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腦
人生如果沒有怦然心動,就不會快樂。讓自己得到各種令人感動的體驗,你的腦會進化的更好。對文創產業或是對創意經濟的推動,「感動腦」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知識腦」。創造微積分與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蒼穹繁星運作規則的牛頓,看他如何表達「美麗」、「歡愉」與「感動」在他創發理論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像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有時找到了美麗的石頭與貝殼,我會喜悅不已;更讓我雀躍的是,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無限延伸,等著我去探尋。」……
0-1 【導讀】為什麼日本教育不出比爾蓋茲?
人生如果沒有怦然心動,就不會快樂。
讓自己得到各種令人感動的體驗,你的腦會進化的更好!
作者茂木健一郎的理論是:「創造力= 體驗深度×熱情強度。」這個理論對於我們近年關注的「創意經濟」的推展,真是帶來太有意思的啟發了。對文創產業或是對創意經濟的推動,「感動腦」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知識腦」。創造微積分與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蒼穹繁星運作規則的牛頓,看他如何表達「美麗」、「歡愉」與「感動」在他創發理論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像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有時找到了美麗的石頭與貝殼,我會喜悅不已;更讓我雀躍的是,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無限延伸,等著我去探尋。」你只要看過朗朗現場演奏的神技與他神入音樂中的喜悅迷醉表情,你就會了解,對創造力的培育與養成而言,真的是「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度感動帶來歡愉熱情,深度感動也帶來刻骨銘心的體驗。而創造力就在體驗層的基底下,由歡愉的熱情激發了出來……
【內容導讀】
為什麼日本教育不出比爾蓋茲,茂木健一郎說要先感動你的腦~莊素玉/天下雜誌日本館總編輯
為什麼日本教育不出比爾蓋茲?為什麼日本車的技術一流,卻設計不出歐洲車的品味?
日本腦科學暢銷書作家茂木健一郎有話要說。迎接二十一世紀,真的要好好好親身體驗美好的環境,好好感動你的腦……為什麼呢?這一本書《感動腦》,就是把腦科學說得這麼有趣。茂木健一郎是個什麼樣的人?茂木健一郎是日本的腦科學家。現任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近三年來,著作有關腦的書,在日本大為暢銷,導致日本許多出版社找他寫書。現年四十七歲的他,近幾年在日本四處演講,在他的部落格也可以看到他到歐美畫廊欣賞原作、深受感動的照片;也可以看到他四處教日本小孩子如何活用腦、好好唸書的鏡頭。茂木一九六二年生於東京。自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在茂木許多的著作中、這本《感動腦》是其中相當有趣的一本書。
所謂的腦,的確肩負著人類生存時極重要的角色。特別是腦做為心所寄居之所,稱它即代表人類的存在亦不為過!
一直到約幾十年前,要是說起人們對於腦的興趣,幾乎焦點都集中在頭腦好壞的問題。大家想要知道該怎樣才能提高數理計算能力,如何才能增強記憶力。 最近茂木在演講等場合,發現提問人的意識有相當的轉變,愈來愈多人不再問及類似計算能力或記憶力等智能的部份,反倒是關心起心理或感情層面的問題。例如,「我就是怎麼也提不起勁來,該怎麼做才能產生衝勁呢?」、「我找不到人生的目標,我該嘗試做什麼事才能找到呢?」、「我和父母親的關係不好,有沒有方法可以讓彼此讓步呢?」、「我充滿自卑感,請告訴我腦為什麼會製造出自卑感呢?」光聽這些問題,就像是人生哲理的探究,但這些問題都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回答。這是現代腦科學的趨勢。因此,如何創造我們的心成為首要之務。茂木相信創造力全人類皆有之。他在這本《感動腦》一書中提及發現相對論、人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講過的一句話:「放棄感動的人,如同行屍走肉,生亦若死。」茂木說︰「對於有創造力的事物、各式各樣的東西滿懷感動的同時,永遠抱持著新鮮的心情活下去,這才是真正的『活著』。」創造力的源頭是什麼呢?茂木認為是「慾望熱情」。無論從事多麼有意義的職業,被委以多麼重大的工作,沒有慾望熱情便產生不出絲毫創造力。相反地,只要有慾望熱情,創造力就會源源不絕湧現。一般認為腦的功能也會因為有了慾望熱情而愈來愈強。換句話說,人類只要活著,腦就會不斷學習。腦的學習沒有極限,愈是體驗各種事物,即使是下意識的動作,都會在腦中留下痕跡。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活用這些體驗。例如做成某件事的體驗和失敗的體驗,兩者同樣是一次體驗,沒有差別。成功的體驗不但能帶來自信心,若以此為基石,還能導引我們邁向更偉大的成功。相反地﹐就算失敗了,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體驗,才能夠警惕自己不要重蹈覆轍。每一種體驗都能成為我們人生日後的食糧。
茂木在本書中特別提到人腦的前額葉與側額葉在感動、熱情、價值判斷所扮演的功能。前額葉是負責所謂頭部綜合作用的區域,並將貯存於側額葉裡的訊息加以整理、活用的地方。無論再怎麼有利的訊息輸入側額葉,只要前額葉沒有反應,這些訊息就完全沒有意義。
前額葉是以什麼為基準在整理和活用訊息的呢?其根本就是「慾望熱情」和「價值觀」等。如果有想要完成某事的慾望熱情,就會為了該目的去設想得怎麼做才好的方法,於是便會從側額葉去取出符合該目的的訊息;另外,關於自己判斷有價值的東西,便會拚命試圖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提示。說清楚一些,所謂前額葉,是認識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進而做出適當行動指示的地方。想像在前額葉有個切換腦狀態的開關。藉由累積啟動此開關的訓練,我們能夠在任何時候隨心所欲,切換腦的開關。很重要的是,我們得要養成這個習慣。換句話說,依照每個人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慾望,或者朝向不同的目的地,整理經驗的方法也會跟著不一樣。例如,就算兩個人同時有過相同的體驗,它會成為有益的體驗,亦或是沒有太大助益的體驗,將會隨著兩個人的生活方式和預設目標而改變。總之,體驗和知識是否能和創造力相連結,取決於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譬如說,一般人以考上一流學府為第一志願的價值觀﹐若價值一味偏向於此,一旦考上一流大學,便會認為一切OK,所以也不必唸書了;因為進了一流公司,所以之後做事只要確保不失敗就可以了。換言之,大多數好不容易才累積起來的知識和體驗就此束之高閣,不再使用。但是假若學校的菁英能夠找到新的視野,把價值轉向創造力,一定可以成就更令人驚嘆的成果。總而言之,藉由努力將眾多訊息貯存至側額葉的是菁英,能夠再由前額葉將這些轉變成創造力的則為天才。缺乏目標和慾望熱情,不可能成就天才。如果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如何提升前額葉運作的問題。茂木認為,雖然他不是教育的專業人士,並不完全了解美國的教育體系,但要是美國或歐洲有可以刺激前額葉的教育計劃,日本也應該起而效尤不是嗎?台灣的為政者、教育家以及家長們看了這本書之後,是否可以針對小孩的前額葉教育,開始有些想法了吧?【作者簡介】
茂木健一郎
腦科學家,也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現任日本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1962年生於東京。自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主要的著作有《腦與感質》(日經科學社)、《創造心靈的腦結構》、《腦內現象》(以上為NHK出版)、《何謂意識》、《「腦」的整理術》(以上為築摩新書)、《腦與假想》(新潮社)、《腦和創造性》(PHP編輯部)、《感質降臨》(文藝春秋)、《Process A.I.》、《柔軟的腦》(以上為德間書店)、《機智的腦》(新潮新書)等。【目錄】前言 心寄身於腦
˙第一章 腦支配人類的「心」電腦和人腦有何差別?創造力全人類皆有之重要的是「慾望熱情」腦片刻不休息
莫札特譜不出演歌
學校的菁英和創造性天才的不同綜合學習的陷阱日本培育不出比爾蓋茲嗎?日本車設計不佳的原因體驗「真正的實物」才重要為什麼年紀愈大熱情愈減?明天不可能和今天一樣縱使是「毫無根據的自信」,腦也會充滿信心
˙第二章 慾望熱情刺激人腦
人生充滿不確定
充分活用感情的拿手好戲意象訓練與感質小孩是慾望熱情的集合體慾望熱情產生於優美的環境東大少有世界級研究學者的原因視覺虛擬與實物的天壤之別提高慾望的層級為什麼大學教授講課都很無趣?形成「決斷」的機制
日本人和義大利人的腦有差別嗎?
