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7)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九 

  

【193】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四面,我們看甲四:果地功德。

 

  那麼整個唯識學的教義,主要是在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所謂的「萬法唯識」的道理。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麼我們生命的所有的過程,都是「自變自緣」。也就是說生命只有兩個重點:一個變現,一個是攀緣。

 

  那麼你所接觸的影像是誰變現的呢?是第八識的業力變現的。我們過去生的善惡業力,變現很多的人、變現很多的事情,這一點我們是沒辦法控制的,不管你有沒有修行,都沒有辦法控制。第八識的業力成熟的時候,「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業力的變現這一塊,是不能抗拒的。那麼誰去攀緣它呢?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所以事實上,我們的生命是兩個重點: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心力。兩個產生交互的作用,業力去牽動你的心力,然後,牽動你的心力去造業,又加強了業力,所以這兩個就產生一種展轉的一種循環的力量。

 

  心力跟業力的一種交互作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偉大的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恆轉如暴流」。就是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個生生不息的水流,它從過去流到現在,它也一定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那麼這個生命的水流,在唯識學它講出了兩個特色:一個是相續,一個是變化。那麼《楞嚴經》在講生命現象的時候,它也提出了變化跟相續這兩個概念,不過《楞嚴經》它提醒所有的修行者,要注意相續這一塊。我們一般人都會重視變化,而忽略了相續,這個是很錯誤的盲點。當我們失去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會痛苦,因為我們喜歡安穩、喜歡永恆。其實變化給你的痛苦是一時的,《楞嚴經》警告所有的修行者:其實在粗顯的變化的波浪當中,你要更注意那種相續的力量,因為這個對你的影響是深遠的。

 

  所以《楞嚴經》在修行當中,它提出了因果相續的概念,它說我們在觀一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續的概念。比方說果報的相續,我們的生命當中偶爾會出現一時的病痛、一時的障礙,這個我們都可以接受,因為它很快會過去,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一個長久的病,那對你的傷害就很大,它可能會毀掉你的青春、毀掉你的人生,因為它是怎麼樣呢?——它相續不止,甚至於影響到你的來生。所以我們不要看到只是變化的這一塊,其實傷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沒有注意到那個相續的果報。

 

  那麼《楞嚴經》說,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是由相續的因地而來。我們如果說偶爾起起煩惱,這個問題不大。你看我們有時候去菜市場,看到一些可憐的眾生,我們也會一時的慈悲心、感動,把它救來放生,但是一時的善心在佛法來說,沒有太大意義,對你人生的轉變沒有太大意義。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當做你的願望、當做你的目標、當做你人生的理想,經常的去做,那這個意義就重大了,為什麼?因為它產生了相續的力量。所以在因地當中,所有在你心中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的那種相續的力量,是你特別要注意的,因為它對你的影響既深且遠。所以從唯識的角度,它認為生命不是改變你一時的情緒,我一時的起善念、一時的起惡念,這個都沒有太大意義,關鍵是你是不是能夠改變你那種相續的功能,這個才是根本的問題。

 

  【194】相續的力量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是清凈的相續。當然我們從修行角度:先破妄,再顯真;先斷惡,再修善。因為人性先求離苦,再求得樂。我人生沒什麼快樂也就罷了,但起碼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榮華富貴,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離開痛苦是我們第一個訴求,當然痛苦來自於雜染的相續。

 

  那現在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了:當我們要斷除雜染相續的時候,一定要找到病根:為什麼你會相續?當我們的生命在出現錯誤的時候,為什麼你一個人會一錯再錯的錯下去,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你做了第一次的時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個推動你去繼續的往火坑推,那種相續的力量是怎麼來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這樣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種相續的力量是誰給你的呢?

 

  唯識學說因為你有第七意識的自我意識,這最可怕——「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當我們出現一個煩惱的時候,本來煩惱是生滅的,第六意識本來就是生滅嘛!但是當第七意識向內干擾第六意識,構成了因地的相續;當第七意識跟第八識結合的時候,構成果報相續,所以第七意識是罪魁禍首。

 

  所有生命的輪迴、所有因地的錯誤的相續,都是自我意識造成的,沒有其它的問題。所以唯識學的成功,就是告訴你:你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們一個人做了錯事,會一錯再錯,因為你想要掌控這一切的人生,一種自我主宰的概念,這個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識學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們的病根找出來了。如果你不對治第七意識,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實你生命的本質——這個水流是很難改變的。所以當我們考慮要把水流,從一種六道的水流轉成一種往生的水流,轉換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須要面對你的自我意識了,那就不是斷惡修善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因為你要斷除你惡念的相續,就必須把自我意識挑出來,面對它、處理它。

 

  所以整個唯識學的修行,從初發心的資糧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對自我意識,因為它是病根。這個病根不斷,春風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來生,前功盡棄。因為它相續的力量沒有斷,你只是斷它的枝葉,它春天到的時候,它繼續會犯錯。也就是說我們輪迴到現在,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們為什麼繼續輪迴呢?因為你沒有斷相續,所以這個唯識宗,它就把這個斷除生命的相續——所謂自我意識,把它當做一個修行的重點。

 

  【195】果位的差別——資糧位

 

  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面對這種自我意識,我們是怎麼個方式?

 

  它的整個修行的過程是什麼?我們現在來介紹一下。那麼首先分成兩科:第一個果位的差別。這個是從唯識的角度,來說明斷除自我意識所創造的相續,它的差別的果位;第二個會通異說。那麼從其它大乘的教法當中,再跟唯識的判教,來做一個會通,把它融通一下。

 

  好,我們先看從唯識宗的角度,來談果位差別。這個地方分成五科:一、資糧位;二、加行位;三、通達位;四、修習位;五、究竟位。

 

  好,我們先看第一科的資糧位,我們先看它的名稱,再看它的內容,為什麼安立做資糧位?這個名稱是怎麼安立的?好,請合掌:謂此位菩薩深信解唯識妙理,發深固大菩提心,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名「資糧位」。

 

  那麼所有的菩薩,當然都是從凡夫開始,這個凡位的菩薩,當然他充滿了煩惱,也充滿了罪業,這兩個因緣,在他的生命中是相續的。但是這個菩薩在煩惱罪業的洪流當中,他成就了三種功德,第一個:「信解唯識妙理」。那麼這個唯識的妙理,當然包括了兩塊,我們前面講過,第一個唯識相。就是因緣果報的道理,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你造的善業強,你以後受用的影像,就比較如意、美妙;你罪業造的重,來生你接觸的影像,都是讓你痛苦、讓你挫折的,這個叫「自作自受」。那麼第一個就是唯識相,講到緣起。第二個講到唯識性。在整個相狀當中,是我空、法空的,沒有誰在主宰,完全是一種心識的活動而已,是無我、無我所。那麼當然我們看後面的意思,這個菩薩他是怎麼理解呢?很關鍵了——「信解」,這個菩薩的理解,多少帶有仰信的味道。因為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相對淺薄的,他只有聞思的智慧,所以他並沒有一種很深刻的修慧,沒有一種三昧所發動的一種斷惑證真的智慧,他只有一種偶爾能夠調伏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多少是仰仗他的皈依,反正佛陀這樣說,我就相信了,仰信佛陀的真實教誨。所以他這個理解,是帶一點信心的支持,他產生的理解,這第一個,說明他的智慧的水平。

 

  再看他第二點:發深固的大菩提心。這個菩薩最可貴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他有堅固的願力。雖然他的智慧水平不高、他屢受挫折,但是他的重點:絕不放棄!他對於佛道的追求、對眾生的悲憫,上求下化這個願力是值得讚歎的。我們可以往後看它的偈頌就知道了,這個菩薩值得讚歎的重點,在於他的菩提心是非常堅固。就是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他一種絕不放棄的心態,在支持他的菩薩道。

 

  第三個功德:他為了不斷的進步增上,他有殊勝的資糧。這個資糧特別指的是福德資糧,他廣大的修福,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所以叫做「資糧位」。所以這個資糧位的菩薩,在整個煩惱跟罪業的衝擊之下,他的心中有三道光明出來了——微弱的智慧、堅固的菩提心跟殊勝廣大的資糧。當然他的特點在資糧,當然整個階位的根本都是菩提心,你沒有菩提心,不管你怎麼修,你就不是菩薩了,所以他這個根本是菩提心。

 

  那麼這個菩提心,是怎麼樣來支持著菩提心呢?就是靠資糧來支持的菩提心,不是靠智慧哦。也就是說他這個菩提心,為什麼他能夠一路的跌跌撞撞,受到煩惱罪業的刺激,他還可以走下去呢?因為靠他的福德力支持,所以叫做資糧位,但是他還沒有產生智慧,所以他就是叫「資糧」,他的菩提心完全靠它的資糧來支持他。我們來看它的內容就很清楚了,好,我們把它念一遍: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

 

  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名資糧位。

 

  那麼資糧位,為什麼這個菩薩叫「資糧位」呢?這個菩薩他內心當中有四種功德,當然最根本就是內因力:他有堅固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的願力!這個菩提心,有三種力量來支持他,第一個:善友力。這個凡位菩薩很重要就是依眾靠眾,同參道友的相互的支持,因為他的逆境太多了。資糧位菩薩是內憂外患:內有煩惱的衝擊,外有業力的干擾。所以他的這個同參道友不斷的鼓勵他、勉勵他,是很重要的;第二個:作意力。他平常也會聽經聞法、如理思惟,產生一定的觀照。當然作意力是薄弱的,我們待會看就知道了……;第三個是很重要的:他有廣大的福德資糧。他有每天不斷的功課、布施、持戒、忍辱,他靠他的善業力來支持、來保護他。那麼他對於唯識的義理,雖然有很深刻的信解,但是因為他缺乏禪定的功夫,因為他的心識是散亂的。那心識散亂,他的理解往往只是一種解悟,而且帶有一點信仰的成分,所以對於能空,能取的空跟所取的空,這兩種空性,這種我跟我所的空性,「多住外門,修菩薩行」。這個菩薩,其實他多分理解是業果的成分多了,他對唯識相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是有很深刻理解的;但是對空性:我空、法空這一塊,相對薄弱。所以他的整個生命當中,他的菩薩道是怎麼修的呢?——多住外門,修菩薩行。

 

  我們前面講過,我們的心有兩個門:向外的門,叫做「攀緣心」,因為你接觸外相;向內的門,是觀照到我空、法空的心性的本體,叫做「安住」,向外叫攀緣。那麼這個菩薩,他偶爾也會去做義工了、參加法會了、參加放生了,但是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心」的活動是有所得的,他對這個善業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由這個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所以他的本身的生命當中,因為空性的體會薄弱,所以他是以有所得心來修菩薩行。所以對於二取:「能取」跟「所取」所產生的隨眠,這個是煩惱的種子沒有伏滅的功能,而且對於煩惱的現行,也沒有伏滅的功能,叫做資糧位。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菩薩多分來說是在業果上修學,但是可貴的在哪裡呢?他是有成佛的願力,他有度化眾生的願力。那麼身為一個菩薩,他本身強大的願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多住外門,修菩薩行」,就造成了下面的偈頌。我們看《唯識三十頌》,是怎麼解釋這個菩薩的,天親菩薩是怎麼形容這個資糧位的菩薩,我們把它念一遍: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那麼這個菩薩,我們先談談這個菩薩的智慧的觀照是怎麼樣:「乃至未起識」。這個菩薩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不能夠生起這個「識」,這個識是指什麼呢?古人解釋:抉擇的智慧——抉擇識,不是一般的顛倒識。就是說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第一念是攀緣的、是有所得的。所以這個就有問題了,因為你一旦有所得,那就帶有自我,有自我意識,你就很容易創造對立,你就把一真法界切成兩塊。那麼對立的結果只有兩種情況:不是愛,就是恨,所以他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相對不足的。

 

  「乃至未起識」,所以這個菩薩,他不能產生第一念的正念正知。當然我們會講到,他這個菩薩是有深厚的慚愧心,他能夠產生第二念、第三念的反省跟覺照,但是他生不起第一念的覺照智慧,這說明這個菩薩的智慧相對薄弱。但是他可貴的是下一句話:「求住唯識性」,他有堅固的願望:追求聖道的功德。這個菩薩好就好在哪裡呢?他不得少為足。他跟人天種性還不一樣,人天種性是斷惡修善,他把它當做正常;那麼這個菩薩是有遠大的理想,雖然他一時做不到,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的願望,所以他心中經常有一種作意告訴自己:我一定要保持進步,所以他有廣大的理想,好就好在這個「求」字,他不斷的要求自己進步,去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但是雖然他有這個願望,因為他智慧不足,他產生的結果是什麼呢?「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對於能取、所取的這種自我的相狀,他沒有調伏的能力,這個叫做資糧位。

 

  【196】資糧位菩薩一言以蔽之:願力堅固,觀慧不足!

 

  資糧位菩薩一言以蔽之:願力堅固,觀慧不足。舉一個例子:你看蘇東坡,跟佛印禪師是好朋友,是吧?那麼他們兩個經常在一起參禪論道。那麼有一天,蘇東坡在這個禪堂裡面自己打坐,當然參禪的人,他主要修空觀,內觀真如嘛,那麼他在照見五蘊皆空的過程當中,他得到很殊勝的體悟,所以從觀中、從定中三昧出來,從那個觀照力出來的時候,他寫了一個偈頌,他說:「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前面的偈頌是讚歎空性、真如佛性的功德,真如佛性是天中天,是生命中最尊貴的。那麼他「毫光照大千」,這個是尊貴,而且具足廣大的清凈的功德。前面的偈頌是讚歎真如法的殊勝;下面那句話,是讚歎自己,說自己是:「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那麼他覺得他跟空性有一點相應了,他就寫完以後就很滿意了,就叫侍者趕緊的把這個偈頌過江去拿給金山寺的佛印禪師,而且要侍者一定要佛印禪師親自批註了以後,再拿回來。那佛印禪師看了以後,就就著這張紙的背後,就給他寫了兩個字:放屁!那麼寫完以後,侍者就如實拿回來了,蘇東坡一看不得了:我這樣子尊重他,他如此羞辱我,就趕緊領著侍者就過江去,要跟佛印禪師理論了。到了佛印禪師的寮房的時候,佛印禪師已經走了,門鎖起來了,門外面貼了幾個字,說:「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這個就是資糧位的菩薩。我們不能懷疑蘇東坡在佛堂裡面那一份的相應,他的確有相應的力量,但是資糧位的菩薩問題在哪裡呢?他經不起逆境的刺激,「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就是說他不是完全沒有智慧,不是這樣,他沒有智慧他怎麼能夠做一個菩薩呢?菩薩是覺悟的眾生嘛。就是說他的智慧,僅次於「信解」唯識妙理。他在佛堂靜坐的時候,息諸外緣的時候,智慧會生起;但是外境一刺激他的時候,他第一個反應:自我意識就出來活動了。但是這個菩薩,好就好在他的願力很堅強,所以在菩薩戒裡面講到資糧位的菩薩,它給他兩句讚美的話,說資糧位的菩薩,因為他有強大的誓願力,他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雖作惡業,速疾能悔」,這第一個特點;第二個「若墮惡趣,終不久留。」

 

  就是說雖然這個菩薩,是控制不了自我意識的,也就是控制不了他的煩惱,但是他有一個很殊勝的功德,叫:增上慚愧。因為他是有理想抱負的人,跟我們一般人一天過一天的不太一樣了,所以他的願力的支持,雖作惡業,速疾能悔。他一旦犯了錯,他回到佛堂,做功課的時候,他馬上會發覺到,然後懺悔,立誓改過:我下次不能再犯錯。當然他可能下次又會犯錯,但是他不斷的自我反省,他會從中得到很多的經驗,累積很多增上的力量。

 

  所以這個菩薩是跌跌撞撞,但是他還是不斷的保持進步的,所以「雖作惡業,速疾能悔」。他沒有第一念的正念,但是他有事後反省的能力,所以這種菩薩,一旦墮落到三惡道的時候:「若墮惡趣,終不久留。」因為他的善根力太強,他的菩薩種性太強,遇到痛苦刺激的時候,他那種自我反省能量一起來,他很快從三惡道彈出來,不像我們一般凡夫沒有理想抱負的人,做一隻狗就要做很久,因為你沒有產生反彈的能力,從痛苦中、從障礙中,反轉的能力我們是薄弱的,但這個資糧位的菩薩他不是,若墮惡趣,終不久留。

 

  那麼當然凈土宗的學者,對資糧位的菩薩,他是這樣看,尤其善導大師這樣看資糧位菩薩,就是說整個成佛之道,最困難的地方是資糧位的菩薩,這個關過了,那就一帆風順了。這個菩薩內有煩惱、外有業力,還有天魔死魔的干擾。在這個階位的菩薩他這是:煩惱干擾你、外境——五蘊的魔境刺激你、你的冤親債主也來障礙你,然後死亡也來破壞你,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凈土宗的祖師們,是勸所有資糧位的菩薩往生凈土,尤其是到了末法時代。因為你資糧位的菩薩是「多住外門,行菩薩道」,你是有所得心嘛,有所得就是有攀緣,那什麼意思呢?就是外境對你影響很大了。如果他是法身菩薩,他不管正法、像法、末法、對他都是完全一樣,因為他根本就不住相,乾淨的相、雜染相,對他是完全沒有差別。但是做為一個凡夫菩薩,你來到三寶地跟來到放逸的地方,是影響很大的,因為他「多住外門」。

 

  所以當你在正法、像法的時候,資糧位的菩薩沒有往生的急迫性,因為你還遇到相對好的環境跟善知識的攝受,但是到末法時代,資糧位菩薩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就是在末法時代來臨的時候,法身以上的菩薩,什麼正法、像法、末法,對他是完全沒有影響的。但是這個末法時代衝擊最大的是誰呢?就是資糧位的菩薩,他是禁不起末法時代的衝擊,因為魔強法弱時代來臨的時候,對一個資糧位的菩薩傷害最大。所以如果我們在資糧位菩薩,在這麼一個問題嚴重的情況,趕快到凈土去,其實是很好的選擇了。

 

  【197】果位的差別——加行位

 

  好,我們來看看下一個。那麼這個菩薩,經歷過這麼最難的一個問題的點以後,他慢慢的用功,就來到了第二個階位——加行位。那麼這個「加行」這兩個字怎麼說呢?我們先看它的名稱的解釋:

 

  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為趣「見道」住「唯識性」故,復「加功用行」伏除二取,故名「加行位」。

 

  那麼前面的資糧位的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其實他的觀行薄弱。觀行薄弱,但是這個菩薩,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的菩提心很堅固,而且他積集廣大的資糧。所以他按照他的願力,跟他斷惡修善的這種持戒修善的力量,他跌跌撞撞、進進退退,經過多久呢?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很長了!當然他很多時間都是退轉的,因為資糧位菩薩很慢的話,他可能會修修修……修得不錯,突然間有一世,得大福報的時候放逸了,然後打回原點,他經常是這樣子。當然他是一個有願力的人,他會自我反省,所以時間久了,他在錯誤的累積當中,他會摸索出一條道路,所以他總有一天,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時間的時候,經過他長時間的修福修慧,而且再加上他的願力,他一直希望能夠安住唯識的空性,就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進入了加功用行的階位。

 

  這個「加功用行」我們說一下。資糧位的菩薩,或多或少會接觸人群,因為他是靜不住的,他在佛堂待不下去,待不會太久,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頂多了。所以他多少會涉獵六度的法門,雖然他做得不夠好,但是他是有理想的。但是到了加行位,他有兩個特點,一定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息諸緣務;第二個他加修止觀。加行位的菩薩,他知道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他人生的成敗關鍵到來了!所有加行位的菩薩,他絕對不會住在人群,不可能!他一定住在深山,要麼就喜馬拉雅山,要麼就哪一個山上。所以加行位的菩薩,他知道他的生命,他的關鍵時刻:他轉凡成聖的時候到來了!因為加行位是資糧位的凡位菩薩跟通達位——聖位菩薩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所以所有加行位的菩薩,一定會息諸緣務,沒有例外。

 

  所以加行就是說:他必須要放棄跟人群接觸一段時間,來幹什麼呢?加功用行來伏除二取的煩惱,他開始在對治我法二執了。當然這個時候,修習我空觀、法空觀叫「加行位」。這說明這個菩薩他從前面的發了菩提心、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從一種動態的修學而轉成一種靜態的修學,這叫「加功用行」,是這個意思,安立名稱。

 

  我們來看看他到底在加功用行做了些什麼事,我們看下一段:菩薩為趣入「見道」,體會「唯識實性」故,加功用行,修「四尋伺」、「四如實智」,歷「暖」「頂」「忍」「世第一」、、、,逐漸伏除二取之相,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 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名「加行位」。

 

  這個是《成唯識論》的一個解釋。說這個菩薩他從前面的一種資糧位,一種動態的修學而轉到加行位的時候,他慢慢的開始內觀,從外求變成內觀。內觀什麼呢?內觀唯識的二空的真實體性。就是說他整個一大阿僧祇劫,都在思惟業果的道理:怎麼樣斷惡修善這一塊。那麼他這個時候在觀察:這個業力到底是誰造的?果報又是誰去受用?來觀察這個因果的根本當中,到底是「誰」去造業,又是「誰」去得果報,他去觀察這個道理。

 

  所以他加功用行,從向外攀緣轉成迴光返照。那他是怎麼觀呢?他修「四尋伺」跟「四如實智」。四尋伺,這個「尋伺」就是一種觀照,在唯識的專有名詞叫尋伺,就是一種觀察、觀照的意思。那麼它把一切法,把它切成四個元素,叫做名:名稱的「名」;義:義理的「義」;自性:它有它自身的體性;第四個:差別。

 

  也就是說,這一切法就是四個東西構成,每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名言安立;那麼名言安立以後,你一定要有一些你的思考:這個花是很漂亮的,這是名言吧?一個讚美的名言。那麼你說它很漂亮,他就出現一種概念了——意象:喔,它是美貌而不是醜陋,那麼這個美貌有它的自性,當然也有它的時空的差別:它的美貌也僅是限於現在,可能一個月以後它就凋零了,它的美貌就失掉了,它有它很多差別的時空相。

 

  比方說中國人常常說沉默是金,「沉默是金」這個法,它有它的名、義、自性、差別,這是一個名言,它本身也沒有自性嘛,沉默是金。但是這個沉默是金這句話,也得看場合,有些場合,沉默就不是金了,因為你要跟他討論,你都不發表意見,人家以為說你沒有興趣了,沒有參與感。

 

  所以沉默是金,它有差別因緣: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是沉默是金;有些場合、有些時間,沉默就不是金了。所以他如實觀察以後,他得到結論:一切法沒有自性!

