一切苦厄,最後能夠成就佛道,四十八歲能夠圓寂。她在病中最苦的時候,她都能畫五尊阿彌陀佛的像出來,非常地莊嚴。這就是道證法師的忍受這種身心的楚切,她「能自忍受,不為苦惱」,她已經做到內忍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外忍」。什麼是「菩薩外忍」呢?就是菩薩對於外面,他所聞「惡言罵詈」,人家惡口罵他。像淨空老法師為了夏蓮居老居士所會集的這個《無量壽經》會集本,很多人毀謗他,惡言攻擊他,老法師都能夠怎麼樣?他能夠外忍,都與這些「惡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和尚阿闍黎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有如是種種毀訾,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

  以上這個十忍,是黃念祖老居士註解裡面所提到的,菩薩忍力成就的十忍裡面,我舉的內忍跟外忍。你就知道你平常所面對的,不管是你身體上的苦楚、痛苦、飢寒交迫,還有你外在的這些毀謗,你都必須要透過這個內忍跟外忍的修行功夫。我們舉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六祖大師,他怎麼修忍辱的?六祖大師在五祖弘忍那個地方,你們都知道他是舂米,經文上講,「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這是第一個我們看到六祖大師了不起的地方。他已經開智慧,他見性,他還是在我們講的大寮,就是廚房,他腰間綁著石頭舂米,踏碓,多久?八個月,做八個月。所以五祖暗中到碓房去看他的時候,他說,求道的人,為法忘軀,應該要像他這樣。

  「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後來六祖大師得到衣鉢以後,人家要去追逐那個衣鉢,所以「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凡經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這是他第二個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忍辱。他已經開悟了,還要在獵人隊躲了十五年。你想想看,這種忍辱功夫有多大?這是我在看《六祖壇經》裡面,六祖大師第二個,他的忍辱波羅蜜,他的忍辱功夫在這裡。

  第三個,六祖大師在見神秀大師的偈語,因為當時五祖弘忍要傳衣鉢,請他們弟子回去寫偈語。神秀大師就寫:「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寫這個偈語出來。就有一個童子,他就把它朗誦起來。就經過碓房的時候,「有一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六祖大師一聽到這個偈語,知道這個沒有見性。「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言:『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

  你看這個又是第三段,六祖大師的忍辱功夫,他已經開悟了,那個小沙彌都還可以看不起他,對不對?第一個,六祖大師他舂米,他已經開悟了。第二個,他開悟以後,拿到衣鉢以後,他還要躲這些惡人,他還要躲在獵人隊裡面,躲了十五年,這第二個忍辱。第三個,他知道這個神秀大師的偈語沒有見性,然後他問這個童子,他說,你誦這個什麼偈?童子大概知道他不認識字,「爾這獦獠」,就瞧不起他,「獦獠」就是沒有文化水平的,我們現在講說文盲,你這沒有讀書的人,「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

  神秀大師在南廊壁上,寫《無相偈》,弘忍大師教大家,「依此偈修,免墮惡道」。六祖大師說,「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六祖大師怎麼說呢?他說,「上人」,你看,他對這個童子也好,對別駕張日用也是這樣稱呼。「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你看,他還沒有走到堂前,就是法堂,這是他修忍辱的地方。他連法堂,八個月竟然都沒有走進去過,你想想這種功夫有多到家?「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他要去頂禮那個偈,他也知道這個偈,神秀大師的偈語還沒有見性,他也依照他的師父的教誨說要頂禮這個偈語,「免墮惡道」。六祖也想去頂禮這個偈語,你就知道這也是一種忍辱功夫。他說,拜託這個童子說,你引我到這個偈前作禮好不好?

  然後惠能大師說了,「能曰:『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因為他不認識字,所以就請旁邊這個張日用讀給他聽。「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能聞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他說,我也有一個偈語,請別駕你幫我寫上去。「別駕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你看,又第四次給他侮辱了,爾這獦獠,你也會作偈?人間希有,「其事希有」。「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以上我念這一段《六祖壇經》經文,充分證明六祖大師受辱不怨,他早就做到了,為什麼?因為明心見性以後,我剛才講的,就沒有所謂怨跟不怨了,他三輪體空了,沒有我相了,這個是提到忍辱的時候,我特別把這個經文拿出來做一個對比。

  我們再下來看下面這個:

  『正欲人人透此關耳』,「透」就是穿過。

  『施濟』就是幫助。

  『恨責』,「恨」就是怨恨,「責」就是責備。

  『勸化』就是勸勉、度化。

  『譏彈』,譏諷跟抨擊。

  『笑侮』就是嘲笑、戲弄。

  『挾以偕來』,「挾」就是夾雜、夾帶。「偕」就是俱跟同。它的意思就是說,「挾以偕來」就是說這些瞋恨、嘲諷、挫折等逆境,它會夾雜在裡面,伴隨著各種善行一同出現。所以你做善事的時候,就有這些嘲諷、瞋恨、挫折跟著來這個意思,這個叫做「挾以偕來」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明朝的顏茂猷是平湖人,平湖在今天的浙江省境內。他教誡他的子弟說,「凡人非從事於忍,斷不知忍字之難」』,一個如果沒有經過忍耐功夫磨鍊的人,他是不知道忍字有多麼困難,要經過考驗。如果不是心中善惡念頭交戰,必定不知道忍字有多麼困難。若非心中善惡念頭交戰,也絕不會體會到忍字是多麼的奧妙。所以這一段裡面,他告誡他的子弟,這一段說,「凡人非從事於忍,斷不知忍字之難」就是說,我們一般凡夫都是怎麼樣?我們都是道理明白,但是理明白,事糊塗,境界上做不了主。為什麼境界做不了主呢?因為沒有任何功夫可言,而且沒有禪定功夫,加上瞋恚的習氣很重。

  所以你如果沒有任何事相上的境界來考驗,你就不知道忍字有多難。心上面有一把刀,忍字心上有一把刀,你看多難。這個尤其是在感情上,比如說是丈夫有外遇,或是男女之間感情有外遇,那個就是真的是心如刀割,就是不知道忍字之難。我們講得很容易,要做到真的很難。如果不是善惡在那邊拔河,如果你有修習佛法,你有從事善的行為,你有一點善的種子,或許你有親近三寶,沒有「兩念對勘」,就是對照的話,你就不知道忍字的奧妙。

  這個我引用一個故事來給各位聽,印證這段經文的奧妙。也就是說一定要經過事相上境界的考驗,沒有經過善惡拔河,你不知道忍字是有多麼不可思議。也就是說,你如果經過善惡拔河,如果善的力量大過於惡的力量,你才知道說,哇,這個忍是充滿著智慧呢,忍是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妙用,就是忍字之妙。但是如果沒有善惡拔河,你如果沒有善的種子在裡面,比如說你聽經聞法,你念佛功夫,如果你沒有這些善的力量蓋過你惡的力量。你知道我們惡心所是二十六個,善心所才十一個,《百法明門》裡面這樣講。惡心所二十六個,所以怎麼樣?你起惡念的機會大於善念的機會,一定報復的。

  所以為什麼很多,我們看新聞報導,世間的這些因果事件裡面,都同歸於盡,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沒有善的種子,沒有布施的功德、沒有布施的福德、沒有積功累德、沒有善知識的勸化、沒有聽經聞法,沒有拜佛、念佛、懺悔,沒有行善,他到時善沒有種子,那就會毀於一旦,同歸於盡。

  我認識一個修行人,這是真實的故事,她也是某某功德會的委員。她先生中風,這位師姐本身沒有很大的智慧,她也沒有開智慧,先生因為中風,你看,沒有智慧就是會愚癡,她先生人老心不老。因為她先生沒有學佛,所以就是世間人的習氣很重,那怎麼樣?因為人一旦中風,行動不方便,躺在病床上就很無聊。他也不聽師父講經,也不念佛,也不聽經聞法。她想說先生無聊,要去做善事,她竟然給他看那種不應該看的電視節目,我們一般講叫,在臺灣來講就是說限制級的電視節目,這種劇情就是,我們一般講就是淫慾的那種影片。好了,她又偏偏請了一個外勞在照顧她的先生。有一次就看到她的先生,她師兄就跟那個外勞牽她的手,就摸她的手,大概是外勞拿東西給她主人,他就摸她的手。她看了以後嫉妒心就生起來了,然後看了好幾次以後,她就有一點點懷疑了。