˙第三章 「感動」讓腦進化使用方法得宜,腦便會不斷進化即使活到一百歲,腦還是會繼續成長「感動」的一瞬間便可改變人生感動時「腦」的系統組織牛頓的話所謂「年輕」即變化無意識產生的作用男性腦和女性腦有何差別?
理想的腦界於男性腦和女性腦之間
藝術家長壽的原因眾多的語彙可以豐富心靈
˙第四章 人與人之間的共鳴迴路人類生而善良何謂了解人的心情?在人際關係中品味感動理解他人內心的腦部機制善體人意和學力成正比
˙第五章 「消極腦」的構造原理腦的誘導現象跳脫負面循環的方法必須要有個「安全基地」用以克服不安什麼是對大人而言的安全基地?首先試著走出戶外!如何思考方能消除與人交往時的不安人際關係.我的格言化解夫妻壓力的祕訣?看起來年輕有活力的人的思考方式我以前是個有「想不開的腦」的人
˙第六章 培養「感動腦」在心裡留一處空白沒有空白處的日本人行事曆名為空白年的思考方式世紀大發現誕生於空白年努力提升腦的經歷感動的元素在那裡?人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0-2 【內容試讀】先感後知的創意腦
~李仁芳/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茂木健一郎的理論是:「創造力=體驗深度×熱情強度。」這個理論對於我們近年關注的「創意經濟」的推展,真是帶來太有意思的啟發了。前些年台灣有一派觀點,認為要克服代工製造的低附加價值魔咒,唯一出路就是發展能夠動員「腦力」的「知識經濟」。當時多數人可能認為「腦=知識」,而知識就能帶來創造力與創意經濟。現在回顧起來,這是相當浮淺的見解。首先,「先感後知」,有「感動」,才會有「真知」。沒有深刻體會,就不能真正理解。運用「感動腦」,隨時懷抱著「初心」的敏銳「存在感」,累積衷心的感動與體驗,並從中學習「真知」,才能產生有行動力的知識體系。京都大學哲學大師西田幾多郎強調「場所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體驗與知識是否能和創造力相連結完全取決於彼等到底只是抽象的存在?還是深刻鑲嵌在人的生活方式和具體行動中。就像炎炎夏日下四處追逐昆蟲的身影,與噗嗵一聲跳進清涼的溪水捕抓魚蝦的體驗,翠綠的河川帶來夏日假期的感覺與回憶,讓許多作家寫下如《冬冬的假期》等童年懷鄉的感人創作。創造力除了和體驗深度有關,另一個強烈的影響因子就是慾望熱情的強度。沒有熱情,「先感後知」的知識也只是蒼白的學究文本,不能帶來行動力。而行動力的「衝創意志」正是與人的熱情情性有關。茂木的另一個有趣論述是:「慾望熱情產生於優美的環境」,真是太有見地了。濟慈有名的詩句:「美的事物是永恆的歡愉。」(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這對近幾年來,我們大聲疾呼台灣要推動美學經濟,與創意設計的開展都一定要先有優質的生活美學素養與空間美學等論述,完全不謀而和。台灣推知識經濟的人,應該要再讀讀濟慈的另一句詩:「智慧〈知識〉是憂鬱的。」〈Sorrow is Wisdom〉推動文創產業與創意經濟,要先從優質生活空間環境的打造做起。人一定要有「真山真水」的體驗,才能帶來深入人心的感動。就像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優美的建築與庭院、京都清越的寺社庭園,有助於劍橋大學產生了三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而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也幾乎都和京都大學淵源甚深。對文創產業或是對創意經濟的推動,「感動腦」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知識腦」。創造微積分與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蒼穹繁星運作規則的牛頓,看他如何表達「美麗」、「歡愉」與「感動」在他創發理論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像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有時找到了美麗的石頭與貝殼,我會喜悅不已;更讓我雀躍的是,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無限延伸,等著我去探尋。」你只要看過朗朗現場演奏的神技與他神入音樂中的喜悅迷醉表情,你就會了解,對創造力的培育與養成而言,真的是「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度感動帶來歡愉熱情,深度感動也帶來刻骨銘心的體驗。而創造力就在體驗層的基底下,由歡愉的熱情激發了出來。茂木第三個論述也深獲我心:「偉大的徒然浪費」、「光輝燦爛的空白年」是涵育創造力的必要投資。愛因斯坦相對論,達爾文物種起源進化論等世紀大發現均植根於一段空白的休息辰光。「無用之用,是乃大用」就像留白常是水墨畫精采之處,閒暇也是文明創造的基礎。茂木也觀察到許多諾貝爾獎得主都保有內心的留白。不要一天到晚衝衝衝,要在內心深處為自己留下一處自省休憩的空白,這將有助於你創造力的激發。感動與熱情不一定要在旅行異鄉時才能有,雖然米蘭昆德拉說:「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其實更重要的是要修練自己成為心靈的貴族,隨時隨地都可以舉行生活的「壯遊」〈Ground Tour〉。台北的巷弄,青田街、富錦街,隨意的Here & Now。只要你修練足夠的存在感與敏銳覺察力,每一個空間、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為你帶來「初心」的體驗與喜悅。中國的聖人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日本江戶時代的荼人說:「一期一會。」以初生嬰孩般的初生心境,每一個時刻的每一個生活情境都是鮮活愉悅的體驗,不用刻意到他鄉張望,也不用刻意到異地探尋。最好的地方,就是此地這裡。最好的時光,就是當下現在。就好像成熟優質的男人,寧可開發同一個女人的一百種臉孔,而不去求索一百個女人的同一種臉孔。真正的生活,真正的體驗,真正的熱情可以在我們周遭的城鄉空間中探索。這是創意人與創意經濟的最深刻道理。茂木的「感動腦」真是帶給我們關切美學經濟/創意經濟的人太多的感動了。【推薦序2】