 

  他把每一件事都把它切成四塊:名、義、自性、差別以後,名也沒有自性、義也沒有自性、它的自性也沒有自性、它的差別也沒有自性,所以一切法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它的好壞、得失、成敗,完全是你自己安立出來的。所以其實業力只做了一件事情,我們現在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業力,你會痛苦:這是我業障重,不是!因為你打妄想,應該是這樣講。

 

  因為業力給你的痛苦是一時的,它是刺激性的痛苦、它是感官的痛苦,那你的痛苦為什麼會相續呢?因為你不斷的去想它,而且你做負面的思考,展轉相續,這最可怕了。其實業力給你的刺激只是一剎那而已,就像佛陀說的:它射出第一支箭,是業力這一塊給你的,但是後面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是你的妄想,你的名言安立很多的想法,然後你自己讓你自己痛苦。

 

  所以一個人會痛苦,業力的比例不高,一個人會痛苦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很會打妄想!你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不幸的是你墮入的都是負面的思考,所以你很痛苦。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痛苦都歸咎於業力,它只佔一部分,它只是占前半段而已,後面的相續,都是你的打妄想,安立出來。

 

  所以這個加行位的菩薩,他靜下心來以後,他觀察這個一切法:其實都是你的遍計執。所以他把業力以外的依他起保留下來,他把業力以外的東西,遍計執,觀空——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他只保持業力的假相這一塊,保留下來,因為它還有用處,後面還有用,但是他把自己妄想分別,所安立的這一切法都破壞了。

 

  那麼剛開始叫四尋伺,就是觀察,等到他得到堅固的理解了以後,叫做「四如實智」。其實這四個是完全一樣的,他也是觀察名、義、自性、差別,只是他得到了明確的理解,叫做「四如實智」。那麼他經過這樣子的觀察以後,他經過了什麼階位呢?——暖、頂、忍、世第一,然後慢慢的伏除能取所取的相狀。我們解釋一下,「暖」位,那麼這個暖位,是取什麼呢?取它的鑽木取火。它舉一個譬喻:說我們拿一個木頭,拿一個那個木頭管子,在木頭上不斷的鑽鑽鑽……旋轉,欸,火還沒有出來,但是它先出現煙,有暖相出現。這譬喻說呢:這個菩薩真實的我空、法空的智慧雖然沒有現起,但是他有那麼一點相應了,因為他的禪定增加了,他的心靜下來,他的菩提心除了善業的資糧以外,多了禪定的智慧。所以他這個暖相已現,雖然他心中的光明沒有出來,但是已經見到煙了,叫「暖」。

 

  再看「頂」。那麼頂就是說,他這個智慧的光明慢慢的增長,他從下品的尋伺,轉成上品的尋伺,慢慢調伏外境的執取。就好像一個人登上了高山的山頂,一望無際,對外境的真相,看得更加的清楚明白。所以頂位,調伏了所取相,他把外境給他的衝擊,自己妄想打出的這塊,整個調下來了,他只允許來自於業力給他的衝擊,這一塊是不能改變的。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不能斷滅因果,你該受的因果還是該受,但是你的妄想這一塊捏造出來給你痛苦,這一塊妄想,把它拿掉,這是不必要的。所以他對於所取相的執取,調伏了,這叫「頂」位。

 

  再看「忍」位。這個忍,就是隨順忍可,前面斷的是所取相,所取相就是我所,那麼現在他斷那個能取的自我概念,對於能取的自我,他在顛倒妄想當中,他觀察自己的這個自我意識,也是名、義、自性、差別,也是畢竟空的。所以他對於我空的真理,也開始隨順忍可,他也慢慢的往這個方向走了,叫「忍」。

 

  到了「世第一」,他的三昧力增長了,空性的智慧也增長了,經過十六剎那,進入聖道。為什麼叫世第一呢?就是他在整個生命當中,他的有漏位是最後一個階位了。他是六道輪迴當中,諸天都比不上他了,這個人即將告別有漏的凡夫,即將進入聖位了,叫「世第一」。

 

  那麼這個人經過了暖、頂、忍、世第一,這個四加行的階位以後,逐漸的伏除所取相跟能取相。也就是說這個加行位的菩薩,雖然不能夠調伏相縛跟粗重縛,這個「相縛」指的是俱生的這種能取、所取的這種煩惱的現行;「粗重縛」是俱生的煩惱的種子,但是他對於粗顯的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已經可以調伏了。「違見道故」,事實上他還沒有見道,他只是隨順、忍可,就好像這個火還沒有生起,只是見到了煙而已,所以他還是「違見道」,還沒有證得真實的我空、法空的道。所以他對於這個俱生的煩惱的活動,跟它的種子,他有漏觀心,「有漏觀心」我們待會再解釋,因為他帶相觀心,他心中還帶有一種教法的名言相。所以有漏觀心,就是說他帶相觀心,心中還有稍微的有所得,還有種種的微細的分別,所以「未全伏滅」。他對於分別的我法二執,還不能全盤的消滅,因為他還留有一點點的法的這種執取。那麼對於俱生的煩惱是怎麼樣呢?——全未能滅。這個很微細了,就是第七意識相應的俱生的煩惱是不能斷,但他對於第六意識分別起的這一塊,已經伏除了絕大部分了,這叫「加行位」。

 

  【198】加行位觀空的時候是帶相觀空!

 

  來,我們來看看天親菩薩對加行位,是怎麼個說法: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那麼這個菩提心的菩薩,他從前面的資糧位,完全是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一種外相的修學而轉成內在的觀照。那麼經過長時間的暖、頂、忍、世第一的加行以後,他最後是:「現前立少物」。這菩薩把他自己的妄想,慢慢都洗乾淨了,洗乾淨以後呢,但是他還有少物,這個「少物」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我們知道菩薩觀一切法空,空性是一個真理,但是一個沒有入聖位的菩薩,他的心,他不能直接去接觸空性,不可以,因為沒辦法,因為空性是離一切相的,那怎麼辦呢?他必須要夾帶名言,他必須要帶相觀空,就是說: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必須要從名言裡面去思考,然後他的第六意識,才能夠慢慢的隨順於空性,「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也就是說假設他沒有佛法的引導來做一個橋樑,他第六意識是沒辦法進入空性的。因為能詮的道路沒有的時候,他第六意識是不能活動。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在凡夫的階位,只能夠在有相的因緣活動,他到達不了空性的真理。

 

  所以他在觀空的時候是帶相觀空,它有兩種相,第一個:顯教,就是文字相;藏系:他畫很多的唐卡,你不要講太多,你就觀想那個唐卡:喔,為什麼它這個壇城裡面,中間是空性的?是空出來的?就是說它可能是現出一個眼根能夠攀緣的相狀,或者耳根聽的相狀,總之他一定要有一個聖人流出來的法,來引導他,他才可以隨順於空性。所以他雖然調伏了所有外在的執著,但是他那個最後那個法執還是在的,當然他即將要轉入聖位了。但是他將入聖位還沒有進去之前,他的心中還是「現前立少物」,這個「少物」就是那些法義。

 

  那麼「謂是唯識性」,他之所以能夠悟入二空的真如理,他就是靠這個少物,就是這個船,從此岸快要到達彼岸。當然一到了彼岸,他把最後的船,也要舍掉了,但是他即將到達彼岸。這個船不是彼岸,但是他沒有船,他到不了彼岸。所以他靠這個法義的支撐,他慢慢的、慢慢的帶他趨向於二空的真如,但是「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因為他心中還是帶相觀空,還有法義的執取,所以他只能叫加行位,他還沒有到達通達位,就是在這裡,就是關鍵在於:現前立少物。

 

  舉一個加行位的例子: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他在二十五歲,他有一次在徑山坐禪,當然坐禪他是要息諸緣務了,內觀真如,當然前提是你要學過教理,你不能自己創造一個方法。佛法的修學在前面的階位,都一定要傳承——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那麼蕅益大師他當初是學過天台教觀的,他依止天台的教觀參禪以後,他在自傳裡面寫到說:他曾經達到一個境界——「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一念心本來是很乾凈的——清凈本然,但是我們因為第七意識的執取,而執著很多相,執著什麼相呢?根塵!執著我們的根身,這個身體是我的;「塵」就是外在的這些人事的影像,所以弄得我們壓力很大。因為你本來沒有一物,那我們自己多事,就自己去惹塵埃。

 

  那麼這個蕅益大師他這個時候,把這個根塵的塵埃,當下「啪」!放下了——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按照《楞嚴經》的說法:「如鳥出籠」。就像這個鳥它本來在虛空是中飛得很好,但是它不小心跑到籠子裡面去了——被根塵的相所障,那麼加行位的菩薩他慢慢的修我空觀、法空觀,把相給調伏了,就是如鳥出籠,這個鳥它開始回到虛空了,當然他只是一時的相應,但是蕅益大師說從那次以後,他對於身體的執著完全輕薄了,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從他這句話的判斷,合理的推論:他是頂位。因為他「根塵」是所取相,脫落了;但是靈光獨耀,這個「能取」的自我概念,有沒有消掉我們不知道,但是起碼是頂位。一個人一達到頂位,在唯識的判教:資糧位的菩薩是「若墮惡趣,終不久留」,換句話說資糧位的菩薩,還有可能墮三惡道。頂位的菩薩是永遠不墮三惡道了,雖然他有三惡道的業力,但是他不可能得果報了,因為他空性的力量太強了,他可以讓他三惡道的業力永遠不動,從今以迄到成佛為止。他如果沒有到凈土去,他的生命只有兩種情況:要麼做人,要麼做天,他永絕三惡道。這個不是他的業力強,因為他的心態不一樣了,他對於粗的所取相、能取相,這種灰塵都脫落了,所以他已經不可能去刺激到三惡道的業力了。

 

  那麼當然這個菩薩,其實四加行的時間是不多的,不長的,可能是三生、也可能是七生、也可能是幾十年的時間,他不像資糧位要耗一大阿僧祇劫,因為他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他該有的資糧都準備好了。所以到加行位的時候,他一進去就是暖、頂、忍、世第一了,所以他這個時間其實不多了。那麼當然他即將進入聖位,但是他的心中還是現前立少物。好,我們休息一下再來看看,他最後有什麼樣的結果。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三十

 

 

 

  【199】菩薩果位的差別——通達位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六面,我們看丙三:通達位。那麼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他從前面的資糧位——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透過他對於業果的信解,慢慢的、慢慢的進入到加行位。加行位這個時候,他的止觀力量增長了,所以他對於空性的觀照,已經能夠慢慢的順從,對空性的道理雖然沒有證悟,已經能夠順從。那麼經過暖、頂、忍、世第一的階段以後,他最後就到達通達位了。這個通達,他的心正式的通達到空性的道理去了。我們來看它的名稱的安立,請合掌:言「通達」者,「體會」義,謂此位菩薩,發「無漏真智」「體會真,如」,故名「通達」,亦名「見道」。

 

  那麼通達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心中有一種很深刻的、全盤性的體會。這個體會是來自於什麼呢?一種無漏的真智,去體會二空的真如,叫做「通達」,或者叫做「見道」。前面的智慧雖然無漏,但是不能講真智,因為前面的加行位的菩薩是:「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那麼這個加行位的菩薩,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要透過佛陀跟祖師的語言文字的引導,所以他帶相觀空了。既然帶相就不真實,他只能夠叫「隨順」於真如,不能講「通達」真如。

 

  通達真如:你的心要進入真如,對不起,你第六意識只要夾帶任何相狀,你就進不去空性。進入空性只有一個密碼:叫做「離一切相」,不管這個相是雜染相、不管這個相是清凈相,都要放下,否則你第六意識就進不去。所以加行位的菩薩只能夠叫「順從」真如,因為他「現前立少物」。但是這個通達位的菩薩,是把最後的那些法義也放下了,所以叫「無漏的真智」。所以他是全盤的體會契入真如了,也叫「通達」,這跟前面的隨順真如,那這兩個層次不一樣了,他從前面的隨順而趨向於通達。

 

  那麼他到底通達了什麼道理呢?這有兩塊:一個真見道;一個相見道。我們先看看真見道:

 

  體離虛妄,親能證理,實能斷障,故名為「真」。謂「根本智」入無分別,誠證「真如」,能所冥契,諸相叵得,名「真見道」。

 

  那麼通達真如以後,它第一個所通達的道叫「真見道」。為什麼這個道叫「真」呢?當然這個真見道,指的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了,因為這種空性的真理,它是沒有這種虛妄的生滅相,而且它不像天方夜譚,它是可以親自證入的。那麼證入以後什麼好處呢?它有斷障的功能,它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所以叫做「真」。真實的東西,一定要合乎一個條件:不能變化。你得到以後,你永遠就是一得永得,它永遠不會失掉。為什麼財富不真呢?因為你今生很有錢,來生變得貧窮,所以財富對你來說不真,因為你不能永遠的擁有它,你只是借來的,你跟因緣借來的。但是空性的道理,你要麼沒有證得,你一旦證得,你未來的生命,它就永遠不會失掉了,所以叫做「真」。就是根本無分別智它證得真如的時候,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一切相不現前叫「真見道」。

 

  所以我們說過一個人能夠進入真如,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要把所有的相狀放下,把雜染相、把清凈相、把佛法都要放下,那麼這個時候叫「離一切相」,叫「真見道」。它這個「真」就是它離相清凈,或者叫「從假入空」。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相見道:「相」者「類似」義,謂從前「根本無分別智」,起「後得智」,分別諸法事理,模模擬見所有功能,以諸言說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見道」。

 

  通達位的菩薩,他第一剎那先進入空性,這個時候他心中是完全沒有相狀的,但他下一剎那,他出來以後,他會證得第二個叫「相見道」,這個「相」就是隨順、類似。就是說這個菩薩,他從自受用的角度,他依止根本無分別智證得空性以後,但是這個菩薩他曾經發過願,他有什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他從自受用,他一定會同時想到:無量的眾生在輪迴當中,都還在攀緣種種的相狀,受著輪迴的痛苦,所以他就要想要怎麼去引導他,所以他依止願力跟空性的結合,他就會產生有相的後得智。那麼這個後得智它開始活動了,因為他第六意識進入無分別智的時候,他的活動是要停止的,他不停止活動,他進不去空性。但是他進入空性以後,他不像小乘的聖人就永遠休息,他可能只是暫時的休息,因為他的大悲心會把他推出來,所以菩薩安住空性時間不會太久。

 

  那麼他一旦進入空性的法海去過一次,他後來的智慧叫做「後得智」了,他有資格去分別諸法的事理,去模模擬見道所有的功能——「以諸言說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見道」。

 

  【200】真見道、相見道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解釋一下,先解釋真見道。

 

  舉個例子:比方說弘忍大師,他要傳法給弟子們,六祖大師跟神秀大師都提出個偈頌,六祖大師的偈頌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為什麼六祖大師的偈頌,他能夠傳法,能夠傳給他?因為六祖大師的偈頌合乎真見道!神秀大師是一個很用功的人,但是他帶相觀空,他還帶相,「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個鏡子,我一搞臟我就把它擦乾淨、一搞臟就擦乾淨,這個頂多是加行位了——帶相觀空;但是六祖大師的意境是「本來無一物」,連鏡子也不可得,那這個是離相清凈了——諸相叵得。所以他們兩個的檔次是有差別的:一個可能是資糧位,也可能是加行位,你只要帶相,如果相帶的很嚴重那就資糧位,如果相帶的不多——「現前立少物」,那就是加行位。那麼六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的意境,那已經是離相,那是真見道,見道位了。所以他得法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入了真見道了。

 

  那麼相見道是怎麼回事呢?