  有一天她早上要出門,早上要出門以後,她就想說,我先生會不會利用我不在的時候,跟這個外勞有什麼勾搭?或是有什麼邪染的行為?她就拿了一把菜刀,就跟她先生講說,我出去收善款啦。因為她要去收善款,就是要做善事的那個善款,她故意在門外就跟她先生講說,我要出去收善款,其實她沒有出去。她走出去以後又走回來,躲在門後拿了一把菜刀,她想說,如果等一下她先生跟那個外勞,有什麼不正當的勾搭行為的時候,她菜刀就要劈過去了。

  結果她在那邊反觀自照,就是這裡講的「善惡兩念對勘」,她就在那邊想,她說,如果我拿這把菜刀,看到那一幕的時候,我把他殺下去的時候,明天報紙登出來說,某某功德會的某某師姐,某某師父的弟子,某某師姐用菜刀砍死她先生。她說,這還成何體統呢?她說,我是一個學佛人,怎麼落得這個下場呢?這一念迴光反照,生了一個懺悔心跟慚愧心,她就把菜刀放下來。她就忍下來,忍下來以後就清涼了,再仔細一看,也沒有怎麼樣,疑心生暗鬼。多疑心,我們的習氣,就這裡講,「非善惡兩念對勘,斷不知忍字之妙」,她忍下來了,對不對?當然這個還有很多故事,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解釋。善惡兩念對勘以後,才知道這個忍辱有多好,這個意思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不能夠,『人若不忍辱耐苦』,一個人如果不能夠忍辱耐苦,縱然有善心,一受到激怒,就立即怎麼樣?「決」就是斷決了,就瓦解了,什麼瓦解?他的善心就退轉了,不做了。被激怒了,不做善事了,就立即瓦解了。一旦受到挫折就墮落了、退轉了,就是怎麼樣?他受到侮辱、他受到屈辱,他不能夠忍辱,所以他就退轉了。

  所以孟子說,上天將要降大任給一個人的時候,必先磨鍊他動心忍性上的功夫,這正是要讓人都能夠參透這一關。大概來說,布施救濟別人,不免受到他人瞋恚憤怒。你有時候要去幫助他,他還跟你惡言惡口,不免受到他人的瞋恚憤怒。你要替人家辦事、謀事,你還是必須要能夠忍受被人家怨恨、責備。你不要害怕別人怨恨、責備,要擔任大事的人就必須要能夠任勞任怨,你要勸化他人,就不必避諱受人譏諷抨擊,心存寬厚待人的人,有時候會遭受到他人的譏笑侮辱,這些種種橫逆相繼而來,是很正常的。如果你不辨明這個理由、這個根由,不瞭解這個道理,那就不是真正能善於自處的人,『非能善者也』,就是說你不知道如何去調適自己,這個意思,如何自處。

  這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凡人非從事於忍,斷不知忍字之難。非善惡兩念對勘,斷不知忍字之妙」。「天降大任於斯人,而必動心忍性。正欲人人透此關耳」,這裡我們就來提這句話,就是我們常常會朗朗上口的,「天降大任於斯人,而必動心忍性」,這個典故,我們好好可以學孟子講這些話。這是在《孟子·告子下》講的,孟子說,它整個原文是這樣,《孟子》裡面講的原文是這樣:「舜發於畎」,這個字唸犬,「畎畝之中」,「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一段經文我給它唸出來,原因是因為這一段經文很重要。我們常常都聽過,可是不瞭解它整個的大意,所以我特地把這一段,我們好好來認識一下孟子講的這一段,很好的這一句,聖賢教化的這個文。「畎」,「舜發於畎畝」,「畎」就是田間、田地。「傅說舉於版築之閒」,「傅說」他是殷商武丁時候的人,他曾經是一個受刑人,刑徒。在傅險築牆,後來被武丁發現,把他任命做相,做宰相。「版築」就是一種好像現在是水泥工的工作,在兩塊牆的版中填入泥土,這叫做「版築」。「膠鬲」就是殷紂王時代的人,他是賣魚為生的,賣魚跟賣鹽為生。周文王把他推薦給紂王,最後輔佐周武王。「管夷吾」就是管仲。

  「舉於士」,那個「士」是什麼呢?是指管理監獄囚犯的管理者。「管夷吾舉於士」,「士」就是管監獄的。因為這有一個典故,就是當年齊桓公跟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以後,管仲跟著他離開,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知道這個管仲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回,自己要處理。魯君於是派管獄囚的管理員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管仲做宰相。