一本令人感動的書~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坦白說,對於現在國內心理學界一窩蜂地耗費鉅資,購買諸如fMRI之類的貴重儀器,跟著西方心理學主流,探討大腦功能的熱潮,我一向很不以為然,認為這一類的研究犯了「化約主義」的毛病,企圖把人類的心理現象化約到腦神經科學的層次,跟心理學史上曇花一現的「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沒什麼兩樣。然而,當我看完日本暢銷作家茂木健一郞所寫的這本《感動腦》之後,不僅改變了我對腦內科學研究者的刻板印象,而且讓我內心產生了深刻的「感動」。茂木健一郞自東京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之後,曾經在劍橋大學任職,目前在日本SONY電腦科學擔任資深研究員,探討人類的心與腦的關係。這本書是以他在PHP產業經營研究所演講的內容彙整而成的,正因為他的聽眾是一般產業經營者,而不是腦神經科學家,所以整本書的論述方式並不像腦神經科學著作那樣的枯燥乏味,而像是在為時下最流行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提供腦內科學的基礎。這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是:我們置身於日趨複雜化的社會,面對著無法預測的未來,個人應該如何自處?怎樣才能愉快而又充實地度過自己的人生?作者根據近代腦科學的研究指出:人腦和電腦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人腦不僅會做「知性」的思維,還會綜合「知性」和「感性」,做出直覺的判斷,其中「感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謂「感動」是對我們生活世界中的各項事物,不斷獲得新的見解,其必要條件是創造力。由企圖心所激發出來的「慾望熱情」,和個人生命經驗相結合才是產生創造力的源頭活水。我們心中所感受的各種質感,作者稱之為「感質」(qualia)。唯有能夠被各種不同體驗和「第一次」的「感質」所感動的人,才能過著更有慾望熱情的生活。作者指出:有創造力的人類,永遠都在追求新的「感質」。愛因斯坦說:「放棄感動的人,如同行屍走肉,雖生猶死。」牛頓更說過一句名言:「我像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有時找到了美麗的貝殼,我會喜悅不已;更讓我雀躍的是: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無顯延伸,等待我去探尋。」諸如此類的故事,使得這本書充滿了人文的氣息。以這樣的理論做為基礎,作者不僅教人如何跳脫負面思考,他更積極的建議讀者如何藉由「在心理留一處空白」、「努力提昇腦的經歷」等具體方法,來培養「感動腦」,因為「感動的一瞬間可以改變人生!」讀完此書,我覺得:這本書的「感質」說服了我,這真是一本令人感動的書!【推薦序3】
值得為人師者據以導引學生成長的經典之作~蔡炳坤/建國高級中學校長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基於過去所受專業知能的訓練、本於現在實際教導學生的體驗、以及未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全發展和教育理想目標的實現,無不兢兢業業、耳提面命於傳道、授業、解惑的神聖使命與重責大任。我們從教育哲學的觀點與學生暢談人生哲理、從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剖析與人共同生活、和諧相處之道,林林總總、善盡職責。然而,我們卻也經常面臨艱難的挑戰,那就是要如何呈現完整且具說服力的論述給學生,特別是在社會形態日趨多樣、價值觀念愈來愈多元之後,頗有時不我與之慨。當我們自認滿腔熱血,但卻換得「老生常談」的冷言冷語;當我們自期「一切都是為你好」,但卻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這樣的經驗,不只是發生在面對學生,甚至是面對家長、社會大眾時亦然。當我閱讀《感動腦》後,以上的困惑頓時豁朗開來、如獲至寶。作者茂木健一
郎博士,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也是腦科學家,積累長期以來對心靈與腦的深入研究,將他在PHP研究所講課的內容,彙集成本書。全書共六章五十七篇精采短文,每一篇都完整講述一個重要的概念,有科學理論的依據、有實際經驗的事例、更有積極向上的激勵與建議,讀來淺顯易懂、並且蘊意深遠,實在是為人師者據以導引學生成長的經典之作,也值得為人父母者從中汲取教養子女之道,更可以做為社會大眾建構人心素養的絕佳教材。綜覽全書,感動之處許許多多,限於篇幅,僅舉其中三點提出分享:其一,在「腦支配人類的心」這一章,有一篇名為「莫札特譜不出演歌」,作者引用瑞典自然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的名言「自然不會跳耀」(natura non facit saltun),並以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否定了細菌自然增生的研究,來陳述「經驗」的重要,他說「莫札特,人稱天才作曲家。但即便他是再怎麼厲害的天才,還是得接觸各種音樂之後,才能有此成就」、「所謂創造力,必須以自身的體驗為基礎始得生成」,這實在是深富意涵,誠所謂「心動不如行動」,對新一代的年輕學子而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格言,道理在此。其二,在「慾望熱情刺激人腦」這一章,有一篇名為「東大少有世界級研究學者的原因」。作者比較了京都大學與東京大學的地理環境、學風與目標意識後指出:京都大學地處極其幽靜的場所,是最適合潛心思考的環境,進而產生創造力,所以諾貝爾獎得主輩出;相較之下,東京大學向以追求保持「日本第一」為標的,雖有強烈的菁英意識,但感覺不到讓人驚艷的創造力或慾望熱情,所以生不出半個諾貝爾獎得主。此對國內教育向以學業成績為導向、素以入學分數高低為評價的學校文化,有如暮鼓晨鐘,值得省思,對所有為人師者、為人父母者而言,又何嘗不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其三,在「感動讓腦進化」這一章,有一篇名為「感動的一瞬間便可改變人生」。作者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中所提出:事物在變化時,會有水成論和火成論為引子。指出水成論是自然生成,有如細水長流,並無太多變化,但真正會有大作為的火成論,則來自於「感動」的力量。人要經由體會許多感動,才能夠改變自我或人生。此在學校的經營上,格外具有啟示作用,如何營造一個有故事、有感動的校園,讓師生浸染其間,進而充分發揮潛能,應是深具價值與意涵。【推薦序4】
一本唸起來會讓人上癮的書~閻紫宸/長庚醫院核醫科主任單看書名,《感動腦》和作者的背景(專攻腦內科學)一定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本科普的書。我剛拿到這本書的譯稿時,也誤以為它是一本科普的書,但是讀了以後赫然發現它是一本念起來會讓人上癮的書,不單單因為這本書內容生動有趣,更因為它看似從科普的角度出發,卻以略帶哲學思考的方式結束,十分發人深省。因此,如果是以「書名」或「作者背景」角度去界定這本書的性質,那就太低估它的價值了。我原本打算利用一個週末來看這本書,同時一併寫序,但是因為在閱讀的過程得到許多啟發,所以決定隔日靜下心來,以全新的態度用心再讀第二次,並且在閱讀的過程,記下自己和前一天閱讀所得到收穫的差異之處,看看這些差異所產生內心的衝擊到底有多少。我在第二次的閱讀過程,經由不斷地翻閱和檢視過去的日記、照片和筆記,讓我有機會反省自己過去對人、對事、對物的態度並且學會放下,也更加體會了對人、事、物的尊重。