 

  也舉一個例子:洞山良價禪師,他當時是一個大禪師了,他當時主持了一個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但是他在禪堂跟大家坐了三個月,他一句話都沒講!那麼三個月結束以後,當然大家東西南北來的都要回去了,要回到各自的道場,那麼上座就領著大眾跟和尚告假,上座就說:和尚,您三個月都沒講話,現在要走了,請您慈悲,講一句吧。洞山良價就講了,他說:「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東去西去,當然也可能指的身體,也可能指的是內心,就是你要回去了,有些人往東跑,有些人往西跑,當然你身體往哪裡跑,心就往哪裡跑。那麼這些所有的「去」,最好的是: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相見道。

 

  諸位,這句話佛經有嗎?沒有,佛陀沒有講,但是他講這句話,他是有一定的引導性的,他是什麼?——模模擬見道的功能。就是說這句話不是「道」,但是你把這句話不斷的思惟,它會引導你趨向「道」。也就是說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我們要得到道是叫「文以載道」——從佛陀的文字去尋找「道」,但是這種曾經從「道」出來的人,他們從「道」裡面,能夠創造無量的文字來引導我們。但是諸位,你要知道:你沒有經過真見道,你不要隨便寫偈頌。在蓮池大師的雲棲的規矩裡面:「隨便拈偈頌者——擯。」有人不服氣了:說寫寫偈頌為什麼就要擯呢?蓮池大師說:因為你沒有資格!你沒有真實的見地,哦,我也寫個偈頌出來,結果「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你寫的偈頌必須要隨順於真見道,這種一定要開悟的祖師。

 

  所以我們凡位菩薩呢,我們只能夠說:欸,這句話是某某佛陀說過、這句話是祖師說過,我們才可以去宣揚,不能說:誒,我自己打妄想,想出一個偈頌寫出來,大家回去背,不可以,你沒有那個資格。你沒有資格開一條道路來引導別人,我們現在只能夠做一件事:就是老實的遵從佛菩薩的道路,就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等到你到了山頂以後,你自己可以開出一條道路出來,因為你有資格了,因為你上去了嘛,你可以講出一句話: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可以!這句話經典裡面完全沒有,但是符合佛經,跟修多羅義是相符的,所以它也等同佛說,這個就是相見道。他能夠開出一條方便門,他不用看經典的,他這種人不太需要看經典的,他講的話就是經典,當然這個只是針對空性,如果是一切法的方便門,那他還得學習了。但是他引導大家進入空性這一塊,他不需要學習,但是假觀,他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從真見道以後才有資格叫相見道,就是說這個人有資格,開出一條不同於佛陀、不同於祖師的法出來,而最後的結果的目標跟佛陀是相同的,這叫「相見道」。

 

  【201】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好,我們來看這個偈頌: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那麼這個菩薩,在這個四加行的暖、頂、忍、世第一,進入世第一的時候,他在那種堅固的這種禪定的當中,他修學我空觀、法空觀,突然間「啪」,一念之間,一念的相應,這個時候對於所緣境——「智都無所得」。他本來是「現前立少物」,他本來要依止文字相來觀空,他突然間文字相放下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進入一念不生。這個時候——「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他正式的跟空性相應,這個時候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所有的相。

 

  所以真正的道法是不能形容、不能解釋的,除非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要引導眾生。但是菩薩進入空性那個時候,自受用這個時候,是一句話都沒有說的,沒辦法解釋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一個人入道的時候,是沒有相狀的,所以「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所有的相狀全部停下來。那麼也就是說他是要先成就空觀,他才有資格講到假觀的這一塊。

 

  當然這個見道位時間也不長,它比四加行還短,見道位在唯識的判教:就是初地菩薩的初心那一剎那。入、住、出,從初地菩薩的「住」,入、住、出,住位以後就入修習位了,所以他的見道位只有……可以說一剎那而已,就是初地的初心這一塊。一旦入了住心,那麼他就是後面還有很多路要走了,因為他後面開始怎麼樣?——從空出假,廣設方便,然後真實的積集資糧了。這個時候資糧力,他這個資糧,跟前面的六度的資糧不一樣。前面的資糧多分還是人天福報,因為這個資糧位菩薩還是在六道打滾嘛,這個證得空性的資糧啊,那不是一般的資糧——叫做「成熟眾生,莊嚴凈土」!他所有的資糧,是用來莊嚴他未來的佛身跟凈土,是一種功德莊嚴。

 

  【202】菩薩果位的差別——修習位

 

  我們來看看一個證得空性的菩薩,他後面該怎麼走呢?好,我們來看看修習位。先解釋名稱:

 

  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余障,證得「轉依」,複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故名「修習位」。

 

  那麼這個資糧位的菩薩,從散亂心的一種攀緣,到了加行位的攝心,到了通達位的證入空性以後,他「為斷余障」,初地菩薩的障礙還有什麼呢?在《八識規矩頌》說:「俱生猶自現纏眠」,他還有來自於第七意識微細的我、法二執,非常微細了,所以他必須要去斷除這個俱生的我、法二執,來證得兩種轉依:轉煩惱障成大涅槃;轉所知障為大菩提,所以他繼續的修習無分別智,故名修習位。這個《成唯識論》在講修習這一塊,其實沒有講完全,它只講到自利這一塊。其實這個菩薩,他繼續的內觀真如,往更深層的真如的空性去走,因為他還有微細的執取;但是他向外呢,那是不可思議了——十波羅蜜!他隨緣的去度化眾生,但這個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他有種種的神通三昧了,因為他在加行位的時候,已經成就三昧了。好,所以他是內觀真如、外順眾生,他由恆順眾生,來生起種種的善巧。我們看它的內容:

 

  菩薩於「見道」已,發「根本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證唯識理;後為斷舍俱生起二障種子,證得「菩提」「涅槃」二轉依果,複數修習「無、得」「不思議」「出世間」「無分別智」、、、、及「十波羅蜜」之勝行,經「十地位」,名「修習位」。

 

  那麼菩薩從前面的見道以後,他產生的一個粗分的根本無分別智,斷除粗的分別起的煩惱障、所知障,證得粗的二空真如理。當然這個菩薩他在因地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他不會以此滿足,所以他的內觀還得要繼續走下去。他為了斷舍這種第七意識所相應的、俱生的二障的現行跟種子,證得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他繼續的修習無得、不思議、出世間、無分別智及十波羅蜜的勝行。

 

  我們解釋一下,修習位的菩薩做兩件事:第一個上求佛道。當然「佛道」那就是內觀,但他的內觀,他是無得、不思議——無所得,而且是不思議境。我們前面說過資糧位的菩薩的智慧,完全是思議境,因為資糧位的菩薩要生起智慧,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乖乖的隨文入觀,把祖師跟佛陀的法語背起來:「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他必須從文字去作意,才能夠產生相應的智慧出來,所以他必須要心思口議,他必須要夾帶名言,這個修習位的菩薩,他的智慧是不思議,他不需要名言,他就任運的能夠契入二空的真如理。

 

  《華嚴經》舉一個例子說:這個船要進入大海,最難的是前面那一段,因為它有地心引力,船要離開陸地的時候,他要用力地去劃——要作意。我們凡夫剛開始修習智慧,一定要去背很多偈頌,從偈頌裡面去思惟、觀照,然後才產生那種少許的光明出來。就是剛開始離開大海的時候很辛苦的,因為地心引力要把你吸回來。當這個船進入大海以後,它就任運的可以行走了,它離開地心引力了,這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不管白天、不管睡覺,他的生命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不斷的進步!他沒有退步這件事情,他沒有退步。生命對他來說就是不斷的增上,只是增上的多、增上的少而已了:他努力一點,就增上,就走得快一點;他不努力,就走得慢一點,但是他生命裡面,沒有「退轉」這兩個字了,沒有這兩個字,因為他內魔已除、外魔已消!生命中最可怕的煩惱的障礙——沒了;外在的:這個菩薩不要說鬼神障,魔王都不敢動他。

 

  其實你到了加行位魔王就不敢動你,因為這到了禪定的人——初地,魔王他還是六欲天嘛,魔王只會欺負這個六道眾生的資糧位的菩薩。所以初地菩薩,他內、外的障礙都沒有了,所以這個人再思惟法義很順暢,這個車開得很順,因為他所有石頭都沒有了。所以他的進步叫做自然進步,就是這種進步叫不思議境,他不必刻意去學習什麼,那麼這種智慧是出世間的無漏的無分別智了,跟前面的資糧、加行,要經過一些學習、思考才能夠成就智慧是不一樣的,它任運現前!那麼當然這個指的是他的自受用。

 

  那麼他受用:他開始接觸人群,修習廣大的十波羅蜜去積集資糧,去成就他的未來的法身凈土。經過了十地,這個十波羅蜜剛好配十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經過十地,最後入等覺——成佛!我們來看看這種法身菩薩,這種不可思議的十波羅蜜。那麼嚴格來說,資糧位的菩薩修六度,只能夠叫做六種的「資糧」,沒有資格叫「波羅蜜」,因為波羅蜜,它必須要達到車乘到彼岸,這個到彼岸,包括把自己載到彼岸,包括把別人達到彼岸。所以初地菩薩他只要一出手,他不出手則已了,在佛經上說:初地菩薩一旦現在你的前面,那他絕對不會讓你空過——「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所以他這種十地菩薩,他的每一個波羅蜜,都包括了自度跟度他的殊勝功德。

 

  【203】十地菩薩有六種不共於資糧位的菩薩的六度那麼這個十度——十波羅蜜,我們把它分成兩塊:第一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一塊是真見道所成就了,後面的方便善巧、願、力、智,這個是相見道——後得智所攝。那麼這個六度它有兩塊,當然它也包括一種善業的資糧了,有安樂道。所以十地菩薩他一旦來到人世間,他一定是做大福德:要麼做國王的兒子,要麼做大富長者的兒子,但是這個善業這一塊我們就不談了,我們談談他不共的地方——他波羅蜜的地方,就是十地菩薩他在修這種善業的時候,他有什麼不共的地方呢?我們把前面的四十八頁,把它拿出來複習一下,四十八頁講到這種聖人在行菩薩道的六種殊勝。來,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凈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那麼前面的資糧位的菩薩在修習六度,叫做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修學六度,叫做「波羅蜜」,因為他已經有車乘的功能。我們來看,他有六種不共於資糧位的菩薩的六度。

 

  第一個:他依止是殊勝的,因為菩提心所依止故。資糧位的菩薩要發起菩提心,在唯識學上說:他要靠作意。比方說資糧位的菩薩要布施,他要先想一下才可以布施,他想說:哦,「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能有財庫」。我這個錢財不布施,我死了以後就什麼都沒了,那麼我把這個布施的時候,我把這個生滅的財,轉成一種資糧,我可以把這個資糧,通過死亡帶到來生受用。所以資糧位的菩薩的菩提心,要靠作意來帶動;初地以上的菩提心不必,他任運的生起菩提心,他不必靠作意了,所以他的依止是菩提心。資糧位的菩薩,要依止作意,才有菩提心,他是任運的生起菩提心,所以這個依止是最殊勝的,他的菩提心是主動的菩提心,跟資糧位的被動的菩提心有所差別。

 

  第二個:由事最勝故,具足現行故。那麼他在修習這些六度的時候,他每一個法門都具足其它的法門。比方說他布施,一定包括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他的這種事修是互含互攝的,也特別殊勝。

 

  第三個:處所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他的「處所」就是目標,他一旦出手,一定會對眾生產生兩個效果:第一個讓他現世安樂;第二個讓他來世解脫。所以他的那種善巧方便,他就有辦法施設一套方法,讓你這樣子做了以後,今生離苦得樂、來世解脫,所以他的處所——他的目標是殊勝的。

 

  第四個:由方便最勝。那麼他雖然度化一切眾生,他心中根本就沒有作度化眾生的想法,他「而無一眾生所度者」,因為他心中是無分別智,所以他心中,他去忙完一個因緣以後,他心中沒有留下任何的相狀而去執取。

 

  第五:由迴向最勝。那麼他會把所有的福德、智慧資糧,把它迴向正等菩提,就是迴向他的未來的法身凈土——成熟眾生,莊嚴凈土。

 

  第六個:清凈最勝。他在整個過程當中,不像資糧位的菩薩走的很辛苦,因為他有種種的煩惱障、所知障,來障礙他;他呢,他的身心世界,是一種無障礙的境界,他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204】初地以上菩薩他還有四種的善巧智慧

 

  好,那麼這個是講到修習位的菩薩,他不共於資糧位的菩薩。當然這個他除了空性的自我調伏以外,他還有善巧方便。我們把這個七、八、九、

 

  十,就是這個不共於前面六度的地方,把它念一遍:

 

  七、方便善巧:一迴向方便善巧,二拔濟方便善巧;八、願: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九、力:一思擇力,二修習力;十、智:一受用法樂智,二成熟有情智。

 

  這個初地以上菩薩,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過程當中,除了我空、法空的無分別智以外,他還有四種的善巧智慧。

 

  第一個:方便善巧。他第一個能夠迴向,他會把這種有為的事相,回歸到無為的真如——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這個是講他的自利的功德;那麼他第二個:拔濟方便善巧。我們前面說過:初地以上的菩薩一旦出手,他一旦遇見你,他一旦出手,他一定有救拔你的功能,不像我們資糧位的菩薩,只是跟你結個緣,他一定有他實際的效果出來,他有拔濟方便的善巧。

 

  第二個:願。那麼他心中有兩個願,第一個:當然求菩提願;第二個:利樂有情願。也就是說他對世間的果報,完全無所求了,不像資糧位的菩薩偶爾打打妄想,還會去追求人天的福報。

 

  第九:力。思擇力跟修習力。思擇力指的是他對於道理的觀照:空觀、假觀的觀照;修習力是指的他對六度的事修。他一方面理觀,一方面事修,不斷的去要求自己增上。

 

  第十:智。那麼受用法樂智跟成熟有情智。那麼受用法樂智是指他的自受用,他開始親近十方諸佛,學習佛法的時候,他有殊勝的法樂,包括涅槃寂靜樂、菩提覺法樂。我們凡夫的心,外表很多的妄想跟障礙,佛陀說我們的心就像湯匙,哈哈,湯匙去接觸甜美的湯,沒有感覺,所以你去讀大乘經典,你沒什麼感覺很正常,因為我們是湯匙;那麼聖人的心去聽佛陀說法,就像舌頭,他跟這個美味的湯接觸的時候,他有這種法樂——受用法樂智。那麼當然他在自受用過程當中,他也會去施設一個方便,去教化眾生——成熟有情智,他會把他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那麼這整個十波羅蜜的關係:前前引生後後,後後持凈前前。後面的東西,對前面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來,我們來看天親菩薩的偈頌: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那麼天親菩薩讚歎初地以上的菩薩的智慧是: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那麼這種無分別智有三種功德:第一個無所得。他度了這麼多眾生,他不覺得他有在度眾生;不思議:那麼他這種智慧是任運現前的,他不必經過如理作意,也不要帶相觀空,他自然的跟這個智慧相應,而這個智慧是什麼智慧呢?是一種無漏的清凈的智慧。無得、不思議、出世間,是讚歎這個智慧的殊勝。那麼這個智慧有什麼好處呢?——「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他能夠地地舍掉煩惱障、所知障,成就大菩提跟大涅槃。也就是說他的六波羅蜜,從前面的資糧而轉成功德莊嚴——菩提涅槃,二轉依果。因為他已經不在三界六道得果報了,除非他乘願再來,按照他自受用來說,他自己是安住在菩提涅槃,當然他的大悲心來到眾生的世界,示現各式各樣的相狀,那另當別論了。

 

  【205】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無分別智?

 

  好,我們講到修習位。還有五分鐘,大家可以提出來什麼問題,討論一下。

 

  學員:「師父慈悲開示,請開示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與無分別智的區別在哪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無分別智?」

 

  師父:無分別智在凡夫的階位,他要如理作意,也就是他是要思考的。因為你什麼都不想,那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打妄想!因為你不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是什麼都不想,那是自然的流入法性大海,他是游於甚深法性三昧;那我們什麼都不想,那就自然的打妄想。所以你是要有想,當然這個想,你不是按照自己的自我意識推動的,你是依止佛陀的言教: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必須要安立一個法在你的心中,由法來帶動你的心去想——就是皈依法。你不可能離開了法去修無分別智,不可能!你沒有那種能力,離開了法你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打妄想,只有一種情況,因為你的障礙太大了。

 

  我們凡夫的心就像一條魚在逆水中游,所以你很自然就打妄想,很自然!因為你的煩惱障、所知障會衝擊你,你第六意識夾帶了煩惱障、所知障嘛。所以你能夠入無分別智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抓住這個法,逆流而上,所以凡夫的問題就是障礙太大。

 

  其實思惟法義不難,關鍵是你是在逆水中思惟——你來自於你內心的煩惱障、所知障太大了。所以如理思惟,是修無分別智的第一步,而且這個剛開始要在佛堂修,你不能夠說你:我一開始就來到這個雜染的境界,我修無分別智——你馬上失敗!因為你本來煩惱就重,外境又刺激你,你這不是內憂外患,是吧?所以剛開始的修學,按照《小止觀》的次第是先靜中修,因為你的善根薄弱,你必須把你心中的觀照力,慢慢培養起來的時候,你才能夠踏出佛堂去歷練。也就是說當你是一個幼苗的時候,它是需要保護的,你不能把一個幼苗丟到暴風雨當中,結果就退轉了。

 

  所以無分別智:第一個依止法義思惟;第二個要在佛堂修。在這個障礙沒有現前的時候,就是這個煩惱障所知障,它刺激你最少的時候,你一天裡面,一定有時候心哪,相對心平氣和,對不對?沒有太多敵人,這個時候是你最好的時候,趕快把這個善根栽培起來,你不能在兵荒馬亂的時候,修無分別智,所以無分別智的修行,剛開始是:息諸緣務。

 

  【206】是哪個意識在提醒第六意識、教育第六意識?

 

  學員:「師父上課時曾經提到,可教育第六意識提升到正念思惟,請

 

  問這是哪個意識在提醒第六意識、教育第六意識?或是第六識的自我提醒、自我教育?」

 

  師父:第六意識它有很多的心所,我們這次沒有談到心所,因為我們只是個概要。其實第六意識的心王,它有五十一個心所,其中我有講到叫「作意」——如理作意,對不對?「心所」就是它的功能,因為第六意識本身沒有好壞,它只是一種想像、分別。它的好壞是它旁邊的眷屬,就它跟什麼心所在一起,它就變成什麼樣。因為第六意識交了很多朋友,它本身沒有好也沒有壞。但是第六意識要能夠產生一種所謂的思惟,它必須有作意,而這個作意,是經過學習以後的如理作意:它要經過前面的佛法的思想教育,到勝解、到念、定、慧,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先經過佛法的教育,然後遇境逢緣再把這個作意帶動起來。是誰讓第六意識去思惟法義的?就是第六意識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叫做「作意」心所,就是靠它。你要經常保持警覺性,你警覺性不能太差。

 

  所以我們培養第二念的正念,就是你隨時要知道,你煩惱活動的時候,你的作意就開始要提醒你:哦,你已經陷入到一種障礙境界了,這個時候你的如理作意就要提醒你了。所以你受戒對你有幫助,因為受戒這個「戒體」就是一種作意,它會提醒你:你的第六意識受到煩惱攻擊了,它有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或者你發願也可以。但是你如果說沒有受戒,也沒有發願,那你就糟了,你第六意識要被煩惱攻擊了,很久很久很久你才知道、你才會發覺,那就不是第二念的正念,那可能很多念了。所以你要麼受戒,要麼自己要發願,你要有一個願力。因為你有願力,你才可能保持警覺性,你才可能保持,而這個時候作意才會出來。所以是誰在提醒第六意識呢?就是第六意識裡面有一個功能,就是作意心所,是它幫助你了。好,最後一個問題。

 

  【207】對治自我意識,是指以眾生、菩提心為出發點嗎?