  接下來,這個「孫叔敖」是春秋楚國的隱士,他隱居在海邊,被楚王發現以後任命為令尹,「令尹」就是宰相。「百里奚舉於市」,他是春秋時代的賢人百里奚,流落到楚國,秦穆公用五張羊皮的價格把他買回,任命他為宰相,所以叫「舉於市」,在市場把他買下來。

  「曾」就是增加的增,再下來這個地方講,「曾益其所不能」,「曾」就是增加。「衡於慮」,「衡」就是橫逆的事情,橫塞。「徵於色」,「徵」就是表現。「入則無法家拂士」,這個「法家」是什麼呢?有法度的大臣。「法家拂士」,「拂」是什麼呢?「拂」就是假借為弼,弼就是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拂」就是輔佐的意思,「拂士」就是輔佐的賢士。「法家」就是有法度的大臣,守法守紀的大臣叫「法家」。

  這個整個白話的意思是這樣: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種田的,舜是個種田的。傅說是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在賣魚鹽的買賣中,他被選出來的。管仲是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把他押回來的。孫叔敖是從海邊被發現的。百里奚是從市場裡面被買回來的。所以這些人坦白講,他們的出身都不是很好,可以講說很下賤、很卑微,但是上天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個人身上的時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鍊,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不能夠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這樣來「必先苦其心志」,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增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人總是經常會犯錯誤的,「人恆過」就是人常常會犯錯誤,然後才會能改啊,才能改正錯誤。「困於心,衡於慮」,人心常常會受到一些事情的困頓,綁在心中裡面,要殫思竭慮的把它想出一個突破的方法,叫「衡於慮」,然後才能夠奮發向上,「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個意思就是說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裡面,然後才能夠被人家瞭解。一個國家,「入則無法家拂士」,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外面如果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國恆亡」,這國家一定會容易滅亡。由此可知,「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由此可以知道憂患使人能夠奮發向上,得到生存之道;安逸享受,「死於安樂」就是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跟敗亡,這個意思。

  接下來我們看第三段:

  【宋李沆(hàng)為相。有狂生叩馬獻書。歷詆其短。李遜謝曰。俟歸詳覽。狂生怒訕曰。居大位。不能康濟天下。又不隱退。久妨賢路。寧不愧心乎。公於馬上踧(cù)踖(jí)曰。屢求退。奈主上未允。不敢擅便耳。終無怒色。】

  我們來看字句解說:

  這個『李沆』是宋朝人,宋朝那時候的宰相,人家稱他叫聖相。他做宰相的時候遵守條制,反對任用浮薄喜事者。他常常告訴皇帝說,要瞭解四方的艱難困苦,把天下回報過來這些艱難困苦,民生的疾苦,他奏文給皇帝知道,希望讓皇帝能夠警戒,去掉那個奢侈的心。所以當時的人稱李沆就是聖相。

  『狂生』就是說行為放蕩的人。

  『叩馬獻書』,「叩馬」就是拉住他的馬,不使牠前進。「獻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陳情,上書,陳述意見,這叫「叩馬獻書」。

  『歷詆』,「歷」就是不斷的,數落李沆的不是,「詆」就是指責呵斥。

  『遜謝』就是李沆本身態度謙卑的道歉,謝罪。

  『俟歸詳覽』,他跟他講說「俟歸詳覽」,「俟」就是等候,等一會兒,我返回我的住家以後,我再仔細看你的報告,詳盡觀覽,叫「俟歸詳覽」。

  『訕』就是毀謗譏諷。

  『居大位』,「大位」就是顯貴的官位。

  『康濟天下』,「康濟」就是安撫救助。

  『賢路』就是指賢者仕進的機會。

  『踧踖』就是外表恭敬,內心不安的樣子。

  『擅便』就是自作主張。

  『怒色』,憤怒的表情。

  這一段的白話我們來解說一下:

  宋朝的李沆當宰相的時候,有一個行為放蕩不羈的狂人,勒住他乘坐的馬,呈獻建議書,並且一直詆毀他的缺點。李沆謙遜的謝謝他說,讓我回去再詳細看你文書中的內容。那個狂生卻是生氣的毀謗他說,你居在高位,不能夠讓天下的人過著安康的生活,又不辭官隱退,妨礙賢能的人貢獻他的才華,已經很久了,難道你心中不覺得慚愧嗎?李沆在馬上很恭敬,又覺得不安的說,我多次想請求退隱,奈何皇上不準,不敢擅自行事、自行退隱。他從頭到尾沒有一點憤怒的臉色。

