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毒蛇 | 野人部落
05-26
野外活動被毒蛇咬傷可謂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應當盡量避免被毒蛇咬傷。不要去招惹這些不速之客。今天介紹的是中國最毒的十種毒蛇。希望大家對它們有所認識。它們分別是白唇竹葉青、白唇竹葉青、白眉蝮、尖吻蝮、尖吻蝮、灰藍扁尾海蛇、金環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王蛇、眼鏡王蛇、原矛頭蝮、圓斑蝰、圓斑蝰、舟山眼鏡蛇。
- 白唇竹葉青 此蛇又名竹葉青、青竹蛇。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形似烙鐵。頭頂具細鱗,吻側有「頰窩」。上頜僅具管牙,有劇毒。體背鮮綠色,有不明顯的黑橫帶;腹部黃白色。體最外側自頸達尾部有一條白紋;上唇黃白色。鼻間鱗大;鼻鱗與頰窩間一般無鱗片。背鱗起棱,21-21-15行;腹鱗147-167;尾下鱗雄55-73,雌41-66。體全長雄性可達541-673毫米,雌性可達745-872毫米。主要棲息于山地林區,日夜均有活動。此蛇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以及華南地區。竹葉青這種蛇比較膽小,受驚嚇易逃跑。故很多時候都是突然從草叢或樹上串出。難免嚇人一跳。因其渾身綠色偽裝的很好,故在野外要格外注意。咬傷癥狀 常看到兩個較小的針尖樣牙痕,被傷後數分鐘傷口即見紅腫,傷口灼痛難忍,其附近可見血性水泡,較重者患肢上端可見瘀斑。傷者有頭痛頭暈、眼花、嗜睡、噁心、嘔吐、胸痛、腹脹、食欲不振等反應。
- 白眉蝮 通身棕褐色為主,眼睛後方為線狀白色條紋,似眉毛。頭大,呈三角形。分布全國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受驚時多逃跑,不主動襲擊。咬傷後癥狀發病凶,全身出血,傷口劇痛、組織壞死。咬傷癥狀 有兩個深而清晰的牙痕,傷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圍腫脹明顯。局部壓痛,活動則加劇,腫痛於2~4天為甚。傷口出血不多,但常見有黃色粘液滲出,局部能看到瘀斑及水、血泡。全身癥狀多出現在傷後1~6小時,眼瞼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是蝮蛇傷早期中毒的特徵之一。
- 尖吻蝮 俗稱五步蛇。它為脊椎動物門眼鏡蛇科。蛇體細小,盤成圓形,頭在中央,尾含口內,狀如古代銅錢大小,故又名「金錢白花蛇」。蛇頭略粗於體,長方圓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條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細密片組成的橫環紋帶,黑褐色的節帶較寬,節帶四十五至六十節,腹部灰白色或黃白色,黑褐色的節帶,顏色淺淡,氣微腥。主要產地在湖北浠水縣蔡河、關口、望城等區。身棕褐色為主,頭大,呈三角形,鼻子上翹(看上去像叼了個煙頭),兇狠,主動襲擊人。癥狀發病凶,全身出血,傷口劇痛、組織壞死。
咬傷癥狀 較蝮蛇咬傷嚴重。牙痕較大、深,間距寬。常伴有出血。傷口劇烈灼痛和局部脹為該蛇傷一大特點,傷口紅腫脹而向外蔓延,可擴展至軀幹部。傷口附近有較大的水、血泡形成,而且有較大較深的局部組織潰爛與壞死。較快出現且來勢兇猛。常見全身不適,畏寒、發熱,心悸,胸悶,氣促,視力模糊。
- 灰藍扁尾海蛇 灰色深藍色相間。腹部扁平寬大,鼻端及吻部同樣扁平。灰藍扁尾海蛇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但由於它們的口部細小,攻擊性較低,因此對人類的威脅並不特別嚴重。灰藍扁尾海蛇生活在近海處,特別喜歡河口的地方。善游泳,離開水則笨拙,呼吸時投身出水面,換入新鮮空氣後又潛入海水中,有趨光習性。主要以鰻類魚為食。卵胎生,每次產仔蛇3–5條。海蛇是一種神經性毒蛇,主要含神經毒素,能麻痹被咬動物的橫紋肌,人咬傷嚴重時可以致死。產于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國外見於印度半島沿海等地。
- 金環蛇 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雲南、福建、海南等省(區)。背面黑色,有許多黃橫紋。分布長江以南,受驚時逃跑,但離它太近時會張口咬人,咬傷多見。傷口不腫、不痛,數小時後全身癱瘓,呼吸停止。