 

  學員:「請問什麼是自我意識?是自以為是嗎?對治自我意識,是指以眾生、菩提心為出發點嗎?」

 

  師父:好。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想要主宰的概念出來——有所得。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去得到一些什麼東西,好像今生,我不得到一點東西啊,不太甘願的感覺。就是說我們希望在今生的當中,拿一點東西,把它拿到來生去受用,有這種概念,你想要主宰它、想要去攀緣它,這個就自我意識了。

 

  就是第六意識它不安分——真如不守自性,本來你不要去攀緣,該你的,什麼都跑不掉,但是我們就喜歡多事。就是說按照因果法則:你不要去追求,該是你的東西,它自已會顯現的,你根本不要多事的,但是第七意識就喜歡多事——去攀緣,就把整個心給搞砸了,把因緣搞砸了。就是這因果法則,本來它是一個自然的輪動:你造善,你一定會得到安樂的果報,但是你去攀緣它的時候,就讓這個果報變成卑劣——本來是功德莊嚴,變成人天有漏的福報了。所以我們想要去得到一個東西,有所求、有所得,這個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對治自我意識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無分別!因為有所得心,它必須要靠很多的分別去帶動它。所以你看天親菩薩,怎麼讚美這個初地菩薩:「無得不思議。」第一個無所得的智慧。

 

  我們剛開始會建立一個善惡的概念,這個是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永遠活在善惡,因為你這個善惡還是有所得。你要從善惡的概念,要進入到無所得:就是說你該造善還是造善,你該斷惡還是斷惡,但是你不要有一種想要去得到什麼東西的思想,因為該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因果法則是絕對不會錯亂的。不是說:哦,你求,它才會有,就是你求,結果把因緣搞砸了,佛法是這個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莊嚴,那你要去求,那對不起,你啟動了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可怕,它擾亂了因果,第一個:因地,它擾亂第六意識,讓你的所有的資糧變成卑劣;更可怕的是第七意識,它向內跟第八識結合,把你所有的業力變成生死輪迴。所以這個第七意識的可怕,內、外都干擾:向外干擾第六,讓你所造的善業是有漏;向內它干擾第八,把你的業力串成生死輪迴。所以它的可怕是不得了的,它的影響是不得了的——內、外干擾。第六意識跟第八識都是依他起性,本來都是無辜的,就是第七意識——自我意識在那邊作祟。所以你看,整個唯識學第一個下手:就是除了一開始斷惡修善——資糧位的菩薩,一到加行位,就開始面對你的根本問題了——就自我意識了,一到加行位以後,所以這塊是很關鍵。

 

  當然凈土宗也很關鍵,因為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因為你這個一切法的執取太重,你很難放下娑婆世界。我們在娑婆世界已經打滾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一個一個對治:哦,這個是無常,把這個放下,A 是無常的、B 是無常的、C 是無常的、D 是無常的……不可能!你不可能把你過去所有的執著都放下,你只有一種情況:從根本上把這個自我放下,所有都脫落了。因為它都跟自我意識有關係,所以你要是夠聰明:擒賊要擒王,你不對治自我意識,那你就很忙了:「時時勤拂拭」,哦,這個鏡子那麼大,你慢慢去擦吧,真的,那你很辛苦,就是「修道多辛苦。」所以你沒有般若方便,你花的時間多,效果又差,你這個鏡子髒了很簡單:把鏡子拿掉就好了——「本來無一物」,它本來就沒有嘛!這一句話只有偉大的佛陀跟歷代的祖師說得出來,觀一切法空——就是最簡單的方式,你的心全部停下來。

 

  所以臨終的正念就是這樣,你不可能一一的去:哦,這個是無常的、那個也是無常的……來不及了,臨終的時候來不及了!你觀察:這個都是無所得的,人生本來如夢如幻,你只要把那個自我拿掉,你來人生,你不是想要得到什麼,那只是一個因緣的流動而已,它只是業力的顯現,緣生緣滅的假相而已。在因果當中沒有一個自我可得,這個就是緣起性空。所以你不斷的串習,臨終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當你這個生命結束的時候,你就很快的從過去跳脫出來,去面對未來。如果你有所得心很重,你很難放棄過去,那你就沒有所謂的欣求極樂,因為你連娑婆世界都放不下,你前腳都踏不出來,那就沒有未來可言——一個人活在過去,你只好失掉未來。所以當你離開娑婆世界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很輕鬆的走出那個有所得那一關,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從娑婆世界走出來,你才可能進入彌陀的光明。你不可能兩個都要:哦,娑婆世界我也想要,阿彌陀佛光明也要,沒有這種人,因為這兩個是不兩立的。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我們下一堂課會把它整個上完。那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會安排一個研討,會把整個唯識的課程做一個研討。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三十一

 

  【208】你要改造業力,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面,我們看丙五:究竟位。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乃至於最後的究竟位。我們從前面的階位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踏入了修行的菩薩道,我們的生命就會出現兩種力量的作用:一種來自於外來的生死業力的衝擊;第二個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一種菩提願力的引導。所以當你開始修行的時候,你經常是兩種力量的一種作用跟拉扯。

 

  我們先談一談生死業力這一塊。生死業力是怎麼來的呢?主要因為有阿賴耶識。雖然我們生命,一段一段的生命是無常變化的,但是生命結束以後,我們會在第八識留下一種善惡的功能,所以第八識它有很特殊的功能,就是它「持種」。它能夠保存我們每一期生命所留下的一種善惡的功能,這種功能長時間的累積,就形成一種「恆轉如暴流」。就是說它是一種相續的水流,如果我們今天是善業起現行,這個水流就帶我們在人天享受快樂;如果我們今天是罪業起現行,這個水流就帶我們到三惡道,受刀山油鍋的痛苦。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後,的確是有一種力量在支配著我們——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那麼業力的可怕,並不是說它給我們什麼痛苦,這個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展轉相續、無有止盡。當然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選擇逃避,反正你覺得你今生過得也還不錯,你認為你今生樂多於苦,但是你可別忘了,生死業力是不會停止的,也就是說你遲早要處理的。你今生不處理,你來生就得處理;你來生不處理,你以後一定要處理,因為它不會自己消失掉。

 

  生死輪迴之所以那麼的可怕是因為:你越輪迴,它的力量就越大,就像滾雪球一樣。所以你總有一天,你吃到了苦頭,你一定要面對這個生死業力的問題,你總有一天的。那麼從佛法的角度:你越早面對,對你越有利,因為它整個時代,是往一個壞的方向在發展,末法時代。所以你越早處理,你成功機率是越高的,你花的心血是越少的。所以面對生死業力,你拖得越久,你付出的代價越大,就這麼回事。所以我們從輪迴的第八識,我們可以知道:既然要出離,那就把握當下,你別無選擇!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背後,所要面臨的業力的這一塊。

 

  當然唯識學給我們很大的壓力,因為它開展了第八識,這種恆轉如暴流的業果相續的思考,但是唯識學給我們一些希望,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有強大的思考、學習能力,我們可以學習佛法、我們可以如理思惟,創造一種清凈的力量來引導業力。那麼這個第六意識的清凈力量,在唯識的教義當中,它提出兩個重點: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這兩種力量如果你操作得當,生死業力是可以轉變的。

 

  那麼這個菩提心跟空正見,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菩提心是根本,空正見是在引導菩提心的一種增上的力量。我們前面講過了菩薩的四個階位,它都是需要菩提心來支持的,也就是說你菩提心失掉了,你就已經不是一個菩薩了。所以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是要有發願:你如果是智增上的菩薩,你緣佛的功德而發心;你如果是悲增上的菩薩,你緣眾生的痛苦而發心,都可以。總之當我們修學菩薩道,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先看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目標,初心菩薩是「論心不論境」,如果你連一點理想抱負都沒有,一天過一天,你做再多功課都沒有用,毫無意義,因為要引導業力,一定是要創造一種永恆相續的力量。

 

  在佛法的角度:一時的感動、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也就是說,你一種沒有目標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你做這件事情,只是一時的感動、只是一時的善念,這樣是沒有辦法改變業力的,沒有辦法。所以所有的行動都先有一個理想抱負,你一定要有一個願景,有理想抱負的修行,才有資格叫做「菩薩道」,因為你真實在改變業力了。所以你要改造業力,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你未來希望往哪裡走,要有一個目標的。所以在這個修行當中,一定先發一個菩提心:緣佛道而發起上求佛道,緣眾生的苦而發起下化眾生。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你有這個願景,你就是菩薩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智慧的考驗,你怎麼去調伏引導你的內心,那就是空正見的智慧了。其實整個菩薩道的次第:從資糧位到加行到通達到修習,它主要的是一種智慧的增上。在六度當中,判定一個菩薩他的成敗,就是以般若波羅蜜來做判斷。

 

  【209】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那麼我們前面的四個階位,我們可以把這個菩提心分成三塊,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第一個:是一種「住相」修行的菩提心。這個就是資糧位,資糧位的菩薩,他的空性的智慧是薄弱的,所以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是有所得的,他認為這個外境都是真實的,所以他的心就怎麼樣呢?就住在外境上,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嚴重的問題了。所以資糧位的菩薩很大的缺點,就是說他是做不了主的,他一旦住在外境,好了,當他來到佛堂,他的菩提心就現前,因為佛堂給他一種清凈的環境;當他離開了佛堂,跟雜染的人事接觸的時候,他起貪慾,該起貪慾就起貪慾、該發脾氣照發脾氣,菩提心就暫時的隱沒了。所以這個「住相」修行的菩提心,是非常被動。所以你看一個資糧位的菩薩,他的心經常是起起伏伏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受外境的干擾太大了,因為他把心住在外境嘛!

 

  當然,資糧位的菩薩也有可取之處,在唯識學上說資糧位的菩薩,雖然深受外境的影響,但是他心中有三種力量來支持他的菩提心:第一個「作意力」。他會不斷的學習教理,透過如理作意,來自我反省、自我觀照、自我調整;第二個:他有這個「善友力」。他經常親近善知識,同參道友

 

  的鼓勵攝受,也會使令他不斷的進步;第三個就是「資糧力」。他透過布施、持戒、放生、拜懺,種種的這種善業的功課,也能夠保護他的菩提心,讓它不斷的增長。所以一個資糧位的菩薩,雖然受了外境的衝擊,但是他靠著一種作意力、資糧力、善友力的支持,他也會慢慢的、慢慢的進步。

 

  所以從「住相」的菩提心,到第二個「離相」的菩提心,這就好一點了。到了加行、通達二位的時候,這個菩薩,他的心慢慢的離相了——見相離相,他的心就不再住在外境上,所以外境對他的干擾降低很多了,所以他就可以專心的讓菩提心不斷的增長廣大,當然他某種程度,也開始在息諸緣務、加修止觀。

 

  那麼第三個階段就是所謂的「借相修心」的菩提心,就是修習位。前面的離相,當他脫離相狀以後,從假入空以後,他是一個過渡,因為他曾經發願要上求下化,所以當他慢慢的菩提心堅固以後,到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一定會走出山林面對人群,他一定要面對人群。因為他沒有人群,他沒辦法修十波羅蜜呀,他沒辦法去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所以他重新的又回到人群:可能做眾生的父親、也可能示現做母親;也可能示現出家、也可能示現在家,他以各種角色,一方面自我歷練,一方面教導眾生,這個就是「借相修心」了。那麼這個菩薩的菩提心,從一種住相的菩提心,到離相的菩提心,到借相的菩提心,最後他的菩提心終於圓滿了,來到了究竟位。我們來看看這個菩提心,到了究竟位是怎麼回事。

 

  【210】菩薩果位的差別——究竟位

 

  我們看釋名:

 

  言「究竟」者,即是「究竟無漏界」《識論》云:,「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凈圓明,故名無漏界」。

 

  這個究竟位,什麼叫究竟呢?就是究竟無漏,這個是偏重在破妄這一塊。也就是說 「漏」,當然這個漏指的是障礙了。我們在修菩提心的前面講到,他有煩惱障、有所知障,因為他心中還是有所得,由這個我執引生煩惱障,由法執引生所知障。那麼到了究竟位的時候,這兩種障礙就完全破壞了,這個只是偏重約「破妄」。但《成唯識論》講得就清楚更圓滿,它說:「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凈圓明,故名無漏界」。

 

  其實菩提心到成佛的時候,它是兩塊:從破妄的角度是諸漏永盡。諸位要知道,菩提心的障礙,主要來自於凡夫的攀緣心。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業力現出一個相狀,可能快樂的相狀,也可能痛苦的相狀,但是它可沒強迫你去接觸它,是你自己要去攀緣這個業力,所以你才跟它感應的。所以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不能夠去怪業力,因為業力雖然是可怕,但是業力它不能主動的攻擊你,它只能夠被動的現出相狀,是你要攀緣的,是你自己要跟業力感應的,沒有第六意識的攀緣,第七意識的執著,業力怎麼會對你有產生干擾呢?所以在成佛以後,當然他業盡情空了,他整個攀緣心也完全息滅了,所以他這第一個,他沒有障礙了。

 

  第二個「非漏隨增」,這個指的他的善根。他的菩提心夾帶了十波羅蜜的這種善根,已經圓滿了——「性凈圓明,故名無漏界」。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資糧位到成佛,他的心態轉變,第六意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六意識,完全在第六意識。我們看得出來,我們從資糧位到加行位,佛陀並沒有強調說:哪一個人業障重,這個人要經歷久一點;哪一個人業障輕,佛陀基本上是不從業力的輕重,來判斷一個人成敗的,完全看你這個人的心理素質,你的觀照力,因為「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你一個人會活得痛苦,你會活得痛苦,業力的因素其實不大,就是你這個人攀緣心重——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攀緣心重,你自己要去招惹業力。第八識你是不能攪動它的,它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業力在睡覺,你最好不要把它喚醒,對你很不利的。那麼你一天到晚攀緣的時候,你就是把第八識的業力喚醒了,你是沒事找事吧。所以你一個資糧位的菩薩,盡量的沒有事要把心收起來——都攝六根,好好的念佛、念法、念僧,就是你不要去招惹業力,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第六意識起攀緣的時候,你就是業障深重了。

 

  那麼當第六意識:「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欸,這個人有無量的功德莊嚴,就是靠第六意識的憶佛、念佛。所以你看佛法很少談業力這一塊,因為它不是主角。你第六意識操作得當,你可以讓業力沉澱下來,你變成憶佛念佛——諸佛正遍知海,創造未來的功德莊嚴;你第六意識如果失控,你就去攪動業力,你就把你自己給害了,所以關鍵成敗在第六意識了,問題在這。你第六意識不收心,那你就會把無始的業力給攪動起來了,那是你自找的;你第六意識收心,第八識的業力,就沉澱下來,就帶業往生了。所以業力也不是那麼可怕,看你怎麼去操作它。那麼做為一個佛陀,當然他已經圓滿的把第六意識操作的圓滿了,所以他把第八識轉成四智菩提了,其實他關鍵就是掌握了第六意識,就在這裡,成敗關鍵在第六意識。我們往下看,就可以清楚這個成佛的一個關鍵。我們看它的內容:菩薩從初「資糧位」,信解唯識妙理,發堅固菩提心,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無邊難行勝行,至「金剛喻定」現前,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名「究竟位」。

 

  那麼我們都知道,佛陀不是天生就是佛陀,他也是從一個業障生死凡夫走起的,所以剛開始也是從一個業障深重、攀緣外相的資糧位開始。但是這個佛陀,他善加利用操作自己的第六意識,他做了兩件事情:用第六意識來信解唯識妙理,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智慧的學習;第二個:他發起了堅固的菩提誓願。那麼當然,剛開始從住相、到離相、到借相,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經歷了十波羅蜜的難行勝行,到了等覺菩薩的後心,他成就了一種非常堅固的「金剛喻定」,在這種堅固的三昧當中,他生起了我空觀、法空觀,那麼這個時候,斷除最後一念的身相無明,所謂的斷除一切的「粗重」。這個「粗重」就包括煩惱障、所知障二障的種子,就「頓證佛果,圓滿兩種轉依,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名究竟位」。所以他這個菩提心,他最後的呢,這個菩提心跟兩種功德相應,成佛就是成就兩種轉依。

 

  【211】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總說,我們把總說念一遍,到底這個菩提心,它產生什麼轉變了?我們看總說的這個地方:

 

  一、二轉依果: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二、依正莊嚴:佛身、凈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

 

  那麼資糧位的菩提心,當然它主要的成就的是三種力量:這個作意力、善友力跟這個資糧力,當然主要是作意力,他不斷的作意。那麼資糧位的菩提心,就靠這個作意撐著;加行位、通達位的菩提心,則靠空性來攝受;到了成佛,他的菩提心,它有兩大功德:一個是大涅槃,一個大菩提。因為他透過空性的智慧,轉煩惱障得大涅槃;他透過他的菩提的願力,轉所知障為大菩提。那麼這個菩提它是有作用的,它是什麼作用呢?它能夠現起依報正報的莊嚴,現出正報的佛身跟依報的凈土,那麼有無量功德,眾所莊嚴。

 

  所以這個成佛的菩提心,它有三身的作用,第一個:這個菩提心跟法身相應。這個清凈法身,這個清凈法身就是我們說的二空真如之理,它是沒有形相的。當然沒有形相也就不能受用了,它是一個理性,它是一個道理,這個菩提心已經完全跟我空、法空的真如相應了,這第一個;第二個:這個菩提心跟報身相應。這個「報」就是果報了。諸位,這個菩薩經歷過三大阿僧祇劫,他不完全只是修空觀,他從初地以後,從空出假、借相修心、修十波羅蜜的時候,他是花了兩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波羅蜜,所以他有無量的功德。這種功德是怎麼樣呢?是可以受用的,所以報身又叫做佛陀的真身,就是酬償他這兩大阿僧祇劫以來,所修的波羅蜜的功德。

 

  當然這個報身有兩塊:一個是自受用報身;一個是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就是做為佛陀,他會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他住在實報莊嚴土,盡未來際享受四種功德:「常、樂、我、凈」四種功德。他所有的快樂都是恆常的,佛陀的快樂,沒有說會被破壞,沒有這件事情,它永遠存在的;第二個佛陀的快樂是自在的,這個「我」就自在的,「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的快樂是清凈的,不像我們生起快樂的時候會帶動煩惱。所以這個報身,他自受用的時候,佛陀從今以後,他那個明了的心就是常、樂、我、凈四種功德圍繞他的菩提心,這第一個。

 

  第二個:佛陀有他受用的報身。他呢:「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他到那個實報莊嚴土,去現出他受用報身,去度化十地菩薩,就陪著十地菩薩成長。這個是講的是佛陀的報身,又叫正身,這是無量的波羅蜜功德莊嚴所成就的。那當然這一塊,跟我們凡夫就沒什麼太大關係了,因為我們也接觸不了,真正跟我們有關係的是佛陀的化身。

 

  佛陀的化身也分成兩塊:一個叫應化身;一個叫隨類化身。應化身就是佛陀會在不同的時空,現出佛身: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清凈莊嚴的比丘身,他一定現出家,而且是圓滿的佛身,這是應化身;第二種是隨類化身。佛陀不一定現佛身,比方說他變成一隻鹿王,佛陀也曾經做一隻象王,他現出各式各樣的身,所謂的普門示現,隨類化身。

 

  所以佛陀度化眾生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現出人道的佛身;第二個現出各種動物,或者他也可能到這個三惡道去,現出各式各樣的身,叫「隨類化身」。

 

  舉一個例子:你看佛陀在世的時候,團體裡面有一個經常跟佛陀唱反調的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他有一天,就是他是受了他的信徒的供養——美好的飲食,他就吃得太多了,貪心嘛,回去以後就肚子痛。肚子痛以後,他雖然平常經常去障礙佛陀,但他這個時候,突然間憶念佛陀的聖號,他憶念佛陀聖號的時候,佛陀的身相就出現了,就來到他的房間,佛陀以他的手去加持這個提婆達多的肚子:就一道光明,欸,他的肚子就好了,好了以後佛身就消失了。提婆達多就跑去精捨去跟佛陀頂禮,說:感恩你剛剛跟我加持了,佛陀說:其實我是沒有動念頭的,我是沒有作意的,那是因為你的憶念所招感的。

 

  那麼現在我們要問了:提婆達多他真的看到佛陀來跟他加持,那麼佛陀那個身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佛陀的應化身——千百億化身,所謂的「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佛陀的應化身,可能會在某一個地方,但是他也可能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出現,就好像說月亮:月亮是佛陀的法、報二身,但是當你的水準備好的時候,它隨時會在美國的東區、西區,顯出它的月影,這個就是佛的應化身。這個時候佛陀是沒有任何的念頭,就是佛陀只是一個願力。佛陀願力存在那裡:「眾生無邊誓願度」,加上他的功德莊嚴的願力,加在那個地方,那誰能夠憶念他,誰就能夠得到他的加持,這個就是佛陀的應化身。

 

  總而言之,當這個菩提心經歷過前面的資糧、加行、通達修習以後,這個菩提心就不是一般的菩提心,那是功德莊嚴的菩提心,具足大涅槃、大菩提的菩提心。

 

  【212】什麼是涅槃?(一)

 

  來,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樣的效果跟作用?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涅槃。我們先做一個總說,先解釋這個涅槃的名稱:

 

  此雖「本來自性清凈」,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凈法界」。

 