身為父母的我們,常常抱怨這一代年輕人對於探索外界的好奇心或接受挑戰的勇氣和鬥志逐漸下降,寧願變成宅男、宅女,把多數時間掛在電腦上,也不願效法古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遊玩不在此限),殊不知大人在孩子們幼小時,以「捨不得」或者是「愛護」等諸多理由,逐步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在成長的階段,不容易累積因為「想像」和「實際」情況之間巨大落差所產生出來的感動,以致於無法領略對萬事萬物因為有尊重之心而衍生出的快樂,所以無法有隨時隨刻都能在身邊找到因感動而去逐夢的熱情,並且落實在生活當中。相較於我們成長的時代,這是他們的問題還是我們的問題?他們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希望大人們(包括我在內)工作不要排得太滿,給自己一次機會,靜下來、放下來,將自己回歸原點,就像嬰兒一般,用心去感受周遭,尋找任何一樣讓你感動的事或物,並且記下來。這件事不管是讓你哭、讓你笑,就讓它以最原始的方法去宣洩,再一次用感動去激起你的興趣和動力,用心去決定你未來的方向,用熱情去擁抱世界,做你想做的事,無論這種感動是來自成功還是失敗,不論事情的結果是好還是壞,讓自己可以有機會自由自在的做自己的主人。我也希望年輕人(包括我的孩子)對任何人、事、物都要熱情、有活力、不怕困難、不輕易放棄。在順境的時候固然會有一大群朋友跑來支持,讓你超感動,愈走愈順;在逆境,即使只有一個人也不要害怕孤單,要不斷反省、檢討、動心轉念、歸零並且積極尋找令自己感動的新標的,以新思維、新態度為自己的未來開創新的視野,因為那是讓你重新站起來的原動力。
0-3 【內容試讀】第二章:慾望熱情刺激人腦
● 人生充滿不確定人類的腦具備有電腦絕對無法執行的判斷力。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進行非常多的判斷,無人例外。即使狀似理所當然地度過的每一天,也是成立於各種不同的判斷。那麼,人類為什麼能夠下這樣的判斷呢?判斷的基礎到底為何物?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其實「感情」才是判斷的基礎。為什麼我們敢說感情支持著判斷呢?那是因為人類面對的人生大小事,基本上都不知道它的正確答案,也就是不確定主宰著世界。例如,請你具體設想以下問題:我應該上怎樣的學校?我該主修什麼?然後我該從事怎樣的工作?我有怎樣的才能,適合怎樣的行業?事實上,這些都不可能事先知道,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資訊。當然,我們大概會有些能夠想像的訊息,但是那些都不是百分百確定的。不了解自己不曾做過的工作是否適合自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被迫要做重大抉擇。但現在想想,幾乎所有時候都沒有足夠的資訊提供參考。如果選擇這條路,我的人生會變成這樣;如果走那條路,五年後會成那樣,我們不可能獲得這種資訊。戀愛和結婚便是其中的典型,我們當然有相關於對方的資訊,諸如年齡、職業、出生地等,但是這些不過只是表面的東西,沒有一個情報可以顯示對方的人性特質。即便選擇了對方,我們也不知道交往會不會順利。婚後一切順遂的百分比有多少,這種資訊壓根不存在,真可說是不確定之最。那麼這種時候,人類是以什麼來判斷的呢?是否要和這個人交往?要和這個人結婚嗎?還是放棄?最後的判斷變得只能憑藉非常個人感覺的部份。就是覺得我和他合得來;我覺得如果是和這個人,應該可以共築美好家庭。幾乎大家在選擇時依靠的都只是感情,而並非有明確不可動搖的根據。我想這個道理早在腦科學家發現以前,大家生活上都實際感受過,所以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有一段時間的腦科學不太重視這件事,或許是因為科學家們被腦等於知識或邏輯思考的成見所矇蔽,忽略了其根源應該是感情的關係。比喻來說,大腦皮質某種程度上近似於電腦,大腦皮質職司的就是邏輯性的推論。但後來我們了解的是,其實這裡不是人類的本質,以前被稱為舊腦的大腦邊緣系統的情感功能才是做出所謂人類判斷的所在。換言之,人類腦中所具備的智能和情感彼此複雜地交互影響,並在不確定中進行判斷。因此,要活出自己,或是發揮自身的潛能,都不僅是單純的邏輯判斷。所謂的人生,本來就不是在算計之中,因此,將存在於自己心中的感情發揮到極致更顯重要。我們珍惜自己情感的同時,要以理性加以控制,以免流於感情用事,或許做到這個地步才可稱得上不枉為人。
● 充分活用感情的精緻細目情感產生自名為舊腦的大腦邊緣系統。不光是人類,其他動物也有這部份的腦,所以動物也有感情。我想養過寵物的人非常清楚,狗和貓也具有極為豐富的情感表現。主人一回到家,狗會猛搖尾巴,非常高興的樣子;受責備時,則會垂頭喪氣。因為這樣的情感表現,我們才會覺得牠們可愛,值得疼惜。不過,把人和狗拿來比較一下,我們發現兩者決定的差別在於感情種類的不同。人類相較於其他動物,包含喜怒哀樂的情感細目多出甚多,即使與黑猩猩和類人猿來比較,這部份的差別也極為明顯。從事靈長類研究的學者們也做了這樣的結論:愈是高等動物,情感細項愈多。只有人類才能擁有如此複雜的情感。例如,自己支持的棒球隊獲勝時,會雀躍不已地和大夥兒大肆狂歡;男朋友只是跟其他異性交談一下就會猛吃飛醋;向自己喜歡的人告白時會有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些複雜且五花八門的情感不斷地以人類自己也不知情的速度滋生繁衍出來。然後我們便使用這些高度精緻的情感,面對人生中各種困難且尚未有答案的問題。如果反過來說,為了要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生存下去,人類必須磨練出複雜的情感才能應付。為什麼人類的腦子能夠裝進多元多樣的情感細目呢?若從腦科學來說明,原因如下:原本執掌情感中樞的大腦邊緣系統,與擔任自我意識中樞的大腦皮質前額葉之間有極為緊密的聯繫,而且人類腦中的這種聯繫非常穩固。換言之,藉由大腦皮質巧妙地引進並利用動物也具有的情感作用,使得人類才有的細緻感情得以分化出現。人類藉由大幅細分動物性的情感,不斷增加各種精緻的情感細目。例如屬於憤怒的情感,動物只有一種。如果是動物,憤怒和攻擊會在瞬間逕行連結;但是人類則具備了將憤怒一種感情再細分成好幾種的能力。對於個人的憤怒、對於社會的憤怒、對於自己窩囊沒出息的憤怒。或是上自讓情感徹底爆發的憤怒,下到一覺醒來便忘得一乾二淨的小小憤怒,各種層級都有。一般認為,人類藉由細分所有的喜怒哀樂,使得情感的細目不斷增加。接著,也是本書標題的「感動」,我認為這正是各種細分的情感再次集結後產生的結果,最能夠代表人類的內心活動。所謂的「感動」本非光靠喜怒哀樂裡其中任何一項可以生成的,它必須由各種情感的線複雜交織連結後始得產生。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真正品嘗到感動的滋味時,通常都是「難以言語來形容」吧!一種無法以隻字片語表達的複雜情感,正是名為感動的內心活動。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讓內心產生感動,很重要的是竭盡全力活用自己所擁有的情感細目。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唯有人類才能持有的多元多樣的內心活動。