金環蛇咬傷癥狀 一般情況下,被咬傷部位30分鐘內可見兩個較小的如針尖樣大小的牙痕,極少有出血。傷口不痛或微痛和麻木感,並向近心端逐漸蔓延。傷口可出現局限性輕微紅腫,呈「荔枝皮」樣。全身癥狀一般在傷後1至4小時才出現。有頭暈眼花、頭痛、胸悶氣促、噁心、腹痛、咽喉不適、全身肌肉疼痛、四肢乏力、舌頭活動不靈、張口困難。如延誤處理,多數人病勢會迅速惡化。
- 銀環蛇 說到金環蛇就要提到銀環蛇。它們倆可是兄弟啊!也是很毒的。其背面黑色,有許多白橫紋)。分布長江以南,受驚時逃跑,但離它太近時會張口咬人,咬傷多見。傷口不腫、不痛,數小時後全身癱瘓,呼吸停止。銀環蛇咬傷癥狀 一般情況下,被咬傷部位30分鐘內可見兩個較小的如針尖樣大小的牙痕,極少有出血。傷口不痛或微痛和麻木感,並向近心端逐漸蔓延。傷口局部不紅不腫,任何人不介意就易貽誤診治。全身癥狀一般在傷後1至4小時才出現。有頭暈眼花、頭痛、胸悶氣促、噁心、腹痛、咽喉不適、全身肌肉疼痛、四肢乏力、舌頭活動不靈、張口困難。如延誤處理,多數人病勢會迅速惡化。
-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眼鏡王蛇以通身黑褐色為主,頭豎起,扁頸。分布我國南方。性情兇猛,為毒蛇中體型最大的。會主動襲擊人,緊咬不放。咬傷癥狀 能看到較大而深的兩個牙痕,牙痕間距常大於1.8cm。首先局部感到劇痛,並逐漸發生紅腫等急性炎症,中毒發展迅速,局部癥狀尚未充分表現以前就會出現全身中毒癥狀。被咬傷後半小時內即覺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睏倦思睡,繼而流涎、嘔吐,出現言語障礙。
- 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是蝮蛇的一種,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體型小但很可怕的毒蛇。原矛頭蝮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頸細 頭背布有很多細鱗片 吻較窄,兩鼻間鱗較小,隔有數片更小的鱗片。左右兩眼上鱗之間一橫排上有小鱗14–16片。鼻鱗與頰窩鱗前緣之間有1–數片小鱗。體長1米左右 體背顏色棕褐,在背部中線兩側有並列的暗褐色斑紋,左右相連成鏈狀,腹部灰褐色,有多數斑點。有夜行性。
- 圓斑蝰 也叫百步蛇。頭部成三角形,嘴間向上翹,頭頂成暗綠色,頭側黃色,背部由頭部至尾有黃褐色黑邊之菱形斑,黑邊在體兩側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對稱而成沙漏狀,是台灣體型最大毒蛇。台灣最危險的蛇類,致死率占第一位。其毒液屬於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時內死亡。中毒癥狀:臨床上可見明顯血小板減少,患出極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腫脹、起水泡與血泡,對循環系統有嚴重影響。
- 舟山眼鏡蛇 通身黑色為主,頭豎起,扁頸。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性情兇猛,能長時間對峙,噴射毒液,但不主動襲擊人。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腹面污白色,頸腹具灰黑色寬橫斑及其前方的兩個黑點。頭呈橢圓形,與頸區分不十分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沒有頰鱗;上唇鱗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鱗後入眶。第四、五兩枚下唇鱗之間嵌有一枚小鱗。背鱗平滑,中段21(19)行;腹鱗162~182,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38~53對。咬傷癥狀 被眼鏡蛇咬傷後,傷口即感疼痛且漸加重,範圍迅速擴大。局部常見兩個牙痕,傷口流血不多,而且很快閉合變黑,周圍皮膚呈現紅腫。傷口中心有麻木感,並向近心端蔓延。局部常有水泡及組織壞死並難癒合。一般在咬傷後約2至6小時,病人感睏倦、胸部悶脹、心悸、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畏寒、發熱。
推薦閱讀:
※花花和野人噶公生了兩個小野人噶公!
※美麗女子竟與野人噶公結婚生活在一起?
※南亞觀 | 想過與世隔絕的日子? 這裡才是你的家
※為什麼很多電影里原始部落的人牙齒不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