  首先我們把「涅槃」解釋一下。涅槃就是一種不生不滅的一種寂靜的狀態,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沒有一種變化躁動的相狀,這叫「涅槃」。那我們來看,此雖「本來自性清凈」,換句話說從唯識的角度,我們本來就有涅槃,但是因為我們一念的不覺,向外攀緣,就創造了煩惱障、所知障,就使令這個涅槃的功德不能開顯。

 

  那麼「真聖道生」:真聖道就是一種智慧了,這種我空、法空的智慧生起的時候,把煩惱障跟所知障就破壞了,就使令這個涅槃的功德相狀顯現出來——「名得涅槃」。就是說其實你得到這個涅槃,是你本來就有的,只是以前,就像月亮本來就有,但是以前有烏雲,我們現在只是做了一件事情,把烏雲撥開了,哦,我們重新看到月亮,那麼這叫「真如離障」。我們以前是「真如在纏」,現在是「真如離障」。那麼它的體就是「清凈法界」,一種清凈寂滅的法界。

 

  好,那麼這種菩提心,也就是說我們前面的菩提心,是沒有涅槃的菩提心,是躁動不安的,那麼現在這個菩提心,是相對的是非常寂靜、安穩的。那麼這個涅槃,在唯識提出有四種差別,我們來先看第一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那麼第一種涅槃,叫做「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這什麼意思呢?「謂一切法相真如理」:就是在一切的有為假相當中,其實它的本體是空性的,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雖然有客染而本性清凈」:就是我們一念心,雖然打很多的妄想,但是本性還是不受染污的,而且具足無量微妙的功德,這叫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也就是說,它不是修來的,只是說我們以前沒有跟它相應,它顯現不出來而已。

 

  那麼它有四種相貌:第一個「無生無滅,湛若虛空」。這個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它不是有為法,它不會因為你修就增加,它也不會因為你懈怠而減少,所以它是無生無滅的,湛若虛空。那麼「一切有情,平等共有」:就是凡夫聖人的涅槃是平等的,也不會說佛陀的涅槃比我多一點;我們一個放逸凡夫涅槃就少一點,是大家平等共有的。「一切法不一不異」:它也沒有離開一切的染凈諸法,緣起不離開性空,性空不離開緣起。那麼本質「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所以涅槃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就是說「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涅槃之門要打開,只有一種情況:叫做「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就是說我們本來就有涅槃寂靜、安樂的功德,但是我們經常打妄想,所以它這個門就關起來。所以你現在必須要名言道斷,你必須修無分別智,它這個門才會打開來。所以「唯真聖者,自內所證」:雖然每一個人都具足,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把它的功德開顯出來,只有真實智慧的聖者,才能夠把它開顯出來,「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這個意思就是說:第一個涅槃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後面三個都是修來的。這個本來具足的涅槃,在禪宗是非常重視了。它認為說:你本身不安住在本來的這個涅槃,你就很難修行。你看這個唐朝的這個禪師——懷讓禪師,懷讓禪師他去親近這個六祖大師的時候,懷讓禪師那個時候已經修得不錯了,他學過天台教觀的,六祖大師只問他一句話,他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欸,懷讓禪師答不出來。答不出來以後,因為他問到他的根源:就是說你的生命,最初的原點,你的最初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從什麼地方來?」那麼懷讓禪師答不出來以後,古人是求法心切,就做了六祖大師三年的侍者。後來三年完了以後,他就懂了,他就跟六祖大師說:我已經明白你說的意思了。那麼六祖大師又問了一次:「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說那個地方是不能解釋的,一旦落入名言,那麼這個就不是涅槃,意思就是「涅槃」,那是言語道斷,是沒辦法去形容的——「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你這樣子不講,到底你是不是覺悟,沒有人知道。六祖大師又問:「還有修證否?」這個涅槃,是可以修證嗎?不能修證那這個就是斷滅了。那麼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六祖大祖說:「只此染污不得,是三世諸佛之所印證」。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無量劫來打很多妄想,但是我們的涅槃,不會因為打妄想而失掉,你隨時可以把它打開。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打妄想的心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個你只要相信就好了,先相信,所以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就是你要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相信你有恢複本來面目的可能性,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妄想,是不能染污涅槃,它不受染污的,這是第一個信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在體性上,相信自己的本性,是清凈的寂靜的,這第一個。那麼這一塊是「非修」,不要你去修的,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那麼真正的修來的涅槃,在後面那三塊,這三個就是要努力用功了,我們看第二個:

 

  【213】什麼是涅槃?(二)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第三個也把它念一念,這三個是一體的,這都是小乘的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那麼在唯識的涅槃,它大方向分成兩種:一種是本來就具足的涅槃;一種是你要經過修習才有的涅槃。那麼修習的涅槃,它又分成兩塊:一個是由小乘的佛法的修學所成就的涅槃,跟大乘佛法的菩薩的修學所成就的涅槃。我們先看看小乘的涅槃。

 

  小乘的涅槃分成兩塊:一個是「有餘依涅槃」。有餘依這個「依」,這個依止,就是他的身心世界還在,雖然他成就了涅槃,但是他的生命還在,叫「有餘依」。就是小乘的行者,他由出離心修我空觀,他的這個真如的理性,出離了煩惱障的這個障礙,因為他的身心世界還在——「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就這個人,他已經證得無生的阿羅漢,但是「無生」 只是說他死了以後,不再招感生死,但是他這一期生命還,在呀,所以他怎麼樣呢?

 

  「雖有微苦」。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時候肚子痛,痛得爬不起來,也是有的。所以阿羅漢聖者,他就算去托缽的時候,太陽太大,他也會中暑;他吃壞了東西,他也會肚子痛;當然他也可以選擇入三昧,他入了滅盡定,所有的痛苦消失掉,他可以選擇入三昧,他如果不接受這個痛若,他也可以不接受,他隨時可以入定。但是他如果從定中出來,接觸到他的業報身,那就跟我們差不多了:該有痛苦還有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所依未滅」。他所依止的身心世界,這個業報身還在,但是他的煩惱障,他不會起煩惱了。他的生命只有兩種:就是快樂跟痛苦,然後沒有了,沒有了。因為業力只能夠給我們快樂痛苦,那麼好壞、成敗、得失,都是你想出來的。所以他沒有第六意識的攀緣,所以業力給他的東西,只有快樂跟痛苦,他沒有那麼多事了;那我們凡夫在快樂痛苦當中,安排了很多的名言,那麼就把生命弄得很複雜。所以他的障礙,他的這個煩惱障消滅了,叫做「有餘依涅槃」。

 

  但等到他的生命結束的時候,叫「無餘依涅槃」。就是真如已經完全、徹底的出離生死的五蘊的痛苦:一方面煩惱已經斷了;一方面他的色身也消失了,所以所有的痛苦都停止了,故名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所以阿羅漢的涅槃,他受他的生命的影響。其實你不能說:阿羅漢聖者,完全不做事的,你不能這樣講。阿羅漢的聖人,他的生命還在的時候,我們看經典裡面,他很努力的護持佛陀的正法:比方說舍利弗尊者、比方說目犍連尊者,那領著諸大弟子,自己修行,弘揚佛法。但是阿羅漢一旦死亡,那麼這個生命就完全消失掉了,就「灰身泯智」了。所以他的這個涅槃,是跟他的身體在不在是有關係的。

 

  在《阿含經》上說,阿羅漢的聖人,他什麼叫做只有業力,沒有妄想,他的生命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去托缽的時候,你給他美好的東西,或者給他不好的東西,他的心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取亦不舍,無喜亦無憂,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他也沒有取也沒有舍,也沒有喜也沒有憂,就好像這個鳥從虛空飛過去,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他只是知道而已,知道有這件事情,然後就沒有了,這個就是「有餘依涅槃」。就是他的生命只有業力,沒有妄想,等到他把業力結束的時候,他連生死業力也沒有了,這個是小乘的涅槃。

 

  我們來看看這個不可思議的,大乘菩薩的涅槃。看第四個: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那麼小乘的涅槃,它的重點在「不生不滅」;大乘的涅槃在「無住生心」,就是它「無住」,無住處,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們來看,就是他這個真如,他修我空觀,也修法空觀,他不但破了煩惱障,也破了所知障,所以他一念的大悲的菩提心,跟一念的離相的空正見,兩個跟真如結合以後,那麼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小乘的涅槃,套一句天台宗的說法:是有點偏空的,因為他空性當中,他沒有發願!諸位,如果你現在所修的法門,不管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拜懺也好,你都沒有把眾生放進來,也就是說你只是考慮到你自己,那麼這樣子會有什麼後果呢?就是這個法門,等到它成熟得果報的時候,你只能自受用,你不能跟人家分享,所以這個船隻夠你自己坐。但是如果你今天你所念的每一句佛號,都把眾生放進來,把無量的眾生放在這句佛號,以後這句佛號叫做「無盡燈」!它是能夠一為無量,這個佛號能夠變現出無量的光明,跟一切眾生分享,這個叫「大般涅槃」,因為這個涅槃裡面,有不可思議的四智菩提。你為什麼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他可以跟你感應呢?阿彌陀佛是住在涅槃,但是阿彌陀佛他在修涅槃的過程當中,他是有「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成分在裡面,所以他可以跟眾生分享,他的涅槃可以分享。

 

  所以涅槃有兩種:一種是可以跟眾生分享的涅槃,一個是不能分享的,你不能跟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的涅槃分享,不可以,這個只能夠他可以受用,他的門是關起來的。如果他在生的時候,你遇到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他會跟你加持,但是當阿羅漢聖者入滅以後,我們就沒辦法跟他接觸了。小乘的涅槃只能夠自受用,但是大乘的涅槃,他有這種大悲願力,他能夠他受用,這個是最大的差別。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三十二

 

 

 

  【214】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二面。

 

  我們佛教的修學,有內因跟外緣兩種力量的結合。當然內因就是我們內在的心靈的力量,外緣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加持力。如果是凈土法門,當然它的外緣,偏重在佛力——彌陀本願的攝受,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但一般的聖道門,在三寶的加持這一塊,偏重在法力這一塊,就是六波羅蜜的法門,作為佛陀、作為僧寶只是一個助緣。

 

  所以唯識學它是從心力跟法力的結合,來形成一個菩薩道的一種力量。當然這兩個最關鍵的是你的心力,你的因地發心,這一塊佛陀在《法華經》他講出一個車乘的譬喻:他說你這個車子,可能是個大的車子,也可能是一個小的車子,這個車子比喻你修的法門,你做了很多的功課。但是這個車子本身,它不能決定去哪裡,它是前面那個拖車的羊、或者是鹿、或者是牛來決定的。也就是說你今天跟法門接觸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態來修這個法門,就更重要了。如果你是追求一種人天福報,來修布施、持戒、忍辱,那麼這個善法,就會帶動你到人天的安樂果報;如果你今天是一種出離心,來修六波羅蜜,那麼這個善法,就變成一種偏空的涅槃。

 

  就是當你生命結束的時候,你只能夠孤單的離去,你只有去,但是你不能夠來,所以你的生命只有單向,你不能像佛陀可以自在的去、又能夠自在的來,你不可以。因為你因地的時候,沒有發廣大的願力來攝持這個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所有的資糧,只能夠帶你到偏空的涅槃。如果你的因地是圓滿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這個時候所有的資糧,會帶你到無住處大涅槃。所以你的心理素質,永遠是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因叫地發心」。

 

  那麼因為做為一個菩薩,他因地的時候,他內心的善根的栽培是相當圓滿:他有菩提心來引導自己、他有空正見來調伏自己,所以他最後的結果是無住處大涅槃。也就是說他在寂靜安穩當中,他同時可以生起四種廣大的功德,來跟一切眾生分享。但是在分享過程當中,他還是一樣安住在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對他一點都沒有干擾,這個就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因為他的因地圓滿,所以他能夠達到這樣的一種真空的妙有。

 

  【215】什麼是四智菩提?(一)

 

  那我們來看看,在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所謂的四智菩提,我們來看第一個釋名:

 

  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那麼這個四智菩提,雖然我們是有本具的這種生起的這種無漏種子,但是因為被所知障所障礙了,所以菩薩修這個無分別智,還有菩提心的關係,把這個所知障給破壞了,把這個菩提的種子生起了,叫名得「菩提」。那麼生起以後輾轉相續,盡未來際,不失不亡,叫「四智相應心品」。

 

  那麼這個四智菩提本身它是能夠轉八識成四智。我們知道小乘的聖者,他的心只有出離,所以他這種出離心的引導之下,他對第六意識是全盤否定的。因為他的心,只有不斷的呵責第六意識,他認為所有的過失——「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他起了單向思考,第六意識被他不斷的呵責、不斷的對治,第六意識就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大乘菩薩對第六意識一方面呵責,一方面鼓勵。諸位你要修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對第六意識——對你自己的心,雙向思考:該呵責的、該對治的對治;該鼓勵的、該引導的要引導,你對你的內心一定是兩套方法,否則你的結果是不妙的。所以大乘佛法,它能夠用無分別智呵責它,一方面用菩提心來引導、來鼓勵它,所以它最後的結果有四智菩提。這個四智菩提:它是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這轉八識成四智菩提了。

 

  好,我們來看看這個身為一個佛陀,他在一念的不生不滅的這種寂靜的心中,他是如何產生這四種力量。我們先看第一種力量——大圓鏡智:「大圓鏡智」 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大圓鏡智」:是把第八識轉過來叫「大圓鏡智」。第八識本來是充滿了業力,充滿了不自在,但是這個轉成智慧以後,那就是一種自在了。那麼它這個自在力表現在哪個地方呢?就是離諸分別。它本身不起任何的虛妄的分別,就是它不帶名言,但是它能夠緣所有的行相,微細難知,它能夠緣很微細很微細的行相。

 

  大圓鏡智——佛陀那個寂靜的心,他可以同時知道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今天總共下了幾滴雨?佛陀清清楚楚,這個大圓鏡智不可思議!那麼它呢也不虛妄、也不顛倒,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它在了別境相的時候,它不起任何的顛倒雜染;「純凈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它能夠支持所有的善法的現行、它能夠執持無量無邊的無漏的種子、它能夠現出種種的身土智慧,各式各樣的影像,而且是「無間無斷,盡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其實大圓鏡智,是整個後面的三種智慧的依止了——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都要依靠大圓鏡智,它是所有佛陀一切智慧的根本。這個大圓鏡智是成就什麼?成就法身的。法身,佛陀的清凈法身,是大圓鏡智成就的,是智慧成就的——「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

 

  好,我們看第二個「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平等性智是在因地的時候,轉第七意識而成平等性智。當然凡夫的第七意識是一種我執,在整個平等的緣起的生命當中,捏造一個自我的概念,所以跟眾生產生了對立了。那麼佛陀修習菩提心、空正見以後,就把這種對立的第七意識轉成了平等,就是「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所以佛陀他生起作用的時候,他沒有所謂的親疏的差別,就是誰準備好了,佛陀就給他相應的功德,就像月亮,它沒有鎖定哪一個目標的,你把水準備好了,月亮就出現了。所以這個佛陀因為他有這個平等性智的攝持,他的心是平等的。

 

  「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佛陀在平等的當中,有一種大慈悲的願力,他能夠隨順眾生的需求,示現各式各樣的受用的身土影像差別。當然這個地方,第七意識的平等性智所加持的不是一般的有情,是十地菩薩,這個是報身。

 

  那麼妙觀察智:第六意識的妙觀察智,是依止平等性智才能夠生起的,佛陀的無住涅槃也是因為有第七意識的報身,才能夠建立起來,「一味相續,窮未來際」。所以這個平等性智是成就佛陀的報身,他有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叫「報身」。

 

  【216】什麼是四智菩提?(二)

 

  我們來看看,跟我們比較有密切關係的,佛陀跟我們有密切關係的就是第三跟第四——「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這兩個結合起來成就佛陀的化身。我們先看「妙觀察智」:

 

  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那麼佛陀在度化眾生,他分兩塊:一個是度化地上菩薩,比方說他的平等性智,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到實報莊嚴土度化十地菩薩;另外一塊,就是度化這些六道輪迴的眾生。那麼六道輪迴眾生是誰負責呢?就是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妙觀察智負責判斷,該怎麼做,成所作智是付諸行動。

 

  我們來看,佛陀度化眾生之前,他一定有一個妙觀察智的啟動,就是他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佛陀要度化眾生,啟動度化眾生之前,他要觀察每一個眾生的自相。比方說佛陀要來到娑婆世界,他先想一下這娑婆世界的根性是什麼:他的煩惱的厚薄、他的善根的淺深、他的生命的果報體有什麼特色……比方說娑婆世界耳根特別利,所以佛陀就盡量創造很多的音聲,來引導我們。因為我們六根裡面接受訊息,耳根是最強大的功能。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他一定要先觀機,眾生有什麼需求,那麼這件事情誰做的呢?妙觀察智。那麼觀察每一個法的差別的自相,再觀總相,總相當然一切法空了,每一個人都是……不管你是喜歡耳根、你是喜歡眼根,每一個人的本體都是空的,這個共相,這第一個:觀眾生的差別根基。

 

  第二個:觀察法門的差別。他一方面觀察一切法的總持之門,「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是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夠讓眾生得到利益、才能夠產生功德珍寶。那麼透過這樣觀察,他也能夠在大眾當中去觀察:是現出什麼樣的色身,能夠滿足眾生的需求,有各式各樣無邊的這種神通色身的相狀的差別,他才能夠「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所以佛陀來到眾生的世界,他要先觀機、觀法,才能夠產生利益的,先看看眾生的需求,這個是佛陀的一種觀察智的判斷。那麼佛陀觀察完以後,是誰來完成這件事情?看第四「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前面的妙觀察智,是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那麼這個地方是轉前五識,前五識是負責我們的根身,五根身的。就是說,佛陀透過對我們眾生的觀察以後,他就利用「成所作智」,來成辦他心中的觀察。他到了十方世界,示現種種變化的變化身或者應化身,現出不同的身口意三業,來成就他因地的本願力,來成辦這個利他的事業,這個是「成所作智」。當然這個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的結合,是顯出一種應化身。

 

  不過應化身,在唯識學提出兩點,佛陀有兩種情況,不同的應化身,第一種:佛陀主動的來到我們眾生生活的世界,所謂的穢土,陪著我們成長,比方說釋迦牟尼佛,他採取是這個方法。釋迦牟尼佛在整個大般涅槃當中,他看因緣成熟了,在兩千五百年之前,他投生到印度,示現了八相成道。他跟我們走過一段以後,留下很多的法讓我們代代的學習,就是選擇在眾生的穢土來示現,這是第一種選擇。

 

  第二種:佛陀選擇不來到我們凡夫的世界,他自己另外創造一個清凈的國土,然後把有緣的眾生,接到他的國土去教化,比方說阿彌陀佛。他就是以他的願力創造一個清凈的國土,把我們接到那個地方去教化,離開了我們原來生活的環境,到他的地方去接受他的教化,這個是凈土的示現,這兩個都可以。

 

  這兩種都是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決定的,所判斷、所成就的。好,我們看最後的偈頌: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這個地方是天親菩薩讚歎佛陀這個菩提心,有涅槃跟菩提兩個結合,說這種菩提心——具足大涅槃跟大菩提的菩提心,是純粹的「無漏界」,它是完全沒有障礙了,不但沒有障礙,它有「不思議善常」,它有不可思議的這種善法的妙用,它就能夠有這個恆常的功德,相續恆常的功德。因為他佛陀的這種妙用,是時空無盡的——時間無盡、空間無盡。

 

  「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佛陀的那個明了的大般涅槃當中,一方面他有無量的福德,有波羅蜜的福德成就大安樂,他也有這種清凈無漏的智慧,所以他是解脫,所以總而言之那是種寂靜的法身。

 