  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報告老法師對於這一段「受辱不怨」的開示。老法師說,第二十九句是「推多取少」,這個三十句是「受辱不怨」,下面那一句是「受寵若驚」。他說,「推多取少」其實就是戒貪。「受辱不怨」就是戒瞋恨。「受寵若驚」就是有智慧,就是無癡。所以這三句,「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這三句其實在講佛法裡面的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

  佛陀告訴我們,世間所有一切善法,都是以上這三個根本而生起的,換句話說能生無量無邊的善法。反過來說,貪瞋癡這三毒,三毒煩惱能生無量無邊的惡法。這一句話也是老生常談,哪一個學佛的同修不知道呢?雖然各個都知道,哪一個人肯認真去做呢?不能夠認真去做,這就是對三善根真正的意思並沒有搞清楚。所以我們往生淨土,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善根就是講三善根,就是無貪、無瞋、無癡,這是第一點老和尚的開示。

  第二點,老和尚說,三毒、三善根,是我們切身利害的,這是對一切法最低一層的認知。高等的智慧就是明心見性的人,他能夠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高等智慧。能夠瞭解宇宙人生的真妄、邪正,這是明心見性的人。中等根器的人呢?能夠辨別是非善惡。下根器的人,下等人要懂得利害,說實在話,在整個佛法裡面,我們連下下根都談不上。你要懂得利害,你就是會知道什麼叫三善根,你連三善根都做不到,就表示你不懂得利害,那你連下下根都做不到。老和尚講的意思是這樣,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就在切身的利害都不知道,如何能夠趨吉避凶?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老法師說,大家都關心災難,我們都怕外面的災難,也怕我們個人的災難,我們會不會有什麼災難呢?大家都會擔心這個問題。老法師說,當然有很多預言家,會說什麼時候會有災難,也有人問老法師說,會不會有災難啦?老法師說,災難肯定會發生,什麼緣故呢?他說它事實上是有很多預兆的,有很不吉祥的現象,比如說現在氣候不正常,還有人心也有反常,現在的人變成比較麻木不仁。他說,全世界的宗教徒們,不論他信的是什麼宗教,沒有一個人不是在祈禱、禱告,虔誠禱告。老和尚說,這個虔誠禱告有沒有效果?效果是有,有很多同修不斷的、日夜不間斷的在念佛。

  老和尚說,我們在幾十年裡面,我們也有很多體會。他說,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大師提醒我們,他說,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而是今人所必需。所以佛法它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佛法究竟是什麼呢?古人說得好,諸佛菩薩所講的理論不出自性,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事相不出因果,就是佛法所說的理不出這個心性,佛法所說的一切事相不離這個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因果,種豆不會得瓜、種瓜不會得豆,種什麼因它就有什麼樣的果報,這個事情談不上唯心、唯物,這是事實真相,也就是感應的道理。你說會不會有災難?你種這個因就會得到這個果報,你不種那個因就不會有那個果報。所以災難關鍵在心,在你的心。

  老法師說,他常常跟大家介紹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他說,諸佛菩薩講諸法實相,就是事實真相,不外乎是自性、因果,因此善心一定得善果。災難現前,老法師教我們說,宗教家都教我們要懺悔、悔改,這個話說得不無道理,為什麼?他說,所有的災難是我們自己不善業所感召來的。不管是你個人災難,或是整個大環境的災難。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宇宙的來源、生命的來源,世間所有現象的變化。佛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性都很難懂,這個字認識,意思我們都不懂。我們意識當中,想像當中那個心,不是佛所說的那個心。

  何以知道不是佛所說的心呢?我們念《楞嚴經》就明白,《楞嚴經》一開端那一段經文就是讓我們瞭解,佛所說的心是哪個意思?釋迦牟尼佛跟阿難尊者的對話,我們看了以後,才曉得我們自己對於佛經這些名詞術語會錯了意。禪宗說得好,「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這段話的意思,你要把心性兩個字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成佛了,你就不是凡夫了。換句話說,凡夫對這兩個字,概念搞不清楚、模糊,真正搞清楚,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薩,這話是真的。所以心性這兩個字真正認得了,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位的菩薩。我們講明心見性,那明心見性的人,就是他能夠徹悟到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他見到心性,那是法身大士。他說,十法界裡面的人沒有這個能力。