● 意象訓練與感質運動選手在比賽前都會進行意象訓練(image training),什麼時間點起跑?什麼地方該加速?又是幾秒內要衝進終點?從開始到結束,所有的動作都在腦中想像一遍。如果是跳高,選手大概會想像的是自己身體一躍而起、飛躍橫桿的畫面;若是擲鉛球,選手想像的應該是拋出去的鉛球會描繪出怎樣的軌跡吧!結果不一定和想像一模一樣,但是事前有無進行這個動作,成績會有很大的差別。其中原因不在於內心所抱持的態度或心理作用,也有部份原因可以由腦科學加以說明。意即經由在腦中製造美好的意象,積極正面的腦部基礎建設便可完成,腦細胞一旦正面積極,自然對身體的能力會產生好的影響。相反地,要是製造出了一個消極負面的腦,情況會如何改變呢?這位選手會從比賽前就淨想著自己會失敗的下場,腦海裡滿是途中不能好好加速,或是起跑時就失敗的悽慘畫面。結果,身體恐怕便不聽使喚,拿不出好成績。積極或消極的思考不單只是情緒的問題,對於腦細胞也有極大的影響。其實很早以前科學家就做了推測,但最後都是以這些不過是情緒上的問題而劃下句點,並不能以科學證實。一九九七年我發表了有關「感質」(qualia)概念的第一篇論證。所謂「感質」原本是拉丁文,表示「品質」的意思。我們心中感受到的各種質感,在腦科學的世界裡,我都定位成「感質」。例如我們將巧克力放在口中那種滑順甜美的感覺,或咬下烤土司時酥脆的口感,都稱為「感質」。不光是味覺,第一次進入高級餐廳時興奮激動的感覺,想起昔日好友而感受到的懷念心情,也都是「感質」。「感質」無法用實際數值加以表示。它和重量或速度等截然不同。比方說甜,水果裡有糖度來顯示。即使同樣是蘋果,糖度高的自然比較甜。可是,就算蘋果有相同的糖度,甜的感覺還是會因為吃的人不同而改變吧!有的人會覺得很甜,有的人卻覺得酸。即便吃蘋果的是同一個人,味道也會因為當時的心情和身體狀況而改變。如果是和男女朋友一起快樂地享用,說不定再怎麼難吃的蘋果也會覺得甜美可口。這種無法以數值表示的不可思議感覺全部稱之為「感質」,「感質」正是現代腦科學中最大的未解之謎。我剛提倡「感質」的時候,這種想法還不太受眾人矚目,但我堅信不移,我深信「感質」的問題才是科學界研究中留下最大、也最根本的謎團,我也確信實際的腦細胞能否活性化,完全取決於所抱持的心情態度。身為一個科學家,我確信只要樂觀積極,必然能提高事情的實現度。我們要像運動選手一樣,進行意象訓練。想像自己一定會成功,想像自己絕對做得到,想像自己得到幸福的模樣。這些意象會引導出慾望熱情,催生出一個又一個嶄新的創造力。
● 小孩是慾望熱情的集合體人生在世,抱持著慾望熱情非常重要。我們雖深諳此理,可是慾望熱情就是無從生起。「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慾望熱情湧現」。不少的大人這麼想。另外,可能很多人認為因為已經成了大人,不再有新鮮事,慾望熱情隨之減退,在所難免。可是,請各位回想一下,孩提時代心中曾有過的那種閃耀炫目的感動。小時候,每天都是一連串讓人怦然心跳的感動。騎上腳踏車,一路馳騁到隔壁城鎮。那裡有第一次穿越的馬路,有一家挨著一家不曾見過的店面,忐忑的心情簡直就像迷失在另外一個世界般。我能順利找到回家的路嗎?突然間一陣不安掠過心頭,於是慌張地開始猛踩腳踏車,心撲通撲通地直跳,寂寞和恐懼感一股腦翻攪上來。但當自己熟悉的街景出現在眼前時,終於安心解脫,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嚐過如此美妙感動的人應該為數不少吧! 一切事物都是初體驗,不管是緊握著錢去跑腿買東西,還是一個人搭公車,都充滿新鮮。雖然心裡擔心不安、恐懼害怕,但小孩子就是有想要挑戰的慾望熱情。克服了無數的「第一次」,可能偶爾也會失敗,但小孩子的腦部因此成長茁壯。而為人父母者的責任,不就是給孩子們的「第一次」加油打氣嗎!當然做父母的必定有許多擔心憂慮,可是,當小孩子表示出想要嘗試的慾望熱情時,請盡量放手讓他試試看。如果父母因為看起來很危險,或是自己不放心而萬事阻止的話,就會把小孩子教養成一個無法提起慾望熱情的大人。我的兒子現在都自己一個人搭電車去補習。有一天我回家時發現他不在,太太告訴我「因為他說要一個人去補習班,所以從今天起我決定讓他自己去」。我聽了頓時心裡七上八下,趕忙問道「他可以嗎?」路途不過是一站之遙,我卻擔心到無法自已。但是這個經驗讓兒子長大也是個事實。無庸置疑地,父母親不可以讓小孩做危險的事,不過也不能阻止孩子的慾望熱情。一切事情都有「第一次」,道理不言自明。寫到這裡,好像有點像是育兒經了,我所要表達的是孩提時代任誰都是滿懷慾望熱情的。慾望熱情沒有半點特別之處,而是每個人生而具備。然而為什麼一成了大人,就把這個慾望熱情拋到九霄雲外呢?恐怕這是因為我們的腦自作主張,以為世上不再有新鮮事的關係。例如上完一天班去居酒屋喝個小酒。這事本身並不新鮮,而是習以為常的平日行為。但是第一次進居酒屋時,有些人會認為「居酒屋,那裡都一樣啊!」有些人則會做如是想「喔!第一次上這家店,說不定它會有什麼少見的菜色呢!」你認為那個人能夠享受人生?毫無疑問地非後者莫屬吧!又例如因為公司的出差行程或旅行而周遊日本。國土狹小的日本,不管走到何處非山即海,但是每座山、每片海都是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富士山和
六甲山(譯註:位於兵庫縣東南方,是日本三百大名山之一)完全不同;湘南的海洋和神戶的海洋也大異其趣。能夠受這種不同和「第一次」所感動的人,才能過著更有慾望熱情的生活。大家常說戰後的日本人,慾望熱情的層級也跟著下滑,甚至有外國人說「日本人看起來了無生趣,不像在活著。」為什麼會落得這般田地呢?戰後,日本人為了讓生活安定,拚死命地奮鬥努力,時至今日,大家才能過著富裕的生活。那年代如果沒有活下去的慾望熱情,便無法過日子。換言之,戰後的日本人因為達成了某種程度的目標而就此滿足了,不是嗎?身處現代,即使沒有強烈的慾望熱情,也可以過像樣的生活。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沒有必要為了挑戰新事物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吧!甚或是連小學生和國中生的孩子裡,缺乏慾望熱情的小孩也愈來愈多,我認為這非常不幸。難得一次的人生,當然想要品味許多感動,企圖創造各種事物。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希望大人們現在回想起一次,自己兒時的那種璀璨耀眼的「初體驗」,然後將這份感動也傳達給孩子們。
● 慾望熱情產生於優美的環境在心中要建置好可以產生慾望熱情的基礎構造,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慾望熱情不會突然地冒出來。首先在腦中,我們必須協助培植能夠讓它產生的土壤。尋獲目標、抱持想望當然會導致慾望熱情的產生,但實際置身的環境也和慾望熱情有密切相關。以日常生活為例,假設現在想要做一道可口的料理。食材買齊了,人就站在廚房。然後你看到沾滿油污的平底鍋、炒菜鍋散亂不堪,水槽裡堆滿了還沒洗的碗筷,這種情境下,你想要做美味料理的慾望熱情早就消失不見了吧!職場上也是一樣。萬一現在想要進行一份重要的工作,可是辦公桌被雜物淹沒,當下一定頓失幹勁。別無他法只能先收拾再說,可是就在整理的期間,好不容易醞釀的衝勁會大幅消退。從這些例子看來,優美整齊的環境果然會引發人類的慾望熱情。話題稍微改變一下,在美國有個人發現了所謂「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所謂破窗,意思是指「破掉卻置之不理的窗戶」。如果我們到常發生犯罪的地區走一趟,一定會發現那街上到處都是破掉的窗戶,沒有人管。無論是公寓大門的窗子、還是商店的窗戶、甚或是停在路邊的車窗都是破的。這樣的環境自會引誘新的犯罪。