  所以這個地方,天親菩薩特別讚美佛陀的法身,因為法身是根本,有法身,自然就有報身跟應身。也就說凡夫只有安樂身,沒有解脫身;二乘人有解脫身,沒有安樂身,所以佛陀是兩個身都具足。蕅益大師有一個譬喻,譬喻得好:他說凡夫,以種樹來說,凡夫是有花無果。凡夫因地的時候,用攀緣心哪,什麼事都想做:布施也去做、持戒也做、忍辱也做、懺悔也做、放生也做……但是他沒有好好的去把它做一個引導,最後得到一個快樂的果報,結果被無常破壞了,結果:生命沒有結果——空歡喜一場!就是有花無果——這個樹只有開花,但是沒辦法結水果,因為他沒有真實的發心。

 

  二乘人是一花一果——這棵樹它只結一朵花,也剛好結一個果,剛好是剛剛夠一個人,他一個人用功,剛好。他發了出離心,修行最後大涅槃了,他自己離開了——一花一果,自受用。

 

  菩薩的樹,是多花多果。因地的時侯,緣無量的眾生而發心,最後水果呢,是滿樹的水果。他不但自受用,他也可以他受用,跟一切眾生分享。這是三種樹,當然這三個樹,都依止我們的心地而發展。就是說你可以選擇,你的內心是可以成就這三種樹的,因為你的心就像大地,你可以選擇:用你的生命去創造一個無花果,或者是創造一個一花一果,或者多花多果,然後你最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217】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好,我們來看最後的總結:修行劫數。

 

  第一阿僧祗劫:初資糧位乃至世第一法,唯「有漏行」,一行之中唯修一行,斷「分別二執」。

 

  這個劫數有三大阿僧衹劫,第一個是資糧位到世第一。這個「世第一」當然就是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在初地之前,那麼它的修行是「有漏行」「一行之中唯修一行」。,斷的是分別的我法二執。資糧位的菩薩,他的心是著相的,所以他只能夠修習有漏,就是他在修行當中,是夾帶著妄想執著的,有漏的。我們再看第二個,我們把它念一遍:第二阿僧衹劫:初地入心乃至七地後心,「漏」「無漏行」一行之中,修一切行,斷「俱生我執」舍「阿賴耶識」名。

 

  當然經過初地的這個長時間的住相的修心,他慢慢的經過資糧、加行、通達以後,他到了第二個阿僧衹劫——就初地的入心,「初地的入心」就是通達位,乃至於到七地的後心,到七地之前,他的修行是「漏」「無漏、行」。也就是說初地菩薩,當他入觀的時候,他的心是無漏的;但是他從觀裡面出來的時候,他還有微細的俱生的煩惱——「俱生猶自現纏綿」,他有微細的煩惱的活動。但是他也不可思議,他在任何六度當中「任修一行」,在某一個特定的一個法門當中,能夠修一切行:他可能在布施,具足六度;也可能在持戒,具足六度等等。「斷俱生我執」:破壞了阿賴耶識。也就是說他把這個俱生我執破壞了,這個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消失了。我們看第三個階段:

 

  第三阿僧衹劫,八地入心乃至等覺後心,純「無漏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斷「俱生法執」,舍「異熟識」立「庵摩羅識」名。

 

  到了第三阿僧衹劫,因為我們知道我執——煩惱這一塊,到了七地就完全清凈了,所以到第三阿僧衹劫,他只是處理這個俱生的法執,所以他完全無漏。諸位,法執是無漏的,因為它不是一種煩惱,它只是智慧的開展不圓滿,所以它不能講是一種煩惱。它能夠在任何一個行當中修一切行,斷俱生的法執,舍異熟識轉成庵摩羅識,「庵摩羅識」就是無垢識。

 

  所以這個判教有一種說法:是從三大阿僧祇劫來判,把成佛分成三塊,也可以。我們前面是把這個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分成五塊。但有些人判教是從時間上來判:第一大阿僧祇劫,這是第一個階位,從資糧位到通達位;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就是斷俱生我執為止;第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八地以去到成佛。也讓大家知道一下,有些人判教是這樣判的,是從時間上分成三塊來判教,這是第二個。

 

  我們再來看第三個,這個是會通諸說。唯識的判教它是分成五個階位:它的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當然這個通達位以去,這大家問題都不多。其實通達位以後到初地以上的判教,不管唯識、天台差別都不大,差別最大的是資糧跟加行位,這兩個階位,都是在凡夫位的時候。當然資糧位,因為它時間拉得很長,它一大阿僧祇劫,那唯識學只有給它一句話叫做:「多住外門,行菩薩道」——他用有所得心,來懺悔業障、來積集資糧。但是畢竟這個資糧位時間太長了,所以《菩薩瓔珞經》,它覺得有需要再把它細分,它又把它分成四大階位:信位、住位、行位跟迴向位。天台智者大師,把資糧位簡單分成兩位:第一個外凡——觀行位跟內凡——相似位。其實我個人覺得,資糧位應該稍微要區分一下,因為它這個時間拉的太長。

 

  那麼天台宗它完全從理觀:就是你的心,「心游理外」——你的心經常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以外活動的,就經常攀緣心的,叫「外凡位」;你的心已經某種程度能夠安住我空、法空的,這叫「內凡位」。這個判教是不錯的,分成內、外凡,這不錯的。

 

  不過唯識學的特點:它在初地之前,加了一個加行位這一塊,這個判教判得好。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入初地之前,他不是一個散亂的階段,他要經過一段的攝心——息諸緣務的階段。所以唯識的特點:它多了一個加行位,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判教方法。

 

  【218】性相二宗不能圓融,這是不對的!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甲五的總結勸修,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總結法要;第二個舉頌勸修。我們先看第一個總結法要:憨山大師云:「佛說一大藏教,只是說破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及佛滅後,弘法菩薩解釋教義,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識立相宗,各豎門庭,甚至分河飲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馬鳴大師作《起信論》,會相歸性,以顯一心迷悟差別,依一心法,立二種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

 

  好,先到這裡。來,我們來看看第七十七面,這一段是個總標。就是說佛陀的一大時教,在大乘佛法是分成兩塊:一個是「三界唯心」;一個是「萬法唯識」。那麼唯心跟唯識最大的差別,當然它們兩個共同點都認為:你的心力是帶動一切的法力,心是根本!但是這個心到底是哪一個心呢?從三界唯心的角度,它是從理想化——從真如心下手;但是從唯識的角度,它是比較務實面,它從第六意識下手。那麼這兩個各有利弊,我們待會再說明。總而言之佛陀在經典裡面,的確在「心」的方面提出了兩塊:一個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心;一個是生滅的第六意識心,的確是這樣子。

 

  那麼等到佛陀滅度以後,這些弘法的大菩薩們,就根據個人的喜好,它就分成宗派了:依唯心宗的,安立了性宗,比方說天台、禪宗、華嚴宗,都偏重在從理想的心性,這種清凈心下手來修行;那麼唯識宗是認為:我們應該務實的面對自己,它從第六意識的染凈和合的第六意識下手。當然這個各有各的根據,但是如果說各豎門庭,甚至於分河飲水,各走各的,那麼不能互相融通,那就不圓滿了。那麼一直到馬鳴菩薩作這個《大乘起信論》,他「會相歸性」。馬鳴菩薩他把相宗的第六意識,把性宗的真如,把它做一個整合。他怎麼整合呢?他把一心分成二門:第一個心真如門;第二個心生滅門。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這一念心,大致上分成兩塊:一個是從它的本體下手,一個是從它的作用下手。強調本體的,它就是用鼓勵的法,它告訴你:哎呀,你也不得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它用鼓勵的法門來帶動你,教你安住真如,把心帶回家,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這個「真如門」,給我們很大的鼓勵,讓我們站在佛陀的同一個立足點,來稱性起修。站在唯識的角度,它偏重在我們內心的作用,這個作用就有好壞的差別了,所以它強調如理作意,來讓我們斷惡修善。那麼這個地方就各有各的重點:一個偏重在心性的本體的安住;一個偏重到心性作用的調伏跟引導,這兩個。但是這兩個,馬鳴菩薩把它貫穿起來,他說其實這個都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一個強調本體,一個強調作用。

 

  好,我們再往下看「別明」:「良以寂滅一心,不屬迷悟,體絕聖凡,今有聖、凡二路者,是由一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門為聖凡之本,故立真如門,顯不迷之體;立生滅門,顯一心有隨緣染凈之用。故知一切聖凡、修證、迷悟、因果,皆生滅門收,其末後拈華為教外別傳之旨,乃直指一心本非迷悟,不屬聖凡,今達磨所傳禪宗是也。其教中修行,原依一心開示;其所證入,依生滅門,悟至真如門以為極則,其唯識所說十種真如,正是對生滅所立真如耳!」

 

  好,我們來看看這個憨山大師怎麼說。他說我們的寂滅一心真如,從本體來說它是不屬迷悟,體絕凡聖,之所以凡聖的差別,是從一心的作用,它有迷悟,就有真妄,迷當然就落入虛妄了——「全真成妄」;悟的話呢,是「全妄即真」。所以呢,這個二門它是怎麼立呢?真如門它的目的:是開顯我們本具的清凈的覺體;生滅門是強調我們有染凈的作用,要我們要謹慎小心,所以這兩門其實不衝突。所以一切的凡聖、修證、迷悟、因果,都是心的作用所造成的。當然禪宗它做為教外別傳,它偏重在心性的本體,它偏重在這個把心帶回家——正念真如,當然一旦入本體的時候,它就沒有所謂的迷悟、凡聖這些相狀可得了,它是離一切相,這是禪宗的修法。但是教宗,它的修法偏重在作用這一塊,它是偏重在從生滅門而趨向真如門,以為極則。就是唯識所說的,這個十地菩薩,他慢慢的成就「十種真如」。這個是有它的增長,凡是你去修以後它會慢慢變多的,功德變多、煩惱減少,這個都屬於生滅門,是從「生滅」安立真如。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從佛法的經典學習,它的確是分兩塊,有些經典強調不生滅門,的確是這樣,你看《般若心經》,有些人說《般若心經》裡面,從來沒有講怎麼修行,它從頭到尾告訴你:「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因為《般若心經》在顯本體嘛,就是說它這個教法的目的,是讓你安住。但是有些經典,它很強調主動積極、斷惡修善,它偏重在作用。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只吃單味,諸位,你學經典你不能只吃單味,因為它沒有一部經典是圓滿的,沒有!你看看天台的判教,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判教,你需要的是兩部以上的經典,兩部以上,至少!因為佛陀說法是契機嘛,佛陀對這一類眾生講這個法、對那個眾生講那個法,所以你吃單味的話,你就營養不良了。所以性相二宗不能圓融,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兩個各有特色,生滅跟不生滅要結合的,我們看怎麼結合。我們看總結:

 

  「是知相宗唯識,定要會歸一心為極,此唯楞嚴所說一路涅槃門,乃二宗之究竟也,學人不知其源,至談唯識一宗,專在名相上作活計,不知聖人密意,要人識破妄相,以會歸一心耳。故今依生滅門中,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界,以示迷悟之源,了此歸源無二,則妙悟一心,如指諸掌矣!」

 

  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憨山大師在《性相通說》裡面,特別鼓勵我們學唯識的人,一定要把一心真如做為會歸,這個才是合乎《楞嚴經》所說的「一路涅槃門」,才能夠究竟圓滿。也就是說唯識學很強調第六意識的如理作意,但是你不斷的作意、不斷的作意,你要知道你的依止點是在哪裡?你是在一個不生不滅的清凈心上去作意的。也就是說你生滅的作用,要站在不生滅的基礎之下。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你只是在唯識的名相上:哦,佛陀告訴你修布施,你就去修布施;告訴你持戒,你就修持戒,那這個是第六意識的操作。但是你不知道,佛陀要你布施,要你持戒是幹什麼的?是讓你借相修心的,不是真正要你去布施、持戒。當然如果你的檔次很低,那你只是修善業,那你該布施布施、該持戒持戒;但是如果你是要成就一種成佛的資糧,那你就要怎麼樣?借相修心!你所有的布施、所有的持戒,這種有為的造作,其實本身是在開顯你自性的功德。你要能夠會歸到一心真如,這個很重要。我們先把它講完,再來做一個攏總解釋。

 

  所以唯識學雖然從生滅門下手,從如理作意下手去修六波羅蜜,但是它的重點,要把不生滅跟生滅和合起來,所變現的根身世界,然後再會歸到一心真如,這才是佛陀的本意,這個就是性相圓融。

 

  【219】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好,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來看看這個講義第九面,我們把它複習一下。諸位,我們前面幾堂課,在講的唯識學,主要從第八識的業力這一塊下手,因為有業力,所以我們才需要修行。我們所有的修行只是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有漏的業力轉成無漏的功德,就是「轉識成智」,轉第八識的業力。所以唯識學基本上,很少提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它所謂的真如也是生滅的。它講到十種真如都是生滅相安立的,初地的真如是什麼?二地的真如……表示這個真如是有增減的,就不是不生滅的。所以唯識學,很少提到眾生本具的真如,很少,所以你可以看的出來,唯識的第八識是生滅的,對不對?第七意識也是生滅的,第六意識更是生滅的,前五識都是生滅的。所以你如果純粹從第六意識,從唯識下手,你會有一個感覺——一個沒有家的感覺,因為你整個都是動態的。

 

  唯識學它強調一種變化性,從變化中不斷的進步,當然它給你很大的動力、很大的鼓舞,但是你會找不到家的感覺,如果你不性相圓融的話,你會覺得整天很累。但是你不知道「云何應住」,你只知道「云何降伏其心」,不知道云何應住。但如果你這輩子只看一部經典,就是性宗的經典,你讀《般若心經》 《金剛經》、,你會覺得說:著啥急啊,你本來就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幹嘛要拜佛呢?你就會產生錯覺。過分的強調本體,就忽略了事修;過度的事修,你會找不到家,所以性相圓融是必須的!

 

  諸位,我們需要多分的養分,最好的方式:安住——理想化;調伏對治——從業障凡夫做起。當你要安住的時候觀想你就是佛陀,自知你是未來的佛陀,站在本來清凈的角度,來面對你的業力,這第一個安住——安住力;但是你要調伏的時候,請你務實一點,你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該懺悔業障,懺悔業障;該積集資糧,積集資糧,這樣才能夠理、事圓融。

 

  所以你的心中是兩套法門:安住的時候,菩薩云何應住?以真如為住;菩薩云何降伏其心?以第六意識的如理作意來降伏其心。所以當你是安住的時候,第六意識要收起來——離言說相,這個時候回歸到真如,你本來清凈,二話不說;當你要開始調整的時候,你必須從空出假——用第六意識做調伏,要如理思惟。

 

  有些人學佛是都不思惟的,這種人就是一輩子只看性宗的道理,他認為:思惟是多餘的,你那個入聖位的時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關鍵是你還沒入聖位啊!你現在是人家船坐到彼岸了,才把船丟了,你現在是根本就還沒有坐船。所以你忽略了第六意識,你以後會後悔的——執理廢事啊!所以我們再講一次:安住——理想化;調伏——務實化。好好的看清自己的盲點,怎麼從哪裡去如理作意。所以我認為唯識跟性宗,都不能取代誰,兩部經典各有各的優點。

 

  【220】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好,我們來看最後的總結。那麼既然我們從唯識的角度,那我們就必須從唯識的角度來談總結。唯識強調第六意識的如理思惟。來,我們來看,有兩個作意思惟,先看第一個:

 

  「是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唯識的第一個作意,它是先作意第一個:業力這一塊——「是法不堅固」。你人生所接觸的所有的相狀,都是由業力顯現出來的,它總會過去,這第一個;第二個:「常立在於念」。業力到你的心中時候你會安立很多的妄想名言,就變成遍計執了。所以人生是由不堅固的業力,跟顛倒妄想的結合,就是業力跟妄想的結合。所以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已解見」:第一個了解空性;第二個證入空性。幹什麼呢?破壞心中的想念,諸位,不是破壞業力喔!是破遍計執,不能破壞依他起,你破壞依他起到時候你就偏空了,就落入小乘的學者了。

 

  所以在唯識的操作的第一個作意:就是少打妄想。我們有些妄想你一旦打下去,你就停不下來。就是說有些妄想你打下去,你還可以控制的,這個問題不大;但是有些妄想,是跟你無始劫的堅固執著在一起的,你不能等到妄想打出來了,再去滅火,因為你已經滅不了它了。所以佛陀的智慧告訴你:你這條路就要先關掉——你要把它的名言切掉!在它打妄想的時候,你把所有的話都拿掉,讓它不能活動。你不能等到煩惱出來了,再來修無常觀、不凈觀,你根本不是它的對手了。所以無分別智的操作,它就是:「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我們心中有些道路是不能走的,因為它這個心活動起來的時候,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有些妄想,你必須把它的門關掉——就是有些名言—「言語道斷」,要把它關掉,這第一個作意。所以你要第一個警覺性:有些妄想在你平常一發覺的時候,就是要把這個想念斷掉。這第一個:這個空性的作意。

 

  第二個:會歸到凈土。我們看第二個: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這個地方是對今生的果報的作意,就是我們是無常敗壞。雖然你今生可能會有一些金玉滿堂、有這種眷屬的快樂,但是你不要忽略了,這些東西總有一天要消失,因為你是借來的,你是跟善業的因緣借來的,所有借來的東西都要還。所以人生是沒有結果的,凡夫的生命沒有結果,只有聖人的涅槃菩提才有結果,才有相續的後面的受用,我們凡夫的生命是「無常終須到來」。所以這個地方,是某種程度是一種厭離娑婆的作意。然後怎麼辦呢?「唯有徑路修行」,就是凈土,思惟凈土的功德,最後最重要——「但念阿彌陀佛!」

 

  凈土的作意,諸位,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最後一定要會歸到一句佛號,因為有佛號。所以聖道門的作意,它是會歸到空性;凈土門的作意,會歸到一句佛號,它是有相行。所以唯識學的作意是這樣操作的:一個是無分別智——破妄、調伏;一個是顯真。因為你為什麼要顯真呢?因為你不可能無住嘛!凡夫的心都是有所得心,所以你最好的安住,就是安住佛號。

 

  我們必須在平常,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諸位,如果你跟阿彌陀佛因緣很淡薄,你臨終的時候是內憂外患的。你內憂:你內心百感交集,你要離開你熟悉的地方,你再怎麼說,這個娑婆世界你住了幾十年了,你總有感情嘛,你會有不舍;第二個外患:你外面親屬的哭泣、身體的病痛,身體插滿了管子。這個時候,考驗你跟阿彌陀佛佛號的關係,如果你對佛號平常沒有建立一個密切的關係,你很難把佛號抓住的。凈土宗它要一段時間相續——凈念相續,不是說你念幾句佛號,阿彌陀佛就來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怎麼樣跟佛號建立一個完美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把你所有的希望跟佛號結合!你來生的凈土的功德:正報的莊嚴、依報的國土的莊嚴,就是因為有佛號的關係,所以你這個作意是很重要的,你每一次的作意,都會建立你跟佛號一種密切的關係,就是跟佛號要很熟悉呀,所以唯識學它就是善用第六意識了。當然如果你把性宗的不生滅心: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那就更好了,站在本來沒有娑婆世界的角度,來厭離娑婆,就更好了。所以不生滅心跟生滅心,是可以交互作用的。

 

  好,我們唯識學就上到這裡,那麼也感謝諸位的參與,感謝陳會長的慈悲!諸位的參加讓我們的課程更莊嚴,請大家繼續的護持我們的課程。

 

  好,阿彌陀佛。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三十三

 

 

 

  【221】凈土法門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我們把這個唯識學的教理跟凈土宗的念佛,跟大家做一個比較輕鬆式的研討,做一些互動。

 

  首先我們先談一談凈土宗的念佛法門。

 

  其實我們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凈土宗的念佛是很多元化的,不管是台灣、不管是美國、不管是其它地方,有些人是比較喜歡重視修福報的——做慈善事業的;有些人喜歡修止觀;有些人喜歡研究教理,各式各樣的人都是凈土宗的修學者。但是凈土宗它有兩個原則必須要遵守,你違背了這兩個原則,你就不是凈土法門。也就是說你的過程可以多元化,但是你的心態,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第一個你要好樂凈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

 

  如果你對來生的規劃,你不喜歡到凈土去,那你就不是凈土法門。因為凈土法門,它一定是要在生命的規劃,他要做一些改變的:你一定要遠離娑婆世界的輪迴,而到凈土的環境去,去親近十方諸佛的。所以凈土法門,它第一個規矩:就是你的來生的規劃,必須要設定——往生凈土!這是第一個重點。

 

  第二個:不管你佛號念多少,你可能一天只有念一百句佛號,這都沒關係,但是你心態上要尊重這句佛號;如果你今天不尊重這句佛號,你也沒有資格叫凈土法門,因為它畢竟是一個他力攝受的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我們之所以往生凈土,沒有一種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生命的力量,不是!是來自於阿彌陀佛四十八種的本願的攝受。我們只做了一件事情而已:我們成功的把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啟動了,叫做「感應道交」;後續的工作,都是彌陀對我們的加持攝受。所以你今天你可以少念佛號,這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尊重這句佛號,你就不是凈土法門。

 

  所以凈土法門它過程是可以多元化的,但是它的會歸是非常嚴格的——「好樂凈土,尊重名號」,叫做「順從本願」,這兩個規矩是不能動搖的,這是凈土宗的這個宗派的特色。

 

  【222】唯識學的特色是什麼呢?

 

  那我們來談談,我們前一段時間學的唯識學,唯識學也有它的特色。唯識學它對於生命的一個理論,它認為:所有的外在的環境,是你的內心變現的,所以你內心是決定了外在的環境,而不是外在的環境去決定你。這跟我們一般的思考是有一點衝突的,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痛苦歸咎在:欸,因為有人刺激我了,就這個環境傷害到我了,所以我痛苦,這是我們一般的凡夫的思考;但是唯識學是不同意這個看法,它認為你外在的環境,是你內心變現出來,你要自我反省。當然也可能不是你今生的因緣變現,可能是前生的你變現出來的,你前生的思想有問題,因為它的思想是相續的,所以唯識學它很重視內心的一種思想改造。

 

  所以唯識學它的整個唯識的思想,它雖然安立了八識,祖師把它會成三類:第八識的異熟;第七意識的思量——自我意識;跟第六意識的思考能力——了別。但是其實整個唯識學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管業力的阿賴耶識;第二個是管的思想的第六意識,這兩個。

 

  所以認為我們的生命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來自外境的業力。如果你今生活得很快樂,其實跟你的今生沒有太大關係,你也不要太得意,不是你今生的努力促成的,是前生的你做了善事,你要感謝前生的你;我們今天吃到的稻米,可能是去年栽種下去的,你只是摘果實而已。所以你今生的快樂,跟你今生沒有直接的關係,那是你有一個美好的過去;當然如果你今生相對痛苦,這也不能怪今生的你,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你前生做了錯事。

 

  所以唯識學對於業力這一塊,我們從唯識的整個學習來看,它把業力這一塊判做「依他起性」。它認為依他起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對錯,它只是一種快樂跟痛苦的感受而已。

 

  其實人生本來是很單純,本來業力在釋放的時候,它只給你兩種相貌:就是快樂跟痛苦。但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是很複雜的,這個思想很複雜,就把快樂跟痛苦,就轉化成很複雜的人生:成敗得失、榮華富貴、貧窮下賤,就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名言出來。從唯識的角度,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它在觀這個人生的時候,它在破第六意識的遍計執——你的錯誤的思想。我們看唯識學我們一路走來,我們學了十六堂課,我們看不出佛陀對業力這一塊有任何的評論,沒有!佛陀只是告訴我們:業力這一塊——認命、隨緣,因為它總會過去的。你今天跟業力計較,你只有越陷越深,處理業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處理!不要去動它——「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凡是想要處理業力的人,後果就是更糟糕!因為業力它帶動了另外一個業力,因為你陷入了阿賴耶識的業海,你就沒辦法脫身了;尤其是凈土宗的人,千萬不要去碰業力這一塊,你弄不過它的。你不要奢望用你今生幾十年的時間,去處理你無量劫來留下的業力,你最好不要這樣想,你最好不要不自量力。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阿賴耶識,這個業力,輕輕的走過去就好——不迷、不取、不動,這是最好的處理。如果你夠聰明的話,不要去碰業力這一塊,不要去計較業力。因為你去碰業力,業力就像蜘蛛網一樣,「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會帶動另外一個業力,這個阿賴耶識,你越攪動它,它就越沒完沒了。

 

  所以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面對業力就是不動!不迷、不取、不動。凡是你今生所碰到的人跟事這一塊業力,它都是一個既成的事實,已經是一個種子而變現的一個果報,是很難改變的。你要把精神體力,用在改變你的思想,來生是可以期待的,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你可以好好的去規劃你的來生,這是你應該把握的。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人生的目的只有一個(可能有些人覺得很奇怪),從唯識的角度:就是你要放棄今生!要把生命放到創造來生這一塊,唯識的教義是這樣子。你要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去開創來生,因為今生已經是不可期待了;就是說它已經變成水果了,但是你的思想,它卻是一個種子的醞釀。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個有智慧的覺悟的菩薩,他很重視他的起心動念:就是說別人對我怎麼樣,這個我不管,對我好,那是我的業力;對我不好,也是我的業力,但是我怎麼去面對人生,我的思想——我起心動念,這是一個新的業種,它影響到我的來生。我們人生的最大的挫敗:就是我們花太多時間,去處理已經成就事實的水果;而忽略了去開創來生這一塊。所以唯識學,它很重視你的第六意識——思想改造。

 

  【223】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一)

 

  那麼現在我們要說什麼事呢?就是說: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凈土宗關係是很密切的,凈土宗它強調:好樂凈土、皈依彌陀,是吧?這兩塊也是思想。其實凈土宗在所有宗派裡面,它最有關係的就是唯識跟天台這兩塊,它也重視思想,何以見得?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就知道,蕅益大師在前言,第一句話講到:「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就是你今天會不會往生,完全是你的思想——你的心理素質;至於你往生以後,你的品位是上品、中品、下品,那就是你的業力了,你修了多少福報?你的善業力有多少?所以凈土宗它是強調隨念往生,它不是隨業啊!所以也就是說你今生是不是往生,跟你對凈土的好樂、對名號的皈依,這種思想建立起來沒有?

 

  所以唯識學是重思想——重第六意識的思考;凈土宗也重視思想,凈土宗的修學:重思想而輕業力!當然你不能造重大的業力,因為你造了重大的業力,臨終你很難受的,你業障現前的時候,你很難保持正念。所以凈土宗對待業力是:誓斷一切惡!但是對於修善度眾生這一塊,不是非常強調,隨緣就可以了;但是對斷惡,它也是很強調的。所以我們如果學了唯識以後,你善用第六意識,對凈土宗是有很大幫助的。

 

  那怎麼樣把唯識的這個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把它運用到凈土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談的主題了。

 

  第一個:我們可以歸納成一種信仰式的念佛。從唯識的角度:思想的改造,第一個就是改造你的信仰。你信仰不改變,你的思考模式是不會改變的。我們以前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的思想,就是:貪念娑婆,不樂凈土,這是一個錯誤的信仰。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太過於貪念,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看到娑婆世界的真相;不樂凈土:雖然十方諸佛都創造很多美好的世界,等我們去,但是我們誰也不想去。所以這兩種信仰你不改變,你凈土法門就沒辦法走下去了。

 

  所以唯識學呢,它就是——名言,你要建立一套新的名言分別。我們以前的思想,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可能小時候,曾經有一些什麼生活經驗:有遇到某種人、碰到什麼事情,我們的心取到一個影像,這個影像可能給你極度的快樂;也可能給你極度的痛苦,總之給你一個終身難忘的感受,然後你這個影像,就把它牢牢的給 catch,抓住不放,就是心有所住!那麼這個影像,就影響你的信仰。所以我們一般人,很少很平靜的去看外在的世界,很少。也就是說你從小到大,可能是你前生累積很多的影像,這個影像會給你一些概念的,所以我們就是心隨妄轉,我們寧可相信我們心中的影像,這種片段的、不全面的影像,給我們很大的誤導。

 

  【224】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二)

 

  比方說娑婆世界。諸位認為娑婆世界是如此美好嗎?當然它也有美好的一面,但是總相來說,它痛苦多於快樂,這是事實!只是我們今天在付出痛苦的時候,我們心中總是存著:哦,這個痛苦可以給我們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痛苦,我們願意去忍受。你從小的讀書——工作,其實我們付出很多身心的痛苦、辛勞——「諸欲求時苦」:追求的時候辛勞;「得時多怖畏」:得到的時候,你心中也是戰戰兢兢,你很怕失掉;就算失掉了,你就「失時懷憂惱」,所以「一切無樂時。」

 

  所以娑婆世界,它所有的快樂,都來自於一種不安穩,娑婆世界沒有一個人有安全感的,說實在的,因為你知道這個快樂是不堅固的。就算你今生不會失掉,你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要全部的破壞。所以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我們今生在這裡投胎,好不容易把環境適應了;結果死掉以後,業力把你飄到非洲去了;甚至於你造了罪業,業力把你帶到螞蟻的果報去了。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的輪迴,我們永遠在適應環境:好不容易做一個螞蟻,我也習慣了,欸,死掉了;來生變成一隻狗。所以你就是說生死疲勞啊!你只要不離開輪迴,你人生永遠沒有安全感,娑婆世界沒有安全感這回事。因為它是一個無常動蕩的環境,因為你大環境是動蕩的,你就不可能安靜下來,這就是佛陀要我們離開輪迴的原因,因為你太沒有安全感了。

 

  所以我們以前對娑婆世界的好樂,是錯誤的理解,我們看到的娑婆世界的片段,可能你看到的娑婆世界某一種美好的東西,所以你喜歡了娑婆世界,你願意繼續輪迴;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你看到的美好的人、事,只是一小片段而已,你沒有看到娑婆世界的全貌,所以你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佛陀出世以後,當然第一個講到苦諦,它的第一個:就是無常!娑婆世界對我們的傷害,來自於佛陀說的:欺誑性!它老是欺騙我們。你看魔術師,佛陀經常用「如夢幻泡影」,這魔術師一下子變成一個兔子,欸,兔子變久了也就習慣了,欸,這個兔子沒了;下來變成一隻貓……所以它就是一種變化的一種情況。所以我們第一個:改造我們的一種貪戀娑婆的信仰!你必須告訴你自己:娑婆世界不是一個很好的安住處。這是第一個——厭離娑婆。

 

  第二個:欣求極樂。我們離開了娑婆世界,應該去哪裡呢?所以我們就必須對凈土有所了解。其實我們以前不好樂諸佛的凈土,主要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凈土,因為我們誰也沒有去過凈土。所以你這個就必須要學習了,你必須從經典裡面,透過佛陀的開導——他所設立的這種文字相去學習了。

 

  【225】我們必須要對凈土有所了解!

 

  大方向我們在學習凈土的時候,你要分成兩塊:第一個你要好樂凈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好樂凈土在《彌陀要解》分兩塊:一個安樂道;一個解脫道。第一個:你要學習凈土讓你快樂的這一塊。比方說凈土的身心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到了極樂世界你沒有痛苦的感受,它所有的環境都是如意的:你眼睛看到的色塵、耳根聽到的音樂、你所接觸的人,都沒有一種傷害性的、逼迫性的痛苦的感受給你,當然這個地方經典講很多,我們就不再論述了。總而言之他的色身也沒有病痛;當然凈土,他的飲食也不要經過追求——他「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不用去工作,把你寶貴的八個小時,換取你的衣食,浪費很多的精神體力。所以你可以從安樂道裡面,你可以規划出極樂世界的快樂,它的重點在於:自然的!

 

  凡是一個快樂要經過追求的,就一定有過失!因為你要追求,就有得失的問題了。娑婆世界的快樂問題,為什麼這麼複雜?因為它必須要追求,追求的過程就必須產生競爭跟對立,就有成敗得失的問題;所以極樂世界的快樂,它最殊勝的是來自於它是:自然的給你一種快樂,那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我們對於凈土的了解,第一個:是一個安樂的國土,這第一個。

 

  第二個:極樂世界是一種清凈的國土。娑婆世界的快樂,很容易帶動我們的慾望,我們會有一種更多的追求。所以我們看人世間沒有一個人是滿足的:他有了更好的房子,說你應該滿足了吧,不對!他只滿足了幾年,三年後、五年後他會看到更好的房子。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來自於它會刺激你的慾望——貪慾,而這是一個無底洞啊!諸位,極樂世界的快樂,它不會帶動你的慾望,它會讓你「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為它不是業感的,它是彌陀本願攝受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沒有過失的快樂;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你要付出代價的。

 

  其實從佛教的因緣觀:福報大的人比福報小的人更容易造業的,要小心。你今生的福報你弄得不好,你要付出來生痛苦的代價的,因為你比一般人容易造業。因為你的業力,善業給你快樂的時候,它同時刺激你的煩惱,除非你很有定力呀。那麼我們要說什麼?就是說我們對極樂世界的了解:第一個它是安樂的;第二個它是解脫清凈的。所以你在這安樂的環境當中,你不會產生放逸的煩惱。

 

  所以我們透過唯識的一種思想的名言,我們可以重新對於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一種正確的了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就是唯識強調的:善用你的名言——你用什麼樣的思想,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你往哪一個方向思考,你就帶動你的不同人生。所以從凈土宗的正確思考: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是第一個思考。

 

  【226】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

 

  第二個:尊重名號。你必須把你所有的凈土的功德,跟佛號做一個連結。諸位,你沒有本事去創造凈土的功德,你沒有本事的,不是說你今天你喜歡到凈土去,你就可以去的,沒有這回事情,業力不會放過你的。所以你必須要把所有的願景跟名號連結起來,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也就是說你必須把來生所有的希望——你的願景跟佛號做一個連結: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你才有資格厭離娑婆、你才有資格往生凈土,所以你對佛號更珍重了!

 

  所以凈土宗,它其實也是強調思考模式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尊重佛號,這個都跟唯識有關係吧。當然這個都是一個基礎的工作——建立對凈土的好樂、建立對名號的皈依,這個只是凈土宗的基本功而已,叫做「信仰式的念佛」,但這樣子也不能夠完全保證往生。

 

  第二個: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觀照」就是觀照生命的本體,觀照「空性」這一塊。很多凈土宗的人不碰空性,這一塊你是很危險哪,為什麼呢?因為凈土宗的往生,不是說你在佛堂,你感覺到:哦,我這一堂功課做得不錯,我現在的心態在念佛裡面、在誦經的過程當中,我已經真實的憶佛、念佛,我真實的發心要往生凈土了,你就可以往生了,不是的!平常的念佛都不能算數的。

 

  凈土宗的往生的成敗在「臨終的正念」,諸位,臨命終跟你在佛堂用功,那是兩碼事。臨命終的時候:它第八識——你無始劫的習氣會現前——阿賴耶識會現前,那是臘月三十算總帳的時候了。你平常的操作只有第六意識了,所以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必須面對你無始劫的煩惱習氣。當然不是所有的妄想都會干擾你,但是有些妄想跟你的堅固執著結合的時候,形成一種顛倒妄想——我們一般說的盲點的時候,你這個佛號就糟了。

 

  我們在生命經驗當中,有些人跟你因緣特別深的;我們在生命經驗當中,有些事情你真的放不下的:有些人對財富、有些人對名聲、有些人對眷屬的親情,反正你會來娑婆世界,你的人生一定有盲點!你沒有執著某一件事情,你今天不會來娑婆世界。所以你雖然建立一套新的思考:你願意欣求極樂、你願意皈依名號,但是你可別忘了,你過去的心中,有一種強大的勢力,你很難掌控的,在《楞嚴經》給它一個名詞,叫做「顛倒妄想 」——顛倒想;就是這個想法一出來的時候,你沒辦法控制自己了,你沒辦法控制的。所以在佛法裡面,只能夠用空觀來加以對治了——空性的智慧!在空觀的智慧當中,當然它是兩塊:一個是根本的空觀;一個是對治的空觀。

 

  根本的空觀,就是《楞嚴經》說的:你要回歸到你的真如本性。根本空觀就是:你要觀想你是本來清凈,生命裡面本來什麼都沒有的;另外一個就是所謂的對治性的空觀——我們在唯識學講的「無分別智」。就是說其實有些妄想,你要對治它是很難的,你只能夠把這個妄想直接切斷——就是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夠把這個火燒得已經滿森林了,再去對治它,那時你已經沒辦法對治了,尤其是你的盲點。所以佛陀在對治煩惱分成兩塊:微細的煩惱,可以事後再對治;特別堅固粗重的煩惱,你在一開始有徵兆的時候就要切斷,就要把這個名言切斷,叫「斷除名言」,叫做「修無分別智」,你要提前對治。

 

  所以如果你今天不碰空觀的人,你的生命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你一方面欣求,想要往生凈土;但是你心中有一個很深固的盲點:你又執著某一件事情,但是它畢竟力量大,因為強者先牽嘛,它是你無量劫來熏習的一種習氣,你不是它的對手。

 

  所以你看我們在凈土宗實際的操作例子當中,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他佛號念得好好的,突然間變卦了;他本來你在助念的時候,他是非常的

 

  隨順佛號,他的心是跟著佛號運轉的,但突然間臉色變了——磁場變了、心態變了,就是他的煩惱浮出來了,他的思想改變了。就是你平常這個地雷,你就不處理嘛。所以我們必須要接觸空觀,就是把生命歸零,就是說:你一定要有一套方法,當你很堅固的執著出來的時候,你怎麼面對它?你不能假設這個煩惱,臨終不出來,這個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臨命終的時候,阿賴耶識粗重的習氣、業力都會起來的。我們的確沒辦法面對,我們無始劫來留下很粗重的、堅固的執著,有些人你看他對親情特別執著,他的兒子根本就是一個放逸的境界,他還是會照顧他,這沒辦法,因為盲點,什麼叫盲點?就是沒有理由。當然你看別人很清楚,你自己在起煩惱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旁觀者清嘛!

 

  這種盲點你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不去想它!無分別智就是:這個思考你不能繼續再思考下去,你不能用邏輯道理去面對它,你沒辦法面對了。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說:有些煩惱你必須跟它溝通的,欸,你這樣做,你這個罪業,會給你來生痛苦,你今生一時的快樂,會給你來生很久的痛苦,你願意嗎?有些比較微細的煩惱,我們可以用佛法的道理跟它溝通的,用創造一個思想,來面對另外一個思想,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堅固的執著是不能溝通的,你沒辦法跟它溝通的,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它已經起顛倒了,你怎麼跟它溝通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不能再想下去了,斷除一切的分別——佛陀的智慧啊,修無分別智!

 

  所以無分別智這個法門,專門對治這種每一個人心中的盲點,就是最好的溝通:就是你不要想它了,「一念不生」是最好的溝通。因為妄想本身是沒有力量的,它本來就不真實,因為你不斷的想它,你給它力量的,你只要不再給它能量——你再不給它名言,它自己會枯萎的,它自己會沉澱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煩惱的時候,注意兩塊:一個是微細的煩惱,這個是可以透過溝通來轉變它;有一種是不能溝通的,就是你只要不給它能量就好——你只要不要再想它,它自己會沉澱下去,所以帶業往生就是這樣子,你不要再去給它能量了。

 

  所以我們從信仰式的修學,可以提升到空性的修學,開始面對我們內心的煩惱習氣了,即便不能斷除,起碼讓它安定下來。

 

  【227】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那麼第三種:就是從空性的修學,提升到菩提式的修學,這是最高境界了。我們前面兩種的修學都是站在我們個人的生命、個人的緣起,來談怎麼改造我們的來生、改造我們的生命,但是凈土宗的人我必須提醒你:你到凈土去其實是為了成佛的,不是只是追求個人的安穩快樂而已。佛教的思想很強調一個概念:叫「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就是你必須把你一種個人的生命體,把它擴充為無量的生命體,就是「無盡燈」法門。

 

  所以你最好在因地的時候,把你每一句佛號,都能夠把每一個眾生都考量下去。你這個佛號的船隻坐你一個人,以後這個佛號會很孤單的,會很孤單的!你只能夠自受用。「法性量等虛空,眾生髮心自小」,阿彌陀佛的功德,它本來是一個全面性的功德;但是因為你心量太小了,所以你只開啟它某一部分的功德,非常的可惜啊!所以我們一再的鼓勵凈土宗的同修們,你既然花同樣的精神體力在念佛,其實你可以把佛號的功德開得更圓滿,就是擴大你的心量。你把「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景,放到這句佛號去,這個佛號以後的力量會發揮得更大,就這個車子的力量更大,它不但帶你到凈土;它還會不斷的陪著你、加持你,直到成佛為止。

 

  所以我們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所以在整個凈土宗的修學:除了你能夠去思惟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功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以外;思惟空性,調伏你的粗重煩惱;你還要思惟佛道的問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這個是後半段,最圓滿的念佛——為了菩提道而求生凈土,為了成佛、為了廣度眾生而念這句佛號,這樣子的念佛是最圓滿的,你能夠成功的把所有佛號的功德都開啟出來。

 

  總而言之,凈土宗它是二力法門——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佛陀的功德已經準備好了,佛陀花了很長的時間,把這句佛號創造出來,其實佛陀的功德已經沒有瑕疵了,他已經成功的做好無量光、無量壽,關鍵是你準備好了沒有;也就是說,你是用什麼心態來念這句佛號,佛陀會給你相應的東西。如果你要的是糖果,佛陀只好給你糖果;你要的是蛋糕,佛陀就給你蛋糕;你要的是摩尼寶珠,佛陀就現出摩尼寶珠給你。所以凈土宗的人一定要知道:心力會帶動佛力的;雖然佛力也會加持心力,也就是說你準備好了沒有?這就是為什麼凈土宗的人,你不學唯識的人,你根本不知道第六意識怎麼去操作嘛。

 

  諸位,阿彌陀佛,他可以對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彌陀佛不能改變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拿你沒辦法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你準備好了,佛陀也準備好了,這才叫「感應道交」;你都不準備,你該打妄想打妄想、該起顛倒起顛倒,你就是時間到了去念念幾句佛號,你得到的只是糖果——得到人天的快樂,因為你的思考模式沒變。

 

  佛號是沒有方向的,它是一個萬德洪名。但是這個佛號,到底是投入了娑婆世界的輪迴,變成人天果報;還是到了凈土;還是這個佛號能夠永遠帶到你成佛,是你的思想決定的,叫「心力引導佛力」。所以做好你思想的準備,變成很重要了,因為它決定了這個佛號會給你什麼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結合唯識學的道理。因為整個第六意識的思想改造,講得最清楚的、最有條理的就是唯識學。因為你再往後走,你到了《楞嚴經》、《法華經》,它已經不談第六意識了,它完全講真如了,那是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到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的時候,佛陀會假設你已經學過唯識學了;就好像你讀到碩士班,他假設你學過大學了,他不會重複以前的東西了,他直接講不共的東西。

 

  所以你現在不知道,怎麼從第六意識的生滅因緣裡面,去改造思想,你直接接觸《華嚴經》《華嚴經》的東西完全不動念頭的,那是「稱性起,修」,那完全講真如緣起的境界,但是問題是:你連基本的工作都沒做好嘛。我們要先求改造思想,然後才有資格談到不生不滅,所謂的沒有思想,因為到了真如的境界,是沒有什麼思想,那完全是願力的表現,那是菩提心跟空正見……到了《法華經》 《華嚴經》、,全部是你的菩提願力的顯現嘛,哪有什麼思不思想?它認為你思想早就應該調整好了;但是你忽略了唯識這一塊,就好像說你這個基礎都沒做好,你就直接跳到空中花園去了。《法華經》《華嚴經》全部是稱性起修,它才不跟你談什麼思想盲點這一、塊,它認為你應該早就準備好了,你應該上路了。

 

  所以我們務實的凈土宗的修學,先從信仰下手:信仰當中去改造我們對娑婆世界的信仰、對極樂世界的信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後到空性的修行當中呢,調伏我們的盲點,把生命歸零,回到我們原始的清凈心;最後再發起廣大的菩提願。我們不是順從本願而已,我們要順從廣大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樣才是一個圓滿的念佛法門——信仰、觀照、菩提。當然這個都是跟唯識的操作有關係。

 

  好,這堂課我們等於是把前面的唯識學,跟念佛法門做一個總結。我們先講到這,有沒有問題,可以討論一下。

 

  【228】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是什麼?

 

  學員:師父慈悲!常說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境,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們不想讓它發生,但它還是發生了。可否請師父再解釋一下: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阿彌陀佛。

 

  師父:它的唯識學,它沒有隻講第六意識,對不對?唯識學它也講到第八識嘛!第八識它不是歸你管的,如果唯識學只講第六意識,那就很簡單了,是吧?你喜歡怎麼樣它就怎麼樣,那是極樂世界的境界。

 

  唯識學它分成兩塊:一個第八識管的業力,業力它要釋放的時候,它不管你的,它不管你喜不喜歡的。所以這個最頭痛的是第八識,它把無量劫來你的善業、惡業都保存起來,而且我要提醒你:第八識是無意識的狀態,你只能夠引導它,你不能控制它,它業力釋不釋放,你沒辦法決定的,第八識不歸你管的。

 

  所以佛陀為什麼要我們認命隨緣?就是你根本說了不算嘛!你不希望痛苦,它還是會痛苦;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少費那個心思了。我們現在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掌控一個不歸你掌控的東西;而你該管的沒管。該是你管的:第六意識——你的思想可以改造的,你不去做,結果你去管一些外在的因緣果報,這個本來就不該你管的,所以凡夫就是錯用心唄。我們都是去計較今生的成敗得失,結果死亡到來的時候:哦,全部都沒了!結果你發覺你的內心的很多問題,沒有處理的,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每一次到死亡的時候,全部都後悔,然後歷史一再的重演。

 

  諸位,業力不是你該管的這一塊;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不要把心思放這一塊了,你想想你能夠控制的。就是說人生有一半是無奈,有一半是充滿了希望,你不要把心思老放在無奈的地方,你的痛苦是你自找的,你把心放錯地方了,業力,是不歸你管——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本來就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你說你生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歸你管嗎?你只有盡責任、義務,他歸你管嗎?他有他的業,你有你的業,是吧?他要是欠你的,他會對你好一點;但是你欠他的,你就認命了,是吧。因為一定有共業才有家庭,所以他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他,你就自找麻煩了! 

 

  所以就是說我們不能改變今生,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念頭。就是你有些東西,你不能去碰的,前面有一個地雷,我沒辦法處理掉,但是我可以閃過去——趨吉避凶。沒有人說要把所有的凶都去掉,這個也不現實,他叫你避凶,他可沒叫你把所有的凶都消除,你有本事把無始劫業力都處理掉,不可能!記得:有些是該你管,比方說你的思想,這個該你管;有些是不該你管,你最好分清楚,你才不會踩到地雷。

 

  【229】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修止觀而念佛往生了呢?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由諦閑法師安排他在一個破廟裡修行,因為他小時貧苦,沒有讀過書,所以諦閑法師只教他一心念佛號就可以,他老實念佛三年後就立地往生。那弟子的問題是這個鍋漏匠,他目不識丁,也沒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也沒有聽經聞法、也不知道什麼是菩提心,他只靠念佛就有這麼殊勝的成就。那弟子的疑問是:他是嫌命苦而求離娑婆,並不是真心明白苦諦而欣求極樂;二、他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三、他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麼……

 

  師父:你怎麼知道他不知道呢?好了,這個問題我大概知道你意思,OK 了。

 

  修行都是個人化的了,其實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只看到他今生沒有學習過,你看六祖大師,他今生哪有學什麼教理呢?他是一個送柴火的一個傭人,他就把柴火送過去,他主人叫他去送柴火,他送過去了,那個主人誦《金剛經》,誦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馬上就開悟了;我們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沒有感覺。但是你不能假設你是六祖大師,是吧?佛法的修學,我們身為一個法師,我們從正常的方式來引導大家,但是有些特殊的個案,的確!我們不知道你過去做了什麼,但是呢,可能你前生這個次第你已經走過了。但是從一個法門的施設,我們必須假設每一個人都是業障凡夫。

 

  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最好不要觀想你是六祖大師,不要高估了自己了。如果你本身就不貪戀娑婆,你本身……前生就已經把欣求極樂這塊做好了;你本身就沒有盲點——你對什麼事、人事,完全沒有執著:誰對你怎麼樣你完全無所謂;你失去了什麼東西你也不會痛苦,那你就不需要修空觀了,你沒有這個病,你根本就不需要吃藥嘛。但是我這要提醒大家:不要高估了自己,如果你有這個病,然後你又不想吃藥,你的後果就是病更嚴重。

 

  蕅益大師、歷代的祖師,他們抉擇的一套系統方法,是一種正常人的道次第;當然你也可以不走,你說:欸,我沒有這個毛病,我不需要這個過程,那只有你知道了,的確有些人天生本來個性就淡薄。

 

  當然佛陀的法葯,你要吃到什麼程度?答案就是只有你自己知道。我們也不排除有些人根本什麼都沒有準備,他直接念佛就往生了,這種人前生已經修的非常好,好幾生的修學,他前生……合理的推論:他前生只是一時的失誤,沒有往生,所以他今生一念佛,本來就水到渠成,但是你是這種情況嗎?所以其實哪些葯你該吃,哪些葯不該吃,我們都已經不是有神通的善知識,所以你現在只能夠做你自己的醫生,末法時代——「有法無人」。所以做為一個法師,我們只能夠把這個法抉擇出一套系統,至於怎麼用,我們不能夠抉擇一個個人化的佛法,我們做不到;我們只能夠抉擇出一套通途性的佛法,就是原則性的佛法,但是個人要怎麼操作,你自己去嘗試吧!

 

  當然你也可以跳過某一個階段,說這個過程我可以不經過,可以!你要有把握:我沒有這個病。那你說我沒有這個執著性,那你就不需要修空觀了嘛;我本來就很有菩提心,那你就不用修菩提心了嘛,不過菩提心例外,菩提心是多多益善,它跟斷惡不一樣,有些法門是多多益善的。所以你說你不修菩提心,這個就不合理了;你說你不斷惡,這個可以理解,因為你沒有這個惡,就不需要斷;但是菩提心它是多多益善,它是一種串習。所以該怎麼操作,你們自己看著辦。

 

  【230】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

 

  學員: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一個心?

 

  師父:好,請坐!從天台宗的角度,認為我們本來就「性具」,它是一種「性具」的思想,這是我們明年的課程,它很強調「性具」。其實所有的善根我們都本來就有,但是你怎麼把它激發出來,那就是「發」的問題了。凡是要講發動的,一定是要造作了,是吧?所以佛法的修學,從天台宗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不生滅」就是說你本來就有,但是你要有生滅的第六意識的造作,去啟發它;就好像說大地裡面本來就有石油,你要沒有石油,你怎麼挖也挖不到;但是你不去開採它,它等於沒有,因為你沒辦法受用,對不對?所以本來就有,跟後天的努力,它是不衝突的,它是一個性德,一個不生滅的性德;一個生滅的修德。

 

  所以你要發願,發菩提心從願力下手,先設定一個目標。我們什麼事情都是要先勉強,然後才有自然,既然講「發」,就是勉強了,到最後才有所謂的菩提心的相應。因為有些人會不同意,比方說你的自我意識——你第七意識就不同意了。我們一般人的思想裡面,是保護自己的——我愛、我見、我慢、我痴,我們會保護自己:我憑什麼要為眾生努力呢,是吧?所以你發菩提心的人,你心經常要衝擊矛盾——真妄交攻,但是你必須要說服你自己,用不斷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這樣子對你是最有利的;就是說你不發菩提心,你的生命只有越來越狹隘。

 

  佛陀為什麼成佛?我們以前也沒有少干很多的善事:我們過去也曾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修了很多的善業,那些善業跑哪裡去了呢?散落到卑賤的快樂的果報去了。為什麼這個善業到佛陀的心態,會變成一種無止境的常樂我凈的功德出來;為什麼這個善業到我們的生命裡面,變成一種卑賤的人天果報呢?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態不好!所以你發菩提心以後,會讓你所做的所有的善業更加的廣大圓滿,同樣一件事情,你何樂而不為?所以你必須要透過很多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我們喜歡保護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卑賤、越來越痛苦、越來越狹隘,這是不好的心態——自我保護不是好的心態!

 

  所以唯識學的理論好就好在:它很強調思想改造。思想是可以改造的,你可以透過學習,透過跟自己溝通,所以發菩提心是很重要了;念佛也是這樣,你至今用自私的心來念佛,阿彌陀佛給你的功德,真的很有限,因為你心態沒有準備好。

 

  【231】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學員: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看書的時候睡覺;另一個是睡覺的時候還看書。請問師父:這個母親,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師父:這個母親,其實她是看到了同樣的影像,是吧?大兒子也在打瞌睡,小兒子也在打瞌睡。但是就著母親的世界裡面,她的解讀,她認為大兒子是放逸的,因為她認為大兒子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但是她的解讀,認為小兒子是精進的,她說小兒子不錯哦,打瞌睡的時候,還是不忍心把書放下,打瞌睡的時候還在看書。所以她的解讀不一樣,她就創造她不同的人生觀了。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母親的緣起,她跟這個大兒子的惡因緣,會不斷的加深;她跟小兒子的親密的因緣,會不斷的增長——合理的推論,你從念頭就看得出緣起了,是吧?當然這個是輪迴的力量嘛!輪迴的根本:就是對立!你一定要有對立的思考,你才會輪迴的;就是說本來這個世界是沒有對立的,它只是一個因果顯現,它哪有什麼對立呢?它那樣就是那樣!我們把所有的分別心都停掉的時候,我們還給這個世界本來面目,你不要去加油添醋,這個世界它只是一個因緣假相;是我們自己多事,把這個世界弄得很複雜——安立名言,那問題就很複雜了。然後大家就開始各自的追求了,就造業了。

 

  所以無分別智就是說:對外無分別;對內有分別。因為你要思想改造,你要分別吧,要如理思惟;外境不要再分別了,因為你這個外境的分別,你很容易造罪業——攀緣。你不能再造罪業下去了,尤其你要往生凈土的人,你不能加深生死的業力,你那個業力,已經夠重了,你不能夠再加重了。

 

  這個佛號:一個是往生的願力;一個是下沉的業力。帶業往生:你起碼要把這個業力,讓它能夠安定下來,你才有辦法帶它;這個業力,你經常去刺激這個業力,你怎麼帶它呢?所以無分別智就是說:外境,它那樣就是那樣,你把你的這種加油添醋的名言都拿掉了,就恢復它本來的樣子就好了;你該分別的是什麼呢?你要分別法義、如理思惟、改造你的思想,這是你該分別的,你要把第六意識的心思,放在這一塊,這一塊是歸你管的。

 

  所以無分別智,我們現在無分別智的操作:都是對自己無分別,對外開始分別,這個錯了!你要知道:對外無分別,對內有分別,你要不斷的反省你的思想對不對,這是要分別的;對外它已經是成熟的果報,隨它去了,因為你管不了這麼多了。你是個凡夫,你先到凈土去;等到你是法身大士,你開始從空出假,來到娑婆世界,你做普門示現的時候,你再去做各式各樣的分別,該怎麼度化眾生,現在你不能管這,你這個外面的業力你管不了,你就不能分別。

 

  【232】我們怎麼樣去拜八十八佛呢?

 

  學員:師父慈悲!可不可以請師父解釋一下:臨終如何助念才是如法,才是真正幫助亡者往生?

 

  師父:這個助念,《印光大師文鈔》有提到了,它是兩個重點:一個開導;一個念佛。當然你要看狀況,這個人佛號已經念得很不錯了,你不能說:欸,煞板,我一定要開導一下,不可以!他已經上路了,是吧?但是你發覺你佛號念得很久,他的相貌都沒改變,那個相貌看起來還是很執著,他的心根本沒有跟著你的佛號轉,那你佛號就要先煞住了。因為你佛號念不進去,他心中「必有一物」——你不把那個執著破掉,這念佛就沒有用了,所以這個時候就要煞板——開導。最好先了解他,他的盲點在哪裡?

 

  所以到底是要開導,還是直接持名?看情況!但是一個原則:少去碰他,不要去動他。斷氣後八個小時,斷氣後,就是西醫所謂的死亡,就是斷氣以後八個小時,盡量不要去碰他。他的姿勢好不好看……這都不管,不要去碰他、不要去哭泣、不要去跟他講一些會打動他感情的話。只有做兩件事:要麼開導他,保持正念——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不然就直接提佛號,只做兩件事情。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昨日拜八十八佛的時候,提到拜佛要上虛下實,腳跟抓住,是否要一直抓地,直到拜完九十分鐘?還是拜完起身後才抓地?

 

  師父:它是下去跟起來的時候要抓地,這兩個是重點。因為你腳掌不用力,有些拜佛的人,他越拜,他頭會發熱,心煩意亂。因為我們在修行,調身、調息、調心,身體很重要,因為你身體會影響到你的氣息,氣息又影響到你的內心的活動,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氣血往下降,你的心才靜得下來。所以你的心要往下降,你的氣血要往下降。

 

  所以你在拜的時候,拜下去的時候抓地,起來的時候也要抓地,其它時間你就專心佛號就可以了。當然這個是一種習慣動作,你習慣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用管它了。像我們拜習慣了,我們自然會抓地,所以我們就一路的聽你的佛號聲音就可以了。但是你的身體的操作,也很重要,你的身體操作錯誤,你的心就很難靜下來,因為你會拜得滿頭是汗,你就不喜歡拜佛。

 

  諸位,所有的法門你要跟它相應,一定要喜歡它,你沒有意樂,這個法門跟你就沒有緣了。所以你要拜佛拜得你覺得:啊,拜完很舒暢!這個法門你才可能修下去的,不能勉強。所以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你就越拜越痛苦,你每次拜完佛都是腰酸背痛的,你會喜歡拜佛嗎?不可能!所以身安則道隆嘛。所以你每次拜完以後,覺得身心很舒暢、很寂靜,坐下來念佛修止觀,對你有很大的加持力,你才會喜歡拜佛嘛。所以我們掌握一個正確的拜佛,它會提供一個很好的一種基礎——道前基礎,它會提供你一種很寂靜的身心;也就是說你拜佛前可能相對躁動,拜完了以後很寂靜,你每一次都得到它的好處,你就更喜歡拜佛。

 

  諸位,你不能永遠活在信仰,信仰一定要跟你的意樂結合——好樂。所有的修行,你一定有功德相出來,才會激發你往前走的。那麼功德相要出來,方法就很重要,它的過程就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把所有的修行都變成很勉強,你只是活在一種信仰當中,你永遠沒辦法上路;知道它、信仰它,你不如好樂它,來得更好!所以我們要學很多善巧就是這樣。因為你每修一個東西,它就會出現功德相,你就更喜歡它——更喜歡它——你就更進步,它產生一種善的循環、一種相續的力量,這個很關鍵的。

 

  好,我們今天這個簡單的研討課,就到這裡了,也感謝大家的參與。

 

  阿彌陀佛!我們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Jony Ive 推動 iOS 採用扁平化設計(Flat Design),這會有什麼影響?
張果星宗 | 張果星宗 7 |
哪種女人最花心?女人花心的7大表現
如果 iPhone 要支持指紋識別,需要解決哪些技術問題?
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能安裝win7 64位操作系統嗎?

TAG:唯識 | 法師 | R | 7 | 唯識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