  老法師又說了,第七點,老法師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這是佛說的,在中國古時候堪輿家所言看風水。算命常講「相隨心轉」,看風水的人常講,「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他說,你要把這些話合起來仔細想想,我們消除災難就有辦法了。有災難現前,這個不是福地,為什麼不是福地?我們這些人沒有福,如果我們這些人肯修福,這個地方就變成福地了,就變好了,所以福人居福地。福地哪裡有災難呢?福地當然沒有災難。

  所以諸位要把佛菩薩的話,古人這些話綜合起來看,我們就找出一條非常有效的消災免難的方法,就是什麼?怎麼樣可以沒有災難?怎麼樣可以把我們這個地方變成福地?怎麼樣可以讓我們變成福人?那我們福人當然居福地,可以吉祥平安。老和尚說,最根本的方法、最好的消災免難的方法就是斷惡修善,老和尚這一段講得很好。

  你怎麼樣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福人?你怎麼樣可以把你的家變成一個福地?這是小的來說。大的來說,你是個善人、是個福人,你住的這個地方是福地,這個地方就可以消災免難。那要怎麼辦?要透過教育,讓這個地方的人都能懂得斷惡修善。他說斷惡修善從哪裡斷起呢?從心地上斷起才是真的有效果,真正發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樣才叫做斷惡修善。

  第八,老法師說,善惡的標準要搞清楚。《感應篇》講這三句話就是「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老法師說這三句話就是三善根。我們能不能做到?佛告訴我們,善惡最淺顯的標準是五戒十善,從事相上講真正做到十善業道,那個道就是幸福之道。我們想求福,福從哪裡來?我們想求福,那福報從哪裡來呢?福從善來。

  世間人都想要求福報,老法師把問題點出來,就這麼簡單。福從哪裡來?從善來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這十善,你統統要做到真幹才行。從理上講,凡是為自己、為家庭,這個念頭是惡念。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這個念頭是善念。把理跟事結合起來,我們發心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修學十善業道,這是真善。聽清楚,是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修學十善業道,這是真善。為我自己,為我家庭,為我小團體修十善業,轉不了業。

  換句話說可以消災,轉變災難做不到。個人可以得福,因為你那個福報太小了,抵不過你的業力。大乘經上常講,眾生造貪瞋癡的業力之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所以我們小小的一點點五戒十善,就能夠躲避禍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一定是理論跟事實相結合一體,才產生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消業障,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你的心量愈大,你的福報就愈大,中國諺語講量大福大,是非常有道理的。

  度量小的有什麼福報?一定要拓開心量,佛菩薩的福報大,因為他心量大。經上常講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福報大,什麼樣的災難他都沒有。心量小的縱然修福,想要免除這個災難也很困難。但是修總比不修好,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老法師在這一段裡面講得非常地好,各位不曉得有沒有聽清楚?為眾生、為社會、為人民修十善業道,是真善。這樣心量大,所修的善它可以消除災難。但是如果你是為自己、為家庭、為個人,你所修的十善業道,他是有福報,但是他要逃過災難很困難,他要避開災難、要免除災難很困難。但老法師說,他修總比不修好,這是第八點。

  第九點,老法師說,古老的那些傳說裡面,依據不外乎三大類,最高明的就是定功。第一個,是定功。第二個,是數學推算。第三個,是鬼神。就是對於災難的預測,禪定最好的人、高的人、禪定功夫深的人,他能夠突破虛空,他可以看到過去,看到未來,這是可靠的。但是這個不容易做到,你沒有這個功夫做不到。這是第一種,禪定功夫。第二個,數學,數學是科學之母,從數學裡面推斷也相當準確。但是那個數學推斷,數字上差一點點,小數點後面幾個零也不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從數學裡面去推斷,準確性可能達到百分之七十,還有一點,部分是忽略掉了,會不準確,並不是完全準確。第三點,鬼神,有靈媒他跟鬼神往來,鬼神告訴他,這是所謂的災難的三個預測。

  第十個,老法師說,鬼神有五通,除了漏盡通祂沒有以外,祂有天眼通、宿命通。可是鬼神祂縱使有五通,祂能力不是很大,天神的能力比鬼神高得很多。在中國,在外國傳說裡面,我們看到很多。孔夫子教導我們實事求是,儒家教我們趨吉避凶,就是觀察禍福要來之前它有預兆,觀察這些預兆。儒家講「上天垂象」,上天垂象不是神的指示,是自然現象。「上天」是指自然,看到這個自然現象,就知道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在「受辱不怨」的這一段裡面,老法師說,這一段裡面講「受辱不怨」,它是講無瞋。剛才我們講說無貪、無瞋、無癡,所以「受辱不怨」是講無瞋,它是斷貪瞋癡,無瞋。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看得非常重,古人說「士可殺,不可辱」。在古代的中國,讀書人講求的是這個道義。「士」,現代的話就是知識份子,古時候讀聖賢書的人,殺頭無所謂,侮辱絕對不能夠接受,把侮辱看得非常嚴重。

  佛法傳到中國以後,佛敎菩薩,敎菩薩就是教學生,佛家的術語就是什麼?菩薩就是佛的學生,教學生修養德行有六個綱領,就是經典裡面常講的六度,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翻成中文是「度」。這六個綱領就是學生的守則。你既然要做佛的學生,一定要遵守這六條,這六條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裡面就有忍辱這一條。實際上佛說的並不是忍辱,佛講的是忍耐,忍是忍耐的意思。翻經的大德,就是我們中國翻經的古大德,看看中國人的國情、中國人的習尚,剛才不是講士可殺不可辱嗎?所以在翻經的這些古大德,就把這個意思帶進去,因為他考慮到中國的國情、中國人的習尚,把侮辱看得這麼重,就把「忍」後面加一個「辱」,所以翻成「忍辱」是這樣來的。

  當時佛陀的意思是忍耐,但是中國的翻經大德把它加一個中國人的概念,叫忍辱,是專門對中國人講的。這種翻譯符合世尊教學的總原則,就是應機說法。這個譯法適合中國人的根機,也就是說適合中國社會的需要,翻得非常好!那個辱都能夠忍了,還有什麼不能忍呢?辱都能夠忍了,那還有什麼不能夠忍呢?沒有事情不能忍的。所以翻成忍辱非常恰當,適合中國人修行。

  「受辱不怨」,怨是一種怨恨。一般人是受辱,受人侮辱,說實在話,縱然能忍,不加以報復,但是怨恨的念頭多少會有,對不對?幾乎每個人都會這樣,除非他已經證果了。這裡講縱然能夠忍不加以報復,但是怨恨的念頭多少會有。這就是冤親債主的由來。這種怨恨的念頭,說實在話,是將來報復的業因跟根源。我們現在已經抓到問題的核心了。為什麼會有冤親債主?為什麼會有業因果報?為什麼會有將來報復的業因跟根源呢?就是出在有怨恨的念頭。

  這一生沒有報復,讀聖賢書,忍過去,你這一生不報復,是因為你有讀聖賢書,忍過去了。下一次碰到,它又發作了,為什麼?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在他阿賴耶識裡面,它沒有轉識成智,法身大士才會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菩提。所以你沒有轉識成智,沒有成為法身大士以上的,沒有成佛,都在阿賴耶識裡面,下一次碰到它又發作。

  學佛諸位都能夠相信,人決定不是只有一生,還有來生。如果只有一生,來生都沒有了,那這個事好辦。老和尚說,麻煩的就是人有來生。他說,現在在西方,我們看到美國、加拿大,老和尚以前在那邊弘法很多年,外國人對於前世,前生後世他們相信。為什麼?因為他們對於佛經講的六道輪迴,他們也承認。承認是哪些人?基督教徒跟天主教徒。他們從前不相信六道,現在相信有六道,怎麼相信的?透過深度的催眠,他們相信了。現在在外國,催眠這一些案件有幾十萬個案例之多,他們出版的書也相當的豐富。通過催眠,這個人說出他前生,他說出來之後,記錄下來然後去調查,說前生多半是一兩百年前的事情。但是在政府裡面,這些檔案資料裡面都還保存,果然查出來,他這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到過這個地區去的,對這個地方非常地生疏,完全不瞭解,他居然可以說出一兩百年前那個地方的社會狀況,他的名字叫什麼名字,他住在什麼地方。問他都市街道的名稱,他所使用的錢幣,他都能夠正確的說出來,經過查證,果然是真的,沒有錯。這是外國人對於這種催眠,他已經相信有前世今生。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由於水平有限,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感恩頂禮!)   
推薦閱讀:

TAG:1 | 5 | 11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