普遍認為那種環境明顯扼殺了人類正面良善的慾望熱情。於是首先,人們將常發生犯罪的街道的外觀加以整頓美化,修好破掉的窗戶,洗去街上的塗鴉。如此一來,該地居民雖沒有更換,犯罪卻驟減。人類藉由置身於優美的環境,生存的慾望熱情自然就會湧現。此例即是明證。或許我們無法百分之百肯定說,只要有優美的環境,慾望熱情就會浮現,但至少欣賞美好的事物會給腦部帶來良性刺激是無庸置疑的。藉由抱持對美的慾望熱情,創造力會因此提升。年輕時,我深受西洋文化影響,覺得西洋什麼都是美好的。一直到我念大學之前,我始終以為日本沒有端得上檯面的東西。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欣賞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後,想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日本的風景和文化是何等的美麗啊!那是西洋所能及!自那以後,我積極接觸日本的歷史和文化。當我觀賞京都的神社佛寺時,又再次被它的美所震懾;當我坐在高雅清幽的茶室時,我感覺到腦中不斷活化昇華;即使是閱讀古代的文學作品,我也能產生深刻的感動。現在,日本這個國家,就算恭維奉承也講不出「美」這個字,特別是都市叢林的醜陋更讓人不忍卒睹。但即便是在如此的日本之中,只要探索尋找,一定會發現還是有許多美麗的地方。我建議各位造訪這些美麗之處,藉由置身當地來提高自己的創造力。憑藉著接觸美好的事物,讓心受到刺激,樂觀積極地活下去的慾望熱情一定會跟著湧現吧!不過在那之前,各位得先把周遭的環境整頓美化,這也是對我自己的剔勵。
0-4 【內容試讀】第三章:「感動」讓腦進化
● 使用方法得宜,腦便會不斷進化 我們討論腦的話題時,三不五時經常被提及的問題是:「頭腦好壞是遺傳的關係嗎?」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媽媽們常有這樣的疑問。要回答這個問題非常困難。第一、什麼叫做頭腦好?腦筋不好的人指的又是怎樣的人?兩個問題都沒有明確的定義。因此,我決定以其中的一個指標:智商(IQ)為例來說明,當然這並不代表全部,只不過是一個基準。例如我們有一份取自於同卵雙胞胎的數據資料。所謂同卵雙胞胎,意即所有的遺傳基因都完全相同。我們針對這對雙胞胎的IQ與遺傳的關係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約五○%是受遺傳基因所支配,剩下的五○%則會因為成長的環境和每個人受教的方式而改變。換言之,對於「頭腦好壞是遺傳的關係嗎?」這個問題,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如果就IQ而言,五○%跟遺傳有關。」但我認為這個數字對我們的人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腦會不斷地變化。反正我就是腦筋不好;老爸老媽頭腦不好,我的頭腦當然也很差;因為天生就缺乏能力,所以再怎麼努力也是惘然。很多人都抱持著這樣的成見。或者,以前在學校的成績就不好,聯考也失敗,公司面試又是考得最差。反正自己就是個「歹竹」,那能夠做非分之想!一路走來都帶著如此愚蠢自卑感的人也是所在多有啊!這些是徹底錯誤的想法。人生的確有各種不同的階段關卡,不一定關關都能順利通過。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終身順遂的。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因為
一兩次的失敗就自卑。一旦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人生真的就會變得一無可取。人類的腦才不是一出生就註定,或是有所極限的。雖然我剛才說IQ的五○%決定於遺傳,可是那不過是一個參考值罷了。再者,所謂的智商,充其量只是造成頭腦好壞的極小部份因素而已。IQ高的人不可能打包票一定會得到社會上的正面評價,IQ低的人也不可能一定無法成就好工作。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懷抱著積極的慾望熱情走過這人生之路。腦會因為使用方法得宜而不斷進化。如果帶著慾望熱情樂觀積極活下去,腦的功能自然會更好;相反地,若是老想著反正自己什麼都會搞砸,腦只會跟著負面思考,變得一無是處。腦和天生的好壞一點關係都沒有,憑藉著自己的態度想法,我們可以改變腦,也可以改變自己。不過,所謂深刻的感動,還是發生在人生要改變的時候。也就是說,感動是當腦遇上了可以改變自身的契機時,所引發的某種反應。如果以此角度來看,自認為已經無法改變的人,便很難有所感動;而總是認為自己可以改變,或希望能夠改變的人,感動也比較容易生成。
● 即使活到一百歲,腦還是會繼續成長 每個人呱呱墜地時都帶著遺傳基因(DNA)。DNA就像是人類的設計圖一樣,人會依照圖中的設定成形長大。可是很多人都因此而誤解了,以為設計圖上已經畫好了最終的成品。你是不是一直深信因為自己身體裡已經有了自己的DNA,所以根本不可違抗;或是就算再怎麼掙扎抗拒,也無法改變自己的DNA?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可是大錯特錯,我們的DNA裡可沒有寫入成品的模樣啊!事實是,只要活著的一天,人類的腦就會自發持續地運作,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也會產生變化。所以,「因為年紀步入中高年,腦就不再活動」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不是常有人說「我年紀一大把囉!腦筋沒法像年輕時代一樣動啦!」或者「腦細胞只會不斷減少,所以現在才要開始嘗試新事物是太勉強了啊!」其實這些都只是自己不努力,都不過是喪失了慾望熱情而已。用專業術語來說,我們稱腦的構造為「open ended」(開放型),就像一望無垠的藍天一般,永遠沒有迎向完成的一天。然而人類卻將此晴空擅自設限,實在可惜。人類的壽命頂多百年左右,再怎麼長壽,百年之後也終將死去。因此若問道:人屆百歲迎接死亡之時,腦是否已經完成?答案是否定的,它還不過才走到開發中階段而已。要是人類能夠長壽到兩百歲、甚至是三百歲,毫無疑問地,腦也會不斷變化三百年。換言之,所謂的人生可說是一趟永遠無法完成、沒有終點的旅程啊!只要活著,管它是幾百年,腦都會持續變化。因此非常遺憾地,當我們還沒能看到人類的腦究竟能夠開發到怎樣的地步時,便已經要準備迎接死亡的命運了。丸木須磨(音譯)是一位很有名的畫家。她並非出身美術大學,也不是從年輕時代就立志成為一個畫家。她第一次拿起畫筆,竟是高齡七十四歲時。她所畫的畫作都是花卉、動物等,如民間故事般通俗,能撫慰人心的作品。或許丸木女士本人也不曾想過自己會成為畫家吧!不過藉由持續創作她最愛的圖畫,使得她畫畫的腦細胞不斷活潑地運動,就在不知不覺中,她磨練出了高超的繪畫技巧,也獲得了眾人的讚譽好評。許多六十歲後迎接退休的人都以為「今後就只能安靜地度過餘生。」「這個年紀再也沒法子開始嘗試新事物了。」請你們等一下!或許你已經是退休之身了,但你的腦子可沒有退休。首先,腦沒有餘生這個字,只要活著的一天,它就會不斷變化,所以我們的腦根本無暇享受餘生。要是你因為上了年紀便把自己關在家裡,過著不用腦筋、無所事事的生活,那可是暴殄天物。難得上天賜予我們無窮無盡、沒有極限的腦子,不讓它有番作為,你不覺得吃虧大了嗎?人老了,腦也不動了,根本是謊言藉口。人腦裡一定有些部份正是因為年紀大了才開始活動的。即便是進棺材的前一刻,我們都要竭盡全力動腦活用。這是何等的幸福啊!我認為。
● 「感動」的一瞬間便可改變人生 德國大文豪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中,對於變化有加以描述,內容說道:事物在變化時,會有水成論(譯註:Neptunism。十八世紀時由薩克森地質學家Abraham Werner提出,他主張所有的化石都從海中沉澱形成)和火成論(譯註:Plutonism。由十九世紀地質學家James Hutton提出,主張地表所有岩石都是由火山噴發所造成的)兩種模式。所謂的水成論指的是水慢慢浸蝕土壤,或是土壤沙子長時間堆積形成平原的現象。換言之,緩慢逐漸的變化過程為水成論。相對於此,火成論指的是像火山噴發時環境瞬間改變一樣,急速劇烈的短時間變化。歌德表示變化的模式有這兩種。以此觀點來看,我們的腦究竟採取的是那種變化形態呢?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腦中兩者要素兼備。自我們出生來到人世,經歷的人生歲月中,有些事情像水滲透般地徐緩地慢慢變化,就算沒有大幅度的刺激,腦還是每天確實地變化著,這個部份應該是水成論吧!而另一方面,也有像火成論般導致急速劇烈變化的事情。兩者相輔相成,人生才能夠不斷改變。引發這種如火成論般急速劇烈變化的正是「感動」。事實上,很多人透過感動,切身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改變了。當然,毫無作為放任不管,腦還是會緩慢變化,但如果只是那樣,人生不會因而改變。人要經由體會許多感動,才能夠改變自我或人生。例如發現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五歲時父親買了個指南針給他。他一直盯著指南針瞧,結果發現不管過了多久,指南針指的方向都一樣。對於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他深受感動,而這份感動日後造就了他對於時間和空間的不凡思考。畫家保羅克利(註:Paul Klee。一八七九年~一九四○年。德國籍的瑞士裔畫家)有一次到突尼西亞旅行,他看到了突尼西亞美麗的風光後,親口訴說:我被從沒看過的顏色所感動,而這份感動使得身為一個畫家的我,昇華到完全不同的境界。無論是保羅克利、還是愛因斯坦,要是他們沒有遇到這樣的感動,恐怕之後的人生也會截然不同吧!我再舉個稍微靠近現代的例子,當太空人依照阿波羅計畫降落在月球表面時,他們說那和坐著太空船繞行地球時是天差地遠的,他們深受感動;還說離開地球的重力圈站在月球上,感動的質感完全不同。很多曾經站在月球表面的太空人都說他們受了宗教的啟示。有的太空人甚至說「我感覺到偉大天神的旨意。」現實生活中,還有人之後不當太空人,成了宗教家。我們無從了解他們所受到的是怎樣的感動,但可以理解的是,當時一定有著大到可以改變人生的感動存在著。如同上述所言,感動將成為瞬間改變腦子的關鍵。在此意義之下,沒有感動的世界、沒有感動的人生,就等同是無法改變自我的人生!愈是充滿感動、愈是攀登感動的階梯,愈能夠改變人生,也就是說,愈可以改變自己的腦。我並不是說一定非要各位去親嘗像太空人那樣的感動,那也是不太可能的。感動的大小是由自己的心決定,而非外人。不管是愛因斯坦看到指南針的感動、或是太空人站在月球表面時的感動,兩者沒有優劣差別。感動的意義是和感受到的人之後要採取怎樣的生活態度有關。
● 感動時「腦」的系統組織 感動會改變我們的腦和人生。那麼從腦的系統來看,所謂的感動是怎樣的東西呢?人類的腦會把自己的經驗和情感系統的組織相互對照。所謂情感系統的組織,正是負責掌管我們感情的部份。在這裡執行的是將傳進來的訊息和至今親身的體驗、或目前所構築的價值觀相互對照。當腦察覺足以改變自己的重大關鍵資訊進來時,感動因此產生。人類會有太感動而潸然淚下的現象,這就是腦在傳輸訊息:現在正在體驗的事情,會成為改變自己的腦和人生的重大契機;現在自己遇到的經驗,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會有很重大的意義。意義愈重大,感動也會愈加深刻。因此所謂的感動,就是腦促使記憶和感情的系統活性化,試圖抓住當下正在經歷的事情,並體會其意義的功能;腦竭盡全力記錄著我們現在正在經驗的事物,試圖在腦中留下痕跡做為今後生存的指引。感動就存在於這個過程中間。能夠留下淚來的感動,即使歷經多少寒暑仍舊會深植腦中。例如深受電影的一幕感動而掉下淚來,過了許久之後,就算忘記了那電影的片名和情節,但一定會記得自己感動落淚的那一幕。那是因為腦很用力地將它留在記憶和感情的系統裡,腦發出訊息說:這一幕必定會成為改變人生和生活態度的線索。當然觀賞同一部片,不是所有人都會跟著感動。有的人會感動到淚如雨下,有的人卻會覺得很無聊而呼呼大睡。也有可能不同的人各自有不一樣的感動畫面。可以確定的是,愈是能夠在電影裡受到各種感動的人,他腦中的情感系統組織愈是活潑運作。愈是這樣的人,愈能夠在記憶中蓄積許多足以改變人生的線索提示。原本大家在孩提時代對於任何事物都會心存感動。因為所有的經驗都是第一次,所以腦會竭盡全力把它們留在記憶中,這個作用便會不斷生成感動。我的兒子在他兩歲的夏天第一次看到了煙火,當時他嚎啕大哭。對我來說,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當然他可能是受到煙火的巨大聲響所驚嚇,可是我想我兒子會哭不光只是因為受驚害怕,而是因為他也有所感動吧!我們大人現在看到煙火也不會掉下淚來了吧!那是因為我們有過好幾次欣賞煙火的經驗,早就習以為常了。或許這是件令人傷感的事情,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初次看到煙火的時光。那麼至少我們要從第一次看到煙火而掉淚的孩子身上,分享一些他的感動。光是這樣,腦也可以因此活性化吧!「放棄感動的人,如同行屍走肉般,生亦若死,」愛因斯坦曾如是說。果然他也是基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感動會日益消失的悲傷事實,才會有如此的言論。大人無法像小孩般感動,那是因為第一次的經驗早已寥寥可數。正因如此,我們更有必要積極挑戰對自己而言是初次的體驗,即使它已成為第二次或第三次的經驗,也必須努力尋找出這第二次中的第一次。就算每年都去看一樣的煙火大會,其中一定會有第一次看到的煙火模樣,只要你一邊這麼想一邊欣賞,雖然是相同的煙火,也能覺得它美麗精采。
● 牛頓的話 腦只要活著就會不斷持續變化。不管是高齡百歲甚或是二百歲,腦都沒有完成的一天。只要有感動,腦就會一直進化下去。明明如此,人一旦成為大人後,卻漸漸地不再感動。因為像小時候那種光采閃耀的感動沒有了,也就不能產生改變,這是件憾事。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因為一旦長大成人,理所當然會累積各種知識和經驗,只要善加使用,即使不特意改變,自己也有辦法活下去。改變自己和生活態度是好玩又刺激的,可是相反地,它也有麻煩累人的一面。因此,有時候我們才會認為維持現在的樣子就好啦!何必故意讓自己辛苦呢!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很多人害怕改變。現在才要改變自己,不可能啦!與其改得怪裡怪氣,倒不如維持現狀就好。這種消極的想法不斷抬頭得勢。我在這裡所說的「改變」並非完全朝往不同方向前進,不是否定至今的價值觀,也不是要徹底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畢竟,這些都不可能實現。我要說的是:好不容易人類有個蘊藏著無限可能的腦,讓它休息實在浪費。換言之,不用特意改變,日子也過得下去,如此不努力的作法,會形成腦跟著偷懶怠惰的狀態。所謂有創造力的人類,永遠都在持續追求改變自己的可能性,他們相信腦的成長是沒有極限的。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留下了一句非常雋永的話語。「我像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有時找到了美麗的石頭或貝殼,我會喜悅不已,更讓我雀躍的是,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無限延伸,等著我去探尋。」多令人感動的句子啊!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也是微積分的創始人,在人類史上留下了卓越功績。連如此偉大的牛頓都認為自己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不過是打上沙灘的一小塊石頭和貝殼而已,並非全部。海洋是各種生命匯聚的遼闊世界,深不見底,廣無邊際。和大海相比,自己發現的東西不過是個小小貝殼罷了,牛頓實際的感受就是如此。要是牛頓活到二百歲、三百歲,他還是會不斷探索廣大無邊的真理之海,絕不會滿足於自己的成就吧!我認為效法像牛頓一樣有創造力的人所講的話非常重要。不管活到幾歲,都不會有結束這回事。很多大人以為自己已經有許多知識、累積了很多經驗,但其實那些的量根本不多,不知道的事繁如天上星斗,而未經歷的事情也不可盡數。不要盡顧著回頭看自己曾經走過的來時路,而要把眼光放在尚未體驗的未來旅程,如此才能夠發現感動。人生這片汪洋大海,愈是徜徉其中愈能感受到快樂和刺激。現在的你,並不是全部。
● 所謂「年輕」即變化 感動來自於和未知的事物相遇。請你回憶一下兒時時光!當我們小時候和未知的事物相遇時,都能夠非常真誠坦率地接收吧!真誠地驚訝、坦率地放進自己心中,然後真實地感動。所以每天的生活都綻放著璀璨的光芒。對小孩子來說,周遭的世界幾乎全是未知數,必須一邊接納它們一邊長大。如果小孩拒絕未知的事物,便無法成長。可是一旦成為大人,知識和經驗都增加之後,自然會產生屬於自己的想法、感受方式、行為模式和原則理念。當然這些都不是壞事,沒有想法和原則是無法過社會生活的。可是,過份固執拘泥於這些並不好,世界上多的是和自己的世界觀、原則理念不合的事物。當我們遇到了這樣未知的事物時,不知不覺中就會將之拒於千里之外,心裡產生一種類似於精神的免疫系統。若有異物企圖入侵時,立即會出現抗拒的心情。這正會阻礙感動的生成。當然某種程度上,為了維護自己的作法,這是必要的。因此要像小時候一樣,老實不虛偽地接受所有的事物是相當困難的,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吧!但是,如果對於新事物的拒絕反應過大的話,也會錯失自我成長的機會。因此,當我們遇到未知的事物時,盡量老實地接受它,並且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就有感動。所謂的感動,就是腦察覺到自己將會改變的契機,然後為了好好把握它,促使感情和記憶的系統活性化。所以,不感動就相當於腦下判斷說:已經沒有必要拓展自己的世界觀和經驗了。如此一來,不但無法捉住改變人生的契機,即使這個契機好不容易經過眼前,也會白白讓機會從手中溜走。當我們邂逅新事物、或者偶爾遇上讓自己覺得格格不入的事情時,不要一味地拒絕。總之試著真誠坦率地接受一次才是重要的。當然有些事情雖然嘗試過,但就是和自己的想法不合,那時大可不必勉強自己一定要把它納入心中。只不過,我認為試著接受一次未知事物的過程,可以創造我們人生的深度。遇見未知事物時,有人坦率接受,有人斷然拒絕,其中的差異非常大。實際上究竟是產生怎樣的差別呢?最終,能夠接受未知事物而感動的人,歷經多少歲月都能常保年輕。所謂年輕指的是變化,絕非年齡的問題。各位的周遭一定也有年紀再怎麼大都看起來青春年輕的人吧!請你仔細觀察這些人。他們應該對於未知的事物永遠都抱持興趣,而且享受其中的感動。人並非步入四十歲就一定會變成「歐吉桑」,認為人生已經沒有變化而斷念的人,才會變成「歐吉桑」日益老去。真要變得如此,之後的人生就不再會出現變化,每天映入眼簾的都只有相同的風景。日常生活變得無趣,人生也跟著消極悲觀、索然無味。這樣活著是多麼孤寂難耐啊!
● 無意識產生的作用 有的人對於很小的事也能立即感動。相對地,有的人總是以掃興的眼光看待事物,不會為小事所感動。這兩者的差異是什麼呢?有人說是人的個性不同使然。但如果從腦的角度來看,其中的差別和個性毫無相關。感動是上蒼賜給我們人類值得驚嘆的學習機制。換言之,任何人都應該具備感動的能力,和個性問題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另外,某種意義上,感動也可說是無意識產生的作用。因此,當我們遇到會成為感動契機的事物時,只要不一味壓抑,每個人都能產生感動。這就是腦天生的機制原理。 那麼為什麼有毫無感動、冷眼看世界的人存在呢?原因是他過於企圖遵從自己所抱持的世界觀和知識活在這個世界上。例如很多商人會嘀咕說「最近都沒有遇到讓自己感動的事啊!」有趣的是,愈是在社會上受到高度評價的優秀商人,愈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傾向呢?所謂優秀的商人總是對工作懷抱著遠大崇高的目標意識,然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們會想盡辦法有效率地思考事情。也就是說,對於工作目標以外的事情他們一點兒也不關心。正因如此,他們能夠不斷地達成目標,獲得社會的高度評價。其實,許多感動的種子也落在這些人的四周,電影、音樂自是不在話下,春去秋來的季節和風景的美麗變換也足以生成感動啊!但優秀的商人們把這些都拒於千里之外,根本不願去撿拾感動的種子。因為他們判斷這些對於達成工作的目的,派不上一點用場。他們發動強烈的意識去遏止好不容易由無意識掌握住的感動種子。上蒼難得恩賜的腦,他們不善加使用,這是何等的浪費!會說出「最近都沒有讓自己感動的事啊!」,其實就是腦在尋求感動的證據。即使你只想讓腦集中意識在工作上,但它就是渇求在一些地方找到感動。這應該是人類再自然不過的欲求吧!如果你最近覺得少有感動,首先重要的是釋放自己的無意識,更坦誠傾聽自己內心和情感的聲音。不要徒然被目的或效率所羈絆,要學會試著坦誠彎下腰去撿拾落在四周的感動種子。換另一種講法,就是要經常延伸自己心中的天線,將感性擦亮磨光。然後,要坦誠面對心中天線瞄準的目標。不光是諸如欣賞電影或閱讀小說等文化事物,綻放在前往公司路上的花朵、趕忙踏上歸程時感受到的季節清風,都要坦誠用全身去體會,如此一來應該就可以品味許多小小的感動。所謂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似乎都長一個樣。每天搭同一班電車去公司,做的是經年累月熟悉的工作,然後走同一條路回家,如此一成不變的周而復始甚至會讓自己覺得不可能有感動的種子可以撿拾。但事實卻相反。人生裡可沒有完全相同的一天。感覺一樣只不過是自己的意識讓你如此錯覺而已。請你釋放毫無意義的壓抑,試著彎腰俯拾那小小的感動種子,相信也會對你的工作帶來正面影響。
推薦閱讀: